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花花桿黏
❶ 家裡的盆栽蘭花有股酸臭味,而且花瓣下面還有透明的粘液,是怎麼回事啊
花瓣下的黏液,那叫蘭膏,是蘭花的代謝產物。
至於香味,有可能是品種特性,或者已經開了較長時間造成的
❷ 我養的蘭花快開花了,花蕾上有黏黏的油咋回事
請仔細觀察一下,是否有蟲類,黏黏的油極有可能是蟲類的排泄物或者是花蕾被蟲類吸食汁液傷害後留下細微傷口的分泌物。
如果是成細小水滴狀晶瑩透明的顆粒狀,那是它的花蜜
❸ 家裡養的蘭花葉子上為什麼總是黏呼呼的
這證明你家的蘭花養護環境不適,過於蔭蔽,且通風不良,出現這種狀況是由於蘭花被介殼蟲危害所致,介殼蟲是蘭花的一大害,其分泌物呈粘性且有光澤,葉片不僅粘乎乎的,而且油亮。即影響葉片的光合作用,也影響其呼吸。
防治上需要先除介殼蟲,再殺菌。
噴施殺撲磷、毒死蜱、蚧必死等即可。然後隔兩天後再噴施多菌靈900倍液一次,再隔一天後用濕抹布擦拭全部葉片即可。
栽培管理
栽培地點要求通風好、具遮蔭設施,掌握光照。常用遮陽網和薄膜防雨遮蔭,春夏要求較好的遮蔭,秋冬給予充足陽光,有利根葉生長和開花。切忌日光直射或暴曬。澆水是養好春蘭的關鍵,澆水數量視氣溫高低,光線強弱和植株生長而定。一般來說,冬季溫度低、濕度大則少澆,夏季植株生長旺盛、氣溫高應多澆。但夏季切忌陣雨沖淋,必須用薄膜擋雨。澆水以清晨為宜。
秋季淋雨,易發生黑斑病。冬季以晴天中午澆水為好。有條件的最好裝置自動噴霧設施,以增加空氣濕度,這對春蘭生長發育更為有利。蘭花的用水,一般以雨水和河水為好,自來水必須入水池後再用。施肥是必需的。春季和夏秋季,正值蘭花生長旺盛期,可以多施肥,從3月下旬至9月下旬,每周施肥1次,濃度宜淡。秋冬季蘭花生長緩慢,應少施肥,每半月施肥1次。施肥後噴少量清水,防止肥液沾污葉片。施肥必須在晴天傍晚進行,陰天施肥有爛根的危險。一般冬季蘭花處於休眠期,不需要施肥。生長期也可用顆粒狀復合肥或「卉友」15-15-30盆花專用肥。
病蟲害防治:由於通風差、濕度大,易發生黑斑病和黴菌病危害。黑斑病常危害新芽,嚴重時整株枯死。除加強通風、控制空氣濕度外,可用65%代森鋅可濕性粉劑600倍液噴灑。黴菌病導致根莖腐爛,可用五氯硝基苯粉劑500倍液噴灑防治。栽培過程中,如介殼蟲危害葉片,可用40%氧化樂果乳油1000倍液噴殺。
❹ 蘭花花桿彎垂,軟答無力什麼原因
如果蘭花花劍的桿長期發軟不直,可能是蘭花的根部發生了爛根問題。蘭花內花期,盆土需容要保持相對乾燥。順便提及,不僅蘭花如此,君子蘭也是這樣。為了維持空氣濕潤,不停的對植株噴水,然而,葉片水分蒸發速度,遠遠高於盆土水分的蒸發速度。問題就來了,葉片乾燥缺水,盆土長期水多過濕,因此就造成了爛根腐爛,最先顯示的症狀就是花劍的桿發軟不直。其實,稍微留心就會很簡單的解決這看似不可調和的矛盾:只要噴水時,將花盆稍微傾斜,水霧就不能噴射到盆土中。
如幫到你,請點採納,謝謝
❺ 我養了幾盆中國龍的蘭花,葉子上長了許多黏黏的小水珠是什麼是蟲子還是花蜜
應該不是介殼蟲,水珠甜甜的,不像蟲子的分泌物,介殼蟲也看不到啊
❻ 蘭花花苞冒漿液,有些粘
專業的叫法叫命露。它的學名叫「蟻衛蜜」,蕙蘭開花時節已是仲春,山間的昆蟲活動較多,蘭為繁衍後代,保住花朵不被啃食,分泌蜜汁引導螞蟻占據花葶,使昆蟲無法靠近花朵」。介紹了植物防衛的天性,但是植物形態都有它的兩面性,蘭花「命露」在自然界除了保護自己,防止天敵「入侵」外,還對自己生命起到保護作用。這是蘭花神秘之處。有的春劍也有,春蘭就沒有。蘭花小花柄基部的一滴甘露,一般叫它「明露」、「蘭膏」,「命露」是我給他起的名,意在告訴蘭友它的重要性而已。在野生狀態下,安積猛虎蘭友所言及是,但在人工侍養環境下,如果再有螞蟻,昆蟲爬上來,蘭花不就遭殃啦!哈哈!我所謂說他是「命露」,是另一層意思,它起著供養蘭花花朵,使之開放時間延長。同時,「命露」甜如蜜,賽過糖,且含有各種氨基酸,對人體有益,朱老總、張將軍就喜歡舔「命露」。據說「命露」還有葯效哦!尤其可以治療咳嗽。要嘗可以待最後一朵花放足,准備剪去花桿時,再嘗吧!「命露」是蘭花神奇的象徵!
❼ 蘭花開完花後花桿怎麼辦
蘭花開完花後花桿處理如下:
1、蘭花開過花剩下的花桿可以及時剪掉,在花敗後,准備好一把剪刀,提前消毒殺菌處理好,從底部將花桿剪掉。
2、通過修剪花桿,能減少養分的消耗,也能促使蘭花後期的生長。
3、蘭花剪掉花桿後,可放在明亮散光處,保持好通風,促使傷口癒合,適當澆點水,追施一點薄肥,促進蘭花植株恢復。
繁殖方式:
在春秋兩季均可進行,一般每隔三年分株一次。凡植株生長健壯,假球莖密集的都可分株,分株後每叢至少要保存5個連結在一起的假球莖。分株前要減少灌水,使盆土較干。分株後上盆時,先以碎瓦片覆在盆底孔上,再鋪上粗石子,然後用富含腐殖質的沙質壤土栽植。
栽植深度以將假球莖剛剛埋入土中力度,盆邊緣留2cm沿口,上鋪翠雲草或細石子,最後澆透水,置陰處10-15天,保持土壤潮濕,逐漸減少澆水,進行正常養護。蘭花常用分株、播種及組織培養繁殖。
蘭花種子極細,種子內僅有一個發育不完全的胚,發芽力很低,加之種皮不易吸收水分,用常規方法播種不能萌發,故需要用蘭菌或人工培養基來供給養分,才能萌發。
播種最好選用尚未開裂的果實,表面用75%的酒精滅菌後,取出種子,用10%次氯酸鈉浸泡5-10分鍾,取出再用無菌水沖洗3次即可播於盛有培養基的培養瓶內,然後置暗培養室中,溫度保持25℃左右,萌動後再移至光下即能形成原球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