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花園百科 » 兩蘭花治蟲

兩蘭花治蟲

發布時間: 2023-06-17 02:00:43

『壹』 蘭花有病用什麼葯水

我們知道,植物和動物都是由細胞組成的,細胞內都有細胞核。通常經常聽說病菌、真菌等之分,而不知其祥。事實上,微生物中只有真菌具有真正的細胞核和完整的細胞器,故又稱真核細胞型微生物;細菌僅有原始核結構,無核膜和核仁,細胞器很少,屬於原核細胞型微生物;而病毒則沒有細胞結構,屬於原生微生物。上述三類都能使蘭花致病。 1、真菌病害真菌病害是由真菌引起的。它與細菌的主要區別是細胞核,真菌有細胞核,細菌沒有細胞核。真菌與細菌一樣,對人類、動植物自然界的物質循環起著重要的作用,真菌有利也有害,我們在這里研究的是它的危害,如白娟病、褐斑病、黑斑病、黴菌病,都對蘭花生長不利。真菌是一類沒有葉綠素的低等生物,個體大小不一,多數要在顯微鏡下才能看清。真菌菌體由菌絲組成,無根、莖、葉的分化,無葉綠素,不能自己製造養料,以寄生或腐生方式生活的低等生物。真菌菌絲呈管狀,多數菌絲有隔膜,此類菌絲為多細胞,隔膜中央有小孔,使細胞質、細胞核得以通過。有些真菌的菌絲無隔膜,為多核細胞。真菌以無性生殖和有性生殖兩種方式進行繁殖。直菌的種類很多,分鞭毛菌、接合菌、子囊菌、撮子菌和半知菌五類,廣泛地分布在自然界,與人類關系十分密切。人類利用真菌已有幾千年的歷史。真菌的發酵產物可製成具有不同色、香、味的食物和調味品,如腐乳、醬油等。酶制劑生產、織物的退漿、石油的脫蠟、抗生素和甾族激素葯物的生產等都和真菌有關。多種真菌是著名的葯材並得到普遍應用。真菌分泌的生長素能促進植物生長。這是真菌的有益方面。真菌能分解各種有機物,增加土壤肥力,在自然界物質循環方面起著重要的作用。真菌常引起食品以及工業產品如紡織、皮革製品、紙張、木器、光學儀器等的霉變。真菌還引起植物的病害,真菌作為病原微生物還能侵入人體和動物,真菌的發育分營養和繁殖兩個階段,菌絲為營養體,無性和有性孢子為繁殖體。它們主要藉助風、雨、昆蟲或花卉的種苗傳播,通過花卉植物表皮的氣孔、水孔、皮孔等自然孔口和各種傷口侵入體內,也可直接侵入無傷表皮。在生病部位上表現出白粉、銹粉、煤污、斑點、腐爛、枯萎、畸形等症狀。花卉病害中,以真菌性病害發生最普遍,分布廣,危害大。 真菌引起的蘭花病害,至少佔整個病害的2/3以上。感染蘭花的真菌都是寄生性的。它們從寄主身上吸取養分,破壞組織,從而引起寄主產生許多症狀,例如腐爛、發銹、猝倒、枯萎、潰瘍、炭疽、痂斑、斑點、等。有些真菌寄生於蘭花植物體表面,以特殊的菌絲插入表皮細胞;有些則生於細胞之間或圍繞活細胞;但大多數真菌都是不分青紅皂白,穿過組織(包括細胞)使之死亡。 危害蘭花的真菌約有30餘屬100多種。常見的為:引起炭疽病的刺孢盤屬(Collectotrichum),引起白絹病的小核菌屬(Sclerotium),引起花果枯萎病的葡萄孢屬(Botrytis),引起黑腐病或心腐病的疫霉屬(Phytophthora),引起葉斑病或枯萎病的鐮孢屬(Fusarum),以及引起銹病的夏孢銹菌屬(Uerdo)、鞘銹菌屬(Coleosporium)等。 2、細菌病害細菌病害是由細菌引起的。細菌:我們常見的軟腐病細菌,可使蘭根,莖葉病變腐爛。這樣的細菌叫做「病原菌」。主要是以防為主。物體表面和體內,都有細菌生活著,它是一個非常微小的生物,是肉眼直接看不見的,10億個細菌堆積起來才一粒小米大小。細菌的細胞有細胞壁、細胞膜、細胞質組成,它沒有細胞核,在裡面形成一個橢圓形的休眠體,叫「孢子」,很頑固,在惡劣的環境下有很強的生命力。細菌的生命力和繁殖力很強,是由於它靠簡單的分裂方法生殖的,20-30分鍾一代,速度驚人,你如果今天看見蘭花有病症,稍一疏忽,明天便不可收拾,就是細菌造成的。細菌一般不含有葉綠素,只能吸收現成的有機物來維持生命,植物學上叫「異養」。「異養」分2種情況:腐生和寄生。「腐生」表現為依靠動植物遺體生存,如枯草桿菌,能使植物遺體腐爛。一旦蘭草呼吸功能衰退、停止,細菌馬上侵入。「寄生」是從活的動植物體內吸取有機物來生存。有益的蘭菌就是與蘭根共生的。大多數細菌是有益的,但也有危害的,養蘭上就是「軟腐病細菌」和「炭疽病」。可以用低毒的托布津、病蟲清、多菌靈、高錳酸鉀交替使用進行防治。細菌是一類單細胞的低等生物,只有在顯微鏡下能觀察到它們的形態。繁殖是細菌生命體的最基本的功能,細菌的繁殖大致是這樣的:在細菌細胞中單一的DNA環中的遺傳數據被復制,接著細胞壁會慢慢展開形成新的細胞,最後細菌分裂成兩個同樣的細胞。在有利條件下這個過程每20分種就會發生一次,因此它們的繁殖速度是相當快的。人們針對細菌的繁殖特點,用抗生素在其分裂時阻止新細胞壁的生長,從而達到治病的目的 3、病毒病害病毒病害是由病毒引起的。近年來,病毒病已上升到僅次於真菌性病害的地位,病毒是極微小的一類寄生物,它能為害多種名貴花卉,病毒主要通過刺吸式昆蟲和嫁接、機械損傷等途徑傳播,甚至在修剪、切花、鋤草時,手和園藝工具上沾染的病毒汁液,都能起到傳播作用。多半是小環境衛生條件差。通風透氣性能不好,盆內水分長期漬留,用葯過量,盆內植料,使氮磷鉀肥料失調,也可能發生病毒病。因為病毒體系是在細胞內發生的,如果合成細胞過速,而缺少磷鉀因子,免疫力下降,病毒蛋白體佔了上風,破壞了蘭葉的正常生長,以致病毒乘虛而入。
植物病毒是影響作物產量和品質的病原體之一,經常給農業生產帶來巨大災害。歷史上曾記載過多次因植物病毒而引起的人類災荒。如19世紀中葉,由於第一次「綠色革命」的結果,在歐洲普遍只種植單一的高產糧食作物馬鈴薯,在1843年到1847年間由於氣候異常,致使歐洲發生大面積的馬鈴薯病毒病,毀滅了近六分之五的馬鈴薯,個別地方甚至顆粒無收。當時的愛爾蘭800萬人口中就有100萬人直接餓死或間接病死,並有164萬人逃往北美謀生。在美洲和日本等地區也有過煙草和草莓等作物受植物病毒的侵染而導致毀滅性打擊的事實。很多植物體內都帶有植物病毒,由於人類視覺所限,形體越小的生物就越不易被發現,所以病毒的發現比其它生物要晚得多。 植物病毒大部分屬於單鏈RNA病毒,少數為DNA病毒。其基本形態有桿狀、絲狀和等軸對稱的近球形二十面體。植物病毒雖是嚴格的細胞內寄生物,但專一性並不強,往往一種病毒可寄生在不同種、屬甚至不同科的植物上。如煙草花葉病毒能侵染十多個科,200多種草本和木本植物。 已知的植物病毒種類有600多種,絕大多數種子植物易發生病毒病。植物被病毒感染後,一般表現出三類症狀:①因寄主細胞的葉綠素或葉綠體被破壞,使植物出現花葉或黃化病症。②阻礙植株發育,使植株發生矮化、叢枝或畸形等。③殺死植物細胞使植株出現枯斑或壞死。
由於植物病毒一般無專門吸附結構,而且植物細胞表面至今也未發現有病毒特異性受體部位,因而植物病毒的侵染途徑主要是通過傷口。如:①借昆蟲刺吸式口器損傷植物而侵入細胞。②借帶病汁液與植物傷口相接觸而侵入。③借人工嫁接時的傷口而侵入。目前防治植物病毒病的基本策略是:防重於治和綜合防治。1、選育抗病品種
選育病毒不能侵入或即使侵入也無法復制的抗病品種和對病毒感染有較強適應性的耐病品種。另外,消滅傳毒昆蟲,
利用化學農葯、生物農葯或物理誘捕等方法治蟲。野生蘭花因地處適宜,生態平衡,雖有病害,但被自然界控制到最小程度,加上蘭花在野生環境中,長勢茁壯,我們見到有的下山蘭葉片殘缺,但生長旺盛。如果家養的,肯定奄奄一息。因此,我們只好用葯物協助。正確的用葯可免病害,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施葯注意事項一
溫度, 生物農葯的活性成分是由蛋白質晶體和有生命的芽孢組成,務必掌握控制在理想的20℃以上一旦在低於上述溫度的情況下噴施,那麼芽孢在害蟲機體內的繁殖速度將會十分緩慢,而且蛋白質晶體也很難發揮其作用,噴施後往往顯不出防治效果。據實驗,在25—30℃的溫度下噴施生物農葯,殺蟲效果要比在10—15℃的溫度下噴施生物農葯高出1—2倍。
環境,濕度越大,噴施生物農葯的葯效越顯著,特別是粉狀生物農葯制劑。最好早晚有露水時噴灑細菌粉劑,這樣葯劑就能很好地粘附在莖葉上,使芽孢很快繁殖。 陽光 太陽光中的紫外線對芽孢有著致命的殺傷力,科學實驗表明,在強烈太陽光的直接照射下僅需30分鍾,芽孢死亡率就達到50%。照射1小時後,芽孢死亡率高這80%,而且,紫外線的輻射還能使伴孢晶體變形降效。因此,選擇在16時以後或者陰天施用生物農葯,葯效會更好。 雨水
暴雨會將噴施的生物農葯沖刷掉,使芽孢失去殺傷力。但如果噴施後遇到五六個小時的小雨,葯效不但不會降低,反而會提高。因為小雨對芽孢的繁殖十分有利,這樣可以殺死更多的害蟲。看風:大風天施細菌農葯浪費大,尤其是粉劑,飄失更多。同時,大風天也不利於芽孢的萌發。故應在無風或微風天施細菌農葯。 施葯注意事項二忌用活水配製農葯
因為活水中雜質多,用其配葯易堵塞噴葯器的噴頭,同時還會破壞葯液懸浮性而產生沉澱。 忌用井水配製農葯
因為井水含礦物質較多,特別是含鈣、鎂多。這些礦物質與葯液混合後容易產生化合作用,形成沉澱降低葯效。
勿要任意加大水量,過多加水會使農葯的濃度降低、噴灑在作物上只留下極少量的農葯,不足以將害蟲殺死,而且有下會完全失效,喪失殺傷能力。過量加水還會造成農葯的流失,導致環境污染。忌在風、雨天或烈日下施用農葯
刮風時噴施農葯會使農葯粉劑或葯液飄散;而雨天噴施農葯,葯劑易被雨水沖刷而降低葯效;在烈日下噴施農葯,植物代謝旺盛,葉片氣孔張開,容易發生葯害,同時易使葯物揮發,降低防治效果。因此,應掌握最佳施葯時間:上午8至11時,下午3至6時為宜。
忌隨意加大農葯用量
因為農葯在獲准生產銷售之前,都要經過嚴格的田間葯效試驗,然後確定用葯量、用葯時間、施葯次數等實際使用數據。因此,按照使用說明書上規定的用量施葯,即能達到防治效果,而加大用葯量不僅加大了投入,而且還會使農作物產生葯害,增加農產品中農葯的殘留量,加重環境污染。 忌不合理的農葯混用
有些農葯混合使用可以增加防治效果,減少用葯量,或達到蟲、草或病、蟲兼治的效果,而且混合使用更省工。
忌隨意使用過期農葯 農葯必須在保質期內使用,否則會造成損失。
正確使用殺菌劑 ,殺菌劑的正確使用,事關重大,合理使用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使用不當無效,有蘭友遷怒於蘭葯,對養蘭失去信心,實在冤枉殺菌葯。 注意事項: 一、
使用殺菌劑要先看防治對象。也就是所謂的對症下葯。如果不對症下葯,再好的葯劑也只能白白地浪費掉。
二、 使用殺菌劑要看它的含量。在葯劑使用中,不同含量的同一種殺菌劑使用的濃度不同,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稀釋或500—1000倍。可防治花卉黑斑病、褐斑病、草坪蛙眼病、白粉病等病害,並有良好的效果,而25%的多菌靈則需稀釋為250—500倍。因此,為減少無謂的損失和浪費,應當在使用殺菌劑之前看準它的含量。
三、
使用殺菌劑要抓住時機。眾所周知,植物病蟲害的發生,發展時令性很強,且植保工作應當以預防為主,治療為輔,尤其是病害,更是如此,所以我們必須抓住機會,把病蟲害控制在最低點,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 使用殺菌劑要相互交替。長期單一使用殺菌劑,容易使病菌產生抗葯性,達不到預期的防治效果。 五、
使用殺菌劑要掌握禁忌對象。幾乎每一種殺菌劑都有它的禁忌對象,在使用之前,我們一定要弄清楚,托布津不能與銅制劑混用,百菌清不能與石硫合劑等強鹼性葯劑混用。 另外,還注意某些殺菌劑對植物的敏感性。 注意事項二
1、用液劑噴霧時,往往需用水將葯劑配成或稀釋成適當的濃度,濃度過高會造成葯害和浪費,濃度過低則無效。有些非可濕性的或難於濕潤的粉劑,應先加入少許,將葯粉調成糊狀,然後再加水配製,也可以在配製時添加一些濕潤劑。
2、噴葯的時間過早會造成浪費或降低防效,過遲則大量病原物已經侵入寄主,即使噴內吸治療劑,也收獲不大,應根據發病規律和當時情況或根據短期預測及時把在沒有發病或剛剛發病時就噴葯保護。 3、噴葯次數主要根據葯劑殘效期的長短和氣象條件來確定,一般隔10—15天噴一次,共噴2—3次,雨後補噴,應考慮成本,節約用葯。
4、噴葯量要適宜,過少就不能對植株各部都周密地加以保護,過多則浪費甚至造成葯害,噴葯要求霧點細,噴得均勻,對植物應保護的各部包括葉片的正面和反面都要噴到。
5、噴葯對植物造成葯害有多種原因,水溶性較強的葯劑容易發生葯害,不同作物對葯劑的敏感性也不同,例如波爾多液一般不會造成葯害,但對銅敏感的作物也可以產生葯害。另外與氣象條件也有關系,一般以氣溫和日照的影響較為明顯,高溫、日照強烈或霧重、高濕都容易引起葯害。 6、一般遇鹼性物質易分解失效的農葯,不能與鹼性物質混用。有少數農葯混合後起增效作用。例如,樂果中性和酸性殺菌性如代森鋅、可濕性硫磺、膠體硫等混用,葯效不僅不受影響,反而略有提高。
7、長期使用單一的葯劑(主要是內吸殺菌劑),就會導致病原物產生抗葯性,使所用的葯劑失效。為避免這一問題,可交替使用不同類型的葯劑。

『貳』 蘭花怎樣養護

光照:人工栽培時,為適應其生長習性,不能多曬太陽,尤其要避開夏秋烈 日。但初春深冬時應多曬太陽,這對蘭花發根、抽葉、孕花作用很大,一切 應隨時而宜。
通風:盆栽蘭花應選擇通風良好的場地,這能促使根壯葉茂,防菌驅病,更 能顯示出葉態優美,惹人喜愛。可是,蘭花又怕熱風、大風、干風,尤其是 冬天的西北風。
澆水:適度澆水是蘭花養護最重要的環節。養蘭之水宜潔凈,最好是雨水、雪 水、山溪水,但對平原或城市而言,較難辦到。那麼是否能用自來水呢?實踐 證明,經過數日積存和處理的自來水,不會對蘭花造成傷害。澆水要根據土壤 的濕潤程度而定,不能一成不變的定期澆水,應做到既不太干,又不太濕,以 略潤為度。
施肥:要培育好蘭花,除保證適當的光、水份和通風外,還應施入適量肥料, 才能茁壯生長且容易孕花。傳統的肥源有馬桶砂、豆泊等。通過實踐,我們認 為施用含硫復合肥效果也較好。蘭花施肥原則:宜勤而淡,忌驟而濃。
防病治蟲:蘭花病害主要有炭疽病、白絹病,蟲害主要有介殼蟲、螞蟻。蘭花 病蟲害要以防為主,可用稀釋800倍的托布津或多菌靈,同時滲入樂果或菊酯類 農葯,每隔10-15天噴灑一次

『叄』 怎麼對付花草常見的介殼蟲蚜蟲紅蜘蛛等害蟲

蚜蟲、紅蜘蛛、介殼蟲是危害花木最普遍的幾種刺吸式害蟲。它們為害花木的種類很多,不論是木本花齊如米蘭、茉莉、月季、含笑、梅花,還是草本花卉如菊花、天竺葵、蒲包花等,都無一倖免。

蚜蟲 蚜蟲又名粘蟲,一年四季均有發生,一般在氣溫39℃左右繁殖最快。蚜蟲的種類很多,通常有綠、黃、黑、茶色之別,為害月季、石榴、菊花、梔子等花卉。它們更多聚集在植株的芽、嫩葉或嫩枝上。無休止吮吸著汁液,為害芽心和花瓣。被害的植株枝葉發黃變形,花蕾敗壞,花期縮短,花容減色,嚴重時會使植株萎蔫死亡。防治方法:

(1)用鮮辣椒或干紅辣椒50克,加水30-50克,煮半小時左右,用其濾液灑受害植物有特效。
(2)用洗衣粉3-4克,加水l00克,攪拌成溶液後,連續噴2-3次,防治效果達100%
(3)用「風油精」加水600-800倍溶液,用噴霧器對害蟲仔細噴灑,使蟲體上沾上葯水。殺滅蚜蟲及介殼蟲等害蟲的效果都在95%以上,而對植株不會產生葯害。
(4)將洗衣粉、尿素、水按1:4:100的比例,攪拌成混合液後,用其噴灑植株,可以收到滅蟲、施肥一舉兩得之效。

紅蜘蛛
紅蜘蛛又叫短須蟎,是專門為害花卉葉片、花草的害蟲。盆景中的野榆、雀梅、五針松等、也易遭受紅蜘蛛危害。 紅蜘蛛的蟲體似針尖大小,深紅色或紫紅色,肉眼只看得到紅色小點,在放大鏡下才能看到橘紅色透明球狀的蟲卵。它的若蟲常群集於一些花卉的葉背及花蕾上,以刺吸式口器吮吸汁液而為害植株。花卉初期症狀為葉片失綠、葉緣向上卷翻,以致枯萎、脫落,造成花蕾早期萎縮,嚴重時植株死亡。 紅蜘蛛一年發生7-8代,每年3-4月開始為害,6-7月為害嚴重。因此在4月底以後,對植株要經常進行觀察檢查,在氣溫高、濕度大、通風不良的情況下,紅蜘蛛繁殖極快,是造成植株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防治辦法:
(1)用柑桔皮加水10倍左右浸泡一晝夜,過濾後噴灑植株,可防治蚜蟲、紅蜘蛛,如澆土可防止土內的線蟲。
(2)洗衣粉15克,20%的燒鹼15毫升,水7.5千克,三者混勻後噴霧,一兩天後檢查,紅蜘蛛的成滿、若蟎死亡率為94%-98%。
(3)取50克草木灰,加水2500克充分攪拌,浸泡兩晝夜過濾,再加3克洗衣粉調均後噴灑,每日一次,連續三天,隔一周再噴灑三天,可消滅第二代害蟲,也可防治蚜蟲、紅蜘蛛、介殼蟲等刺吸式害蟲。放入士中可防治蛆蟲。
(4)用點燃蚊香一盤,置於病株盆中,再用塑料袋連盆扎緊,經過一小時左右的煙熏後,不論成卵或成蟲均可殺死。這是既節省又見效快的好方法。

介殼蟲 介殼蟲的蟲體被一層角質的甲殼包裹著,如用葯物對它直接噴灑,不易奏效。介殼蟲像吸人血的虱子一樣,吸取植株的汁液,因而對花木造成極大的危害,被害植株不但生長不良,還會出現葉片泛黃、提早落葉等現象。嚴重的會使植株枯萎而死亡。受危害的花卉有米蘭、茉莉、山茶、含笑等等。防治方法:
(1)用白酒兌水,比例為1:2。治蟲時澆透盆土的表層。介殼蟲在春季室溫7℃時,便開始活動,可4月中旬澆一次葯水,此後每隔半月左右澆一次,連續四次見效。
(2)用食醋(米醋)50毫升,將小棉球放入醋中浸濕後,用濕棉球在受害的花木莖、葉上輕輕地揩擦,即可將介殼蟲揩掉殺滅。此法方便、安全,既能達到除蟲的目的,又可使被害的葉片重新返綠光亮。
(3)用酒精輕輕地反復擦試病株,就能把介殼蟲除掉,且能除得十分干凈、徹底。例如用酒精擦試蘭花病葉時,不但能把介殼蟲除掉,就是肉眼看不清楚的幼蟲,也都徹底殺滅掉,且第二年很少發現有介殼蟲的危害。此法簡便、安全,效果良好。
(4)用柴油、洗衣粉、水按10:0.6:6的比例調成母液,此時母液含60%呈牛奶狀,用水稀釋含油30%葯液後,對米蘭、金桔、蘇鐵上的介殼蟲仔細噴灑。一周以後,介殼蟲大部分由原來新鮮橙色變成干癟狀態,說明此法對介殼蟲有較好的防治效果。

『肆』 蘭花種植方法:種植好蘭花要掌握好十個要點

蘭花種植方法:種植好蘭花要掌握好十個要點

蘭花種植方法有哪些?種植好蘭花要掌握好十個要點,蘭花在我們的心目中都是高貴的象徵,被稱為花中君子,它所具有的價值是非常的高的,很多人都喜歡養殖蘭花,那麼蘭花種植方法有哪些?種植好蘭花要掌握好十個要點跟著我看看。

蘭花種植方法:種植好蘭花要掌握好十個要點1

蘭花是庭園和室內種植的好品種,觀賞性極強。種植好蘭花,關鍵要掌握好十個要點,一起來看一下蘭花種植方法:

蘭花種植方法

蘭花種植方法、盆土要求:以含大量腐質、疏鬆、排水良好的中性偏酸性土壤為佳,PH值一般為5.5至6.5左右,四川多採用峨嵋仙土及「興宏牌」精製蘭花植料,更普遍的是採用「竹根泥」及山區闊葉林下的腐葉土栽培蘭花。

蘭花種植方法、放置場所:蘭花在春、夏、秋可在室外及陽台蒔養,要求選擇通風良好、空氣濕潤、又無環境污染處。靠近池塘、河濱當然好,至少要喬木或竹林及置遮陽網,減少陽光照射降低溫度。蘭盆最好放在木架(或鋼架)上,若放地面要墊以磚頭,居家陽台也可以用白鐵皮製小水壇貯水墊上磚頭蒔養,增加濕度。

蘭花種植方法、適當遮蔭:蘭花多屬於半蔭性植物,多數種類怕陽光直曬,需適當遮蔭。蘭花4月上中旬可去網開窗,多照陽光促其生長。5月份除中午陽光外,可照6個小時;從6月開始,全天候遮蔭,10月以後,除中午外,可以全敞開養護。

記住諺語:「蔭多葉好,陽多花好」。

蘭花種植方法、合理施肥:

蘭花本吃「素」,施肥要看所選盆土及生長情況而定。凡是生長茂盛無病害的可以施肥,生長差的則不宜施肥或少量施肥。新植上盆根未發全的蘭花,需經1—2年後方可施肥。一般6—7月當蘭花葉芽伸長約1.5厘米時,每隔三周施一次腐熟的液肥(濃度以稀為宜約10%)。忌用化肥,如遇高溫季節不宜施肥,8—9月每隔二至三周施一次稀釋液肥。蘭花每次施肥宜在傍晚進行,早晨澆清水,叫「回水」。

蘭花種植方法、適當澆水:

蘭花澆水以雨水和泉水為好,自來水或淘米水需隔夜使用。澆時從盆邊澆,不可澆入花苞內。澆水量應按照氣溫、盆土干濕程度及蘭草生長情況而定。葉大多澆,葉細少澆。4—5月新芽尚未生土,盆土宜干一些,過濕新芽易腐爛;6—9月為蘭花新芽生長期,澆水量要增加,晴天每日清晨或澆水一次,切忌中午烈日澆水。秋天的酌情減少水量,可採用葉面噴霧水,保持盆土潤濕為好,冬季更應控制水量,保持「八成干,二成濕」為宜。

蘭花種植方法、傍晚噴霧:

蘭花原生長在空氣濕潤的環境,所以乾旱季節里,除蔽蔭外,還必須傍晚噴霧,增加空氣濕度,降低溫度;也可向盆蘭地面(檯面)上澆水,「一冷一熱」更能激發蘭花生長。

蘭花種植方法、防風防雨:

「二月鬼風」老葉黃退屬正常現象,可剪去枯枝敗葉。蘭花可淋小雨,但忌霉雨、暴雨或連續下雨,否則易爛心、爛葉。雨水多的季節,可適當撒少量草木灰。

蘭花種植方法、修剪摘花:

在蘭花培養中要經常剪去枯黃斷葉和病葉。以利通風。名貴蘭花,如花芽太多,只留壯芽,每盆1—2朵花芽為宜。春蘭開花半月後摘除,名貴蘭花7天應摘除,春蘭葉芽生長茁壯,來年開花更好。夏蘭花序上最後一朵花開放一周時,離盆面3厘米處剪下。

蘭花種植方法、防病治蟲:

盆土一般要進行殺菌處理(烈日曝曬也可),以防病害發生。蘭花在多雨高溫季節最易發生白絹病,少量可用濕布刷除,盆量多可用500—800倍波爾多液或托布津,每隔7—10天噴灑一次。害蟲以介殼蟲(俗稱「蘭虱」)發生多,在孵化期間用1%氧化樂果和25%亞胺硫磷乳油1000倍液,每周噴灑一次。治標要治本,盆缽要稀密適當,高低擺放,增加透氣通風,減少發生病害為宜。

蘭花種植方法、防寒保暖:

蘭花因品種不同,原產地各異,抗寒性強弱也不一樣,所以冬天進房的時間及在室內放置的位置也不相同。寒蘭、秋蘭、報歲蘭生長在南方,宜在氣溫5℃時進室(或關窗圍網),並盡可能放在南面向陽處。而春、夏蘭抗寒能力強,可直至0℃時才進房,放在東北面即可。在晴天無風中午前後,朝南面或東南面要開窗,拉網通風。秋蘭在攝氏1-2℃的晴天,不可開窗。當然有溫室的,可用電光採暖。

蘭花種植方法:種植好蘭花要掌握好十個要點2

栽種蘭花的過程中,可先將種子消毒後放在稀薄的氯酸鈉中浸泡催芽處理,栽種前在土壤里加入適量的.粗砂、粗砂和木炭,將土壤徹底的消毒後,將種苗埋入土中,澆入水分後保持濕潤,在幼期時候給予充足的光照處理即可。

蘭花種子的種植方法

1、種子處理

種子處理是蘭花種子種植方法如下中的基本要求,由於蘭花的種子比較細,最好選取尚未開裂的成熟種子,將種子放在酒精溶液中消毒一次後,放在10%的氯酸鈉中浸泡5~10分鍾,清洗幾次後放在培養基上,保持溫度在25℃左右就可以很快發芽。

2、基質配製

選用的花盆主要以泥瓦盆為主,向裡面加入適量的煤渣、粗砂和木炭後,加入泥炭土和沙壤土的混合土,將土壤進行翻耕處理一次,澆入水分後噴灑適量的高錳酸鉀溶液進行徹底消毒,以殺死裡面的病菌物質。

3、入栽管理

將發芽後的種苗埋入土壤中,用一層3公分左右的細土覆蓋,澆入一次定根水後,保持土壤濕潤,待長出4~5片真葉時候進行移栽處理,梅雨季節時應搬入室內,或者搭棚遮雨,乾旱季節要每天晚上向葉面噴灑保濕即可。

4、栽後管理

在春夏季節最好進行遮蔭處理,一般是放在朝南的通風窗口處,每天還要經常轉動花盆,使蘭花四面受光,到了秋季時給半天的光照時間,氣溫逐漸下降時要搬入室內,也可以在上面覆蓋一層乾草,以起到保溫保濕的作用。

『伍』 蘭花盆裡面像蜈蚣一樣兩三厘米的小蟲子怎麼樣解決

蘭花盆裡面像蜈蚣一樣兩3cm的小蟲子咱們樣解決?一一一 蘭花盆裡面生有像蜈蚣一樣很多腳的蟲子,長度3cm左右,由於品種不同,身體的顏色可有棕褐色至紅褐色,或者帶有黑紅相間的環狀斑紋。

用腳碾死有非常難聞的惡臭味。主要活動於夏秋多雨季節比較潮濕的地方。有枯枝爛葉和其它腐質材料的地方比較多。

蘭花在中國是非常有名的,完全可以說不分時代的喜歡。但喜歡歸喜歡,很多花友還是不敢輕易去挑戰它的,主要是其生長比較嬌貴,要養得好不是一件容易事,特別是夏天。今天小花就要跟大家一起來探討一下,關於如何在夏天預防根莖腐爛、病蟲害出現等問題。

『陸』 養蘭花怎麼預防病蟲害呢

蘭花常見害蟲的防治方法:

一般來說,危害蘭花的害蟲種類比較多,主要的可以分為葉面上的害蟲和植料中隱藏的害蟲這兩大塊。葉面害蟲主要有介殼蟲、蚜蟲、紅蜘蛛、薊馬等;植料中的害蟲主要是蝸牛、蛞蝓等。

1)介殼蟲

危害蘭花的介殼蟲有的外觀像糠片,有的呈白色圓點狀。這些害蟲大多是吸附在蘭葉上,以刺吸式口器直接插入蘭葉的組織細胞深處,吸食汁液,導致蘭花長勢虛弱,蘭花的葉片因缺乏營養而失綠枯黃了,甚至嚴重的會引起蘭株死亡。

防治辦法:應提前做好預防,如春季不引種帶有介殼蟲的蘭苗;每隔15天用氧樂果噴灑1次蘭株葉片;並加強蘭室的通風透氣。如果已經發現有介殼蟲了,就要用農葯治療。介殼蟲表皮有一層蠟質膜保護,一般的觸殺類殺蟲劑並不能殺死,最好的農葯是內吸式殺蟲劑消殺。如用氧樂果或介死凈等,從4月下旬開始,每周1次噴灑葯物,連續用葯3次即可根除。

往往害蟲都有隱藏的特點,好多蘭花害蟲都是聚集在葉片的背面,有的會藏匿在葉腳內,所以噴灑葯霧一定要徹底,尤其是葉背葉腳等處,噴葯應該側重。此外,噴灑農葯的用具應採用農用噴霧器,才能夠噴到葉背面,以免噴灑部位不到,使得葯效降低。

5)濃度需適宜

配製農葯一定要按照說明提供的比例勾兌,如果葯液濃度高了,會引起焦葉;配比濃度低了,治療的效果就欠佳。對於粉劑類的農葯應該採用稱量的辦法,水劑農葯應用葯瓶測量,以保證既不過濃,也不過淡,影響防治效果。

6)防治連續性

防治蟲害應有連續性,一般需要噴葯2~3次方能根除干凈;切忌斷斷續續噴葯消殺,那樣的效果反而不好,而且會增強害蟲的抗葯性,蟲子可能過一段時間還會復發。所以,治蟲害一定要治本,要以徹底根除才能見效果。

總結:春季養蘭防治蟲害不容忽視,應遵循6項防治原則,即:以預防為主、防治結合;要對症施葯,防治要及時;噴葯的部位應恰當,尤以葉背、葉腳等處為重點;農葯勾兌的比例須適宜,切記過濃傷蘭葉,過淡不起作用;最後就是防治蟲害必須要徹底。只有這樣,才能使蘭花安全度過春、夏、秋季的蟲子危害期。

『柒』 蘭花裡面生蟲,請教各位用什麼殺蟲劑比較好

發一個圖片看看比較好,一般情況下都是去花店看看,植物殺蟲劑,一般一包一噴壺噴噴植物葉片枝幹,連噴三四次一星期一次,

『捌』 蘭草的葉子上有小白點是什麼蟲啊我的蘭草葉子都慢慢的枯死了應該怎麼治療,殺蟲或者是用什麼葯

蚧殼蟲。
花卉介殼蟲的防治
介殼蟲的蟲體被一層角質的甲殼包裹著,如用葯物對它直接噴灑不易奏效。它像吸人血的虱子一樣,吸取植物的汁液,因而對花木造成極大的為害,被害植株不但生長不良,還會出現葉片泛黃、提早落葉等現象,嚴重的會使植株枯萎而死亡。受為害的花卉有米蘭、茉莉、山茶、含笑等。防治的辦法有:
①用白酒兌水,比例為1:2 。治蟲時澆透盆土的表層。介殼蟲在春季室溫7 ℃ 時,便開始活動。可在4 月中澆一次,此後每隔半個月左右澆一次,連續4 次見效。
② 用食醋(米醋)50 毫升,將小棉球放入醋中浸濕後,用濕棉球在受害的花木莖、葉上輕輕的揩擦,即可將介殼蟲揩掉殺滅。此法方便、安全,既能達到除蟲目的,又可使被害的葉片重新返綠發亮。
③ 用酒精輕輕地反復擦拭病株,就能把介殼蟲除掉,且能除得十分干凈、徹底。如用酒精擦拭蘭花病葉時,不但能把介殼蟲除掉,就是肉眼看不清楚的幼蟲,也都徹底殺滅掉,第二年很少發現有介殼蟲的為害,此法簡便、安全,效果良好。
④ 用柴油、洗衣粉、水按 10:0.6:6 的比例調成母液,此時母液含60% ,呈牛奶狀,用水稀釋含油30% 葯液後,對米蘭、金桔、蘇鐵上介殼蟲仔細噴灑。一周後,介殼蟲大部分由原來新鮮橙色變成干癟狀態,說明此法對介殼蟲有較好的防治效果。

熱點內容
五河花店qq花之語 發布:2025-02-09 07:26:30 瀏覽:313
如果櫻花掉落的速度 發布:2025-02-09 07:13:08 瀏覽:53
成氏盆景 發布:2025-02-09 07:12:55 瀏覽:608
白裙白茶花 發布:2025-02-09 06:57:13 瀏覽:366
椒江租綠植 發布:2025-02-09 06:47:15 瀏覽:997
魔方轉梅花 發布:2025-02-09 06:32:14 瀏覽:470
三言兩字梅花詩打生肖 發布:2025-02-09 06:30:35 瀏覽:816
櫻花風在 發布:2025-02-09 05:58:42 瀏覽:296
昆明高端花店 發布:2025-02-09 05:51:31 瀏覽:699
一朵朵綿陽 發布:2025-02-09 05:45:01 瀏覽:8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