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苑寶雞
A. 祖國風景名勝
萬里長城
世界著名的萬里長城,像一條矯健的巨龍,蜿蜒曲折,蟠伏在中華大地上。萬里長城,氣勢磅礴,雄偉壯觀,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創造的奇跡,是世界上最宏偉的建築工程,是人類歷史上獨一無二、舉世無雙的。
萬里長城東起河北省的山海關,西到甘肅省的嘉峪關。它縱橫河北、北京、山西、內蒙古、寧夏、陝西、甘肅等七個省市自治區,曲折綿延長達6700公里,約有1.3萬華里,所以被稱為「萬里長城」。人們提到長城時,往往會把它同秦始皇聯系起來,其實在秦以前的戰國時代,有許多諸侯國,像燕、趙、魏、秦、韓等,都在修築長城,以便相互防禦。後來,自秦始皇統一「六國」以後,用了十多年的時間,把各諸侯國修築的長城連接起來,並進行了大規模的擴建,才成為長達萬里的、雄偉壯觀的長城,也可以說是秦始皇統一後的一項重大的軍事防禦措施。不過,在秦以後的許多朝代,對長城又不斷地進行修建,直至明代。可以說萬里長城這項偉大的工程,到了明代後期才算最後完工的,也就形成了長城今天這樣的規模和面貌。
長城最為突出的特點是:經跨高山峻嶺,越過沙漠,穿過草原,經絕壁,隨著山勢曲折起伏而修築,因地形隘口險峻崢嶸而立,宛如一條飛舞著的東方巨龍一樣。在這長達萬里的長城間,每隔一段距離都要建立起無數的箭樓、烽墩和關隘、方城等。在城牆上還建有許多兩層的堡壘,上層頂部為平台,周圍有垛口、望洞,便於瞭望和攻擊,下層有磚砌的小房間,可居住士兵和儲備糧食和兵器等。在長城內外群山之間的制高點上,設有許多烽火台。這是為傳遞軍事情報而設立的,每當遇到敵人來犯時,白天在烽火台上點起狼煙,夜間點起火種,這樣一座一座地傳下去,即使在千里之外,也很快可以把消息傳到京城來。長城還有一個特點,即是在大約每隔10餘公里處建造一個關城。關城口大小要依據地勢險要程度和軍事上的重要性來決定。其中著名的關城有山海關、居庸關、八達嶺、雁門關、嘉峪關等。例如,居庸關就是建築在北京西北50公里處的地方,它是建在一條長約20公里的深山峽谷中,地勢非常險要,大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氣勢,是古代北京城西北門戶,位置十分重要。
在居庸關的中心,還保存著一座漢白玉石台,叫「雲台」。原來雲台上建有三座石塔,是元代建造的,現已被毀掉了。在雲台下面有一個六角形的門洞,門洞兩旁石壁上,雕刻著四大天王和許多造型十分精美的佛像。那四大天王看上去個個目光炯炯有神,渾身充滿著一種力量。在門洞裡面有大量的石刻像,還有用漢文、西夏文、藏文等六種文字雕刻的佛經。這些雕像、石刻,也都是元代雕刻,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八達嶺是居庸關的一部分,它海拔1000多米,居高臨下,地勢險峻。由於八達嶺一段長城特別險峻、雄偉,距離北京較近,所以解放後對這段長城進行了修整,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現已成為國內外人民經常來這里游覽的勝地。
當你登上八達嶺長城最高的烽火台上,放眼遠望,那蜿蜒曲折的長城,像一條巨龍在飛舞,翻山越嶺,游向遠方的天邊;再看那長城的堡壘,一個連著一個,一段城牆接著一段城牆,一望無際,蒼蒼莽莽。看到這樣雄偉壯麗的景像,一種民族自豪感油然而升;那高大綿長的長城,是建造在高山峻嶺和懸崖峭壁之上,建造之艱難是無法想像的。這時,你也許會想:我們空手攀登長城都會感到很吃力,那麼在古代沒有任何建築機械情況下,是怎麼建造這樣雄偉的長城呢?難怪人們贊譽,長城是人類活動的奇跡,是人類文明史上的一座豐碑,也是中華民族的智慧與力量和不屈精神的象徵。因此,長城已被聯合國列為「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的保護項目。
安徽黃山
黃山位於長江下游、安徽省的南部,是我國著名的風景旅遊勝地。黃山,千峰競秀,萬壑流雲,尤以松、石、雲、泉聞名於天下,被譽為中華大地上的「黃山奇觀」。明代地理學家徐霞客,游過黃山之後曾做出過「五嶽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岳」的評價,其意是說,去游覽過泰山、華山、衡山等五大名山以後,就不去看別的山了;如果去過黃山以後,那五大名山也可以不去看了。一位外國友人游過黃山以後,贊譽黃山風光:「黃山風景居世界風光之冠。」
黃山山區面積廣大,方圓面積約150平方公里。這里峰巒疊嶂,峰峰相連;有名的蓮花峰、天都峰、光明頂,高聳入雲,屹立於黃山中部,為黃山風景區的三大主峰。這幾座山峰海拔都在1800米以上,峰高險峻,氣冠群山。在三大主峰周圍環峙著千峰萬壑,有名可指的景點130多處,著名的有兩湖、三瀑、十二泉,潭水二十個,溪水二十四處,大小山峰七十二座。黃山風景區內群峰挺拔,松石百態,泉潭相連,爭奇斗勝;大自然的神功奇力,造就了黃山獨具魅力的奇景,這里以「奇松、怪石、雲海,溫泉」為四大奇觀,被稱為「黃山四絕」。
登黃山南部的玉屏樓,順山路向上攀登,路過慈光閣,再上半山寺,經過「一線天」就能看到玉屏樓;只見文殊洞頂、玉屏樓旁的懸崖邊上,有一棵姿態秀麗、古樸蒼勁的千年古松,它就是中外馳名的黃山迎客松,它像一位熱情好客的主人,伸出有力的「胳膊」歡迎四方來客,這是黃山美好的象徵。像黃山這樣的奇松,其他名山中是不多見的,但在黃山這樣奇特的古松也還不少。黃山有十大名松,如牛鼻山下的蒲團松,團團稠密,尤如和尚參禪的坐墊,可在上面盤腿習靜;始信峰邊的黑虎松,軀干挺拔,枝繁葉茂,傲立山間,儼然是一隻黑虎的化身;石筍峰旁的卧龍松,橫卧石壁,角嶄須張,活像一條將要游飛的青龍……還有許多有名的奇松,如象徵著團結友好的姊妹松、陪客松、送客松、團結松;象徵剛毅勇敢的探海松、霸王松;以珍禽異獸為名的鳳凰松、麒麟松、龍爪松等等。這些奇松不僅形態奇美,而大多懸附、屹立於奇峰怪石之上。每當陣風一吹,搖樹動影,「迎聽風聲如笛,遠聞松濤似海,」給黃山風景區帶來一種獨特的聲色之美。
黃山除了奇松就是怪石,有人說黃山是一個奇峰怪石的世界。由半山寺向東攀登,就可見到天都峰,這是三大主峰之一,海拔1810米,陡峭壁立,高聳入雲,高峰上有一巨石,開頭好像一隻大公雞,據說它叫「金雞叫天門」。如繼續向前攀登,到了蟠龍坡上,回頭再看,天都峰上的「大公雞」已經不見了,它卻變成了五位扶肩攜手的老人,叫做「五老上天都」。原來黃山的怪石是隨不同方位而變化,就是說旅遊者站在不同角度去看這些巨石,都會發生不同的變化,因此「怪石」被稱為一絕。黃山的怪石、奇石、巧石,遍布各峰頂、山腰、峽谷。由於黃山岩石久經風化,岩石形狀各異,或圓曲方直,或斷裂縱橫,其形態多樣,如筆、如筍、如刀、如林等,形似人物、鳥獸,如雕如塑,妙趣橫生。
登上海拔1700多米的玉屏樓,站在文殊台上,四面望去,東面是天都峰和耕雲峰,北面是蓮花峰、蓮芯峰,周圍大小峰對峙輝映,山間雲霧飄浮,峰巒時隱時現,景色奇美壯觀。去黃山必到天都峰,常有人說,「不登天都峰,等於一場空」。登天都峰最為驚險的一段,叫「鯽魚背」,是絕壁上一段豁口,寬度只有一米左右,是一段長達10多米純石向上隆起的峰崗。像大鯽魚露出水面的脊背,脊背的兩側為萬丈深淵。登天都峰走過這段石脊,不免會有些膽戰心驚的。登上天都峰極目遠眺,只見那上山的小路,就像一條繩梯懸掛在懸崖絕壁上;俯瞰群山,千峰競秀,雲山相接,江河一線,確為奇景。
蓮花峰矗立於天都峰的北面,為黃山最高峰,海拔1873米,它主峰突起,周圍山峰簇擁,若從遠處看它就像一朵初開的蓮花,仰天怒放。蓮花峰北面是光明頂,海拔1841米,為黃山三大主峰之一,這里是看日出、觀雲海的勝地。從峰頂望去,只見雲霧彌漫,整個山區就像一片茫茫大海,唯有一些高山之頂露出雲海之上,宛如大海中的小島,這里就是天海。如果在早上到峰頂觀日出,景色十分壯觀,只見那天壁上顯現出一片玫瑰色的晨曦,一會兒就會金光四射,一輪紅日從群峰中徐徐升起,染紅了茫茫雲海,重重秀峰也變為紅色。雲海茫茫,無邊無際,綺麗多姿,變幻無窮,這種景象是黃山特有的雲海奇觀。黃山雲海廣大,它「五海」相連,遍布前後山群之中。白鵝嶺以東為東海,可在東海門觀看;丹霞峰與飛來峰以西為西海,可在北海賓館的排雲亭上觀看;天都峰、蓮花峰以南為南海,可在玉屏樓觀看;丹霞峰、獅子峰與始信峰以北為北海,可在清涼台觀看;光明頂前東南為天海,觀看的最好地方當然是光明頂了。
黃山的松奇、石奇,不算奇,主要是泉、瀑、潭、溪之美點綴其間。只要進入黃山的懷抱,隨處可見泉、溪涓涓細流,叮咚動聽;有的泉水則是從高山岩壁之間驟然流出,形成一落千丈的瀑布。著名瀑布有百丈瀑、九龍瀑、人字瀑等。山泉從紫雲峰、天都峰流出,奔騰於百丈懸崖,形成百丈瀑;在香爐峰與羅漢峰之間,飛瀑九折而下,每折必落一潭,瀑折為九,如九條白龍,氣勢雄偉,所以叫九龍瀑;在紫雲峰與硃砂峰之間,清泉分左右兩邊沿壁下瀉,形成「人」字形流下,故稱為人字瀑。
黃山山美景奇,稱為「四絕」,有人把它概括為:山峰峻峭摩天,雲凝碧漢,氣象萬千;青峰蒼郁稠密,千姿百態;煙雲翻飛縹緲,波瀾起伏,浩瀚似海;巧石星羅棋布,維妙維肖;流泉終年噴涌,無色無味,可飲可浴。也有人說黃山之美,具有名山之優。它兼有泰山之雄偉,華山之險峻,衡山之煙雲,廬山之飛瀑,雁盪山之怪石,又有桂林山水之美,是我國特點最多的名山,聞名於天下的風景旅遊勝地。
避暑山莊
避暑山莊,又稱熱河行宮,位於河北省承德市。這里地勢高峻,群山環抱,氣候宜人,是清代皇帝夏季避暑和處理政務的行宮。承德南部距北京城較近,北面又靠近蒙古等少數民族地區,地理位置具有特殊意義。這里還兼備草原、河川、峽谷、溫泉等有利的地理條件,這是清代皇朝聯系北部蒙古等少數民族各部盟主,鞏固北部邊防,以及皇室北巡出獵活動最為理想之地。因而,清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開始在此地興建熱河行宮,直到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才全部峻工。熱河行宮佔地面積約564萬平方米,各種建築物110多處,宮牆蜿蜒起伏長達10公里,是我國現存佔地面積最大的古代皇家宮苑。熱河行宮背山面水,山巒起伏,草木蔥郁,宮殿亭閣掩映,湖沼洲島錯落,風光十分旖旎。行宮建築規模之大,佔地面積之廣,工匠工藝之巧,都是堪稱我國最為著名的、面積最大的皇家園林,也是世界上現存的最大皇家園林。由於這里六月無暑,九月生風,清康熙帝在正宮主殿前的午朝門題寫了「避暑山莊」的名號。
避暑山莊整個建築群,分為宮殿區、苑景區和外八廟三部分。宮殿區主要包括東南部的正宮、松鶴齋、萬壑松風和東宮等四組宮殿。正宮是清代皇帝舉行盛典之地,頗有北京故宮的模式;此殿全部採用楠木建造,不用彩繪,芳香濃郁,殿前庭院有參天古松,更顯得威嚴。清代皇帝留駐山莊時,接迎少數民族王公、各國使節,以及其他重大典禮等,都在這里進行。正宮後廷為皇帝的寢宮,其主樓為「煙波致爽樓」,樓殿有七間,寬闊敞亮,室內布置精巧富麗。每當春夏之交或雨過天晴時,煙波浩渺,令人心曠神怡;所以康熙贊許山莊「四周秀麗,十里平湖,致有爽氣」。松鶴齋在正宮的東側,是皇太後和嬪妃們的寢宮;這里的宮殿主要有門殿、松鶴齋、綏成殿、樂壽堂、暢遠樓等,自成格局,但與正宮相比其規模要小些。松鶴齋的後面是萬壑松風,在正宮的北側,主要由萬壑松風、鑒始齋、靜佳室、頤和書房等組成,為宮殿區中最早的一級建築;這里建築布局靈活,頗有南方園林的特點,周圍古松很多,故有此題名。萬壑松風為正殿,風景優美,康熙、乾隆有時在這里批閱奏章,召見文武百官,或欣賞湖光山色、風光美景。
長江三峽
長江三峽是由長江垂直切穿南北走向的巫山山脈,形成的高山峽谷,從四川奉節縣白帝城開始,至湖北宜昌市南津關止,全長約200多公里,成為中國著名的長江峽谷景觀。自西向東分為三段峽谷:瞿塘峽、巫峽和西陵峽,因而得名「三峽」。長江三峽兩岸高山對峙,山高谷深,崖壁陡峭,江水湍急,群峰競秀,雲雨變幻多姿,成為中外馳名的峽谷風景區。長江三峽可以說是大自然對江山創建出的奇特美景,它兼有泰山之雄偉,華山之險峻,又有黃山之神奇,廬山之變幻等多方面景觀,並以山河雄奇壯美、峰石林澗幽深而聞名於華夏。
長江三峽之首瞿塘峽,西起奉節白帝城,東到巫山大溪鎮,峽長約8公里,峽谷深而狹窄,最窄處僅有幾十米,是長江航道中最為狹窄、形勢最為險峻的一段。奉節古稱夔州,這里有諸葛孔明的「八陣圖」、劉備託孤的永安宮、公孫述稱帝的白帝城等古跡。在峽口山崖絕壁上刻有「夔門天下雄」五個大字,赫然醒目,說明這里的奇觀。當航船隨江水推波涌浪沖出奉節時,船上的人們好像行立於水上,大有「峰與天關相接,舟從地窟而行」之感。瞿塘峽中主要景觀有:粉壁石刻、倒吊和尚、孟良梯等。「粉壁石刻」在孟良梯旁,橫延100多米,上下高數十米,為宋代以來名人題刻,行、楷、隸、篆一應俱全,風格各異;其中南宋趙公碩書寫的「宋中興聖德頌」,行草端莊凝重,距今已有800多年,具有文物價值。「倒吊和尚」在孟良梯以東,是一塊倒懸的鍾乳石,石上長滿青滕、小樹、雜草,遠遠看去好像一條繩索捆著一個光頭和尚,相傳他是奸臣潘仁美派去看守楊繼業遺骨的,被孟良捉住吊起來懲罰示眾。孟良梯在峽南岸白鹽山陡壁上,直通到山腰,經考證,它是宋以後瞿塘峽鐵索橋的遺址。
從瞿塘峽下行便是巫峽,它西起巫山大寧河口,向東至湖北巴東官渡口,橫跨四川、湖北邊界,綿延40多公里,是三峽中最長、最整齊、最為幽深秀麗的一段峽谷,又稱為「大峽」。峽谷兩岸高峰突起,怪石嶙峋,峭壁屏列,峽谷幽深,朝雲暮雨,變幻多姿,是三峽中最為壯美秀麗的一段,如果說瞿塘峽像一座「險關」的話,那麼巫峽就好像一條曲折幽深的自然山水畫廊。巫峽兩岸青山不斷,群峰如屏,時而大山當前,「石出疑無路」,時而又峰迴路轉,「雲開別有山」。這段峽谷最為有名的景觀,就是巫山十二峰。巫山十二峰都是石灰岩組成的,高出江面千米以上,屹立在峽江南北兩岸,千姿百態,引人入勝。石灰岩被溶解蝕侵以後,人們根據山峰的形態,分別給它們取了個形象化的名稱,如江北岸的望霞峰、集仙峰、聖泉峰和南岸的翠屏峰、飛鳳峰、聚鶴峰等,其中望霞峰是十二峰中最為挺拔秀麗的,仰望峰頂,上面突出的石柱好似一位亭亭玉立的仙女,這就是「神女峰」。關於神女峰,古代文學作品中曾想像出巫山有朝行為雲,暮行而雨的女神;這方面傳說神話也很多,相傳有關於「神女導航」的故事。故事中說:古時候王母娘娘的小女兒瑤姬,騰雲來到巫山上空,只見一群惡龍在天空毆斗,騷擾百姓;於是她停下來用寶劍斬殺惡龍,為民除了害。後來她又派人幫助大禹鑿開三峽,疏通河道,並親來這里為行船導航,最後留在三峽,化成了神女峰;她日月俯視江面,總是第一個來迎接朝霞,最後一個目送晚霞歸去。所以神女峰又叫望霞峰。巫峽的景觀中,還有集山峰下的孔明碑,金子山下的秋風亭等,每一景觀都有一段民間流傳的故事。
從巫峽往下就是西陵峽,它西起秭歸的香溪口,東到宜昌的南津關,全長75公里,是三峽中最後一段峽谷。西陵峽可分為東西兩段,西段主要有兵書寶劍峽、牛肝馬肺峽、崆嶺峽等,東段有燈影峽(明月峽)、黃貓峽(宜昌峽)等。西陵峽從西到東峽谷寬窄不一,往往是一段寬峽,一段窄峽,幾乎各佔一半;峽江中礁灘很多,水勢急涌,以灘多水急而著稱。青灘、泄灘、崆嶺灘連綿相接,這些險灘有的是兩岸崩落的山岩,有的是山洪沖下來的砂石,險灘之處,水流如沸,驚險萬分,因而就有「西陵灘多節節稠,灘灘都是鬼見愁」之說。行人經過此處大多貪圖有別巫峽幽深秀麗的驚心動魄的壯美,為三峽的壯麗風光增添了不少奇險景觀,但對於船的航行也會造成不少的障礙,更需倍加小心,保證航行安全。西陵峽中景觀傳說也不少,比如峽中香溪據說是王昭君故鄉之水,說「昭君臨水而居,恆於溪中洗手,溪水盡香」。在三斗坪南岸黃牛岩前有黃陵廟(原名黃牛廟),始建於春秋時代,據說這是為紀念神牛幫助大禹開河治水有功而修建的;廟內雕梁畫柱,黃瓦龍柱,為三峽中罕見而壯麗的景觀。在西陵峽口的下牢溪入江處北岸的西陵山上,有歷史悠久的「三游洞」,是峽中著名的溶洞之一。唐代詩人白居易同他的弟弟三人曾到此游覽過,隨後每人寫詩一首,寫在洞中的石壁上,白居易為此還寫了「三洞游序」,後來人們叫做「前三游」。北宋時蘇軾父子三人也曾到這里暢游,三人也各賦詩一首,寫在洞內石壁上,人們把他們父子之游叫做「後三游」。「三游洞」屬石灰岩洞,洞內有許多天然的石筍、石柱、石床等,有的用石擊打,發出鍾聲或鼓聲,因而有「天鍾、地鼓、旁磬」三絕景觀,明代曾有人將白居易的「三游洞序」刻在石碑上,至今仍留存在那裡。
舉世聞名的三峽工程,將在西陵峽中部的三斗坪動工建設,設計大壩高為185米,預計正常蓄水水位高175米,上游沿岸各段水位提高35~95米;大壩建成後將會出現一個寬為1公里,庫長600公里,總水面面積約600平方公里的高峽平湖,成為中國中心地帶的人造「地中海」。屆時以往的礁石、險灘、泡漩、急流,都將消失,而出現的是高峽平湖,煙波浩森,山峰屹立,湖光山色,更加壯觀的景色。
杭州西湖
西湖位於杭州市西部而得名。西湖舊稱西子湖、錢塘湖,自宋代以來一直通稱為西湖。杭州西湖三面環山,一面臨市,風景區面積可達50平方公里,但西湖水面只有6平方公里,湖岸的周長約15公里,由蘇堤與白堤將湖面分成了外湖、里湖、岳湖、西里湖和小南湖五個湖區。西湖中有孤山、湖心亭、小瀛洲、阮公墩等四個島嶼。於是常有人用「一山、二堤、四島、五湖」來概括西湖的風景。其實,西湖的名勝古跡很多,約有40多處,光是重點古跡也有30餘處。西湖的景區大致可分為四個景區,即西湖區、北山區、南山區和錢塘區。西湖區自古以來就有傳統著名景觀為「西湖十景」:蘇堤春曉、柳浪聞鶯、麴院風荷、平湖秋月、三潭印月、雷峰夕照、南屏晚鍾、斷橋殘雪、雙峰插雲,花港觀魚等。
蘇堤,俗稱蘇公堤,南起南屏路,北接麴院風荷,橫貫湖區南北,全長2.8公里;漫步堤上看春曉,霧中西湖蘇醒,鳥語花香,意境動人,因而這里被稱「蘇堤春曉」,為西湖之首。在西湖的東南岸涌金門與清波門之間的湖濱地帶,為南宋時期的御花園,園中有柳浪橋,沿湖植柳甚多,柳枝好像綠色的幔帳,春風吹動,如碧浪翻飛,柳蔭深處時時傳來黃鶯的叫聲,故名曰「柳浪聞鶯」。現在這已擴建成公園,全園植垂柳、花木,中心地帶還有一片櫻花和海棠,景緻別有特色。位於蘇堤虹橋西北、洪春橋南有一座造酒的麴院,院中種植荷藕,春末夏初荷花盛開,香風四起,「映日荷花別樣紅」,因而取名「麴院風荷」;水靜風來,遊人猶如進入了一個清涼的世界。位於白堤西端,三面臨水,背靠孤山,在皓月當空的秋夜裡,湖水平靜如鏡,清輝如瀉,故名「平湖秋月」;有古詩雲:「萬頃湖平長似境,四時月好最宜秋」。在小瀛洲島南湖的水面上,有三座造型別致的小石塔,塔高約2米,塔身中空,周圍有洞孔,月夜如在塔內點上蠟燭,燭光從塔洞口內透出,倒映在水中,構成了「天上月一輪,湖中影成三」的景象,取名「三潭印月」,景色十分奇麗。雷峰塔又叫黃妃塔,在西湖南岸的夕照山上,舊有七級雷峰塔,每當夕陽西照,寶塔金碧與山光輝映,別具風韻,所以叫「雷峰夕照」;民間傳說,白蛇傳中的白娘子,被法海和尚鎮壓在此塔下面,此塔於1924年9月25日倒塌。南屏山下凈慈寺,為西湖四大叢林寺院之一,每當晚禱時,寺鍾響徹四方,「南屏晚鍾」由此得名,餘音悅耳,啟人禪心。斷橋又叫段橋,此橋在里西湖與外西湖的分水點上,一端連環湖北路,另一端通接白堤;每當瑞雪初下,橋上拱頂處的積雪先融化了,遠遠看去橋好像斷了一節,又像似橋與堤斷開了,這就是「斷橋殘雪」;相傳白娘子與許仙曾在此橋相會過。環繞西湖南北的有南高峰與北高峰,兩峰遙相對峙,在茫茫雲海中,山峰隱約可見,好像山峰插在雲海之中,名曰「雙峰插雲」。在西湖蘇堤映波橋與鎖瀾橋之間的綠洲上,為湖區最大的公園,園內有紅魚池、牡丹園、大草坪、花港等景點,園內植物種類繁多,四季都有應時的花卉,成為花、港、魚連為一體的名勝特色景觀,
B. 2016最新公布國家5A級景區名單有哪些 排名第一是哪個
中華人民共和國旅遊景區質量等級劃分為五級,從高到低依次為AAAAA、AAAA、AAA、AA、A級。5A級為中國旅遊景區最高等級,代表著中國世界級精品的旅遊風景區等級。截至2016年8月,國家旅遊局已對3家嚴重不達標的5A級景區進行摘牌處理,分別是河北省秦皇島市山海關景區、湖南省長沙市橘子洲景區、重慶市南川區神龍峽景區。截止2016年10月,國家旅遊局共確定了227家國家5A級旅遊風景區。
省 份 數量 名 稱 評定年份
北京市 7 東城區故宮博物院 2007年
東城區天壇公園 2007年
海淀區頤和園 2007年
八達嶺—慕田峪長城旅遊區 2007年
昌平區明十三陵景區(神路-定陵-長陵-昭陵) 2011年
西城區恭王府景區 2012年
朝陽區北京奧林匹克公園(鳥巢-水立方-中國科技館-國家奧林匹克森林公園) 2012年
天津市 2 南開區天津古文化街旅遊區(津門故里) 2007年
薊縣盤山風景名勝區 2007年
河北省 6 承德市雙橋區承德避暑山莊及周圍寺廟景區(普陀宗乘-須彌福寺-普寧寺-普佑寺) 2007年
保定市安新縣白洋淀景區(文化苑-大觀園-鴛鴦島-元妃荷園-嘎子印象-漁人樂園) 2007年
保定市淶水縣野三坡景區(百里峽-白草畔-魚谷洞-龍門天關) 2011年
石家莊平山縣西柏坡景區 2011年
唐山市遵化市清東陵景區 2015年
邯鄲市涉縣媧皇宮景區 2015年
山西省 6 大同市南郊區雲岡石窟景區 2007年
忻州市五台縣五台山風景名勝區 2007年
晉城市陽城縣皇城相府生態文化旅遊區 2011年
晉中市介休市綿山風景名勝區 2013年
晉中市祁縣喬家大院文化園區 2014年
晉中市平遙縣平遙古城景區 2015年
內蒙古自治區 3 鄂爾多斯市達拉特旗響沙灣旅遊景區 2011年
鄂爾多斯市伊金霍洛旗成吉思汗陵旅遊區 2011年
呼倫貝爾市滿洲里市中俄邊境旅遊區 2016年
遼寧省 4 沈陽市渾南區沈陽植物園 2007年
大連市中山區老虎灘海洋公園—老虎灘極地館 2007年
大連市金州區金石灘景區(地質公園-發現王國-蠟像館-文化博覽廣場) 2011年
本溪市本溪滿族自治縣本溪水洞景區 2015年
吉林省 5 長白山景區 2007年
長春市寬城區偽滿皇宮博物館 2007年
長春市南關區凈月潭景區 2011年
長春市南關區長影世紀城景區 2015年
延邊朝鮮族自治州敦化市六鼎山文化旅遊區 2015年
黑龍江省 5 哈爾濱市松北區太陽島景區 2007年
黑河市五大連池市五大連池景區 2011年
牡丹江市寧安市鏡泊湖景區 2011年
伊春市湯旺河區林海奇石景區 2013年
大興安嶺地區漠河縣北極村旅遊景區 2015年
上海市 3 浦東新區東方明珠廣播電視塔 2007年
浦東新區上海野生動物園 2007年
浦東新區上海科技館 2010年
江蘇省 22 蘇州市姑蘇區蘇州園林(拙政園-留園-虎丘) 2007年
蘇州市崑山市周庄古鎮景區 2007年
南京市玄武區鍾山—中山陵風景名勝區(明孝陵-音樂台-靈谷寺-梅花山-紫金山天文台) 2007年
無錫市濱湖區中央電視台無錫影視基地三國水滸城景區 2007年
無錫市濱湖區靈山大佛景區 2009年
蘇州市吳江市同里古鎮景區 2010年
南京市秦淮區夫子廟-秦淮河風光帶(江南貢院-白鷺洲-中華門-瞻園-王謝故居) 2010年
常州市新北區環球恐龍城景區(中華恐龍園-恐龍谷溫泉-恐龍城大劇院) 2010年
揚州市邗江區瘦西湖風景區 2010年
南通市崇川區濠河風景區 2012年
泰州市姜堰區溱湖國家濕地公園 2012年
蘇州市吳中區金雞湖國家商務旅遊示範區 2012年
鎮江市三山風景名勝區(金山-北固山-焦山) 2012年
無錫市濱湖區黿頭渚旅遊風景區 2012年
蘇州市吳中區太湖旅遊區(旺山-穹窿山-東山) 2013年
蘇州市常熟市沙家浜-虞山尚湖旅遊區 2013年
常州市溧陽市天目湖景區(天目湖-南山竹海-御水溫泉) 2013年
鎮江市句容市茅山景區 2014年
淮安市淮安區周恩來故里景區(周恩來紀念館-周恩來故居-附馬巷歷史街區-河下古鎮) 2015年
鹽城市大豐區中華麋鹿園景區 2015年
徐州市泉山區雲龍湖景區 2016年
連雲港市海州區花果山景區 2016年
浙江省 14 杭州市西湖區西湖風景區 2007年
溫州市樂清市雁盪山風景區 2007年
舟山市普陀區普陀山風景區 2007年
杭州市淳安縣千島湖風景區 2010年
嘉興市桐鄉市烏鎮古鎮旅遊區 2010年
寧波市奉化市溪口-滕頭旅遊景區 2010年
金華市東陽市橫店影視城景區 2010年
嘉興市南湖區南湖旅遊區 2011年
杭州市西湖區西溪濕地旅遊區 2012年
紹興市越城區魯迅故里-沈園景區 2012年
衢州市開化縣根宮佛國文化旅遊區 2013年
湖州市南潯區南潯古鎮景區 2015年
台州市天台縣天台山景區 2015年
台州市仙居縣神仙居景區 2015年
安徽省 11 黃山市黃山區黃山風景區 2007年
池州市青陽縣九華山風景區 2007年
安慶市潛山縣天柱山風景區 2011年
黃山市黟縣皖南古村落-西遞宏村 2011年
六安市金寨縣天堂寨旅遊景區 2012年
宣城市績溪縣龍川景區 2012年
阜陽市潁上縣八里河風景區 2013年
黃山市古徽州文化旅遊區(徽州古城-牌坊群·鮑家花園-唐模-潛口民宅-呈坎) 2014年
合肥市肥西縣三河古鎮景區 2015年
蕪湖市鳩江區方特旅遊區 2016年
六安市舒城縣萬佛湖風景區 2016年
福建省 9 廈門市思明區鼓浪嶼風景名勝區 2007年
南平市武夷山市武夷山風景名勝區 2007年
三明市泰寧縣泰寧風景旅遊區 2011年
福建土樓(永定·南靖)旅遊景區 2011年
寧德市屏南縣(白水洋·鴛鴦溪)旅遊景區 2012年
泉州市豐澤區清源山風景名勝區 2012年
寧德市福鼎市太姥山旅遊區 2013年
福州市鼓樓區三坊七巷景區 2015年
龍岩市上杭縣古田旅遊區 2015年
江西省 8 九江市廬山市廬山風景名勝區 2007年
吉安市井岡山市井岡山風景旅遊區 2007年
上饒市玉山縣三清山旅遊景區 2011年
鷹潭市貴溪市龍虎山風景名勝區 2012年
上饒市婺源縣江灣景區 2013年
景德鎮市昌江區古窯民俗博覽區 2013年
贛州市瑞金市共和國搖籃景區 2015年
宜春市袁州區明月山旅遊區 2015年
山東省 9 泰安市泰山區泰山景區 2007年
煙台市蓬萊市蓬萊閣-三仙山-八仙過海旅遊區 2007年
濟寧市曲阜市明故城三孔旅遊區 2007年
青島市嶗山區嶗山景區 2011年
威海市環翠區劉公島景區 2011年
煙台市龍口市南山景區 2011年
棗庄市台兒庄區台兒庄古城景區 2013年
濟南市歷下區天下第一泉景區(趵突泉-大明湖-五龍潭-環城公園-黑虎泉) 2013年
山東沂蒙山旅遊區(沂山景區-龜蒙景區-雲蒙景區) 2013年
河南省 12 鄭州市登封市嵩山少林景區 2007年
洛陽市洛龍區龍門石窟景區 2007年
焦作市焦作(雲台山-神農山-青天河)風景區 2007年
安陽市殷都區殷墟景區 2011年
洛陽市嵩縣白雲山景區 2011年
開封市龍亭區清明上河園景區 2011年
平頂山市魯山縣堯山-中原大佛景區 2011年
洛陽市欒川縣老君山-雞冠洞旅遊區 2012年
洛陽市新安縣龍潭大峽谷景區 2013年
南陽市西峽縣伏牛山老界嶺·恐龍遺址園旅遊區 2014年
駐馬店市遂平縣嵖岈山旅遊景區 2015年
安陽市林州市紅旗渠·太行大峽谷旅遊景區 2016年
湖北省 10 武漢市武昌區黃鶴樓公園 2007年
宜昌市三峽大壩-屈原故里文化旅遊區 2007年
宜昌市夷陵區三峽人家風景區 2011年
十堰市丹江口市武當山風景區 2011年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巴東縣神龍溪纖夫文化旅遊區 2011年
神農架林區神農架生態旅遊區 2012年
宜昌市長陽縣清江畫廊景區 2013年
武漢市洪山區東湖景區 2013年
武漢市黃陂區木蘭文化生態旅遊區 2014年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恩施市恩施大峽谷景區 2015年
湖南省 8 張家界市武陵源-天門山旅遊區 2007年
衡陽市南嶽區衡山旅遊區 2007年
湘潭市韶山市韶山旅遊區 2011年
岳陽市岳陽樓-君山島景區 2011年
長沙市嶽麓區嶽麓山旅遊區 2012年
長沙市寧鄉縣花明樓景區 2013年
郴州市資興市東江湖旅遊區 2015年
邵陽市新寧縣崀山景區 2016年
廣東省 12 廣州市番禺區長隆旅遊度假區 2007年
深圳市南山區華僑城旅遊度假區 2007年
廣州市白雲區白雲山景區 2011年
梅州市梅縣區雁南飛茶田景區 2011年
深圳市龍華區觀瀾湖休閑旅遊區 2011年
清遠市連州市地下河旅遊景區 2011年
韶關市仁化縣丹霞山景區 2012年
佛山市南海區西樵山景區 2013年
惠州市博羅縣羅浮山景區 2013年
佛山市德順區長鹿旅遊休博園 2014年
陽江市江城區海陵島大角灣海上絲路旅遊區 2015年
中山市孫中山故里旅遊區 2016年
廣西壯族自治區 4 桂林市灕江風景區 2007年
桂林市興安縣樂滿地度假世界 2007年
桂林市秀峰區獨秀峰·靖江王城景區 2012年
南寧市青秀區青秀山旅遊區 2014年
海南省 6 三亞市崖州區南山文化旅遊區 2007年
三亞市崖州區南山大小洞天旅遊區 2007年
保亭縣呀諾達雨林文化旅遊區 2012年
陵水縣分界洲島旅遊區 2013年
保亭縣海南檳榔谷黎苗文化旅遊區 2015年
三亞市海棠區蜈支洲島旅遊區 2016年
重慶市 7 大足區大足石刻景區 2007年
巫山區小三峽-小小三峽旅遊區 2007年
武隆縣喀斯特旅遊區(天生三硚、仙女山、芙蓉洞) 2011年
酉陽土家族苗族自治縣桃花源旅遊景區 2012年
綦江區萬盛黑山谷-龍鱗石海風景區 2012年
南川區金佛山景區 2013年
江津區四面山景區 2015年
四川省 11 成都市都江堰市青城山-都江堰旅遊景區 2007年
樂山市峨眉山市峨眉山景區 2007年
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九寨溝縣九寨溝景區 2007年
樂山市市中區樂山大佛景區 2011年
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松潘縣黃龍風景名勝區 2012年
綿陽市北川羌族自治縣羌城旅遊區(中國羌城-老縣城地震遺址-「5·12」特大地震紀念館-北川羌族民俗博物館-北川新縣城-吉娜羌寨) 2013年
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汶川縣汶川特別旅遊區(震中映秀-水磨古鎮-三江生態旅遊區) 2013年
南充市閬中市閬中古城旅遊景區 2013年
廣安市廣安區鄧小平故里旅遊區 2013年
廣元市劍閣縣劍門蜀道劍門關旅遊景區 2015年
南充市儀隴縣朱德故里景區 2016年
貴州省 4 安順市鎮寧布依族苗族自治縣黃果樹瀑布景區 2007年
安順市西秀區龍宮景區 2007年
畢節市黔西縣百里杜鵑景區 2013年
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荔波縣樟江景區 2015年
雲南省 8 昆明市石林彝族自治縣石林風景區 2007年
麗江市玉龍納西族自治縣玉龍雪山景區 2007年
麗江市古城區古城景區 2011年
大理白族自治州大理市崇聖寺三塔文化旅遊區 2011年
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勐臘縣中科院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 2011年
迪慶藏族自治州香格里拉縣普達措國家公園 2012年
昆明市盤龍區昆明世博園景區 2016年
保山市騰沖縣火山熱海旅遊區 2016年
西藏自治區 2 拉薩市城關區布達拉宮景區 2013年
拉薩市城關區大昭寺景區 2013年
陝西省 8 西安市臨潼區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 2007年
西安市臨潼區華清池景區 2007年
延安市黃陵縣黃帝陵景區 2007年
西安市雁塔區大雁塔-大唐芙蓉園景區 2011年
渭南市華陰市華山風景區 2011年
寶雞市扶風縣法門寺佛文化景區 2014年
商洛市商南縣金絲峽景區 2015年
寶雞市太白縣太白山旅遊景區 2016年
甘肅省 4 嘉峪關市嘉峪關文物景區 2007年
平涼市崆峒區崆峒山風景名勝區 2007年
天水市麥積區麥積山景區 2011年
酒泉市敦煌市鳴沙山月牙泉景區 2015年
青海省 2 青海湖風景區 2011年
西寧市湟中縣塔爾寺景區 2012年
寧夏回族自治區 4 石嘴山市平羅縣沙湖旅遊景區 2007年
中衛市沙坡頭區沙坡頭旅遊景區 2007年
銀川市西夏區寧夏鎮北堡西部影視城 2011年
銀川市靈武市水洞溝旅遊區 2015年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 11 昌吉回族自治州阜康市天山天池風景名勝區 2007年
吐魯番市高昌區葡萄溝風景區 2007年
伊梨哈薩克自治州阿勒泰地區布爾津縣喀納斯景區 2007年
伊犁哈薩克自治州新源縣那拉提旅遊風景區 2011年
伊犁哈薩克自治州阿勒泰地區富蘊縣可可托海景區 2012年
喀什地區澤普縣金胡楊景區 2013年
烏魯木齊市烏魯木齊縣天山大峽谷 2013年
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博湖縣博斯騰湖景區 2014年
喀什地區喀什市噶爾老城景區 2015年
伊梨哈薩克自治州特克斯縣喀拉峻景區 2016年
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和靜縣巴音布魯克景區 2016年
總計 227
C. 西府海棠—花中俏佳人
花開時節動京城。
每年四月,繁花似錦。借著工作的便利,每到這時,我都會和大多數愛花人一樣,留戀在位於北京後海北沿46號宋慶齡故居中院的兩株古西府海棠間,賞花拍照,流連忘返。
海棠的壽命一般就幾十年,可據古樹專家考證,說這兩株古海棠樹齡達兩百年,但也有人說超過三百年。
這兩株古西府海棠怎麼來的?為何人所植?眾說紛紜。
翻開歷史,宋慶齡故居是原醇親王府的花園,在這個院子中(包含正院),曾住過一代醇親王奕譞和二代醇親王載灃,光緒帝的哥哥永瑆、大學士明珠及其子納蘭性德均在此住過,乾隆爺的寵臣和珅曾把這里作為他的別院。
星轉斗移,時過境遷,物是人非。可這兩株古西府海棠卻依舊香飄四溢,開花結果。
西府海棠因生長於西府(今陝西省寶雞市)而得名,海棠花是中國的傳統名花之一, 西府海棠是海棠中的極品,樹態峭立,似亭亭玉立的少女。
張愛玲在《紅樓夢魘》中曾說過人生三大憾事,分別為:一恨鰣魚多刺,二恨海棠無香,三恨紅樓夢未完。
的確,一般的海棠花無香味,可西府海棠卻是既香且艷。張愛玲後來是否見過西府海棠不得而知。
其實,帶香味的海棠自古就有,唐朝的顧非熊在詩《斜谷郵亭玩海棠花》就有提到:「忽識海棠花,令人只嘆嗟。艷繁惟共笑,香近試堪誇。駐騎忘山險,持杯任日斜。何川是多處, 應繞羽人家。」不知道顧先生所看到衡族祥的海棠是不是西府海棠?
海棠花開嬌艷動人,花未開時,花蕾紅艷,似胭脂點點,開後則由深紅漸漸變為粉紅,有如曉天明霞,等到完全盛開時,顏色就會慢慢的褪去,最後變成了粉白色。
海棠花姿瀟灑,花開似錦,自古以來就是雅俗共賞的名花,素有「花中神仙」、「花貴妃」、「花尊貴」之稱,被譽為「國艷」之花。
古往今來,多少文人墨客,對海棠不吝筆墨,多用膾炙人口的詩句大加贊美。
郭稹《和樞密侍郎因看海棠憶禁苑此花最盛》:「朱欄明媚照黃塘,芳樹交加枕短牆。」
陸游《張穗祥園觀海棠》:「雖艷無俗姿,太皇真富貴。」
劉子翚《海棠花》:「幽姿淑態弄春晴,梅借風流柳借輕,幾經夜雨香猶在,染盡胭脂畫不成。」
蘇軾《海棠》:「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燒高燭照紅妝。」
吳融《海棠》:「雪綻霞鋪錦水頭,占春顏色最風流。」
劉兼《海棠花》:「淡淡微紅色不深,依依偏得似春心。……良宵更有多情處,月下芬芳伴醉吟。」
鄭谷《海棠》:「穠麗最宜新著雨,嬌嬈全在欲開時。」
毛文錫《酒泉子·綠樹春深》:「海棠花下思朦朧,醉香風。」
周紫芝《好事近·春似酒杯濃》:「春似酒杯濃,醉得海棠無力。」
陳與義《春寒》:「海棠不惜胭脂色,獨立蒙蒙細雨中。」
我們敬愛的周總理特別喜愛海棠花,他生前居所中南海西花廳就有西府海棠花,每年鮮花盛開時,周總理總是以喜愛的眼光,靜心觀賞。有部電咐搏視劇《海棠花開》講得就是這件事。周總理的夫人鄧穎超曾寫過《西花廳的海棠花又開了》一文,回憶她與總理五十年來相依相伴的革命生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