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花園百科 » 南美蘭花樹

南美蘭花樹

發布時間: 2023-06-05 15:07:31

Ⅰ 學名樹蘭花,是什麼品種

中文學名
:樹蘭花油
拉丁學名:
aglaia odorata oil
,別稱
米蘭
界,
植物界

楝科,
屬:
米仔蘭屬

Ⅱ 蘭樹的品種

種類介紹

蘭花是珍貴的觀賞植物。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全世界有七百多個屬、二萬多個種,每年還發現和培養出不少新品種。

蘭花按生態習性主要分為地生蘭、氣生蘭、腐生蘭三大類。由於地生蘭大部分品種原產中國,因此地生蘭又稱中國蘭,並被列為中國十大名花之首。中國蘭花主要為春蘭、蕙蘭、建蘭、寒蘭、墨蘭五大類,有上千種園藝品種。

春蘭:春蘭又名草蘭、山蘭。春蘭分布較廣,資源豐富。花期為一年的2~3月,時間可持續1個月左右。花朵香味濃郁純正。名貴品種有各種顏色的荷、梅、水仙、蝶等瓣型。從瓣型上來講,以江浙名品最具典型。

蕙蘭:蕙蘭根粗而長,,葉狹帶形,質較粗糙、堅硬,蒼綠色,葉緣鋸齒明顯,中脈顯著。花朵濃香遠溢而持久,花色有黃。白、綠、淡紅及復色,多為彩花,也有素花及蝶花。

建蘭:也叫四季蘭,包括夏季開花的夏蘭、秋蘭等。四季蘭健壯挺拔,葉綠花繁,香濃花美,不畏暑,不畏寒,生命力強,易栽培。不同品種花期各異,5~12月均可見花。

寒蘭:寒蘭分布在福建、浙江、江西、湖南、廣東以及西南的雲、貴、川等地。寒蘭的葉片較四季蘭細長,尤以葉基更細,葉姿幽雅瀟灑,碧綠清秀,有大、中、細葉和鑲邊等品種。花色豐富,有黃、綠、紫紅、深紫等色,一般有雜色脈紋與斑點,也有潔凈無暇的素花。萼片與捧瓣都較狹細,別具風格,清秀可愛,香氣襲人。

墨蘭:墨蘭,又稱報歲蘭、拜歲蘭、豐歲蘭等,原產於我國廣東、廣西、福建、雲南、台灣、海南等。我國南方各地特別是廣東、雲南的養蘭人最喜栽培與觀賞。

春劍:春劍常稱為正宗川蘭,雖雲、貴、川均有名品,但以川蘭名品最名貴。花色有紅、黃、白、綠、紫、黑及復色,艷麗耀目,容貌窈窕,風韻高雅,香濃味純,常為養蘭人推崇首選。

Ⅲ 廣州樹上落的這種叫什麼花

紅花羊蹄甲(學名:Bauhinia blakeanaDunn):常綠喬木,樹高6-10米。葉革質,圓形或闊心形,長10-13厘米,寬略內超過長,頂端容二裂,狀如羊蹄,裂片約為全長的1/3,裂片端圓鈍。總狀花序或有時分枝而呈圓錐花序狀;紅色或紅紫色;花大如掌,10-12厘米;花瓣5,其中4瓣分列兩側,兩兩相對,而另一瓣則翹首於上方,形如蘭花狀;花香,有近似蘭花的清香,故又被稱為「蘭花樹」。花期十一月至翌年四月。花大如掌,略帶芳香,五片花瓣均勻地輪生排列,紅色或粉紅色,十分美觀。

Ⅳ 這是什麼樹

這是:紅花羊蹄甲
別稱:紅花紫荊、洋紫荊、玲甲花
形態特徵紅花羊蹄甲是喬木;分枝多,小枝細長,被毛。葉革質,近圓形或闊心形,長8.5-13厘米,寬9-14厘米,基部心形,有時近截平,先端2裂約為葉全長的1/4-1/3,裂片頂鈍或狹圓,上面無毛,下面疏被短柔毛;基出脈11-13條;葉柄長3.5-4厘米,被褐色短柔毛。
總狀花序頂生或腋生,有時復合成圓錐花序,被短柔毛;苞片和小苞片三角形,長約3毫米;花大,美麗;花蕾紡錘形;萼佛焰狀,長約2.5厘米,有淡紅色和綠色線條;花瓣紅紫色,具短柄,倒披針形,連柄長5-8厘米,寬2.5-3厘米,近軸的1片中間至基部呈深紫紅色;能育雄蕊5枚,其中3枚較長;退化雄蕊2-5枚,絲狀,極細;子房具長柄,被短柔毛。通常不結果花期全年,3-4月為盛花期。
生長習性原產亞熱帶地區,性喜溫暖濕潤、多雨的氣候、陽光充足的環境,喜土層深厚、肥沃、排水良好的偏酸性砂質壤土。它適應性強,有一定耐寒能力,中國北回歸線以南的廣大地區均可以越冬。生長迅速,三年生的幼樹高可達3米左右。萌芽力和成枝力強,分枝多,極耐修剪。花期長,每年由10月底始花,至翌年5月終花,花期長達半年以上。終年繁茂常綠,是中國華南地區優良的園林綠化樹種。
紅花羊蹄甲常綠喬木,樹高6-10米。葉革質,圓形或闊心形,長10-13厘米,寬略超過長,頂端二裂,狀如羊蹄,裂片約為全長的1/3,裂片端圓鈍。總狀花序或有時分枝而呈圓錐花序狀;紅色或紅紫色;花大如掌,10-12厘米;花瓣5,其中4瓣分列兩側,兩兩相對,而另一瓣則翹首於上方,形如蘭花狀;花香,有近似蘭花的清香,故又被稱為「蘭花樹」。花期十一月至翌年四月。花大如掌,略帶芳香,五片花瓣均勻地輪生排列,紅色或粉紅色,十分美觀。
以上回答僅供參考。

Ⅳ 在廣州路邊經常能看到的一種開紫花的樹

紫荊花又叫紅花紫荊、洋紫荊、紅花羊蹄甲,為蘇木科常綠中等喬木,葉片有圓形、寬卵形或腎形,但頂端都裂為兩半,似羊蹄甲,故有此名。

花期冬春之間,花大如掌,略帶芳香,五片花瓣均勻地輪生排列,紅色或粉紅色,十分美觀。紫荊花終年常綠繁茂,頗耐煙塵,特適於做行道樹;樹皮含單寧,可用作鞣料和染料;樹根、樹皮和花朵還可以入葯。

紫荊花,花色紫紅,形如蝴蝶,景色奇特,艷麗可愛,當葉子還沒長出時,枝條上花已盛開,所以又稱「滿條紅」。

落葉灌木或小喬木,葉子略呈圓形,表面有光澤。紫荊花是香港特別行政區區花。中央人民政府向特區政府贈送的禮品《永遠盛開的紫荊花》大型雕塑,高6米,重70噸,用青銅鑄造,典雅大方,寓意深長,座落在香港會展中心新翼的海邊,已成為香港的標志之一。

【名字】

學名/拉丁名:CercischinensisBunee

英文名:ChinaRedbud

【科屬分類】:

域∶真核域Eukarya

界∶植物界Plantae

門∶被子植物門Magnoliophyta

綱∶雙子葉植物綱Magnoliopsida

目∶豆目Fabales

科∶豆科Fabaceae

亞科∶蘇木亞科Caesalpinioideae

屬∶紫荊屬Cercideae

亞屬∶紫荊亞屬Cercis

產地分布:紫荊花分布於我國香港地區,廣東、廣西等地。在華南地區常見,熱帶地區廣為栽培

紫荊花-香港市花

1997年7月1日回歸中國後,洋紫荊獲挑選為香港特別行政區的區徽。香港區旗上的區徽由中國國旗上的5粒星及洋紫荊組合而成。每朵洋紫荊有5塊向外伸展的紫紅色花瓣。

香港在1965年正式選定洋紫荊為市花。洋紫荊能夠代表香港,是因為它的獨特歷史背景。

【紫荊花也是廣東省湛江市的市花.』

花卉來歷】

十九世紀初,法國傳道會神父漫步薄扶林海旁時,首次於港島鋼線灣海邊附近發現洋紫荊樹。神父把洋紫荊折枝移至薄扶林道一帶的修道院。

【花卉命名】

Bauhiniablakeana(洋紫荊)它是香港首個被記錄的植物,由於世界各地並沒有發現與洋紫荊相同的品種,因此,在一九零八年,植物學家判定這種只在香港發現的植物為羊蹄甲屬的新品種,是一種常綠喬木,並以鼎力支持植物研究的前港督卜力爵士(SirHenryBlake1898-1903)的姓氏命名為Bauhiniablakeana(洋紫荊)。

【形態特徵】

豆科紫荊屬.該屬為落葉喬木或灌木。

單葉互生,全緣,葉脈掌狀,有葉柄,托葉小,早落。花於老幹上簇生或成總狀花序,先於葉或和葉同時開放;花萼闊鍾狀;5齒裂,彎齒頂端鈍或圓形;花兩側對稱,上面3片花瓣較小;雄蕊10,分離;子房有柄。莢果扁平,狹長橢圓形,沿腹縫線處有狹翅;種子扁,數顆。紫荊為落葉喬木,經栽培後常成灌木狀。葉互生,近圓形,頂端急尖,基部心形,長6—14厘米,寬5—14厘米,兩面無毛。花先於葉開放,4—10朵簇生於老枝上;小苞片2,闊卵形;花玫瑰紅色,長1.5—1.3厘米,小花梗綱柔,長0.6—1.5厘米。莢果狹披針形,扁平,長5—14厘米,寬1.3—1.5厘米,沿腹縫線有狹翅不開裂;種子2—8顆,扁圓形,近黑色。花期4—5月。

常綠小喬木,高達10m。單葉互生,革質,闊心形,長9~13cm,寬9~14cm。先端2裂深約為全葉的1/3左右、似羊蹄狀。花為總狀花序,花大,盛開的花直徑幾乎與葉相等,花瓣5枚鮮紫紅色,間以白色脈狀彩紋,中間花瓣較大,其餘4瓣兩側對成排列,花極清香。

貌似蘭花的植物形態優美,而且容易培植。這種西方人最初把洋紫荊喻為「窮人的蘭花」。洋紫荊樹一般高約七米,一般可生長四十年。這種植物很易紮根生長,並不需要特別環境,只要周圍空間廣闊,陽光充沛,常有和風吹拂,便可茁壯成長。

洋紫荊擁有獨特的心形雙瓣樹葉,葉和花都跟宮粉羊蹄甲極相似,葉端均分裂為二,葉脈生於葉底,但開花時便很易識別。

洋紫荊和宮粉羊蹄甲都是蘇木屬,深紫色的洋紫荊每年十一月至三月開花,粉紅、白或黃色的宮粉羊蹄甲則在二月至五月開花。羊蹄甲屬品種繁多,喬木、灌木、攀緣植物凡數百種。所有品種的葉端均分裂為二,葉脈生於葉底。

【生長習性】

喜光,喜暖熱濕潤氣候,不耐寒。喜酸性肥沃的土壤。成活容易,生長較快。

花紫紅色,4--10朵簇生於老枝上。莢果長5--14厘米,沿腹縫線有窄翅。花期4月,葉前開放;果實10月成熟。

【分布范圍】

湖北西部、遼寧南部、河北、陝西、河南、甘肅、廣東、雲南、四川等省。

香港紫荊與大陸其它地區生長的紫荊不同,只能在熱帶和亞熱帶生長,目前只有在廣東、福建、台灣、廣西、海南、雲南等地生長。

至於廣布於大陸華中,華北,華東,西南的紫荊,學名為CERCISCHINENSIS,是一種落葉灌木,一般在春末夏初開花,開花後,葉子才展開,所結的莢果稍彎,圓形,長不足十公分,由於不耐高溫潮濕氣候,因此,在廣東,香港等地雖然也能生長,但情況並不好。

【花卉傳說】

關於紫荊花還有一個美麗的傳說:漢代有一個叫田真的兄弟三人分家,財產均分後,尚有屋前一株紫荊花樹未分。兄弟三人約定次日將這株紫荊花樹一分為三,各得其一。誰知次日清早,紫荊花樹已枯萎死去。三兄弟見此情形非常感動:一棵樹木聽說要將它一分為三,尚且憔悴而死,難道我們兄弟三人還不如樹木?於是兄弟三人不再提分家之事。沒多久,屋前的那株同根連理的紫荊花樹又繁茂起來,而且更加生機勃發。從此,紫荊花便成為團結和睦、骨肉難分的一種象徵。

【文化底蘊】

1965年,深受香港市民喜愛的紫荊花被選為香港市花。

紫荊花又稱滿枝紅,國外稱之「紅花駱駝蹄樹」,屬豆科羊蹄甲屬落葉灌木或小喬木。樹高可達15米,枝條開展下垂。花朵大,可達10至12厘米,花瓣倒卵狀矩圓形。每朵5瓣,其中4瓣分列兩側,相互對襯,而另1瓣側翹首昂頭於上方,花形有些像蘭花狀,有近似蘭花的清香,故又被稱為「香港蘭花樹」。紫荊花性喜溫暖,易於繁殖,加上許多香港人把它視作「繁榮、壯觀、奮進」的象徵,因此被香港同胞廣為栽種。每逢春暖花開季節,樹上萬紫千紅繁花似錦,燦若紅霞。

由於香港同胞對紫荊花的酷愛,香港特區區旗被選定為一面中間配有五星花蕊的紫荊花紅旗。紅旗代表祖國,白色紫荊花代表香港。紫荊花紅旗寓意著香港是祖國不可分離的一部分,並將在祖國懷抱中興旺發達。花蕊上的五星象徵著香港同胞熱愛祖國,旗與花分別採用紅白不同兩種顏色,象徵「一國兩制」。

[編輯本段]花語

兄弟和睦。在中國古代,紫荊花常被人們用來比擬親情,象徵兄弟和睦、家業興旺。它來源於這么一個典故:傳說南朝時,京兆尹田真與兄弟田慶、田廣三人分家,當別的財產都已分置妥當時,最後才發現院子里還有一株枝葉扶疏、花團錦簇的紫荊花樹不好處理。當晚,兄弟三人商量將這株紫荊花樹截為三段,每人分一段。第二天清早,兄弟三人前去砍樹時發現,這株紫荊花樹枝葉已全部枯萎,花朵也全部凋落。田真見此狀不禁對兩個兄弟感嘆道:「人不如木也」。後來,兄弟三人又把家合起來,並和睦相處。那株紫荊花樹好象頗通人性,也隨之又恢復了生機,且生長得花繁葉茂。

【品種情況】

洋紫荊花

【學名】:Bauhiniablakeana

【英名】:HongKongOrchidTree

【別名】:紅花紫荊、紅花羊蹄甲,艷紫荊

【分類】:蘇木科(一說豆科),羊蹄甲屬

【性狀】:常綠小喬木,高3—4m,葉互生,腎形,甚寬大。花期冬到春季,總狀花序,花冠濃艷紫紅色,五瓣,花姿濃艷瑰麗,花期持久,廣受喜愛,適宜作庭園綠化、綠蔭觀花樹,也可作行道樹。

【產地】:原產於我國滇、桂、粵、閩、海南等省區。台灣省有栽培。印度、越南也有分布。

【習性】:喜光。喜溫暖、濕潤、酸性土壤。

【繁殖方式】:洋紫荊不易結籽,宜用無性繁殖,現把洋紫荊的硬枝快繁簡介如下:

春到夏季,利用洋紫荊落葉後發芽前,此時枝條萌芽能力強,採集一年生充分成熟壯健枝條,進行快繁。採用硬枝段快繁法,——般取長10—15cm的枝段,上端截成平面,剪口應在芽眼上1cm處,下端削成斜面,靠近莖節部,這樣有利於生根,也好識別上、下端,不致於極性倒置。用300—500PPM濃度的生根粉劑液,加沾土混勻攪成糊狀,把剪好的枝段1/2浸泡到糊狀泥中,沾上糊泥漿後快繁於智能苗床.1個月後洋紫荊的離體材料下切口處有白色小點,這就是根尖,約再過半個月須很長出。平均成活率達70%以上。

【歷史】:

洋紫荊首先在1880年左右於香港島薄扶林的鋼線灣被一名法國外方傳教會的神父發現,並被他以插技方式移植至薄扶林道一帶的伯大尼修道院。1908年,當時的植物及林務部總監鄧恩(S.T.Dune)判定洋紫荊為新物種,並於《植物學報》(英國及外國)第46卷,324至326頁(JournalofBotany)發表有關資料。洋紫荊的拉丁文學名的種加詞被命名為'Blakeana',以紀念熱愛研究植物的第12任香港總督卜力(SirHenryArthurBLAKE)伉儷。現存於漁農自然護理署香港植物標本室編號HongKongHerb.No.1722的模式標本相信是最初發現的原樹標本。

1965年,洋紫荊正式被定為香港市花。此特有種在1967年引入台灣,並在1984年成為嘉義市的市花及市樹。

2004年,香港大學的CarolP.Y.Lau,LawrenceRamsden及RichardM.K.Saunders於美國植物學會的植物學術期刊AmericanJournalofBotany中發表研究文章[2],從洋紫荊的外部、花朵及種子的形態,以及其繁殖能力及基因序列與紅花羊蹄甲和宮粉羊蹄甲作對比及分析,證實洋紫荊並非獨立品種,而只是前述兩個品種雜交而成的混種。提出更正洋紫荊的學名為「Bauhiniapurpureaxvariegata'Blakeana',cv.nov.」(cv.(cultivarietas)指栽種變種,nov.(nova)表示這個是新的名稱)。

由於混種植物不能自行繁殖,這亦即是表示,現時香港所有的洋紫荊都是該棵於1880年首次於野外發現(亦是唯一一次於野外發現)的洋紫荊的復製品。因此,洋紫荊的基因池受到局限,這解釋了洋紫荊對病菌的抗抵力較弱的原因。

【象徵圖案】:

早在1965年,香港已經採用洋紫荊作為市花,當時新成立的市政局就用了洋紫荊為標志。1997年後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繼續採納洋紫荊花的元素作為區徽、區旗及硬幣[3]的設計圖案。區旗的洋紫荊圖案花蕊以五顆星表示,與中國國旗上的五星相對應,寓意中國與香港緊密的關系,雖然洋紫荊原為紫紅色,區旗只用紅白兩色,象徵香港實踐一國兩制,故洋紫荊圖案被改成白色。

香港會議展覽中心2期向維多利亞港一面對開為金紫荊廣場,放有象徵香港主權移交的金紫荊雕像。

【觀賞特性】

早春葉前開放,無論枝、干布滿紫色花朵,艷麗可愛。葉片心形,圓整而有光澤,光影相互掩映,頗為動人。宜叢植庭院、建築物前及草坪邊緣。因開花時葉尚未發出,故宜與常綠松柏配植為前景或植於淺色的物體前面,如白粉牆之前或岩石旁。

【園林用途】

洋紫荊樹冠雅緻花大而艷麗,葉形如牛、羊之蹄甲,極為奇特,是熱帶、亞熱帶觀賞樹種之佳品。宜作行道樹、庭蔭風景樹。該花單朵花4~5天,整株花期長達近半年,洋紫荊花以行道樹在香港地區廣為栽培,該花具有花期長,花朵大,花形美,花色鮮花香濃五大特點。現在紫荊花已成為香港市花。

【食用功效】

紫荊花屬豆科植物,是春季的主要觀賞花卉之一,適宜種植在庭院、公園、草坪邊沿和山坡上,適應性強,喜陽光,耐暑熱。紫荊的花、樹皮和果實均可入葯。具有清熱涼血、祛風解毒、活血通經、消腫止痛等功效。可治療風濕骨痛、跌打損傷、風寒濕痹、閉經、蛇蟲咬傷、血氣不和、狂犬等病症。

紫荊先花後葉,花色艷麗可愛,常常被種種於庭院、建築物前及草坪邊緣叢植觀賞。其樹皮花梗還可入葯,有解毒消腫之功效;種子可制農葯,有驅殺害蟲之功效。具有清熱涼血、祛風解毒、活血通經、消腫止痛等功效。可治療風濕骨痛、跌打損傷、風寒濕痹、閉經、蛇蟲咬傷、血氣不和、狂犬等病症。木材紋理直,結構細,可供傢具、建築等用。

【繁殖方法】

又名紅花紫荊,花瓣長達五至七公分,四季開花,花期長,花朵艷麗,開花後即無法結果,因此必須選用親緣相近的品種先配種,取得種子後,再播種育苗,高位芽接。

紫荊花以播種、扦插、分株、壓條均易成活。

扦插以一二年生健壯枝條作插穗,長度為10厘米左右,下口要斜剪切,上口要平整,如果用生根劑浸泡後生根效果更好,於春夏之交時節進行,將枝條上的小花去除,插於河沙或蛭石中生根快,注意保溫保濕,最好用塑料薄膜覆蓋,溫度保持在20-25℃之間,初次要澆透水,以後要根據基質的干濕度合理澆水。溫度偏高時要通風降溫,濕度低時要噴水,當然扦插環境要以半陰為宜,不能全陽或全陰,否則不利於生根。

【相關詩詞】

早春時節,紫荊聞春而綻,艷麗的花朵密集地爬滿了整棵樹的每個枝條;那花有玫瑰一樣的顏色,形如一群翩飛的蝴蝶,密密層層,滿樹嫣紅。因為它的美麗,而被人們請進庭院成了傳統的庭院樹木,與人的親近讓它成為故園親情的代表植物。那根植在遙遠故園的紫荊牽動著詩人們思念的心弦:

雜英紛已積,含芳獨暮春;

還如故園樹,忽憶故園人。

——韋應物《見紫荊花》

落英繽紛,那一地的紫色花瓣,讓遊子心頭再次湧上思歸、憶念故里的感情。著墨不多卻透視出款款深情,感人置深。那故園的紫荊花此時該也是如此的光景了吧,久違的故人在家鄉是否別來無恙?紫荊春愁,感慨萬千啊。

這里需要補充說一下,詩人所見的紫荊花與大家所熟悉的香港區花紫荊花(洋紫荊)不是同一種花。韋應物是西安人,而西安是沒有香港市花洋紫荊的。因此從韋筆下的濃濃思鄉之情可認定他寫的紫荊花應是春季開花俗名為滿條紅的豆科灌木(或小喬木)植物。而洋紫荊則是俗名為紅花羊蹄甲的蘇木科植物。花大如掌,花期較長。紫荊有別於香港區花洋紫荊的著名特性是在能老枝上開花。唐詩中所寫的紫荊都是傳統的北方紫荊。是把整個花枝開滿玫瑰色小花有甜甜花香的滿條紅。

在中國古代,紫荊常被用來比擬親情,象徵兄弟和睦、家業興旺。於是寫手足親情的詩歌里它便成為思念親人的知音。

受命別家鄉,思歸每斷腸。季江留被在,子敬與琴亡。

吾弟當平昔,才名荷寵光。作詩通小雅,獻賦掩長楊。

流轉三千里,悲啼百萬行。庭前紫荊樹,何日再芬芳。

——竇蒙《題弟臮〈述書賦〉後》

讀兄弟的文字,多少舊事重上心頭。詩人思鄉不止的心不能平靜。真想問問庭前紫荊樹哪一天能用美麗的芳影來裝點我斷腸的心緒?

杜甫的這首也異曲同工:

風吹紫荊樹,色與春庭暮。花落辭故枝,風回返無處。

骨肉恩書重,漂泊難相遇。猶有淚成河,經天復東注。

——杜甫《得舍弟消息》

顛沛流離中,漂泊的心中有幾多牽掛。風吹紫荊,落花無數。讓憂郁的詩人睹物思親。昔日朝夕相伴的手足情深像沒有歸處的落花一樣一去不復返了。如今骨肉分離,天倫難享,收到親人的一點音信,淚如雨下。

紫荊花開,一枝枝,一匝匝,如染、如畫。看那一簇簇的花朵緊緊相擁,在春光里燃燒起如火如荼的激情。花影中你是否感受到了遠方那期盼遊子歸去的雙眼,感受到故園洋溢著的那親情的淡淡的溫馨?

紫荊把根深深扎百姓人家的庭院中,一直是家庭和美、骨肉情深的象徵。晉代文人陸機有詩雲:「三荊歡同株,四鳥悲異林。」後來逐漸演化為兄弟分而復合的故事。

南朝吳鈞的《續齊諧記》有這么一個典故:傳說南朝時,京兆尹田真與兄弟田慶、田廣三人分家,當別的財產都已分置妥當時,最後才發現院子里還有一株枝葉扶疏、花團錦簇的紫荊花樹不好處理。當晚,兄弟三人商量將這株紫荊花樹截為三段,每人分一段。第二天清早,兄弟三人前去砍樹時發現,這株紫荊花樹枝葉已全部枯萎,花朵也全部凋落。田真見此狀不禁對兩個兄弟感嘆道:「人不如木也」。後來,兄弟三人又把家合起來,並和睦相處。那株紫荊花樹好象頗通人性,也隨之又恢復了生機,且生長得花繁葉茂。

那風中搖曳的心形的綠葉是它跳動的心臟。裡面有綠色的熱血在奔騰。那花一簇簇緊緊相擁飽含滿腔深情。此外紫荊的樹皮和花梗還有葯用價值。據本草綱目記載有解毒、消腫、破瘀血等的功效可用作外科瘡瘍葯。紫荊有很強的親和力,就像我們的一個兄弟姐妹,美麗溫暖著我們的心靈。與人類心心相印,手足情深。

Ⅵ 樹蘭花怎麼養殖

養殖樹 蘭花 時最好使用腐殖質含量豐富、透氣性較強的酸性土壤,並且要將樹蘭放在溫暖、光照條件良好的環境中養護,促使枝葉生長旺盛,同時要給樹蘭提供充足的養分,每隔半個月施加一次磷鉀肥,讓樹蘭花茁壯生長。

樹蘭花如何養殖

1、溫度環境

樹蘭花最佳生長溫度在15-25攝氏度之間,在養殖時需要將其放在溫暖的環境中,冬季氣溫過低時,可以將樹蘭放在暖氣房內,用厚衣服將花盆包裹住,讓樹蘭花正常生長。

2、土壤要求

養殖樹蘭花時要選擇疏鬆透氣、排水性良好的微酸性土壤,自己在家配土時可以用腐殖土、河沙土以及園土混合配製,有利於樹蘭花根部健康生長。

3、澆水時間

在給樹 蘭花澆水 時,一般要在早晨和夜間為其補充水分,並且澆水要從根部開始,最好不要在中午給樹蘭花澆水,否則盆土中溫度過高,會灼傷樹蘭根系。

4、科學施肥

春夏季節是樹蘭花生長旺盛時期,需要每周施一次有機肥,秋季植株長勢緩慢,要少施肥,半個月施一次即可,冬季樹蘭花進入休眠期,要停止施肥。

Ⅶ 蘭花樹常見嗎怎樣養,適合什麼地方

蘭花是草本植物,不是樹。如果你說的是白蘭花,我種過。我們江西南昌很多人家回都種,有種花盆裡答的,有種院子地里的。種地里只要氣溫在0度以上,就不用管,低於0度晚上就用塑料薄膜包一下。花盆裡的低於5度就要搬進來,放在南面陽台上,晚上關上陽台上的窗戶。

熱點內容
七彩海棠花 發布:2025-02-12 21:21:18 瀏覽:223
鬱金香雛菊 發布:2025-02-12 21:09:30 瀏覽:488
花卉郵寄 發布:2025-02-12 21:05:45 瀏覽:130
鮮花饗逝者 發布:2025-02-12 20:58:02 瀏覽:849
劍網3七夕任務 發布:2025-02-12 20:39:44 瀏覽:678
於正是鬢邊不是海棠紅的 發布:2025-02-12 20:39:08 瀏覽:897
七夕女生沒送男生禮物 發布:2025-02-12 20:33:17 瀏覽:470
好一朵女人花曲譜 發布:2025-02-12 20:33:12 瀏覽:337
小雞盆栽 發布:2025-02-12 20:09:24 瀏覽:549
紅玫瑰與白玫瑰小說 發布:2025-02-12 20:07:56 瀏覽:8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