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魚海棠祝融赤松子
1. 大魚海棠松子祝融是官配嗎
《大魚海棠》松子祝融是官配,官方還發了他們牽手的圖。
赤松子和祝融都是《大魚海棠》里的人物,兩人因牽手成功被廣為人知,自古紅藍出cp還真的沒說錯,連官方都承認了他們的關系。
《淮南子·齊俗》和《列仙傳》都記在了關於赤松子的事跡。祝融是海底世界的人物,可以控火,脾氣比較暴躁,對朋友有情有義,甚至還把自己的力量分給了赤松子。
祝融的外貌特徵很簡單,一頭紅發,就像是紅色的火焰,而且身體十分強壯,對朋友仗義,他和赤松子是官配cp,那張兩人的牽手圖說明了一切,當然這也是比較隱晦表達了兩人的關系。
人物劇情分析:
松子哥和祝融,這兩個在劇中只能算是配角的存在,但是因為人物造型的唯美,再加上劇中松子哥一早出現的樣子就是讓人如沐春風,那個場景給大家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
不過要說真正讓大家感覺到的,還是在發洪水的時候,最危難的時刻,祝融默默的站在了松子哥的身邊,並且握住了他的手,這里也是讓人不自覺的懷疑兩人之間的關系。
2. 大魚海棠的祝融赤松子原型是導演嗎
大魚海棠的祝融赤松子原型不是導演。
赤松子又名赤誦子,號左聖,是漢族神話傳說中的人物,其原型不是導演。
赤松子是電影《大魚海棠》中的人物,因與祝融牽手成功而廣為人知。《大魚海棠》是由梁旋、張春導演,由季冠霖、蘇尚卿、許魏洲、金士傑主演的動畫電影。
3. 祝融和赤松子什麼關系
赤松子和祝融的關系
在觀眾心裡,赤松子和祝融是CP關系,他們一起經歷了生死,結局中赤松子和祝融成功牽手,但是因為赤松的手灌滿了所有的修為,任何觸碰都感覺不到。
祝融是火神,剛出場的時候,不愛說話,脾氣非常火爆,只要遇到不開心的事情,就會點燃一團火隨便扔到山地里,然後每次都是赤松子滅火。或許是因為赤松子總是滅祝融的火,導致祝融看不慣赤松子,每次見到赤松子的時候,都擺一副臭臉。
後來,炎帝安排祝融和赤松子執行任務,因此他們在人間培養起感情,而祝融在執行任務的這段日子裡,修為越來越深,並且擁有了自己的坐騎。自從有了坐騎之後,祝融和赤松子經常騎著坐騎游歷人間。
雖然赤松子和祝融平時很少說話,但卻格外有默契,只不過卻因為炎帝的女兒讓兩人產生誤會。炎帝將女兒託付給赤松子照顧,祝融以為赤松子和這個女孩在一起了,還曾質問過赤松子,而赤松子表示,他和炎帝小女孩連輩分都差了,根本不可能,結果祝融笑了,赤松子第一次見到祝融笑的這么開心。
4. 電影《大魚·海棠》有哪些細思極恐的細節可以開怎樣清奇的腦洞
作者:米摩蘇
鏈接:http://www.hu.com/question/48296279/answer/110365011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請聯系作者獲得授權。
這是一部關於新舊秩序交替的神作
傳統異性戀敘事角度的困惑
《大魚·海棠》已經在中國電影史上留下了濃重的一筆
此片從立項開始本片就爭議不斷。上映僅一天,他的豆瓣評分從8.3直接落到6.6。大多數觀眾對電影的畫面贊不絕口,所有的爭議都是集中在劇情上。批評意見主要集中在劇情不連貫,人物行為缺乏邏輯。《大魚·海棠》的主線是這樣的——
在與人類世界平行的空間里,生活著一個規規矩矩、遵守秩序的族群,他們掌管世界萬物運行規律,也掌管人類的靈魂。他們的天空與人類世界的大海相連。女主角椿,作為生家族的繼承人,掌管著海棠花的生長。椿在16歲的成年禮的時候,被男主角鯤所救,但卻害死了鯤。少女不惜違背族人戒律,逆天而行,用自己一半的生命和靈婆換取了鯤的靈魂,和自己的青梅竹馬湫秘密飼養人類少年的靈魂。海底世界突發災難,族人發現了椿養鯤的事,要殺死鯤制止災難發生。湫幫助椿和鯤逃離,椿目睹了族人在大災難前的慘狀幡然醒悟,犧牲自己挽救了族人。湫為了救椿,用自己全部的生命和靈婆換取了椿的靈魂。椿復活了,失去了法力,和鯤一起回到了人間生活。而湫成為了新一任的靈婆。
故事比較簡單,但片中有很多費解的地方:
養魚會引起災難,為什麼一開始椿的媽媽不把魚直接殺死?
養魚會產生災難的原理是什麼,為什麼椿挽救海底之後,鯤就不再引起災難了?
祝融及其他族人為什麼喊鯤是怪物?不說族人長得千奇百怪,鯤和他們之前化身成的紅海豚區別並不大。
……
這些令人費解的地方導致大魚被黑得無以復加。但是黑大魚莫名其妙的觀眾們,你們有沒有想過,其實是因為你們自己理解錯了,才覺得覺得劇情崎嶇。如果站在椿和鯤是戀人的角度,劇情是有許多不知所雲之處,但是誰告訴你椿和鯤是戀人了,他們交配了嗎?他們用舌頭互相狂甩對方舌頭了嗎?男女主角必須是戀人,沒有這樣的道理嘛。《極道鮮師》中山口久美子也沒有和澤田慎談戀愛啊。
但是如果你把鯤和湫看作一對戀人,那麼大魚劇情中的疑點就完全可以解釋了。
多元性愛角度下的敘事觀
好,讓我們以多元性愛的角度復盤整個故事,重新觀看大魚海棠,你會發現鯤與湫的愛情發展草蛇灰線伏脈千里。
劇情進入主線後,椿和湫有一段對話,椿問湫人間好玩嗎?湫回答,人間可好了。請注意這里是一個伏筆,呼應了後來鯤看到紅海豚的時候說的你們又來了。這說明湫和鯤在他成年禮的時候是見過面的。他們之間有什麼互動,電影沒有直接說明,但是從後面鯤企圖和椿變成紅海豚的嬉戲,暗示了之前鯤可能和紅海豚有親密的互動。這時候再讓我們回味一下,人間可好了這句話。人間好在哪?從景色上看,海底世界並不亞於人間,沒有什麼值得說好的地方,那麼讓湫留念的只有人了。而鯤作為凡人無法分辨出海豚的樣子,誤把和自己嬉戲的海豚當作湫,更說明了在前一年兩人有過極為親密的互動。
這一段充分體驗了主創人員對於東亞朦朧意象把握的成熟,夏目漱石說過翻譯I love You,不能翻譯成「我愛你」,要翻譯成「今晚的月色真美」。湫說「人間可好了」,意境上真是異曲同工之妙。
接下來,椿撞到網上了,拚命掙扎,鯤看到了,即使風大雨大有漩渦也要救。如果僅僅是憑借一兩天的淺度交往絕對沒有這種捨命的勇氣。可見之前一年湫和鯤之間有多大的深度交流,而這一年以來鯤又承受了多少相思之苦。這也解釋了很多人的疑問——為什麼鯤要捨命救一個剛知道幾天沒有什麼交流的紅海豚啊。
故事跳到椿取回鯤的靈魂這一段,椿不知道鯤以前的名字想給他取個名字,這時湫出現了,他做了一件什麼事呢,給鯤取名「鯤」。在這里補充一下,在這個時間點之前,電影是沒有提到鯤的名字的,也就是說湫給了鯤名字。這是一個很重要的事件,無論在中國還是日本,東亞文化圈內,名字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東西,傳統中國對於取名是非常重視,《千與千尋》中,千尋被換了名字,連自我都會被湯婆婆奪走。而湫給了鯤一個名字,也就是說他定義了鯤,他與鯤有了密不可分的羈絆。
接下來,椿的媽媽發現了她養鯤,就把鯤丟掉了,椿找不到鯤,湫卻告訴她他知道鯤。這是一個很重要的伏筆,也是很多人看不明白的地方。既然魚是禍害,為什麼不直接殺了。請大家回想一下魚是禍害嗎?後來大災難過後鯤還在海底世界呆了不少時間,也再也沒有災害了。
其實這段說的不是養魚是禍害,而是兩個男人談戀愛才引起災害。
同性之愛會導致海底世界大災難這才是電影中最大的的設定。
而湫和鯤正在談戀愛。這么說好像腦洞很大,但是請仔細想像,湫為什麼知道鯤在哪?肯定是族裡有人和湫談過此事,湫求族裡的人放過鯤,答應族中高層不再和鯤相戀,所以才沒有一刀殺死鯤。只是把鯤放在鼠婆子處囚禁。
故事發展到湫被毒蛇咬傷,椿的爺爺救了湫,湫帶著康復身體見椿和鯤,這時候,電影出現了本片最為激烈的互動,鯤一個飛撲到湫身上嬉戲,這是戀人獨有的嬉戲啊。無論是椿和湫還是椿和鯤都沒有出現過這樣的互動,創作者在這含蓄的點明了,湫和鯤之間的感情是和其他人不一樣的。
後來湫就讓椿養著鯤,他認為自己只要剋制自己的感情就可以避免災難。但是他做不到,他對鯤的愛與日俱增,於是災害就越來越嚴重。椿和鯤被族人迫害,椿和鯤幾乎死去,他發現事情不對勁,找到靈婆,得知椿和鯤的性命連在了一起,他立即用全部的性命去救椿,目的就是為了救鯤。
電影演到這,突然發生了一個詭異的情節,就是湫買醉後突然大喊「你拒絕的是一個天神的愛情!」這句話很突兀。很明顯,天神是指湫自己,但是誰拒絕了?是椿嗎?椿和湫是同等級的族人,椿不會稱湫是天神,如果說湫有天神的能力,但後來湫也只是繼承了靈婆的職位,靈婆在椿眼中也不算天神,更何況和靈婆同等級的鼠婆子還被族人封印。如果這話是對鯤說的就完全合理了,本來海底族就掌握人間自然規律,對於人來說算神,以後湫成為靈婆掌管了人類的靈魂更算神。
這一段的情節實際上是這樣的——湫希望和鯤在海底世界一起生活,管他娘的大災難,反正他繼承靈婆的職位,只要他們能活就好了。但是鯤人美三觀正,拒絕了湫的請求,他不想傷害海底族,更不傷害救他的椿。所以他拒絕了湫,湫傷心之下只能選擇送愛人回人間。
因為第一次湫欺騙了族人,海底族不相信湫是真心想要送鯤回人間的,所以勢要殺死鯤,挽救海底世界。椿夾在中間很難做人,一方面她知道湫是真心送鯤回人間,一方面她又無法說服族人,只能靠犧牲自己挽救族人避免災害。靠椿的努力,族人躲過了第一波的災難。椿和湫趕緊把鯤送回人間,以免因為愛情引起再次的大災。
電影進行到此處,出現了經典的姐妹和解片段。椿說湫對自己很好,像自己的哥哥,湫幾乎都哭了出來。因為他見到鯤以後,一直把自己的好姐妹當作工具人,完全不顧她的安危。他最後想擁抱和解,還是沒有走出這一步。最後他畫成風雨守護椿,還說後悔沒有給椿一個擁抱。這很明顯了,如果這個擁抱當作男女之情的擁抱,椿已經明確說了湫是哥哥,如果再抱就是性騷擾了,他沒有資格抱。如果當作gay蜜,這就完全合理了,因為是閨蜜,不涉及性女主也不反感,所以抱是不算性騷擾的。
影片最後,男女主角赤裸的在這個世界上重生,鯤沒有男性生殖器官,椿沒有乳房,模糊了性別的存在。畫龍點睛說明,性別是舊世界才要考慮的問題,作為新一代的現代青年,我們要關注的是對方的靈魂,而不是性別。
祝融感情線的反襯
大魚中,另外一對gay戀人是祝融和赤松子了。這條感情線是作為反例存在的。
祝融,一個五大三粗的陽光帥哥,在傳統文化下是父權文化的圖騰象徵,但卻內心卻是一個gay,可能還是受。從別人的嘴裡可知,他經常和赤松子在一起,兩人之間有情愫。
但他的內心是認知失調的。他見到鯤的時候便大罵怪物。這也是一個隱喻。怪物不是指鯤是怪物。海底族本來就是千奇百怪,而是說他和湫談戀愛是怪物行為。LGBT人群在西方很長一段時間也被看作怪物,某位支持LGBT權益的女歌手,因為粉絲人群與LGBT重合,也自稱是monster。怪物這個詞從祝融嘴裡說出來,這段心理刻畫非常細膩。因為他是gay,還可能是受,認知失調,所以要攻擊其他gay來保持自己心中的失衡。祝融是海底族中攻擊鯤最猛烈的人。他放火狻猊咬鯤。在救人的途中,執意不去救,而是追殺鯤——他一直不肯放過不是鯤,而是心中真實的自己。他不想承認自己是gay,想通過殺死鯤,完成自我的救贖。
祝融的感情線很明顯的變化,大災難來臨時,他刻意和赤松子分開。他知道兩個男人談戀愛會導致災難,所以他需要和赤松子保持距離。最後巨浪來的時候,他卻緊緊抓住赤松子,在生命最後面對了最真實的自己。
鼠婆子的女權隱喻
電影中最有意思的一個人物是鼠婆子,按照電影的設定,壞人的靈魂都會到鼠婆子處變成老鼠。但是劇中鼠婆子的老鼠很可愛,反而很萌,沒有做過什麼壞事,鼠婆子本人還幫助鯤從臭水溝救回來。鼠婆子唯一乾的壞事就是拿了鯤的笛子,但是她救了鯤一命,這點壞事也不算太壞了。
海底族把鼠婆子封印在地里不讓她見陽光,就像人們完全無視女權的存在,並且利用各種手段污名化,女權者為了發聲必須做出極端的行為,也像極了鼠婆子的大濃狀。但是一旦鼠婆子被族人接觸封印,立即變成了大美女,這不得不說簡直就是完美的諷刺。
終極的意象
好了說到這,大魚海棠講了一個什麼故事呢?這是一個關於新舊秩序交替的故事。海底世界是舊世界秩序的代表,看上去一副田園牧歌般的美景,實際陳舊處處充滿危機。大災難代表著舊秩序的坍塌。鼠婆子早就看清了舊秩序必然坍塌,所以她早早做好准備逃離舊世;椿是新舊世界秩序的迷茫者,她企圖調和鯤、湫這種不溶於舊秩序的行為,但是最終意識到,只有到了新世界還能獲得新生;祝融則是愚昧的代表,他永遠把舊秩序這個鐐銬當作華服披在身上,不知道脫下了鐐銬,失去的只是鐐銬,卻能得到整個世界。
大魚海棠用東方是的隱喻展現了這一個故事:舊秩序的坍塌無可避免,田園牧歌的秩序不可恢復,只有勇敢的迎接新秩序的到來,我們才能獲得新生。
普通觀眾應該如何理解大魚海棠
由於大魚海棠的隱喻之豐富,劇情之復雜,內涵之深刻,已經不能用一般的神作的標准去評價。普通觀眾最好不要用對一般影片的態度去評論此片,你以為的漏洞可能就是創作者的巧思。如果覺得劇情有問題,我們就看看畫面吧。
5. 大魚海棠是同性的愛情
是的呢!啊啊啊啊我好激動!
首先,楸和鯤就是互相喜歡的。作品裡有很多伏筆,舉幾個例子把。
一,椿要去參加成年禮了,楸告訴椿人間很好玩,去年我都不想回來了。
如果楸真的喜歡椿,怎麼會流連忘返於人間而不肯回來。
二,從頭到尾鯤都和楸表現特別親密,而海豚又本來就是一種百分之五十為同性取向的動物,這個寓意很清楚。
還有很多伏筆,詳細可以看網上大神的分析~
然後祝融和赤松子是一對啊啊啊超有愛的!赤松子招人的時候祝融毫不猶豫的說我和你一起去,最後共同抵抗災難的時候祝融握住了赤松子的手!不要說是腐女腦補的。這兩位上古神明記載里確實有同性元素在。
然後句芒和鹿神,暗戳戳的一對也很有愛阿,也是有典故的。
最後,其實靈婆是女人,和鼠婆是曾經相愛。鼠婆原來是人類。兩人因同性相戀犯了大罪,引起海底災難,所以被迫分手。後來楸央求靈婆用自己的性命換椿,靈婆雖認為這是大嘴,依然幫助了他,這是證據之一。
整部影片一直在講養魚會帶來災難,卻始終沒有點明為什麼。這就很好的說明了,帶來災難的其實不是魚,而是同性的愛戀。
影片最後,椿和鯤相見於海面,赤身裸體。但是鯤沒有男性生殖器,椿沒有乳房。影片特意將人物性別模糊,引起人的思考。所以,大魚海棠從淺層看也許是爛俗的三角戀,其實是徹底的用同性戀抵抗異性獨權。
拒絕撕逼。
6. 大魚海棠的祝融與赤松子是cp!!
沒錯!就是!手都牽了,官方發糖
7. 大魚海棠主要講的什麼
椿對鯤的感情並非愛情,因此,三角戀一說就無從談起。鯤是人類,而椿是既非神,也非人的「其他人」。你能想像一個人,對一朵花產生「愛情」嗎?盡管這個人可以非常喜愛這朵花。
我們來回憶一下影片中的情節:
1、椿被漁網困住時,鯤銜著小刀去救椿。如果椿真的像許多人所認為的那樣,早已對鯤一見鍾情的話,她應該迅速明白他的來意,會十分興奮而非驚恐,更不會一個甩尾巴鯤拍進漩渦。
2、當靈婆告訴椿「往南一直走就是南冥天池,你可以送他最後一程,但當他回到人間就再也不會記不得你了。」椿毫不遲疑地說:「沒關系。」
3、在到達南冥天池的前一個晚上,湫問椿想不想跟鯤一起去人間,椿說:「這不可能,我們是兩個世界的人。」
4、結尾當湫要把椿送往人間時,椿表現了強烈的反對,並對湫說:「不是說好一起回去的嗎?」
影片開頭,貌似對椿對鯤「一見鍾情」鏡頭,其實只是椿對於鯤的一種好奇。椿在人間巡遊時看到了鯤以及他的妹妹,發現人並不像傳說的那麼可怕,同樣有親情,而且一個人類男孩竟然會和海豚接吻!這使她想對這個「人」一探究竟。如果真的是喜歡上了,後面她被救時的掙扎並且拍飛「鯤」就毫無道理了。後來椿苦心孤詣地把鯤養大也是出於對一個為了救自己而死的人類少年的報恩心理以及深深的愧疚——「是我害死了他。」此外,也包括對一個為了救一隻海豚而死去的少年的惻隱之心;對一個失去哥哥的小姑娘的惻隱之心;對一隻被滿世界追殺的小魚的惻隱之心。
誠然,椿沒有接受湫,但她也並沒有選擇鯤,她從來就沒有打算和鯤去往人間,最後穿越海天之門也是湫的安排。從頭到尾,椿似乎都沒有想過「我跟誰?」這種問題。她一心一意把鯤養大,只為他能回到人間,哪怕早已知道自己不可能與那個少年重逢,甚至不能在那個少年的腦海里留下自己的影子。
而對湫,她也沒有迴避,提防。湫說:「你吃東西的樣子真好看。」她只不過像剛才一樣再咬一口。湫說:「你什麼樣子都好看。」她說湫就像哥哥一樣。她也許只是單純的隨口一說,而在被情感劇浸透了的觀眾的耳中,就是一句拒絕追求者的經典措辭。她不介意和湫一起去送鯤最後一程;也不介意和湫說:「你是這個世界上對我最好的人」;並且打算好了等把鯤送走之後和湫一起回家。椿也許比我們以為的要單純的,不應該解讀為是一個一心只有男神,無視備胎死活的花痴形象。
其實椿對鯤的感情並非一般的親情、愛情、友情。而是「第四種情感」,這種情感在電影中也早有先例,在《金剛》、《ET》等電影中都有表現。安•達羅和金剛的感情當然不能簡單的總結為愛情;艾利奧特和ET的感情也不在傳統親情、友情、愛情之列。而讓我們產生三角戀錯覺的原因是椿和湫都是以人類的形象出現的,其實他們並非人類。
那麼問題來了,不是三角戀,這部電影到底想說啥呢?
「其他人」到底是什麼「人」是個關鍵。宇宙間到底什麼符合既非人,又非神,但又和人一樣有生老病死,各方面高度類似人類呢?無疑是這個星球上的其他生物。電影中其它許多內容是完全可以印證這種判斷,比如:
1、 海底世界有一種莫名的邏輯:人是恐怖的,會帶來災難。結合現實,人類對於地球上的其他生靈,確實已構成最大的威脅;
2、「其他人」每一人都掌控一種自然元素——椿和鳳掌管海棠,丿爺爺掌管百草,椿奶奶掌管百鳥,祝融玩火,赤松子玩鶴。。。
3、 人死後,靈魂由「其他人」照管。聯系實際,人死後回歸自然。人的生死也確實取決於自然。
因此, 最後鯤與椿在海邊的牽手也不要老套的「有情人終成眷屬」,而是喻指人與自然萬物的和諧共生,是一種期許。
8. 《大魚海棠》對比《千與千尋》,到底輸在哪兒
文/炮先生 Mr.Bang
之前覺得很多人對該片的評價過於刻薄,但看了之後覺得,哎,好像真是這樣的
與去年的《大聖歸來》一樣,《大魚海棠》又是未映先火
以及於它只發布了一張海報,就引來無數自來水
中國動畫曾經也輝煌過,甚至是世界頂級水準
《鐵扇公主》《大鬧輪罩櫻天宮》自然不用說
小蝌蚪找媽媽所採用的水墨動畫更是至今被外媒奉作「神技」
而從90年代之後,中國動畫的製作質量和水準都呈現出斷崖式下降的趨勢
《寶蓮燈》之後,中國動畫更是再無拿得出手的作品
如今的中國動畫界是「中美日」三分天下的局面
美國的迪斯尼、夢工廠,日本的集英社、吉卜力
中國的……喜羊羊和熊出沒(雖然說出來B哥自己都覺得丟臉,可它們也確實在低齡群體中砍下半壁江山)
除了中國的喜熊單純是為了幫助中國父母節省帶寶寶的時間而製作的
美國的日本的動畫,精神內核都是其各自的民族文化
比如迪斯尼和夢工廠的大部分作品都體現美國自由和追夢的社會主流價值觀
日本的《千與千尋》《火影忍者》
為什麼《寶蓮燈》之後
我們自己的動畫中就再也找不到中國自己的文化內核
而《大魚海棠》正是迎合了中國觀眾的這種強烈渴望
以及於僅僅依靠海報上的一句「北溟有魚,其名為鯤」就勾起了無數的想像
然而上映之後,《大魚海棠》的口碑一直是毀譽參半。
國人的心態應該也是復雜的,一方面,希望它能成為國產動漫的扛鼎之作
另一方面,又覺得它好像真的沒那麼突出
大魚海棠講了一個十分簡單的故事
女一號救男一號,備胎救女一號
盡管電影將這種三角關系放到了一個宏觀、復雜的世界裡
但故事本身的先天性缺陷卻依然成為這部動畫的致命傷
故事從一個叫椿的女孩開始
椿居住的世界,在大海里
位於人界和神界之間,每個家族分管不同的自然規律
乃至生與死
比如椿可以操縱植物生長,湫可以操縱海水
每一年,剛成年的少年,會化作海豚,在人間游歷7天
這一次,輪到椿
然而,她卻被人類捕魚的網困住
她以一臘叢半的壽命為代價,跟靈婆換回鯤的靈魂——一隻小海豚
椿帶著鯤准備逃亡悶知人間
湫偷了家裡的龍王面具,打通了海界與人間的隧道
劇終
從上映首日開始,媒體和觀眾對於這部動畫的批評就接踵而來
首先是上映當天豆瓣評分就降到8分一下
最終定格在6.6分
它為人所詬病的,首先就是過於單薄的故事
悉尼菲爾德說過
「劇本創作,必須要走在觀眾前面,如果觀眾先於創作者猜到劇情發展,那麼你就失敗了。」
大魚海棠就是這樣失敗的
你會知道椿會不顧一切地救鯤
會知道她周圍的人都會反對她做這件事
更會知道備胎命的湫,最終會犧牲自己成全男女主角
每一段劇情都沒有意外
前幾年的《魁拔》的失敗,也同樣源於此
這部作品確實具備了熱血漫畫的特點,
但讀者也能很輕易就看出這一點
所以,用不了多久,就會厭煩
簡單來說,就是四個字,「沒有意外」
看到這的時候,B哥就覺得
這評價多像是在說魁拔啊
蠻吉的每一次逆襲和開掛,幾乎都在觀眾的預料之中
沒有意外
《海賊王》的作者尾田榮一郎曾說
如果他覺得自己想出的點子不能讓讀者覺得意外,就一定要推翻重來
也許正是由於這種匠心
海賊王才能成為風靡世界的漫畫
然而這種精神,無論是《大魚海棠》還是《魁拔》,都沒有學到。
除此之外,影片不夠中國,也是觀眾吐槽的重災區
很多觀眾認為
《大魚海棠》只是用中國文化的外衣包裹出一個瑪麗蘇三角戀的故事
比如,這部動畫號稱靈感來自逍遙游、山海經
但除了大魚名字叫鯤,哪還跟《莊子·逍遙游》有半點關系
影片里也不見山海經龐大的神話背景
只有祝融、赤松子幾個人物名字來自《山海經》
而最重要的是,導演自己都說
《大魚海棠》是一個「守護愛」的故事
不覺得這樣的主題也太單薄了嗎?
難怪有人說,《大魚海棠》模仿《千與千尋》都沒有模仿到精髓
《千與千尋》脫胎於日本的妖怪文化
很普通的一個「迷路亂入妖怪世界」的故事
但宮崎駿把這個故事講的十分精彩
除此之外,它在立意上也繼承了日本妖怪文化一貫的主題
就是「若人善良真誠、鬼神也為之動容」
影片里,千尋的每一次困境,都是靠善良與真誠化解
在人物關繫上
白龍對千尋的愛,也並非毫無理由
因為兩人都是從人世亂入妖怪的世界
相同的處境,才讓白龍對千尋格外同情
並且,表面上看,是白龍在幫助千尋
而實際上,是千尋幫助白龍找回了迷失的自己
所以,《千與千尋》除了是一部想像力豐富的動畫電影
還與「百鬼夜行」的眾多故事一樣
是一個高明的寓言故事
白龍多次告誡千尋,不要忘掉自己的名字
其實也是在告訴觀眾
「人生難免會迷路,走入一個充滿妖魔鬼怪的世界
但只要你不忘初心,不要忘記自己是誰,就總能找到回家的路」
其實,客觀來說
《魁拔》和《大魚海棠》都並不能說是爛片
套路的故事也不是一點價值沒有
當你看到蠻吉掙扎著站起身,看到椿被老樹掩埋的時候
依然會為之動容
只是,中國動畫的曾經太過輝煌
如今卻是長期低迷
我們太需要一個奇跡了
可惜的是,《大魚海棠》沒有我們期待中那麼驚世駭俗
但B哥覺得,它仍然是一部充滿誠意的中國動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