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花園百科 » 傅海棠基本面

傅海棠基本面

發布時間: 2023-06-10 10:50:04

① 傅海棠的徒弟

傅汪旦海棠的徒弟是山東老家過來困弊擾的,做期貨很久了,但是做得不好,虧得很厲害,天天給傅海棠打電話,還去天津拜訪他,發信息發了半年,見到傅海棠後撲通跪倒在地,傅海棠實在忍不住,收了這個滿頭白發,比傅海棠年齡還大的徒弟。

這個徒弟跟傅海棠做了幾次,賺了點錢。傅海棠通過庫存太大等基本面分析,看空螺紋鋼,看空鐵礦,於是讓徒弟做空鐵礦。徒弟從鐵礦卜斗賺了8個點,就跟傅海棠發信息,說自己平倉出局了,賺了8個點洋洋自得。這時候傅海棠很生氣,不想搭理這個徒弟。

傅海棠心想:「剛讓你放空螺紋鋼,賺8個點就跑,你說怎麼賺錢?看重蠅頭小利,沒有格局。」

又過了一天,傅海棠徒弟發簡訊給他,徒弟說:「我盤口觀察,螺紋鋼下跌動能不足!是不是鐵礦石我要做多買回來?」

傅海棠:「我當時就有點郁悶,你還盤口觀察,螺紋鋼下跌動能不足,你怎麼觀察的出來?你說你這個技術分析,跟巫術一樣,預測一次錯一次,你這么能觀察,怎麼期貨做得這么差?」

結果第二天,螺紋鋼跌停板了!

認知與格局的差距,普通人賺幾個點可能就跑了,盈利單子也拿不住,可是高手卻能拿得住單子,最後賺一波主升浪

② 期貨中,怎麼看待付海棠的大道至簡和克羅的務必追求簡單的理論

之前有人問過我,為什麼交易高手們精通的都只是簡單的均線體系,或是簡單的交易系統?

真正的情況是這樣,並非是高手只精通簡單的均線體系,而是「選擇」了簡單的均線體系。

為什麼會這樣呢?

首先,復雜並不代表效果更好。

比如,一套成型的交易系統包括確認趨勢,進場位置,止損止盈和資金管理。很多人在設置交易系統的時候,會想辦法讓它看起來「高大上」,看起來高深莫測。

就像我最早期做交易的時候,研究過什麼《江恩大師圖表》,《河書洛圖》等等。當時我覺得《河書洛圖》比《易經》起源還要早,很多人都沒聽過,要是我用它研究出來一種神奇的指標,可以預測行情,那麼我可能在這個行業就可以封神了。

我當時混跡在很多做交易的群里,各種分享我研究河書洛圖的截圖,很多人就會追過來問,這個是什麼?怎麼用?預測准確嗎?

其實我當時P都還沒有研究出來,但是已經感受到一種與眾不同的快樂,就是「被人覺得高深莫測」,「被人覺得很厲害」,而到底是不是真厲害,自己心知肚明。

我曾經沉浸在這種「被仰望」的情緒中無法自拔,也忘了交易真正的本質需求是什麼。

還有第二種人,喜歡無限優化自己的交易系統

有的人,自己的交易系統明明已經可以盈利了,但他還是希望有更小的風險,更高的成功率,更大的盈利,於是就開始過濾優化交易系統。

如果加入大周期的過濾,效果會不會更好?

如果將交易系統中再加入指標的過濾,效果會不會更好?

如果我們將止損的保護規則做得更細,效果會不會更好?

上面這種讓交易系統更復雜的做法,我都嘗試過,不管是復盤軟體上的大量復盤,還是實戰,加入更多的過濾,對盈利的幫助並不大。

而任何的交易策略又有自己天然的衰敗周期,很多人就想著怎麼才能控制衰敗,降低風險,又想大幅提高盈利,結果就是越做越錯,適得其反。

為什麼選擇「簡單」?

如果一套交易系統做得再復雜,再高大上,但是它不盈利,或者說執行難度大,那麼為什麼要選擇這樣的交易系統?

高手們之所以選擇簡單的交易系統,因為執行難度小,犯錯的幾率也小。 在同等條件下,一個復雜+難執行,一個簡單+好執行,兩者盈利能力差不多,你會選擇哪一個?

我一直一直強調,咱們做交易的目的只有一個,就是盈利。而不是追求復雜,高大上,炫耀,被人仰望,或是極致的利潤。

但是,很多人就算懂得了上面的這個道理,依然會不甘心,這也不難理解,因為絕大多數人都沒有親自去對比簡單和復雜的交易系統,沒有切身經歷,所有的道理都還是別人的道理。

那麼高手,為什麼甘願選擇簡單放棄復雜呢?

因為他們都嘗試過簡單,也測試過復雜,而且這樣的嘗試和測試都經歷過了千百次,花費了時間、經歷、金錢去驗證了這些道理,所以交易圈才常常流傳著一個詞:大道至簡。

認知到了,選擇簡單也就自然而然了。

傅海棠虧損了九年後遇到大蒜,在壽光平台,五萬元賺到六百萬。之後又遇到棉花,600萬棉花上賺到一億。

在此之前九年都是賺賺虧虧,爆倉是常態。

但2010年那波他抓到了機會,之後遇到七禾網沈良,出了本書就變成了哲學家。

一年時間,虧貨變哲學家,主要還是賺錢了。

2014年的時候,在螺紋鋼2400的附近通過基本面分析,判斷行情會大賺,已經到了邊際成本,無下跌空間。

重倉做多螺紋鋼,之後加倉,一個億虧到1500萬,但給硬抗回來了。

付曉軍在2017年九月,在東南亞三國會議召開之際重倉橡膠多單。東南亞三國會議期間沒有兌現減產預期,周五橡膠開啟一輪大跌之旅,短短一個星期,付曉軍連加三次倉,最後等來期貨公司催繳保證金的電話。

他從高樓跳了下去,以一周虧損掉二十年積累的一個億為期貨劃上了句號。

棉花2010年大漲,在此之前橫盤了五年,傅海棠抓住了;橡膠連續跌了六年,付曉軍沒有等到,進早了。

其結局,一個在天堂一個在地獄。

每年都有一波行情,這兩年成就了九月飛翔,鐵礦石幾十萬賺到一千萬。

豬肉也已經暴漲了一波。從 歷史 來看,漲價像瘟疫,總是從一種生活必需品開始,經過幾個月的傳播,形成整個 社會 的價格動盪。

種種跡象已經在表明,我們正處於一次大爆發的井噴之前夜。

但,這個市場一定會重復著故事的過往。成就幾個為此准備了十年的的人,而同時也會有無數的嘆息和懊惱。

大戰前的預演必不可少,你為大單邊做了哪些准備?

你還在為一點浮贏的得失而惋惜嗎?

每個人一生都有七次機會,你只需要抓住三次足矣。

堅持持周期,不管市場發生什麼,結果一大波行情里不斷砍掉盈利單,又不斷的進場。

歷史 上任何一次大牛市的到來,其先兆總是,長年下跌的品種居然也在底部開始啟動了,這恰恰預示著大行情即將來臨。

不止是他們,幾乎所有高手的交易系統都非常簡單,期貨的真相就是復雜的問題簡單化簡單的事情重復做,一招鮮吃遍天就是這個道理。身邊有個做技術的高手,他的交易系統就二十幾個字 :多空一條線,市場說了算,跟著市場走,吃喝全都有

為什麼說期貨交易系統越簡單越好?因為大道至簡,交易系統越簡單,交易者在交易中就更直接,更好交易,也更容易判斷,但是簡單的交易系統並不代表考慮的很少,簡單交易系統是背後的整個交易邏輯,交易系統,交易技術,交易理念,以及交易各個環節的表現。

期貨交易者都知道交易系統的重要性,都在想著建立起來自己的交易系統,有的朋友一直很困惑的是,為什麼有交易系統了,但是還是在虧損。那是因為交易系統符合自己很重要,但是符合事實和規律更重要

符合自己的交易系統並不代表一定賺錢,只是讓自己的交易過程舒服而已,但舒服往往會讓自己虧錢。

交易體系在人類 社會 、在地球,在宇宙中,不能是反人類、反規律的。

交易者在交易中要把事實搞清楚,把規律搞清楚,規律和事實最終是符合真理的。

真理是什麼?比如在商品期貨的領域裡面,價格波動是由供求關系引起的,也就是說價格最終的趨勢是由供求關系決定的,這才是做商品期貨的真理性東西。

如果交易體系符合真理,又能把事實弄清楚,又能把邏輯推演清楚,並且這個邏輯推演又符合規律,那麼交易者才能把交易做好。

在這個基礎之上,交易者執行的時候,再去符合自己的習慣。必須保證前提是對的,再讓自己舒服。

完善的交易系統是交易能夠盈利的一部分,知行合一才是在期貨市場長存的法寶

就像那個朋友他的以技術指標為主的交易系統就很簡單,很好的體現了大道至簡,在交易中嚴格執行指標信號操作,還能大大提升交易勝率

技術指標信號簡單明朗 ,紫色趨勢線和黃色操盤線同時向上就是多頭信號,同時向下就是空頭信號,紅色壓力線之下適合空單入場,白色支撐線之上適合多單入場

我在期貨市場也有11年多了,我的理念就是心若冰清,天塌不驚;化繁為簡,一刀制敵。

通過多年的每天看盤,技術總結和分析,我發現很多行情把握上,只有參與進去以後,心態穩定,不過多思考,才能真正有效盈利。

在投機炒作的很多時候就是不斷的進行自我否定,想得過於復雜,往往就是兩種結果,判斷對的行情自我否定了,盈利沒拿到多少甚至虧損了,判斷錯的行情沒有及時砍掉,虧損越拿越大。

所以說以事實作為真實結果,去簡單的做單,在有了該有的基礎基本面和技術面的知識,形成一套自己總結的簡單有效的交易體系,才是盈利的根本。

為什麼付海棠盈利能幾個億,數學、經濟學學家或者那些所謂的分析師沒見對幾次單子,甚至都到處騙錢借錢度日,說明你懂的太多也不是什麼好事。

把期貨說的頭頭是道的人,一般都很難賺錢。

我作為一個擁有8年金融從業的專業人士,來簡單講一下傅海棠和克羅的投資理論。


一.傅海棠簡介:農民出身,曾養過六年豬,做過小販,種過棉花、大蒜。海通期貨笑傲江湖大賽明星獲獎選手。2000年開始做期貨,2009年到2010年18個月時間從5萬起步做到1.2億,是國內期貨界的傳奇人物,不看任何技術圖表、不做任何技術分析,用「天道」思想理解分析市場、指導操作方向和節奏,擁有最純粹最樸素的投資思想,有「農民哲學家」的稱謂。

二.傅海棠大道至簡理論:順勢而為

7年間從5萬做到10億多。2009年,做多大蒜,5萬做到600萬;2010年,做多棉花,從600萬做到1.2億;2011年到2015年,他有時賺,有時虧,總體來說,就是兩個——「潛伏」;2016年,做多豆粕、鐵礦、棉花、橡膠等品種,從1500萬做到10億左右。

天下大勢浩浩盪盪,順之者昌逆之者亡。所謂天道簡單來說就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一個自然規律或者價值規律。」做為一個散戶需要認清自己並且和大勢站在一起,用最簡單的方法,最深刻的研究,最務實的思想跟隨市場,行情的走勢不是偶然現象,事出必有因。深入研究品種的歷程就是不斷向「因」靠近的過程。


三.克羅簡介:斯坦利·克羅(1934年3月5日-1999)(Stanley Kroll)是美國著名的期貨專家,1960年進入全球金融中心華爾街,1981年之後他重返華爾街。著有《克羅談投資策略》。

他在華爾街的33年之中,一直在期貨市場上從事商品期貨交易,積累了大量的經驗。在20世紀70年代初的商品期貨暴漲行情中,用1.8萬美元獲利100萬美元。歲月流逝,財富積累,斯坦利·克羅帶著他在華爾街聚集的幾百萬


四:克羅的務必追求簡單的理論:克羅最著名的一句話:只有時刻惦記著損失,利潤才可以照顧好他自己!克羅的這種理念在執行中主要依靠技術方法。他的座右銘就是:KISS(Keep It Simple,Stupid)—— 追求簡潔。


以上就是兩者的情況。其實是有差異的,一個注重基本面分析,一個注重技術面分析,但是方法的都比較簡單。我們自己做交易也一樣,用好一個方法,做到極致,就能成功。

付海棠和克羅的思想雖然出發點不同,但最後卻殊途同歸。

付海棠實際上是基本面派,他自己介紹說,每年要訂閱大量投研報告,並且自己也要實地考察。他的核心思想就是價值規律,也就是說一件商品的價格偏離了其價值,回歸便是必然,尤其是農產品,需求相對剛性,價格肯定要回歸價值。他自身偏好做多,如果當下農產品的價格明顯低於其價值,那麼就是做多的最佳時機,而且會重倉、不設止損。對他而言,這個道就是天道,是真理,他自己說,分析是可以做到百分之百准確的。但客觀的說,並沒有多少人有他的意志,承受巨大浮虧而不動搖。我認為,他的成功與其說是其理論的成功,似乎更多的是他個人品質的成功,並不是誰都能學到他的精髓。

克羅是技術派交易高手,是趨勢交易的代表。和付海棠不同,克羅嚴格控制倉位,嚴格設定止損,如果他看到付海棠的思想和操作,肯定是難以置信,因為兩個人的思想是很對立的。克羅的交易工具並不復雜,思想也很好理解,但和付海棠的操作一樣,能否看對又做對,都是最難點所在。從這點來說,兩個人又是相同的。

付海棠的大道至簡,是思想上的深刻思考後的簡化,凝練成精華。克羅的務求簡單,是操作上的去偽存真,簡化成價格是唯一要素。二人有許多尖銳對立,最後又殊途同歸於捕捉大波動獲得高利。

時來天地皆同力,運去英雄不自由!

所謂大道至簡,就是順應周期規律,發現趨勢,跟隨趨勢,順勢而為。

說起來似乎大而空,其實大部分人處於「用而不知」的狀態,比如日出而做,日落而息;比如春種秋收冬藏;比如地球的自轉與公轉;比如……太多了,不勝枚舉,都是簡單的順勢。多數人裹挾其中而茫然不知。

世界是物質的,物質是運動的,運動是有規律的,規律是可以認識的。規律可用不可變,並不是能用大棚種菜溫室養花,就能改變四季更迭。能夠做到「知而能用」的人,少之又少,萬中無一。

以此格局做交易,才能克服貪嗔痴疑慢,控制心魔。是謂:大道至簡。

穩定盈利是關鍵,

這一行不可能簡單,真簡單,人人都能賺大錢了,想穩定盈利非常難,所謂的"簡單"就是把復雜的決策邏輯,轉化為相對簡單的決策過程,形成好的交易系統,沒有多年的刻苦鑽研與實戰,是不可能建立起這樣的好系統,並實現真正意義上的盈利。

交易系統是越簡單越好么?實際上是先復雜,然後簡單,這里的"簡單"不能理解為通常意義的簡單,萬有引力很復雜,經歷人類前仆後繼的不斷研究,最後轉化為"簡單"公式與定理,交易系統的研究類似於這種情況,穩定盈利也是經歷這樣的過程。

沒有8年以上的磨練很難成功,

首先技術必須過關,通常人把"心態"想的太簡單了,好的心態是建立在「強大的技術"之上,沒有強大的技術,談心態那隻是空談。

大道至簡,虧錢至易

③ 選擇期貨品種的原因

整理了10位盤手,讓我們了解下他們是如何選擇期貨品種的,希望對投資者有所幫助。
傅海棠:基本面信息是最值錢的
我是通過基本面分析得出一個品種的方向,首先收集基本面信息,我認為信息是最值錢的,我每天會對各個品種都看一遍。如果我對各個品種忽視了,偶爾一段時間對某個品種就淡忘了。時時刻刻關注這些品種,一旦某一個品種來了機會,提前察覺,不然可能這個品種的行情走過去才發現自己忘了。然後通過調查再結合心理分析,如果一個價格長期停留在一個價位上以後,它對農民的種植肯定有影響,要分析某一個價格對播種面積產生多大的影響,再結合多點實地調查,得出一個綜合的結論,憑這個結論以點帶面。
我所有的品種都研究,但不一定做。盤面上所有活躍的品種我都看,同時還要研究,因為要捕捉機會。有的品種3-5年一個周期,或者是10年,甚至20年,說不定哪天就冒出一個歷史大機遇。具體操作主要做一個品種,或者在一個主要品種以外,2、3個品種輕倉少量參與。
劉福厚:只做自己熟悉的品種
要做你自己熟悉的品種,如果一開始沒有熟悉的品種,那你做一個品種2、3年,它自然就成了你熟悉的品種,也可以說在這個品種上你成了專家。只要堅持做,難賺錢和容易賺錢是對立的,為什麼你難賺錢了,而那個人就好賺呢?說明那個人的本事比你大,你想辦法超過他,你就好賺錢了,你現在做銅、大豆這些如果有十幾年了,我說的交割規則也許沒去看,很多東西有了瑕疵,不合理了,你還不知道、不懂這些,那你就吃虧了,你如果先知道了,那就把別人套住了。哪個難賺錢,哪個容易賺錢是相對的,只不過是你能不能賺到這個商品的錢。當然有些老品種肯定是越來越不活躍,參與度低了。像玉米,它上漲100元的概率可能只有10%,下跌100元的概率可能有90%,其實做期貨除了我剛才講的那些,還要從概率上分析,這也是很重要的。
嚴忠:尋找相對清晰有趨勢的品種
尋找一些相對清晰的有趨勢的品種去交易,因為在國內的環境當中,我可能對於中國的政治、經濟政策和經濟背景相對來說理解得更透徹一點,對於跟國際市場相關度很高的品種,需要你的視野與研究跟得上,一般這樣的品種我會選擇它出現一個比較清晰的供求平衡被打破的階段去操作,可能操作頻率會低一點,但是我不排斥任何的品種,因為它們都有自身大的周期,也許某一年股指不太好的時候,商品會有一個非常好的周期,這是完全可能的,在我的投資框架當中,我希望品種和策略越豐富越好,就是說給我更多的原料,我來配菜,我不排斥一些並不是我特別擅長的品種的投資機會,這也是可以從一些基本面和技術面當中找到操作機會。其實你的精力一定是有側重的,但是你的視野需要開闊,當有些平時可能參與不太多的品種今年確實出現了清晰的基本面供求變化的時候,我覺得在合適的時候應該去參與,而不應該去排斥。
張明利:標准有兩條
1、熟悉的品種;
2、具有良好流動性、成交量大的品種
對於期貨市場的品種選擇,我們的選擇品種的標准一般會有以下兩條,一是熟悉的品種,第二需要具有良好的流動性,成交量大。像有些寡頭壟斷的品種,一般情況下我們都不會去交易,也不會投入很大的研究力量去研究,這對長線交易、資金量大的交易,我認為市場風險還是比較大的。每個人賺每個人的錢,我賺基本面的錢,只要是寡頭壟斷的我就不參與。
王向洋:喜歡做行情趨勢強烈的品種
我比較喜歡選行情趨勢比較強烈的品種,而這種品種通常我只是在趨勢的中間段介入,行情的初級階段由於沒有太多的技術圖表體現出來,通常我不會做太多的戰略性建倉,我只會順著行情形成的趨勢去跟隨趨勢。品種選好後,我會觀察這個品種的行情走勢是否有一定的穩定性和持續性,如果符合這個條件我會進場,通常我會在盈利拉開一段區間之後在下一個突破點加倉,加倉的倉位如果不能馬上盈利的話,我會把加倉的那一部分平掉以保持資金的平穩性,至於減倉,如果不是行情逆轉,通常不會做減倉動作。
丁洪波:六個准則優選品種
第一是形態上優美,就是很流暢的形態。有時候你不知道為什麼這樣就是好,因為你感覺優美的東西就是好的,我比較看重這一點。期貨有時候就是這樣,一開始很流暢的一波下跌行情或者上漲行情,形態都比較優美。我們只能平時多看,才能對美感更有把握。
第二是趨勢明朗,不論是趨勢線、均線、波段都比較明朗。但有時候也會出現物極必反的情況,到時就要考慮物極必反。順勢而為是個很好的機會,物極必反也是一個很好的機會。
第三個就是市場化波動特徵明顯。它的波動特徵相對比較市場化一點,有些品種突然之間上竄下跳,這種情況也要稍微小心一點,盡量避免這樣的品種。有些相對比較市場化一點,活躍的時候,盡量選擇這樣的品種。
第四個是止損點明確可控。有時候找不到止損點在哪裡,你可能覺得機會比較好,但往往是不好的行情。
第五點強弱明顯,在諸多的品種當中這個品種是比較強勢的,然後內盤、外盤都有的品種,內盤相對比外盤偏強的品種。
第六是符合建倉的原則。你總有自己的原則和方法,不符合自己的方法,就相當於是天馬行空。並不是適合自己的想法就可以建倉,要把原則性的條件加起來,都符合了之後,又符合技術分析、盈虧比計算的方法,我就會認為這是最優勢的交易品種,就會重倉甚至滿倉做進去,看好它,把所有的雞蛋只放在這一個籃子裡面,有可能會敲碎幾個,但不會整個籃子全部敲碎,因為風險已經在可控的前提下了。
付愛民:「量」是首要考慮的
選主要操作的品種,首先第一個成交量和資金量的吞吐能力必須要有,再者就是持倉量大、資金進出方便,投資者的參與結構包括機構、散戶、各類資金比較均衡的時候,簡單說就是持倉量到了一定程度以後,成交達到活躍狀態以後,這個產品基本上就可以參與了,「量」是首要考慮的。第二個就是當這個新品種的國家產業政策有所導向以後,或者基本面對這個新品種有些特殊的利好,這樣的品種可能會面臨大的結構性變化的機會,我會重點去參與。就這兩個,一個是量,一個是產品本身,真的出現大機會的時候,一定會有資金去炒作它。
汪星敏:哪個品種做的效果好就做那個
最簡單的辦法就是把自己兩三年的賬單拉出來統計,看哪個品種的效果最好,資金曲線是一目瞭然的。哪怕所有的品種都是虧的,總有一個是虧得最少的。虧最少的至少是最適合的。
平時會同時操作銅、橡膠,這兩個品種是必做的,另外還會挑一兩個積極的品種,即方向稍微明確一些的品種作為對沖。有些品種雖然虧錢,它本身就是作為對沖,如果這個虧10萬,那邊的盈利應該有12、13萬或者20萬,它起著保護作用。某一個階段重點只做一個品種的情況很少。前幾年做棉花的時候就專做棉花,做黃金就專做黃金。原先資金少,現在資金稍微多一點還是需要考慮一下風險。在不同的階段不會切換重點操作的品種,就只做這幾個品種。切換到別的品種就是送錢去的。以後更加不會切換了,有可能只做銅一個品種了。
從我個人而言,十幾年交易,從原先的十幾個品種慢慢變成兩三個,未來可能只做一個品種,從這個角度來看,還是做一個品種比較好。有些品種,不做的時候看得清清楚楚,等你一進去就洗盤,你的重心不在這,只是來打游擊,然後撤退就虧錢了。到最後會發現沒什麼好結果,還是專注一個品種比較好。但是像資金大戶做品種的組合,這又是另外一方面的事情,小資金還是做少數幾個品種比較好。
孫鵬:乾脆利索的品種,非常容易快產生利潤
工業品里,我們熟悉的橡膠、螺紋、鐵礦,也是我們非常喜歡的品種。跟期指性格非常相似。如果用人的性格來打比方的話,這四個品種是屬於做事乾脆利索的品種。要麼沒有波動,一旦趨勢形成,都是非常容易快速產生利潤,脫離成本的品種。
農產品,受到天氣因素、氣候影響、進出口因素、各國產業政策波動等要素影響較多,過度的高開低開頻率也不少。除了豆粕、菜粕、豆油、菜油這幾個品種和棉花,其他的農產品我們基本上不碰。
張明偉:只做PTA
在期貨市場我賺的錢,90%都是做日內賺的,PTA這個品種上賺的。PTA的波動特性是快,漲或跌都很凌厲。買進去之後就賺了50個點,一般回到賺30個點就止盈。我也會看其他的聯動品種,比如說橡膠、銅、塑料等,如果這些系列品種都保持在強勢,我有可能不輕易平倉,因為今天有可能會漲停,我就會以回吐30個點為代價,甚至我不賺錢出來也要等下一波加速地上漲。但是如果橡膠、塑料等品種很弱,我就准備隨時平倉,因為關聯的品種可能會把它帶下來。
王春祿:2000元賺到2000萬
三年做到兩千萬,這個是屬實的,當時兩千塊錢它不僅僅是兩千元,更是我的一個夢想,一種信念。我就是懷揣著我的這樣一種夢想和信念,在期貨市場里去打拚的。我是真正把它當做一份事業去做,當時腦子里沒有別的想法,除了吃飯睡覺,我走路的時候都在想著如何做好期貨,蒼天不負有心人,我就是靠著這兩千塊錢一手一手做玉米走到了現在。最開始做的是短線,賺兩三個點就走,每天能賺五六十塊錢就特別高興。後期隨著時間的積累,我的經驗也慢慢豐富,利潤也就慢慢增加了,一手玉米慢慢的做成了兩手三手,三手做成更多。然後通過不斷復制之前的方法,成功的用三年多的時間做到了兩千萬。現在回頭看看,自己無疑是幸運的,現在的成功也是存在一定幸運成分的。但更重要的我認為還是歸功於自己通過多年如一日的不懈努力探索出的一套正確方法和思路。

④ 中國十大民間股神

一、葛衛東
葛衛東,江湖人稱「葛老大」,2000年做期貨,數次爆倉,一度輕生。2004年閱讀大量巴菲特書籍,使其領悟投資真諦,操盤能力迅速提升,近六年年均收益率120%,華爾街稱之「東條英機」。如今坐擁150億資產,榮登胡潤財富榜第216名。
二、王亞偉
王亞偉,曾經的「公募一哥」,率華夏基金在5年內產出748.90%的總回報,成為業界神話。他為人低調,操作極其犀利,被譽為「中國最牛的基金經理」。然而,由於他操作風格過於果敢,2016年旗下基金錶現令人唏噓,王亞偉掉下神壇,但如今他涅槃重生,攜240億規模基金卷土重來,年化收益超70%,重回巔峰。
三、傅海棠
傅海棠,農民,養過六年豬,種過棉花、大蒜等。2000年做期貨投資,2009年到2010年,18個月從5萬炒到1.2億,是國內期貨界的「第一散戶」。獨創「天道」思想分析市場、把握節奏,不做任何技術分析,有「農民哲學家」的稱謂。
四、蔣菲
蔣菲,史上「最牛散戶」,25歲就通過炒股賺到4億,一夜成名。她背景神秘,為人低調,所以其財富來源頗具爭議,然而,從她對白雲山的操作手法中,我們能看出她是一個典型的「浙江派」短線游資,出手及其果斷,資產管理非常嚴格,交易體系自成一派。
五、趙丹陽
趙丹陽,人稱「私募教父」,1994年出國,從事投資和貿易,1996年回歸國內市場。2007年、2014年兩度狙擊A股,震驚股票圈。他擅長研究基本面,對上市公司財務報表能做出精準的判斷,李大霄曾將他的交易邏輯與巴菲特、索羅斯相提並論。
六、林廣袤
「濃湯野人」林廣袤,2010年600萬元多棉持倉3萬手賺220倍到13億,2011年1億元空棉1萬手賺7億,被稱為棉花奇人。2012年再入市場,虧損7億,此後,暫退出期貨,在華山修行。
七、張磊
張磊,一級市場「投資狂魔」,是高瓴資本的創建人,管理的資產規模達300億美元。他投資過的項目包括騰訊、京東、摩拜、滴滴,崇尚「守正用奇」、弱水三千,但取一瓢」的投資哲學,目前,他的基金是亞洲最大、業績最優秀股權管理基金。
八、裘國根
裘國根,70億身家,學院派出身(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碩士),1996年開始投資,2001年創辦重陽投資,成為掌舵人。無論股票、期貨、債券市場,我們都能看到他的身影,最擅長投資組合,旗下基金產品年化收益率高達25%.
九、曹仁超
曹仁超,內地股民將他奉為"香港股神"。1969年開始投資生涯,用5000港元買股票,40年後擁有42億
元的資產,創造了「40年增值4萬倍」的神話。他主張「炒股不炒市」的理念,對行業發展有深入研究,可惜的是2014年患上淋巴癌,於2015年2月去世。
十、徐翔
徐翔,曾經的「私募一哥」,人稱「寧波漲停板敢死隊」總舵主,17歲帶3萬入市炒到40億,曾經管理數百億元資產「傲視群雄」。可惜的是,2015年涉嫌操縱證券市場、內幕交易被抓,一代投資神話就此落幕。
每一位股神都是一個獨立思考的人,用自己的系統思考,希望你能早日組建你自己的系統,如果你還有不懂的,建議你可以去盈虧同圓的官網重新開始!

⑤ 期貨消息面在哪裡看每天更新

金石數據可以看每天的更新,金石數據上除了消息面之外還有針對交易的都很實用,7*24小時資訊很快,你可以選擇期貨資訊分類單獨查看,參考里也會有根據最新事件做的一些分析。版本2.10.34財經日歷app,裡面可以根據影響期貨和其他市場的重要事件做出分級,還會標注利多利空。
金石數據app版本是1.10.38。
拓展資料
期貨技術面和消息面
期貨、外匯以及股市分析的理論主要有基本面分析和技術分析兩大門派,這兩大門派互相攻擊對方的缺點。一般在介紹技術分析的書籍中,前幾頁往往是攻擊基本面派,語氣很尖銳,藉此樹立起技術分析的權威,以技術分析代表大師約翰墨菲的《期貨市場技術分析》為代表;而在介紹基本面分析的書籍中,作者一般都不直接指出技術分析的缺點,而是包含在書的內容中間或者後面,語氣比較委婉,以基本面分析大師羅傑斯的《熱門商品投資》為代表,其中羅傑斯在書中有一句話:坦率地講,在我的職業生涯中,我還從沒有見過有人從技術分析中致富(他們大多數是靠出售技術分析的書籍而賺了很多錢)。這兩大理論互有優缺,不能絕對地說誰好或者誰差,要看具體的資金規模、投資策略、應用場合等方面,如果能將兩者完美地結合起來,那麼對行情分析判斷的成功率將會上了一個新的台階。
期貨從大面上可以分為兩類,基本面和技術面,每一個派別裡面都有不少做的非常成功的交易者,做基本面研究比較成功的有傅海棠和王春祿,只是基本面需要涉及的方面太多,一般的交易者因為信息篩選和信息獲取渠道的限制,獲取到的信息一般都是滯後的,所以一般的交易者用基本面做交易的話,收益不會有預期的那麼理想。
基礎面就是你的信息來源,但是一般呢,到你手裡可能信息已經退後了,獲取的信息都是滯後的。但是對於基礎面來說是比較難的,因為想要靠基礎面做好期貨的話就需要自己去到實地考察,這樣的話會更加真實靠譜。
技術面的話呢,就是說你的指標,你個人的操作就能明顯的在指標上顯示。技術面主要是看你的操作技術,只要你用心學習就是可以的。

⑥ 中國最牛的基金經理有哪些人

每個人都知道炒股賺錢,所以股市上出現了各種行業的人。 不僅有散戶和機構,還有民間募捐等。 與散戶相比,私有才是股票投資的名人,接下來我們來看看中國私募牛人的十大排名。

六、樹林廣闊

2010年600萬元的多棉持倉以3萬元賺220倍到13億元,2011年1億元的空棉以1萬元賺7億元,被稱為棉花奇人。 2012年再次進入市場,損失7億美元後,暫時退出期貨,在華山修行。

七、張磊

張磊,一級市場的“投資狂魔”是高甫資本的創始人,管理的資產規模達到300億美元。 他投資的項目包括騰訊、京東、摩拜、滴滴,崇尚“守正用奇”、弱水三千,但取葫蘆”的投資哲學,目前他的基金是亞洲最大、業績最佳股權管理基金。

八、裴國根

裴國根,70億身家,學院派出身(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碩士),1996年開始投資,2001年創立重陽投資,成為掌門人。 無論股票、期貨還是債市,我們都能看到他的身影,最擅長投資組合,基金的年化收益率達到了25%。

九、曹仁超

曹仁超,內地股民稱他為“香港股神”。 1969年開始投資生活,以5000港元購買股票,40年後擁有42億元資產,創造了“40年附加值4萬倍”的神話。 他主張“不炒股不炒市”的理念,對行業發展進行了深入的研究,遺憾的是2014年得了淋巴結癌,於2015年2月去世。

十、徐翔

徐翔是曾經的“私人計劃”,被稱為“寧波漲水停板敢死隊”的隊長,17歲時將3萬市炒至40億元,管理數百億元資產的“驕傲群雄”。 遺憾的是,2015年操縱證券市場,涉嫌內幕交易被捕,第一代投資神話落下帷幕。

以上是私募牛人的排名。 大家不是都羨慕他們豐富的打扮嗎? 股東如果想有他們那樣獨特的觀點,就必須對股票市場有明確的認識,對經濟和政策有敏銳的洞察力。

⑦ 濟寧期貨大佬傅海棠現狀

你好,想問一下2022年傅海棠的近況嗎?2022年,傅海棠的現狀很好。查詢相關數字後得知,傅海棠是做棉花生產起家的。他用了一年多的時間,從最初的600塊做到了一個多億,從而一舉成名。而且他成名後轉入一大筆錢後,並沒有拋棄原來的妻子。截至2022年8月23日,未離婚。和老婆生活幸福,所以2022年傅海棠狀態很好。

傅海棠的職業生涯始於棉花生產者。他用了一年多的時間,從最初的600塊做到了十幾億,一舉成名。而且他成名後轉入一大筆錢後,並沒有拋棄原來的妻子。

出生於1967年的傅海棠,原本是一個地地道道的農民,在田間勞作。他種植小麥、大蒜、棉花、鵪鶉和豬。2013年,由他口述、沈良執筆的自傳體著作《一個農民的十億傳奇》出版。據說這本書被更多做期貨的人奉為「解讀基本面研究」的最佳書籍,他也成了半個作家。這本書大概是中國期貨市場銷量第二的書,僅次於清澤老師的《十年一夢》和丁聖元老師的《期貨市場技術分析》。

熱點內容
東北甜百合 發布:2025-02-12 04:32:39 瀏覽:170
王牌對王牌茉莉花視頻 發布:2025-02-12 04:23:21 瀏覽:975
盆栽植物高 發布:2025-02-12 04:23:19 瀏覽:873
真人百合女 發布:2025-02-12 03:55:09 瀏覽:26
陽台上盆栽花 發布:2025-02-12 03:54:37 瀏覽:117
武漢花卉庄園 發布:2025-02-12 03:43:09 瀏覽:218
盆栽竹蓀 發布:2025-02-12 03:43:08 瀏覽:341
玫瑰奶茶粉 發布:2025-02-12 03:36:16 瀏覽:71
藝考跳鮮花 發布:2025-02-12 03:29:03 瀏覽:804
七夕節跟茶 發布:2025-02-12 03:28:10 瀏覽: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