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帶蘭花
❶ 熱帶蘭花要求什麼樣的栽培條件
熱帶蘭又稱為洋蘭,它的種類很多,如卡特蘭、蝴蝶蘭、大花蕙蘭、石斛蘭、文心蘭、兜蘭、萬代蘭等。熱帶蘭具有花朵碩大、花形奇特多姿、絢麗;花期長,可達3個月左右;栽培介質不是土壤而是樹皮、苔蘚等,很少發生病蟲害,能夠保持家庭的衛生整潔等特點,因此成為近年來深受市民喜愛的年宵盆栽花卉。 熱帶蘭屬於氣生根系,因此栽培介質要排水良好、保濕性強、透氣性能好。一般用苔蘚、木炭、碎樹皮即可,也可到花市上購買配製好的介質材料。平時管護熱帶蘭要保持盆土潮濕,表面乾燥時就應當澆水,並要求澆透。一般夏季每天澆1次,冬季每周澆2次至3次。夏季高溫時可在花盆周圍灑少量的水或者在葉面上噴水。在生長季節可每隔10天向植株施一次無機肥料配製的稀薄液肥或蘭花專用肥。熱帶蘭生長季節的適宜溫度為18℃至25℃,要有充足的室內散射光,避免陽光直接暴曬,以免影響生長和花期。在開花期,要把植株放在弱光照的地方,以便讓花得更加絢麗長久。越冬溫度要保持在10℃以上。 熱帶蘭花期後即可換盆,換盆時要剪去枯殘老根和殘花,晾乾後用浸泡透水的苔蘚包住根部即可上盆,填實新的栽培介質材料。在陰涼處擺放一周左右可按平時的管理方法養護。 熱帶蘭的繁殖方法常用分株法繁殖。方法是:在春季萌生新芽前或開花後將老叢株分開,分株的數量可視老株的大小而定,分株後的操作方法與換盆時操作方法相同。栽培熱帶蘭的花盆以土、陶、砂盆為宜,家庭栽培熱帶蘭為追求美觀,可在花盆外套上一個稍大的漂亮花盆。 熱帶蘭一般生長緩慢,從幼苗到成品花一般需要生長2年至4年,所以家庭養花一般都是到花卉市場上購買成品花。 蘭花按主要分為地生蘭、氣生蘭、腐生蘭三大類。由於地生蘭大部分品種原產中國,因此地生蘭又稱中國蘭,並被列為中國十大名花之首。中國蘭花主要為蘭花的中心蕙蘭、春蘭、建蘭、寒蘭、墨蘭五大類,有上千種園藝品種。 蘭科共750屬35 000餘種,而蘭屬70餘種。我國常見栽培種有: 四季名花春蘭又稱草蘭、山蘭、朵朵香。一莖1朵~2朵花,芳香。花期2月~3月。主要分布在長江流域及西南地區。傳統名貴品種有宋梅、蕙蘭龍字等。變種有線葉春蘭(C.georingii var.serratum),葉較細,花深綠色,無香氣或淡香。 國寶蕙蘭 又稱九子蘭、夏蘭。一莖多花,常6朵~12朵,芳香。花期3月~5月。分布地區與春蘭相似。傳統名種有上海梅、解佩梅、金嶴素等。 變種有送春:俗稱絲茅腳九子蘭,葉片常排成兩列,花期7月~9月.主要分布在福建、廣東等地。變種有素心建蘭,包括名貴的金絲馬尾、玉沉大貢、龍岩素、大鳳尾素、觀音素、長汀素等。 多年生草本植物。根肉質肥大,無根毛,有共生菌。具有假鱗莖,俗稱蘆頭,外包有葉鞘,常多個假鱗莖連在一起,成排同時存在。葉線形或劍形,革質,直立或下垂,花單生或成總狀花序,花梗上著生多數苞片。花兩性,具芳香。花冠由3 枚萼片與3枚花瓣及蕊柱組成。萼片中間1枚稱主瓣。下2枚為副瓣,副瓣伸展情況稱戶。上2枚花瓣直立,肉質較厚,先端向內捲曲,俗稱捧。下面1枚為唇瓣,較大,俗稱蘭蓀。成熟後為褐色,種子細小呈粉末粉。 春蘭、蕙蘭按其主瓣、副瓣、捧及唇的形狀、質地等的不同變化分為梅瓣、水仙瓣、荷瓣、蝴蝶瓣、奇種與素心等。梅瓣為萼片短圓,肉質較厚,稍向內曲,基部狹窄,捧瓣肉質肥厚先端內曲成兜,唇瓣短而硬,花初開時微向上,名種有宋梅、西神梅等品種。水仙瓣為萼片稍長於梅瓣,先端漸尖,捧瓣質地厚,先端也成兜,唇瓣微垂或反卷,名種有汪字、翠一品等。茶瓣為萼片寬大,質厚,基部窄,先端寬而突尖,捧瓣不成兜,唇瓣較潤,微反卷,名種有大富貴、翠蓋花等。蝴蝶瓣為向下的兩枚萼片的內側,質地變厚,成波狀縐,並有紅色塊斑,有時整個萼片或花瓣數量突然增多(如綠雲,花冠常在8枚左右),或花朵形狀有特殊變化。素心為花被、花莖、苞片同一顏色,純綠、黃綠等,沒有雜色的斑綠、黃綠等,沒有雜色的斑紋,名貴品種有張荷素、老文團素等。 蘭性喜陰,忌陽光直射,喜濕潤,忌乾燥,喜肥沃、富含大量腐殖質、排水良好、微酸性的沙質壤土,宜空氣流通的環境。 熱帶蘭花花與中國蘭花的區別: 一是種類不同。中國蘭花原產於我國長江以南的土生蘭,如春蘭、建蘭、蕙蘭、寒蘭等等。是喜姆比蘭屬中的地生小花種。洋蘭又稱西洋蘭,原產與熱帶和亞熱帶,如嘉德麗蘭、萬代蘭、蝴蝶蘭、春石角、大花喜姆比蘭等。洋蘭無論在外形,花朵色彩,香味,以至栽培方法等都與中國蘭不同。 二是栽培方法不同。我國栽培蘭花的歷史悠久,在長期栽培實踐中,積累了豐富的培養地生小花種蘭花的經驗,如殖材選擇,光照和溫度的控制,澆水與施肥量界限,日常觀察和管理等等,總結出一套「中國蘭栽培方法
❷ 簡述熱帶蘭花與中國蘭花形態,栽培有什麼不同又有那些共同特點
熱帶蘭又稱為洋蘭,它的種類很多,如卡特蘭、蝴蝶蘭、大花蕙蘭、石斛蘭、文心蘭、兜蘭、萬代蘭等。熱帶蘭具有花朵碩大、花形奇特多姿、絢麗;花期長,可達3個月左右;栽培介質不是土壤而是樹皮、苔蘚等,很少發生病蟲害,能夠保持家庭的衛生整潔等特點,因此成為近年來深受市民喜愛的年宵盆栽花卉。 熱帶蘭屬於氣生根系,因此栽培介質要排水良好、保濕性強、透氣性能好。一般用苔蘚、木炭、碎樹皮即可,也可到花市上購買配製好的介質材料。平時管護熱帶蘭要保持盆土潮濕,表面乾燥時就應當澆水,並要求澆透。一般夏季每天澆1次,冬季每周澆2次至3次。夏季高溫時可在花盆周圍灑少量的水或者在葉面上噴水。在生長季節可每隔10天向植株施一次無機肥料配製的稀薄液肥或蘭花專用肥。熱帶蘭生長季節的適宜溫度為18℃至25℃,要有充足的室內散射光,避免陽光直接暴曬,以免影響生長和花期。在開花期,要把植株放在弱光照的地方,以便讓花得更加絢麗長久。越冬溫度要保持在10℃以上。 熱帶蘭花期後即可換盆,換盆時要剪去枯殘老根和殘花,晾乾後用浸泡透水的苔蘚包住根部即可上盆,填實新的栽培介質材料。在陰涼處擺放一周左右可按平時的管理方法養護。 熱帶蘭的繁殖方法常用分株法繁殖。方法是:在春季萌生新芽前或開花後將老叢株分開,分株的數量可視老株的大小而定,分株後的操作方法與換盆時操作方法相同。栽培熱帶蘭的花盆以土、陶、砂盆為宜,家庭栽培熱帶蘭為追求美觀,可在花盆外套上一個稍大的漂亮花盆。 熱帶蘭一般生長緩慢,從幼苗到成品花一般需要生長2年至4年,所以家庭養花一般都是到花卉市場上購買成品花。 蘭花按主要分為地生蘭、氣生蘭、腐生蘭三大類。由於地生蘭大部分品種原產中國,因此地生蘭又稱中國蘭,並被列為中國十大名花之首。中國蘭花主要為蘭花的中心蕙蘭、春蘭、建蘭、寒蘭、墨蘭五大類,有上千種園藝品種。 蘭科共750屬35 000餘種,而蘭屬70餘種。我國常見栽培種有: 四季名花春蘭又稱草蘭、山蘭、朵朵香。一莖1朵~2朵花,芳香。花期2月~3月。主要分布在長江流域及西南地區。傳統名貴品種有宋梅、蕙蘭龍字等。變種有線葉春蘭(C.georingii var.serratum),葉較細,花深綠色,無香氣或淡香。 國寶蕙蘭 又稱九子蘭、夏蘭。一莖多花,常6朵~12朵,芳香。花期3月~5月。分布地區與春蘭相似。傳統名種有上海梅、解佩梅、金嶴素等。 變種有送春:俗稱絲茅腳九子蘭,葉片常排成兩列,花期7月~9月.主要分布在福建、廣東等地。變種有素心建蘭,包括名貴的金絲馬尾、玉沉大貢、龍岩素、大鳳尾素、觀音素、長汀素等。 多年生草本植物。根肉質肥大,無根毛,有共生菌。具有假鱗莖,俗稱蘆頭,外包有葉鞘,常多個假鱗莖連在一起,成排同時存在。葉線形或劍形,革質,直立或下垂,花單生或成總狀花序,花梗上著生多數苞片。花兩性,具芳香。花冠由3 枚萼片與3枚花瓣及蕊柱組成。萼片中間1枚稱主瓣。下2枚為副瓣,副瓣伸展情況稱戶。上2枚花瓣直立,肉質較厚,先端向內捲曲,俗稱捧。下面1枚為唇瓣,較大,俗稱蘭蓀。成熟後為褐色,種子細小呈粉末粉。 春蘭、蕙蘭按其主瓣、副瓣、捧及唇的形狀、質地等的不同變化分為梅瓣、水仙瓣、荷瓣、蝴蝶瓣、奇種與素心等。梅瓣為萼片短圓,肉質較厚,稍向內曲,基部狹窄,捧瓣肉質肥厚先端內曲成兜,唇瓣短而硬,花初開時微向上,名種有宋梅、西神梅等品種。水仙瓣為萼片稍長於梅瓣,先端漸尖,捧瓣質地厚,先端也成兜,唇瓣微垂或反卷,名種有汪字、翠一品等。茶瓣為萼片寬大,質厚,基部窄,先端寬而突尖,捧瓣不成兜,唇瓣較潤,微反卷,名種有大富貴、翠蓋花等。蝴蝶瓣為向下的兩枚萼片的內側,質地變厚,成波狀縐,並有紅色塊斑,有時整個萼片或花瓣數量突然增多(如綠雲,花冠常在8枚左右),或花朵形狀有特殊變化。素心為花被、花莖、苞片同一顏色,純綠、黃綠等,沒有雜色的斑綠、黃綠等,沒有雜色的斑紋,名貴品種有張荷素、老文團素等。 蘭性喜陰,忌陽光直射,喜濕潤,忌乾燥,喜肥沃、富含大量腐殖質、排水良好、微酸性的沙質壤土,宜空氣流通的環境。 熱帶蘭花花與中國蘭花的區別: 一是種類不同。中國蘭花原產於我國長江以南的土生蘭,如春蘭、建蘭、蕙蘭、寒蘭等等。是喜姆比蘭屬中的地生小花種。洋蘭又稱西洋蘭,原產與熱帶和亞熱帶,如嘉德麗蘭、萬代蘭、蝴蝶蘭、春石角、大花喜姆比蘭等。洋蘭無論在外形,花朵色彩,香味,以至栽培方法等都與中國蘭不同。 二是栽培方法不同。我國栽培蘭花的歷史悠久,在長期栽培實踐中,積累了豐富的培養地生小花種蘭花的經驗,如殖材選擇,光照和溫度的控制,澆水與施肥量界限,日常觀察和管理等等,總結出一套「中國蘭栽培方法」。這些方法與具有附生特徵的洋蘭栽培方法有明顯區別。 三是審美觀念和欣賞標准不同。東西方地域不同,民族不同,文化不同,價值觀不同。雖說人類的審美標准真、善、美是統一的,然而由於東西方文化的差異,我國人民有自己的獨特的審美觀念,並在欣賞蘭花時不斷將這種審美觀念溶入蘭花,又將其升華為一整套「中國蘭花欣賞標准」。以善為本,善是美與真的靈魂。這是中國人的審美觀念。以這種審美觀念欣賞中國蘭是中國蘭審美和鑒賞的獨特之外。洋蘭的欣賞則注重色和形,外溢於表。以色取悅,以形取寵,有外露而無類涵。與中國蘭
❸ 熱帶蘭花怎麼種
喜高氣溫、高濕度、通風半陰環境,忌水澇氣悶。越冬溫度不低於15度。由於蝴蝶蘭出生於熱帶雨林地區,本性喜暖畏寒。生長適溫為18~30℃,冬季15C以下就會停止生長,低於10℃容易死亡。在嶺南各地如要進行批量生產,必須要有防寒設施,實行保護性栽培。如果家庭小量種植,在遇冷時立即移入室內保持溫度便可以安全過冬。 對它的繁殖大多採用細胞組織培養,經試管育成幼苗移栽,大約經過兩年左右便可開花。有些母株當花期結束後,有時花梗上的腋芽也會生長發育成為子株,當它長出根時可從花梗上切下進行分株繁殖。 質料 由於其氣生屬性,其盆栽的植料不宜用泥土,而要採用水苔、浮石、桫欏屑、木炭碎等,或者直接把幼苗固定在渺楞板(又稱蛇木)上,讓它自行附著生長。這種栽培方法乃系仿照它在原始時的生態環境。當它開花時把整塊板子掛在牆上觀賞,確實別有一番韻味。蝴蝶蘭的氣根頗多,其根尖翠綠,相當敏感,要細心加以保護,切不可觸動損傷根尖,否則此根會停止生長。 溫度 蝴蝶蘭屬熱帶高溫蘭,適宜生長溫度為20~30℃。低於15度即進入休眠,低於10℃容易死亡。但高於35℃高溫影響生長並容易患病。開花需經歷一個月的15~18℃低溫才能促成花芽分化,此後如果繼續持續低溫則花梗萌發遲緩。 空氣 蝴蝶蘭喜歡空氣高濕且通風的環境。要求空氣經常保持濕度60%~80%,並且保持空氣流通最好有微風吹拂,盆內不能積水過多,根如果被液態水包圍達6~8小時,極易爛根,所以通氣是養好蝴蝶蘭的關鍵,質料需酥鬆透氣則根生長強健。忌乾熱風吹拂。北方冬季種植不能放在暖氣片上或直對空調風吹拂。 陽光 蝴蝶蘭自然條件下多附生於熱帶雨林高樹枝幹上有樹蔭庇護。忌烈日直射,否則會大面積灼傷葉片,但也不耐室內過陰,會導致生長緩慢不利於養分存儲和開花。最好能放於朝北朝東的陽台或窗檯旁,使之接受到散射光,則生長強健病害少。 水分 由於沒有匍匐莖和假鱗莖,蝴蝶蘭不耐旱,又由於氣生性質 蝴蝶蘭也畏澇濕。夏季高溫時期保持材質濕潤即可,可用噴霧灑水降溫增濕(但不能使葉心留水容易爛心)也可在花盆旁用濕潤的毛巾增濕,但一定注意:根不能長時間過分陰濕,特別是被液態水長時間包圍極易腐爛,如夏日每日澆水量以當日能自然風干為好,間干間濕,這樣會大大減少腐根和病害的發生率。冬季少澆水僅保持材質微濕即可。 施肥 蝴蝶蘭施肥原則為 薄肥勤施,切忌過濃化肥。濃度以化肥包裝說明上標稱濃度再稀釋1倍左右適宜。即在1500~2000倍左右。也可用蝶蘭專用肥。在生長期施氮鉀肥 催花期施用磷鉀肥。每周或半月施用一次即可。開花期休眠期不施肥,但在花前期和花後期應注意適當補充肥料。
❹ 熱帶蘭花的形態特徵與養護要點是什麼
熱帶蘭花(卡特蘭、兜蘭、石斛、棒葉萬帶蘭、
齒瓣蘭、美麗兜蘭、蝴蝶蘭、貝母蘭)
1.種類及形態特徵熱帶蘭花的種類繁多,它們的花型大,圖2-55卡特蘭的形態特徵姿態奇妙,顏色艷麗,觀賞價值極高,但沒有香味。用於花卉栽培的主要有以下幾種:
(1)卡特蘭原產於南美熱帶地區。有短根莖,根莖節部膨大呈假球莖;在假球莖的頂端生出厚革質葉片1~2枚。花輪很大,直徑可達20厘米,各瓣離生,唇瓣極大,側方的裂片包圍蕊柱,蕊柱長而粗壯,先端寬。花冠紅色至紫紅色;秋、冬開花,花期長達一個多月,插花水養可維持10~14天之久(圖2-55)。
(2)兜蘭又名囊蘭。原產於東南亞熱帶地區。根狀莖匍匐生長。葉革質,表面有溝。花葶自葉間抽生而出,每葶著花1朵,圖2-56石斛的形態特徵個別的可著2朵。外花被有一片直立生長,非常耐看;唇瓣膨大呈囊狀,蕊柱很短。冬、春兩季開花。其中香港兜蘭原產於我國華南地區,花期6~9月。
(3)石斛原產於我國雲南,現廣布於亞洲熱帶及紐西蘭。有地上莖,莖叢生直立而細長。葉柔軟,革質,矩圓形,頂端有圓裂。花著生在莖稈上端的節部,每枝著花1~4朵;花徑約8厘米,白色,頂端略帶淡紫色。上花被片和內花被片形狀相似,外側的花被片與蕊柱合生,呈囊狀;唇瓣寬卵狀矩圓形,富於變化,唇盤上有一個紫斑,基部有雞冠狀突起。花期8~12月(圖2-56)。
圖2-57棒葉萬帶蘭的形態特徵(4)棒葉萬帶蘭原產於我國雲南南部。有地上莖,莖稈木質化,具攀援性。葉棒狀,在莖稈上呈兩列狀著生。在莖稈的葉腋間抽生花葶,每葶著花3~4朵;花徑約7厘米,紫紅色;內外花被相似,唇瓣上有毛,黃色,下面無突起,蕊柱短粗。花期7~8月(圖2-57)。
(5)齒瓣蘭原產於墨西哥。每個假鱗莖可抽葉2片,株高8~13厘米,葉厚革質。花葶下垂,長30~60厘米,每株開花30朵左右,紅色;唇瓣玫瑰紅色,被有黃色或紅色斑紋。
(6)美麗兜蘭原產於印度北部。無假鱗莖。葉色有淡綠也有深綠。花葶長25~30厘米,每葶著花1朵,很少有開2朵,花徑可達13厘米,兜部特大,黃綠色,並布有褐色斑塊或斑紋。9月至來年2月開花。
(7)蝴蝶蘭原產於亞洲熱帶地區。地上莖很短,長僅2~3厘米。葉大型,每株抽葶1至數根,呈拱形生長,有的有分枝,長70~80厘米,每葶著花1至數朵。花徑約10厘米,花冠蠟質狀;唇瓣白,色,裂片大,頸部黃色帶有紅斑。花期10月至來年1月(圖2-58)。
圖2-58蝴蝶蘭的形態特徵(8)貝母蘭原產於喜馬拉雅南麓。株高5~8厘米。假鱗莖上有皺紋。花葶長約15厘米,每葶著花7朵,純白色,花徑5~7厘米,唇瓣及流蘇狀毛均為淺橙黃色。花期12月至來年3月(圖2-59)。
2.習性熱帶蘭花都是附生性植物,多附著在熱帶雨林的大樹幹上生長,有的則著生在岩石及多濕的山林溪畔樹樁上。春、夏兩季是它們的主要生長期,雨季生長最旺,在此期間要求高溫高濕;秋季生長緩慢,冬季生長停止而處於半休眠狀態。
圖2-59貝母蘭的形態特徵熱帶蘭花對光照、水分和溫度的要求因種類不同略有差異。卡特蘭對光照的要求稍多一些,冬季需保持15~20℃的室溫,要求通風良好的環境,但在早春嫩芽抽生時不能通風過多,否則新芽容易枯萎。兜蘭的越冬溫度比卡特蘭要求低些,但花期要求的溫度高,忌直射陽光。石斛對溫度的要求高,夏季應蔽蔭養護,冬季應見斜射陽光,並應保持良好的通風條件。棒葉萬帶蘭對空氣濕度要求極高,對栽培基質中的含水量則要求極低;冬季應保持22℃以上的室溫才能把它們養好。其他熱帶蘭花對環境條件的要求大同小異,都怕直射陽光,喜很高的空氣濕度,栽培基質需疏鬆透氣,四季均需保持高溫。
3.繁殖方法可播種也可分株。因種子細微,播種需要完好設備,很長的時間和復雜的技術,家庭養花只能用分株方法來繁殖花苗。
分株時用鋒利的修枝剪把假鱗莖之間相連的根莖(馬道)剪開,立即在剪口上塗抹硫磺粉防腐。凡是帶有潛伏芽的假鱗莖可直接栽入花盆,它們很快就能抽生葉叢;沒有潛伏芽的假鱗莖不要直接上盆,先集中擺放在一個淺盆中,用濕泥炭或濕鋸末覆蓋起來,放在25℃左右的室內催芽,待它們長出潛伏芽後再分別上盆栽種。
石斛有地上莖,在潮濕的空氣中能自莖節部位抽生出幼小的植株,這些幼株既有莖葉又有幼根,把它們切下來單另栽種都能成活。也可剪莖段扦插,把它們插入褐泥炭中,保持高溫和80%以上的空氣濕度,不久即可生根萌葉。齒瓣蘭、蝴蝶蘭等的再生能力很強,可把未開花的花葶剪成2~3厘米長的小段,平置在溫暖濕潤的泥炭蘚上,一個多月也可生根萌葉。大規模生產時均通過組織培養來生產試管苗。
4.栽培和養護栽培熱帶蘭花不能使用培養土,某栽培基質不需深厚,必須疏鬆透氣排水良好,pH值在5~6之間,呈酸性反應。現將常用的配方列表如下表。
表熱帶蘭花栽培基質成分及配合比例表(體積比)
熱帶蘭的種類山毛棒葉紫箕根水龍骨根泥炭蘚草皮土干牛糞鋸末一般熱帶蘭花321兜蘭1121根系嬌嫩的齒瓣蘭11石斛通蘭1122貝母蘭11222蝴蝶蘭、萬帶蘭栽種時應盡量使用小盆,只要能將根系容下即可。室內陳設時應經常用小型噴霧器彌霧,盆內略顯濕潤即可,切勿大水澆灌。蔽蔭養護,避開直射陽光。不要向盆內澆灌有機液肥,可將硫酸銨和磷酸二氫鉀的1000倍液用注射器注入假鱗莖或地上莖稈,效果相當顯著。
❺ 哪位知道常見的熱帶蘭花品種有哪些
比較常見的熱帶蘭花主要有:
1.卡特蘭。花姿絢麗,品種繁多,素有「蘭內花之王」的美稱容。卡特蘭的花色除了藍色和黑色外幾乎都有,每個花朵上還具有多種顏色。
2.蝴蝶蘭。因其花朵下垂,花姿猶如翩翩起舞的蝴蝶而得名,被譽為「蘭花之後」。長長的花梗上自下而上依次開出飛蝶狀的花朵,可連續觀賞60天至70天。花色有白、紫、紅、橙等色,一年四季都會有不同品種的蝴蝶蘭開花。
3.石斛蘭莖肥厚,植株落落大方,姿態可親,每個花莖可開花20 朵至70朵,且有淡淡的香味,每個花朵可開放1個至3個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