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花葉認識
1. 蘭花卷葉怎麼辦
蘭花葉子枯萎卷縮是蘭花潛伏病害的一種反應,說明蘭花生長不正常。
蘭花水分的運轉情況內是根輸水到假鱗莖,容假鱗莖輸水到葉片。凡根部失水或殘缺,都可導致假鱗莖貯水不暢,葉面水分自然下降,所以蘭花葉片失水過重即表現出萎卷狀。
恢復正常蘭花葉態的關鍵點在於假鱗莖。每天在假鱗莖周圍微量噴兩三次水,噴水不可多也不可猛。需要注意的是不可在葉面噴水,因葉片無生機,亦即無吸水能力,噴水會反遭其害。
(1)蘭花葉認識擴展閱讀:
1.蘭花的生長習性:
喜陰,怕陽光直射;喜濕潤,忌乾燥;喜肥沃、富含大量腐殖質;宜空氣流通的環境。
2.蘭花的花語:
蘭花一般形容人君子,常形容女人空谷幽蘭。
文心蘭:隱藏的愛
劍蘭:高雅、長壽、康寧
蘭花的花語:淡泊、高雅,美好、高潔、賢德。
參考資料:
網路-蘭花
2. 蘭花葉尖發黑
蘭花葉子尖發黑有很多原因,有的是光線造成的,有的是溫度造成的,有的是施肥造成的,有的是澆水過多造成的,如果想把蘭花養好,主要從以下幾方面避免蘭花葉尖發黑:
1、適當遮陰
原因:蘭花其實不喜強光,如果被強烈的太陽直接照射,就會出現葉尖發黑的現象。
解決方法:需要讓它接受散光照射,中午太陽大的時候要適當遮陰。冬天的日照比較短,太陽也不強烈,就不用遮陰了,可以讓它接受全天侯日照。
2、調整溫度
原因:蘭花不耐寒,如果被低溫侵襲,它的根系和枝幹就會停止工作,葉子尖就發黑。
解決方法:在冬天要把它搬到溫暖的地方,避免被低溫凍傷。到了春天也不要急著搬出去,因為早春溫度不穩定,經常有寒流,等溫度徹底穩定了,再把它搬到室外。
3、減少施肥
原因:蘭花不喜濃肥,濃肥容易燒根,出現健康問題,葉尖會隨之變黑。
解決方法:施肥要施淡肥,施肥時要離根部十厘米左右,這樣就不會燒根了。澆水時把水澆到肥料上,讓水份帶著肥料擴散開,便於它吸收。
4、合理澆水
原因:蘭花不耐澇,澆水太多容易讓盆土積水,會影響它根系呼吸,葉子尖會發黑。
解決方法:澆水不宜過多,溫度高時一天一次,低溫時隔兩天澆一次。
(2)蘭花葉認識擴展閱讀:
蘭花(學名:Cymbidiumssp.):附生或地生草本,葉數枚至多枚,通常生於假鱗莖基部或下部節上,二列,帶狀或罕有倒披針形至狹橢圓形,基部一般有寬闊的鞘並圍抱假鱗莖,有關節。總狀花序具數花或多花,顏色有白、純白、白綠、黃綠、淡黃、淡黃褐、黃、紅、青、紫。
3. 蘭花葉藝,孔雀,圖片及價格
現在蘭界關於葉藝高與低的界定,引用具有相當代表性的理論:「……一般指蘭花葉所顯現的不同於常規綠色的其他色彩在蘭花葉片上、所佔比例大於百分之五十以上的蘭花彩葉品種。……如果低於百分之五十,就不能算高藝了……」普遍是以藝之多少論高低,但我們不難看出其難以自圓其說,以這個理論類推,當一個蘭草的藝發展到全白就是頂級藝了?那「高藝」的頂級就是「幽靈」草啊!這顯然是行不通的!一方面葉藝進化到一定程度,藝色的比例達到一定的百分比,它的生命力就會下降,為了生存,就會出用暫時的退藝;另一方面退藝能增強它自身的生命力,』再次進藝時它會表現得更好,當然可能是另外一種走向,也更適合它的生存。那就要求我們更進一步地認識,研究什麼樣的藝草或者說具備什麼樣條件的藝草能在反復的變化進化中不掉藝。
那麼什麼是高級藝呢?當然它不再是高藝的定義,應是拋棄高藝以藝多少論高低的理論。以藝向,藝態,藝色,對比適度論高低。從藝向上說,應以中斑縞藝、斑縞藝、爪斑縞藝為高級藝,中透、復輪、邊、嘴藝次之。從藝色上說應以自藝,金黃,白黃相間復色藝為高級藝。暗淡,無光澤次之。從對比度上說,以對比度好,葉綠素與藝色配比適當,所在部位引人眼球,變化多端,百看不厭,能給人以美的感受為高級藝,對比不強者次之。變化進化中不掉藝又要具備什麼樣的條件呢,這就關繫到了寒蘭葉藝的選育。關於寒蘭葉藝的選育,為什麼們多蘭友選擇花高價引進下山實生苗培養而不願收進已定型了的組培苗培養呢。據分析,除了組培苗難養之外,還有另外一個原因羹是那組培苗藝雖好,但其所選的組培母本基本上都是熟種。其藝發展都達到了頂峰,具有極強的穩定性,美固然美,但變化性欠多了,當你苦苦的把它養大養成,就發現你花了那麼多的精力給你的回報就是增苗!沒有一點新意,找不到一點激情。養個下山實生苗就不同,也許一個好好的藝,經你一養就掉了,暈了!但再養下去,藝又出來了,甚至進化了,變得更好了,美了!心情從緊張變得奔放,一張一弛,調節了人的情緒,找到了人生的感悟,也就我到了樂趣!那麼我們應怎樣在下山實生寒蘭苗中選育葉藝蘭呢?寒蘭的葉給你的感覺是葉質油亮,透光性好,脈絡清晰。在這樣的特有徵狀下,從寒蘭中找葉藝期待品有一定難度。沒有見過寒蘭的人見到一個普通的寒蘭就很容易誤認為,中骨透亮,葉綠素分布不均,有出藝的可能,但在你養後就是難出藝。追其原因,就是這種情況是寒蘭的共性。如同隨便抓個草,要養出葉藝一樣,寒蘭葉藝期待品可能同時要具備幾個方面的條件,時質要中厚,最好不具行龍,葉太厚就是有出藝跡象也不穩定。從我的經驗,行龍者好像根本就養不變葉藝,葉上要有葉藝跡象,主要表現是要有相多銀絲。只是一根或者幾根銀絲,多難養成像樣的葉藝。光是中骨亮什麼的,那是寒蘭自有的特徵,出藝的可能性極小極小。除本身已具有掃尾,邊,中縞跡象的外,葉綠素少的比時綠素多的變化要大。同一株草,每葉出現黃粉或者白粉斑的,或葉尾變黃,又不是因為其他因素影響造成,就明示這個草在進化中了。但這幾個方面,只是粗略的認識,要想把握性更大一點,那就得更加細致的觀察了。對於一個下山實生種,除了已有的表現之外,要想養出好的葉藝來要素是多方面的:1.粉銀的多少,粉銀一般來說是指那些還沒達到形成銀絲的東西。表現為在蘭葉的時面和葉背一層灰白色的東西,就像用石灰輕輕的吹在上面,但不是表面的泥塵而是生在葉內的水洗不掉的那一種灰灰的東西。如果粉銀多很多了,就會形成一層像豬肉狀的東西,這來西對以後對藝的形成會起到重要作用。2.是銀及銀所在的位置、面銀和背銀。不是有了銀就行,銀要細要密要多,對於銀可是越多越好,越密越好,越細越好。一般所見銀的位置多存於蘭葉尖住下1-2厘米的地方直住葉腳下拉,如果在這個地方見到了大量的銀,那這個草就得取。好的銀不只是面銀,還會在背銀上有表現,只要面銀背銀同時表現出來,這樣的草就得取了,也許比一個明擺著的線藝更具培養前途!3.是銀的分布結構流動集聚性。蘭葉內光是有銀,不一定就進化任好,有的銀永遠也種不出好藝,有的銀很快就能種出藝來,究其原因可能與銀的分布結構流動集聚性有關。看看河裡面的石頭就能給我們以啟發,石頭越大的,因為不能受水流的左右,永遠是亂石灘,這種情況可能是書上已有的關於萬年銀之說吧。如果那石子很細很細,細成了河沙,經水流以後就形成了一片沙帶。蘭葉內的銀可能就是這個道理,銀很細很細就能流,能流就有可能聚,能聚就能形成藝帶,就能養出葉藝來。據實踐中觀察,就是這樣的,細的銀就能流,流到一起就能集,多條細銀交合處就是集聚處,集聚成一個個小小的不同形狀的粗銀,這就是看銀流動和集聚。
關於葉藝蘭的穩定性很多玩蘭的蘭友,首先就提出這樣一個問題某某某蘭穩定么?其實,穩不穩定的問題那要看對什麼而言了。玩花藝講究的是穩定,不穩定的花沒人敢去玩的!今年是梅瓣明年變成竹葉瓣什麼價值也就沒有了!但對玩葉藝,就要玩它的變化性,如果一個葉藝蘭沒有變化性那還不如在家裡掛一幅工筆畫。只有有變化性葉藝才有玩的意義。對於葉藝的穩定性認識,也就是對葉藝變化性(進化性)的認識。葉藝的變化性有什麼樣的規律性呢?總的來說應是有的。在滿足上述關於寒蘭葉藝的選育的幾個條件之下的葉藝,其變化性大約有幾種可能:
1.藝色隨著種養變得更加明快,藝變得更多,對比度變得更好,更讓人賞心悅目。這是所有蘭友所追求的,但並不是很現實的。因為進藝不可能無止境的進,真正無止境的進下去這個藝蘭最終走向玩完,在進藝之中有退,退藝是為了更好的進藝才是硬道理。給高藝草加點氮,增加點葉綠素讓它生命力強一點,多營造點養分,為下一代有更好的表現做點積蓄。
2.出現跑藝,也就是說藝在新草上完全走掉,這種情況在葉藝蘭養護過程中常出現。只要前提基礎好,掉藝只是暫時的,再次上藝時會更好。
3.從一種藝向走向另一種藝向,這種情況在葉藝蘭時有出現。比如說從陰陽縞藝走向爪斑縞,從爪斑縞藝走向斑縞,從斑縞藝走向中斑縞。
一個上等好的葉藝蘭,其藝是不可能穩定的,隨時都可能在變化之中,穩定了就走到了頭,就沒得玩了.
4. 蘭花都有什麼功效
功效:蘭花全草均可入葯。其性平,味辛、甘、無毒。有養陰潤肺,內利水滲濕,清熱解容毒等功效。可應用於臨床內、婦科諸症。根可治肺結核、肺膿腫及扭傷,也可接骨;蘭花花梗可治惡癬。
不同品種蘭花,有不同的功效。如建蘭根煎湯服,據說為催生勝葯,葉治百日咳、可治虛人肺氣(一作肝氣),果能止嘔吐,種子治目翳。蕙蘭全草能治婦女病;春蘭全草治神經衰弱、蛔蟲和痔瘡等病。素心蘭花瓣可以催生。蕙蘭的素心花瓣陰干亦能催生。
(4)蘭花葉認識擴展閱讀:
蘭花的花粉通常粘合成團,稱花粉團,作用是便於昆蟲傳粉時把花粉全部帶走,提高傳粉效率。當昆蟲進入下一朵花時,被帶出的花粉團可以自動調整方向,使其正好接觸到黏性柱頭上,從而完成異花授粉。
.蘭花可以利用的部位有根、葉、花、果、種子,可以說蘭花是全身都是寶呀,蘭花的葯用價值是很高的,蘭花的根可治肺結核以及肺膿腫及扭傷,蘭花的根還可以接骨和建蘭根煎湯服用,這就是很好的催生聖葯了。
參考資料:網路-蘭花
5. 養蘭花有什麼注意事項
養蘭花需要注意這些:
不要愛澆水
初學者都愛花成長專心切,看到花就屬想澆水,怕水不夠蘭花吃,我知道這是愛心,但錯了,它只需要適度的水,有時候它也需要乾燥一陣子。如果您認為給水夠,但株葉有脫水現象就是:1. 根部壞了。2. 受風過度(風干),也就是空氣中濕度不足。初學者水傷致死的很多。
不要種的得太深
將花種得太深也是初學者通病,以為把株頭埋進植料里,他才能吸收養份。(也有種不穩而種深點,以便株身站得住),這都錯了,蘭株的頭部都應露在盆面,以免悶爛以及新芽濕爛。初種盆蘭株站不穩應以繩字或支柱固定之。
不要用大盆種小株
用太大盆子的壞處在於盆大盆內植料就多,水灑少了外濕內不濕,根吃不到水。水灑多了外干內不幹,植料就容易腐敗,根部也跟著壞。您以為植料裝得多則養份多,錯了!
不要超量用肥
肥料能促進蘭株成長、壯大、開花、但不要以為肥料灑上去就能按您的意思發生效果。肥料效用的發揮是要配合其他條件,也要適量使用。總之,您用肥料以淡為宜,否則請有經驗的人指導。初學者用肥過量以致肥傷而死的很多。
6. 蘭花銹斑病變
( 一)病害方面1.炭疽病 又名褐斑病,主要危害蘭葉,其症狀是葉面出現橢圓形病斑,由小到大,由黃變黑,嚴重時連片腐爛。大多在梅雨季節發生,散放孢子,傳染其它葉片。在廣州地區的7—8月,濕度80%以上,高溫悶熱時發病最盛。當發現時要立即剪除病葉,集中燒毀,清理周圍環境衛生,加強通風,減少水濕,隨即用多菌靈800倍液,或炭疽福美600倍液,或甲基托布津800倍液,或百菌清500倍液噴灑。每10一15天噴灑1次,連續2—3次,即可抑制下來。 2.軟腐病 又稱細菌褐斑病。多在4—5月份發生,由雨水帶菌進入幼芽心內,出現水漬狀小斑點,由褐黃變為黑色,而至發臭死亡。當發生後要及時移到通風少濕的地方,並用葯棉吸出芽心水分,用1%的波爾多液,或代森鋅600倍液,或百菌清500倍液噴射,每隔10一15天1次,連噴3次。 3.根腐病 多在高溫多濕時發生。當盆土漬水、土壤板結、酸性較多、施肥過濃時鐮刀菌趁機侵入根部,使根逐漸腐爛,植株吸收不到養分而死亡。如在早期發現,應迅即換盆,把所有植料倒掉,剪除爛根敗葉,用0.1%的高錳酸鉀溶液把整株蘭花浸入15分鍾左右,取出洗凈晾乾,再用「促根生」稀釋清水3000倍,浸透30分鍾後晾乾,重新種在更新的植料之內,放置在通風之處,讓它逐漸恢復生機。 4.白絹病 大多危害墨蘭和建蘭。當高溫多濕時節,其病菌的菌絲體先從假鱗莖或葉片基部入侵,接著危害根部。經發生後葉片由下而上逐漸發黃乾枯,表面纏繞白色絹絲狀的菌束,慢慢擴展到全株.凡是感染此病的蘭根,都會中間通空,只剩下表皮,而假鱗莖亦只剩下纖維組織,呈現出葉斷根斷的乾死現象。要防止白絹病的發生,首先要在種植前選用干凈和消毒過的植料,不宜施用過濃的有機質肥料。當初發病時,立即進行換盆,改用新的植料。並用五氯硝基苯500倍液噴澆,或用滅菌丹或多菌靈600倍液將病株浸上20分鍾,再用清水洗凈晾乾,再用「促根生」稀釋清水3000倍浸透20分鍾,重新栽種,另放置其它地方,與沒有發病的正常蘭花隔離,以防再發生傳染。 5.病毒病 這病在各地都有發生,約有10多種。現常見的有蘭花葉病毒和齒蘭環斑病毒兩種。使葉上出現多種花紋的斑點,葉正面色淺,背面色深,繼而擴大至整葉枯黑而死。群眾稱之為「拜拉絲病」,被視為蘭花的「癌症」,對家庭養蘭和國蘭出口威脅很大。有些海外蘭商把染上此病的名蘭品種帶來內地以廉價出售。購買時要特別警惕,以免受騙。這種病毒病到目前為止,尚未有什麼特效葯可以防治。如發生此病,應即清理燒毀,對用過的蘭盆、蘭具等均要徹底消毒。 6.日灼病 在缺乏遮光的地方,蘭花被夏天強烈的日光曬過,使葉肉內的一些葉綠素遭受壞死,繼而被病菌侵入而發生病變。其病狀多呈褐色或黑色斑點。防治的方法著重於加強蔭蔽設施,特別是防止中午的猛烈陽光照射。 至於有些衰老的蘭葉發黃,或有些葉尖乾枯,不一定都是由於病菌引起,大多是由於栽培管理不善而出現的生理現象。這就需要注意改善水肥條件,增加空間濕度,經常通風換氣等方法求 (二)蟲害方面 1.介殼蟲 俗稱「蘭虱」。為常見的主要害蟲。一般危害較重的有盾蚧、條斑粉蚧、褐圓蚧、紅蚧等。多在高溫多濕、空氣流動不暢的情況下發生。常粘附在蘭葉的葉脈和葉面上,即使該蟲被殺死後,其介殼仍附著不脫。發現後可用40%的氧化樂果1000倍液,或用5%的馬拉硫磷800倍液,或用50%的敵百蟲250倍液噴射2—3次即可殺死。必要時再用人工將介殼抹除。 2.蚜蟲 常見的有桃蚜、棉蚜等。常危害蘭花植株。它白色肉質、數量較大。在天氣乾燥時容易發生.其分泌物常誘致煤煙病等發生,轉移危害其它花草。可用20%的樂果乳油加水500倍,或505@辛硫磷乳油加水2000倍噴射2-3次便可殺滅。 3.蟎類 為軟體小動物,圓形,繁殖很快,主要危害葉片,有時也危害花朵,常見的紅蜘蛛危害較多。經發生後可用蟎必死可濕性粉劑加水1000倍,或用殺蟎松加水1000倍噴殺。 4.薊馬 薊馬的成蟲和若蟲均體型細長,黑褐色。其生活周期很短,發生代數較多,常危害蘭花葉片。 (三)蘭株在培養中常見病症的診斷防治 就大多數人來說,蘭花高貴嬌生慣養,在日常管理中最費心思的莫過於對蘭株生長的異常情況(如根細嫩,瘦弱,或衰敗壞死,葉有黑斑、褐斑、銹斑、葉燒,葉干失水,整株蘭花衰敗黃化,新芽長出就壞死等)的防治處理了。 蘭株出現異常情況首先要分清是由什麼原因造成的:環境因素,營養因素,還是病蟲害因素造成的,找出原因後,才能對症治療,使您的蘭花能驕傲地向人們展示。如若不然很可能盲目地去處理蘭株的病症,盡管懷著美好的願望,而於事無補,這種病症沒減輕,而其它病症又出現了.只好暗自後悔。 下面就將蘭株在培養中常見的病症如何診斷防治的知識介紹給蘭友。 (1)根尖——腐爛 根尖常久接觸培養土的積水,且通風不良,致細菌繁衍潰爛而引起。 種植時蘭株動搖使蘭根擦傷根尖,以及油、煙、汗濕觸傷根尖受傷害所引起。 防治:在換盆、種株時,不要觸及根尖,植後注意排水通風良好則可防止。 (2)爛根——呈黑爛 觸傷根尖未愈而澆水,使細菌繁衍所致,預防法與根尖治法同。 根部呈空心無肉,為細菌類蠶食,也有蟲類吞食,過濕或過干而發生黑網。 防治:種植時經消毒殺菌後,風吹至半干後再種植,則可防治。 (3)生長點——呈乾性 生長點暴露培養土外,經日曬風吹所致。 球莖種植太深積水,不通風,使生長點腐爛。 防治:避免以上情況發生,則可起防治作用。 (4)芽——易生銹斑綉 爛芽是當芽開葉時芽心積水,經日曬所致。 若氣溫高,蘭株在未回復正常溫度時澆水,致使芽易生銹斑,非常嚴重。防治方法:注意高溫和澆水時不可積在芽內。 (5)芽苞——株莖枯乾 苞葉枯乾,為天氣悶熱,通風不良,澆水把苞葉悶熱所致。 若苞葉呈黑爛時,為培養土過濕,或培養土過久未更換而細菌感染所致。 (6)假球莖——皺縮 假球莖逐漸皺縮,數星期或數月之後,葉片呈黃綠色。因澆水不足,以樹皮為栽植料者易發生,或長期低溫所致。 受灼焦成斑塊狀,因陽光太強,引起日燒病,應給於遮蔭。 (7)葉——變黃或變紅 老葉片變黃,脫落,屬正常老化現象。 葉片變成黃綠,其他各部份正常,因光照太強所致。 葉片變成紫紅色,以新葉較明顯。因紫外線,缺氮或低溫傷害所致。 新生葉片先端似被灼焦,嚴重時基部枯死,盆中根部會死去,但不感染。因施肥太多.栽植材料中養份積存太多所致,宜洗去過多養分。 嫩葉初呈鉤狀,後從葉尖和葉綠向內死亡,植株缺鈣所致。 嫩葉基部淺綠,從葉基起枯死,葉捻曲,植株缺硼所致。 (8)花苞——變黃或苞口不展開 花苞變黃再變褐色,因濕差太大或受乙烯污染所致一. 花苞粘合不易展開,濕度太低所致。 變質花苞,由遺傳因素或不明生理因素所致。 (9)花蕾——不生長 花蕾不生長,因遺傳因素或夜溫度太高所致。 花蕾黃化,呈橙紅色狀,不久即脫落,是乙烯污染所致。 密液凝固使花萼前端粘合而不能正常展開。因溫度太低,在蝴蝶蘭,卡特利亞蘭,萬帶蘭中均會發生。 (10)花朵——未成熟即凋謝 唇瓣基部變紅色,受低溫傷害。 唇瓣呈異常之紅而凋謝,因花粉塊脫落或已受精所致。 唇瓣外緣變色而枯,部分花朵畸形,是由於受光線照射太久。 未成熟即凋謝,同時子房部位變黃色或粉紅色,受乙烯污染所致。 (11)蟲、蟻——致病害 因蟲,蟻所引起致病害,只要把蟲蟻殺滅即可,以後繼續預防。 葉、芽、生長點、球莖、根的腐爛等,皆因天氣悶熱,溫度高,澆水不慎,盆土積水而通風不良所致。 (12)肥害、葯傷 肥傷即下肥過量,使蘭株生長抗拒能力受阻而致枯萎。 為了芽數增加,不擇手段多施肥,在一至二年內生長數量可觀,但老株葉子有枯黃,根部皆已腐爛,嚴重時,即成長一芽,枯一芽。 由於施肥過量,積存太多,致使蘭株無法消化而中毒素,傳給小芽,使長成後產生了「拜拉斯」病,這是養蘭人為追求數量而不擇手段的最後結果。 (四)蘭花缺素症的診斷與處理 在栽培蘭花的過程中,要使蘭花生長好,開花多而艷麗,除需要適當的陽光、濕度和通風外。還必須要供給適量的肥料。對於肥料如何配製和應用以及對蘭花的功用如何,首先要對肥料要素有一定的認識。如氮能促蘭花生長快,葉色濃綠;磷能使蘭株充實,根系發達,形成花芽;鉀能使蘭株細胞各組織充實,增加抵抗各種病害的能力;鈣能促根尖,和芽尖的生長;鎂能調節光合作用,控制病斑蔓延;硫能促進葉綠素的形成;硼能改善氧的供給,並促進氮素代謝;鋅是活化劑:鐵是植物氧化還源劑,也是生成葉綠素必不可少的元素;錳在醣類積累和運轉上有重要作用;銅是植物體內氧化還原酶,和呼吸作用相關。當蘭花缺少某一種元素或微量元素時,就會出現各種症狀,我們要予以診斷,並加以處理。 蘭花某些症狀是指某一種元素缺乏而出現的一些典型症狀。有時一種元素過多,也會出現其他一些症狀。如氮肥過多,形成莖葉徒長,株體軟,容易引起蘭根腐爛,抗病能力減低,不易起花;磷肥過量時,葉片退綠黃化,抑制蘭花生長等。因此,在實踐中必須綜合各方面的因素分析才能作出定論,做到對症用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