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花園百科 » 草酸對蘭花

草酸對蘭花

發布時間: 2023-07-17 23:41:49

『壹』 現在深圳,溫度有20度以上,想種蘭花,可以嗎求高手指點

1、 盆土要求:以含大量腐質、疏鬆、排水良好的中性偏酸性土壤為佳,PH值一般為5.5至6.5左右,四川多採用峨眉仙土及「興宏牌」精製蘭花植料,更普及的是採用「竹根泥「及山區潤葉林下的腐葉土栽培蘭花。
2、放置場所:蘭花在春、夏、秋可在室外及陽台蒔養,要求選擇通風良好、空氣濕潤、又無環境污染處。靠近池塘、河濱當然好,至少要喬木或竹林及置遮陽網,減少陽光照射降低溫度。蘭盆最好放在木架(或鋼架)上,若放地面要墊以磚頭,居家陽台也可以用白鐵皮製小水壇貯水墊上磚頭蒔養,增加濕度。

3、適當遮蔭:蘭花多屬於半蔭性植物,多數種類怕陽光直曬,需適當遮蔭。蘭花4月上中旬可去網開窗,多照陽光促其生長。5月份除中午陽光外,可照6個小時;從6月開始,全天候遮蔭,10月以後,除中陽外,可以全敞開養護。記住諺語:「蔭多葉好,陽多花好」。

4、合理施肥:蘭花本吃「素」,施肥要看所選盆土及生長情況而定。凡是生長茂盛無病害的可以施肥,生長差的則不宜施肥或少量施肥。新植上盆根未發全的蘭花,需經1—2年後方可施肥。一般6—7月當蘭花葉芽伸長約1.5厘米時,每隔三周施一次腐熟的液肥(濃度以稀為宜約10%)。忌用化肥,如遇高溫季節不宜施肥,8—9月每隔二至三周施一次稀釋液肥。蘭花每次施肥宜在傍晚進行,早晨澆清水,叫「回水」。

5、適當澆水:蘭花澆水以雨水和泉水為好,自來水或淘米水需隔夜使用。澆時從盆邊澆,不可澆入花苞內。澆水量應按照氣溫、盆土干濕程度及蘭草生長情況而定。葉大多澆,葉細少澆。4—5月新芽尚未生土,盆土宜干一些,過濕新芽易腐爛;6—9月為蘭花新芽生長期,澆水量要增加,晴天每日清晨或澆水一次,切忌中午烈日澆水。秋天的酌減少水量,可採用葉面噴霧水,保持盆土潤濕為好,冬季更應控制水量,保持「八成干,二成濕」為宜。

6、傍晚噴霧:蘭花原生長在空氣濕潤的環境,所以乾旱季節里,除蔽蔭外,還必須傍晚噴霧,增加空氣濕度,降低溫度;也可向盆蘭地面(檯面)上澆水,「一冷一熱」更能激發蘭花生長。
7、防風防雨:「二月鬼風」老葉黃退屬正常現象,可剪去枯枝敗葉。蘭花可淋小雨,但忌霉雨、暴雨或連續下雨,否則易爛心、爛葉。雨水多的季節,可適當撒少量草木灰。

8、修剪摘花:在蘭花培養中要經常剪去枯黃斷葉和病葉。以利通風。名貴蘭花,如花芽太多,只留壯芽,每盆1—2朵花芽為宜。春蘭開花半月後摘除,名貴蘭花7天應摘除,春葉芽生長茁壯,創來年開好更好。夏蘭花序上最後一朵花開放一周時,離盆面3厘米處剪下。

9、防寒保暖:蘭花因品種不同,原產地各異,抗寒性強弱也不一樣,所以冬天進房的時間及在室內放置的位置也不相同。寒蘭、秋蘭、報歲蘭生長在南方,宜在氣溫5℃時進室(或關窗圍網),並盡可能放在南面向陽處。而春、夏蘭抗寒能力強,可直至0℃時才進房,放在東北面即可。在晴天無風中午前後,朝南面或東南面要開窗,拉網通風。秋蘭在攝氏1—2℃的晴天,不可開窗。當然有溫室的,可用電光採暖。

10、防病治蟲:盆土一般要進行殺菌處理(烈日曝曬也可),以防病害發生。蘭花在多雨高溫季節最易發生白絹病,少量可用濕布刷除,盆量多可用500—800倍波爾多液或托布津,每隔7—10天噴灑一次。害蟲以介殼蟲(俗稱「蘭虱」)發生多,在孵化期間用1%氧化樂果和25%亞胺硫磷乳油1000倍液,每周噴灑一次。治標要治本,盆缽要稀密適當,高低擺放,增加透氣通風,減少發生病害為宜。

蘭花怎麼養?
蘭花之干養與濕養法
、干法養蘭

傳統養蘭方法均採用干法養蘭,這種養蘭方法對環境的要求不太嚴格,陽台里、房檐下、走廊邊、樹蔭下都可。盆具一般採用瓦盆、陶盆、木盆、塑料盆等,尤其以腰鼓狀的瓦盆、陶盆較為理想,其透氣性好,吸水性強,非常適合干法養蘭。蘭盆要求底部有排水孔,側面有透氣孔,如達不到要求,可適當進行加工。盆具的大小,可視蘭株的大小而定,切忌小蘭大盆、弱蘭大盆植料的選用,是蘭花蒔養成功的關鍵。一般干法養蘭大多是採用取自深山幽谷有蘭花生長處的腐殖土,然後加入適量的樹皮、顆粒火燒土、泡沫塑料顆粒等進行適當改造,這種植料腐殖質含量豐富,呈微酸性,疏鬆透氣,非常適合蘭花生長上盆前,先將植料晾曬或用蒸氣消毒殺菌,用不同篩份的篩子分為粗粒、中粒、細粒,分別儲存,粉末狀碎土應棄掉不用。上盆時,先將盆底用碎瓦片、泡沫塊混合填充,作為排水層,主要起排水、透氣的作用,此層約占盆高的五分之一;然後再加入一層粗粒植料,可同時加入少量發過酵的羊糞粒等作底肥,此層為基底層,主要起濾水、透氣、營養的作用,約占盆高的四分之一。將經過修剪、消毒、晾曬的蘭花小心放入蘭盆,理順蘭根,左手扶蘭株,使其保持在理想的栽培位置,右手漸次加入中粒植料,待植料加到一定量時,輕提蘭株,輕輕搖動蘭盆,再用手輕輕壓實,使蘭根與植料充分接觸,防止蘭根之間有空隙造成空根,然後繼續加植料至假鱗莖處,再次搖動蘭盆,使植料填充密實。此層為營養層,是蘭根生長的主要場所,也是蘭花吸收養份的主要場所,其厚度約占盆高的一半,當然根據蘭花種類的不同,其厚度也應有所調整,一般蘭根較粗較長的,可適當增加厚度,蘭根較細較短的,可適當減少厚度。然後再加入細植料,至掩沒假鱗莖三分之二位置時即可,輕輕壓實,使其呈饅頭狀,此層為覆蓋層。為防止澆水時細植料被水沖走或泥水濺入蘭心,還應在此層上再加上適當的保水保護層,一般此層多採用粗粒硬植料,如顆粒火燒土、蘭石、植金石,甚至五彩石等,江浙地區多採用移植翠雲草,雲南地區則多採用水苔,水苔要先用甲托1000倍液浸泡消毒後,用手擠干水份,均勻地鋪於盆面,然後澆上定根水,放陰涼通風處管護干法養蘭中至關重要的一環就是水份管理。蘭花是肉質性根,無根毛,與蘭菌共生,靠蘭菌菌絲吸收養份供給蘭花生長之需;蘭根本身又是蘭花的重要呼吸器官,需要呼吸氧氣,同時,蘭菌屬需氧菌,其生長增殖也需要氧氣,故植料必須透氣,以保證氧氣的供給,如果水份過多,植料中氧氣含量少,則蘭根呼吸就會受阻,蘭菌也不能正常生長,容易產生空根爛根。干法養蘭由於採用腐殖土,雖作了適當處理,但其保水性仍較強,通透性較差,且肥份較重,隨著使用時間的增加,植料會發生板結、酸化等不良現象,如澆水時機掌握不當,極易捂壞蘭根,影響蘭花生長。古人強調「蘭喜潤而畏濕,喜干而畏燥」,一般植料含水量在75~40%最為適宜,低於40%就應澆水,高於75%則時間長了極易漬壞蘭根但具體什麼時候該澆水,什麼時候不該澆水,則又根據所處環境、所用植料、盆具大小、空氣溫濕度、蘭花長勢強弱而定。怎麼判定蘭盆水份的多少呢?蘭家經過摸索,大致有以下幾種方法:1、直觀判斷法。根據蘭株葉面狀況、蘭盆表面干濕狀況進行判斷,如蘭株葉面有輕度脫水,蘭盆表面植料已干透,扒開表面植料約5cm,仍顯干時,說明植料已水份不足,應該澆水。2、稱重法。其原理是將試驗植料充分澆透,至無水瀝出時其含水量為100%,將植料充分干透,其含水量約為20%,分別稱重,通過計算,得出每單位重量對應的含水量,以此判斷蘭盆植料中含水量的高低。理論上,此法較為准確,但實際應用中,也會有所偏差,且不太容易操作。3、插棍法。即將一根竹棍小心插入蘭盆適當位置,約一小時後抽出,根據竹棍的潮濕程度判斷蘭盆植料中含水量的多少,現在也有人用電子測濕計取代小竹棍,此法比較有效,也比較容易掌握,缺點是易傷到蘭根。4、敲盆聽音法。端起一盆蘭花,將其放於耳邊,用手輕敲蘭盆邊沿,如聲音發悶,說明植料含水尚多,如聲音發脆,說明該澆水了。此法需有一定的經驗,初學者不易掌握。5、對照法。將一空盆,用相同的植料裝入,然後與蘭盆同時澆水,同時擺放在一起,檢查時用手指插入對照盆中檢視,即可對照出蘭盆植料的含水量當然,一些資深蘭家通過多年的摸索,也有一套自己對植料水份的判斷辦法,一般只需略作檢視即知水份的多少,可謂「胸中有竹」,則另當別論了澆水方面,強調見干見濕,澆必澆透。蘭花在生長過程中,蘭根與蘭菌不斷吸收氧氣,呼出二氧化碳,同時排出一些代謝廢物,而澆水可以調劑植料中的空氣,排出原來污濁的氣體,置換入新鮮的空氣,同時沖走排出代謝廢物,此外還可漬死小蟲和蟲卵,阻礙厭氧菌的生長,防止蘭花發生病害一般而言,冬天要少澆水,因冬天蘭花處於休眠狀態,對水份的需求不大,約半個月至一個月左右澆一次即可;春天氣溫漸高,空氣乾燥,蘭花萌發新芽,可適當加大給水,促進新芽萌發和生長,一般一個星期左右一次即可;盛夏至初秋,烈日炎炎,氣溫高,蘭花生長快,對水份的需求大,約3-5天左右給一次水;仲秋至冬初,早晚溫差大,空氣較乾燥,約7個星期左右給一次水。陰雨天可適當減少給水澆水一般採用多次重復給水法,沿盆邊沿呈螺旋狀少量多次給水,直到澆透,也可採用盆浸,但每次只浸一盆,倒掉後換入新水再浸另一盆,並注意防止發生病害的交叉感染。由於植料中含有豐富的養份,而蘭花生長相對緩慢,對養份的需求不如其他植物大,故一般干法養蘭用肥提倡淡、薄,約每月一次,以防肥傷,弱蘭、病蘭最好不要施肥。當植料使用一段時間後,其通透性降低,PH值減小,應給予更換,以防因其板結、酸化而影響蘭花生長總之,干法養蘭是一種簡單、方便、實用、經濟的養蘭方法,無需投入太多精力和成本,尤其適用於時間不太充裕、精力有限的蘭友,只要解決好了澆水問題,就可使所養蘭花生長良好,花繁葉茂,花色鮮艷,花香濃郁,不失為一種較好的大眾化養蘭方法。

二、濕法養蘭

濕法養蘭是在總結干法養蘭優點和不足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其最大的特點就是「濕」,對環境、植料的要求相對要高一些。採用濕法養蘭,應注意以下六點一)植蘭環境相對干法養蘭而言,濕法養蘭對環境的要求要更高一些,尤其是對溫度、濕度的把握要適當,若溫度、濕度過低,就失去了濕法養蘭的意義。故蘭棚最好應採用全封閉或半封閉式,通風、採光良好,盡量避開各種污染源,如油煙、粉塵等。加大濕度的常見方法有:蘭棚基礎做防水材料,地面鋪設紅磚、沙石、火山石板等建築材料保水層,或放置水盤、砌築水池等,牆壁採用水幕牆玻璃、火山石板幕牆,噴水加濕等。關於蘭棚建設應注意的問題,筆者已在《蘭棚建設宜把「四關」》中作了較為詳細的描述,有興趣的蘭友可進行參閱二)盆具的選用瓦盆、陶盆、木盆、塑料盆都是理想的養蘭用盆,尤其塑料盆,因其價格便宜,輕便耐用,近來成為濕法養蘭用盆的主流雲南、四川一帶的蘭友大都以蒔養蓮瓣蘭、春劍為主,由於此類蘭花根系較發達,根徑大都在0.4cm以上,根長達20cm以上,故選盆宜選用高腰塑料盆,以利根系生長發育,同時,由於採用濕法蒔養的緣故,所選蘭盆宜瘦宜小。這里所謂瘦是指蘭盆盆型應修長,區別於傳統干法養蘭的腰鼓型蘭盆,所謂小是相對而言的,蘭盆是蘭根生長的空間,蘭盆太大會影響透氣、積熱、瀝水,易造成積水爛根,使日常管護難度加大,且浪費植料。太小則會造成蘭根生長空間受限,蘭根相互爭奪空間擠壓植料導致植料板結,使蘭菌活動減弱,同時植料太少,所能提供的各種養份不足,同樣也不利於蘭根的生長,故應根據具體情況而定。那麼怎麼判斷蘭盆是否合適呢?可以用蘭株的根系作為參考,能讓大部份蘭株根系在盆內自然伸展,假鱗莖在盆中的位置略低於盆面就是適合的。當然,如株型特別高大或苗數太多的蘭花,應適當加大用盆。對於春蘭、寒蘭等根系偏細的蘭種,可適當減少蘭盆高度,或增加盆底濾水層厚度三)植料的選用和制備濕法養蘭所選用的植料主要為粗植料,其配製應力求「疏鬆透氣、瀝水保濕」。筆者一般的配製比例為:腐葉50%,顆粒樹皮15%,顆粒火燒土15%,泡沫塑料顆粒10%,顆粒紅土7%,蛇木3%。具體配製方法為:將刺櫟葉裝入一塑料桶內,壓實,沖入90℃以上開水,將櫟葉淹沒,蓋上蓋子,浸泡一個月,倒掉水,將浸泡好的刺櫟葉裝入塑料袋,紮好口,放入陽光下任其自然發酵約三個月,待其變黑,散發出清香味後,取出過篩,去掉碎葉粉末,稱為腐葉。火燒顆粒土採用直徑約0.5~1厘米的為宜,用前先浸泡約一個星期。樹皮顆粒直徑約1~2厘米為宜,用前應發酵,以櫟樹皮、柳樹皮等為好。蛇木應剪為約2-5厘米長的小段,用前浸泡一星期。將腐葉土、火燒顆粒土、樹皮粒、泡沫塑料按比例混合均勻,裝入袋中放置一段時間後殺菌消毒備用。此植料呈微酸性,含有一定的養份和蘭花需要的微量元素,非常適合蓮瓣、春劍等的栽培,紅土主要起調節植料酸鹼度、供給蘭花需要的微量元素等作用,由於易細碎、易板結,用量不宜多,須待栽培時再加入上盆方法採用分層栽培法,具體為:在盆底墊適量泡沫塑料塊作為排水層,將依上述方法配製的植料加入少量作為基底層,可同時加入少量發過酵的羊糞粒,此層約占盆高的四分之一,壓實,加入少量紅土顆粒,形成一薄層,再將經消毒處理的蘭株放入盆中,左手扶蘭株,右手理順蘭根,使假鱗莖與盆口平齊,然後加入植料,邊加邊用手輕輕壓一壓,使蘭根與植料充分接觸,待加至約一半時,加入少量紅土顆粒,形成一薄層,然後加入植料至接近假鱗莖處,再加入少量紅土顆粒,形成一薄層,再繼續加入植料,以微微露出假鱗莖為宜,用手輕壓植料並理為饅頭狀,然後在假鱗莖周邊撒上剩餘的少許紅土顆粒,用少量植金石覆蓋在紅土上面,將經過浸泡消毒的水苔擠去水份,均勻鋪於盆面,澆入定根水即可。當然,以上僅是對雲南蘭友常用的植料而言,如採用仙土等其它植料栽植,可參照處理。當植料使用一段時間後,易發生腐壞或細碎,應及時更換。四)水份管理濕法養蘭之「濕」,是指重水管理,其有三層含義:一是適當增加空氣濕度,二是加大給水量,三是加大給水頻次。由於濕法養蘭所用盆具偏小,植料通透性好,排水性強,水份蒸發快,植料不容易積水,因此水份管理中提倡重水管理,空氣濕度宜在70%左右為宜;澆水時要澆透,在一般情況下,蘭盆內的植料任何時候都是潮潤的;澆水的頻次要加大,澆水頻次大的好處在於:一是可以帶動植料中的氣流運動,置換植料中的空氣,同時水中的氧氣也會釋放出來,從而使植料中的空氣富含氧氣,供給蘭根、蘭菌。二是可以帶走蘭根和蘭菌所產生的代謝廢物,更有利於蘭根生長和蘭菌活動。三是可使植料有機質加快轉化,為蘭花提供豐富的營養,並防止植料發酵產生的熱量和廢物危害蘭根。四是鮮新的水活性高,含有一定的養料和微量元素,更有利於植物吸收利用。採用濕法管理,對水質的要求要比干法的要高,新鮮的雨水是較好的澆蘭用水,但一則難以收集,二則一些地方空氣污染大,雨水有可能被污染,故而現在大都採用自來水,但因自來水中含有氯氣,對於濕法養蘭而言,長期直接使用,過高的氯含量會影響蘭花生長,並且氯氣發生化合反應所產生的原子氧是極強的殺菌劑,會抑制蘭菌的活性,故最好還是放置12小時左右,待其中氯氣大部份逸出後再使用;如採用井水,因井水中鈣質含量較高,長期使用極容易在盆面及蘭根部形成碳酸鈣沉澱層,影響蘭花生長,故應加入少量草酸沉澱掉鈣離子。對於存儲時間過長的水,由於水分子的鏈聚作用,水的物理活性大大降低,不利於蘭花吸收利用,故應盡量使用鮮活的水當然,重水管理不等於沒有規律、沒有節制地亂澆水。一般而言,應掌握一個原則:天熱多澆、天冷少澆,天晴多澆、陰雨天少澆,小盆多澆、大盆少澆,健壯苗多澆、病弱苗少澆,空氣乾燥多澆、空氣濕潤少澆。初春至初夏,每天可澆1-2次,以早上日出後、傍晚日落前進行;盛夏至仲秋,可每天澆2-3次,於早、中、晚進行;秋末冬初可2-3天澆1次,於早上日出時或傍晚日落時進行;隆冬時節,因蘭花處於休眠期,對水份的需求較少,可一星期左右澆1次,於晴朗的中午進行。澆水時一定要澆透,切忌澆半截水,以防因植料過份乾燥造成蘭花空根,影響蘭花生長。澆水時還要注意防止水濺入葉心,如不慎濺入要用棉紙條及時吸干。澆水後要加強通風、採光。由於濕法養蘭採用重水管理,勢必造成植料中的部分養料隨水份流失,故而適時施肥是極其重要的。一般宜淡宜薄宜勤。筆者採用自製有機肥料施用,效果不錯,方法為:將油菜餅、蒿芝草等分別浸泡,自然發酵一年以上,按1:10的比例加入清水澆蘭,一星期一到兩次即可。同時結合採用葉面施肥,用2000倍左右磷酸二氫鉀及尿素溶液分別噴施,以葉面形成細滴不流入葉心為度,時間以早晚施用較佳,如不慎流入葉心,同樣應用紙條小心吸干。如不具備自製有機肥的條件,或嫌自製太麻煩者,可直接施用市售蘭肥,如魔肥、高萃、蘭菌王等。不管是自製蘭肥還是商品蘭肥,施用前最好先用普草做實驗,了解其有無危害、施用的適宜濃度,以防不測。五)採光和通風管理濕法養蘭,由於採用重水管理,而春夏秋時節水溫通常較室溫低,容易造成蘭盆內溫度過低,影響蘭花生長,因而一方面要對水溫要有所要求,水溫不能太低,太低易造成盆溫驟降,造成蘭花生理性脫水;但水溫太高又易造成蘭盆內積熱,悶壞蘭根,一般可比環境溫度略低即可。另一方面,要適當加大採光量,以滿足蘭花對溫度的要求。陽光是植物生長的原動力,「萬物生長靠太陽」,蘭葉通過光合作用生產養份,除滿足自身需要外,還供萌發新株,繁衍後代之用。同時,適當的光照,可增強植株抗逆性,殺滅有害病菌,促使蘭花正常萌發葉芽、花芽,正常開花,並能促進葉藝、花藝的進化。光照還能提高蘭盆內的溫度,促使盆內有機質的分解轉化,為蘭花生長提供必要的養料。通風也是蘭花生長的一個重要條件。尤其濕法養蘭,由於採用高溫高濕,各種病菌容易滋生,且澆水時稍有不慎,就有可能造成蘭心積水,如不注意通風,極易發生病害,而空氣的流動不僅可以抑制有害病菌的生長,還有利於盆內植料中空氣的流轉,並可帶走蘭心內的濕氣和周圍不利於蘭花生長的廢氣、雜氣,故而加強通風是十分必要的。通風一般採用自然通風較好,以玉溪為例,由於常年南風習習,可在蘭棚的南面、北南開設通風窗,即可達到滿意的效果;如不具備開窗條件,或自然通風滿足不了實際需要時,則使用電風扇進行人工通風換氣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六)病蟲害防治<如前所述,干法養蘭易造成植料板結、酸化,從而產生各種病害,尤以根部病害如莖腐病、根腐病以及白絹病為主。而濕法養蘭,由於局部環境濕度大,在盛夏季節,極易造成各種有害菌的繁殖,危害蘭花,常發生的病害主要有軟腐病、莖腐病、腐爛病等,輕則影響蘭花生長,重則造成蘭花枯死,因而,病蟲害的防治尤為重要。首先是防。注意環境衛生的整潔,及時清除各種廢棄垃圾,定期噴灑消毒劑如優氯凈、石灰水進行周圍環境的消毒,對盆具要用高錳酸鉀溶液嚴格消毒,植料在使用前應用蒸汽高溫消毒,如不具備條件,也可採用陽光暴曬的方法進行消毒;正常管護中的蘭花,每隔一定時間要定期噴灑百菌清、甲基托布津、鏈黴素、甲酸靈錳鋅等葯液進行預防。其次是治。對發生炭疽病、白粉病、黑斑病等葉部病害的蘭株,因這類病害對蘭花的危害一般不大,可直接用甲基托布津、多菌靈、世高等噴灑即可,並注意及時剪除發病部位及枯枝敗葉;對發生軟腐病、黑腐病、白絹病、立枯病等嚴重病害的蘭花,應堅決隔離,及時翻盆,用鋒利的刀具切下發病蘭株,同時與發病蘭株相連的健康蘭株也極有可能感染了病原,也應一並切下,作焚毀處理,每次切割後刀具都應用高錳酸鉀溶液或酒精消毒。將其餘健康蘭株按離發病蘭株距離的遠近分別分株,用清水反復沖洗,放入500~1000倍左右(可比平時施用濃度稍大)的甲酸靈錳鋅、敵克松、鏈黴素等葯液(根據所發病害的不同選用不同的抗菌葯物)中浸泡半小時,撈出,將蘭根朝上掛於通風處晾乾。如系離發病蘭株較近的蘭株,可再浸泡消毒一次,晾乾,在切口處灑上少量干葯粉,也可在假鱗莖周圍用毛筆醮水塗濕,灑上少量干葯粉,然後換用新鮮植料重新上盆,並讓假鱗莖暴露,便於觀察、治療和蘭株的恢復;在蘭株四周澆入甲酸靈錳鋅、敵克松、鏈黴素等葯液作為定根水,但切忌直接噴澆於蘭株上,然後置於通風乾燥處,偏干管理,一星期後再澆一次。對於感染病毒病的蘭株,應堅決焚毀;對感染疫病的蘭株,因其救治較困難,傳染性較強,原則上也應焚毀,如系名貴蘭花,可採用如上方法進行對症救治,但應採取嚴密隔離措施,以防傳染。這里有一個誤區,一些蘭友翻盆後喜歡用甲基托布津、多菌靈作為消毒劑,如系正常蘭株的消毒未嘗不可,但長期使用可造成病菌產生耐葯性,使葯效大為降低,故應幾種不同組份的葯劑輪流使用,且嚴格控制濃度,切忌濃度過高或過低。如用於患有上述嚴重病害蘭株的消毒,由於甲基托布津、多菌靈對這類病害的病原體抑製作用較弱,消毒效果並不理想,病害易反復發作,綿延不絕,造成較大的損失,故應對症下葯,盡量選用對該種病害效果較好的葯劑,如根腐病選用敵克松,軟腐病選用鏈黴素,莖腐病選用甲酸靈錳鋅,白絹病選用井崗黴素等第三是要及時殺蟲。大多數害蟲,如蚧殼蟲、蚜蟲、紅蜘蛛、線蟲等,不僅消耗掉蘭花的養份,使蘭花長勢羸弱,免疫力降低,還會使蘭花產生傷口,導致病菌侵入,極易引發病害;蛞蝓、螟蟲等則啃食蘭葉、幼芽、花芽,危害同樣不可小視,對這類蟲害,可用敵殺死、樂果、天丁等噴殺,也可採用呋喃丹施於根部進行防治,效果較好,但要注意用葯安全,以防人畜中毒,切忌使用滅害靈等噴殺;螞蟻雖很少會直接對蘭花產生危害,但它們往往為蚜蟲、蚧殼蟲的發生危害提供條件,也要注意殺滅;蚊蟲、飛虱可採用黃板誘殺。同時,還要注意不斷學習和積累一些蘭花疾病防治方面的有關知識,虛心向他人求教,以不斷增強自己的蘭病防治水平總之,採用濕法管理,由於水量供給充足,植物體內水份含量高,體內物質濃度相對較低,容易激發蘭花萌芽和生長,且由於其生長環境相對較好,故用此方法養蘭可有效提高蘭株發芽率,促進蘭花的生長發育,提高養蘭效益。但此法僅適用於平時工作不太忙,空閑時間較寬裕的蘭友。
參考資料:網路文庫

『貳』 蘭花有機肥用多了會燒根嗎

蘭花有機肥用多了會燒根嗎?在養殖蘭花的過程中,不僅需要根據實際情況給植株澆水,定期給植株增施一些 營養元素搭配合理的肥料也是必不可少的管理措施。通常給蘭花植株使用的肥料有顆粒型的緩釋肥,速效的水溶肥和一些搭配合理的全元素營養液。另外,還可以使用自己浸泡製作的有機肥液。有機肥只可以用於浸泡肥液稀釋後澆灌植株,不可用有機肥直接施於花盆中。

正確的液體肥料使用方法應該是這樣的。將充分發酵腐熟的肥液勾兌成1:40一50倍以上的稀薄溶液,選擇氣溫較低的清早或者傍晚澆灌給植株。然後,中間間隔20個小時之後,最好再給植株澆灌一次清水。用於沖淡,沖洗掉植料中和根繫上附著的多餘肥液,減輕和避免肥液對根系的傷害。

『叄』 西蘭花草酸含量高嗎

西蘭花草酸含量高。
西蘭花含有較多的草酸,並且不易炒熟,所以在烹飪之前需要焯水處理,而廳棚過水後的西蘭花能夠去除大部分草酸,這樣再進行烹飪後,西蘭花的口感就會有所提升。
西藍花中的營養成分,伍伏枯不僅含量高,而且十分全面,主要包括蛋白質、碳水化合物、脂肪、礦物質、維生素C和胡蘿卜腔洞素等。此外,西藍花中礦物質成分比其他蔬菜更全面,鈣、磷、鐵、鉀、鋅、錳等含量都很豐富,比同屬於十字花科的白菜花高出很多。

『肆』 西蘭花為什麼要焯水

西蘭花焯水的目的主要是為了保持它原有的色澤,而且通過焯水可以去除在西蘭花中的一些草酸並能夠將一些澀味去除干凈。

有很多人在烹調完西蘭花,吃起來會比較的澀嘴,這主要是因為在西蘭花中含有一定的草酸,草酸物質如果不去除的話,那麼就會澀嘴,所以對西蘭花進行焯水是非常有必要的。

(4)草酸對蘭花擴展閱讀:

西蘭花焯水一定要特別注意時間的把控,如果超過這個時間過長,那麼會影響到它的口感,而且也會讓營養大部分丟失,只有將其控制在合理的范圍內,才能夠確保其營養價值,才能夠保證口味,雖然西蘭花需要進行焯水,但是這個過程不能維持的時間太長,否則只會適得其反。

尤其是在製作涼拌西蘭花時更加要注意,如果製作涼拌的西蘭花焯水的時間過長的話,會使口感很差,失去它原有的鮮美口感。

『伍』 與西蘭花相剋的食物

與西蘭花相剋的食物

與西蘭花相剋的食物,生活當中,相信很多小夥伴都知道一些食物的相剋,不同的食物和某些事物一起吃的話就會發生嚴重的後果,下面我整理了與西蘭花相剋的食物,一起來看看吧。

與西蘭花相剋的食物1

蘭花和梨相剋嗎

1、不相剋,原因如下。

1、食物屬性不相剋

西蘭花性平,味甘;梨子性涼,味甘、酸。二者在食物屬性上面不相剋。

2、營養成分不相剋

西蘭花主要含有蛋白質、膳食纖維、維生素K、維生素A、維生素C、維生素E、胡蘿卜素、硫胺素、核黃素、尼克酸、鈣、磷、鈉、鎂、鐵、鋅、硒、鉀、乙醯膽鹼、二硫酚硫酮、類黃酮等營養成分;

而梨子中主要含有碳水化合物、膳食纖維、維生素C、維生素A、維生素E、維生素B1、維生素B2、煙酸、鈣、磷、鐵、鋅、鉀、鈉、鎂、硒、果糖、檸檬酸、蘋果酸等營養成分。二者的營養成分並不相剋,是可以一起吃的。

西蘭花和梨一起吃的好處

2、1、清熱降暑

西蘭花性平,梨子性涼,且富含水分和維生素,一起吃有很好的清熱、降暑作用。

2、緩解便秘

梨子性涼,富含水分,食用後能夠增加腸道滑利程度;而西蘭花中的纖維素含量豐富,食用之後能夠促進腸道蠕動,這兩種食物都是能夠促進排便,緩解便秘的,適合上火、便秘的人群食用。

3、補充維生素C

西蘭花和梨子都富含維生素C,食用之後能能夠為機體補充維生素C,不僅能夠預防牙齦出血,防治壞血病,還有抗氧化、美白肌膚、抗衰老的作用。

4、開胃

西蘭花中含有二硫酚硫酮,這種有機成分氣味芳香,有健胃消食的功效。而梨子的味道酸甜,非常開胃,豐富的汁水也能夠提高食慾。

5、降血脂

西蘭花和梨中含有豐富的纖維素,能夠促進膽固醇的排出,減少脂質堆積,適合高血脂患者食用。

西蘭花和梨一天吃多少合適

3、建議:

梨子一天吃1-2個(約100-200克),西蘭花一天吃小半碗(200克左右)即可。

梨子性涼,吃多了容易令寒涼之氣在體內堆積,還會增加腸道的滑利程度,可能會出現腹痛、腹瀉的症狀。因此一天吃1-2個梨子即可,大約100-200克。

根據居民平衡膳食寶塔建議,每天應吃蔬菜300-500克,且要追求食物的多樣化,至少吃兩種以上的蔬菜,因此一天吃西蘭花200克左右是比較合適的,大約就是買一朵一斤左右的西蘭花,兩個人一天吃掉。

吃西蘭花有哪些禁忌

4、1、忌與黃瓜同食

並不是說西蘭花和黃瓜一起吃會影響健康,而是因為黃瓜中含有能使Vc含量減少的物質,一起吃會減少維生素C 的吸收,降低西蘭花的營養價值。

2、忌與牛奶同食

西蘭花中含有一定量的草酸,草酸容易與鈣、鎂的礦物質結合生成草酸鈣、草酸鎂等沉澱,而牛奶中的鈣元素、鎂元素的含量也不低,因此最好避免一起吃。但是西蘭花焯水之後草酸含量就大大降低了,焯水後和牛奶一起吃影響不大的。

3、忌與豬肝同食

西蘭花中含有豐富的纖維素,而豬肝中含有大量的鐵、銅、鋅等微量元素。若二者同食,纖維素中的醛糖酸殘基可與豬肝中的鐵、銅、鋅等微量元素形成螯合物,降低人體對這些元素的吸收,從而失去原本的營養。

與西蘭花相剋的食物2

與西蘭花相剋的食物:

1、西葫蘆、牛奶:

西蘭花中富含維生素C,而西葫蘆中含有維生素C分解酶,這兩種食物如果一起吃的話就會把西藍花中的維生素C破壞掉,就等於沒有吃,所以最好不要一起吃。還要注意不要和牛奶一起吃,會影響鈣質的消化和吸收,對於健康是不利的。

2、豬肝:

西蘭花含有豐富的膳食纖維,易於豬肝中的銅、鐵、鋅等元素結合形成不易消化的物質,會直接影響人體的微量元素的吸收和利用,所以在飲食的時候一定要注意最好不要和豬肝一起吃,除了豬肝以外,還要注意不要和牛肝一起吃;

因為牛肝中的銅元素會氧化維生素C,這樣吃就失去了價值。豬肝和西蘭花同時食用西蘭花富含膳食纖維,與含有銅鐵等礦物質的豬肝同食會降低人體對這些礦物質的吸收。所以這樣吃是對健康不利的選擇,大家在進行搭配的時候一定要注意這些點。

關於西蘭花的一些相剋的食物大家在選擇的.時候一定要注意不要亂吃,也不要隨意的搭配,特別是對於牛奶啊或者是西葫蘆這樣的食物一起吃就會影響鈣質的吸收,對健康不利,同時豬肝和牛肝也不要和西藍花一起吃,希望這些常識大家要了解。

與西蘭花相剋的食物3

與西蘭花「相剋」的食物:

1、牛肝+西蘭花

牛肝中的銅會使西藍花中的維生素C氧化,從而失去營養價值。

2、豬肝+西蘭花

西藍花富含膳食纖維,與含有銅、鐵等礦物質的豬肝同食,會降低人體對這些礦物質的吸收。

3、西葫蘆+西蘭花:

西蘭花中富含維生素C,而西葫蘆中含有維生素C分解酶,兩者同食會將西蘭花中的維生素C破壞掉。

4、牛奶+西蘭花:

西蘭花與牛奶同食,會影響鈣的消化及吸收。

與西蘭花「搭配」的食物:

1、豬肉+西蘭花

西藍花含有維生素C搭配含有蛋白質的豬肉一起食用,可美白肌膚、展現肌膚光澤,又可消除疲勞,提高免疫力。

2、糙米+西蘭花

西藍花中的維生素C與糙米中的維生素E結合,可護膚、防衰老、抗癌。

3、鵝肉+西蘭花

鵝肉低脂肪、高蛋白質,與西蘭花中的膳食纖維搭配,可幫助降低飲食中膽固醇的吸收率。

4、香菇+西蘭花

二者同食,利腸胃、壯筋骨,還有較強的降血脂作用,是「三高」患者的首選佳品。

5、大蒜+西蘭花

西蘭花富含抗氧化物質及維生素C,能抑制膽固醇,算可降血脂、抗癌,搭配使用效果更佳。

6、甜椒+西蘭花

甜椒與西蘭花都含有維生素A與維生素C,兩者搭配適量食用,可改善皮膚乾燥與粗糙等問

題。

7、墨魚+西蘭花

西蘭花中含維生素C及膳食纖維,除補充墨魚不足的營養外,還可預防感冒,幫助消化。

8、海帶+西蘭花

西蘭花含有少量的致甲狀腺腫物質,所以吃西蘭花時可以通過食用海帶等富含碘的食物來中

和。

9、紫菜+西蘭花

西裝花含有少量的致甲狀腺腫物質,所以吃西蘭花時可通過食用紫菜等富含碘的食物來中和。

10、海魚+西蘭花

西蘭花含有少量的致甲狀腺腫物質,所以吃西蘭花時可通過食用海魚等含碘的食物來中和。

『陸』 為什麼西蘭花要焯水

西藍花需要焯水,因為西藍花焯水之後在進行烹制的話可以有效減少西藍花的烹制時間,而且西藍花不比其他的蔬菜可以掰開葉子進行清洗,西藍花屬於一種十字花科類的食材,在清洗西藍花的時候很難將西藍花中藏著的小蟲或者是其他的有害物質清洗干凈,所以在烹炒之前將西藍花進行焯水不僅僅是為了縮短西藍花的烹炒時間也是為了將西藍花中的有害物質清除,減少對人體的食用傷害,焯水之後的西藍花在烹炒的時候一般只需選擇用大火進行烹炒幾分鍾之後即可出鍋食用,這樣製作出的西藍花口感比較清脆,焯水之後的西藍花要用大火烹炒不然會導致西藍花的口感變得粘稠,沒有清脆。

西藍花在烹制之前是需要進行焯水的,因為西藍花焯水之後可以保證西藍花食用的健康性,能有效的去除西藍花上殘留的有害物質,而且焯水之後的西藍花口感在烹制的時候還會更好,顏色也會變得更加鮮嫩,西藍花和多種蔬菜一樣都會含有一種草酸或者蔬菜特有的苦澀味,所以焯水之後的西藍花的話可以保證西藍花的口感的變得更好。

西藍花焯水的時候要注意水溫,將西藍花置於水剛剛開始沸騰的時候進行焯水處理是最好的,這個時候可以保證西藍花的營養價值不會出現流失的情況,因為所有的蔬菜在進行焯水處理的時候,營養價值都會或多或少的出現流失的情況,比如說大白菜,大白菜在經過焯水之後,白菜中含有的額維生素C含量會大大減少,燙煮的時間越長,白菜的營養價值月底,所以西藍花在進行焯水處理的時候一定要注意時間和水溫的問題,焯水的時間要斷,焯水的水溫要高,越是溫度高的水溫,水中所含有的氧氣的含量就會越少,氧化酶的活性也就會受到影響,不會維生素C的含量與其反應導致維生素C的含量大大減少,所以西藍花的確要進行焯水,但是焯水的時候也要注意西藍花的焯水時間和溫度的適宜程度。

西藍花在食用之前是要進行焯水處理的,不僅僅是為了西藍花的烹制時間可以大大縮短,也是為了將掩藏在西藍花中的小蟲和其他有害物質處理干凈,使食用的時候可以放心,西藍花在焯水的時候要注意西藍花焯水的時間不宜過長,水溫也要保證足夠的高,這樣才能將西藍花的營養價值和口感保留到最大程度。

熱點內容
我驕傲我是一朵蒲公英 發布:2025-02-07 02:09:52 瀏覽:781
翠博花卉 發布:2025-02-07 02:09:07 瀏覽:988
皺紋紙梅花的做法 發布:2025-02-07 02:07:28 瀏覽:982
匯雅花店 發布:2025-02-07 02:06:37 瀏覽:915
梔子花怎麼土培變水培 發布:2025-02-07 01:44:58 瀏覽:495
歐洲人荷花 發布:2025-02-07 01:42:03 瀏覽:755
玫瑰汽車旅館西瓜影音 發布:2025-02-07 01:41:28 瀏覽:975
七夕帶對象 發布:2025-02-07 01:16:14 瀏覽:402
梔子花連枝 發布:2025-02-07 01:14:01 瀏覽:709
花店上課 發布:2025-02-07 01:06:50 瀏覽: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