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花禽鳥
Ⅰ 夏天荷花小鳥有那些古詩
《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宋】楊萬里
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回
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答花別樣紅。
《小池》【宋】楊萬里
泉眼無聲惜細流,樹陰照水愛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
《夏雨後題青荷蘭若》【唐】施肩吾
僧舍清涼竹樹新,初經一雨洗諸塵。
微風忽起吹蓮葉,青玉盤中瀉水銀。
仰看雲中雁,禽鳥亦有行.——唐·杜甫《遣興三首》
桃花細逐楊花落,黃鳥時兼白鳥飛.——唐·杜甫《曲江對酒》
寒花隱亂草,宿鳥擇深枝.——杜甫《薄暮》
江碧鳥逾白,山青花欲然.——杜甫《絕句二首》
風急天高猿嘯哀, 渚清沙白鳥飛回. 杜甫《登高》
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杜甫《春望》
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王維《鳥鳴澗》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柳宗元《江雪》)
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孟浩然《春曉》)
盪胸生層雲,決眥入歸鳥.(杜甫《望岳》)
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陶淵明《飲酒》)
山光悅鳥性,潭影空人心.(常建《題破山寺後禪院》)
眾鳥高飛盡,孤雲獨去閑.(李白《獨坐敬亭山》)
鳥宿池邊樹,僧敲月下門.(賈島《題李凝幽居》)
蟬噪林逾靜,鳥鳴山更幽.(王籍《人若耶溪》)
Ⅱ 非常全面的寫意荷花畫法,值得收藏!
用寫意方法畫荷花,是對真實荷花的提煉、誇張和概括。畫荷花,必須把荷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體態大方,飄然若仙的精神表現出來,可雙勾,可厾筆,可勾厾並用。畫好的關鍵在於運筆和章法(構圖),尤其是運筆是畫好荷花的根本。畫花時要用鋒得當,水分適度,起落有度,快慢相宜。雙勾通常用中鋒或裹鋒,力求渾厚挺拔,厾筆要輕重有姿,力求滋潤有力。畫葉時要注意鋒勢走向,水分飽滿,快慢配合,筆意連接,力求整體有韻。畫柄時要注意用鋒速度,通常以使用中、裹、逆、拖鋒為宜,力求圓潤挺拔。章法是作品的框架,把荷花和小葉卸任為點,柄看作為線,荷花看作為面,通過點、線、面在畫面上的開合、阻引、緊松、錯落的組合和切割以及流露出的濃淡、枯濕、前後的搭配,使畫面產生豐富的韻律效果,從而體現出荷花的多姿多彩。關鍵問題解決了,成功就有了把握,同時還須在筆墨、章法、詩文、書款、印章等方面作合理的安排及巧妙的組合,才會產生出一幅好的作品來。
技法演示
畫荷花要注意用筆和水分的控制,要體現出筆在紙面上行走的輕重、快慢和頓挫。荷葉的筋脈似雞爪,要畫得有彈性。荷柄上的點要連貫,須疏密錯落。
畫雙勾荷花和中鋒運筆,注意提按,尾筆要收得住,轉折要向相,整朵花畫完後可在花瓣尖上加濃墨復筆。
雙勾荷花開放的形狀,中鋒運筆,水分不宜多,行筆中要有頓挫並注意快慢。
厾筆荷花要側鋒運筆,注意頓挫提按,筆尖、筆肚、筆根都要用好,要向相,事朵花畫完後可以在花瓣尖上添以深色。
厾筆荷花開放的形狀,運筆要有提按頓挫。墨分五色,不拖膩。
畫重瓣荷花可側鋒、中鋒兼用,注意花瓣的勢向,中間的和邊上的瓣形要有變化,整個花的中間部分可畫得模糊一點,邊上可畫得清楚一些,如此,可使花朵的整體效果更好。
重瓣荷花開放的幾個形態。
荷花開放的幾個形態。
荷花開放的幾個形態。
荷葉的幾個形態,畫時要注意運筆的快慢,可側、中鋒並用,須墨分五色。勾葉筋時不能讓葉筋跳出葉子,要溶在葉里,須做到枯濕相間,有力有勢。
荷葉的搭配要注意大小、疏密、錯落與前後的關系。
蓮藕的畫法
章法構圖
1.荷花在左上位置的章法
2.荷花在右上位置的章法
3.荷花在左下位置的章法
4.荷花在右下位置的章法
1.荷花在中上位置的章法。荷花畫在中上位有莊重感和神聖感,荷葉的大小搭配要處理好,不要呆板了。
2.荷花在中下位置的章法
3.荷花在中間位置的章法,荷葉的補白要靈活
4.荷花在左中位置的章法
1.荷花在右中位置的章法
2.荷花在右下位置交叉的章法,要撐得住,注意疏密,不要畫亂了
3.荷花在右上位置交叉的章法
4.荷花在左上位置的章法
1.荷花在左下位置的章法
2.兩朵荷花的章法。畫多花頭的作品,要注意花和花、花和葉之間的關系及大小、疏密的分配。
3.三朵荷花的章法
4.兩朵荷花的章法
三朵荷花的章法。運用花柄的疏密排列,畫面有向上的張力。
白荷花的章法
技法演示
夏荷
夏荷是荷花的盛花期,表現這一時期的荷花應著重在繁茂與活力方面做文章,可多花多葉,以此體現生機盎然、欣欣向榮的審美意境。
秋荷
與夏荷不同的是,秋日的荷花已經開始調謝,其特徵為花瓣脫落,荷葉亦出現破碎。創作時布局要空靈,須留出一定的空間以區別於夏荷的繁密茂盛,畫出秋荷的特點。
冬荷
冬日的荷塘也是一景,荷花雖已殘敗卻也別有特色,枯萎的荷葉可用破筆焦墨表現,荷花已成蓮蓬,可用深墨勾勒,渲染赭色,表現蕭瑟的景象。
風荷
畫特定環境中的荷花,要把握環境給荷花造成的影響,如風荷,因風力的作用,荷花荷葉均應向同一方向傾斜,荷葉有側卷翻轉的現象,荷花亦有側傾的現象,要畫出動感,方能表現出環境造成的特徵。
雨荷
畫雨中的荷花,可先用礬水朝一個方向灑在紙上,待干後再畫。雨中的荷花,因受雨勢的影響,花、葉均作下垂狀,因礬水的作用,畫面上自然會產生雨點的感覺,兩相結合,便產生了雨荷的效果。
雪荷
畫雪中的荷花,可先用礬水或白粉點灑在紙上,待干後再畫。畫雪荷,方法與冬荷相近,只是畫得更焦更幹些,須表現出殘敗的感覺。烘染背景時,因礬水或白粉的作用,會有飛雪的感覺出現,在畫面上補以鳥雀,一方面豐富了色彩,另一方面也給畫面增添了活力。
示範解析
紅蓮接天
墨葉紅荷,是表現荷花的常用方法,就色彩關系而言,紅與黑的搭配是一種經典,尤其是在把握了相互之間的大小、疏密關系及穿插互襯關系後,所出的效果便會產生質的飛躍,讀後有賞心悅目的感覺。
六月當紅
是圖所表現的是盛放期的荷花,紅荷朵朵,欣欣向榮,荷葉濃淡互襯,體現的是滋潤,而荷柄枯焦勁挺則是一種活力的展示。構圖偏重左側下端,為保持畫面平衡,於右側上方補以落款印章,並配以蜻蜓,章法完整,也很活躍。
荷塘清翠
作品的內容與作品的名稱有時可以有一個巧妙的結合,荷塘清翠原本只是反映了荷花的綠翠,畫面中補以翠鳥,便有了諧音的含義,作為意義的表達,更有了層次感,趣味性也得到了加強。
鴛鴦聯蓮
鴛鴦為吉祥鳥,象徵著忠貞與美好,蓮花亦有連連不斷的含義,兩者結合,便深層次地表達了一種心願與期望,就表現方法而言,荷花荷葉可畫得粗放些,鴛鴦則須畫得細膩些,由此而產生的對比關系,可使畫面效果更佳。
紅運當頭
一柄紅荷於荷葉之間斜穿而過,懸於禽鳥的頭部上方,謂之紅運當頭,這是典型的討口彩的表現手法,深受我國民間大眾的歡迎,就形式內容而言,不啻是審美與期望的絕佳結合。
一鷺蓮生
諧音為一路連升,也是一種口彩,頗合民間傳統的意識理念,蓮為水生植物,鷺為水邊涉禽,兩者本來也相配,白蓮白鷺以線勾之,背襯大片潑墨荷葉,黑白分明,對比大,效果佳。
蓮塘金魚
蓮塘或有魚,但很少見金魚,作為創作理念,可不必拘泥於有或無,藝術原來是浪漫的,不悖常理即可。是圖以粗荷細魚的手法表現了荷塘一角,金魚擺尾游,荷葉受風斜,有動感,卻悠然。
蟾蓮聲馨
蟾與禪、財諧音,畫名是討口彩的,畫面則兼得口彩與佳賞。紅花墨葉,搭配相宜,自然大方。荷應為靜態,卻因風的作用有了動感,蟾應為動態,由於動作緩慢則產生了靜的感覺,動與靜的對比設計,非常得趣。
竹君蓮生
此圖寓意「祝君連升」,題材討好,頗吉祥。蓮竹相配,尤宜畫面組合,竹為線,荷為面,自然的線面關系給創作帶來了諸多使得,雖如此,亦須嚴謹構圖,令主次分明,達到最佳效果。
紅衣金秋
夏去秋至,荷花謝荷葉殘,情境已蕭瑟,卻也不盡然,是圖畫秋荷,在殘荷敗葉間配以小雀雙棲,不僅活躍了畫面,也豐富了色彩,畫中的禽鳥機靈敏捷,不僅起到了很好的點綴作用,也為殘荷的來年重生做了鋪墊,唱響的是一麴生命的贊歌。
芙蕖白頭
在花鳥畫中常有畫白頭翁的,且多為成雙成對,皆因其寓意白頭偕老之故也,畫荷花也可配此鳥,或飛或棲均可,須注意鳥棲之處只可是荷柄,不可落在荷葉上。
四季春
這是一種浪漫主義的表現方法,也是傳統的表現方法。將不同季節的花卉合畫於一幅,多種的樣式與各異的色彩呈現的是一種飽滿,是一種豐富,體現的是美好與吉祥。歷代畫家多有此種形式的表現,謂之「歲朝清供」。
紅菱多蓮子
蓮蓬是荷花的產物,蓮蓬多蓮子,傳統觀念中將其喻為多子,是興旺發達的象徵。學畫荷花,也應學會畫蓮蓬,如秋荷、冬荷均可將其作為主要表現對象。
素材來源網路,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Ⅲ 如何鑒賞美術作品
顏色是否協調,意境還有內涵
Ⅳ 國畫的由來
國畫一詞起源於漢代,漢朝人認為中國是居天地之中者,所以稱為中國,將中國的繪畫稱為「中國畫」,簡稱「國畫」。
Ⅳ 贊美荷花與水鳥的詩句
1. 關於寫水鳥的詩句
關於寫水鳥的詩句 1.有關水鳥的句子
鴛鴦。這是最常見的,很多描寫愛情的詩詞里都會有。如:鴛鴦俱是白頭時,江南渭北三千里。——【宋】賀鑄 · 《惜余春·急雨收春》
鸂鶒[xī chì]。比鴛鴦大,多紫色,好並游,俗稱紫鴛鴦,也多見於愛情詩詞中。如:荷芰風輕簾幕香,綉衣鸂鶒泳回塘,小屏閑掩舊瀟湘。——【五代】顧敻 · 《浣溪沙》
白鷺。如:漠漠水田飛白鷺,陰陰夏木囀黃鸝。——【唐】王維 · 《積雨輞川庄作 》
雁。屬於雁形目,也是一種水鳥,形狀略像鵝,頸和翼較長,足和尾較短,羽毛淡紫褐色,善於游泳和飛行。在詩詞中也是很常見的一種鳥類。如:雁字無多,寫得相思幾許。——【宋】周密 · 《掃花游·九日懷歸》
2.古詩詞中描寫的水鳥品種有哪些
古詩詞中描寫的水鳥品種有:畫眉鳥、黃鸝鳥、鷓鴣、大雁、鷺鷥
1、《畫眉鳥》宋·歐陽修
百囀千聲隨意移,山花紅紫樹高低。
始知鎖向金籠聽,不及林間自在啼。
2、《絕句》唐·杜甫
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
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
3、《鷓鴣》唐·鄭谷
暖戲煙蕪錦翼齊,品流應得近山雞。
雨昏青草湖邊過,花落黃陵廟里啼。
遊子乍聞征袖濕,佳人才唱翠眉低。
相呼相應湘江闊,苦竹叢深日向西。
4、《歸雁》唐·錢起
瀟湘何事等閑回,水碧沙明兩岸苔。
二十五弦彈夜月,不勝清怨卻飛來。
5、《鷺鷥》唐·鄭谷
閑立春塘煙淡淡,靜眠寒葦雨颼颼。
漁翁歸後汀沙晚,飛下灘頭更自由。
3.寫兩句關於寫鳥的詩
關關雎鳩,在河之洲。
《詩經•周南•關雎》關關:雌雄二鳥相互和答的鳴聲。雎(jū)鳩(jiū):水鳥,喜捕食魚類,雌雄的情意專一。
洲:水中陸地。這是《詩經》第一篇作品的起句。
寫雎鳩和鳴。 ●風雨如晦,雞鳴不已。
《詩經•鄭風•風雨》晦:昏暗。已:止。
由於風雨交加,天昏地暗,雄雞以為天還未亮,仍啼叫不住。後人往往比喻為黑暗中的呼聲不絕。
●燕燕於飛,頡之頏之。 《詩經•邶風•燕燕》頡(xié):上飛。
頏(háng):下飛。 ●伐木丁丁,鳥鳴嚶嚶。
出自幽谷,遷於喬木。 《詩經•小雅•伐木》丁丁:伐木之聲。
嚶嚶:鳥和鳴之聲。幽:深。
遷:升。喬:高。
以伐木起興,描寫鳥兒飛遷求伴。詩句被後人用於對求友、求上進、求寓所、求升遷的祝賀和鼓勵。
「喬遷」一詞源於此。 ●鶴鳴於九皋,聲聞於天。
《詩經•小雅•鶴鳴》九皋(gāo):很深的沼澤。寫深澤的鶴聲可直沖上天,比喻正義之聲是掩蓋不住的。
●王雎鼓翼,鶬鶊哀鳴,交頸頡頏,關關嚶嚶。 漢•張衡《歸田賦》王雎(jū):鳥名,雎鳩。
鶬鶊:黃鶯。頡頏(xié háng):鳥兒上下翻飛的樣子。
關關嚶嚶:鳥的鳴聲。生動地描繪了雎鳩和黃鶯飛翔的動態和悲鳴的聲音。
●月明星稀,烏鵲南飛,繞樹三匝,何枝可依。 三國•魏•曹操《短歌行》匝(zá):周,圈。
依:棲、攀。寫良禽擇木而棲,比喻賢人良才當擇主而事。
體現作者渴望招賢納士,以實現統一天下的偉大抱負。 ●眾鳥欣有托,吾亦愛吾廬。
晉•陶淵明《讀山海經》欣:高興。托:依託、棲宿。
廬:茅廬、住所。以鳥之愛巢,比己之愛廬,表現田園生活的閑適。
●望雲慚高鳥,臨水愧游魚。 晉•陶淵明《始作鎮軍參軍經曲阿一首》仰望和俯視禽魚,自己感到慚愧。
當官要違反自己的意願,而鳥魚卻能自由自在地生活,這反映了詩人歸隱思想。 ●早知半路應相失,不如從來本獨飛。
南朝•梁•蕭綱《夜望單飛雁》應:會。這是孤雁在總結生活經驗,認為應求其獨立,頗有哲理。
●雨雪霏霏雀勞利,長觜飽滿短觜飢。 南朝•梁•《雀勞利歌辭》霏霏:大而密的樣子。
勞利:覓食的雜訊。觜:即「嘴」。
比喻在困難的環境下,有權勢、會鑽營的人可飽腹肥腸;反之則挨凍受餓。 ●新年鳥聲千種囀,二月楊花滿路飛。
北朝•北周•庚信《春賦》囀:鳥的啼鳴聲。用鳥囀和花飛來傳達春天的信息,形象生動。
●願逐三秋雁,年年一度秋。 唐•盧照鄰《昭君怨》逐:追逐、跟隨。
一度秋:一年一度的秋歸。極言昭君因見雁飛而思鄉的強烈感情。
●鵝、鵝、鵝,曲項向天歌。白毛浮綠水,紅掌撥清波。
唐•駱賓王《詠鵝》項:指鵝的長頸。全詩僅十多個字,已把鵝群戲水時的神態聲色都逼真地描繪出來。
●高飛憑力致,巧囀任天姿。 唐•祖詠《汝墳秋同仙州王長史翰聞百舌鳥》致:達到。
囀:鳥的啼鳴聲。任:聽任。
天姿:天資。捕捉人們不經意的鳥雀飛囀的自然現象,暗寓事業的成功有賴於實踐和天資相結合的深邃的道理。
●萬壑樹參天,千山響杜鵑。 唐•王維《送梓州李使君》壑(hè):山溝。
杜鵑:鳥名。 ●漠漠水田飛白鷺,陰陰夏木囀黃鸝。
唐•王維《積雨輞川庄作》漠漠:密布的樣子。陰陰:幽暗的樣子。
囀:啼唱。寫久雨後的鄉村自然景色,廣闊無際的水田上邊,白鷺展翅飛翔;濃蔭蔽日的夏林深處,黃鸝宛轉歌唱。
形象生動,色彩鮮明,對偶工整。 ●入春解作千般語,拂曙能先百鳥啼。
唐•王維《聽百舌鳥》千般語:各種鳴叫。拂曙:拂曉。
●孤飛一片雪,百里見秋毫。 唐•李白《觀放白鷹》秋毫:禽鳥在秋天長出的新的細毛。
形容在一片清白之中最易明察,哪怕是最微小的事物。這兩句也可視為某種藝術表現手法。
●香稻啄余鸚鵡粒,碧梧棲老鳳凰枝。 唐•杜甫《秋興八首》碧梧:梧桐。
地面上可見鸚鵡啄剩的米粒,梧桐上可見棲息的鳳凰。形容當時長安物產的豐盛,景物的美麗。
●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 唐•杜甫《絕句》寫春日田野風光。
富有生機活力,動態逼真;黃、綠、白、青相間,色彩鮮明。 ●高堂見生鶻,颯爽動秋骨。
唐•杜甫《畫鶻行》鶻(hú):鳥名,隼屬動物的舊稱。青黑色,多鳴叫。
秋骨:鶻至秋而善擊。此以英姿颯爽的生鶻,以引起下文對畫鶻的描寫。
●願分竹實及螻蟻,盡使鴟梟相怒號。 唐•杜甫《朱鳳行》竹實:鳳的食料。
及:給。螻蟻:螻蛄、螞蟻。
鴟(chī)梟(xiāo):兩種鷹類的飛禽。贊揚朱鳳愛有幼小動物,不畏凶惡勢力的精神。
●寒花隱亂草,宿鳥擇深枝。 唐•杜甫《薄暮》寫自然界中喜陰暗幽深的生物,可用於比喻人的性格和處境。
●江碧鳥逾白,山青花欲然。 唐•杜甫《絕句二首》逾:愈、更。
然:燃,這里指紅似火燒。 ●自去自來堂上燕,相親相近水中鷗。
唐•杜甫《江村》堂上:又作「堂前」、「樑上」都是一個意思。描寫燕鷗的閑情野趣,表現出恬靜幽雅的江村景象,襯托出詩人的淡泊寧靜的心境。
●春水初生乳燕飛,黃蜂小尾撲花歸。 唐•李賀《南園》初生:開始上漲。
描繪作者家鄉的動人春色。 ●雄雞一聲天下白。
唐•李賀《致酒行》白:發亮。「雄雞一聲」每被後人當作新時代催生者的聲音。
●晴空一鶴排雲上,便引詩情到碧霄。
4.描寫鳥的詩句大全
鳥去鳥來山色里,人歌人哭水聲中。——杜牧
何當擊凡鳥,毛血灑平蕪。——杜甫
春曉
孟浩然
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
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
望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
造化鍾神秀,陰陽割昏曉。
盪胸生層雲,決眥入歸鳥.
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鳥鳴澗 王維
人閑桂花落,夜靜春山空。
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
畫王維
遠看山有色,近看水無聲。
春去花還在,人來鳥不驚。
題破山寺後禪院常建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竹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
山光悅鳥性,潭影空人心。
萬籟此俱寂,但余鍾磬音。
江雪柳宗元
千山鳥飛絕,萬境人蹤滅。
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杜甫〈絕句〉
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白居易〈錢塘湖春行〉
月黑雁飛高,單於夜遁逃。欲將輕騎逐,大雪滿弓刀。盧綸〈 塞下曲〉
帶「鳥」字的詩句
留連戲蝶時時舞,自在嬌鶯恰恰啼。——唐杜甫《獨步江畔尋芳》
雙飛燕子幾時回,夾岸桃花蘸水開。——宋·徐俯《春遊湖》
獨憐幽草岸邊生,上有黃鸝深樹鳴。——唐·韋應物《滁州西澗》
花開紅樹亂鶯啼,草長平湖白鷺飛。——宋·徐元傑《湖上》
三月殘花落更開,小檐日日燕飛來。——宋·王令《送春》
飄飄何所似?天地一沙鷗。——唐·杜甫《旅夜書懷》
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宋·晏殊《浣溪沙》
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唐·白居易《錢塘湖春行》
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宋·辛棄疾《西江月》
半壁見海日,空中聞天雞。——唐·李白《夢游天姥吟留別》
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唐·杜甫《絕句四首》
草枯鷹眼疾,雪盡馬蹄輕。——唐·王維《觀獵》
草長鶯飛二月天,拂堤楊柳醉春煙。——唐·白居易
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宋·張志和《漁歌子》
驅雞上樹木,始聞叩柴荊。——唐·杜甫《羌村三首(之一)》
弔影分為千里雁,辭跟散作九秋蓬。——唐·白居易《望月有感》
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元·馬致遠《秋思》
孤雲將野鶴,豈向人間住?——唐·劉長卿《送上人》
獨立衡門春雨細,白雞飛上樹枝啼。——宋·葉紹翁《西溪》
②帶「鳥」字的詩句
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唐·王維《鳥鳴澗》
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唐·孟浩然《春曉》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唐·柳宗元《江雪》
鳥宿池邊樹,僧敲月下門。——唐·賈島《題李凝幽居》
胡馬依北風,越鳥巢南枝。——《古詩十九首》之《行行重行行》
鳥飛反故鄉兮,狐死必首丘。——屈原《九章哀郢》
蟬噪林愈靜,鳥鳴山更幽。——唐·王籍《入若耶溪》
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唐·杜甫《春望》
江雨霏霏江草齊,六朝如夢鳥空啼。——唐·韋庄《台城》
芳草無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鳥空啼。——李華《春行即興》
山光悅鳥性,潭影空人心。——唐·常建《題破山寺後禪院》
盪胸生層雲,決眥入歸鳥。——唐·杜甫《望岳》
白發悲花落,青雲羨鳥飛。——唐·岑參《寄左省杜拾遺》
風暖鳥聲碎,日高花影重。——唐·杜荀鶴《春宮怨》
5.古詩詞中描寫的水鳥品種有哪些
鴛鴦。
這是最常見的,很多描寫愛情的詩詞里都會有。如:鴛鴦俱是白頭時,江南渭北三千里。
——【宋】賀鑄 · 《惜余春·急雨收春》鸂鶒[xī chì]。比鴛鴦大,多紫色,好並游,俗稱紫鴛鴦,也多見於愛情詩詞中。
如:荷芰風輕簾幕香,綉衣鸂鶒泳回塘,小屏閑掩舊瀟湘。——【五代】顧敻 · 《浣溪沙》白鷺。
如:漠漠水田飛白鷺,陰陰夏木囀黃鸝。——【唐】王維 · 《積雨輞川庄作 》雁。
屬於雁形目,也是一種水鳥,形狀略像鵝,頸和翼較長,足和尾較短,羽毛淡紫褐色,善於游泳和飛行。在詩詞中也是很常見的一種鳥類。
如:雁字無多,寫得相思幾許。——【宋】周密 · 《掃花游·九日懷歸》鸛。
是一個大型水鳥科的通稱。如:霜風搗盡千林葉,閑倚筇枝數鸛巢。
——【宋】范成大 · 《冬日田園雜興》杜鵑。詩詞中又常稱為「鶗鴃[tí jué]」、「杜宇」、「子規」、「催歸」,是鵑形目,因經常棲息濕地,所以也是水鳥。
如:1.萬壑樹參天,千山響杜鵑。——【唐】王維 · 《送梓州李使君》2.數聲鶗鴃,又報芳菲歇,惜春更把殘紅折。
——【宋】張先 · 《千秋歲 》 3.萋萋芳草憶王孫。柳外樓高空斷魂。
杜宇聲聲不忍聞。——【宋】李重元 · 《憶王孫·春詞》4.子規夜半猶啼血,不信東風喚不回。
——【宋】王令 · 《送春》鷗。如:飄飄何所似,天地一沙鷗。
——【唐】杜甫 · 《旅夜書懷》 以上是我自己所知道的,純手打,希望能幫到你吧。
Ⅵ 關於耕讀為樂的詩句
1.關於耕讀的詩句
1. 《耕讀軒》
元代 王冕
路逢誰家子?背手牽黃犢。
犁鋤負在肩,牛角書一束。
輒耕且吟誦,息陰坐喬木。
南山豆苗肥,東皋雨新足。
涼氣滿郊墟,書聲出茅屋。
古來賢達人,起身自耕牧。
買臣負薪歌,倪寬頻經讀。
寄語少年徒,行當踵前躅。
2. 《耕讀堂詩》是
宋代 項安世
朝鶩兮吾疇,象舒兮鴉疾。
暮飄兮吾帷,前並風喧兮雨密。
蓑衣兮台冠,雪炬兮螢祑。
田丁兮學丁,耦歌兮儕習。
米甘兮蔬旨頃擾,道腴兮仁實。
養送兮無憾,俯仰兮有適。
堯湯兮吾辟,豈吾欺兮伊稷。
3. 《讀山海經·其一》
南朝 陶淵明
孟夏草木長,繞屋樹扶疏。
眾鳥欣有托,吾亦愛吾廬。
既耕亦已種,時還讀我書。
窮巷隔深轍,頗回故人車。
歡言酌春酒,摘我園中蔬。
微雨從東來,好風與之俱。
泛覽《周王傳》,流觀《山海》圖。
俯仰終宇宙,不樂復何如?
4. 《觀村童戲溪上》
宋代 陸游
雨余溪水掠堤平,閑看村童謝晚晴。
竹馬踉蹡沖淖去,紙鳶跋扈挾風鳴。
三冬暫就儒生學,千耦還從父老耕。
識字粗堪供賦役,不須辛苦慕公卿。
5. 《淳熙戊戌在家聚徒期以秋冬隨子赴任作詩二絕》
宋代 孫介
此去相從有半年,分攜恐在暮秋天。
若能早夜四精進,他日生涯勝買田。
2.耕讀傳家的詩句
在許多古宅老院的匾額上,我們經常容易看到「耕讀傳家」這樣四個字。耕呢?是慧乎跡耕地的「耕」,讀呢?是讀書的「讀」。「耕讀傳家」在老百姓中可謂流傳深廣,深入民心。
耕田可以事稼穡,豐五穀,養家糊口,以立性命。讀書可以知詩書,達禮義,修身養性,以立高德。所以呢,「耕讀傳家」既學做人,又學謀生。
這里所說的「讀」,當然是指讀聖賢書,為的可不是做官,而是學「禮義廉恥」等做人的道理。因為在古人看來,做人第一,道德至上。
「貧者因書而富,富者因書而貴。」
「耕讀傳家躬行久,詩書繼世雅韻長。」
「耕為本務,讀可榮身。」
「半榻暮雲推枕卧,一犁春雨挾書耕。」
3.關於助人為樂的詩句或名言
1、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為人民服務是無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無限的為人民服務之中去。——雷鋒
2、人是要有幫助的。荷花雖好,也要綠葉扶持。一個籬笆打三個樁,一個好漢要有三個幫。——毛澤東
3、活著,為的是替整體做點事,滴水是有沾潤作用,但滴水必加入河海,才能成為波濤。——謝覺哉
4、你要記住,永遠要愉快地多給別人,少從別人那裡拿取。——高爾基
5、人家幫我,永誌不忘;我幫人家,莫記心上。——華羅庚
6、世界上能為別人減輕負擔的都不是庸庸碌碌之徒。——狄更斯
7、我是廣大勞苦大眾當中的一員,我能幫助人民克服一點困難,是最幸福的。——雷鋒
8、應當在朋友正是困難的時候給予幫助,不可在事情已經無望之後再說閑話。——伊索
9、路見不平,拔刀相助。——元·馬致遠
10、最好的滿足就是給別人以滿足。——拉布呂耶爾
4.唐詩中有關樂的詩句
樂的詩句
1、夫唯捷徑以窘;惟夫黨人之偷樂兮
(先秦·屈原·《離騷》)
2、苦無絲竹銜杯樂
(宋·辛棄疾·《鷓鴣天》)
3、芳菲菲其彌章;民生各有所樂兮
(先秦·屈原·《離騷》)
4、聊假日以媮樂;陟升皇之赫戲兮
(先秦·屈原·《離騷》)
5、烹羊宰牛且為樂
(唐·李白·《將進酒》)
6、陳王昔時宴平樂
(唐·李白·《將進酒》)
7、錦城雖雲樂
(唐·李白·《蜀道難》)
8、世間行樂亦如此
(唐·李白·《夢游天姥吟留別》)
9、且樂生前一杯酒
(唐·李白·《行路難》)
10、強樂還無味
(宋·柳永·《蝶戀花》)
5.以讀書為樂的古詩有哪些
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杜甫
三更燈火五更雞,正是男兒讀書時--顏真卿
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越恆
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汪洙
富貴必從勤苦得,男兒須讀五車書--杜甫
1.讀書良有感,學劍慚非智。
--《來從竇車騎行 自朔方行作》唐. 李益
2.早知今日讀書是,悔作從來任俠非。
--《雜曲歌辭·緩歌行》唐. 李頎
3.有才不肯學干謁,何用年年空讀書。
--《雜曲歌辭·行路難二首》唐. 高適
4.昨日鄰家乞新火,曉窗分與讀書燈。
--《清明》宋. 王禹
5.身名不問十年餘,老大誰能更讀書。
--《與盧員外象過崔處士興宗林亭》唐. 王縉
6.十年未稱平生意,好得辛勤謾讀書。
--《客舍喜鄭三見寄》唐. 劉長卿
7.令伯支離晚讀書,豈知詞賦稱相如。
--《酬包佶郎中覽拙卷後見寄》唐. 盧綸
8.常日好讀書,晚年學垂綸。
--《答侯少府》唐. 高適
9.讀書惟務靜,無褐不憂貧。
--《送薛秀才》唐. 皇甫冉
10.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
--《奉贈韋左丞丈二十二韻》唐. 杜甫
----------------------------------
1.《勸學》唐.孟郊
擊石乃有火,不擊元無煙。人學始知道,不學非自然。
萬事須己運,他得非我賢。青春須早為,豈能長少年。
2.《冬夜讀書示子聿》宋.陸游
古人學問無遺力,少壯工夫老始成。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
3.《觀書有感》宋.朱熹
半畝方塘一鑒開,天光雲影共徘徊。
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
6.有關」樂」的詩詞
1、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范仲淹《岳陽樓記》
2、禽鳥知山林之樂,而不知人之樂;人知從太守游之樂,而不知太守之樂其樂。--歐陽修《醉翁亭記》
3、讀書之樂何處尋?數點梅花天地心。--元 翁森《四時讀書樂》
4、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李白《將進酒》
5、月既不解飲,影徒隨我身.暫伴月將影,行樂須及春.
6、烹羊宰牛且為樂,會須一飲三百杯。--李白《將進酒》
7、白日放歌須縱酒,青春作伴好還鄉。--杜甫《聞官軍收河南河北》
Ⅶ 中華傳統文化國畫內容
中國畫,簡稱"國畫",它是用毛筆、墨和中國畫顏料在特製地宣紙或絹上作畫,題材主要有人物、山水、花鳥,技法可分工筆和寫意兩種,富於傳統特色。國畫可分為人物畫、山水畫、花鳥畫三種。
1、人物畫
我國的人物畫,歷史悠久。據記載,商、周時期,已經有壁畫。東晉時的顧愷之專尚畫人物畫,在我國繪畫是上第一個明確提出"以形寫神"的主張。唐代閆立本也擅長人物畫。還有吳道子、韓斡等等。都為人物畫做出了卓越的貢獻。唐以後畫人物畫的畫家就更多了,歷代都有。
要畫好人物畫,除了繼承傳統外,還必須了解和研究人體的基本形體、比例、解剖結構,以及人體運動的變化規律,方能准確的塑造和表現人物的形和神。 畫人物有幾種表現方法,各有所長,如:白描法,勾填法,潑墨法,勾染法。
2、山水畫
山水畫(俗稱風景畫、風光畫或彩墨畫),是專門的藝術學科,歷史悠久。自唐代以來,每一時期,都有著名畫家,專尚從事山水畫的創作。盡管他們的身世、素養、學派、方法等不同;但是,都能夠用過筆墨、色彩、技巧,靈活經營,認真描繪,是自然風光之美,欣然躍於紙上,其買相同,雄偉壯觀,氣韻清逸。
山水畫的組成包括:山、水、石、樹、房、屋、樓台、舟車、橋梁、風、雨、陰、晴,雪、日、雲、霧及春、夏、秋、冬氣候特徵等.
3、花鳥畫
中國花鳥畫多姿多彩,引人入勝。它與山水、人物畫並列為中國繪畫藝術的專門學科。花鳥畫就廣義講,應包括花鳥、禽獸、昆蟲、魚介等。
昆蟲亦有工、寫之分。表現的方法有:白描(又稱雙勾)、勾勒、勾填、沒骨、潑墨等等。他和山水一樣,有悠久的歷史。花鳥畫的學習步驟不外乎臨摹、寫生、創作。表現的主題有:竹、蘭、梅、菊、牡丹、荷花等;禽鳥有:雞、鵝、鴨、仙鶴、杜鵑、翠鳥、喜鵲、鷹;昆蟲有:鸚鵡、蝴蝶、豐、蜻蜓、蟬,雜蟲有:蟈蟈、蟋蟀、螞蟻、蝸牛、蜘蛛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