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花園百科 » 巫溪蘭花

巫溪蘭花

發布時間: 2023-06-17 23:28:55

A. 表達憂傷的詩句

1、淚眼問花花不語,亂紅飛過鞦韆去。

——宋·歐陽修《蝶戀花·庭院深深深幾許》

譯文:淚眼汪汪問落花可知道我的心意,落花默默不語,紛亂的,零零落落一點一點飛到鞦韆外。

2、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

——唐·李商隱《錦瑟》

譯文:那些美好的事和年代,只能留在回憶之中了。而在當時那些人看來那些事都只是平常罷了,卻並不知珍惜。

3、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

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

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五代·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時了》

譯文:這年的時光什麼時候才能了結,往事知道有多少!昨夜小樓上又吹來了春風,在這皓月當空的夜晚,怎承受得了回憶故國的傷痛。精雕細刻的欄桿、玉石砌成的台階應該還在,只是所懷念的人已衰老。要問我心中有多少哀愁,就像這不盡的滔滔春水滾滾東流。

4、莫道不銷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

——宋·李清照《醉花陰·薄霧濃雲愁永晝》

譯文:莫要說清秋不讓人傷神,西風捲起珠簾,簾內的人兒比那黃花更加消瘦。

5、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

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

——元·馬致遠 《天凈沙·秋思》

譯文:天色黃昏,一群烏鴉落在枯藤纏繞的老樹上,發出凄厲的哀鳴。小橋下流水嘩嘩作響,小橋邊庄戶人家炊煙裊裊古道上一匹瘦馬,頂著西風艱難地前行。夕陽漸漸地失去了光澤,從西邊落下。凄寒的夜色里,只有孤獨的旅人漂泊在遙遠的地方。

B. 重慶大學駕校A區,那個駕校較好最低要多少錢

重大駕校的考試合格率最高,人很多。一般現在C1收的3200,好一點的3600。

1、萬州區公路運輸管理處
萬州區長江駕校 ★★★★★
萬州區通安駕校 ★★★★
萬州區三峽駕校 ★★★★
萬州區總公司駕校 ★★★
萬州區先行駕校 ★★★
2、黔江區公路運輸管理處
重慶東南汽車駕駛培訓有限公司 ★★★
重慶市美你汽車駕駛培訓有限公司 ★★★
重慶市黔江區順達機動車駕駛員培訓有限責任公司 合格
3、涪陵區道路運輸管理處
涪陵交通駕校 ★★★★★
涪陵汽運駕校 ★★★★
平安駕校 ★★★
涪陵駕校 ★★★
4、渝中區交通運輸管理所
景通駕校 ★★★★
互邦駕校 ★★★★
後工駕校 ★★★★
鳳凰駕校 合格
力帆駕校 合格
長江駕校 合格
益達駕校
國大物資
聯運駕校
大明駕校
5、大渡口區交通運輸管理所
6、江北區交通運輸管理所
新城駕校 ★★★★
吉成駕校 ★★★★
豪廣駕校 ★★★★
安平駕校 ★★★
誠信駕校 ★★★
長運駕校 ★★★
金西亞駕校 ★★★
7、沙坪壩區交通運輸管理所
重慶大學汽車技術培訓中心 ★★★★
重慶市福源汽車駕駛培訓有限責任公司 ★★★★
重慶華潤駕駛學校 ★★★
重慶路豐駕駛培訓有限公司 ★★★
重慶市長征機動車駕駛技術培訓學校 合格
重慶市小龍坎職業中學汽車駕駛員培訓隊 合格
8、九龍坡區交通運輸管理所
康福德高駕校 ★★★★★
星照駕校 ★★★★
電大駕校 ★★★
金強駕校 合格
九交駕校 合格
渝通駕校 合格
紅安駕校 合格
9、南岸區交通運輸管理所
聚鑫駕校 ★★★★
渝運駕校 ★★★
消防駕校 ★★★
重交駕校 合格
峰華駕校 合格
重郵駕校 合格
廣緣駕校 合格
昌宏駕校 合格
藍指駕校 合格
金盾駕校 合格
華安駕校 合格
長榮駕校 合格
南洋駕校
工商駕校
10、北碚區交通運輸管理所
西農駕校 ★★★
北華駕校 合格
11、萬盛區交通運輸管理所
萬盛區路路通駕校 合格
萬盛區一帆駕校 合格
12、渝北區公路運輸管理所
重慶市公共交通客車駕駛學校 ★★★★
重慶松龍駕駛技術培訓學校 ★★★
重慶協信機動車駕駛員培訓學校有限公司 ★★★
重慶市鴻賓駕駛學校 合格
13、巴南區公路運輸管理所
大江駕校 ★★★
洪陽駕校 ★★★
建華駕校 ★★★
四通駕校 ★★★
玉祥駕校 ★★★
渝強駕校 ★★★
魚洞駕校 ★★★
渝江駕校 合格
14、雙橋區交通運輸管理所
雙橋區雙橋駕校 ★★★★
雙橋區車城駕校 ★★★
15、江津區交通運輸管理所
國祥駕校 合格
江津駕校 合格
江南駕校 合格
鑫輝駕校 合格
16、合川區交通運輸管理所
重慶市星鑫機動車駕駛培訓有限公司 ★★★★★
合川區新馬達機動車駕駛培訓有限公司 ★★★★
合川區祥業機動車駕駛培訓有限公司 合格
重慶市合川區運通駕校有限公司 合格
17、永川區道路運輸管理所
金順通駕校 ★★★
天長駕校 ★★★
重長司駕校 合格
景通駕校 合格
長榮駕校 合格
途順駕校 合格
光華駕校 合格
18、長壽區公路運輸管理所
長壽區貨運駕校 ★★★★
長壽區長龍駕校 ★★★
長壽區光蘭駕校 ★★★
19、綦江縣交通運輸管理所
天鵝駕校 ★★★★
吉祥駕校 合格
開紅駕校 合格
通力駕校 合格
20、潼南縣公路運輸管理所
重長司潼南分司駕校 合格
21、銅梁縣公路運輸管理所
銅梁龍騰駕校 ★★★★
銅梁金龍駕校 合格
銅梁祥龍駕校 合格
22、大足縣公路運輸管理所
重慶長途汽車(集團)有限公司技工學校 合格
重慶景通駕駛培訓學校 合格
大足縣平安駕駛培訓學校 ★★★
23、榮昌縣交通運輸管理所
旭晨駕駛培訓學校 ★★★
榮雙駕駛培訓學校 ★★★
富吉駕駛培訓學校 ★★★
景通駕駛培訓學校 ★★★
24、璧山縣道路運輸管理所
璧山長城駕校 合格
重工星照璧山分校駕校 合格
璧山農機駕校 合格
璧山鑫耀摩托車駕駛培訓學校 合格
25、梁平縣道路運輸管理所
梁平縣機動車駕駛員培訓學校 ★★★★
梁平縣安泰駕校
26、城口縣公路運輸管理所
27、南川區道路運輸管理所
紅光駕校 ★★★
鴻泰駕校 ★★★
裕隆駕校 合格
28、豐都縣公路運輸管理所
重慶市佳信道路交通安全有限責任公司
豐都縣駕駛員培訓學校 ★★★
豐都縣機動車駕駛培訓學校 合格
29、墊江縣公路運輸管理所
墊江縣星照汽車駕駛培訓學校有限公司 ★★★★
墊江縣機動車駕駛培訓學校 ★★★★
墊江縣一職中佳渝駕校 ★★★★
30、武隆縣公路運輸管理所
武隆瑞豐駕校 合格
31、忠縣公路運輸管理所
忠縣佳信駕校有限公司 ★★★
忠縣廣達駕駛有限公司 合格
忠縣神運駕駛有限公司 合格
忠縣佳信駕駛有限責任公司忠縣分公司 合格
32、開縣道路運輸管理所通訊錄
開縣汽車駕校 ★★★★
開縣渝糧駕校 ★★★★
33、雲陽縣公路運輸管理所
森華駕校 ★★★★
明興駕校 合格
34、奉節縣公路運輸管理所
重慶祥瑞機動車駕駛員培訓學校 ★★★
萬州汽車總公司奉節分公司機動車
駕駛培訓學校 ★★★
奉節就業訓練中心駕駛培訓學校 合格
35、巫山縣公路運輸管理所
巫山縣平湖駕駛培訓中心有限責任公司 合格
36、巫溪縣公路運輸管理所
巫溪縣天河駕校 ★★★
巫溪縣鳳凰駕校 ★★★
37、石柱縣道路運輸管理所
石柱騎龍駕駛培訓學校 ★★★
石柱耀通駕駛培訓學校 ★★★
38、秀山縣公路運輸管理所
秀山駕校 ★★★★
鳳鳴駕校 ★★★
39、酉陽縣公路運輸管理所
酉陽縣四通駕駛員培訓有限責任公司 ★★★
酉陽縣機動車駕駛員培訓學校 合格
40、彭水縣公路運輸管理所
彭水順通駕校 ★★★
彭水貴祥駕校 ★★★
41、高新區道路運輸管理所
重慶公路運輸(集團)有限公司汽車
駕駛學校 ★★★★
重慶市光蘭實業有限責任公司
汽車駕駛培訓學校 ★★★
重慶市蘭花駕校 合格
佳信道路交通安全服務有限責任公司駕駛培訓學校 合格
重慶工貿駕駛技術培訓學校 合格
42、經開區道路運輸管理所
重慶瑩鴻汽車駕駛員培訓有限責任公司 ★★★
重慶潤明汽車駕駛員培訓有限公司 ★★★
重慶汽博駕駛培訓有限公司 ★★★
重慶兆祥汽車駕駛員培訓有限責任公司 合格
注:質量信譽等級欄空白的為考核「 不合格」

C. 我國科學家在遺傳育種方面的成果和利用了哪些技術原理

看網站:分子遺傳育種
或者:http://www.bioon.com/Index.asp
絕對有你要答案!

去找找下邊的文獻全文看看吧:
遺傳育種
AFLP分子標記在玉米優良自交系優勢群劃分中的應用 吳敏生 王守才 戴景瑞 《作物學報》 2000 26(1)

摘 要:利用AFLP分子標記技術研究了17個玉米優良自交系的遺傳多樣性,4個AFLP引物組合分別擴增出30、30、44、41條多態性帶,平均每個引物組合擴出36.25條帶,4個引物組合共擴增出145條帶,每一個引物組合都可將17個自交系完全分開。利用AFLP數據、進行聚類分析,將17個優良自交系聚為6群,結果表明,用AFLP標記進行玉米優勢群劃分與自交系系譜親緣關系基本一致,AFLP技術可以用於玉米自交系的遺傳多樣性研究和優勢群劃分。

從事緊湊型玉米育種的回顧與展望 李登海 《作物雜志》 2000 (5)

摘 要:從探索我國玉米高產道路,進行夏玉米高產攻關研究開始,講述了在高產試驗中從平展型玉米雜交種發展到應用緊湊型玉米雜交種的歷史過程,並通過緊湊型玉米與平展型玉米的株型比較試驗,證明了緊湊型玉米較平展型玉米的增產作用,結合緊湊型玉米雜交種的生理特徵,探索良種良法配套技術,創造出16444.35kg/hm2的夏玉米高產記錄。選育出20多個被全國玉米育種單位廣泛應用的緊湊型玉米自交系,所選育的緊湊型玉米雜交種佔全國玉米種植面積的1/3以上。推動了我國玉米育種和高產栽培研究事業的發展。本文對緊湊型玉米育種的發展提出了作者的觀點。

帶遺傳標記的玉米基因雄性不育的發現及遺傳和利用研究 林曉怡 楊典洱 林建興 《作物學報》 2000 26(2)

摘 要:1992年在玉米族遠緣雜交組合3402F3(丹340×403-2)中首次發現帶標記性狀的基因雄性不育(GMS)材料。遺傳分析結果表明,不育性受1對隱性基因控制。當不育株(A)與可育株(B)進行兄妹交,育性分離比例接近1∶1;而可育株(B)自交的後代,可育株與不育株的分離比例為3∶1。連鎖遺傳分析結果證明,不育基因(ms °)與標記性狀基因(plf)緊密連鎖,未發現有交換現象,它們可能位於同一染色體同一位點上。經過不育株5代兄妹交已選出幾個高產核不育兩用系。通過測交篩選出一個強優勢高產恢復系HR-1。利用高產核不育系與強優恢復系配製出兩個超高產玉米雜交種;小區(0.0066hm2)產量分別為72.0kg和78.1kg,比對照掖單13號增產18.6%和28.7%。本文還討論了帶遺傳標記的高產核不育兩用系的應用前景,並提出進一步研究ms°-plf基因的設想。

利用SSR標記研究玉米自交系的遺傳變異 李新海 傅駿驊 張世煌 《中國農業科學》 2000 33(2)

摘 要:利用SSR標記研究了21個玉米(Zea mays L.)自交系的遺傳變異,初步進行了雜種優勢群劃分。從69對SSR引物中篩選出43對擴增產物具有穩定多態性的引物。43對引物在供試材料中共檢測出127個等位基因變異,每對引物檢測等位基因2~7個,平均為2.95個;平均多態性信息量為0.511。21個自交系之間的遺傳相似系數變化范圍為0.480~0.768,平均為0.627。 UUPGMA 聚類分析結果表明,供試自交系可分為2個類群。黃早四自成1群;其餘20個自交系又分為5個亞群。生產上利用的高產雜交組合的親本均屬於不同的類群(亞群),而在類群(亞群)內未發現高產組合。研究發現8對具有較高多態性信息量的引物,利用這些引物可以對供試材料進行初步鑒定。研究表明,利用SSR標記可以進行玉米自交系遺傳變異分析,並用於雜種優勢群劃分。

我國21世紀玉米遺傳育種工程技術展望 李晚忱 榮廷昭 《玉米科學》 2000 8(2)

摘 要:介紹了國外玉米遺傳育種工程在分子生物學和基因工程技術等方面的研究動態,根據我國玉米遺傳育種研究工作面臨的艱苦任務和有待解決的主要問題,提出了21世紀初的發展策略。

玉米三種遺傳效應研究現狀與技術集成 段民孝 宋同明等 《玉米科學》2001,01

摘 要:通過大量詳實資料,對玉米雜種優勢、雄性不育、油分基因花粉直感等三種遺傳效應的研究歷史與現狀作了詳細概述,根據相關的遺傳理論與實踐,提出了將三種遺傳效應進行技術集成的可能性,從而形成一種高產優質玉米生產模式,有可能是未來玉米生產的發展方向。

山東省八九十年代玉米雜種優勢模式的利用 宋再華 史新海 彭守華 於福新《雜糧作物》2001,2

摘 要:通過對山東省1980~1999年生產上推廣的37個主要玉米雜交種進行分析,總結探索出山東省八九十年代有10種雜種優勢主體模式和19種子模式。其中,應用最多的主體模式為BSSS群×唐四平頭群,子模式為8112亞群×唐四平頭群、XL80亞群×唐四平頭群和C103亞群×唐四平頭群。

玉米輪回選擇的現狀與展望 謝俊賢 《雜糧作物》2001,2

摘 要:系統回顧了國內外玉米輪回選擇的研究進展;扼要介紹了我國學者近年來提出的4種新的玉米輪回選擇改良方法;同時對有關的幾個重要問題進行了展望。

玉米產量性狀配合力遺傳分析 王向東 高根來 張風琴《玉米科學》2001,01

摘 要:通過對8個中晚熟玉米自交系產量性狀進行雙列雜交分析,表明各個自交系產量性狀的一般配合力與特殊配合力存在顯著差異,玉米雜交種F1的產量構成受到一般配合力與特殊配合力的共同作用,用特殊配合力對F1的作用大於一般配合力。特殊配合力高低與一般配合力無明顯相關關系。因此在玉米雜交種組配與自交系改良工作中,既要兼顧雙親的一般配合力與特殊配合力,又要保持雜交優勢利用模式與選系模式的種質關系。

玉米主要品質性狀的配合力分析 祁新 趙穎君 鄔信康等《玉米科學》2001,01

摘 要:採用不完全雙列雜交法,對普通玉米4個品質性狀(澱粉、油分、蛋白質、賴氨酸含量)的GCA和SCA及其相關進行了分析。同一品質性狀不同親本的GCA差異較大,同一自交系不同品質性狀的GCA也有差異,同一品質性狀因組合不同而SCA也不一樣。親本自交系的GCA和SCA對雜種的品質性狀有重要作用,二者不能相互代替。

玉米雄性不育性研究Ⅷ.對玉米YⅡ-1不育胞質線粒體DNA RFLP分析 秦泰辰 徐明良等《作物學報》2001,2

摘 要:以玉米T、S、C群及新選育的YⅡ-1不育系為材料,用這4類群不育胞質線粒體DNA,經4種限制性內切酶酶切,長距凝膠分離酶切片段獲得高解析度的清晰譜帶。再以5種線粒體特異的基因片段作為探針與酶切條帶雜交,結果表明:T、S、C群表現較多差異的雜交帶型,持有明顯的多態性,YⅡ-1型雜交帶與T、S群區別明顯,與C群有少量差異。這為從遺傳組成上區分不育胞質類群和YⅡ-1型不育系的歸群提供試驗依據。

近等基因背景下對玉米胚乳突變基因ae的遺傳效應研究 滕文濤 宋同明等《作物學報》2001,2

摘 要:採用8個生產上常用的常規玉米自交系以及它們的ae近等基因系各組配16個組合進行裂區試驗。測定等基因背景各對組合的直鏈澱粉含量、千粒重、小區產量及其它農藝性狀。結果表明,純合aeae的組合與同型馬齒型組合相比千粒重、小區產量普遍降低而直鏈澱粉含量顯著提高,遺傳背景對ae基因的表達有重要影響,自交系和雜交種中可能存在著對ae基因表達不同數量的修飾基因。

利用RFLP和SSR標記劃分玉米自交系雜種優勢群的研究 袁力行 傅駿驊 張世煌等《作物學報》2001,2

摘 要:利用RFLP和SSR標記對29個玉米自交系進行雜種優勢群劃分,篩選出56個多態性RFLP探針酶組合,66對多態性SSR引物,分別在供試材料中檢測到187個和232個等位基因變異。兩種方法比較表明,SSR標記的平均多態性信息量(PIC,0.54)高於RFLP(0.42);但對供試材料的遺傳多樣性評價基本一致,平均遺傳相似系數(GS)分別為0.64和0.62。綜合RFLP和SSR分析結果進行聚類分析,將供試材料劃分為四平頭,旅大紅骨,LSC,BSSS和PA五個類群,劃分結果與系譜分析基本一致,並把系譜來源不清的種質劃分到相應的雜種優勢群。其中PN群的確認,進一步完善了我國玉米種質雜種優勢群的基本框架,為育種實踐提供了有價值的信息。

玉米遺傳轉化系統的研究進展 王罡等 《遺傳》2001,1

摘 要:本文介紹了近年來玉米遺傳轉化系統的建立、基因導入手段、方法等方面的研究進展。

玉米野生近緣種類玉米的研究和利用 李冬郁等《玉米科學》2001,2

摘 要:玉米的野生近緣植物類玉米有兩個種,一為一年生墨西哥類玉米,一為多年生類玉米.多年生類玉米有兩個變種,一為四倍體多年生類玉米,一為二倍體多年生類玉米,它們是玉米屬中除玉米種之外的另外兩個種.這些野生種在自然界的嚴酷競爭和自然選擇條件下形成了許多優良特徵、特性,特別在抗逆性、抗病蟲害、品質等方面.將其有益基因導入到栽培玉米獲得豐富的多樣性的種質遺傳資源,以創建新的基因庫,是提高玉米育種水平和效率、加快育種進程的重要基礎和途徑.通過玉米與其野生類玉米雜交,我們正從其雜種後代中選育出大批在糧食用和飼料用等方面有利用價值的優良植株並建立株系,從中選育出了優良異源自交系並配製出優良雜交種用於生產。

分子標記在玉米遺傳育種中的應用 王彩潔等《玉米科學》2001,3

摘 要:本文綜述了近年來分子標記技術在玉米目標基因的標記、玉米自交系親緣關系與遺傳多樣性研究、QTL分析、雜種優勢研究中的應用.

3個玉米細胞質雄性不育系的選育及分組鑒定 李晚忱等《作物學報》3

摘 要:從地理遠緣雜交和親緣遠緣雜交群體中,分離選育川G、類2、類3三個玉米細胞質雄性不育系。恢保關系鑒定和線粒體DNA的RFLP分析表明,三個不育系均屬C組細胞質雄性不育。但是,從線粒體DNA的RFLP帶型可以推斷,川G與類2、類3以及參試C組不育系屬於不同亞組,對克服C組細胞質雄性不育的遺傳單一性具重要意義。這三個不育系的不育性穩定且恢復容易,用以轉育的生產用不育系,已經推廣應用。

利用cDNA―AFLP技術研究玉米基因的差異表達 吳敏生 高志環 戴景瑞《作物學報》3

摘 要:利用cDNA-AFLP技術,對玉米強優勢組合和弱優勢組合及其雙親自交系在苗期和雄穗生長錐伸長期的基因表達進行了分析。結果表明,玉米強優勢組合和弱優勢組合的基因表達有明顯差異,基因表達有多種類型,表現出質和量的差異,不僅有增強,也有雙親沉默,弱優勢組合雙親沉默的數量在苗期和雄穗生長錐伸長期均高於強優勢組合,雜種優勢的大小可能與雙親基因間的抑制有關。

玉米細胞質線粒體DNA RFLP分類研究 李小琴等《作物學報》2001,4

摘 要:本實驗用4個酶、4個探針組成16個酶/探針組合對玉米N、T、C、S、WBMs、801CMS等細胞質進行了線粒體DNA(mtDNA)RFLP分析。一方面對玉米細胞質 mtDNARFLP 分類方法進行研究,證明只要酶/探針技術體系合適,可以通過該方法對細胞質進行快速准確地分類;提出探針的選擇是主要的,酶次之;認為PstⅠ/B30、HindⅢ/pBcmH3、BamHⅠ/pHJ2-7-1三個酶/探針可以作為mtDNA RFLP分類技術體系。另一方面,用 mtDNA RFLP分 類法把新發現的 WBMs 不育胞質劃分為S組,801CMS劃分為C組。

CIMMYT群體與中國骨幹玉米自交系雜種優勢關系的研究 李新海等《作物學報》2001,5

摘 要:本文旨在採用NCⅡ遺傳交配設計,通過在武漢的兩年試驗研究10份 CIMMYT 群體與我國骨幹玉米自交系之間的雜種優勢關系,以探討利用外來種質拓寬我國玉米種質遺傳基礎的途徑.試驗結果表明:在與我國優良骨幹自交系交配的組合中,群體Staygreen、群體43-C11和群體21-C2三個群體穗部性狀表現較好,單株產量一般配合力高,表現出較高的利用潛力.在供試的50份組合中,有13份組合的對照優勢為正值,其中涉及到含有Tuxpeno血緣的3個群體(群體43-C11、群體21-C2、群體49-C6)的組合達8份,佔61.54%.在4份強優勢組合中,群體43-C11和群體21-C2參與形成的有3份.這些結果暗示我國現有的優良種質與Tuxpeno種質的配對有可能組成具有較大潛力的雜種優勢模式.A8833和A9245群體諸性狀一般配合力表現較差,與供試的我國骨幹玉米自交系的雜種優勢較低.群體32、基因庫19-C19、黃粒綜合種C3和P500四個群體農藝性狀一般配合力表現中等,產量一般配合力不高,但可以作為特殊種質資源加以利用.本文的研究結果為有效利用這批外引種質提供了重要信息。

優質蛋白玉米自交系產量的特殊配合力及其雜種優勢模式的初步分析 番興明等《作物學報》2001,6

摘 要:對從國際玉米小麥改良中心(CIMMYT)引入的及省內自育的10個優質蛋白玉米(QPM)優良系進行了配合力分析及雜模式的初步研究.通過部分雙列雜交獲得45個雜交組合,並種植在雲南省的3種不同生態條件下進行觀察鑒定.產量的方差分析結果表明,品種之間、環境之間的差異達到極顯著水平,而重復之間不顯著;產量的一般配合力差異達極顯著水平,而特殊配合力的差異不顯著.雜交組合CML147噪ML23具有最高產量(8512.95kg/hm2),雜交組合YML102噪ML12具有最低產量(1486.05kg/hm2).自交系YML23產量的一般配合力效應值最高(90.90),自交系CML149(35.19)和CML147(30.57)產量的一般配合力效應值也較高;而自交系CML174產量的一般配合力效應值最低(-66.23).自交系CML140與YML102具有最高的產量特殊配合力效應值(95.95),自交系CML140與YML29產量的特殊配合力效應值也較高(86.31);而自交系YML12與YML102產量的特殊配合力效應值最低(-178.19).根據雜交組合產量性狀的配合力分析,可初步將這10個優質蛋白玉米自交系劃分為4個雜種優勢群和4種雜種優勢模式。

利用RFLP和SSR標記劃分玉米自交系雜種優勢群的研究 袁力行 傅駿驊 張世煌等

優質蛋白玉米遺傳育種研究進展 丁占生 《中國農業科學》 2000 33(增刊)

摘 要:從遺傳規律、種質資源、品種選育3個方面對優質蛋白玉米研究進行了綜述。opaque-2基因可調節醇溶蛋白的合成,改善胚乳蛋白質品質;修飾基因可克服opaque-2基因的負面效應,作用機理可能與γ-醇溶蛋白含量增加有關。將opaque-2基因和修飾基因導入普通玉米種質,選育出若干優質蛋白玉米基因庫、群體,並進行雜種優勢和配合力研究。今後應注重遺傳規律研究,為育種提供新思路、新方法。熱帶、亞熱帶地區結合雜交種選育繼續拓寬遺傳基礎,溫帶地區應重點開展種質的引入、改良及創新研究,在育種工作中應用簡便、有效的品質檢測方法和分子標記輔助選擇技術。

玉米根系性狀的遺傳及相關分析 王秀全 陳光明 何丹 《中國農業科學》 2000 33(增刊)

摘 要:對玉米根系性狀的遺傳及相關研究結果表明:各根系性狀在不同親本間存在真實的遺傳差異;不同親本之間,根系性狀的配合力存在顯著差異,這為組配出根系發達的玉米雜交種提供了遺傳基礎。同時根系性狀中氣生根條數、根鮮重、根乾重、根總長、根總條數等性狀的遺傳以加性效應為主,遺傳力較高,能穩定遺傳,其轉育及早代選擇有效。相關分析表明,氣生根條數與根鮮重、根乾重、根總長、根總條數、土壤中根條數正相關顯著或極顯著,可作為玉米育種根系選擇的指標。

玉米果穗苞葉性狀的遺傳分析 霍仕平 晏慶九 許明陸 《雜糧作物》 2000 20(2)

摘 要:採用NCⅡ交配設計,對玉米果穗苞葉數、苞葉長、苞葉寬和苞葉重進行了遺傳分析。結果表明:苞葉數和苞葉寬的遺傳總方差中,加性方差占絕大部分,遺傳上主要表現為加性效應,符合加性——顯性遺傳模型,兩性狀的廣義遺傳力(hB2(%)分別為54.69%和37.81%,狹義遺傳力(hB2(%)分別為49.42%和29.17%;苞葉長和苞葉重的遺傳總方差中,加性方差雖佔大部分,但非加性方差也約佔1/4,甚至接近1/2(苞葉重),遺傳上除主要表現為加性效應外,尚有顯性和上位性效應存在,兩性狀的hB2(%)分別為61.62%和93.01%,hB2(%)分別為43.43%和55.08%。在育種上,這4個苞葉性狀重點在於對親本的選配,但苞葉長和苞葉重還應重視等位基因的顯性效應和非等位基因間的上位性所產生的雜種優勢。

玉米人工合成群體配合力效應及遺傳潛勢研究 鐵雙貴 鄭用璉 劉丁良 《作物學報》 2000 26(1)

摘 要:選用6個自交系為測驗種,採用NCⅡ遺傳交配設計,對以我國西南地區優良玉米地方種質巫溪14,蘭花早和北美,熱、亞熱帶種質為主體的人工合成群體LBM、WBM、LLS、WLS和兩個美國優良群體BSSSR、BS16等6個群體的配合力效應及遺傳潛勢進行了系統評估。兩年兩地(武漢、安陽)的研究結果表明:LBM、WBM、LLS、WLS群體的單株產量GCA高於BSSSR和BS16;參試的36個組合中高產組合主要集中在以LBM、WBM、LLS、WLS為親本之一的組合中,其中WBM ?HZ85產量最高;根據SCA效應及產量表現,確定了若干雜種優勢配對模式;雜種優勢類群的劃分存在明顯的交叉,表明人工合成群體遺傳變異豐富、遺傳基礎復雜,具有較好的輪回選擇及組配優勢組合的遺傳潛勢。

玉米雜種優勢與種質擴增、改良和創新 張世煌 彭澤斌 李新海 《中國農業科學》 2000 33(增刊)

摘 要:遺傳基礎狹窄是當前玉米育種的首要限制因素。根據雜種優勢群和雜種優勢模式的原理擴增和改良玉米種質,將為育種技術創新和產品創新奠定基礎。我國研究雜種優勢群的技術路線可概括為系譜分析結合雙列分析、NC-Ⅱ設計和DNA分子標子技術的組合。當前,我國玉米育種主要使用3個雜種優勢群或5個亞群,2個主要雜種優勢模式或4個子模式。根據我國玉米生產和種質結構特點,制定了玉米種質擴增、改良和創新的技術路線,主要包括外來群體接力改良、創造半外來種質和分析雜種優勢群與構建雜種優勢模式。雜交種選育技術的提高和雜種優勢模式的構建促進群體改良技術從群體內選擇轉變為群體間相互輪回選擇。相應的技術路線也要予以調整。

玉米種子純度檢驗方法研究 孔廣超 曹連莆 《種子》2000 (3)

摘 要:闡述了檢驗玉米種子純度的形態學方法、生理生化方法和分子生物學方法的研究及應用情況,並對各種方法的優缺點進行了述評。

玉米株型性狀的遺傳參數研究 趙延明 王玲 王日方 《雜糧作物》 2000 20(2)

摘 要:選擇玉米株型性狀時應以GCA為主,重點考慮親本自身的性狀特點。株高GCA與穗位GCA、葉面積GCA,穗位GCA與葉面積GCA,葉長GCA與葉面積GCA,葉面積GCA與葉片數GCA之間相關顯著或極顯著,相互間選擇有促進作用。遼76、遼87、遼5088、沈137等自交系可根據育種目標加以利用。

雜種優勢模式在山東省玉米育種上的應用 陳舉林 王玉林 蘇波 《雜糧作物》 2000 20(2)

摘 要:山東省玉米育種取得了很大成就,但其遺傳基礎相對狹窄。主要種質分為改良Reid、Lancaster、塘四平頭、旅大紅骨和其它雜優種質群。改良Reid和塘四平頭雜優群起主導作用。主要雜種利用模式以改良Reid×塘四平頭,塘四平頭×其它種質、改良Reid×其它種質、塘四平頭×Lancaster、改良Reid×旅大紅骨為輔。應加強種質改良,豐富遺傳基礎,探索新的雜種優勢利用模式。

玉米分子圖譜的構建和遺傳多樣性分析 王天宇 黎裕 《玉米科學》 2000 8(2)

摘要:全面評述了近一二十年來利用分子標記技術構建分子標記圖、進行遺傳多樣性評價及雜種優勢預測的研究進展。

玉米單交種選育存在的不足及彌補措施 於秀榮 邢吉敏《河北農業科學》4(2) 2000 6

摘要:玉米單交種的選育越來越集中在幾個骨幹自交系,造成種質遺傳基礎狹窄。為拓寬種質遺傳基礎,應進一步發掘和引進種質資源,採用群體改良和生物工程技術選育自交系。

帶遺傳標記的玉米基因雄性不育的發現及遺傳和利用研究 林曉怡 楊典洱 林建業 《作物學報》 2000 26(2)

摘要:1992年在玉米族遠源雜交組合3402F3(丹340X403-2)中首次發現帶標記行狀的基因雄性不育(GMS)材料。遺傳分析結果表明,不育性受1對隱性基因控制。當不育株(A)與可育株(B)進行兄妹交,育性分離比例接近1:1。而可育株(B)自交的後代,可育株與不育株分離的比例為3:1。連鎖遺傳分析結果證明,不育基因(MS0)與 標記性基因(PLF)緊密連鎖,未發現有交換現象,它們可能位於同一染色體同一位點上。經過不育株5代兄妹交已選出幾個高產核不育兩用系。通過測交篩選出一個強優勢高產恢復系HR-1。利用高產核不育系於強優勢恢復系配製出兩個超高產玉米雜交種;小區(0.0066HM2)產量分別為72.0KG和 78.1KG,比對照掖單13號增產18.6%和28.7%。本文還討論了帶遺傳標記性狀的高產核不育兩用系的應用前景,並提出了進一步研究MS0-PLF基因的設想。

矮生玉米的遺傳與育種 閻淑琴 《玉米科學》 2000 8(2)

摘要:簡單的概述了矮生玉米的遺傳規律。回顧了我國矮生玉米育種及其發展概況。並結合嫩江農科所育種實踐,論述了矮生玉米的研究使用及其發展前景。

爆裂玉米的品質及其選育 曾三省(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所 100081)1999,7(1).—14~17

摘要:本文對爆裂玉米的品質及其測定作了介紹,並對影響爆裂玉米最重要的品質特徵爆裂膨脹性的因素進行分析,還論及爆裂玉米品種的選育方法。

多胞質玉米胚乳澱粉粒性狀的掃描電鏡觀察 李敬玲(中國科學院遺傳研究所 北京 100101),賈敬鸞,劉 敏… 遺傳學報.— 1999,26(3).—249~253

摘要:11種多胞質系玉米胚乳澱粉粒的掃描電鏡觀察表明:不同的細胞質對細胞核有不同程度的互作,3種甜質胞質玉米的胚乳澱粉粒多呈球形,排列緊密,存在一定的共性;這11種玉米胚乳澱粉粒的平均直徑為9.78μm~14.69μm,通過玉米胚乳粉粒形狀特徵的觀察,在玉米澱粉性狀和玉米籽粒的商品價值關繫上進行一定程度探索,為玉米的進一步發展和研究提供了科學依據。

黑龍江省玉米品種發展歷程及其遺傳組成分析 李春霞(黑龍江省農科院玉米研究中心 150086),蘇俊 玉米科學.—1999,7(1).—36~40

摘要:本文通過對黑龍江省1980~1997年18年間種植面積在1.0萬hm2以上的玉米雜交種情況及其遺傳組成分析,結果表明我省玉米品種的變化特點是:80年代中前期以自育、早熟品種為主,單、三、雙交種同時並用80年代後期應用的中晚熟品種(如四單8、吉單101等)多為從吉林、遼寧等省引入的;90年代應用的優良品種以四單19、本育9、龍單13為主。同時還可以看出生產上應用的雜交種的種質:在80年代集中在甸11、Bup44、大黃等幾個骨幹係上,90年代逐漸轉向以Mo17類亞群、塘四平頭群為主階段。應用的親本材料過度集中造成了我省玉米種質遺傳基礎日趨狹窄。因此玉米育種工作應加強基礎材料的改良研究與開發利用研究,從而拓寬基因資源,解決我省玉米育種種質資源缺乏,遺傳基礎狹窄的問題。

幾個玉米自交系主要數量性狀配合力分析 / 敖 君(黑龍江省農科院牡丹江農科所 157041)//玉米科學.—1999,7(1).—41~42

摘要:按(P1× P2)不完全雙列雜交設計,分析了5個玉米自交系的株高、穗位、禿尖、穗粗、行數、行粒數、軸粗、穗重和單株產量9個性狀的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結果表明禿尖、行粒數、軸粗和穗重主要受加性基因影響,其餘5個性狀加性和非加性基因效應同時存在。

利用DNA指紋鑒定玉米雜交種純度及其真偽技術的研究 / 趙久然(北京市農林科學院玉米研究中心 100089),郭景倫,孔艷芳 … // 玉米科學.—1999,7(1).—9~13

摘要:從500個隨機引物中篩選出30個在玉米上具有較好多態性的RAPD隨機引物,並進一步篩選確定了適合我國主要玉米雜交種及其雙親的特異引物,建立了相應的DNA指紋圖譜。雜交種的DNA指紋圖譜表現為父、母本雙親帶型的互補,均未出現互補帶型之外的新帶型。應用RAPD技術獲得DNA指紋圖譜的方法可以簡便、快捷、經濟、准確地鑒別玉米雜交種子純度及真偽。目前已進行了上百份的檢測實踐,無一差錯。

RAPD技術在玉米自交系親緣關系研究中的應用 / 孫致良(萊陽農學院 265200),張超良,金德敏…//遺傳學報.--1999,26(1). --61~68

摘要:通國對我國正在使用的12個玉米骨幹自交系的RAPD分析,從220個Operon引物中篩選出12個能產生穩定的遺傳多態性的引物。利用這些引物擴增出的指紋圖譜,進性聚類分析,可將全部供試自交系分成3個類群。第1類群包括黃早4系統的5個自交系;第2個類群包擴478和488兩個姊妹系;第3類群包括5個關系較遠的自交系,其中3個來自美國,1個是全部中國血統,1個既有美國血統又有中國血統。這個結果與根據各個自交系的已知系譜確立的親緣關系基本一致。

RAPD分子標記與玉米雜交種產量優勢預測的研究 / 吳敏生(中國農業大學遺傳育種系 100094),王守才,戴景瑞 / 遺傳學報.-1999,26(5).-578~584

摘要:以24個優良玉米自交系按NCⅡ(11×13)設計組配成143個單雜交種為材料,利用RAPD分子標記技術研究玉米雜交種優勢群劃分,遺傳距離(GD)與特殊配合力、雜種產量、雜種產量優勢(MH)的關系。結果表明:⑴RAPD技術可用於玉米雜交優勢群劃分。⑵親本遺傳距離與雜種產量優勢、雜種產量、特殊配合力有一定相關關系,但決定系數很小,分別是10%、10%、15%,利用RAPD技術預測雜種優勢、雜種產量作用有限,應進一步研究與雜種優勢有關的數量性狀位點(QTL),從而使育種家預測高產組合成為可能。

玉米兩個RFLP標記的原位單雜交與共雜交定位的比較 / 杭超(武漢大學生命?/div>

D. 2019北京世園會怎麼樣

2019北京世園會非常不錯,適合帶小孩子去逛著玩。

館設種類:

中國館、國際館、植內物館、生活體驗館容。

參展單位:

截至2019年1月19日,2019年中國北京世界園藝博覽會各項籌備工作進展順利,已有110個國家及國際組織明確參加,預計參觀人數將不少於1600萬人次

熱點內容
茶花白棉蚧 發布:2025-02-09 03:32:26 瀏覽:229
買牡丹畫 發布:2025-02-09 03:22:17 瀏覽:223
紫色百合花圖片 發布:2025-02-09 03:22:09 瀏覽:150
適合盆栽的木本植物 發布:2025-02-09 03:18:32 瀏覽:688
南溪花卉公園 發布:2025-02-09 03:16:21 瀏覽:640
冬天紫羅蘭枯萎 發布:2025-02-09 03:07:07 瀏覽:667
三花卉寫生 發布:2025-02-09 03:05:21 瀏覽:504
櫻花紅破之笑紅塵 發布:2025-02-09 02:45:34 瀏覽:714
描寫梅花的語句 發布:2025-02-09 02:45:03 瀏覽:76
情人節要給 發布:2025-02-09 02:42:58 瀏覽: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