當前位置:首頁 » 花園百科 » 詠蘭花明張

詠蘭花明張

發布時間: 2023-06-04 19:25:17

A. 詠蘭花一詩的大意

「蘭生山谷無人識,客種東軒遺我香。知有清芬能解穢,更憐細葉巧凌霜」,這是宋代蘇轍的詠蘭名詩。蘭花嚴寒不凋,芬芳高潔,幽香四溢,獲得幾乎壓倒群芳的贊譽:「香祖」、「王者之香」、「空谷佳人」、「花中君子」。蘭花是中國人民喜愛的十大名花之一,栽培歷史悠久。早在公元前600至1000 年成書的《詩經》就有蘭的篇章:「溱與洧,方渙渙兮。仕與女,方秉蕳兮」,陸機:「蕳即蘭,香草也」。我國是蘭花的重要發源地之一,種類多,分布廣,從溫帶、亞熱帶到熱帶雨林,處處都有蘭花蹤跡。我國有蘭科173屬1200 余種,如雲南的雪蘭、四川的蕙蘭、福建的建蘭、浙江的杭蘭、台灣的報歲蘭等,都是著名品種。蘭花生於幽谷叢林,不與百花爭妍,她的風姿素雅,花容端莊,幽香清遠,具有淡雅宜人的東方風韻。古往今來,詩人為之作賦,畫家為之揮毫,詠蘭之作,歷代不絕。戰國時代的屈原可能是最早的愛蘭和植蘭者,他在《離騷》中詠道:「余既滋蘭之九畹兮,又樹蕙之百畝」。《琴操·猗蘭操》中記載:「孔子自衛返魯,隱谷之中見香蘭獨茂,喟然嘆曰:芝蘭當為王者香,今獨與眾草為伍」。後世愛蘭者不勝枚舉,漢武帝有「蘭有香兮菊有芳,懷佳人兮不能忘」的佳句。唐人李白寫有膾炙人口的《古風》詩:「孤蘭生幽園,眾草共蕪沒。雖照陽春暉,復悲高秋月。飛霜早淅瀝,綠艷恐休歇。若無清風吹,香氣為誰發?」詩人以蘭自喻,在對幽蘭贊美之中寄寓懷才不遇之情。人們愛蘭,愛它朴實與純真,不事雕琢,自有一種卓爾不群、寧靜之美。尤為難得的是,蘭花四季常青,花香不絕,春蘭謝了,蕙蘭吐蕾,秋蘭剛凋,寒蘭開放。春蘭二三月間開花,香氣清幽;蕙蘭又叫夏蘭,四五月間開花;秋蘭七至九月開花,芳香濃烈;冬天開花的有報歲蘭和寒蘭,春節前後盛放。明代張羽《蘭花詩》雲:「能白更兼黃,無人亦自芳。寸心原不大,容得許多香」,贊美了蘭花孤高芳潔的品格。「春蘭如美人,不採羞自獻。時聞風露香,蓬艾深不見」,宋代蘇軾這首詩寫的是春蘭;「漫種秋蘭四五莖,疏簾底事太關情,可能不作涼風計,護得幽香到晚清」,宋代朱熹這首《蘭》詩詠的是秋蘭;「雪徑偷開淺碧草,冰根亂吐水紅芽。生無桃李春風面,名在山林處處香」,宋代楊萬里這首《蘭詩》則盛贊冬蘭。「氣如蘭兮長不改,心若蘭兮終不移」,人們在歌頌堅定不移的氣節和情誼時,總以蘭花作比。宋代著名畫家趙孟、鄭思肖,清代鄭板橋,近代藝術大師吳昌碩,均以畫蘭著名。趙孟的《蘭花》畫是我國目前保存最早的蘭花畫卷,畫上題詩一首:「六月衡湘暑氣蒸,幽香一噴冰人清。曾將移入浙西種,一歲才華一兩莖」,他所畫蘭花被後人稱為絕藝。明代大畫家董其昌《蘭》詩雲:「綠葉青蔥傍石栽,孤根不與眾花開。酒闌展卷山窗下,習習香從紙上來」,這首詠蘭詩構思新穎,意趣橫生。鄭板橋視蘭為君子,愛蘭忠貞不渝,他在《折枝蘭》詩中寫道:「多畫春風不值錢,一枝青玉半枝妍。山中旭日林中鳥,銜出相思二月天」;又有詩雲:「竹石幽蘭合一家,乾坤正氣此間賒。任渠霜雪連冰凍,蒼翠何曾減一些」,從不同角度寫出了蘭花的高雅麗質。鄭板橋蘭畫得好,書法也好,人稱「板橋作字如寫蘭,波磔奇古形翩翩。板橋作蘭如寫字,秀葉疏花見姿致」。老一代革命家董必武、朱德、陳毅都喜歡蘭花。董必武有很高賞蘭水平,他說:「蘭有四清:氣清、姿清、神清、韻清」,可以說是賞蘭的名言。朱德平生愛蘭,敬佩蘭花清高飄逸,1961 年3月,他到廣州越秀公園游覽時,興致勃勃地觀賞了蘭花,寫下了「唯有蘭花香正好,一時名貴五羊城」的名句,又在詠蘭詩中詠道:「東方解凍發新芽,芳蕊迎春見物華。淺淡梳妝原國色,清芳誰得勝蘭花?」而陳毅的《幽蘭》詩:「幽蘭在山谷,本自無人識。只為馨香重,求者遍山隅」,則更道出蘭花的雅潔神韻。

B. 元末明初詩人、北郭十才子之一張羽簡介,有《詠蘭花》等作

個人簡介

張羽,早年隨父宦江浙,因兵亂不得歸。後與徐賁約定僑居吳興,為安定書院山長,再徙於吳興(今浙江省湖州市)。洪武初年入京,不得朱元璋喜好,洪武四年(1371)又至京師,因應對不稱旨,放還。再征,授太常司丞。朱元璋曾親述滁陽王事實,命張羽撰寫廟碑。洪武十八年(1385)坐事流放嶺南,未半道召還,投龍江而死,一說是被人綁起扔進長江淹死。

張羽好著述,文辭精潔典雅,詩詠深思冶煉,朴實含華。書攔羨豎法纖婉有異趣,彷彿謝庄月賦。隸書效法韓擇木、楷書臨摹王羲之曹娥碑,雖未精極,卻能離俗而入於雅。畫山水法米氏父子及高克恭,筆派團力蒼秀,品在方從義上。著有《靜居集》四卷。

名詩文選

《詠蘭葉》

泣露光偏亂,含風影自斜。

俗人那解此,看葉勝看花。

《詠蘭花》

能白更兼黃,無人亦自芳。

寸心原不大,容得許多香。

張羽與《吳興八景》

吳興八景,指今浙江省湖州市市區(吳興區)及其周邊近郊的八處游覽勝地。「吳興八景」之「吳興」是湖州的古稱。八景依次名為:道場霽曉、蒼弁清秋、西塞晚漁、下菰長煙、龍洞雲歸、橫山暮嵐、南湖雨意、金蓋出雲。「吳興八景」之名形成於明萬曆年間,明《萬曆湖州府志卷二. 山川》以近郊景點列為八景,從此便有了官方的叫法。但這並非首創,早在明初,張羽以八景之名作了八首近體詩,合成《吳興八景》。

張羽的八首近體詩,是描寫中世紀湖州及附近郊區田園簡大景色的「絕妙好辭」,如雨後道場山的「滿眼清暉」,秋天弁山的「迢迢爽氣」,黃昏西塞山的「猶見白鷺飛」,城南下菰的「蔓草蒼煙」,黃龍洞的「雲端見笙鶴」,郊外橫山的「落日半隱」,碧浪湖邊的「相對白鷗眠」,金蓋山的狀似「青瑤簪」,無不向世人展示了湖州的美麗景色,同時也從風景上體現了湖州在眾多「江南清麗地」中的特殊地位,是元代詩人詠出的「人生只合住湖州」的絕好詮釋。

C. 張羽詠蘭花

明·張羽 詠蘭花 能白更兼黃,無人亦自芳。 寸心原不大,容得許多香。

D. 古詩《張羽·詠蘭花》詩詞注釋與賞析

張羽·詠蘭花

能白更兼黃,無人亦自芳。

寸心原不大,容得許多香彎纖。

賞析

張羽洞擾(公元1323年—公元1385年),字來儀,更字附鳳,號靜居,元末明初潯陽(今江西九江)人,與高啟、楊基、徐賁稱為「吳中四傑」,又與高啟、王行、徐賁等十人,人稱「北郭十才子」,亦為明初十才子之一。官至太常丞,工詩善畫,山水宗法米氏父子。早年隨父宦江浙,後與徐賁約定寓居吳興,為安定書院山長,再徙於吳中(今江蘇蘇州)。洪武初年入京,未得賞識,洪武四年又至京師,為太常丞,洪武十八年(公元1385年)流放嶺南,未半道召還,知必死,遂投龍江而亡。張羽好著述,文辭典雅,詩深思冶煉,朴實含華,隸書取法唐人韓擇木。有《埋顫仿靜居集》四卷。

張羽生活在元末明初的戰亂年代。長期惡劣的生活環境和詩人自身堅貞不屈的個性,造就了張羽的悲劇人生。而這首詠蘭詩,也恰恰是張羽人生的寫照。詩人先是描寫蘭花瓣白蕊黃,素淡清麗,暗喻了自己能夠安貧樂道,也能夠出仕安邦的才能。即使無人欣賞,蘭花依然會散發出淡雅的芳香。而詩人自己就像這「自芳」的蘭花,甘願寂寞,與世無爭。後面兩句詩人化用楊萬里「看來看去能幾大,如何著得許多香」的詩意,借物抒懷,寫出自己不求索取,只求奉獻的高尚品格。

E. 明張羽的《詠蘭花》拼音怎麼寫

明張羽《詠蘭花》mí zhāng yǔ /《 yǒng lán huā 》

能白更兼黃nãng bái gēng jiān huáng,無人亦自芳wú rãn yì zì fāng 。

寸心原不大cùn xīn yuán bù dà, 容得許多香rïng dã xǔ ō xiāng。

譯文:蘭花可以是白的,還有黃色的,沒有人去理會她的芳香。

它的心原來不大,但是卻容納下了許多芬芳。

(5)詠蘭花明張擴展閱讀

詩句賞析

「能白更兼黃」,蘭花瓣白蕊黃,素淡清麗;「無人亦自芳」,從人格化的角度稱贊蘭花之「香」,從形之美推進到內在美。

「寸心原不大」,一筆兩寫,既寫花,又狀人。寸心不大,暗喻謙謙君子,所求於社會的不多。「容得許多香」,暗喻才華不盡,可貢獻於人的不少。

張羽的《詠蘭花》實際上是對自己一生的寫照,「能白更兼黃」,雖狀蘭花之外貌,也暗說他一生之坎坷,能屈能伸,能渡貧賤,也能過富貴。「無人也自芳」,這既是贊蘭花的精神,又是書詩人的胸臆。張羽的性格似蘭,甘願寂寞,不求聞達。

F. 古詩 :卜運算元 詠梅/(宋) 陸 游;丑奴兒/(宋) 辛棄疾;望月懷遠/(唐) 張九齡;詠蘭花/(明) 張 羽;南園

【宋】陸游

驛外斷橋邊,寂寞開無主。已是黃昏獨自愁,更著風和雨。

無意苦爭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

丑奴兒 【宋】辛棄疾

書博山道中壁

少年不識愁滋味,

愛上層樓。

愛上層樓,

為賦新詞強說愁。

而今識盡愁滋味,

欲說還休。

欲說還休,

卻道新涼好個秋。
望月懷遠
張九齡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

情人怨遙夜,竟夕起相思。

滅燭憐光滿,披衣覺露滋。

不堪盈手贈,還寢夢佳期。

明·張羽 詠蘭花 能白更兼黃,無人亦自芳。 寸心原不大,容得許多香。

G. 張羽的《詠蘭花》的詩意是什麼

張羽的《詠蘭花》的詩意是蘭花瓣白蕊黃,素淡清麗,沒有人欣賞卻自己散發著芳香,寸心不大,暗喻謙謙君子,所求於社會的不多,可貢獻的卻不少。這首詩是元末明初文人張羽所作,著重抓住蘭花兩大特色:色與香,全詩原文如下:

能白更兼黃,無人亦自芳。

寸心原不大,容得許多香。

白話文意思是蘭花可以是白的,還有黃色的,沒有人去理會她的芳香,它的心原來不大,但是卻容納下了許多芬芳。

(7)詠蘭花明張擴展閱讀

這首詩的作者張羽悉戚(1333至1385),字來儀,一字附鳳,後以字行,號靜居,潯陽(今江西九江)人,寓湖州(今浙江湖州)。張羽一生聰敏勤奮,在詩、書、畫諸方面多有建樹。張羽詩歌存有《靜居集》,僅題畫詩就達到了107首。

張羽的《詠蘭花》實際上是對自己一生的寫照,「能白衫陸謹更兼黃」,雖狀蘭花之外貌,也暗說他一生之坎坷,能屈能伸,能渡貧賤,也能過富貴。「無人也自芳」,這既是贊蘭花的精神,又是書詩人的胸臆。張羽的性格似蘭,甘願寂寞,不求聞達。

後兩句引用楊萬里《凝露堂木犀》「看來看去能幾大,如何著得許多香。」張羽詩句用楊萬里詩意,而更加准確、老到、形象。用蘭花的清幽、純和、持久之香,寫出蘭花獨具的品格與文人雅士的志趣,亦屬詠或基物詩中的佳句。

H. 描寫蘭花的詩句,明代人寫的。

蘭花

明劉伯溫

幽蘭花,在空山,美人愛之不可見,裂素寫之明窗間。

幽蘭花,何菲菲,世方被佩資簏施,我欲紉之充佩韋,裊裊獨立眾所非。

幽蘭花,為誰好,露冷風清香自老。

著色蘭

明張羽

芳草碧萋萋,思君灕水西。

盈盈葉上露,似欲向人啼。

蘭花

明孫克弘

空谷有佳人,倏然抱幽獨。

東風時拂之,香芬遠彌馥。
明 李夢陽《湘妃怨》

采蘭湘北芷,搴木澧南潯。淥水含瑤彩,微風托玉音。雲起蒼梧夕,日落洞庭陰。不知篁竹苦,惟見淚斑深。


陳汝言《 蘭 》

蘭生深山中,馥馥吐幽香。偶為世人賞,移之置高堂。雨露失天時,根株離本鄉。雖承愛護力,長養非其方。
冬寒霜雪零,綠葉恐雕傷。何如在林壑,時至還自芳。


李日華《垂蘭》

從風不獵香,俯溪自憐影。空山狼藉春,半屬野樵領。


文彭《題蘭竹卷》

偶培蘭蕙兩三栽,日燠風微次第開。坐久不知香在堂,開窗時有蝶飛來。


史鑒《子昂蘭》

國香零落佩 空,芳草青青合故宮。誰道有人和淚寫,托根無地怨東風。


李日華《畫蘭》其一

江南四月雨晴時,蘭吐幽香竹弄姿。蝴蝶不來黃鳥睡,小窗風卷落花絲。


李日華《畫蘭》其二

懊恨幽蘭強主張,開花不與我商量。鼻端觸著成消受,著意尋香又不香。


陳繼儒《王楚玉畫蘭》

年來空谷半霜風,留得遺香散草叢。只恐樵人溷蘭艾,紅顏收在束薪中。


徐渭《水墨蘭花》

綠水唯應漾白蘋,胭脂只念點朱唇。自從畫得湘蘭後,更不閑題與俗人。


陳獻章《題畫蘭》

陰崖百萆枯,蘭惠多生意。君子居險夷,乃與恆人異。

明 徐渭
《蘭》

莫訝春光不屬儂,一香已足壓千紅。總令摘向韓娘袖,不作人間腦麝風。


張羽《詠蘭花》

能白更兼黃,無人亦自芳。寸心原不大,容得許多香。


董其昌《蘭》其一

綠衣青蔥傍石栽,孤根不與眾花開。酒闌展卷山窗下,習習香從紙上來。


董其昌《蘭》其二

無邊蕙草裊春煙,穀雨山中叫杜鵑。多少朱門貴公子,何人消受靜中緣。


陳獻章《題畫蘭》

陰崖百萆枯,蘭惠多生意。君子居險夷,乃與恆人異。

明 徐渭
《蘭》

莫訝春光不屬儂,一香已足壓千紅。總令摘向韓娘袖,不作人間腦麝風。


張羽《詠蘭花》

能白更兼黃,無人亦自芳。寸心原不大,容得許多香。


董其昌《蘭》其一

綠衣青蔥傍石栽,孤根不與眾花開。酒闌展卷山窗下,習習香從紙上來。


董其昌《蘭》其二

無邊蕙草裊春煙,穀雨山中叫杜鵑。多少朱門貴公子,何人消受靜中緣。

I. 張羽的《詠蘭花》的詩意

詩意是蘭花瓣白蕊黃,素淡清麗,沒有人欣賞卻自己散發著芳香,寸心不大,暗喻謙謙君子,所求於社會的不多,可貢獻的卻不少。白話文意思是蘭花可以是白的,還有黃色的,沒有人去理會她的芳香,它的心原來不大,但是卻容納下了許多芬芳。

張羽的《詠蘭花》
能白更兼黃,無人亦自芳。
寸心原不大,容得許多香。
「能白更兼黃」,蘭花瓣白蕊黃,素淡清麗;「無人亦自芳」,從人格化的角度稱贊蘭花之「香」,從形之美推進到內在美。
「寸心原不大」,一筆兩寫,既寫花,又狀人。楊萬里《凝露堂木犀》雲:「看來看去能幾大,如何著得許多香」,張羽化用楊萬里詩意,卻更加准確、老到、形象。寸心不大,暗喻謙謙君子,所求於社會的不多。「容得許多香」,暗喻才華不盡,可貢獻於人的不少。
此詩詠蘭,著重抓住蘭花兩大特色:色與香。全詩用蘭花的清幽、純和、持久之香,寫出蘭花獨具的品格與文人雅士的志趣,乃詠物詩中之佳構。

熱點內容
盆栽芙蓉葵 發布:2025-02-12 23:05:44 瀏覽:485
荷花魚酸菜 發布:2025-02-12 23:05:44 瀏覽:596
上海鮮花哪個 發布:2025-02-12 22:33:18 瀏覽:14
月下觀海棠 發布:2025-02-12 22:11:23 瀏覽:437
紫羅蘭木地板 發布:2025-02-12 21:51:48 瀏覽:940
杜鵑花什麼色 發布:2025-02-12 21:47:04 瀏覽:796
海棠雅著別墅 發布:2025-02-12 21:45:46 瀏覽:69
梔子花小苗多少錢一株 發布:2025-02-12 21:36:43 瀏覽:810
孔雀盆景造型圖片 發布:2025-02-12 21:31:30 瀏覽:330
七彩海棠花 發布:2025-02-12 21:21:18 瀏覽: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