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花園百科 » 蘭花花安

蘭花花安

發布時間: 2023-07-23 09:08:49

❶ 唱不盡的黃土情,歌不盡的藍花花:藍花花的歌

由於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興起,對於民族、民間音樂的保護和傳承意識日益高漲。對於民歌的傳承方式也有各種各樣的探討與措施。改編民歌其實就是作曲家對於民間音樂傳承與保護的一種方式。這種對於民族音樂元素的運用,在當下不失為一種較好的傳承方式。因為這種方式讓不為人知的民間歌曲或者民歌元素借著現代作曲家的智慧重新融入到當下的音樂文化建設中,而不是靜止的停留在圖書館或者流落在民間。
中國民歌浩如煙海,作為中國音樂文化的基因庫,民歌被千秋萬代傳唱,不僅僅是因為民歌本身的生命力,也是由於一代代的知識分子以及藝術家對於其不斷的輸入文化養份。而這種輸入最重要的手段之一就是對民歌的改編。改編民歌與原生民歌在藝術性上各有千秋,但是,改編民歌的表現力往往要勝於原生民歌。學者們努力的搜鎮拿集、整理、記錄、分析以及改編民歌,其目的在渣旅凳於將之作為創作具有中國民族氣派的「新音樂」的基礎,這種對「新音樂」的渴望是百年中國音樂界的一個歷史命題,如同「宿命」般至今猶存。[1]
近年來,改編民歌中比較成功的典型代表作之一即王志信改編的《蘭花花》。《蘭花花》原民歌雖廣為流傳,但曲調太簡短,太平淡,相對單調,且音域窄,難以充分地表現歌曲內容的張力。作曲家王志信改編後的《藍花花》,對原歌作了生動的發揮,賦予了新的內容。擴大了歌曲篇幅,從曲調的結構、旋律的豐富、節奏的變化、調式的轉換、音域的擴展、張馳有致的力度速度、感情豐富的表情力等等,都有了大幅度的發展,對原民歌的內涵如旅有更深刻地渲染和表現,成為一首完整的、具有深厚技術技巧的、更具藝術魅力的、有一定難度的藝術歌曲,可以說它是民歌中的「詠嘆調」。[2]傳統民歌《藍花花》的純朴情感與改編後的《藍花花》深刻表現有機地結合,成為一部藝術性更強的優秀作品。

一、改編《蘭花花》的音樂審美特徵

《蘭花花》屬於陝北信天游,是一種上、下句結構的山歌。具有陝北山歌的普遍特點,即節奏自由、柔美流暢、高亢有力,且以分節歌的形式多次反復,同時語言簡練、生動,感情純朴、真摯。八段歌詞講述了一個完整的故事。正是因為故事的敘事性和完整性,才給改編提供了張力和可能。詞中的蘭花花是陝北固臨縣臨鎮某村有女子,長得很美,被地主周家娶去,也不滿意,後和別的男子戀愛。這首民歌的歌詞共有十七段,內容與民間傳說大體相同,但在舞台上演出時,只保留其主要段落,一般為五六段。舞台演出是將敘事性與抒情性融為一體,大大加強了藝術感染力。
新編《蘭花花》是作曲家王志信在不失原民歌風格的基礎上,保持了原曲的旋律骨幹,在曲式結構、調性布局、人聲音域等方面進行了適當的改編和發展。改編曲在原音樂的基礎上進行發展、擴充,曲式結構擴充為A+B(a+b+c)+ A",由於改編後的作品張力大,表現的更為深刻、細膩、完善,從而對演唱者的演唱技術提出更高的要求。
A段基本保留了原民歌的旋律特點,主音la與其上下四度的音程跳進la-re形成了西北民歌特有的高亢、明亮的音樂風格,節奏保留了陝北民歌特有的強起、方整的特點。在A段的「藍線線」、「藍格英英」、「藍花花」等字上巧妙地加上裝飾音,更好地抒發了對藍花花這位遠近聞名的美麗少女的贊美,民歌韻味也顯得愈發濃厚,改變後的曲調與原曲相比較我們就可以一目瞭然:
(改編)
(原曲)
改編後的B段是音樂發展變化的重點段落,猶如交響樂中的呈示部。將A段的美好逐步帶入一個悲劇性的痛苦深淵。這個段落由a、b、c三個小段落組成,分別敘述了蘭花花在三種情景之下的不同的情緒體現,從而將事件的戲劇性發展過程與人物的情感發展變化更加緊密的聯系在一起。
a部分緩慢、悲傷地訴說了藍花花被逼迫訂親,要強行抬進周家的不幸遭遇。後半段落節奏由慢漸快,加之兩段旋律模進,形象地描繪出藍花花彷彿被惡運步步逼近,將被抬進周家時惶恐不安的神態,對自己的情哥哥難以割捨的愛。作曲家繼續在一些關鍵字如「說媒」「情哥哥」等上添加裝飾音外,更為突出的是在前半部的訂、大、迎字上,將陝北民歌特有的「苦音音階」充分運用,進而更加深了藍花花命運的凄慘、悲苦。其中重復的「撇下我的情哥哥」在演唱中一次比一次情緒失控,非常具有感染力。而原來的曲調不具有這樣的張力和情感表現力度:
(改編)
(原曲)
b段描述了藍花花被強行抬進周家後,對形似枯槁的周家猴老子的僧惡,以及由此產生的憤怒與抗爭,自然而然地引出了下個段落藍花花的拚死反抗。作者借用了戲曲的跺板來營造出一種情緒激烈、戲劇性矛盾沖突的情景氛圍,生動再現了一個美麗少女在不公正的命運面前所表現出的勇敢與真情。
c段運用了西北秦腔中搖板那富有特點的緊打慢唱的節奏,將藍花花誓死不從,要逃出周家,割上性命也要見到自己的情哥哥的迫切心情極好地烘托出來:

A"段猶如交響樂古奏鳴曲的再現部,在速度不斷加快的三連音的推動下,掀起了波瀾壯闊的情感高潮。在「情哥哥喲」「說不完的話」等字上添加的裝飾音襯托下,氣勢恢弘壯美,充分表達了藍花花見到日思夜想的情哥哥時那激動不已的心情。雖然A"與A段的旋律基本相似,但A"段音樂情感更加跌宕起伏、波瀾壯闊。由強到弱的不斷重復的結束句,顯現出藍花花彷彿投身在情哥哥懷中,被愛情的幸福所陶醉的神態。

二、改編《蘭花花》的表演特徵

中國民歌在進行改編時,有些重新編曲 ,有些將幾首小曲連綴,有一些是將近關系調的曲子編曲在一起。也有一些只是改變原作品的速度,增加快慢對比。另外一種方法就是改變伴奏方式和樂器,甚至加入樂電聲。[3]但是,《蘭花花》的改變將各種改編方法很好的結合運用。有原有的曲調,也有創作的旋律。節奏、力度、篇幅都有很大的變化 。
在演唱方面,改編民歌的演唱,作為民族聲樂的一種形式,以其濃厚的民族性與時代內涵,不僅在聲樂教學中,能夠提高學生的傳統音樂感受能力,提高其音樂修養,提高民族聲樂技巧的運用方面。而且對於培養我國聲樂學生了解、熱愛我國民族音樂及傳統文化方面具有特殊的意義。
改編民歌與傳統民歌的曲調保持著密切的聯系,具有濃郁的民族風格和地方特點,又具有鮮明的時代特點。其演唱在發聲、共鳴方面借鑒了西洋唱法,充分發揮了人聲潛能的科學性,同時更好地繼承了我國戲曲在用聲、運氣、運腔,以及咬字、吐字、收聲、歸韻等方面的優秀傳統,從而使發聲訓練和我國語言緊密結合,對民族聲樂的提高和發展具有積極作用。 改編民歌的這種創作方式,能夠很好的影響當代歌曲的創作和傳播,很大程度上豐富曲調的創作手法。同時,為作曲家提供了新的創作視野,為演唱家提供了更大的舞台。
改編曲《藍花花》之所以被稱為新時期民歌改編的典範,廣受演唱者的青睞,成功之處還體現在為演唱者提供了一個更大的藝術迎新和發揮的空間,使其無論在思想情感還是演唱技巧方面,通過該聲樂作品均可以更好地展示演唱者的藝術功力。
首先 ,演唱的速度、節奏、情緒變化更加多樣性、復雜化。這就要求表演者的技術性和藝術性都要很到位。否則吃力不討好。由於原民歌結構為一段體,上下兩句結構簡單,演唱的速度、節奏、情緒幾乎沒有太大變化。而改編曲《藍花花》的曲式結構被改編為三段體後,演唱的節奏、速度、情緒在各個段落中均有較大的發展變化。開始A段的「中速、稍自由、激昂地,抒情地柔婉地唱出對藍花花的贊美」到B段中的a的「緩慢、悲傷、漸快、慢而弱,描繪出一種哭咽的節奏和感情」,b段的「突快、憤怒、反抗的,表現藍花花強烈的憤懣心情和向命運抗爭的決心」,c段的「緊打慢唱、急迫地,突出了藍花花強烈的反抗精神」,最後再到A"段的「開闊、無限激情、慢而弱」的細微復雜變化,使演唱者可以充分運用聲音的力度強弱、音樂的明暗、結合演唱速度、節奏的各種變化,更加細膩深刻地刻畫、體現出人物內心的情感變化和故事發展中的戲劇性矛盾沖突。把藍花花對愛情的堅貞不渝和對幸福生活的追求充分地表達出來。[4]
其次 ,故事的戲劇矛盾更加突出,演唱更具藝術張力。改編曲《藍花花》的曲式結構由一段體拓展為三段體,同時為一些西北戲曲音樂元素(如秦腔中的垛板、搖板)吸收融合進來,加之調性(G-C-G)轉換,使得演唱者將略顯平淡的故事情節重新演繹、描述得更中富有戲劇性的矛盾沖突和跌宕起伏,更加淋漓盡致地抒發人物內心復雜多變的思想情感,從而深層次揭示了作品深刻的思想主題,彰顯作品卓而不群的藝術風貌。其強烈的藝術效果,更容易帶給聽從和觀眾一種聽覺與視覺藝術上的震撼力和沖擊力。
第三,改編後提升了原作品的地域性和藝術性。改編的《藍花花》在許多段落的旋律中,富有創造性地在很多關鍵字上添加了一些極富西北地域音樂特色的裝飾音,使得演唱者得以更加傳神地表現人物情感,並展現出一種濃郁的西部民歌風韻。另外,作曲家大膽運用現代作曲技術理論,在曲式結構、段落布局、潤腔裝飾等方面加以改進、創新,巧妙地將一些極富西北戲曲風韻的素材和西部民歌特有的吐字發聲裝飾音都吸收融合進來,從而使改編曲在人物形象的描繪和思想情感的深度挖掘、彰顯故事的戲劇性矛盾沖突及藝術張力等方面,顯示其卓爾不群的藝術修養放風格,濃墨重彩地描繪出了黃土高原上藍花花這樣一位美麗堅強、敢於反抗封建包辦婚姻、追求自由幸福愛情的剛烈女性的風采,塑造了具有鮮明地域民族特色的現實和浪漫主義藝術精品。

結語
改編《蘭花花》,不僅僅是由於這首作品的內在張力,更是由於根植於黃土地中的那種獨特的民歌風情。改變民歌其實就是作曲家對於民間音樂傳承與保護的一種方式。這種保護不會因為對於原生民歌的改編而失卻隱匿在曲調中的那種古樸民風民情鄉音鄉情,只有這樣,才會有歌不完的黃土情、唱不盡的《蘭花花》。

注釋
[1] 樊祖蔭 趙曉楠:《20世紀漢族民歌研究》(二)《黃鍾》2005第2期
[2] 顧娜 :《老歌新唱――王志信的民歌新編》 音樂天地2008
[3] 郭偉萍 孫聖廣:《當代新民歌的改編手法及特徵簡析》研究與探索 2008
[4] 施敏:《解析新編民歌蘭花花及演唱》 2002年第3卷第2期《雲南師范大學學報》


關欣:遼寧省渤海大學
責任編輯:張慧瑜

❷ 蘭花是怎樣的花

蘭花看做是高潔典雅的象徵,並與「梅、竹、菊」並列,合稱「四君子」。通常以「蘭章」喻詩文之美,以「蘭交」喻友誼之真。也有借蘭來表達純潔的愛情。

(2)蘭花花安擴展閱讀

蘭花(學名:Cymbidiumssp.):附生或地生草本,葉數枚至多枚,通常生於假鱗莖基部或下部節上,二列,帶狀或罕有倒披針形至狹橢圓形,基部一般有寬闊的鞘並圍抱假鱗莖,有關節。總狀花序具數花或多花,顏色有白、純白、白綠、黃綠、淡黃、淡黃褐、黃、紅、青、紫。

中國傳統名花中的蘭花僅指分布在中國蘭屬植物中的若干種地生蘭,如春蘭、惠蘭、建蘭、墨蘭和寒蘭等,即通常所指的「中國蘭」。

這一類蘭花與花大色艷的熱帶蘭花大不相同,沒有醒目的艷態,沒有碩大的花、葉,卻具有質朴文靜、淡雅高潔的氣質,很符合東方人的審美標准。在中國有一千餘年的栽培歷史。

中國人歷來把蘭花看做是高潔典雅的象徵,並與「梅、竹、菊」並列,合稱「四君子」。通常以「蘭章」喻詩文之美,以「蘭交」喻友誼之真。也有借蘭來表達純潔的愛情;

「氣如蘭兮長不改,心若蘭兮終不移」、「尋得幽蘭報知己,一枝聊贈夢瀟湘」。1985年5月蘭花被評為中國十大名花之四。

植物文化

市花

自古以來中國人民愛蘭、養蘭、詠蘭、畫蘭,古人曾有「觀葉勝觀花」的贊嘆。人們更欣賞蘭花以草木為伍,不與群芳爭艷,不畏霜雪欺凌,堅忍不拔的剛毅氣質;

「芝蘭生於深谷,不以無人而不芳」。蘭花歷來被人們當作高潔、典雅的象徵,與梅花、竹、菊花一起被人們稱為「四君子」。

1987年在全國十大名花評選備殲中,蘭花僅次於梅花、牡丹、菊花,名列第四。蘭花被中國的河北省保定市、福建省龍岩市、台灣省宜蘭市、貴州省貴陽市、雲南省保山市選定為市花。

主要價值

觀賞

蘭花是一種風格獨異的花卉,它的觀賞價值很高。蘭花的花色淡雅,其中以嫩綠、黃綠的居多,但尤以素心者為名貴。蘭花的香氣,清而不濁,一盆在室,芳香四溢。「手培蘭蕊兩三栽,日暖風和次第開;坐久不知香在室,推窗時有蝶飛來。」

古人這首詩將蘭花的幽香表現得淋漓盡致。蘭花的花姿有的端莊雋秀,有的雍容華貴,富於變化。蘭花的葉終年鮮綠,剛柔兼備,姿態優美,即使不是花期,也像是一件活的藝術品。

「泣露光偏亂,含風影自斜;俗人那斛比,看葉勝看花」。這首詩就是用來形容蘭葉婀娜多姿之美。

置幾盆蘭花,點綴室內,頓覺生意盎然,花開之日,清香陣陣,會使你感到生機勃勃,心曠神怡。

食用

蘭花香氣清洌、醇正,蘭花多用於茶,也可用來熏茶;還可做湯等菜餚。

葯用

據記載,蘭花全草均可入葯。其性平,味辛、甘、無毒。有養陰潤肺,利水滲濕,清熱解毒等功效。可應用於臨床內、婦科諸症。根可治肺結核、肺膿腫及扭傷,也可接骨;蘭花花梗可治惡癬。

建蘭根煎湯服,據說為催生勝葯,葉治百日咳、可治虛人肺氣(一作肝氣),果能止嘔吐,種子治目翳。蕙蘭全草能治婦女病;春蘭全草治神經衰弱、蛔蟲和痔瘡等病。素心蘭花瓣可以催仿李沖生。蕙蘭的素心花瓣陰干亦能催生。

栽培技術

分盆

滿盆以後進行分盆,一般2~3年1次,以3月至4月上旬(秋蘭),或10至11月中旬(夏蘭、春蘭)進行為宜。分盆時,盆土要乾燥些。

如是濕泥,則操作不便,容易使根折斷受傷。母株翻出後,輕輕除去泥塊,按自然株分揩,修剪敗根殘葉,注意不可觸傷葉芽和肉質根。

然後用凈水將根部洗干凈,放蔭涼處,待根色發白,呈乾燥狀時,才可分拆上盆。如天氣漸濕,還須先在陽光下曝曬10分鍾左右,有利蘭花生長。

上盆

花盆以口小、盆深、底孔大的為佳。新從山上挖來的野生苗須植於瓦盆,2~3年後方可換入紫砂盆或瓷盆。先在盆底孔上蓋以蚌殼、擾岩棕片等,上加粗砂、煤渣和木炭成饅頭狀,約占容量1/3。上加培養土約厚3~5厘米。

一般不加基肥。然後將蘭放入盆中,將根疏密排好,加拌好的細土至距盆2~3厘米處為止,將蘭株稍稍提起,高度以假鱗莖上端與土面平齊為准,不可過淺或過深。輕壓盆土,使土與根緊密接觸,再用手指沿盆周圍壓實,以免澆水時造成空洞。

最上層若敷一層青苔或碎瓦片,澆水不容易造成板結,並可減少水分蒸發。第一次澆水採用坐盆法,使盆吸足水分。最後將盆蘭放於蔭處約半月至1個月。這段時間須控制澆水,不可太濕。以後放置於半蔭半陽,透風透氣,早上能照到太陽處。

盆台要高1米左右,不能擺在平台上,以防螞蟻和蚯蚓從盆底孔中進入,影響蘭花生長。培養土可用山上第一層山坡土,或用細沙與壤土3:7加腐殖質堆肥30%拌勻。培養土都要經過篩經消毒處理後使用。

施肥

不施不行,多施、重施更不行。如新蘭上盆,盆土太肥,常不能成活,即使能成活,亦很少開花。如夏肥太多,則秋葉偏旺,常致明春報葉開花不佳。

如秋肥太少,則影響秋冬之交地下花芽形成。如平日氮肥太多,葉子太肥,使葉與花的生長營養失調,就會發生不開花或少開花的現象。

一般來說,葉芽新出,可用少量淡肥施幾次。春分秋分和花謝後20天左右,都是比較恰當的時節。施肥時間以傍晚最好,第二天清晨再澆1次清水。

每隔2-3星期施1次。同時每隔20天噴霧磷酸二氫鉀1次,促使孕蕾開花。視葉色施肥,是較妥當的辦法,葉顯黃而薄是缺肥,應追肥,黑而葉尖發焦是肥過多,應停止施肥。肥料一定要腐熟,未經腐熟不能使用,忌用人糞尿。

澆水

實踐證明,蘭花八分干,二分濕最好,花期與抽生葉芽期,澆水要少些。梅雨季節應搬回室內,或搭棚遮雨。夏季於清晨或傍晚澆水,也不宜太多,秋天澆水量可以酌增。乾旱季節,每天傍晚噴霧。

噴時要向上噴,則霧點細勻,使葉面濕潤,地面潮濕,增加空氣濕度。有時一日最好噴數次,澆水要從盆邊澆水,不可當頭傾注,不可中午澆。

冬季澆水雖可大減,但不是不澆,注意不能讓盆土干透,冬未春初和澆水致使葉片葉鞘沿濕,待曬干後搬入室內,以免發生腐爛。

總之,干則澆,濕則停,適當偏干為原則。用水以雨水、泉水為好,各種用水均應先取來積蓄在罐中,使水中污染物沉澱,水溫正常,使自來水中氯氣逸盡,然後再澆。

❸ 關於藍花花的抗日電視劇

蘭花花 -電視劇
民國初年,軍閥混戰時期,陝北說書藝人蘭老五在兵荒馬亂之際撿到一襁褓中的女嬰,從此悉心照料並撫養其長大,蘭根根、馮三虎、張忠漢幾位兒時的夥伴更是傾情呵護。故事在幾個人的關系中逐步展開。
蘭花花心地善良,能歌善舞,且出落得貌若天仙,聞名遐邇,並與馮三虎漸生情愫,終身相許。三十里鋪的大財主周若懷對蘭花花早已垂涎三尺,雖四房妻妾卻僅有一弱智多病的兒子,於是千方百計將蘭花花娶為兒媳,指望其傳宗接代。迎親時馮三虎等幾位夥伴率眾搶親失利,悲痛欲絕。孰料周若懷之子在洞房花燭之際猝死。周若懷再施奸計,將蘭花花送與山西富戶藺士殿為妾,自己則趁機納藺士殿的乾女兒為妾。暗戀蘭花花的張忠漢此時已從軍陞官,結合綠林好漢於送親途中劫出蘭花花。殘酷的現實使馮三虎感悟到,亂世之中沒有公道,要想保住自己心愛的女人,要想過上幸福的日子,就得有錢有權有勢,於是他決定去吃糧當兵,以自己的鮮血和生命去換取改變命運的主動權。蘭花花憧憬民主、自由、平等、博愛、衣豐食足的未來生活,全力支持三虎另尋出路。
三虎走後,周若懷和藺士殿對蘭花花的追逼有增無減,為了躲避災難,為了等三虎哥衣錦還鄉,蘭花花踏上了走西口的艱難之途。蘭花花幾歷生死,幾經磨難,多次被童年時的摯友張忠漢所搭救。蘭花花在西口遇到了獄中的難友賽克,互訴衷腸,方知賽克是因為沒有及時生育被賣給娼門的貂黛所生的周若懷的親兒子,並且遭受過周若懷的無情催殘。賽克不僅不再認祖歸宗,反而毅然決然地與周若懷誓不相容,讓周若懷始終沒有實現老來有子的妄想。難中易相知,蘭花花與賽克成了好友。
蘭花花與馮三虎、張忠漢、賽克三位好男兒之間的感情糾葛,起伏跌宕,回腸盪氣,閃爍著人性的光芒以及情感的力量。馮三虎在戰場上幾死幾生,次次都牽動著蘭花花的心。在一次戰斗中馮三虎不幸身負重傷,送到省城醫院療傷時,被長得酷似蘭花花的院長的女兒金莉莉看中。為安撫身患絕症的金莉莉,更由於誤以為蘭花花與賽克結親生子,馮三虎答應了與金莉莉的婚約。陰差陽錯,蘭花花為尋三虎也來到省城警備司令張忠漢的府上。同時得知金莉莉就是自己的孿生妹妹。一對親姐妹陷入了親情與愛情的雙重糾葛之中,馮三虎更是進退兩難。為了補償蘭花花二十年來的缺失與辛酸,金莉莉最終成全了蘭花花與馮三虎,一對有情人終成眷屬。

❹ 這種蘭花花型好嘛

我覺得你這個養的挺好的。我這還有一些養殖蘭花的方式方法和注意事項,給你參考。
對蘭株澆水,要依據影響蘭株蒸騰作用的濕度、溫度、光照、風力、季節、天氣等各種自然因素,從而作出不同的水分管理措施。

首先,要看濕度。如空氣中濕度較低,蒸騰作用強,就要多澆水;反之空氣中濕度高甚至飽和,蒸騰作用幾乎停止,就要少澆水甚至無須澆水。
其次、要看溫度。氣溫高蒸騰作用加快,需水量大,澆水次數亦相應增加;反之氣溫底,水分子活動緩慢,擴散力弱,需水就少。
再次,要看光照。光照強蒸騰作用加快,加速水分子擴散,需水量多;反之需水就少,因此光照不同,遮光度不同,對水的管理也不同,受陽的多澆,背陽的少澆。
第四,要看風力。風力強水分蒸發快;風力弱水分蒸發慢;乾燥的西南風會增強蒸發,相反潮濕的東南風會導致蒸騰作用相對減弱;置於風口的蘭盆受風多水分蒸發快,背風處受風少的蘭盆水分蒸發慢。
第五,要看季節,季節不同溫度、濕度、光照均不同,蘭株的蒸騰作用差異也很大。氣候炎熱乾旱的夏季多澆;梅雨季少澆或不澆;低溫陰冷的冬天不澆;氣溫較低的早春少澆;氣候溫和的暮春正值發芽期多澆;乾燥的秋季多澆。
第六,要看天氣,自然界天氣變化無常,不同的天氣光照、溫度、濕度均不同,蘭株的蒸騰作用也千差萬別。基本做法是:晴天多澆、陰天少澆、即將下雨不必多澆、下雨(雪)天不澆。
據此,對蘭株澆水很難有一個准確而統一的管理方法,所謂「幾天澆一次水」的說法是缺乏科學依據的。
折疊注意事項
傷口要防菌——換盆或分株時,根部有傷口,要先用殺菌劑塗抹傷口,防止病菌侵入。
盆子勿太大——小株栽大盆,植料用量多,容易導致通氣不良,澆水也不易控制。若澆水吸水太多,植料不易乾燥,細菌侵入引起爛根。
蘭花要淺植——種植蘭株不可太深,否則長期潮濕會腐爛。種植時,將植料填充根部、基部或假球莖必須露出。
根部要展開——種植蘭花時根部要均勻展開,不可擠壓在一起,這樣每條根才能接觸植料,通氣也好。
數天不澆水——新種植的蘭花,根部可能受傷,傷口塗了殺菌劑,3~5天不澆水,才能達到葯效,也能促進新芽新根生長。
避免強光照——新種植蘭花,都必須避免強光直射,以防脫水,應置於暖和而蔭蔽的地方,可以用噴霧來提高空氣中的濕度,直到蘭花恢復正常生長。
折疊光照要求
蘭花多屬於半陰性植物,多數種類怕陽光直曬,需適當遮陰。蘭花在4月上中旬可多照陽光促進其生長,4月下旬以後要適當遮陰。蕙蘭、建蘭中葉直立性的品種最好放在蔭蔽處的南門,使其適當多受陽光;垂葉性的建蘭和春蘭,每天2小時的光照為好。從6月開始到9月,每天要提早放於蔭蔽處,可用遮陽網或簾。10月以後天氣轉涼,陽光較弱,但中午前後仍需注意好遮陰工作。
折疊春季蘭花養護注意事項
春季多陰雨天氣,氣溫變化較大,並易出現寒潮,蘭花如果養護管理不善,會爛根、爛芽,嚴重影響其正常生長。
家庭陽台式的養蘭場所,應有防寒防雨設施。報歲蘭、春蘭必須放置於室內保護和管理,建蘭、寒蘭等可以放置戶外,但必須注意蘭盆疏水防潮,最好是在蘭盆上方架塑料薄膜遮雨,晴時拉開,雨時合蓋,以防寒風冷雨和霜雪侵襲。
養蘭應處處把好通氣關。溫室、暖棚里的蘭苗,應安裝吸排氣扇,更換空氣,調節濕度。一般簡易暖棚和用塑料薄膜覆蓋防凍遮雨的地植矮棚,也應經常開窗或掀起部分薄膜,讓空氣對流,以確保棚內空氣新鮮,溫度適中。
春節過後,報歲蘭等剪除花梗,不要讓其結果,要用0.1%氧化樂果或敵敵畏液輕擦蘭花葉面和葉底,並用滅菌葯物和除蟲葯物,分別每隔7天和10天噴1次培植蘭花的陽台、場所四周及盆蘭。殺蟲葯物用後2小時,向盆蘭葉面噴1次清水,清除余葯。
蘭花分盆前應停止供水3-5天,等盆中植料有七八成千時,小心將蘭株與植料倒出,盡量做到不讓蘭根折斷。用消毒水或清水洗凈晾乾,待蘭根變軟發白再上盆。上盆應採用無菌新植料,根貼植料,新株向外、老株向內,蘭頭露出土面三分之一。植後置於陰棚,早晚在葉面噴霧,24小時後澆足定根水,1 5天後轉入正常管理。
採用新植料栽植的蘭花,每半個月至一個月追施一次清淡稀薄肥。大苗、壯苗期應勤施氮肥,可三五天一次。復壯的蘭花可由半個月施肥一次到每周施肥一次,以蘭花能否吸收為准。而弱草、無根草、無葉球莖則絕對要素養,不可追肥,否則欲速則不達,反受其害。
折疊寒冷地區
北方地區若要養好蘭花,應盡量創造適合其生長發育的環境條件,滿足蘭花生物學特性的要求,才能使其生長開花良好。具體要做好以下幾項工作。
選擇好用盆和培養土
一般家庭養蘭,盆的選擇還是以泥盆為好。如為裝飾效果增加美感,可在泥盆外面套個彩釉的瓷盆。盆的大小以蘭根能在盆內完全舒展開為宜。盆土最好用蘭花泥。也可自行調制。可用腐葉土或泥炭土6份、沙土3份、餅肥1份,或用腐葉土5份、堆肥土3份、粗沙2份混勻配製。上盆方法參見:蘭花的選購常識和栽培技術。
澆水要適量
蘭花的澆水是一項經常性的工作,也是蘭花栽培成功與否的重要環節。蘭花的盆土要經常保持濕潤,但忌含水量過多。在栽培中應根據季節的不同和蘭花生長階段的不同決定澆水量。一般從春季開始,隨溫度的上升,蘭花轉入旺盛生長期,應逐漸增加澆水量,每隔1~2天澆1次水;夏季氣溫高,又是蘭花生長旺期,通常宜於清晨和傍晚各澆一次水,切忌中午澆水。雨季來臨,要根據雨水的多少和盆土的潮濕程度靈活掌握澆水量,切忌盆土積水而引起根系腐爛;秋末,氣溫開始下降,應逐漸減少澆水量,每隔2~3天澆1次即可;冬季溫度低,大多數蘭花進入休眠期,此時要控制澆水,可每隔5~7天澆1次水,惟冬季開花的墨蘭和寒蘭澆水量應適當多些。
薄肥要巧施
給蘭花施肥要施薄肥,切忌施濃肥,有「清蘭花,濁茉莉」之說。新栽的蘭株,第一年不宜施肥;從第二年清明以後開始施肥,直到立秋為止。可每月施1~2次充分腐熟的稀薄餅肥水。由於蘭花系肉質根,切勿施未經腐熟的肥料,以免爛根。每次施肥前要控水1~2天,待盆土稍幹些再施。施後第二天早晨要澆一次水,以防肥液中有不潔之物污染根系使蘭根受害。施液肥時要注意避免濺污葉片。對於經過幾年培養已到花齡的蘭株來說,前期以施氮肥為主,以促進新芽萌發並快速生長;後期以施磷鉀肥為主,有利假鱗莖增大,葉寬厚,並為花芽分化提供足夠的養分。具體地講,每年秋季花芽分化前宜連續施兩次以磷鉀肥為主的液肥;孕蕾期於晴天傍晚先用清水洗凈葉片,待干後再用小噴霧器把0.2%的磷酸二氫鉀溶液噴灑在葉面及葉背,或根施草木灰水。這時的根外施肥對促進蘭花的根、莖、花的發育均有益。陰雨天勿施肥,冬季休眠期也要停止施肥。花謝以後20天左右再施兩次以氮肥為主的液肥或復合化肥,可促進植株生長。
蘭花常用的施肥方法有兩種,一是土壤施肥法,二是葉面施肥法。葉面施肥可彌補蘭花微量元素不足的情況,但是次數不能太多,生長旺季時15天一次為好。而土壤施肥又分為兩種情況,在土壤中施用的肥是基肥,在土表施用的肥叫追肥。基肥不要太多,以避免肥料發熱傷及根部。[4]
光照要適宜
蘭花性喜蔭蔽、涼爽環境,忌陽光直射。故北方4~5月上旬上午9時前可適當多見些陽光,5月中旬以後需要遮蔭,此時需放至涼爽通風處培養,冬季放在南窗附近,接受較多的光照,以增強其生命力,促進花芽分化。尤其對冬季開花的墨蘭、寒蘭更應在冬季放室內向陽處,沒有光照是開不好花的。總之,養蘭應做到「春不出,夏不日,秋不幹,冬不濕」,意思是春忌寒風侵襲,不要移出室外;夏季怕陽光直射,應放置在涼爽通風處;秋忌盆土乾燥,此時正是蘭花孕蕾期,應適當增加澆水量;冬季處於休眠狀態,水多易爛根,以間干間濕為原則。
折疊病蟲害防治
蘭花的主要病蟲害有:
(1)白絹病:多發生於梅雨季節。應注意通風透光,盆土排水良好予以預防,發病後可去掉帶菌盆土,撒上五氯硝基苯粉劑或石灰即可。
(2)炭疽病:終年都有,高溫多雨季節更為猖極。防治方法除改善環境條件外,發病期可先用50%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800~1500倍液噴治,7~10天互次,然後再輔以l%等量式波爾多液,每半月1次。
(3)蚧殼蟲:在高溫多濕、空氣流動不暢的情況下,繁殖最快。用常規法防治。
(4)根腐病又叫線蟲病。線蟲寄生於蘭花根部,引起根系腐爛,地上葉片生長不良, 葉色退綠、發黃,甚至造成植株萎焉。線蟲危害造成大量傷口,還引起其他土傳病菌的侵染,導致植株發病,加速植株枯死。栽培基質應消毒,可用100度蒸汽滅菌消毒,殺死蟲卵。危害重的要立即換盆,將病株泡入葯液中20-30分鍾,撈出晾乾,用新基質從新栽種。綜上所述,要養好蘭花,必須掌握其自然生長環境條件,採取合理措施,加強養護管理。據《養蘭訣》載:「春不出,夏不日,秋不幹,冬不濕」,這便是我國養蘭經驗之概括。
無公害防治病蟲害方法:
下面介紹一些民間流傳的無公害防治蘭花病蟲害的小驗方。「小」驗方,往往也許能夠解換「大」問題,蘭友們不妨一試。
一、茶麩
茶麩,也稱茶枯、茶籽餅,系茶籽榨油後剩下的渣料,農民常用來洗滌衣服。茶麩中含有皂素和糖苷,其水浸出液里鹼性,對害蟲有很好的胃毒和觸殺作用。
防治方法:1.將搗碎成粉狀的茶麩、沸水按1:5的比例浸泡一晝夜,用其淋澆蘭盆,同時淋澆蘭盆放置的場所及其他蘭盆,對蝸牛有較好的防治作用。2.用茶麩水噴灑蘭株,對蚜蟲和紅蜘蛛的防治效果很好,可達90%以卜。3.茶麩水還可殺滅蚯蚓。用茶麩水澆透盆土,稍過片刻,蚯蚓便會鑽出土表,揀出除之。蚯蚓對蘭花的功與過,蘭界看法不一。一種看法,認為盆中的蚯蚓,活動時會破壞一些蘭菌的菌絲、傷及蘭根的根尖,是害蟲,必須除之。另一種看法,認為蘭盆中的蚯蚓,可吃掉蘭盆中許多腐爛物質及蘭花的爛根,蚯蚓的活動能起疏鬆土壤的作用,其糞便還可作為蘭花的肥料,功大於過,不必殺之。孰是孰非,有待蘭友們根據自己的實踐觀察,權衡利弊,加以判斷。
二、異味蔬菜(大蔥、大蒜、韭菜、生薑、洋蔥等)
異味蔬菜均有各自的異味,其氣味能起殺蟲滅菌的作用。
防治方法:1.取25g大蒜,搗碎後擠汁,稀釋在10L水中,立即噴灑蘭株,可治蚜蟲、紅蜘蛛、介殼蟲及灰霉病。將去皮大蒜壓成小塊,等距離放於蘭盆表土,幾天後蚯蚓、螞蟻絕跡。2將切碎的大蔥、水按1︰30的比例浸泡一晝夜後過濾,用其噴灑蘭株,一日噴數次,連續噴灑數天,對防治蚜蟲、軟體害蟲及防治白粉病等均有良好的效果。3.用姜1斤,加水半斤,搗爛取汁,每斤汁液加水6斤,噴灑蘭株,可防治蚜蟲。4.將韭菜汁、清水按1︰60的比例混合,用其噴灑蘭株,每日噴2次,重復噴數天,可治癒黑斑病。5.取15g切碎的洋蔥鱗莖,放入2市斤水中密封浸泡7小時後過濾,用濾液噴灑蘭株,可治紅蜘蛛、蚜蟲。
三、煙頭
煙葉中含煙鹼3%左右。煙鹼對害蟲具有強烈的觸殺和胃毒作用。取20來個吸剩的煙頭和一份生石灰,加水攪拌浸泡過濾,再加入30份水,用其噴灑蘭株、盆土和盆底,可消滅螞蟻和其他體無蠟質的害蟲。
四、洗衣粉和洗滌劑
洗衣粉能溶解介殼蟲的角膜,同時形成一層泡沫裹住蟲體,使介殼蟲窒息而死。洗衣粉溶液能防治一些病蟲害。
防治方法:1.用少量溫水溶化洗衣粉,再用水稀釋至1000倍液,噴灑蘭株,可殺滅蚜蟲、粉虱、紅蜘蛛。稀釋至600倍液,三天噴一次,續噴三次,介殼蟲全部死亡。2.將豬苦膽汁、清水按1:100的比例混合,並加入少量洗衣粉,用其噴灑蘭株,可防治炭疽病和軟腐病。用洗衣粉溶液噴灑蘭株,待害蟲死後,必須用清水沖洗葉片幾次.以使蘭株正常生長。
五、白酒
將白酒、水按1:2的比例混合,噴灑蘭株,每周噴一次,續噴三次,可殺滅介殼蟲。
六、柑桔皮
把柑桔皮放於盆底,可防止螞蟻等害蟲進入盆土中為害蘭花。還可將柑桔皮切成碎末,撒在盆土表面,幾天不澆水,可治蚜蟲、介殼蟲等。
七、紅糖
將粉狀紅糖、開水按1︰100的比例混合,涼後用紅糖液噴灑蘭株,每3天噴一次,續三次,對防治霜霉病、白粉病、黑斑病、葉枯病有較好的效果。
八、柴油
將柴油、水按1︰60的比例調成乳劑,再以100倍水稀釋後噴灑蘭株,可治介殼蟲等。
九、草木灰
將草木灰、水按1︰50的比例浸泡兩晝夜後過濾,用濾液噴灑蘭株,既可治蚜蟲,又能增加鉀肥。
十、食醋
將食醋、清水按1︰8倍的比例混合,用其均勻地噴灑蘭葉正背面,可治介殼蟲。如果介殼蟲已成蟲,可略為提高混合液的酸度,三天噴一次,續三次,就能殺滅己成蟲的介殼蟲。葉面噴灑食醋液還可消滅黑斑病、白粉病、葉斑病、黃化病等。工業用酸醋忌用。

❺ 蘭花花房晚上有燈光可以嗎

白天光線足的話晚上無需補光

蘭花的養殖方法和注意事項

1、適宜溫度

養殖蘭花要提供15~25℃的適宜溫度環境,讓其能夠健康的生長進行開花,在冬季需要將露養的蘭花放在室內,保持10℃左右的溫度即可安全越冬,夏季要避免30℃以上高溫。

2、水肥管理

養殖蘭花要注意干透澆透原則,在春秋2~3天左右澆水一次保持土壤濕潤,夏季早晚澆水,還要在蘭花的生長期2~3周左右施加一次翠姆氨基酸葉面肥,為其補充養分進行生長。

3、充足光照

在蘭花的養殖方法和注意事項中還要為其提供充足的光照,將其擺放在散光下接受3~4小時左右的光照即可,在9點到下午的6點期間要遮蔭避免陽光曬傷蘭花。

4、適宜土壤

蘭花在養殖時還要選擇疏鬆的土壤,可以將園土、蛭石、河沙按照3:1:1的比例進行配製,還可在其中添加少許基肥,讓土壤能夠更加肥沃促使蘭花茁壯生長。

5、注意事項

(1)修剪枝葉

在養殖蘭花的過程中要不時進行枝葉的修剪,將其中的病黃枝葉剪除,保持蘭花枝葉的健康通風,還要在開花後及時剪除花莖,避免營養成分的過多消耗。

(2)病蟲害防治

還要注意做好病蟲害的防治工作讓其能夠更好的生長,需要定期噴灑相關的殺菌除蟲葯液,並保持良好的通風環境,為蘭花提供健康衛生的生長環境。

❻ 中國蘭花的形態特徵與養護要點是什麼

中國蘭花(春蘭、惠蘭、台蘭、建蘭、墨蘭、寒蘭、兔耳蘭)
1.形態特徵為蘭科多年生常綠草本植物,絕大多數為地生蘭。各部器官的特徵如下:(1)蘭根為肉質須根系,粗細相等並且肥胖粗壯,皮層細胞發達,還有共生的根菌附在根尖的外面,並有菌絲侵入表皮細胞的間隙內,擴大了根系的吸收范圍,起著根毛的作用。
(2)蘭莖大部分蘭科植物都有膨大多節的地下假鱗莖,葉和花葶均自假鱗莖上抽生而出;它的形狀因種類不同有圓形、卵圓形、扁球形、柱形等等。假鱗莖內能貯存水分,因此比較耐旱。
(3)葉除少數種類外,每個假鱗莖上的葉片都是一次抽生出來的,並且只長一次,葉片枯黃後地下的假鱗莖也隨著枯死,新葉是由新生假鱗莖生出來的。
葉片多呈劍形,革質,挺拔而堅硬,縱向葉脈明顯,葉背葉脈凸出,多數無葉柄。
(4)蘭花花被的外輪為花萼,內輪的為花瓣;花瓣中還有一枚特殊的唇瓣。雌雄蕊合生成蕊柱(圖2-49)。
圖2-49中國蘭花結構圖1.主瓣(中萼片);2.捧心(花瓣);3.鼻(蕊柱);4.副瓣(倒萼片);5.花梗;6.葉鞘;7.舌(唇瓣)
中國蘭花除個別的種類外,在一枝花葶上都開花數朵,由下向上數第二朵首先開放,然後是下面第一朵和上面第三朵開放,以後依次由下向上陸續開放。從花葶生長的姿態可分析出該種蘭花的習性,凡花葶直立生長的都是地生蘭,花葶彎曲的多是半附生蘭,花葶下垂的多是附生蘭。
(5)蘭果在花卉學中將蘭花的果實叫做「蘭蓀」,蘭蓀為蒴果,長卵圓形,具3~6棱;果熟後蒴果自脊部裂開而將種子散出。
(6)蘭籽蘭花的種子極其細微,每個蒴果含種子幾萬到上百萬粒之多,種子內含空氣,不易吸水,可漂浮在空氣中,但發芽率極低。
2.主要栽培種及其分布情況蘭屬植物共有40幾種,在我國主要分布在東南和西南亞熱帶地區;用於栽培的主要有以下7種:
(1)春蘭(草蘭、山蘭)葉狹線形,4~8片聚生,長20~40厘米,寬0.6~1.1厘米,葉緣有不明顯的細齒。花葶直立,花單生或雙生,黃綠色,也有白色和紫色品種。早春2~3月間開花。分布在浙江、安徽、河南和甘肅南部;以及四川和雲南的山野中(圖2-50)。
圖2-50春蘭的形態特徵(2)惠蘭(九節蘭、夏蘭)葉線形,5~7片聚生,葉緣粗糙,橫切面呈「V」字形,比春蘭寬且長,直立挺拔。花葶直立,高30~80厘米不等,每葶著花5~13朵,淡黃色,唇瓣白色,上具紫紅色斑點,香味較淡。花期4~5月。原產於我國中部和南部,以浙江為最多(圖2-51)。
(3)台蘭(金棱邊、小蜜蜂蘭)葉片短,寬而平滑,長15~30厘米。花葶斜出,比葉片短,每葶著花15~20朵或更多;花小而密聚,外瓣赤褐色,內瓣邊緣帶黃色,無香味。花期4~6月。原產於我國長江流域,耐寒能力強。
(4)建蘭(秋蘭、秋惠)葉寬線形,2~6片聚生,近直立生長,葉緣粗糙,長50厘米左右。花葶直立高30厘米,每葶著花6~12朵,黃綠色至淡黃褐色,上具暗紫色條紋,香味濃。花期8~9月。主要分布在華南和西南各省(圖2-52)。
圖2-51惠蘭的形態特徵(5)墨蘭(報歲蘭)具圖2-52建蘭的形態特徵,葉長劍形,4~5片聚生,長60~80厘米,寬3厘米,表面光亮,中肋略下凹,挺拔直立。花葶長約60厘米,每葶著花5~10朵;花色較深,上面具紫褐色條斑,香味濃。花期12月至來年2月。主要分布在我國長江流域,較耐寒(圖2-53)
(6)寒蘭具圖2-79建蘭的形態特徵,葉狹線形,長35~70厘米,寬1~1.7厘米,直立生長。花葶細而直立,每葶著花5~7朵;外花被片窄長,內花被片短寬,黃綠色略帶紫色,還有青、紫、桃紅、白、黃等花色品種,具芳香。花期10~12月。主要分布在福建、廣東、浙江、江西和湖南等省(圖2-54)。
(7)兔耳蘭葉片短,呈狹橢圓形,基部有較長的葉柄,2~4片聚生。花葶長約20厘米,每葶著花5~6朵,淡綠色;唇瓣不明顯,3裂,中央裂片反卷,白色上有紫色條斑。花期5~7月。原產於我國華南、西南和台灣。
圖2-52建蘭的形態特徵3.習性喜溫暖和濕潤的氣候條件。春蘭和惠蘭的耐寒能力較強,寒蘭、墨蘭的耐寒能力居中,建蘭、台蘭和兔耳蘭的耐寒能力差。總的來說,在其原產地可在露地生長,向北則需盆栽於室內越冬。
中國蘭花大都是地生蘭,只有兔耳蘭為附生或半附生蘭,在原產地多野生在濕潤的山谷樹林下。在山嶺南坡陽光較多的地方葉片發黃,但開花較多;在山嶺陰坡見不到陽光的地方,葉叢繁茂,葉色油綠,但開花較少。
中國蘭花要求很高的空氣濕度,但對土壤含水量要求不高,土壤必須通氣透水,這是因為它們的肉質根能貯存水分,假鱗莖也生長在土中,還有與根系共生的根菌的呼吸作用都比較旺盛,需要良好的通氣條件,一旦通氣不良,肉質根和假鱗莖就會腐爛。它們的葉片表面都被有蠟質層,能阻止水分蒸發,一時缺水也不會凋萎。要求富含腐殖質的酸性土,pH值應在5~6之間,空氣的相對濕度應達到75%以上。
4.繁殖方法家庭養花均進行分株繁殖。盆栽蘭花3~4年應分栽一次。分株應在蘭花處於半休眠狀態時進行,墨蘭、寒蘭、惠蘭、春蘭等冬、春兩季開花的應在秋季分盆;建蘭、台蘭、兔耳蘭等夏末和秋季開花的應在春季分株。
用於分株繁殖的母株必須生長良好,無病蟲危害。分株前應停止澆水,只向四周噴水來提高空氣濕度,經過一周的時間迫使。地下根莖稍稍萎蔫,變得綿軟以後再脫盆分割,以免假鱗莖和肉質根受損。
脫盆後抖掉全部泥土,先剪掉老朽枯萎的老根和假鱗莖,然後再找出假鱗莖和假鱗莖相連的根狀莖,這個部位叫做「馬道」;圖2-53墨蘭的形態特徵以2~3個帶有葉叢的假鱗莖為一個分割單位,從「馬道」處剪開,分別上盆栽種,每盆可保持2~3葉片,當年即可觀賞並開花。在專業園林中生產蘭花時,過去多採用播種方法,必須製作培養基,保持恆溫恆濕,並在無菌條件下操作,播後半年到一年才能萌芽,8~10年才能開花。目前已改用組織培養來生產試管苗,以芽為外植體,接種在培養基上以後4~6周產生小小的原球體,將原球體一分為四重新培養,1~2個月後又可重新分割原球體來擴大種原。由原球體上長出芽和根而形成花苗。因此,用很少一點材料就能生產出成千上萬棵花苗來。
5.栽培和養護栽種前先把盆底排水孔鑿大,墊上3厘米厚的碎瓦片,撒上豆石將瓦片間的空隙填滿。
南方種蘭多用紅山泥合成1.5~2厘米厚的泥餅,再乘濕把泥餅切成小塊,曬干後抖開,從而做成蠶豆大小的泥丸。用這種泥丸做栽培基質,由於泥丸間的間隙較大,通氣透水性能極為良好,肉質根和假鱗莖位於泥丸之間,可以正常呼吸,與肉質根共生的根菌則扎入濕潤的泥塊中吸收水分和無機鹽類營養元素。
我國北方沒有紅山泥,普通膠泥都呈鹼性反應,不能用來種蘭,需調制酸性腐殖土。取褐泥炭1份打成小塊,松針土2份(可用松木鋸末來代替)、小塊爐渣1份、大粒河沙1份,混勻後做培養基質使用。
圖2-54寒蘭的形態特徵上盆前,先用灑壺把培養土潤濕,含水量不要超過60%;栽種時切勿深栽,以假鱗莖的頂端與土面相齊為准,填土後提起花盆在土地上墩實,不要用手接壓;然後放在疏蔭下,暫時不要澆水,經常向四周噴水,將空氣濕度提高到80%以上,一周以後再正常澆水。
蘭花應蔽蔭養護,但也不要完全蔽蔭,否則開花不良。春、夏、秋三季最好放在室外疏蔭下養護,加強通風防暑降溫。室內如裝有空調機,盛夏季節移入室內則更為安全。為了減少經常噴水帶來的麻煩,可准備一個淺水盆,在水中放一個倒置的瓷盆,再把蘭花的花盆放在瓷盆上,可使蘭花四周始終保持較高的空氣濕度。
南方養蘭不存在水質問題,北方水質含鹼,長期澆灌硫酸亞鐵容易造成盆土僵化,可澆灌涼開水或經日光曬過的涼水,如果有條件並且養的蘭花不多,澆灌飲用水公司送貨上門的蒸餾水則萬無一失。盆土應間干間濕,不能積水。
蘭花忌骯臟的有機肥料,可施用硫酸銨和磷酸二氫鉀1000倍液,生長旺季每半個月追施一次,每年共施5~6次。單純施用化肥葉面不亮,開花不香;最好在抽葶前用竹塊在盆土四周插孔,向孔內滴入幾滴食用油,每盆施用量不要超過25毫升,僅施一次即可取得明顯效果。

❼ 蘭花秋天分盆影響開花嗎

春天和秋天分盆各有各的好處,不同品種的蘭花,可以選擇不同的分盆時間。我個人覺得蘭花花後分盆要好於花前分盆,也一直是這么乾的,來說說我的理由。

像春蘭、蕙蘭等蘭花,花期一般在冬天和早春,秋天是他們的育蕾期,氣溫逐漸下降,分盆後新根不容易長出,老根受損後花芽生長就會受到影響,容易導致花芽消苞或者發育不良,冬天春天開不了花或者開花質量低。

有些生長緩慢的蘭花,秋天分盆後可能一整個冬天都長不了新根,要等到第二年春天氣溫回暖才能長根,這期間就容易出現葉尖發黃或者葉子發黃、枯死的問題。而春天花後分盆就不存在這個問題,氣溫逐漸回升,萬物復甦,蘭花分盆後新根很快就能長出,充分吸收養分水分長出新芽,為下次開花早早做准備。

但春天給蘭花分盆也有個問題,就是細菌活躍,根部處理不好容易感染爛根。所以有傷口時要盡量風干讓傷口自然癒合,或者在傷口處沾上一點草木灰,起到殺菌和收斂傷口的作用。

剛栽種的蘭花介質也不能太濕,多通風。秋天給蘭花分盆這個問題相對就不那麼嚴重,氣溫下降細菌的活躍度跟著下降,傷口稍加處理就能栽種,傷口感染的幾率也比較小。

像建蘭,它可以初夏時開花,也可以秋天開花,所以分盆建議最好秋天花後進行,對植株的影響較小。如果在春天分盆,正處在育蕾期,可能會影響到夏天的那一季花。如果你覺得夏天能不能開花都無所謂,那就春天分盆,緩盆快,生長也快,合理養護秋天一定能開出一波不錯的花來。

蘭花在分盆的時候,有些花友會用多菌靈水給根部殺菌。在養護其他花卉時,這樣做是有必要的,但在養蘭花時,建議不要這樣做。因為蘭花根部有蘭菌,蘭菌對蘭花生長有益,在使用多菌靈浸泡根部時,殺害了有害菌的同時也會把蘭菌殺死,影響蘭花恢復和生長。

大多數蘭花都是冬春季節開花,所以春天分盆最為合適。當氣溫介於15~28度之間時,就可以給蘭花分盆了。注意,春天給蘭花分盆的時間不要太晚,一方面花謝後久了會有新芽長出,分盆可能會損傷。另外一方面,分盆後氣溫過高時新根不容易長出,影響夏天花芽分化。

熱點內容
圓扇蘭花 發布:2025-02-06 15:34:09 瀏覽:632
一朵小山羊 發布:2025-02-06 15:26:22 瀏覽:229
華萍鮮花 發布:2025-02-06 15:18:59 瀏覽:167
盆景反自然 發布:2025-02-06 15:18:54 瀏覽:754
毛線鉤康乃馨圖片圖解 發布:2025-02-06 15:18:41 瀏覽:676
順義國際鮮花港官網 發布:2025-02-06 15:17:57 瀏覽:535
黑土養盆景 發布:2025-02-06 15:08:59 瀏覽:578
花卉設計圖片 發布:2025-02-06 15:08:21 瀏覽:91
茶花娜皇後 發布:2025-02-06 15:02:28 瀏覽:360
新汶鮮花 發布:2025-02-06 14:49:11 瀏覽:3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