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花鏡心
Ⅰ 李方膺的作品有哪兩部。
姓名: 李方膺
字型大小: 字虯仲,號晴江,又號秋池
時代: 清代
簡介:
李方膺 (1695-1755)字虯仲,號晴江,又號秋池,江蘇南通人,為"揚州八怪"之一。官山東蘭山、安徽合肥知縣。他善畫梅、蘭、竹、菊,尤以畫梅著稱,把自己的居室命名為"梅花樓",畫筆倔強縱橫,不守尋常法度,但亂中有理,有莽蒼渾成之概。老筆紛披,不拘繩墨。尤長大幅,有士氣。
拍賣檔案:
李方膺 魚 扇面
清 李方膺 墨荷 軸
李方膺 1746年作 墨梅圖 立軸 水墨紙本
李方膺 花鳥 立軸 水墨紙本
李方膺 墨梅 立軸 絹本墨筆
李方膺 乾隆八年(1743年)作 壽萱圖 立軸 水墨紙本
李方膺 一七五一年作 清供 立軸 水墨紙本
清 李方膺 花果 冊
李方膺 蘭竹圖 軸
李方膺 乾隆三年(1738年)作 芭蕉竹石 立軸 水墨紙本
明 李方膺 荷花通景 四屏
李方膺 梅菊圖 橫幅
清 李方膺 蘭石圖 鏡心
李方膺 梅花 冊頁(12開選4) 紙本
李方膺 署年: 乾隆八年(1743) 荷池秋光 立軸 水墨紙本
李方膺 乾隆十八年(1753年)作 蘭花 立軸 水墨紙本
李方膺 花卉 扇面
李方膺 百齡圖 立軸 設色紙本
李方膺 風竹圖 立軸 水墨絹本
李方膺 花卉圖 卷 設色絹本
李方膺 乾隆五年(1740年)作 庭院秋景 立軸 設色紙本
李方膺 雙松圖 鏡心 設色
李方膺 乾隆庚午(1750年)作 梅花 立軸 水墨紙本
黃慎 李方膺 人物 花卉 冊頁(3開) 水墨或淺降紙本
清 李方膺 幽谷蘭芬 軸
清 李方膺 松石圖 軸
李方膺 花卉、人物 冊頁(4開) 水墨紙本
李方膺 河魚 扇面 絹本水墨
李方膺 乾隆八年(1743年)作 荷花 立軸 水墨紙本 更多……
(共: 64 件)
收藏繪畫作品:
清李方膺鯰魚圖
清李方膺墨梅圖
清李方膺梅花圖
清李方膺竹石圖
清李方膺風竹圖
清李方膺菊石圖
清李方膺竹石圖
清李方膺竹石圖
清李方膺墨梅圖冊
清李方膺墨梅圖冊(之二)
清李方膺墨梅
清李方膺雙鹿齊鳴圖
清李方膺瀟湘風竹圖
Ⅱ 跪求宮斗服飾中的簪子名字......
紫鴦花簪子、
蝴蝶釵、
珍珠碧玉步搖、
梅花白玉簪、
碧玉玲瓏簪、
淡紫色內簪花、
水晶容薔薇花簪子、
薇靈簪、
碧玉瓚鳳釵、
碧玉龍鳳夾子、
金廂倒垂蓮簪、
白玉響鈴簪、
紅梅金絲鏤空珠花、
梅花琉璃釵、
八寶翡翠菊釵、
珍珠釵、
蝴蝶步搖、
鏤空飛鳳金步搖、
血紅桔梗花簪子、
鏤空金簪、
累絲嵌寶銜珠金鳳簪、
蝙蝠紋鑲琉璃珠顫枝金步搖、
蜜花色水晶發釵、
珍珠碧玉簪子、
白玉響鈴簪、
碧玉棱花雙合長簪、
金絲八寶攢珠釵、
金崐點珠桃花簪
鏤空蘭花珠釵
蓮花簪
紫玉簪
紫鴦花簪子
飛蝶摟銀碎花華勝
還有很多,我就不弄了
希望採納我的
Ⅲ 想要服裝描寫,給我寫一些好么
可瞧著眉庄,卻覺得她今日的樣子與往日頗有些不同,仔細看,原來她著一身色澤暗沉的鐵銹紅裙裝,只梳了個簡單的回心髻,髻邊插三隻鑲瑪瑙的銀簪,發間略略點綴了幾朵絹花,耳上亦不過是一副最普通的珍珠,這般刻意內斂,乍看之下竟使她原本端莊高雅的氣質顯得頗有些沉悶。
眉庄著一身素色襦裙,外套一件紫色對襟大袖衫,烏黑長發鬆鬆挽在後面,發上只簪了一支白玉蘭翡翠簪,細潤如玉的臉上幾乎未施脂粉。時候已是晚間,眉庄的裝束十分簡單,但光華映照之下,卻說不出的神姿楚楚,雅緻動人,直如畫中仙步入凡間.
采月把食盒打開來,端出一盤做成梅花型的栗子糕擺在了桌上。那栗子糕色澤金黃、細膩軟糯,散發著誘人的甜香.
窗外月色如銀,風露凝香,花樹的倒影微微搖曳,朦朦朧朧地投在紗窗上,深宅大院里的夜,幾乎永遠是那樣的靜謐安寧,然而柔和的夜風卻不會知曉這精巧溫馨的閨中,女兒心事溫婉平靜的表面之下暗暗湧起的波瀾。
玉嬈梳著雙丫髻,戴了一雙翡翠玉蝴蝶。額前劉海齊齊整整 ,臉蛋兒紅撲撲的,年齡尚小卻已眉目如畫,一雙大眼睛更是充滿靈氣。再過個幾年便能長成個無雙的美人了。
甄嬛一抬頭,幾乎覺得晃眼,這園子經過多日的雨水洗滌,已是纖塵不染,彷彿一切都變得純凈而明亮。樹木蒼翠欲滴,輕盈而嫵媚,片片葉子映著微蒙的陽光,更是閃閃耀目。各色花朵雖連遭侵襲,此時卻也悄悄地挺立起來,紅的愈發紅,紫的愈發紫,只是花瓣上仍掛著晶瑩水珠,瞧著甚是可憐可愛。空氣中時時拂來幾絲寒氣,卻是異常的清新,令人不由得神清氣爽。秋雨雖說愁人,但這雨後初晴的景緻卻也是別有一番風味。
銀白色的織錦羽緞斗篷.
她自己則著了一身綉了點點櫻花瓣的淡藍色煙紗褙子,裙幅逶迤拖地,頭飾卻還是那樣簡約,不過是如意髻上插了一支飛鳳白玉簪而已。然而膚白如玉,唇不點而紅,嬌艷若滴,雙眸盈盈似水,仍是那飄然若仙的清雅風姿。
她說著,便坐在了梳妝鏡前,將一支榴紅纏金線的步搖拔下,簪了兩朵顏色不鮮亮的鮮花。又命人取了她那件穿久了的湖藍開襟衣裳和天水碧的裙子來,將自己身上的銀紅撒花軟煙羅坎肩和櫻色裙子褪下,用月白色杭綢做襯,復又披了那藍灰色褂子。接著,又將自己的紅寶耳墜子摘下,換了一對翠玉的來。
我瞧著她隻身穿一色淡紫色暗紋綉荷花的宮裝,連頭發也只是鬆鬆地挽著,便從旁拿了一件她平日里不大愛穿的水紅色開襟銀鼠褂子來為她披上。
甄嬛穿一襲天水碧雲雁細錦的衣裳,因為長時間放在水仙旁邊熏著而濃香撲鼻。頭上一應珠飾俱無,只斜插一支鎏金玫瑰的簪子,那還是早年得寵時皇上親賞的。面上只薄施粉黛,眉毛是皇上最愛的遠山黛。手上捧的是一個綠釉狻猊手爐。
鵝黃色底姚黃逗春圓領襦裙 藍底趙粉誘蝶方領襦裙 淺紫色底魏紫弄風方領襦裙
鮮艷的橙色綉蝶戲花襦裙 鵝黃色宮燈袖的杏花迎春襦裙 墨藍色穩重些的綉紫芙蓉襦裙
冷翠色碧玉明珠釵 喜鵲登梅綉紋輕羅幔 紫羅飛花翩鶯秀樣秋衫
一襲紫羅飛花翩鶯秀樣秋衫的海蘭挽著純嬪盈盈步下台階,海蘭的紫羅色綉蝴蝶蘭衣衫下素白色水紋綾波襇裙盈然如秋水,遠遠望去,便如一樹一樹淺紫粉白的桐花,清逸悠然。
她一身淺淺的月白色的湖縐夾衣,只以寶藍夾銀線納綉疏疏幾朵盛放時的曇花。一時在眾人之間顯得格外清新奪目,恰如暗簇簇的花瓣別無所奇,那花蕊倒是格外可人了。皇帝細瞧之下,那女子低著頭看不清面容,但雲鬢堆縱,猶若輕煙密霧,都用飛金巧珍珠帶著銀鑲翠梅花鈿兒,只在眉心垂落一點紫水晶穗串兒,如裊裊凌波上一枝芙蓉清曼,似乎是不經意打扮了,卻處處有用心處。
一身全新的玉蘭紫繁綉銀菀花宮裝,頭上一色的碧玉珠花,垂落珠翠盈盈,好似一脈青翠的蘭葉。
簡單單一方青玉無綴飾的扁方,顯得她格外清淡宜人,如一枝迎風的白木蘭,素雖素,卻庄靜宜人。
一串翡翠珠纏絲赤金蓮花鐲:這一隻鐲子,原是安南國極稀罕的貢品。安南本出好翡翠,但如這一對的,真真是罕見。一串碧綠翡翠珠顆顆一樣大小,通透溫潤不說,更難得的是竟然均勻得沒有半點雜色,碧幽幽得恍若一汪流動的綠水。若拿到陽光下照著,便會出現一紋一紋水波似的瑩白光痕,如同孔雀翎羽一般。因這翡翠珠碧色沉沉,所以特配了赤金纏絲花葉護著珠子周身,每顆翡翠珠的兩端各用薄薄的蓮花狀金箔裹住,更是一分匠心獨運。
服喪的白袍底下露著銀底緞子綉白色竹葉的素服,最清淡哀戚的顏色,袖口落著精緻綿密的玄色並深青二色絲線捻了銀線錯絲綉的纏枝佛手花。散綴於缺月形發髻上的玉鈿色澤光華,越發襯得一把青絲里藏不住的白發如刺眼的蓬草,一絲絲扎著人的眼睛。
只穿著家常的玉色薄綢長衫裙,外頭罩著淺水綠銀紋重蓮罩紗
鎏金蟠花燭台 暗綠金線綉的團花紋桌錦 白銀嵌翡翠粒團壽護甲 琺琅貓眼晶護甲
一身深蓮青鑲金絲灑梅花朵兒的斗篷 纏絲鑲珠金簪 金絞絲鐲子 紅籮小食盒
青櫻入殿時,太後正坐在大炕上靠著一個西番蓮十香軟枕看著書。殿中的燈火有些暗,福姑姑正在添燈,窗檯下的五蝠捧壽梨花木桌上供著一個暗油油的銀錯銅鏨蓮瓣寶珠紋的熏爐,里頭緩緩透出檀香的輕煙,絲絲縷縷,散入幽暗的靜謐中。
太後只用一枚碧璽翠珠扁方綰起頭發,腦後簪了一對素銀簪子,不飾任何珠翠,穿著一身家常的湖青團壽緞袍,袖口滾了兩層鑲邊,皆綉著疏落的幾朵雪白合歡,陪著淺綠明翠的絲線配著是花葉,清爽中不失華貴。她背脊挺直,頭頸微微後仰,握了一卷書,似乎凝神端詳了青櫻良久。
皇帝身邊的大太監王欽替如懿打了簾子進來。想來是剛剛換過家常衣衫,身上是一襲月白色紗綴綉八團夔龍單袍,皇帝閑閑捧一卷書在手,淡金色的澄澈秋陽自雪白的明紙窗外灑落全身,任由光暈染出一身清絕溫暖的輪廓,紫銅嵌琺琅的龍紋香爐里燃著琥珀似的龍涎香,整個屋子裡彌漫著龍涎香幽寧沉鬱的氣味,也變得幽幽裊裊,襯著滿架書香,倒像是一軸筆法清淡的寫意畫卷。
皇帝見如懿穿著一身月白緞織彩百花飛蝶袷襯衣,月白素凈的妝花緞面上,以大紅、粉紅、碧綠、草綠、香黃、駝黃、淺絳、湖藍、深灰、淺黑、淡白等十餘種色線織成點點折枝花卉及蟲蝶紋樣,雖然素凈,卻不失華艷。
福字白玉鎏金釵 銀嵌琉璃珠的護甲 齊雲瓜片 白藤間花綉幔錦簾
明黃色流雲百蝠熟羅帳 仙鶴銜芝紫銅燭台 一件湖色綉粉白藤蘿花琵琶襟袷馬褂
一身如意肩水藍旗裝,只衣襟袖口綉了星星點點素白小花.
換了芙蓉蜜色綉折枝蝴蝶花氅衣,頭上只用一隻鎏金扁方綰住如雲烏發,端正的發髻上只點綴了疏疏幾點銀翠珠釵,並幾朵通草花朵而已。雖然簡單,倒也大方爽朗。
換過了燕居的雅青色綢綉枝五瓣梅紋襯衣,濃淡得宜的青色平紋暗花春綢上,只銀線納綉疏疏幾枝淺絳色折枝五瓣梅花,每朵梅花的蕊上皆綉著米粒大的粉白米珠,襯著挽起的青絲間碧璽梅花鈿映著燭火幽亮一閃。地下新添了幾個暖爐,皆裝了上等的銀屑炭,燃起來頗有松枝清氣。
蝠紋梨花木椅 紫銅花籃小手爐
一襲水粉色厚緞綉蘭桂齊芳的棉錦袍,底下露著桃紅綉折枝花綾裙,行動間便若桃色花枝漫溢無盡春華。她外頭搭著深一色的桃紅撒花銀鼠窄裉襖,領子和袖口都鑲飾青白肷鑲福壽字貂皮邊,那風毛出得細細的,絨絨地拂在面上,映著漆黑的發髻上一枝雙翅平展鎏金鳳簪垂下的紫晶流蘇,越發顯得她小小一張臉粉盈盈似一朵新綻的桃花。
數步外坐著三五琵琶伎,身著羽藍宮紗,手持琵琶擋住半面,纖纖十指翻飛如瑩白的蝶。
雲白青枝紋雁翎氅 暗花紋美人像小瓷缽 一身玫瑰紫百蝶穿花大毛斗篷
扶了扶鬢邊斜斜墜下的一枚鎏金蟬壓發,那垂下的一綹赤晶流蘇細細地打在她脂粉均勻的額邊,隨著她說話一搖一晃,眼前都是那星星點點的赤紅星芒。
一個身著櫻桃紅綉梔子花蝶蘇緞旗裝的女子低著頭盈盈走進,她梳著精巧的發髻,發間不用金飾,只以碧璽花朵零星點綴,髻上斜兩枝雪色流珠發簪,捲起的鬢邊嵌著一粒一粒瑩瑩的紫瑛珠子。待到走得近了,才看出她的衣裙上綉著一小朵一小朵淺緋的梔子花瓣,伴著銀線湖藍淺翠的蝴蝶,精綉繁巧輕靈如生,彷彿呵口氣,便會是花枝展天地,春蝶翻飛於衣裾之上。
銀鑲珠翠軟手鐲
入手是一個粉瓷圓缽,缽中盛的是淡淡綠色的半透明膏體,撲鼻便是一股清涼香氣,隱隱有蜂蜜、薄荷、丹七的氣味。她取過一點輕輕一嗅,的確是尋常所用的消腫良葯,並無二致。如懿點頭道:「宮中平常所用的消腫葯膏,的確是這種。另外,冰敷,用雞蛋揉,服食山葯、薏仁和三七粉,都可以活血消瘀。」
慧貴妃穿著一身錦茜色彩綉花鳥紋對襟長衣,肩上披著一件大鑲大滾的紫貂風領玄狐大氅,人坐在正殿中央的牡丹團刻檀木椅上,旁邊七八個暖爐和炭盆眾星拱月似的烘著,如懿才一靠近正殿,便覺得暖洋如春,真個人都舒展了過來。可慧貴妃的臉色並不好看,她本是小巧細弱的柳葉身段,大約為著動怒,又過了病氣,底下雪裡金遍地錦滾花鑲狸毛長裙絮絮掠動著,漾起水樣的波紋。她照常淡掃娥眉、敷染胭脂,可病中的一張臉雪白雪白的,顯得上好的玫瑰絲胭脂也一縷縷地浮在面上,吃不住似的。
額上一抹深紫色水獺皮嵌珍珠抹額勒著 一雙青緞綉喜鵲登梅花盆底鞋
皇後穿了一身煙霞藍底色的百子刻絲對襟羽紗袍,雖是夜裡歇下了又起來的,鬢發卻一絲不亂,疏疏地斜簪著幾朵暗紅瑪瑙圓珠的簪子。雖然急迫,神色卻寧靜如深水,波瀾不驚,連簪子上垂下的纏絲點翠流蘇,亦只是隨著腳步細巧地晃動,閃爍出銀翠的粼粼波光。
茜紫色連珠縑羅帳,她穿著墨紫色彈花上襖,花紋亦是極淡極淡的玉色旋花紋,底下著次一色暗紫羅裙
次日外頭落著雪雨,越發凍得人不願意出去了。屋子裡點了沉水香,透著木質淡若輕岫一般的雅淡香氣。饒是如此,因著炭盆生得多,尤是悶悶的,唯有幾上青花纏枝美人觚里插著幾枝新開的淡紅色玉蝶梅上,那鮮妍的色彩才讓人心頭稍稍愉悅。
大紅猩猩氈鑲碎玉粒子昭君套,披著一身厚厚的多寶絲線密花錦襖,身上還嚴嚴實實蓋著一床青紅舍利皮鑲邊的紅緞錦被
芙蓉流蘇香包 兩件青哆羅呢羊皮領袍子,一件玫瑰紫的灰鼠皮襖和一條洋紅棉綾鳳仙裙
她本穿了一身櫻色挑銀線玉簪花夾衣,外面套著薄薄的淡粉色琵琶襟撒金點小坎肩,顯得格外嬌艷欲滴。領口上的白玉流蘇蝴蝶佩隨著她一顰一笑,晃得如白雪珠子一般。
櫻桃色的瓊液凝在白玉酒盞中,如同一方上好的紅玉,盈盈生輝。
倚在長窗下挑揀新送來的白菊花苞。那些花苞尚未開放,帶著淡淡的青色,仿如凝玉一般。如懿一朵一朵地挑選著,任清幽的香氣在指間幽幽彌漫。
皇帝穿著一身緙金雲白狐皮龍袍,那龍袍原是銀白的底色,簇了雪白的狐皮滾邊,連緙金的綉龍圖案亦顯得清冷了不少。
紫銅撥子撥開鏤空鶴紋銅爐 黃鸝鳴枝多子多福紅漆托盤 杏子紅團福撒金錦簾
玫貴人只穿了一身素白色綴綉銀絲折枝迎春的襯衣,外頭披著一件石青刻絲灰鼠大氅,那青青翠翠的素白底色,愈顯得那臉沒有血色,唯有雪白的脖頸上留著深紫一道勒痕,楚楚可憐地昭告天下,她是剛從鬼門關上被人拽了回來。
太後穿著一身簡素而不失清貴的寶藍緞平金綉整枝芭蕉福鹿紋長袍,頭上用著一色的壽字如意金飾,不過寥寥數枚,卻清簡大氣。
素色纏枝花灰鼠大氅 白玉南紅如意珠釵 薄荷蜂蜜茶 翠玉流蘇佩 槐花蜜
一個墊著大紅綉絨的紅木漆盤來,上面安放著一枚麒麟送子金鎖
太後伸手撥著手邊幾案上新開的簇簇迎春,金英翠萼,枝條舒曼,已帶早春暖涼的氣息。
只穿著一件家常的月白緙絲鳳香菊紋一斗珠長衣,擁著一個小小掐絲琺琅暖爐,正在窗下縫制香包。
湖藍暗色如意雲紋的寧綢料子 明鐺垂玉環 玫瑰花瓣糖蒸的菱粉糕 銀鑲碎玉護甲
永璜坐在一旁默默誦讀,如懿取過針線慢慢縫制起來,燭光搖曳,紗窗上映著桃花窈窕的枝葉,隱隱聞得見那灼灼其華、其葉蓁蓁的芬芳。
太後穿著絳色緙金水仙團壽單氅衣,頭上與耳上都一色的點翠東珠配翡翠首飾,那碧艷的寶藍色在燈火的跳躍之下,流轉著暗沉不定的光澤,好像太後這個人便是如此,讓人覺得暗沉而不可捉摸。
十二扇楠木雕花嵌壽字鏡心屏風後緋色羅裙一閃,漾起明艷如雲霞的波縠,卻是玫貴人盈盈轉出。
碧青綉銀絲牡丹小坎肩 玫瑰紫飛金妝緞狐肷氅衣
換了青玉色暗紋梅花襯衣。那襯衣是雲呢緞的料子,著身時光滑如少女的肌膚,且在燭光下,自有一種淡淡的煙羅華光,彷彿薄薄的雲彩霧蒙蒙地貼上身來。她卻格外喜歡袖口上玉白色纏繞了深青的梅花紋樣,小小的一朵並小朵,是臨水照花的情態,都用極細極細的金線勾勒了輪廓,有一種含蓄而隱約的華貴繁復之美,恰如她此刻的心思,絲絲縷縷地密密縫著,不漏一絲縫隙。
從前溫順無爭的一張面孔,如今也精心描摹起了脂粉,畫的是皇帝最喜歡的楊柳細眉,只因他愛著江南的柳色新新,朝暮思念。腮上的胭脂施得極輕薄,先敷上白色的珍珠茉莉粉,再蘸上薔薇花的胭脂,只為玫瑰色澤太艷,月季又單薄,只有月光下帶露的紅薔薇擰了汁子才有這般淡硃的好顏色。胭脂之上還需再壓一層薄薄的水粉霜,須得是粉紅色的珍珠研磨成粉,才有這樣的天然好氣色。這胭脂也有個名字,是叫「嫩吳香」,是覓了唐朝的古方子做的,敷在臉上,渾然天成,彷彿吳地女子的輕婉嬌媚,未見其人,先聞其香。
一身家常的湖水藍綉蓮紫紋暗銀線的綃緞宮裝,頭上的寶華髻上綴了幾點暗紋珠花,臉色蒼白中卻帶了鐵青。
翠玉蘭花佩上垂下的碎玉流蘇 明珠絞絲釧 一身暗色彈花織錦斗篷
她便輕輕巧巧,蓮步姍姍,從十二扇泥金仕女簪花屏風後轉出來,杏子紅透紗綉牡丹含露閃緞長裙緩緩漾起一點漣漪般的微瀾,連腰帶上垂的一對白玉鷓鴣櫻桃佩都微微搖曳,彷彿一朵綻放在暗夜微風里的紅薔薇。
那時候的他,不過是一襲月華色淡淡青衣,袖口是極素凈的暗色花紋,仔細瞧去是唐棣之華的圖紋,腰間只一根明黃色帶子,曉諭皇子身份。
皇後坐在「天地一家春」的暖閣里,看著廊下的青瓷大缸中新開的幾朵碗蓮,盈盈巧巧的一朵並一朵,粉潤的色澤如桃花宿雨,盈盈欲滴。皇後賞著碗蓮,逗著手邊銅絲架上的一隻彩羽鸚哥兒
一襲綠紗綉夔龍牡丹金團壽鑲領紗氅衣配著滿頭赤金與和田玉的鈿子,更顯得她精神奕奕。
精心綉制的夔龍牡丹紋樣 冷綠色的翡翠耳環
太後澹然一笑,撫掌兩下,卻聽絲竹聲裊裊響起,幽然一縷如細細一脈清泉蜿蜒,如泣如訴,慢慢沁入心腑。卻見滿地各色菊花叢中,悠然揚起一女子纖細翩然的身影,踏著絲竹輕緩而來。那女子玉色紵羅縵衫,淡淡雲黃色長裙飄逸如輕雲明月,清素衣衫上只綉著朵朵秋菊,也不過寥寥清姿,並不用繁復的綉線堆簇,她堆起的高高雲髻上只簪了銀色絞絲菊流蘇,不細看,還誤以為是月光將花影落在了她身上,風吹起她衣衫上的飄帶,迤邐輕揚,灼爍生輝,轉袖回眸間涼風暗起,身姿空靈。她的嗓音柔緩,佇立在這靜好的月色之中,側身依依念道:
海蘭梳著家常的發髻,頭上點綴著如意雲紋的玉飾,一支如意珍珠釵斜斜墜在耳邊,清爽而不失溫婉。她婉聲道
明黃色五龍穿雲綉帳 海藍色金字團福便服 翠濃的碧璽戒指
帳上綉滿了多子多福的石榴葡萄紋樣,為著吉樣如意的好彩頭,特意用橘紅和深朱的縑絲繞了銀線的彩綉,連銅帳鉤上懸著的荷包都是和合如意的圖樣,看著便是洋洋的喜氣。
微暗的亮光填滿了整間屋子。我轉身望著這位嬌小的身影在屋裡來來回回的忙來忙去,削肩細腰,腮凝新荔,榴齒含香,纖腰楚楚
任雲珠纖細的巧手為我挽鬢梳妝,玲瓏金鳳,環佩瓔珞,望著鏡中致雅高貴、嬌媚柔膩的自己.
不出半個時辰,雲珠已為我挽好柳鬢,細心的傅粉施朱,還挑選了一件名貴的紫菱金絲綢裁剪而成的衣裙為我披上。我多次對著銅鏡上下打量自己許久,總覺得很是不妥。立即將耳上搖曳生光的金寶翡翠耳墜卸下,然後將發梢上的花鈿珠翠取走,最後脫下那身耀眼眩目的赤紫百褶鳳裙。
我拿出一件普通淡緋色的小褶素裙穿上,身上一件首飾也未佩帶,只是拿起一枚小巧的百蝶花鈿斜別於鬢側.
冰池澄碧空明,香經落紅飛散,濃濃萋萋野草,裊裊鶯鶯翠鳴,竹欄微涼,輕風襲惠畹。
國色天香用在她身上一點也不為過,容貌端麗,瑞彩翩徙,顧盼神飛,宛然如生,她的美猶如空谷幽林中一抹暖陽,讓人看著都是一種享受。
側目瞧著離我只有幾步之遙的人,紫綢細白袍,手工精緻,上等絲綢,青玉扳指,光澤細膩,上品漢白玉,白綢秀靴,紫鑽鑲邊,氣質凜然,英姿颯爽,皇家風范。
頭戴五鳳攢朱釵,斜綰朝天翡翠掛玉簪,衣著縷錦百鶯穿花荷衣,裙邊輕系紫絛百心結。
晚秋煙寂寥,微涼風飄袂,修竹繞回塘。幽寂長亭月映霜,北風吹盡枝香絮,筱牆螢暗,蘚階蛩切。
黃緞金鳳錦袍,丹眉鳳目,可親而不可近的雍容華貴,柳眉下的眸子流露著昭昭恨意
淺青色百蝶衣
翠孿雛,鷗鷺驚,孤雁歸。秋香濃郁,蟠煙紛裊,西城暮雲如璧。淡淡霜天落日金融,黯黯彌漫煙光殘照,蒙蒙紅稀亂舞消魂。
打量起這位紅衣勝火的女子,眉若遠山,瑤鼻櫻口,如同凝脂般的肌膚嬌嫩如水,端為國色。
一套淡鵝黃鶯小褶裙,腰間繫上豆綠官絛,雙手戴上玫瑰連環佩,頸上掛系翠珠瓔珞八寶蟠鏈。然後將我拉至妝台前為我梳妝,綰起飛天五鳳昭陽鬢,斜插白雪玲瓏貂毛簪,耳佩雙鳳戲珠珞瓔耳墜,絡金流蘇項側披垂。輕描柳葉細梢煙黛眉,未施朱傅粉,天然去雕飾,自然真淳樸素,宛如洛水之神。
疏技梅花闌,香瓣舞紛飛,苔枝綴玉,被風吹散而殘舞的梅瓣一片片撒在我的貂裘之上,幾瓣拍打在我頰上,不自在的眨了眨眼睛。伸出手接下幾瓣於掌心,置於鼻間輕嗅,是這個味道,夏國的味道。
不遠處的長廊內立著一位緋衣女子,迎著臘月北風,一襲淡緋長衫隨風飄揚,說不盡的飄逸宛然,美眸久久停在我臉上收不回。
首坐的應該就是老夫人,園臉,微肥,身穿白鼠貂毛銀襖,四佩珠翠玲瓏寶玉,在燭光照耀下熠熠生輝,更顯雍容貴氣。下手左側坐的男子,劍眉星眼,神態自若,我猜想他就是白天我看見的灰衣男子。下手右側坐的正是姿容美艷,出塵脫俗的靈水依。
一身絡衣鳳綃紫衣 鳳冠霞披
紅菱青緞裁製的百褶鳳裙,裙擺一圈鑲有十二枚金菱冰片,碎小正珠二十九顆,金嵌珊瑚於腰間兩側垂掛,袖口藍紅寶石相措而鑲。
一件素青百花穿蝶衣,頭佩金松靈寶簪於鬢側,簡單清麗。
雕梁由綠水晶鑲嵌,四壁雕畫雙龍戲珠,圖嵌一等東珠若干顆,殿正中央鋪著一條喜氣的紅地毯,筆直蔓延到正前方的金階下,細細數來,金階共九層。正上方就是金光熠熠的龍椅,金翟鳥於扶手上嵌著,耀眼生光。紫檀席案分居紅毯兩側,左右各三排,許多王公貴胄已然就坐於席。
一身紅綾紫緞,頭頂金鳳五祥朝陽金珞的靈水依由屏插後款款步出,蓮步輕移,氣質高雅,笑容甜美,宛若天仙。
多子多福的石榴葡萄紋樣,為著吉樣如意的好彩頭,特意用橘紅和深朱的縑絲繞了銀線的彩綉,連銅帳鉤上懸著的荷包都是和合如意的圖樣,看著便是洋洋的喜氣。
暮秋初冬時節的天色容易暗得早,若是逢上晴天,便有極好的晚霞招展,彷彿一匹上好的流霞錦自天際伏曳而下,蝦紅、寶藍、雲青、米黃,傾倒了一天一地,兀自燦爛,流麗萬千。
金黃色立龍戲珠配八寶壽山江牙立水。立龍之間彩雲蛟的朝袍,戴鏤金飾寶的約,頸掛朝珠三盤,頭戴翎冠。
李玉會意,即刻吩咐人換了一身新衣裳來,便推到門外由著嬤嬤們替如懿梳妝。梳的是垂雲髻,中間以扁方繞成如雲蓬鬆,兩端微微垂落至耳邊,越發顯得飽滿而不失小女兒嬌態。烏黑的雲髻挽成,飾以玉環同心七寶釵,金鑲玉步搖,紫鴦花合歡圓璫,飛翅的燕尾上墜著鴛鴦蓮紋金蝶白玉壓發,玲玲一動間,便有細碎的金玉珠子輕輕搖曳,合著正落在眉心的紅珊瑚垂珠,越發添了面頰一抹艷色。
惢心伺候她換上真紅色金華紫羅面織錦長袍,在領口別上一枚赤金鳳流蘇佩。衣襟和袖口都密密綉上綴滿細密米珠的「金玉滿堂」紋花邊。一色的九鸞飛天金絲暗綉折枝花卉圖,映著天金絲睹綉折枝花卉圖,映著裙角舒展的蘭花花飾,以五顆鑲金鏤空銀質扣將琵琶如意紋鈕絆住,再配著底下鴛鴦百褶風羅裙,絲滑緞面在陽光下折出光亮,上面的鴛鴦暗紋,也隨著光線意思意思透顯成痕,幾欲展翅飛起。
嬤嬤們替她帶上乳白色三聯東珠耳墜,尾指上套的金護甲上嵌著殷紅如血的珊瑚珠子。如懿對鏡自照,整個人仿似新雨當中枝烈艷艷的初綻薔薇,灼艷而奪目。
待到一切停當,惢心蹲下身替她穿上胭脂紅緞綉竹蝶紋花盆底鞋。胭脂紅的底子上,釘綴著玉石做的萬字不到頭圖案,並著蝙蝠和綵帶等紋樣,諧寓「萬代福壽」;鞋幫上綉制紛繁細巧的竹蝶紋,鑲以金線盤成的曲木紋綠邊,精巧無比。李玉忙恭恭敬敬伸手,如懿扶著李玉的手站起身來,知道自己要穿著這雙鞋,一步一步走到來時的地方去。
宮粉玉砌,希涉紫庭,禁苑奇珍御花芬,九龍壁彩朱門粉淡殤。金水橋白寧壽秀,垂柳綠絲滔,絮舞飛揚暢滿園,樹陰照水盪新波泛泛。
啼鶯舞燕,曉花顰笑。淡磨明鏡鳥空啼,垂楊自舞萬點聲,闌風空盪滌清水。此景正配翩舞閣之名,時而有高山流水勢入耳,卻是一個好地方。
長眉深目,首飾只以綠松石、蜜蠟與珊瑚點綴,明艷不可方物,衣著打扮也格外的明麗華貴,只是十分陌生
Ⅳ 張岳健的拍賣紀錄:
張岳健 東郭先生 鏡心 RMB: 20700.0000 2012-01-10 北京保利 張岳健 迎春 鏡心 RMB: 5750.0000 2012-01-10 北京保利 張岳健 長春 立軸 RMB: 3300.0000 2006-08-27 浙江皓翰 張岳健 花鳥 立軸 RMB: 3080.0000 2006-04-19 浙江保利 張岳健 石門飛瀑 立軸 RMB: 7150.0000 2005-10-04 浙江皓翰 張岳健 雞 鏡心 RMB: 11000.0000 2005-10-04 浙江皓翰 張岳健 花卉 立軸 RMB: 1210.0000 2005-10-03 浙江皓翰 張岳健 長壽富貴 立軸 RMB: 10780.0000 2005-05-05 浙江皓翰 張岳健 花鳥圖 立軸 --- 2005-04-13 老城隍廟 張岳健 蘭花小雀 立軸 RMB: 5500.0000 2004-12-15 浙江皓翰 張岳健 風來花舞 鏡心 RMB: 5280.0000 2004-12-15 浙江皓翰 張岳健 暗香浮動 立軸 RMB: 4950.0000 2004-12-15 浙江皓翰 張岳健 荷花 鏡心 RMB: 2750.0000 2004-08-20 中國嘉德
Ⅳ 齊白石 徐悲鴻 張大千各自的特點
一、齊白石
1、性格
與「天趣」密切,農民般的朴實,孩童般的天真。(余秋雨評)
2、特點
齊白石在繪畫藝術上受陳師曾影響甚大,齊白石同時吸取吳昌碩之長。齊白石專長花鳥,筆酣墨飽,力健有鋒。但畫蟲則一絲不苟,極為精細。齊白石還推崇徐渭、朱耷、石濤、金農。尤工蝦蟹、蟬、蝶、魚、鳥、水墨淋漓,洋溢著自然界生氣勃勃的氣息。山水構圖奇異不落舊蹊,極富創造精神,篆刻獨出手眼,書法卓然不群,蔚為大家。
齊白石的畫,反對不切實際的空想,齊白石經常注意花、鳥、蟲、魚的特點,揣摩它們的精神。齊白石曾說:為萬蟲寫照,為百鳥張神,要自己畫出自己的面目。齊白石的題句非常詼諧巧妙,齊白石畫的兩只小雞爭奪一條小蟲,題曰;「齊白石日相呼」。一幅《棉花圖》題曰:「花開天下暖,花落天下寒」。《不倒翁圖》題「秋扇搖搖兩面白,官袍楚楚通身黑。」
3、作品
花鳥畫:白菜蘿卜、小雞、牡丹圖、葡萄、杏花圖、芙蓉鴨子、絲瓜烏鴉圖、燭火光明等。
人物畫:人物屏之漁翁圖、仕女條屏、賜桃圖、壽星公、鐵拐李等。
二、徐悲鴻
1、性格:
努力,堅持。
2、特點:
位置得宜,比例准確,黑白分明,動作或姿態天然,輕重和諧,性格畢現,傳神阿堵。
3、作品
奔馬圖、群馬、珍妮小姐畫像、九方皋、田橫五百士、負傷之獅、愚公移山圖等。
三、張大千
1、性格:
詩文真率豪放,書法勁拔飄逸、外柔內剛、獨具風采。
2、特點:
張善子、張大千昆仲共同創建了大千畫派,它是中國綜合性繪畫流派之一。二十世紀20年代,張善子、張大千在上海西門路西成里「大風堂」開堂收徒,傳道授藝,所有弟子們皆被稱為「大風堂門人」。它是一個有別於「長安畫派」、「海上畫派」、「京津畫派」等唯一不墨潑彩等畫法,大風堂畫派的畫風都呈現出百花齊放的景象,是一支生生不息、代代傳承的中國畫畫派。
3、作品
喬木高士、壽桃 鏡心、黃山文筆峰、晴麓橫雲、阿里山浮雲等。
(5)蘭花鏡心擴展閱讀:
齊白石主張藝術「妙在似與不似之間」,衰年變法,形成獨特的大寫意國畫風格,開紅花墨葉一派,尤以瓜果菜蔬花鳥蟲魚為工絕,兼及人物、山水,名重一時,與吳昌碩共享「南吳北齊」之譽;以齊白石純朴的民間藝術風格與傳統的文人畫風相融合,達到了中國現代花鳥畫最高峰。篆刻初學丁敬、黃小松,後仿趙撝叔,並取法漢印;見《祀三公山碑》、《天發神讖碑》,篆法一變再變,印風雄奇恣肆,為近現代印風嬗變期代表人物。
其書法廣臨碑帖,歷宗何紹基、李北海、金冬心、鄭板橋諸家,尤以篆、行書見長。詩不求工,無意唐宋,師法自然,書寫性靈,別具一格。其畫印書詩人稱四絕。一生勤奮,硯耕不輟,自食其力,品行高潔,尤具民族氣節。留下畫作三萬余幅、詩詞三千餘首、自述及齊白石文稿並手跡多卷。齊白石的作品以多種形式一再印製行世。
Ⅵ 揚州八怪是哪八怪
鄭燮 黃慎 李方膺 金農 高翔 羅聘 李鱔 汪士慎
鄭燮(1693--1765),字克柔,號板橋,江蘇興化人
,應科舉為康乾隆元年進士。官山東范縣、濰縣知縣
,有政聲.〖以歲飢為民請賑,忤大吏,遂乞病歸。〗
前後,均居揚州,以書畫營生。擅畫蘭、竹、石、松、
菊等,而畫蘭竹五十餘年,成就最為突出。取法於徐
渭、石濤、八大諸人,而自成家法,體貌疏朗,風格
勁峭。工書法,用漢八分雜入楷行草,自稱〖六分半
書〗。並將書法用筆融於繪畫之中。主張繼承傳統〖
十分學七要拋三〗,〖不泥古法〗,重視藝術的獨創
性和風格的多樣化,所謂〖未畫之先,不立一格,既
畫之後,不留一格〗,對今天仍有借鑒意義。詩文真
摯風趣,為人民大眾所喜誦。亦能治印,〖接近文何
〗。有《鄭板橋全集》,《板橋先生印冊》等
上樓
黃慎(1687--1770 ),福建寧化人。青年時,學習勤奮
,因家境因難,便奇居蕭寺,書為畫,夜無所得蠟,從
佛殿光明燈讀書其下。善畫人物,早年師法上官周,多
作工筆,後從唐代書法家懷素真跡中受到啟迪,以狂草
筆法入畫,變為粗筆寫意。多以歷史神話故事,佛像和
文人士夫的生活題材,也畫流浪乞丐、纖夫、漁民等,
衣紋線條,兔起鶻落,變化多端,往往寥寥數筆,即能
形神兼備。亦善畫山水、花鳥。黃慎草書,得懷素筆意,
用筆枯勁,上下勾連,喜作怪筆,人多難以辨認。他的
詩被同鄉人雷宏收集起來,編為《蛟湖詩抄》。
上樓
李方膺(1695--1755) 園主人等,江蘇南通人。雍正八
年出任山東蘭山(今臨沂)知縣,因得罪上司被捕入獄
,乾隆元年獲釋,官復原職。後在安徽潛山和合肥任知
縣,仍以不善逢迎,獲〖罪〗罷官。為官時〖有惠政,
人德之。〗去官後寓南京借園,常往來揚州賣畫。善畫
松、竹、蘭、菊、梅、雜花及蟲魚,也能人物、山水,
尤精畫梅。作品縱橫豪放、墨氣淋漓,粗頭亂服,不拘
繩墨,意在青藤、白陽、竹憨之間。畫梅以瘦硬見稱,
老乾新枝欹側蟠曲。用間印有〖梅花手段〗,著名的題
畫梅詩有〖不逢摧折不離奇〗之句。還喜歡畫狂風中的
松竹。工書。能詩,後人輯有《梅花樓詩草》,僅二十
六首,多數散見於畫上
上樓
金農(1687--1763)浙江仁和(今杭州)人,久居揚州。
平生未做官,曾被薦舉博學鴻詞科,入京未試而返。好
游歷,〖足跡半天下〗。博學多才,精篆刻、鑒定,善
畫竹、梅、鞍馬、佛像、人物、山水。尤精墨梅。所作
梅花,枝多花繁,生機勃發,還參以古拙的金石筆意,
風格古雅拙樸。但不少作品由羅聘代筆。又長於題詠,
〖每畫畢,必有題記,一觸之感〗,也擅長書法,刻印。
書法取法於《天發神懺碑》、《國山碑》、《谷朗碑》。
寫隸書古樸,楷書自創一格,號稱〖漆書〗。篆刻得秦
漢法。詩文有《冬心先生集》,《冬心先生雜著》,其
書畫題跋被輯成有冬心畫竹、畫梅、畫馬、自寫真、雜
畫題記等
上樓
高翔(1688--1753)終身布衣。晚年右手殘廢,常以左手
作書畫。與石濤、金農、汪士慎為友。清死弗輟〗善畫
山水花卉。其山水取法弘仁和石濤,所畫園林小景,多
從寫生中來,秀雅蒼潤,自成格局。畫梅〖皆疏枝瘦朵
,全以韻勝。〗亦善於寫真,金農、汪士慎詩集開首印
的小像,即系高翔手筆,線描簡練,神態逼真。精刻印,
學程邃。亦善詩,有《西唐詩鈔》。
上樓
羅聘(1733--1799)寓居揚州,曾住在綵衣街彌陀巷內,
自稱住處為〖朱草詩林〗。是金農入室弟子。一生未做
官,好游歷。工人物、佛像、山水、花果、梅竹,既繼
承師法,又不拘泥於師法,筆調奇特,自創風格。作品
面目有多種,尤以畫鬼著名。《鬼趣圖卷》是他的存世
名作,畫家以誇張手法描繪出一幅幅奇異怪譎的鬼怪世
界,藉以諷喻社會現實,堪稱古代傑出的漫畫。袁枚、
姚鼐、錢大昕、翁方綱均為之題詠。兼能詩,有《香葉
堂集》。妻方婉儀,子允紹、允纘皆善畫梅,有〖羅家
梅派〗之稱。
上樓
李鱔(1686--1762)康熙五十年中舉,五十三年以繪畫
召為內廷供奉,因不願受〖正統派〗畫風束縛而被排
擠出來。乾隆三年以檢選出任山東滕縣知縣,〖以忤
大吏罷歸〗。在〖兩革科名一貶官〗之後,至揚州賣
畫為生。與鄭燮關系最為密切,故鄭有〖賣畫揚州,
與李同老〗之說。他早年曾從同鄉魏凌蒼學畫山水,
繼承黃公望一路,供奉內廷時曾隨蔣廷學畫,畫法
工緻;後又向指頭畫大師高其佩求教,進而崇尚寫
意。在揚州又從石濤筆法中得到啟發,遂以破筆潑
墨作畫,風格為之大變,形成自己任意揮灑,〖水
墨融成奇趣〗的獨特風格,喜於畫上作長文題跋,
字跡參差錯落,使畫面十分豐富,其作品對晚清花
鳥畫有較大的影響
上樓
汪士慎(1686--1759)原籍安徽歙縣,居揚州以賣
畫為生。工花卉,隨意點筆,清妙多姿。尤擅畫梅
,常到揚州城外梅花嶺賞梅、寫梅。所作梅花,以
密蕊繁枝見稱,清淡秀雅,金農說;〖畫梅之妙,
在廣陵得二友焉,汪巢林畫繁枝,高西唐畫疏枝〗
。(《畫梅題記》)但從他存世畫梅作品看,並非
全是繁枝,也常畫疏枝。不論繁簡,都有空裹疏香
,風雪山林之趣。五十四歲時左眼病盲,仍能畫梅,
〖工妙騰於示瞽時〗,〖盲生〗、〖尚留一目著梅花
〗。六十七歲時雙目俱瞽,但仍能揮寫狂草大字,
署款心觀〗,所謂〖盲於目,不盲於心〗。善詩,
著有《巢林詩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