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蘭花蟹腿
A. 螃蟹和西蘭花可以一起吃嗎
你好,螃蟹和西蘭花可以一起吃
螃蟹相剋食物如下
螃蟹與梨相剋:二者同食,回傷人腸胃。
螃蟹答與茄子相剋:二者同食,傷人腸胃。
螃蟹與花生仁相剋:易導致腹瀉。
螃蟹與冷食相剋:必導致腹瀉。
螃蟹與泥鰍相剋:功能正好相反,不宜同吃。
螃蟹與石榴相剋:刺激胃腸,出現腹痛、惡心、嘔吐等症狀。
螃蟹與香瓜相剋:易導致腹瀉。
螃蟹與地瓜相剋:容易在體內凝成柿石
B. 蟹腿肉炒西蘭花的做法
材料來:
蟹腿8個,豬源肉100克,麵包渣30克,蝦肉30克, 鹽1/2小匙,清酒1大匙,西芹末 1.5大匙,番茄沙司1大匙,菠蘿1塊。
做法:
1 蝦肉用淡鹽水搖洗後剁碎,豬肉剁碎。
2 蝦肉和豬肉混合好,用西芹、鹽、胡椒粉調味。
3 蟹腿洗干凈收拾好,將(2)的30克左右的肉做成雞蛋形狀粘在蟹腿上面。
4 准備好的蟹腿肉穿上麵包渣放入180度的油鍋里炸制。
5番茄沙司和菠蘿一起攪碎,用清酒、胡椒粉調味,做粘醬。
Tips:
因材料里有豬肉,最好炸兩遍。
蟹腿冬瓜羹
原料:
冬瓜1節(約600克)、蟹腿肉1/2盒(150克)、薑末1匙、水約8碗、澱粉水適量、蛋白1個
輔料:
鹽適量、酒1大匙、白鬍椒粉適量
做法:
1、冬瓜去皮去子切小方丁,加水及薑末煮至冬瓜變透明狀。
2、以鹽、酒調味後用澱粉水勾薄芡,再將蟹腿肉一個個投入煮熟,最後將蛋白打散淋入攪成蛋花,熄火後撒上白鬍椒粉即成。
Tips:
冬瓜羹的材料可隨孩子的口味變化,如果家中有嬰幼兒,青豆仁、火腿末都是很好的增色食材,而海鮮也不一定是蟹腿,只要是軟質、無刺,魚肉、貝肉都可考慮。
C. 韓國湯飯怎麼做
黃豆芽湯飯
全州以綠豆芽聞名,傳說,全州從前的府使以黃豆芽治癒了全州的風土病,從此,黃豆芽從未離桌。在鰣魚湯和煮黃豆芽的湯里泡飯,在上面放醬蝦、拌黃豆芽、蔥、蒜、芝麻、香油、辣椒面熱吃的一種飲食。
材料:
鰣魚30g、水10杯、黃豆芽250g、水3杯、蔥20g、蒜20g、芝麻3大勺、辣椒面2大勺、香油1大勺、醬油2大勺、飯5杯、蝦醬3大勺。
做法:
(1)把黃豆芽去頭截尾,放3杯水煮熟並撈取加佐料拌。
(2)在10杯水中放鰣魚做鰣魚醬湯並與煮黃豆芽的湯混在一起。
(3)把飯盛在沙鍋中,在上面放蝦醬、蔥、蒜、黃豆芽,並倒許多湯加醬油熬。
(4)盛的時候放芝麻、香油、辣椒面
韓國拌飯-山菜拌飯
在米飯里放苦菜、薇菜、桔梗、沙參、香菇菠菜、黃豆芽等,以辣椒醬拌著吃的味與營養極佳的一種飯菜。苦菜是含有豐富鉀的咸性食品,可以拌著吃或包飯吃,也可以曬干後儲藏起來冬天食用。
材料:
米3杯,山菜160g、綠豆芽40g、胡蘿卜50g、桔梗40g、牛肉100g、雞蛋1個。
牛肉佐料:醬油1大勺、蔥2小勺、蒜1小勺、芝麻1小勺、白糖1小勺、香油1小勺、胡椒1/4小勺。
做法:
(1)把牛肉切好加佐料炒出來。
(2)把山菜煮熟撈出泡在涼水裡去苦味後除去水份,並在平鍋里放食用油炒出來加佐料。
(3)桔梗撕成細條,用鹽洗凈並加香油調味。
(4)胡蘿卜切成絲,炒出來加佐料。
(5)把綠豆芽燙一燙加佐料。
(6)雞蛋煎成黃、白雞蛋切成絲。
(7)飯煮好後與(1)的牛肉一起拌好,並把各種材料配色擺好後,將黃、白雞蛋與芝麻作調料放在上面。
味噌湯泡飯的做法
菜系及功效:精品主食 味噌湯泡飯的製作材料:主料:味噌湯 1袋,米飯 150g,蟹腿 1根,香菇 1朵,胡蘿卜 1/2根,西蘭花 50g
輔料:香油 適量
味噌湯泡飯的特色:內容豐富,是一款能美容的好湯飯。味噌湯的主料「味噌」是用大豆製成,富含食物纖維。每天攝取20-30克膳食纖維,可以縮短有害細菌停留在體內的時間,幫助排毒養顏。味噌湯泡飯的做法:
准備時間:10分鍾
烹飪時間:10分鍾
1. 米飯提前蒸熟。將蟹腿切開,香菇洗干凈,西蘭花洗凈切成小朵,胡蘿卜切片。
2. 將適當水倒入鍋中,加入味噌湯、香菇、胡蘿卜、蟹腿、西蘭花並攪勻。加熱煮沸後,再慢火煮3-4分鍾。
3. 湯煮好後,加入米飯,淋入適量香油即可。
4. 湯飯的內容,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進行調整。
提示:如果要有效地減肥,要注意:確保每餐都有碳水化合物,麵包、粉或粥均可;主餐可以吃少些,但必須在兩頓之同加吃營養小點心,否則不能應付身體所需;保持日常生活活躍,是減肥及保持體態之本;與其節食,不如吃健康食物,如味噌湯泡飯、水果、蔬菜和全麥麵包。
D. 蟹肉西蘭花的做法2
原料:阿拉斯加王蟹蟹腿 3隻 西蘭花 400克 姜、蒜 適量 鹽、糖、料酒、水澱粉 適量
做法:
1.把蟹腿解凍,剔出肥厚的蟹肉備用(輕輕用刀背把蟹腿敲裂,就可輕松取出蟹肉)。
2.把西蘭花洗凈掰成小朵,瀝干水;姜、蒜切成末。
3.鍋油熱後爆炒西蘭花,加入少量料酒、鹽和糖再爆一下就盛出備用。
4.另起鍋油熱後倒入蟹肉略炒,加入料酒、鹽、薑末翻炒,最後用水澱粉勾芡。
5.把炒好的蟹肉倒在剛剛炒好的西蘭花上就萬事大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