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彩虹蘭花
㈠ 蘭花品種彩虹
那是建蘭品種。
建蘭的肉質根十分的嬌氣,需要疏鬆、透水的土壤環境,一般的營養土是不能滿足其對生長環境的要求。可以將普通的園土、泥炭土、淤泥等按照4:3:3的比例混合後養建蘭。
與此同時,還需要將一些松樹皮盡量的剪成碎末,鋪墊在土壤的上方,這樣就能防止在澆水的過程導致土壤大面積的板結,還能持久的分解釋放出養分,滿足建蘭的生長過程中對於微量元素的需求,也能一定程度上阻止花苞非正常掉落的現象。
(1)七彩虹蘭花擴展閱讀
建蘭主要產在我國南方的溫和之地,其中主產區是福建,當然廣西、雲南等地也是產有建蘭的,這種蘭花大都生活在這些溫和地區的疏林之下,長期的適應,首先它不是很耐寒,此外還有多處和其他蘭花的不同。
蘭花一般生長在深山幽谷的山腰谷壁,透水和保水性良好的傾斜山坡或石隙,稀疏的山草旁,次生雜木林陰下。或有遮陰,日照時間短或只有星散漏光的地方。空氣濕度大且空氣能流通的地方,有時也生於山溪邊峭壁之上。
蘭花宜種植於空氣流通的環境。性喜陰,忌陽光直射,喜濕潤,忌乾燥,15℃至30℃最宜生長。35℃以上生長不良。5℃以下的嚴寒會影響其生長力,這時,蘭花常處於休眠狀態。如氣溫太高加上陽光曝曬則一兩天內即出現葉子灼傷或枯焦。如氣溫太低又沒及時轉移進屋裡,則會出現凍傷的現象。
㈡ 蘭花一般是什麼顏色的
大部分花色有黃、白、綠、淡紅及復色
㈢ 蕙蘭七彩虹鑽開什麼花
你好朋友,這個蘭花是開那種粉紫色的花朵。
那個顏色特別的漂亮。
㈣ 綠蘭蘭花介紹特徵
綠蘭蘭花介紹特徵
綠蘭蘭花介紹特徵,蘭花是日常生活中比較經常能見到的一種花。蘭花的品種是有很多種的,其中綠蘭就是一種,很多人對於綠蘭感覺不是很熟悉。下面是綠蘭蘭花介紹特徵。
綠蘭蘭花介紹特徵1
蘭花綠蘭的葉子是非常翠綠的,並且葉質也很光滑,葉子寬度通常是1.2-1.8cm左右。它的葉形是很優雅的,為半直立狀或者是彎垂的狀態,在經過正確的養護之後,它的外形就會更美觀。
綠蘭是一種比較有名的蘭花品種。它通常在春天的時候開花,花瓣呈淡綠色。它的葉片呈翠綠色,在花期的時候,葉叢中間會開出可愛的小花兒,觀賞價值很高。它有很多年的栽培歷史,並不是近幾年才培育出來的新品種。它的外觀和送春有一點像,但是花期略有不同。
綠蘭的介紹
綠蘭屬於木蘭科、蓮屬、常綠喬木,植株高度為20米,直徑為45厘米,樹皮的顏色為淡灰褐色,表面光滑平整。枝幹細長彎曲,具有很多的節間,表面會有紅褐色的細短絨毛覆蓋,分枝的數量也較多。
綠蘭的葉片是對生,形狀呈倒卵形、狹倒卵形、狹橢圓狀倒卵形,長度為10~20厘米,寬度為2~7厘米,頂端尖銳,底部呈楔形,表面覆蓋有稀疏的.紅褐色絨毛,葉片的顏色上面是深綠色,下面是淺綠色。
綠蘭的花序呈圓錐形,花瓣呈倒卵形、闊圓形,長度為4~5厘米,寬度為6厘米,花色為白色,花梗長度為0.8~4厘米,寬度為0.4~0.7厘米,花葯長度為8毫米,萼片的長度為4~5厘米,寬度為3厘米,花期在4~5月。
綠蘭的果實呈卵圓形、橢圓狀卵圓形,顏色為褐色,長度為5~8厘米,寬度為2~3厘米,成熟時果皮中心會微微凸起,果實成熟在9~10月。綠蘭主要生長在海拔為300~1200米的小溪邊、茂密的樹林中、向陽山坡雜木林中。
綠蘭蘭花介紹特徵2
綠蘭
因其葉質光滑細嫩,葉色翠綠如玉而得名。主要分布於雲、貴、川等地,其中雲南的文山、怒江、迪慶、保山、臨滄一帶以及西昌市冕寧一帶居多。多生長在1000一2000米海拔的高山密林地區。在西昌冕寧,過去當地人也叫「二八蕙」(但真正二八惠屬於春蕙,類春蘭,淡香或無香,假鱗球大,葉姿與春蘭差不多,無葉柄環)。
由於當今信息發達,蘭友之間交流頻繁,現也基本統稱綠蘭了。
綠蘭葉面寬大(1.2cm一1.8cm),高40一60cm,8一12片葉,葉色翠綠,葉型半直立或彎垂,葉姿雄健,獨株成景。葉型威武雄健,霸氣側漏,最具王者風范。剛而不折,柔而不萎,剛柔相濟,風華內蘊。綠蘭的葉姿葉態是所有蘭花中具欣賞價值的,真可謂高端大氣上檔次!
還有一種綠蘭,因其葉姿寬厚,葉寬1.8公分左右,葉片厚實,是一般綠蘭的2倍以上厚度,葉緣鋸齒明顯,葉質粗糙,剛健威猛,霸氣側漏。很多蘭友稱之為「大綠蘭」,但根據實踐下來,只是地區環境的不同而已,同屬綠蘭品種。
隨著蘭花市場的不斷深入發展,綠蘭正受到越來越多愛蘭人士的青睞!各種好花也在不斷發掘中(注:但在雲南臨滄、景谷一帶局部地區,有的綠蘭是不香的,這一帶的春劍也有不香的)。
送春
送春,顧名思義,即送走春天的意思,因其花期跟蕙蘭同在每年的3~4月開放,每葶著花5一9朵,葉型直立或半彎垂,葉緣鋸齒明顯,葉面粗糙,野性足,跟蕙蘭相似。所以蘭界泰斗吳應樣在《中國蘭花》一書中將其歸類干蕙花變種,陳心啟、吉占和的《中國蘭花全書》也將之歸類干蕙花變種。但由於送春主要分布在西南雲、貴、川和廣西地區,又在少有人去的高大岩山的箐林裡面,所以長期以來沒有被認識,隨著近年來蘭花熱潮的推動,「養在深閨人未識」的送春也被帶出大山,成為蘭界新寵。隨著這些年對送春的認識和研究。我認為;送春是一個獨立的原生種群,不應歸類於蕙花變種。
送春新種梅瓣
送春主要分布在西南雲、貴、川和廣西的高海拔地區(800一2000),在貴州一些地區又被稱為「春綠蘭」。一般葉高40一60公分,葉寬1一1.2公分,葉片碧綠茵爽,蓊鬱蒼翠,生機勃勃,顯示出旺盛的生命力,香味濃郁,沁入肺腑,在所有蘭花中,綠蘭和送春的香味是最純正的,濃而不濁。最好聞的香味(注:綠蘭除部分地區差異不香的)。已經越來越受到愛蘭人士的垂青和喜愛!發掘出不少好花,其中有梅瓣、紅素、紅舌、飄門、奇花、蝶花、素心等品種,其中尤其以飄門品種居多。
送春新種素心
過去有些地區也因送春的花常有5朵、7朵、9朵。所以也稱呼為五子、七子、九子送春之說。但根據實踐下來,花朵的多少受地區環境和種植條件及品種的特性有很大關系,沒必要稱呼得這么復雜。
秋芝
新種秋芝素
秋芝就是在中秋節期間開花,古時候民間也有中秋看月賞芝蘭的傳統。
叢生葉6-15片或更多,葉緣具細鋸齒,基部狹窄套迭,橫切面呈「V」字形,革質堅硬、又名「鐵桿秋芝」。
秋芝葉型表面平滑細糯,呈碧綠色,長40—50cm(野生可達80cm以上),寬1—1.8cm。9—11月(中秋、國慶節期間)開花,花葶直立,高過葉叢,著花5—9朵,花清香,基部有紫色條紋,近基部一段具寬約2毫米的膜質邊,葉較柔軟下垂,基部互相合抱簇生在一起,排在一條線上,迭套成扇形,層層套疊,所以四川等地也稱呼叫「套葉蘭」。
因成苗葉整齊抱合,再因其葉片多7一15片(有的多達28片)。假鱗莖不明顯,就是人們說的沒有蘆頭,不像本屬其他種類在一個生長季結束後,假鱗莖頂端的生長也結束,而是翌年在莖頂可繼續發出新葉。也就是說秋芝最大的一個特點就是正常3一5年生長期內的老苗也會不停的從抽心葉發出新苗,就其莖的形態而言,應屬於假單軸類。主要分布廣東、海南、廣西、貴州、雲南、四川等省區。
秋芝「七彩虹素」
秋芝是比較原始的蘭類,它生命力強盛,性狀穩定,進化緩慢,變異出好花的概率較低,原因是秋芝在與其他蘭種雜交的後代仍然顯示它的性狀,雜交很難改變其原始性狀而產生優良的園藝觀賞品種,秋芝單靠其純種之間的進化,由於性狀穩定,基因突變能力差,進化比較緩慢。因此,目前已馴化的園藝栽培品種相對其他蘭類較少,能得到一品秋芝好花就顯得彌足珍貴,秋芝的精絕品種社會存量較少。
秋芝品種中最大的亮點是葉藝,首先,它的葉片套疊成扇形排列,呈優美的弧形,規整而不凌亂,獨株成景,有一株一美景,一景一幅畫之境,頗具美感!在我看來,絕大多數品種都無法與之媲美,其次,秋芝花多、出架,幽香迷人,觀賞價值較高。
秋芝新種極品藝草
由於秋芝成苗較慢,2年才能成苗,發苗速度緩慢,株型優美漂亮,分布不廣,具備了蘭花「物以稀為貴」之特性,今後會是蘭友投資的熱點,相信未來真正的高價藝草會出現在秋芝品種上。
藝草的賞點就在於有花賞花,無花賞葉,更有賞葉勝賞花之說。而賞葉的焦點就在於葉片和株形的美感和神韻,在所有線藝蘭品種中獨具特色!
隨著愛蘭人群思想的轉變及鑒賞識別水平的不斷提高,將來的蘭市天價蘭花依然是物以稀為貴,以花品論英雄!
綠蘭、送春和秋芝都主要分布在西南雲、貴、川和廣西的一些亞高山地帶,生長海拔高度為800—2000米的岩山半山至山頂常綠灌木林下,性喜陰濕。
在辨認綠蘭、送春和秋芝三個品種之前,首先要准確認知每一個蘭種的特性,因為三個品種都有其近似之處,所以,真正准確確立一個蘭花品種,那一定要從花期、葉型、葉基、根系等多方面特徵綜合考證,而不能單一的憑某一種特徵就評判品種是不準確的。
綠蘭蘭花介紹特徵3
綠蘭是海南省的鄉土樹種之一,為木蘭科木蓮屬植物。為常綠喬木。喬木,高達20米,胸徑約45厘米;樹皮淡灰褐色;芽、小枝多少殘留紅褐色平伏短柔毛。葉薄革質,窄倒卵形或窄倒卵狀長圓形。生於海拔300~1200m 的溪邊以及向陽山坡雜木林中。現有種群數量少。
形態特徵
葉
葉薄革質,倒卵形,狹倒卵形、狹橢圓狀倒卵形,很少為狹橢圓形,長10-16 (20) 厘米,寬3-6 (7) 厘米,邊緣波狀起伏,先端急尖或漸尖,基部楔形,沿葉柄稍下延,上面深綠色,下面較淡,疏生紅褐色平伏微毛;側脈每邊12-16條,稍凸起,干後兩面網脈均明顯;葉柄細弱,長3-4 (4.5) 厘米,基部稍膨大;托葉痕半圓形,長約4毫米。
花
花梗長0.8-4厘米,徑0.4-0.7厘米;佛焰苞狀苞片薄革質,闊圓形,長4-5厘米,寬約6厘米,頂端開裂,兩面有粒狀凸起,緊接花被片的基部或靠近基部;花被片9,每輪3片,外輪的薄革質,倒卵形,外面綠色,長5-6厘米,寬3.5-4厘米,頂端有淺缺,內2輪的鈍白色,帶肉質,倒卵形,長4-5厘米,寬約3厘米,肉質;雄蕊群紅色,雄蕊長約1厘米,花葯長約8毫米,葯隔伸出鈍或短鈍尖;雌蕊群長1.5-2厘米,具18-32枚心皮,頂端無短喙,平滑,基部心皮長7-10毫米,寬3-5毫米,上部的心皮露出面菱形,有一條縱紋,長寬均約5毫米。花柱不明顯,每心皮具胚珠5-8顆,2列。
果
聚合果褐色,卵圓形或橢圓狀卵圓形,長5-6厘米,成熟心皮露出面有點狀凸起;種子紅色,稍扁,長7-8毫米,寬5-6毫米。花期4-5月,果期9-10月
㈤ 葉子寬大圓實且葉子厚的是什麼蘭花
寒蘭的葉子最厚。
寒蘭因在冷清的寒冬開花而得名,俗稱冬蘭。雖然她開花姍姍來遲,但因其葉姿優雅偉岸、花葶直立出架、花形復雜多變、花色豐富多彩、花香清雅奇特而備受蘭友珍愛。筆者家鄉盛產寒蘭,涉足蘭界後就對寒蘭偏愛有加,經過數年來對寒蘭的採集、馴養及平日的細心觀察和體驗,發現寒蘭與其它國蘭相比有「六最」,現一一道來,供蘭友們共賞,希望引起共鳴,不妥之處,也請行家名師指正。
葉姿最優美。寒蘭葉質細膩,葉面油亮。按葉色有深綠和碧綠之分;按葉的大小有闊葉與細葉之別;按葉的彎垂程度分有直立剛勁的劍形葉、有鋒芒初露的斜立葉,也有形似鐮刀的半彎垂葉;按葉的高矮程度分有高大魁偉的「蘭中巨人」,葉寬似墨蘭,株高可達一米左右,號稱「寒大將軍」,也有「蘭界侏儒」之稱的寒蘭矮種,總高度不足10厘米的龍根線藝苗。但不管何種蘭葉,其基本特徵是高挑修長(矮種除外),文雅得體,矯健秀美。寒蘭葉中脈稍突,使葉子的剛性增強。葉片數較蕙蘭、春蘭要少,故無密而擁擠的感覺。因有以上這些特徵,所以寒蘭葉姿就顯得更加挺拔、偉岸、纖秀和疏朗。寒蘭的株型比春蘭更有氣度;比蕙蘭更加碧潤;比四季蘭更精神;比報歲蘭更清秀。總之,寒蘭的葉姿有其他國蘭無可比擬的優點和美感,而無其他國蘭葉姿的欠缺(蘭界名家丁永康先生語)。正如《中國蘭花》主編劉清涌教授總結的「寒蘭株型修長軒秀,可謂領盡蘭花秀美幽雅之風騷」、「其葉姿極為秀美、大度,極盡君子之風,山高水長之韻致」。
花形最多變。寒蘭雖不能按春蘭的標准選出梅、荷、水仙等瓣形花,但她有另一個重要特點是奇特多變。沒有那一種蘭花有像寒蘭那樣多的變化。除正常花外,一般的內蝶、外蝶、硬棒、多瓣、聚頂暫且不提。也不說她的各種開品,如三角開、朝天開、反卷開、綉球開、擁抱開、飛舉開等,僅寒蘭中出現的新瓣形花、像形花、奇態花、意形花就足讓你感到新奇。寒蘭中有一種花,主瓣尖自然彎折,形似尖長的鶴嘴,中部稍大反轉如鶴頸,雙棒自然交*,極似鳥的翅膀,巨大質白的唇瓣在雙棒下正好比仙鶴的身子。一箭寒蘭盛開就宛如一群美麗的仙鶴立於綠葉叢中,形象生動,栩栩如生。前人以花擬花創立了梅瓣、荷瓣、水仙瓣的瓣形學說,為何不能創新、發展、完善,將以象徵長壽意義仙鶴來擬花,稱其為鶴瓣花呢?(其實蘭界早有此說),另外,還有其他的象形花,象貓似烏如人若獸,奇者擬奇,怪者見怪。形形式式,層出不窮。有像魚跳龍門、金雞獨立、彩燕歸巢、雄鷹展翅;也有如長壽老人、白臉書生、含羞少女、轉世觀音;還有似星空月夜、碧波海浪、群山延綿、金鈴串串。寒蘭的奇態花有多種多樣,限於篇幅,僅以筆者選育的下山寒蘭新品「冰上芭蕾」為例。此花主萼片端正前彎,半扣於棒頂,宛若人首。側萼片自然卷合成圓柱狀並交*下掛,極像芭蕾舞演員起舞時的雙腿舞姿。兩棒呈半管狀環抱蕊柱,仿若舞者的雙臂胸前緊抱。大圓舌質白綠條黃苔綴鮮紅點,恰似穿艷麗超短裙的舞女身軀。整朵花猶如冰上芭蕾演員在翩翩起舞。面對如此奇態花,怎能不讓你領略到大自然藝術天成之神奇;又怎能不激發你對寒蘭這花中嬌子的鍾愛之情呢?
花色最豐富。一般國蘭花色以綠、白、紅、黃為主。寒蘭除暫未發現純藍的花外,其他只要你能想像或調配出來的顏色都能在寒蘭花中表現出來。如紅色就有紫紅、深紅、大紅、水紅、桃紅、赤紅、橘紅、胭脂紅、硃砂紅等。在復色花中,往往一朵花就存在有七、八種顏色,真可謂五顏六色,艷麗多彩。如寒蘭精品「復色紅荷」,紫紅色的花桿,橘紅色的花萼鑲嵌明顯的白覆輪,含深紅色的縞線,伴有水紅色的斑紋,萼瓣基部淺綠、深黃、朱紅相間,雙捧紅、黃、白三色搭配,大圓舌質白苔黃泛綠暈、上綴鮮紅斑點,色彩可謂夠豐富的了。再如「七彩虹」、 「五彩」、 「彩霞」等均由數種對比度明顯的顏色互相搭配組合,構成五彩繽紛、艷麗無比的斑斕世界。不管何種顏色的寒蘭花多數帶有白覆輪,質感好。且正反面色彩基本一致,色區過渡自然明朗,看上去晶瑩剔透,五彩斑斕。故寒蘭花色在所有國蘭中屬最豐富、最艷麗的一個種群。
花香最奇特。一般蘭界稱蘭香有幽香、清香、濃香、甜香、微香之別,各種蘭花因其種屬、栽培條件、溫度和光照等條件不同,使之產生不同的蘭香。寒蘭香除了具有其他國蘭共有的蘭香特徵外,另有「三香」值得一提。一是「冷香」。寒蘭在低溫時香味更佳,且有「越冷越香」的說法。筆者認為寒蘭的最低耐受極限溫度是O℃,據本人數年的觀察記錄和比較發現,5℃.10℃時寒蘭花香味最好,高於15℃時香味要淡,25℃以上溫度時開的寒蘭花多數聞不到香味或香味極淡(夏寒蘭原生種除外),這可能是寒蘭一般在寒冷的初冬開花,又要引誘昆蟲前來授粉這一特定因素所決定的吧。二是「遺香」。其他國蘭有的在花蕾初綻時就開始放香,有的開花數日後才放香,但授粉後及凋謝後是絕對無香的,惟獨寒蘭,子房膨大後清香猶存,未受精的在花謝乾枯後仍存香味。有的寒蘭花開一、二個月至完全凋謝,只要蕊柱和舌基完好便能天天放香,這就是寒蘭特有的「遺香」。另一種香叫「常香」。一般蘭花有的白天放香,有的夜間香味好,有的清晨或傍晚才香,有的在陽光下溫度高時香味佳,基本上不能終日放香。寒蘭則不然,只要符合上述的溫度條件,她不管白天黑夜,有光無光均能終日自然連續放香,這就是寒蘭的「常香」。寒蘭之香屬於幽香、清香之列,若有若無,縹緲久遠,時而香飄數十米,時而近在咫尺,正是「久坐不知香在室,推窗自有蝶飛來」。如此高雅奇特的香味,聞後讓人提神醒腦,益壽延年,這可能是大自然之神奇造化給愛蘭人特有的恩賜吧!
花開最長久。春蘭、春劍、蓮瓣1至3月開花,送春花期在春蘭之後,惠蘭3-4月吐芳,報歲在歲末獻瑞,四季蘭花期較長,6至11月均可見其芳容。寒蘭花期最長,春有春寒蘭,夏有夏寒蘭,秋末冬初有秋寒蘭和冬寒蘭,真可謂四季有花香,月月吐芬芳,日日可品賞,時時能聞香。除此之外,原生種冬寒蘭因花期在冬季,氣溫較低,植物新陳代謝相對較慢,再加上害蟲、細菌及真菌的危害少,故花開持續期特長,一般可持續三周至一月,個別厚瓣花,硬棒花可開一個半至二個月,另有一種花桿特細且硬,花瓣特厚,花色較深的小葉寒蘭,其花容端正,久開不變形,花開持續期可長達近三個月之久。如春夏秋冬寒蘭各種數盆,讓其四季開花,終年飄香,豈不美哉!
綜上所述,寒蘭葉姿優美、花形多變、色彩艷麗、花香清雅。寒蘭之美是神奇的,又是自然的。相信隨著人們對寒蘭的進一步認識和了解。 「栽培寒蘭,康樂常在,擁有寒蘭,美神相伴」即將成為人們的共識。寒蘭的鼎盛時代就要到來。
四川脈蘊含著豐富的蘭花資源。由於特殊的地理位置造就了這里蘭花的特殊品質,這里的野生寒蘭,由於主花期長,且混生於春蘭、春劍蘭、春蕙蘭、建蘭、台蘭等蘭種之中,花期重疊,經風媒、蟲媒的傳播,生產雜交品種較多。僅保留寒蘭特質的變種就有:春、夏、秋等三大寒蘭品系。
自筆者短文「四川寒蘭驚四方」在中國蘭花專刊上發表後,各地蘭花同好不斷來信、來電咨詢,想對四川蘭花有更細致的了解。筆者雖愛蘭至深,但終是學識有限;雖特別努力地探研四川蘭花,但也僅能一知半解。在此,筆者不揣冒昧,試將自己對四川蘭花的粗淺認識,作個粗淺的論述,僅供同好們參考。
四川寒蘭的基本特徵是假鱗莖明顯,葉質較厚硬、香氣濃郁、悠長。根據其生長環境的不同,葉淺黃綠至深綠色、3至7枚叢生、葉柄環高、葉柄細硬、葉緣有鋸齒、葉甲長大、矮葉及環垂葉種花多出架、高葉種花不出架或平架。花蔬生,有花3至18朵,最多曾見21朵。萼片長3至5厘米。花被有淡綠白或黃綠色、青綠色、紫紅色、紫筋脈紋覆色等,且多有粗細不等的白色覆輪邊。特別是近年顯出的花被呈透明或半透明的水晶花,質感晶瑩欲透,強光照下似流川冰河,扣人心魄。
四川寒蘭少有不香的品種,有些特殊品種甚至在-50C時,仍有冰雪般的寒香,其香氣可直透人的大腦中樞神經。嗅之,使人頓覺神清氣爽,精神倍增,其香氣絕非素馨寒蘭香氣可比。
然而,由於歷史的原因,至今尚無有關寒蘭的鑒賞標准。這對素有蘭中之王的寒蘭來說,不得不說是一大憾事。這里,筆者就自己對四川寒蘭的鑒賞認識,做一拋磚引玉的敘述,不思高屋建瓴,只望能廣泛引起同好們,特別是對寒蘭多有研究的、資深學者與專家共同探討,以期在不久的將來,能制訂一份寒蘭的鑒賞標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