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海棠巷
㈠ 海棠居的北京胡同——海棠居
宣武門大街一帶一直給人以一種朦朧的印象,它不像故宮那樣威嚴地袒露於眾人的目光之下,這條緊挨著皇城的小街更多了一層生活的味道。小街的里端如今依然保持著據說是幾百年前的風貌,和一街之隔的長安街的車水馬龍簡直是兩個世界。
海棠居,一座安靜的小四合院,如同長安街邊的後花園,鬧市中安詳的私人會所,當前最IN的私家菜,從御府到潮粵,從湖北到江蘇,美食,陽光,院落,京城今春的時尚生活,又多了一重享受。
一個小門,沒有任何標志說明它的功能,好在還有一個門鈴——應該不是被嚴格保護的文物。
走進院子,卻被一面青磚影壁擋住去路,還需迂迴一下。
雖然四合院是明清的,但主人顯然難掩對唐宋文化的熱愛。從邁進大門開始,唐宋文化的氣氛開始彌漫開來,入口處的磚雕是一對火麒麟,為山西民間古物;大廳中央是中國古代代表四方的青龍、白虎、朱雀、玄武四神柱。牆上字畫有張旭、懷素等人的草書貼和牧馬圖、游騎圖等,這些字畫雖然不是真跡,卻也是名家的臨摹。給人的感覺這里不像餐廳,倒像是私人博物館了。
每個房間都是有景的,設計師將四合院的韻味放大了不少。院里有房間9間,9間房間有大有小。要享受陽光,大間有整面的落地玻璃可以滿足需要。要享受私密,小間絕對Cozy。每間房都很有特色。木製的桌子和椅子厚實沉重,最有意思的是中間的轉盤是用航海的羅盤子改裝而成的,還有一個大壁爐,不是裝飾品,真的能用的壁爐,放幾塊木頭進去,火勢馬上就旺了起來。壁爐前面放了茶幾凳子,烤著火喝著茶,看看金魚嬉戲,感覺實在不錯。實情也正如此,舒舒服服得在這里開一天會或者和幾個好朋友聊上一天是沒什麼問題的。
文化是古代的,菜式卻是古今都有的私家菜,從官府菜、粵菜,到湖北、湖南菜都有涉及,主理名廚各有來歷。原料是精挑細選,尤其擅長長江中下游的各種魚類,像回魚,豬尾魚,都是罕見之物,但是做出來又都是海棠居的味道。酸辣魚翅、龜汁驢肉屬匠心之作,魚翅的做法大多清淡,而這里的魚翅,因為酸辣味道所以讓魚翅有了一種新風味。這里還可以吃到上好的狗肉,這樣的季節更是狗肉滋補的好時候。蘿卜、芋頭,這樣的平凡之物在海棠居也發揮得淋漓盡致,如果不是菜名「一個蘿卜」透露了秘密,你肯定吃不出來這是什麼東西。還有一種名字叫作海棠紅的酒,是他們自家釀的,一定要嘗。
或者就坐在小院的海棠樹下,看陰晴變化,雲彩或者夕陽。 海棠居的院子里當然有海棠樹,海棠熟了的時候,紅彤彤的煞是誘人,主人便會邀請朋友們坐在巨大的藤架下,喝茶嘗海棠。椅子後面有嘩嘩的水流過,大小金魚在其中上下撲騰,臃懶的人也不自覺地有了活力,水還迂迴曲折地流進了屋裡,古老的四合院因此增添了生氣。
營業時間:10:00-22:00
客容量:80人
人均消費:100元
招牌菜:龍鳳起舞、香蔥風味骨、干撈海虎翅、極品鮑魚、紅燒官燕
TIPS:地窖里的海棠酒,自釀的,一定要嘗。
地址:宣武區宣武門西大街後河沿32號,宣武門地鐵西南出口向西500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