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海棠名家
⑴ 海棠 鄭谷 賞析
在大自然的百花園里,海棠花素以嬌美著稱。春風彷彿著意吹來一種特別鮮艷的顏色染紅她,打扮她。難怪惹得詩人鄭谷為之銷魂,禁不住要攜酒對賞,賦詩稱贊了。
⑵ 關於海棠花有什麼典故和有名的詩句
1、《同兒輩賦未開海棠》
【金朝】元好問
枝間新綠一重重, 小蕾深藏數點紅。
愛惜芳心莫輕吐, 且教桃李鬧春風。
譯文:
海棠枝間新長出的綠葉層層疊疊的,小花蕾隱匿其間微微泛出些許的紅色。一定要愛惜自己那芳香的心,不要輕易地盛開,姑且讓桃花李花在春風中盡情綻放吧!
2、《題磁嶺海棠花》
【唐朝】溫庭筠
幽態竟誰賞,歲華空與期。
島回香盡處,泉照艷濃時。
蜀彩淡搖曳,吳妝低怨思。
王孫又誰恨,惆悵下山遲。
3、《賞海棠花妖詩》
【清朝】高鶚
海棠何事忽摧隤?今日繁花為底開?
應是北堂增壽考,一陽旋復佔先梅。
4、《醉落魄·正月二十日張園賞海棠作》
【宋朝】管鑒
春陰漠漠。海棠花底東風惡。
人情不似春情薄。
守定花枝,不放花零落。
綠尊細細供春酌。酒醒無奈愁如昨。
殷勤待與東風約。莫苦吹花,何似吹愁卻。
5、《海棠花》
【唐朝】劉兼
淡淡微紅色不深,依依偏得似春心。
煙輕虢國顰歌黛,露重長門斂淚衿。
低傍綉簾人易折,密藏香蕊蝶難尋。
良宵更有多情處,月下芬芳伴醉吟。
(2)畫海棠名家擴展閱讀
海棠花姿瀟灑,花開似錦,自古以來是雅俗共賞的名花,素有「花中神仙」、「花貴妃」、「花尊貴」之稱,皇家園林中常與玉蘭、牡丹、桂花相配植,「玉棠富貴」的意境。另外海棠花又稱斷腸花,思鄉草。有象徵遊子思鄉,表達離愁別緒的意思。又因為其嫵媚動人,雨後清香猶存,花艷難以描繪,又來比喻美人。
⑶ 畫家王華
王華,男,字墨霖,號龍慶山人,1951年出生於北京延慶,1969年定居北京,中國著名寫意花鳥畫畫家。
自幼酷愛書畫藝術,多年來筆耕不輟,北京畫院研究生班畢業,師從導師王培東先生專攻寫意花鳥畫。
曾對歷代寫意花鳥畫大師的作品進行過深入的臨摹和研究,遠追青滕、八大、吳昌碩之風貌,近取齊白石、王雪濤、李苦禪、潘天壽等諸師之精髓,醉心矢志,博覽群書,潛心經營詩書畫印,在繼承傳統的同時注意觀察生活,取法自然,長期堅持寫生與創作相結合,兼取眾家之長,形成自家風貌。
其作品題材廣泛,造型生動,構圖奇險多姿,筆墨灑脫豪放,具有鮮明的時代特色及個人風格。
王華先生其傳略被收入《世界名人錄》·《海峽兩岸書畫名人大辭典》等辭書中,許多作品被國內外多家報刊·雜志刊載,其藝術價值和收藏價值得到專家和市場的一致認可,並深受海內外收藏家及廣大書畫愛好者的青睞,作品被多家國內藝術機構和經營書畫藝術的畫廊及愛好者收藏。[1]
王華[畫家] - 作品賞析
王華作品
王華作品
很多人熟悉畫家王華是由於他的「胡同系列」,殊不知王華老師其實是位實力派花鳥畫家。在他的藝術歷程中,對於牡丹的演義遠早於對胡同的演義。正是由於他把牡丹花那種代表文化的、歷史的意義表現為繼承的精神,才使得赭石入色後,風韻依舊的國花俏媚可愛。
如果說從王華先生的胡同中讀到了家的溫情,那麼從他的牡丹花中我看到了歷史的厚重和文化的精神。那是秋天的牡丹花,是浮華之後的鮮艷,不會有任何造作之嫌,這時正如一幅秋日夕陽下大明宮遺址邊上的牡丹,守望的正是中華最傲人的文明。
王華[畫家] - 社會職務
人民藝術家協會副秘書長
中國翰林書畫藝術院常務副院長
中華書畫協會理事
北京美術家協會會員
北京豐台區美術家協會理事
中國書畫院花鳥畫委員會主任
北京大東方文化發展公司藝術顧問
北京西城區老年書畫會顧問
王華[畫家] - 榮譽
王華作品
王華作品
1993年3月作品「碩果」應邀參加首都城建衛生杯書畫展獲二等獎
1993年5月作品「富貴萬家春」入選國際中國書畫博覽會大展
1994年12月作品「葡萄」應邀入選王子杯海峽兩岸書畫大賽獲二等獎
1995年作品「秋實」應邀入選《海峽兩岸書畫家作品大觀》
1996年2月應邀參加人民日報、中國畫研究院舉辦的迎春書畫展
1996年4月作品「花開四時春」應邀入選北京市美術家協會在中央美術學院陳列館舉辦的迎春畫展
1996年作品「秋思」應邀入選《張家界詩書畫集》
1997年作品「秋趣」應邀入選《世界華人書畫作品選集》
1997年作品「春日絮語」應邀入選《中國美術全集繪畫卷》
1998年作品「秋海棠」應邀入選《北京師白藝術研究會書畫集》
1998年作品葡萄應邀入選《世紀之交中國水墨畫》
1999年作品「牡丹」應邀入選《祖國頌國花風采名人名家書畫精品集》
2000年12月作品「絲瓜」應邀入選中國美術家協會主辦的《中國建設書畫精品大展》並獲特別獎
2002年9月作品「繽紛世界」應邀參加浙江青田海內海外名家名人書畫展,並作為《海內海外書畫作品集》的封面刊登
2003年9月作品「綠野天使」「纖塵不染」應邀入選《迎奧運賓館店堂書畫精品圖錄》
2004年10月出版發行中國當代書畫名家精品系列郵政明信片《王華花鳥畫專集》
2004年11月在山東省蓬萊市應蓬萊市政協·市文化局·市團委之邀成功舉辦《唐林雄·王華中國畫聯展》
2005年11月作品,「引吭高歌」獲首都建設報《中華制漆杯》國畫銅獎
2006年8月作品參加北京嘉寶國際拍賣公司新春書畫拍賣會
2007年4月中華新聞報城市周刊登載多幅花鳥畫作品
2007年12月作品《歲朝圖》被北京奧運書畫徵集活動組委會收藏
2008年6月作品《墨牡丹》入選北京美術家協會主辦的北京市第七屆新人新作展
2008年11月應邀為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講授中國文化藝術課。
2008年12月參加北京東方索富比拍賣公司《迎新春書畫展》
2009年1月應邀參加北京《藝術名家西部巡迴十人展》
2009年接受《山東電視台》齊魯頻道書畫名家電視采訪
2010年接受《財富藝術網》名家訪談欄目視頻采訪
2010年接受《旅遊衛視》藝眼看世界欄目書畫名家電視采訪
2010年策劃並組織北京外語游園會《中外書畫藝術交流展》
2010年獲和諧中華新銳人物《全國優秀書畫藝術家》稱號
2011年接受廣東電視台《古韻今談》書畫名家電視采訪
⑷ 齊白石海棠雙蟹圖的作者介紹
齊白石(1864-1957),原名純芝,號渭青,後改名璜,號瀕生,別號白石、杏子塢老民、借山吟館主者、齊大、木居士、三百石印富翁等。湖南湘潭人。八歲在外祖父周雨若主持的村學中就讀,半年後因家貧輟學,隨後從父務農,牧牛砍柴之餘讀書習畫。十一歲學做木工,業余臨習《芥子園畫傳》,十六歲改學雕花木工,以所雕花樣新穎,成為當地雕花名手,人稱「芝木匠」。習畫始拜民間畫師蕭傳鑫,後又從文少可學衣冠寫真像,1889年從胡沁園學畫工筆草蟲,1899年從王湘綺習詩文,三十歲左右始學印。四十歲應同鄉夏午貽之請北游陝、京、津、鄂、滬諸地,足跡遍布名山大川,並廣結畫友,得見古今名家書畫真跡。1910年集歷年遠游畫稿編成《借山圖》52幅,「借山翁」之號由此而來。五十七歲後定居北京,與陳師曾、陳半丁、林風眠、胡佩衡等相往還,並接受陳師曾建議,開始「衰年變法」,以十年功夫,由青藤、八大的冷逸,脫胎為紅花墨葉配以工筆草蟲的新穎大寫意花鳥,畫名鵲起。1927年,任教於北京藝術專科學校。1937年抗戰爆發,北京淪陷,辭去教職,深居簡出,杜門作畫,以「畫不賣於官家,竊恐不祥」,「與外人翻譯者,恕不酬謝」句告白,不與敵偽往來,展現了高尚的民族氣節。抗戰勝利後於南京、上海舉辦畫展。建國後受聘為中央美術學院教授,當選中國美術家協會主席、中央文史館館員、北京中國畫院名譽院長等職。1953年中央文化部授予「人民藝術家」的最高榮譽。1955年德國藝術科學院授予「通訊院士」,1956年獲世界和平理事會頒發的國際和平獎金。1957年9月16日逝於北京。著有《白石詩草》、《白石老人自述》、《齊白石作品選集》等。
白石老人是集詩、書、畫、印於一身的當代藝術大師。一生所作花鳥蟲魚最多,影響亦最大,其工寫兼備,「為萬蟲寫照,為百卉傳神」的畫筆,把傳統文人畫在二十世紀推向了一個新的高度。
⑸ 齊白石海棠雙蟹圖的作品賞析
此幀《海棠雙蟹》圖為斗方作品。畫面布局寬閑隨意,物體穿插自如,疏密交織獨具版匠心。姿態生動,變化多端權,奇趣橫生。白石老人多用斗筆抹寫枝葉花草,筆中墨色水份掌握得當,其筆力經數十年錘煉已臻化境,溫厚淳樸,氣息綿勁,刪繁就簡,匠心獨運。畫中突出地位畫海棠葉四片,姿態各異。棠葉之間,穿插雁來紅一枝,紅綠雙色交相輝映。本應置於棠葉間的海棠獨辟蹊徑,從旁而出,頓生幾分搖曳之姿。兩只螃蟹一正一反,置於畫的下方,與左上方的墨筆蜻蜓遙相呼映。尺寸之間的空間布置,物體騰挪,可謂深具匠心,令人嘆賞。
⑹ 海棠著名的作者
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燒高燭照紅妝 宋·蘇軾《海棠》
只恐夜深花睡去。火照紅妝,滿意留賓住 宋·葛勝仲《蝶戀花》
嫣然一笑竹籬間,桃李漫山總粗俗 宋·蘇軾《寓居定惠院之東,雜花滿山,有海棠一株,士人不知貴也》
春似酒杯濃,醉得海棠無力 宋·周紫芝《好事近》
海棠不惜胭脂色,獨立蒙蒙細雨中 宋·陳與義《春寒》
試問卷簾人,卻道海棠依舊。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 宋·李清照《如夢令》
海棠開後春誰主,日日催花雨 宋·李彌遜《虞美人》
枝間新綠一重重,小蕾深藏數點紅。金·元好問《同兒輩賦未開海棠二首》
愛惜芳心莫輕吐,且教桃李鬧春風 金·元好問《同兒輩賦未開海棠二首》
海棠花姿瀟灑,花開似錦,自古以來是雅俗共賞的名花,素有「花中神仙」、「花貴妃」、「花尊貴」之稱,幫在皇家園林中常與玉蘭、牡丹、桂花相配植,形成「玉棠富貴」的意境。另外海棠花又稱斷腸花,思鄉草。有象徵遊子思鄉,表達離愁別緒的意思。又因為其嫵媚動人,雨後清香猶存,花艷難以描繪,又來比喻美人。
南宋陸游詩雲:「雖艷無俗姿,太皇真富貴。」形容海棠艷美高雅。陸游另一首詩中:「猩紅鸚綠極天巧,疊萼重跗眩朝日。」形容海棠花鮮艷的紅花綠葉及花朵繁茂與朝日爭輝的形象。
3:宋釋惠洪《冷齋夜話》記載.唐明皇登香亭.召太真妃.於時卯醉未醒.命高力士使待兒扶掖而至。妃子醉顏殘妝.鬢亂釵橫,不能再拜。明皇笑日:「豈妃子醉.直海棠睡未足耳!」這是「海棠春睡」典故的由來。曲故流傳後.蘇東坡據此寫了一首《海棠》∶
《海棠》
作者:蘇軾
東風裊裊泛崇光,香霧空濛月轉廊。
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燒高燭照紅妝。
這是一首詠海棠的詩。詩的頭兩句,描繪海棠所生長的富麗環境,表明海棠的珍貴。後兩句寫深夜也點燃蠟燭去欣賞海棠花,詩人愛花、愛美之情極為深切,這樣做也夠浪漫了。描寫精緻,用海棠比擬美人,更為生動。
到了明代,「風流才子」唐伯虎根據\'海棠春睡\'典故,豐富了想像,畫了一幅《海棠美人圖.有詩雲∶
《題海棠美人》
⑺ 海棠的作者簡介
蘇軾(1037—1101),字子瞻,一字和仲,號東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屬四川)人。蘇洵之子。嘉祐進士。曾上書力言王安石新法之弊,後因作詩諷刺新法而下御史獄,貶黃州。宋哲宗時任翰林學士,曾出知杭州、穎州,官至禮部尚書。後又貶謫惠州、儋州。在各地均有惠政。卒後追謚文忠。學識淵博,喜好獎勵後進。與父蘇洵、弟蘇轍合稱「三蘇」。其文縱橫恣肆,為「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詩題材廣闊,清新豪健,善用誇張比喻,獨具風格。與黃庭堅並稱「蘇黃」。詞開豪放一派,與辛棄疾並稱「蘇辛」。 又工書畫。有《東坡七集》、《東坡易傳》、《東坡書傳》、《東坡樂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