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花六十年
❶ 荷花已經活了多少年了
「荷」被稱為「活化石」,是被子植物中起源最早的植物之一。在人類出現以前,大約一億零四千五百年前,地球大部被海洋、湖泊及沼澤覆蓋。當時,氣候惡劣,災害頻繁沒有動物,大部分植物被淘汰,只有少數生命力極強的野生植物生長在這個貧瘠的地球上。其中,有一種今天我們稱為「荷花」的水生植物,經受住了大自然的考驗,在中國的阿穆爾河(今黑龍江)、黃河、長江流域及北半球的沼澤湖泊中頑強地生存下來。大約過了九千年,原始人類開始出現。人類為了生存,採集野果充飢,不久便發現這種「荷花」的野果和根節(即蓮子與藕)不僅可以食用,而且甘甜清香,味美可口。漸漸地,「荷花」這一人類生存的糧食來源便深深地印刻在我們的祖先——原始人類的心中,成為人類生存的象徵。
❷ 荷花這種植物作為家養綠植,你覺得會養幾年
荷花的壽命比較長,一般可以活7年到8年,在腌制荷花的時候需要提供相應的養分,幫助荷花能夠健康的生長,並且還需要補充水分,適合荷花的水中保持氧氣含量,同時還需要為荷花適當的通風,以免荷花在生長過程中出現植物病蟲害。蓮花的壽命可以達到七到八年,這只是蓮花植物的壽命。它的種子保存完好,甚至可以存活數千年。
荷花主要生長在水中,在養護中需要定期為其補充水分,為植物提供富含氧氣的環境。同時,適當加水可以保持水的清潔度,防止植物在生長過程中遭受細菌感染,使植物能夠正常生長。荷葉生長速度快,而葉片過多會導致荷花生長環境通風不良,因此需要定期對荷花進行養護和通風,保持荷花生長環境的空氣流通,荷花在養護的同時也可以適當進行剪枝,剪掉適量的荷葉,改善植物間的通風。
❸ 荷花簡介,荷花是什麼季節開的
荷花又叫水蓮、芙蓉等,是一種非常常見的水生植物,是中國十大名花之一,荷花在我國有非常悠久的歷史,我國在三千多年前就有荷花的種植了。荷花有很多種類,它全身都是寶,藕可以做成藕粉,蓮子可以實用,它的根莖葉都可以入葯,荷花有祛濕活血、消暑解熱的功效,它的荷葉被許多飯店做成荷葉飯,是一種非常美味的食物。荷花喜歡生長在水流舒緩的平靜湖面、水塘、河溝中,它的生存能力很強,對環境的適應能力也強,有水的地方就能生長,荷花的需水量和它的種類有關,種植荷花的時候要考慮好水面高度,切記不能無水,只要池塘2-3個小時沒有放水的話,荷花就會枯死。荷花是一種非常喜光的植物,越是光照時間長的環境長的越好,特別是夏天,是荷花開放最美麗的時候,所以荷花是夏季的標志,夏季也是賞荷的標志。
❹ 關於荷花的資料
荷花:別名:蓮花、芙蕖、水芝、澤芝、水華、菡萏、水旦、草芙蓉、六月春芙蓉、水芙、水芙蓉、 玉環、草芙蓉、六月春、中國蓮等。
多年生水生植物。根莖(藕)肥大多節,橫生於水底泥中。葉盾狀圓形,表面深綠色,被蠟質白粉背麵灰綠色,全緣並呈波狀。葉柄圓柱形,密生倒刺。花單生於花梗頂端、高托水面之上,有單瓣、復瓣、重瓣及重台等花型;花色有白、粉、深紅、淡紫色或間色等變化;雄蕊多數;雌蕊離生,埋藏於倒圓錐狀海綿質花托內,花托表面具多數散生蜂窩狀孔洞,受精後逐漸膨大稱為蓮蓬,每一孔洞內生一小堅果(蓮子)。花期6月~9月,每日晨開暮閉。果熟期9月~10月。 荷花的根莖種植在池塘或河流底部的淤泥上,而荷葉挺出水面。 在伸出水面幾厘米的花莖上長著花朵。荷花一般長到150厘米高,橫向擴展到3米。荷葉最大可達直徑60厘米。引人注目的蓮花最大直徑可達20厘米。
荷花,屬雙子葉植物毛茛目睡蓮科蓮屬,它包括兩大種類,中國蓮和美國蓮。中國蓮分布在亞洲、大洋洲,多數植株高大,葉橢圓形,綠色,栽培品種中花型有單瓣、復瓣、重瓣、重台、千瓣之分,花紅色至白色;美國蓮分布在北美洲,植株矮小,葉近圓形,深綠色,花僅見單瓣型,黃色,仍處於半野生狀態。據古植物學家研究化石證實,早在1.35億年前,在北半球的許多水域地方都有蓮屬植物的分布。在我國,1973年發現的"河姆渡文化"遺址中,就有蓮的花粉化石,經測定,距今7000年。這說明,至少在7000年前,蓮在我國就已經分布,甚至已作為食用了。雖然現今的一些資料都註明蓮原產印度,但通過史料來看,中國才是荷花的原產地。荷花在我國栽培歷史悠久,傳播范圍極廣。西至天山北麓,東接寶島台灣,北達黑龍江,南抵海南三亞。可以說,中國是荷花的世界栽培中心。
❺ 關於兒童荷花的詩句有哪些
1.荷花孩子的詩句
1、《采蓮曲》 唐·王昌齡 荷葉羅裙一色裁,芙蓉向臉兩邊開。
亂入池中看不見,聞歌始覺有人來。 2、《曉出凈慈送林子方》 唐·楊萬里 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
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 3、《東林寺白蓮》 唐·白居易 東林北塘水,湛湛見底清。
中生白芙蓉,菡萏三百莖。 白日發光彩,清爽散芳馨。
泄香銀囊破,瀉露玉盤傾。 4、《荷花》 清·石濤 荷葉五寸荷花嬌,貼波不礙畫船搖。
相到薰風四五月,也能遮卻美人腰。 5、《愛蓮說》 宋·周敦頤 水陸草木之花,可愛者甚繁。
晉陶淵明獨愛菊,自李唐來,世人甚愛牡丹。 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
予謂菊,花之隱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貴者也; 蓮,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愛,陶後鮮有聞。
蓮之愛,同予者何人?牡丹之愛,宜乎眾矣。 6、《古風》 唐·李白 碧荷生幽泉,朝日艷且鮮。
秋花冒綠水,密葉羅青煙。 秀色粉絕世,馨香誰為傳? 坐看飛霜滿,凋此紅芳年。
結根未得所,願托華池邊。 7、《夏日南亭懷辛大》 唐·孟浩然 山光忽西落,池月漸東上。
散發乘夕涼,開軒卧閑敞。 荷風送香氣,竹露滴清響。
欲取鳴琴彈,恨無知音賞。 感此懷故人,中宵勞夢想。
8、《蓮花》 唐·溫庭筠 綠塘搖灧接星津,軋軋蘭橈入白草。 應為洛神波上襪,至今蓮蕊有香塵。
9、《蓮》 唐·唐彥謙 新蓮映多浦,迢遞綠塘東。 靜影搖波月,寒香映水風。
金塵飄落蕊,玉露洗殘紅。 看著余芳少,無人問的中。
10、《詠雙開蓮花》 唐·劉商 菡萏新花曉並開,濃妝美笑面相隈。 西方采畫迦陵鳥,早晚雙飛池上來。
11、《芙蓉》 唐·溫庭筠 刺莖澹盪碧,花片參差紅。 吳歌秋水冷,湘廟夜雲空。
濃艷香露里,美人清鏡中。 南樓未歸容,一夕練塘東。
12、《獨芙蓉》 唐·王貞白 方塘清曉鏡,獨照玉容秋。 蠹芰不相采,斂蘋空自愁。
日斜還顧影,風起強垂頭。 芳意羨何物,雙雙鸂鳥游。
13、《夏日南亭懷辛大蓉》 唐·孟浩然 山光忽西落,池月漸東上。 散發乘夕涼,開軒卧閑敞。
荷風送香氣,竹露滴清響。 欲取鳴琴彈,恨無知音賞。
感此懷故人,中宵勞夢想。 14、《惜蓮花》 唐·崔櫓 半塘前日染來紅,瘦盡金方昨日風。
留樣最嗟無巧筆,護香誰為惜熏籠。 緣停翠棹沉吟看,忍使良被積漸空。
魂斷舊溪憔悴態,冷煙殘粉楚台東。 15、《重台蓮》 唐·皮日休 欹紅媠婑力難任,每葉頭邊半米金。
可得教他水妃見,兩重元是一重心。 16、《蓮花》 唐·郭震 臉膩香熏似有情,世間何物比輕盈。
湘妃雨後來池看,碧玉盤中弄水晶。 17、《古意》 唐·韓愈 太華峰頭玉井蓮,開花十丈藕如船, 冷比雪霜甘比蜜,一片入口沉痾痊。
我欲求之不憚遠,青壁無路難夤緣。 安得長梯上摘實,下種七澤根株連。
18、《采蓮曲》 唐·王勃 采蓮歸,綠水芙蓉衣,秋風起浪鳧雁飛。 桂棹蘭橈下長浦,羅裙玉腕輕搖櫓。
葉嶼花潭極望平,江謳越吹相思苦。 相思苦,佳期不可駐,塞外征夫猶未還,江南采蓮今已暮。
今已暮,采蓮花,渠今那必盡倡家。官道城南把桑葉,何如江上采蓮花。
蓮花復蓮花,花葉何稠疊;葉翠本羞眉,花紅強似頰。 佳人不在茲,悵望別離時。
牽花憐共蒂,折藕愛連絲。 故情無處所,新物徒華滋。
不惜西津交佩解,還羞北海雁書遲。 采蓮歌有節,采蓮夜未歇。
正逢浩盪江上風,又值徘徊江上月。 徘徊蓮浦夜相逢,吳姬越女何豐茸!共問寒江千里外,征客關山路幾重? 19、《蓮葉》 唐·鄭谷 移舟水濺差差綠,倚檻風搖柄柄香。
多謝浣沙人未折,雨中留得蓋鴛鴦。 20、《白蓮》 唐·陸龜蒙 素花多蒙別艷欺,此花端合在瑤池。
無情有恨何人見,月曉風清欲墮時。
2.形容小孩 蓮花的詩句
1、《詩經. 國風》山有扶蘇
山有扶蘇,隰有荷華。
不見子都,乃見狂且。
自譯詩意:
山上小樹縱橫,沼澤荷花開盛。
未見美男子都,卻遇輕薄狂人。
2、《詩經. 國風》澤陂
彼澤之陂,有蒲與荷。
有美一人,傷如之何。
寤寐無為,涕泗滂沱。
自譯詩意:
在那沼澤水邊,蒲草荷花並茂。
那裡有一美男,我將如何撒嬌。
長夜耿耿無眠,眼淚鼻涕雙拋。
3.描寫荷兒童的詩句
1、采白蓮: 「小娃撐小艇,偷采白蓮回.不解藏蹤跡,浮萍一道開.」(唐·白居易《池上》) 2、呼牛歸: 「日暮鳥雀稀,稚子呼牛歸.住處無鄰里,柴門獨掩扉」(唐·丘為《泛耶溪》) 3、不識月: 「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又疑瑤台鏡,飛在青雲端.」(唐·李白《古朗月行》) 4、解方言: 「舊國迷江樹,他鄉近海門.移家南渡久,童稚解方言.」(唐·皇甫冉《同諸公有懷絕句》) 5、摘扁豆: 「古巷少人行,新月彎彎瘦,藤蘿滿牆頭,兒童摘扁豆.」(佚名) 6、詠鵝: 「鵝,鵝,鵝,曲項向天歌.白毛浮綠水,紅掌撥清波.」(唐·駱賓王《詠鵝》) 7、學人拜新月: 「幼女才六歲,未知巧與拙.向夜在堂前,學人拜新月.」(唐·施肩吾《幼女詞》) 8、學小姑: 「下床著新裝,初學小姑拜.低頭羞見人,雙手結群帶.」(明·毛鉉《幼女詞》) 9、騎黃牛: 「牧童騎黃牛,歌聲振林樾.意欲捕鳴蟬,忽然閉口立.」(清·袁枚《所見》) 10、折揚柳: 「柳條三尺長,明日清明節.江南小兒女,采作流蘇結.」(清·許虯《折揚柳歌》) 11、遊子吟: 「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唐·孟郊《遊子吟》) 12、念牧童: 「斜光照墟落,窮巷牛羊歸.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荊扉.雉雊麥苗秀,蠶眠桑葉稀.田夫荷鋤至,相見語依依.即此羨閑逸,悵然吟式微.」(唐·王維《渭川田家》) 13、學垂釣: 「蓬頭稚子學垂綸,側坐莓苔草映身.路人借問遙招手,怕得魚驚不應人.」(唐·胡令能《小兒垂釣》) 14、弄釣: 「繞池閑步看魚游,正值兒童弄釣舟.一種愛魚心各異,我來施食爾垂鉤.」(唐·白居易《觀游魚》) 15、追黃蝶: 「籬落疏疏一徑深,樹頭花落未成陰.兒童急走追黃蝶,飛入菜花無處尋.」(宋·楊萬里《宿新市徐公店》) 16、關柴門: 「籬外誰家不系船,春風吹入釣魚灣.小童疑是有村客,急向柴門去卻關.」(唐·崔道融《溪居即事》) 17、戀小車: 「見人初解語嘔啞, 不肯歸眠戀小車.一夜嬌啼緣底事, 為嫌衣少縷金華.」(唐·韋庄《與小女》) 18、笑問客: 「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 (唐·賀知章《回鄉偶書》) 19、吹短笛: 「草滿池塘水滿陂,山銜落日浸寒漪.牧童歸去橫牛背,短笛無腔信口吹.」(雷震《村晚》) 20、開門: 「無事經年別遠公,帝城鍾曉憶西峰.爐煙消盡寒燈晦,童子開門雪滿松.」(唐·李商隱《憶匡一師》) 21、不識衣冠: 「萋萋芳草春綠,落落長松夏寒.牛羊自歸村巷,童稚不識衣冠.」(唐·王維《田園樂》) 22、指路: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唐·杜牧《清明》) 23、挑促織: 「蕭蕭梧葉送寒聲,江上秋風動客情.知有兒童挑促織,夜深籬落一燈明.」(葉紹翁《夜書所見》) 24、吹曲: 「誰人得似牧童心,牛上橫眠秋聽深.時復往來吹一曲,何愁南北不知音!」(唐·盧肇《牧童》) 25、載詩: 「十歲載詩走馬成,冷灰殘燭動離情.桐花萬里丹山路,雛鳳清於老鳳聲.」(唐·李商隱《絕句》) 26、拾花鈿: 「新詞宛轉遞相傳,振袖傾鬟風露前.月落烏啼雲雨散,游童陌上拾花鈿.」(唐·劉禹錫《踏歌詞》) 27、捉柳花: 「梅子留酸軟齒牙,芭蕉分綠與窗紗.日長睡起無情思,閑看兒童捉柳花.」(宋·楊萬里《閑居初夏午睡起二絕句》其二) 28、學種瓜: 「晝出耘田夜織麻,村莊兒女各當家.童孫未解供耕織,也傍桑陰學種瓜.」(宋·范成大《田家》) 29、掃花影: 「重重疊疊上瑤台,幾度呼童歸不開.剛被太陽收拾去,卻教明月送將來.」(宋·蘇軾《花影》) 30、柳陰眠: 「晴明風月雨乾時,草滿花堤水滿溪.童子柳陰眠正著,一牛吃過柳陰西.」(宋·楊萬里《桑茶坑道中八首》其七) 31、吹笛: 「騎牛遠遠過前村,吹笛風斜隔隴聞.多少長安名利客,機關用盡不如君.」(宋·黃庭堅《牧童》) 32、出門望: 「馬啼踏水亂明霞,醉袖迎風受落花.怪見溪童出門望,鵲聲先我到山家.」(元·劉因《山家》) 33、放紙鳶: 「柳條搓線絮搓棉,搓夠千尋放紙鳶.消得春風多少力,帶將兒輩上青天.」(明·徐渭《風鳶圖詩》其一) 34、放紙鳶: 「草長鶯飛二月天,拂堤楊柳醉春煙.兒童散學歸來早,忙趁東風放紙鳶.」(清·高鼎《村居》) 35、作釣鉤: 「清江一曲抱村流,長夏江村事事幽.自去自來堂上燕,相親相近水中鷗.老妻畫紙為棋局,稚子敲針作釣鉤.但有故人供祿米,微軀此外更何求.」(唐·杜甫《江村》) 36、拈蛺蝶: 「今年寒食在商山,山裡風光亦可憐.稚子就花拈蛺蝶,人家依樹系鞦韆.郊原曉綠初經雨,巷陌春陰乍禁煙?副使官閑莫惆悵,酒錢猶有撰碑錢.」(王禹偁《寒食》) 37、解吟: 「綴玉聯珠六十年,誰教冥路作詩仙.浮雲不系白居易,造化無為字樂天.童子解吟長恨曲,胡兒能唱琵琶篇.文章已滿行人耳,一度思卿一愴然.」唐·宣宗李忱《吊白居易》) 38、輕歲月: 「幼童輕歲月,謂言可久長,一朝見零悴,嘆息向秋霜.迍邅已窮極,疢痾復不康,每恐先朝露,不見白日光.庶及盛年時,暫遂情所望.吉辰既乖越,來期眇未央.促促歲月盡,窮年空怨傷.」。
4.有關蓮花的詩詞有哪些
有關蓮花的詩詞有:
1、江南可采蓮,蓮葉何田田。——漢 · 佚名《江南》
譯文:江南水上可以采蓮,蓮葉多麼茂盛,魚兒在蓮葉間嬉戲。
2、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 —— 宋 · 楊萬里《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
譯文:那密密層層的荷葉鋪展開去,與藍天相連接,一片無邊無際的青翠碧綠;那亭亭玉立的荷花綻蕾盛開,在陽光輝映下,顯得格外的鮮艷嬌紅。
3、小娃撐小艇,偷采白蓮回 —— 唐 · 白居易《池上》
譯文:一個小孩撐著小船,偷偷地采了白蓮回來。
4、吳姬越艷楚王妃,爭弄蓮舟水濕衣 —— 唐 · 王昌齡《采蓮曲二首》
譯文:像吳國美女越國嬌娘楚王妃嬪一樣美麗的采蓮女們,競相劃動采蓮船,湖水打濕了衣衫。
5、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 —— 唐 · 王維《山居秋暝》
譯文:竹林喧響知是洗衣姑娘歸來,蓮葉輕搖想是上游盪下輕舟。
6、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釣叟蓮娃 —— 宋 · 柳永《望海潮·東南形勝》
譯文:晴天歡快地吹奏羌笛,夜晚劃船采菱唱歌,釣魚的老翁、采蓮的姑娘都嬉笑顏開。
7、最喜小兒亡賴,溪頭卧剝蓮蓬 —— 宋 · 辛棄疾《清平樂·村居》
譯文:最令人喜愛的是小兒子,他正橫卧在溪頭草叢,剝著剛摘下的蓮蓬。
8、一朵蓮花 —— 元 · 王哲《蘇幕遮·贈打車木無情》
譯文:一朵美麗的蓮花。
9、蓮子已成荷葉老 —— 宋 · 李清照《怨王孫·湖上風來波浩渺》
譯文:蓮子已經成熟,蓮葉也已衰老。
10、采蓮南塘秋,蓮花過人頭 —— 南北朝 · 佚名《西洲曲》
譯文:秋天的南塘里她摘著蓮子,蓮花長得高過了人頭。
5.描寫荷花的詩句有哪些
寫荷花的詩 【江南】 江南可采蓮, 蓮葉何田田。
魚戲蓮葉間, 魚戲蓮葉東, 魚戲蓮葉西,魚戲蓮葉南,魚戲蓮葉北。 【采蓮曲】王昌齡 荷葉羅裙一色裁, 芙蓉向臉兩邊開。
亂入池中看不見, 聞歌始覺有人來。 【曉出凈慈送林子方】 楊萬里 畢竟西湖六月中, 風光不與四時同。
接天蓮葉無窮碧, 映日荷花別樣紅。 【一剪梅】北宋. 李清照 紅藕香殘玉簟秋,輕解羅裳,獨上蘭舟。
雲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 花自飄零水自流。
一種相思,兩處閑愁。 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
【荷花】 清. 石濤 荷葉五寸荷花嬌,貼波不礙畫船搖; 相到薰風四五月,也能遮卻美人腰。 《愛蓮說》宋·周敦頤 水陸草木之花,可愛者甚繁。
晉陶淵明獨愛菊,自李唐來,世人甚愛牡丹。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 ◇青陽渡~晉·樂府 青荷蓋綠水,芙蓉披紅鮮。
下有並根藕,上有並頭蓮。 ◇詠芙蓉~南朝·梁·沈約 微風搖紫葉,輕露拂朱房。
中池所以綠,待我泛紅光。 ◇采蓮~南朝·梁·吳均 錦帶雜花鈿,羅衣垂綠川。
問子今何去,出采江南蓮。遼西三千里,欲寄無因緣。
願君早旋返,及此荷花鮮。 ◇詠荷詩~江洪 澤陂有微草,能花復能實。
碧葉喜翻風,紅英宜照日。移居玉池上,托根庶非失。
如何霜露交,應與飛蓬匹。 ◇詠同心芙蓉~隋·杜公瞻 灼灼荷花瑞,亭亭出水中。
一莖孤引綠,雙影共分紅。色奪歌人臉,香亂舞衣風。
名蓮自可念,況復兩心同。 ◇采蓮曲~隋·殷英童 盪舟無數伴,解纜自相催。
汗粉無庸拭,風裙隨意開。棹移浮荇亂,船進倚荷來。
藕絲牽作縷,蓮葉捧成杯。 ◇古風(其二十六)~唐·李白 碧荷生幽泉,朝日艷且鮮。
秋花冒綠水,密葉羅青煙。秀色粉絕世,馨香誰為傳?坐看飛霜滿,凋此紅芳年。
結根未得所,願托華池邊。 ◇采蓮曲~南朝梁·劉孝威 金槳木蘭船,戲采江南蓮。
蓮香隔浦渡,荷葉滿江鮮。房垂易入手,柄曲自臨盤。
露花時濕釧,風莖乍拂鈿。 ◇折荷有贈~唐·李白 涉江玩秋水,愛此紅蕖鮮。
攀荷弄其珠,盪漾不成圓。佳人彩雲里,欲贈隔遠天。
相思無因見,悵望涼風前。 ◇荷花~李商隱 都無色可並,不奈此香何。
瑤席乘涼設,金羈落晚過。回衾燈照綺,渡襪水沾羅。
預想前秋別,離居夢棹歌。 ◇蓮花~溫庭筠 綠塘搖灧接星津,軋軋蘭橈入白蘋。
應為洛神波上襪,至今蓮蕊有香塵。 ◇晚出凈慈寺送林子方~楊萬里 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
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 ◇錢氏池上芙蓉~文徵明 九月江南花事休,芙蓉宛轉在中洲。
美人笑隔盈盈水,落日還生渺渺愁。 露洗玉盤金殿冷,風吹羅帶錦城秋。
相看未用傷遲暮,別有池塘一種幽。 ◇一剪梅~北宋·李清照 紅藕香殘玉簟秋, 輕解羅裳,獨上蘭舟。
雲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花自飄零水自流。
一種相思,兩處閑愁。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
◇蘇幕遮~北宋·周邦彥 燎沉香,消溽暑。鳥鳥雀呼睛,侵曉窺檐語。
葉上初陽干宿雨,水面清圓,一一風荷舉。 故鄉遙,何日去?家住吳門,久作長安旅。
五月漁郎相憶否?小楫輕舟,夢入芙蓉浦。 ◇蓮塘~明·黃瓊 蒼茫漠漠董家潭,綠樹陰陰向水灣。
十里錦香看不斷,西風明月棹歌還。 ◇采蓮曲~李亞如 藕田成片傍湖邊,隱約花紅點點連。
三五小船撐將去, 歌聲嘹亮賦采蓮。 ◇芙蓉~清·鄭板橋 最憐紅粉幾條痕,水外橋邊小竹門。
照影自驚還自惜,西施原住薴蘿村。 ◇藕鄉隨思~現代·暇文 曉別安宜古鎮頭,藕鄉水泗盪輕舟;岸柳染綠清溪水,荷香沁沏金色秋。
異鄉落泊傷窮亂,故里重歸喜景稠;政通人和富由起,芙蓉仙子欣來游。 ◇夏日南亭懷辛大~孟浩然 山光忽西落,池月漸東上。
散發乘夕涼,開軒卧閑敞。荷風送香氣,竹露滴清響。
欲取鳴琴彈,恨無知音賞。感此懷故人,中宵勞夢想。
◇【無題·其二】~李商隱 颯颯東風細雨來,芙蓉塘外有輕雷。金蟾嚙鎖燒香入,玉虎牽絲汲井回。
賈氏窺簾韓掾少,宓妃留枕魏王才。春心莫共花爭發,一寸相思一寸灰。
◇夏日懷友~徐璣 流水階除靜,孤眠得自由。月生林欲曉,雨過夜如秋。
遠憶荷花浦,誰吟杜若洲?良宵恐無夢,有夢即俱游。 ◇【浣溪沙】·薛昭蘊 傾國傾城恨有餘,幾多紅淚泣姑蘇,倚風凝睇雪肌膚。
吳主山河空落日,越王宮殿半平蕪,藕花菱蔓滿重湖。 ◇【南鄉子】·李珣 乘彩舫,過蓮塘,棹歌驚起睡鴛鴦。
游女帶香偎伴笑,爭窈窕,兢折團荷遮晚照。 ◇【浣溪沙】·李璟 菡萏香銷翠葉殘,西風愁起碧波間。
還與韶光共憔悴,不堪看。 細雨夢回雞塞遠,小樓吹徹玉笙寒。
多少淚珠無限恨,倚欄桿。 ◇【思帝鄉】·孫光憲 如何? 遺情情更多!永日水精簾下斂羞蛾。
六幅羅裙地,微行曳碧波。看盡滿地疏雨打團荷。
◇【憶餘杭】·潘閬 長憶孤山,山在湖心如黛簇,僧房四面向湖開,清棹去還來。 芰荷香噴連雲閣,閣上清聲檐下鐸。
別來塵土污人衣,空役夢魂飛。 ◇【採桑子】·歐陽修 荷花開後西湖好,載酒來時,不用旌旗,前後紅幢綠蓋隨。
畫船撐入花深處,香泛金卮,煙雨微微,一片笙歌醉里歸。 ◇【臨江仙】·歐陽修 柳外輕雷池上雨,雨。
❻ 關於荷花的資料
荷花,又名蓮花、水芙蓉等,屬睡蓮科多年生水生草本花卉。地下莖長而肥厚,有長節,葉盾圓形。花期6至9月,單生於花梗頂端,花瓣多數,嵌生在花托穴內,有紅、粉紅、白、紫等色,或有彩文、鑲邊。堅果橢圓形,種子卵形。荷花種類很多,分觀賞和食用兩大類。原產亞洲熱帶和溫帶地區,我國早在周朝就有栽培記載。荷花全身皆寶,藕和蓮子能食用,蓮子、根莖、藕節、荷葉、花及種子的胚芽等都可入葯。其出污泥而不染之品格恆為世人稱頌。陳志歲《詠荷》詩曰:「身處污泥未染泥,白莖埋地沒人知。生機紅綠清澄里,不待風來香滿池。」
中文學名: 荷花
拉丁學名: Nelumbo nucifera
別稱: 蓮花、水芙蓉、六月花神、藕花等
分布區域: 荷花原產於中國,一般分布在亞熱帶和溫帶地區。
別名:蓮花、芙蕖、芬陀利花、水芝、水芸、水目、澤芝、水華、菡萏(hàndàn)古人稱未開的荷花為菡萏,即花苞、水旦草、芙蓉、水芙蓉、 玉 環、六月春、中國蓮、六月花神、藕花、靈草、玉芝、水中芙蓉、水宮仙子、君子花,天仙花、紅蕖、水華、溪客、碧環鞭蓉、鞭蕖、金芙蓉、草芙蓉、靜客、翠錢、紅衣、宮蓮、佛座須等。 荷花是澳門特別行政區的區花,也是山東省省會濟南和孔孟荷花高清近拍圖冊(17張)之鄉濟寧市的市花,還是埃及的國花。此外,濟南的大明湖也有多種上好的荷花。蘇州的園林比如拙政園里,也有許多婀娜多姿的荷花。像仙女一樣,亭亭玉立。
[1]表面深綠色,被蠟質白粉覆蓋,背麵灰綠色,全緣並呈波狀。葉柄圓柱形,密生倒刺。花單生於花梗頂端、高托水面之上,有單瓣、復瓣、重瓣及重台等花型;花色有白、粉、深紅、淡紫色、黃色或間色等變化;雄蕊多數;雌蕊離生,埋藏於倒圓錐狀海綿質花托內,花托表面具多數散生蜂窩狀孔洞,受精後逐漸膨大稱為蓮蓬,每一孔洞內生一小堅果(蓮子)。花期6月-9月,每日晨開暮閉。果熟期9月-10月。荷花栽培品種很多,依用途不同可分為藕蓮、子蓮和花蓮三大系統。
編輯本段生長習性
荷花
[2]荷花是水生植物,性喜相對穩定的平靜淺水,湖沼、澤地、池塘是其適生地。荷花的需水量由其品種而定,大株形品種如古代蓮、紅千葉相對水位深一些,但不能超過1.7米.中小株形只適於20~60厘米的水深.同時荷花對失水十分敏感,夏季只要3小時不灌水,缸栽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