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江情蘭花
說到蘭花,相信大家都是比較熟悉的,在我們國家,蘭花與梅蘭竹並成為四君子,而且蘭花在很多愛花人士眼中價值是非常高的,那麼,你知道蘭花花語是什麼嗎?這個可能還是不少人都不清楚的,下面就讓我來為您解答吧!
蘭花的簡介
1、蘭花顏色有白、純白、白綠、黃綠、淡黃、淡黃褐、黃、紅、青、紫。 中國傳統名花中的蘭花僅指分布在中國蘭屬植物中的若干種地生蘭,如春蘭、惠蘭、建蘭、墨蘭和寒蘭等,即通常所指的「中國蘭」。這一類蘭花與花大色艷的熱帶蘭花大不相同,沒有醒目的艷態,沒有碩大的花、葉,卻具有質朴文靜、淡雅高潔的氣質,很符合東方人的審美標准。
2、中國人歷來把蘭花看做是高潔典雅的象徵,並與「梅、竹、菊」並列,合稱「四君子」。1985年5月蘭花被評為中國十大名花之四。蘭花作為中國十大名花之一,人見人愛,它有宜人的香氣,「路旁草簇有蘭花,不露英姿不顯華;待到幽香熏肺腑,始知卉苑隱奇葩 」。這種散發幽香的蘭花歷來為人們所青睞。蘭花那撩人而帶神秘感的幽香,是世界上任何一種花卉的香氣不能比擬的。
蘭花的花語
蘭花在中國代表著女子氣質如蘭,蕙質蘭心,男子溫文爾雅,淡泊名利。
蘭花的花語:淡泊、高雅、美好、高潔、賢德。外國的蘭花花語:熱烈、友誼、自信。
蘭花最早的含義是愛的吉祥物。屈原在詩歌中將蘭喻為君子,故後人又把蘭理解為君子高潔、有德澤的象徵。
1、小蒼蘭
小蒼蘭別名香雪蘭、小菖蘭、洋晚香玉、麥蘭等,花語是:純潔、濃情、清香、幸福、清新舒暢。
2、文心蘭
文心蘭又名舞女蘭、金蝶蘭、瘤瓣蘭等,花語是隱藏的愛、快樂無憂忘卻煩惱。
3、鈴蘭
鈴蘭又名君影草、山谷百合、風鈴草,花語是幸福歸來。
4、蝴蝶蘭
蝴蝶蘭又名蝶蘭,花語是我愛你、幸福向你飛來。
5、劍蘭
劍蘭的花語是用心、福祿、富貴、節節上升、堅固、幽會、用心。
6、火花蘭
火花蘭的花語是忘不了的人。
蘭花的象徵寓意
1、象徵手足之情
蘭花常被用來比喻手足之情,有經久不衰和富貴長壽之意,因此也可形容子孫滿堂,後代昌盛。我們時常說「蘭交」和「義結金蘭」,它們都是用來形容朋友之間友誼深厚,結拜兄弟。
2、象徵高雅品性
蘭花,那飄逸俊芳、綽約多姿的葉片;高潔淡雅、神韻兼備的花朵;純正幽遠、沁人肺腑的香味自古以來受人喜愛。所以,在中國傳統文化中,養蘭、賞蘭、繪蘭、寫蘭,一直是人們陶冶情操、修身養性的重要途徑,被譽為"國香"、"王者香"的中國蘭花成了高雅文化的代表。
3、象徵愛國情懷
蘭花被譽為「花中君子」、「王者之香」。對於中國人來說,蘭花還有民族上的深沉意義。在中國傳統四君子梅、蘭、竹、菊中,和梅的孤絕、菊的風霜、竹的氣節不同,蘭花象徵了一個知識份子的氣質,以及一個民族的內斂風華它象徵著中華民族內斂、質朴、嫻靜和柔中帶剛的氣質,具有很深的民族情節和對民族精神的認同感,可傳達對祖國的熱愛。
4、象徵美好愛戀
蘭花還可傳達愛意,古有詩人借蘭花言志,例如「尋得幽蘭報知己,一枝聊贈夢瀟湘」,「氣如蘭兮長不改,心若蘭兮終不移」,二者都表達了對伴侶的純潔愛戀。很多不知道蘭花象徵著什麼品格的花友可以將其贈送給自己的愛人,增進雙方感情。
5、象徵:高尚的友情,比喻同心同德、親密無間、有意長存,也可以比喻夫妻間情投意合。
國畫重在神似,在對蘭花的描寫中同樣著意於蘭的神韻與秉性。不同的畫家畫蘭都會有不同的側重點。在寫意畫中,畫家筆下的蘭花多用水墨來表現蘭花的美麗葉態和花質的素潔,追求天生素質、大朴大雅的神韻。蘭花還象徵著高尚的友情,比喻同心同德、親密無間、有意長存,也可以比喻夫妻間情投意合。
蘭花的傳說之一
話說某一天,仙女山的蘭花娘娘出遊,打這里路過,發現清癯的屈原正在講課,於是自空中降下雲頭,立在窗外一側靜聽。屈原揮舞雙手,慷慨激昂地陳述振興楚國的道理,那種矢志不渝的愛國精神,令蘭花娘娘也為之感動。她深知屈原平素性喜蘭花,臨走時,遂特意施展法術,將其栽種在窗下的三株蘭花點化成精。
一次課間,他抱病講到國家奸臣當道、百姓受難的情形,由於過分激動,義憤填膺,一口鮮血從嘴裡噴射出來,恰巧濺落在窗外的蘭花根部。弟子們見老師嘔心瀝血地教書育人,心疼得淚流滿面!那三株蘭花,得到屈大夫的心血滋養,一夜之間竟發成了一大蓬,學生們數了數,足有幾十株。屈原聞著撲鼻的清香,病情也好轉了許多。大家喜出望外,一齊動手將蘭花分株移栽到學堂四周的空地上。說來奇怪,那蘭花第一天入土即生根,第二天便發蔸抽芽,第三天則伸枝展葉,第四天就綻蕾開花。到了第五天,每一株又發出大蓬大蓬的新蔸來。屈原率領學生們在溪邊、山上忙著移栽,蘭花因此得以鋪展蔓延。山裡老農欣喜地說:「我們這里十二畝稱一畹,屈大夫栽種的蘭花,怕有三畹了!我們這山鄉呀,真該改名叫芝蘭鄉了。」
隨後,蘭花從三畹發展到六畹,又由六畹逐步擴展、過度到了九畹。從此,仙女山下的這條清溪就叫作了九畹溪。九畹溪邊的蘭花,一年盛似一年,其醉人的芳香漫溢了整條西陵峽,香飄全歸州,直至香了半個楚天!
終於,乘著一葉扁舟,載了滿溪花香,屈原還是出山了。可是,那一年五月,九畹溪畔、芝蘭鄉里葳蕤的蘭花,突然全部凋零枯萎而死,只留下陣陣暗香……鄉親們預感到將有什麼不祥的事情發生,心裡惴惴不安。幾天之後果然傳來噩耗,就在蘭花凋謝的那天,屈大夫已經含冤投身汨羅江自盡。人們悲痛不已,仙女山上的蘭花娘娘也哭腫了眼睛。
屈大夫的學堂遂被改建成為芝蘭廟,廣植蘭草,後人藉此以示永久的紀念。
蘭花的傳說之二
從前,在大別山一個深幽谷里住著婆媳兩個人。婆婆總是誣賴童養媳蘭姑娘好吃懶做,動不動就不給她吃喝,還罰她乾重活。
一天早上,蘭姑娘在門外石碓上舂米,家中鍋台上的一塊糍粑被貓拖走了。惡婆一口咬定是蘭姑娘偷吃了,逼她招認。逼供不出,就把蘭姑娘毒打一頓,又罰她一天之內要舂出九斗米,蘭姑娘只得拖著疲憊不堪的身子,不停地踩動那沉重的石碓。
太陽落山了。一整天滴水都沒沾牙的蘭姑娘又飢又渴,累倒在石碓旁,順手抓起一把生米放到嘴裡嚼著。
惡婆一聽石碓不響,跑出來一看,氣得雙腳直跳:"你這該死的賤骨頭,偷吃糍粑,又偷吃白米"!拿來起木棒打得蘭姑娘暈倒在地。惡婆並不解恨,還說蘭姑娘是裝死嚇人。
她又扯下蘭姑娘裹腳帶,將她死死的捆在石碓的扶樁上,然後撬開蘭姑娘的嘴巴,拽出舌頭,拔出簪子,狠命地在蘭姑娘的舌頭上亂戳一氣,直戳得血肉模糊......
可憐的蘭姑娘,就這樣無聲無息地死去了。
也不知過了多少年,多少代,在蘭姑娘死去的幽谷中,長出了一棵小花,淡妝素雅,玉枝綠葉,無聲無息地吐放著清香。人們都說這花是蘭姑娘的化身,捲曲的花蕊象舌頭,花蕊上綴滿的紅斑點是斑斑的血痕。
『貳』 蘭花的花語和寓意,象徵了什麼
手足情深:將蘭花送給親朋好友,可以表達出自己對這份感情的珍視之意。 愛國之情:植株被譽為花中君子,代表一種濃郁的民族自豪感,表達出對國家的熱愛。 淡泊名利:蘭花在陰涼處默默開花,就像是看淡了世間名利的老者,內心一片平靜。
蘭花 有什麼花語象徵
1、手足情深
蘭花的花語為淡泊名利,植株開花時,給人一種清新脫俗的感覺,且蘭花和竹子、梅花、菊花並稱為花中四君子,具有高尚的人品氣質,另外植株一般在陰涼處默默開花,就像是看淡了世間名利的老者,內心一片平靜。
『叄』 幾大產蘭區的蘭花分布情況是怎樣的,如何了解蘭花市場
現行階段的四、六級考試內容由四部分構成:聽力理解、閱讀理解、綜合測試和寫作測試。為了適應新的形勢下社會對大學生英語聽力能力需求的變化,進一步提高聽力測試的效度,全國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委員會自2016年6月考試起將對四、六級考試的聽力試題作局部調整佔35%。閱讀理解部分比例調整為35%,其中詞彙理解(選詞填空)佔5%,仔細閱讀部分佔20%,長篇閱讀佔10%。仔細閱讀部分除測試篇章閱讀理解外,還包括對篇章語境中的詞彙理解的測試;長篇閱讀部分測試各種快速閱讀技能。翻譯比例為15%。寫作能力測試部分比例為15%,體裁包括議論文、說明文、應用文等。
寫作
33分--條理不清、思路紊亂,語言支離破碎或大部分句子均有錯誤,且多數為嚴重錯誤。
39分--基本切題。表達思想不清楚連貫性差。有較多嚴重的語言錯誤。
45分--基本切題。有些地方表達思想不夠清楚,文字勉強連貫;語言錯誤相當多,其中有一些是嚴重錯誤。
57分--切題。表達思想清楚,文字連貫,但有少量語言錯誤。
67分--切題。表達思想清楚,文字通順。連貫性較好,基本上無語言錯誤,僅有個別小錯。
文字不足酌情扣分:100-119扣1分;90-99扣3分;80-89扣4分;70-79扣5分;60-69扣6分;50-59扣7分;不足50扣9分。
聽力
聽力理解共35個,包括短對話、長對話、短文聽力及短文聽寫。聽力對話及短文聽力共25題,每1題算1個,共25個;短文聽寫共11題,其中單詞聽寫8題,每2題算1個,句子聽寫共2題,每1題算2個,共10個。
閱讀
閱讀理解共35個,包括快速閱讀,篇章詞彙或短句問答,篇章閱讀。快速閱讀共10題,每1題算1個,共10個;篇章詞彙每2個空算1個,短句問答共5題或8題,每1題算1個或0.625個,共5個;篇章閱讀共10題,每1題算2個,共20個。
綜合
綜合測試共15個,包括完形或改錯,翻譯。完形共20題,每2題算1個,共10個;改錯共10題,每1題算1個,共10個;翻譯共5題,每1題算1個,共5個。
四級考試單項分共分為四個部分:聽力(35%)、閱讀(35%)、完型填空或改錯(10%)、作文和翻譯(20%)。各單項報道分的滿分分別為:聽力249分,閱讀249分,翻譯106分,作文106分。各單項分相加之和等於總分(710分)
『肆』 關於蘭花廉潔的詩句
1.與蘭花有關的詩詞
《詠幽蘭》 清·康熙
婀娜花姿碧葉長,風來難隱谷中香。
不因紉取堪為佩,縱使無人亦自芳
【賞析】
一首《詠幽蘭》,道出了「蘭花」冰清玉潔的高雅氣質。 蘭花也是清代康熙皇帝最喜愛的花,喜愛她的品格高潔,清香宜人,在他的書房以及養心殿內部都放置了婀娜多姿的幽蘭。在他寫下的詠花詩中,也以詠蘭詩寫得最好。以詠蘭寄託了自己崇尚高潔的情愫。 自古以來,中華民族就喜愛素淡、雅緻、潔凈的風格,推崇忠貞、廉潔、質朴、堅韌的情操,而蘭花正是這種風格和情操的和諧統一。蘭花深厚的文化內涵,延續了蘭花旺盛的生命力,促進了蘭花的蓬勃發展。
《蘭》 宋 陸游
蜂蝶有路依稀到,雲霧無門不可通。
便是東風難著力,自然香在有無中。
《蕙》
叢叢蕙草水之涯,綠葉陰深半欲遮。
最是清風披拂處,一莖嫩玉九枝花
蘭花詩 古風
唐 李白
孤蘭生幽園,眾草共蕪沒。
雖照陽春暉,復悲高秋月。
飛霜早淅瀝,綠艷恐休歇。
若無清風吹,香氣為誰發。
2.景物關於蘭花的詩三首
寫「蘭花」的古詩詞:《詠幽蘭》 清·康熙婀娜花姿碧葉長,風來難隱谷中香。
不因紉取堪為佩,縱使無人亦自芳【賞析】一首《詠幽蘭》,道出了「蘭花」冰清玉潔的高雅氣質。 蘭花也是清代康熙皇帝最喜愛的花,喜愛她的品格高潔,清香宜人,在他的書房以及養心殿內部都放置了婀娜多姿的幽蘭。
在他寫下的詠花詩中,也以詠蘭詩寫得最好。以詠蘭寄託了自己崇尚高潔的情愫。
自古以來,中華民族就喜愛素淡、雅緻、潔凈的風格,推崇忠貞、廉潔、質朴、堅韌的情操,而蘭花正是這種風格和情操的和諧統一。蘭花深厚的文化內涵,延續了蘭花旺盛的生命力,促進了蘭花的蓬勃發展。
《蘭》 宋 陸游蜂蝶有路依稀到,雲霧無門不可通。便是東風難著力,自然香在有無中。
《蕙》叢叢蕙草水之涯,綠葉陰深半欲遮。最是清風披拂處,一莖嫩玉九枝花蘭花詩 古風唐 李白孤蘭生幽園,眾草共蕪沒。
雖照陽春暉,復悲高秋月。飛霜早淅瀝,綠艷恐休歇。
若無清風吹,香氣為誰發。
3.有關於為官清廉的警句,名言
渴不飲盜泉水,熱不息惡木陰。
廉者常樂無求,貪者常憂不足。
禍患常積於忽微,而智勇多困於所溺。
水清沙自潔,官閑弊自絕。
廉則政清,政清則民服。
君子之言,寡而實;小人之言,多而虛。
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
流水不腐,戶樞不蠹。
富貴不能淫,威武不能屈。
人之為善,百善而不足。
士有百行,以法為首。
士雖有學,而行為本焉。
不患位之不尊,而患德之不崇。
公正無私,一言而萬民齊。
哀莫大於心死,而人死亦次之。
與其有譽於前,孰若無毀於其後?與其有樂於身,孰若於憂於其心?
當共產黨員的幹部,一不能偷懶,二不能糊弄,三不能滑坡。
一個領導幹部,面對歪風邪氣,就要勇於說「不」。
日食百姓粟米,月拿國家俸祿。不為百姓辦事,老百姓養我們何用?
堂堂正正為人,公公正正執法。
只要當一天幹部,就要做一天清官。
一絲一粟,我之名節;一厘一毫,民之脂膏。寬一分,民受益不止一分,取一文,我為人不值一文。
4.有關於為官清廉的警句,名言
無名氏
諷郭守貪婪①
腰纏十萬宦資豐,壓扁黃堂兩袖風。
只有巾山抬不動,臨行收入畫圖中。
[注釋] ①據浙江臨海縣志載:清順治間台州知府郭曰燧,貪婪異常,台州人民不勝其苦。至其離任時,愛城南巾山之勝,命畫工繪成一幅圖帶走。夜裡有人擬此詩題其宅門。
[品鑒] 詩句通俗易懂,諷刺貪婪之官極辛辣,令人切齒!
汪士慎簡介
汪士慎(1686-約1762),清代畫家。字近人,號巢林、溪東外史等。原籍安徽休寧,後定居江蘇揚州。精篆刻和隸書;工畫花卉,尤擅畫梅,筆墨清勁。偶作山水、人物,亦生動有致。「揚州八怪」之一。善詩,有《巢林詩集》。
題《空谷幽蘭圖》尺頁①
蘭草堪同隱者心,②自榮自萎白雲深。③
春風歲歲生空谷,④留得清香入素琴。⑤
[注釋] ①尺頁:一種裝裱成冊的小幅畫頁。
②隱者:隱居的人。往往指那些對舊時代統治者不滿的或有厭世思想的知識分子。堪:可,能。這一句說蘭草的節操與隱士的心懷相同。
③自榮自萎:自己榮茂,自己枯萎,聽任自然。
④歲歲:年年。空谷:空曠的山谷。
⑤蘭花有清香的品質,所以琴曲中譜有《猗蘭操》來贊頌它。
[品鑒] 蘭草在白雲深處自榮自萎,聽任自然。雖有清高的格調,但也有對自身命運、遭際的無限感嘆。那值得贊美的蘭草的節操,不恰是正直知識分子的品格么!
張英簡介
張英(生卒年不詳),字敦復,號樂園,安徽桐城人。清康熙進士,官至文華殿大學士,兼禮部尚書。
六尺巷①
千里修書只為牆,讓他三尺又何妨?
長城萬里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
[注釋] ①六尺巷:張英在京為官時,家人為爭宅基去信,要他出面干預。張不是依仗權勢壓人,而是寫了這首詩回復。家人見此詩後讓出三尺,對方有感於此,亦讓出三尺,於是就成了一條今古美談的「六尺巷」。
[品鑒] 一滴水可見太陽之光輝,一首詩足見張英做人與為官之品格。讓一步不為虧我,這種修養謂之美德。
5.與蘭花有關的詩詞
《詠幽蘭》 清·康熙婀娜花姿碧葉長,風來難隱谷中香。
不因紉取堪為佩,縱使無人亦自芳【賞析】一首《詠幽蘭》,道出了「蘭花」冰清玉潔的高雅氣質。 蘭花也是清代康熙皇帝最喜愛的花,喜愛她的品格高潔,清香宜人,在他的書房以及養心殿內部都放置了婀娜多姿的幽蘭。
在他寫下的詠花詩中,也以詠蘭詩寫得最好。以詠蘭寄託了自己崇尚高潔的情愫。
自古以來,中華民族就喜愛素淡、雅緻、潔凈的風格,推崇忠貞、廉潔、質朴、堅韌的情操,而蘭花正是這種風格和情操的和諧統一。蘭花深厚的文化內涵,延續了蘭花旺盛的生命力,促進了蘭花的蓬勃發展。
《蘭》 宋 陸游蜂蝶有路依稀到,雲霧無門不可通。便是東風難著力,自然香在有無中。
《蕙》叢叢蕙草水之涯,綠葉陰深半欲遮。最是清風披拂處,一莖嫩玉九枝花蘭花詩 古風唐 李白孤蘭生幽園,眾草共蕪沒。
雖照陽春暉,復悲高秋月。飛霜早淅瀝,綠艷恐休歇。
若無清風吹,香氣為誰發。
6.贊美蘭花的詩詞
贊美蘭花的詩詞:1.山中蘭葉徑,城外李桃園。
豈知人事靜,不覺鳥啼喧。--《春庄》唐·王勃譯文:幽靜的山林中有一條路邊長滿蘭葉的小路,城外的種桃李的園子。
只是沒有人間的清靜,沒有聽到鳥兒的啼叫之聲。2.千古幽貞是此花,不求聞達只煙霞。
采樵或恐通來路,更取高山一片遮。--《高山幽蘭》清·鄭板橋譯文:千古年間最幽然貞潔的就是這花啊,不求出名顯達只願做一片煙霞。
就連那些上山砍柴的人它也不願意讓他們看見,藏在高山後面遮蔽著自己。3.幽蘭花,在空山,美人愛之不可見,裂素寫之明窗間。
幽蘭花,何菲菲,世方被佩資簏施,我欲紉之充佩韋,裊裊獨立眾所非。幽蘭花,為誰好,露冷風清香自老。
--《蘭花》明·劉伯溫譯文:那高雅純潔的蘭花啊,你為誰開放得這么美麗?承受著冷露和寒風,你仍散發著清香。但卻一直守候孤獨,直到凋謝。
4.身在千山頂上頭,突岩深縫妙香稠。非無腳下浮雲鬧,來不相知去不留。
--《題蘭》清·鄭燮譯文:蘭花生長在山岩的頂處,它的香氣飄散四溢,在突出的岩石和岩縫中,美妙的花香濃郁芬芳。不是腳下沒有浮雲翻滾的喧鬧,只是蘭花不願去理睬它們,不知道它們什麼時候來到,更不會在它們離去時去挽留。
5.培蘭蕊兩三栽,日暖風和次第天。坐久不知香在室,推窗時有蝶飛來。
--《詠蘭》元·余同麓譯文:氣溫升高,微風吹拂,親手栽下的蘭花一朵一朵地開放了。在屋裡做的久了而不知香氣就在屋內,推開窗時有蝴蝶飛了過來。
寫「蘭花」的古詩詞寫「蘭花」的古詩詞:《詠幽蘭》 清·康熙婀娜花姿碧葉長,風來難隱谷中香。不因紉取堪為佩,縱使無人亦自芳【賞析】一首《詠幽蘭》,道出了「蘭花」冰清玉潔的高雅氣質。
蘭花也是清代康熙皇帝最喜愛的花,喜愛她的品格高潔,清香宜人,在他的書房以及養心殿內部都放置了婀娜多姿的幽蘭。在他寫下的詠花詩中,也以詠蘭詩寫得最好。
以詠蘭寄託了自己崇尚高潔的情愫。 自古以來,中華民族就喜愛素淡、雅緻、潔凈的風格,推崇忠貞、廉潔、質朴、堅韌的情操,而蘭花正是這種風格和情操的和諧統一。
蘭花深厚的文化內涵,延續了蘭花旺盛的生命力,促進了蘭花的蓬勃發展。《蘭》 宋 陸游蜂蝶有路依稀到,雲霧無門不可通。
便是東風難著力,自然香在有無中。《蕙》叢叢蕙草水之涯,綠葉陰深半欲遮。
最是清風披拂處,一莖嫩玉九枝花。
7.寫「蘭花」的古詩詞
寫「蘭花」的古詩詞:《詠幽蘭》 清·康熙婀娜花姿碧葉長,風來難隱谷中香。
不因紉取堪為佩,縱使無人亦自芳【賞析】一首《詠幽蘭》,道出了「蘭花」冰清玉潔的高雅氣質。 蘭花也是清代康熙皇帝最喜愛的花,喜愛她的品格高潔,清香宜人,在他的書房以及養心殿內部都放置了婀娜多姿的幽蘭。
在他寫下的詠花詩中,也以詠蘭詩寫得最好。以詠蘭寄託了自己崇尚高潔的情愫。
自古以來,中華民族就喜愛素淡、雅緻、潔凈的風格,推崇忠貞、廉潔、質朴、堅韌的情操,而蘭花正是這種風格和情操的和諧統一。蘭花深厚的文化內涵,延續了蘭花旺盛的生命力,促進了蘭花的蓬勃發展。
《蘭》 宋 陸游蜂蝶有路依稀到,雲霧無門不可通。便是東風難著力,自然香在有無中。
《蕙》叢叢蕙草水之涯,綠葉陰深半欲遮。最是清風披拂處,一莖嫩玉九枝花蘭花詩 古風唐 李白孤蘭生幽園,眾草共蕪沒。
雖照陽春暉,復悲高秋月。飛霜早淅瀝,綠艷恐休歇。
若無清風吹,香氣為誰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