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雲與荷花定律
Ⅰ 荷花定律怎麼算出來的
荷花定律來這樣算出來的:一個荷自花池,第一天荷花開放的很少,第二天開放的數量是第一天的兩倍,之後的每一天,荷花都會以前一天兩倍的數量開放。如果到第30天,荷花就開滿了整個池塘,在第幾天池塘中的荷花開了一半,答案是第29天。因為荷花都會以前一天兩倍的數量開放。這就是荷花定律,也叫30天定律。
最後一天的速度最快,等於前29天的總和。其中蘊含著一個深刻的道理:成功需要厚積薄發,需要積累沉澱。同時,最後一步的執行是最關鍵的!
(1)馬雲與荷花定律擴展閱讀:
最早提到「荷花定律」的人是馬雲,在一次馬雲的成功學演講中,他正式的將「荷花定律」介紹給了眾人,讓所有的人都明白了他成功的原因就是做好一件事靠的並不是運氣,而是靠的堅持與毅力。
通過這個定律,所有人都會對自己的人生有一些感悟,我們會發現,很多人的一生就好像是池塘里的花,只要自己努力,每一天都要比前一天活的更好,但是很多人再堅持了十天左右就會覺得十分疲憊,甚至枯燥而選擇放棄,自然也就沒辦法成功。
Ⅱ 什麼是「荷花定律」
荷花的生長期一般是30天左右,但是只有半數的荷花能夠堅持到最後一天,最終得到綻放。“荷花定律”是在告訴人們持之以恆的重要性。生活中的我們,經常為自己立了很多flag,卻遲遲無法實現。是因為我們不行嗎?
不,是因為我們堅持不住。第一天壯志酬籌,第二天熱情如火,第三天逐漸懈怠......往往堅持不了多久,我們就放下了目標。就像那些還沒開的荷花一樣,一直蓄力,必須堅持到綻放的最後一刻,但有一半的荷花是堅持不到綻放的時候。
其實堅持是一件很耗毅力的事情。總是想著靠毅力來堅持,你的毅力很容易被消耗掉,完全沒有堅持下來的力量了。我建議大家在堅持的時候,先想想完成目標的場景,想想美好的自己,想想變得美好的未來。正常來說,幻想完這些場面,大多數人都是充滿動力的,這時完全不必靠毅力,你自己就有很大的沖動想去堅持。
同時還可以創造良好的環境。比如將誘惑全部放在遠處,處於一個安靜、無人打擾的地方。偶爾也可以獎勵一下自己,慶祝一段階段的成功。比如可以去看電影、吃美食,或者是安排一個休息放鬆的時間。
總的來說,“荷花定律”說的是堅持到底,才能成功。大多數人都很容易半途而廢,就像半途而廢的荷花是沒有綻放的機會的,半途而廢的人更不容易成功。就像馬雲曾說,“今天很殘酷,明天更殘酷,後天很美好,但是絕大多數人死在明天晚上,看不到後天的太陽!”如果堅持不到最後,就只能在半路“死”去。
Ⅲ 荷花定律(30天定律)
一個荷花池,從第1天開放算起,第2天開放的數量的第1天的2倍,第3天開放的數量是第2天的2倍,以此類推...
假設,到第30天荷花就開滿了整個池塘。那麼,第幾天池塘中的荷花開了一半?
答案是:第29天,不是第15天。
讓我們來看這個定律里的另一個故事
國外有一個叫摩根的青年,每天閑的蛋疼,有天突發奇想——連續吃三十天麥當勞會怎樣?他說干就干,一日三餐都吃麥當老塌中勞,連吃三十天。他還用攝像衫裂機記錄下了這一過程。三十天後,摩根的體重增加了25磅(約23斤),而且還患上了輕度抑鬱和肝臟衰竭現象。要知道,之前摩根可是非常健康的,真是no zuo no die why you try。
摩根連續三十天吃麥當勞的視頻引起了另一個人的關注。他叫馬特·卡茨,是著名的谷歌工程師。他告訴自己,既然30天可以改變一個人,那為什麼不朝好的方向改變呢?於是他給自己列了一份30天挑戰計劃。完成四個任務:
騎車上班;
每天步行10000步;
每天拍一張照片;
寫一本50000字的自傳。
克服四個習慣:不看電視;不吃糖;不玩推特;
拒絕咖啡因。
除了那本五萬字的自傳,其它七項都是非常小的挑戰。然而就是這本自傳,平均到每天也只有1667個字。
30天後,馬特·卡茨從一個肥胖的宅男工程師變成了一個擁有健康、樂觀、文采等多種美好品質的人。
他說:「做那些小的、持續性的挑戰,30天後你會感謝自己。」
第一次看到這個定律的時候,我震驚了。
這個簡短的定律,算不上什麼高級的雞湯。之所以觸動很大,是因為自己的2018年過的很失敗,而我正在極力尋找掙脫目前困境的方法。我渾渾噩噩焦躁不安持續不斷的尋找的答案,竟然只需要30天即可實現。
從看到這個定律的時候,我幾乎每天都會問自己一個問題:30天後,你打算成為什麼樣的人呢?
不要說超越馬雲王健林之類不現實的話,也不要說出任CEO迎娶白富美之類的空想,你只需要踏踏實實的,能夠改變一件小事情即可,就是莫大的成功。
題外話,馬雲也不是一天就成為了今天的馬雲,30天也無法鑄就。如果說怎麼成為馬雲,答案一定是30年如30天般堅持吧!!!
說回我自己,我能做些什麼呢?
早起?
減重5斤?
閱讀?
英文單詞?
健身?
寫作?
很多人都會從這幾件事開始吧。
為了防止自己定的目標不切實際打擊自己的積極性,我決定開始早起,只做早起這一件事,其他的事情等我做到早起了再說。如今半年過去了,我的確能夠順利在早晨起床, 然而卻依然並不輕松 (按照雞湯文的慣例,這里應該寫我輕松做到了早起),我每天依然需要在 「就躺5分鍾」 和 「馬上起床」 之間做斗爭,只不過斗爭的結果由「馬上起床」代替了「就躺5分鍾」。
也有會斗爭失敗的時候,次數很少了。
有什麼改變嗎?
如果說有的話,就是我算是養成了早睡早起的習慣,早晨從容不迫的洗漱,到公司樓下後從容的吃個早餐,我甚至閑庭信步的欣賞早晨的藍天。
請忽略我的飯量
我用半年來證明自己可以做好早起這一件小事,這半年裡我的心態發生過很侍山多次變化。很多次我都想放棄了,放棄的理由很簡單---我「已經」做到早睡早起了,應該去做別的事情了。直到半年後的今天我才真正理解了,當時認為自己做到了早睡早起,其實是自己過去習慣性的思維---輕易放棄在起作用。而每次放棄前都潛意識里給自己找到了冠冕堂皇的理由。
慶幸的是我這次比較清醒,在多次想要放棄的時候選擇了堅持。
今天把這段經歷寫出來不是為了標榜自己,而是想提醒自己,在接下來的生活中,不要再輕言放棄,尤其是無意識的放棄。
我相信,只要我們有足夠的毅力,在我們能夠接觸到的領域,是可以做好90%的事情的。
共勉!
Ⅳ 荷花定律: 堅持, 越到最後, 越是關鍵.
開始之前, 我想先來分享一下我之前看過的一個馬雲的演講, 演講里馬雲提到了一個荷花定律的概念, 大體的意思是說我們假設有一個荷花池, 池子裡面呢第一天開的荷花很少, 而第二天花開的數量是第一天的兩倍, 在這之後的幾天裡面, 荷花都會以今天開的數量是前一天的兩倍來開, 而且這個荷花池到了第30天的時候, 整個池塘裡面都開滿了花. 那麼我的問題是: 你們知道荷花在第幾天開滿了半個池塘嗎?
根據我們的慣性思維, 我相信很多人都會脫口而出: 15天. 其實這是一個錯誤答案, 你們認真想一想, 是第29天. 這個定律告訴我們什麼呢? 其實它說明兩個問題, 第一慣性思維很可怕; 第二越到最後越關鍵.
在<<勸學>>這本書裡面講過一段話:" 守志如有行路, 有行十里者, 有行百里者, 有行終身者, 行十里者眾, 行百里者寡, 行終身者鮮." 意思是說我們完成自己的志向跟目標, 其實它跟走路是很像的. 很多人可能在這個路上, 走了十幾里, 當然也有人走了上百里. 可是呢, 還有的人他們會一直在路上不斷得去走. 而我們去看一看, 每個階段上, 就是每種選擇上, 不同的人是怎麼樣的, 這個人數分配是怎麼樣的呢?
<<勸學>>裡面給出了這句話的答案, 原話是說:" 行十里者, 不知也不得; 行百里者, 略知微得; 而行終身者知, 必定是志存高遠, 也一定志在必得." 說那些你走十里路的人, 十里路上可能你會看到一些風景, 可是呢, 其實你什麼都不會學到; 而那些走了百里路的人呢, 當然他們看到的更多,可是對於他們來講, 他們也是略微的能夠學到一些皮毛; 只有那些一直在路上, 不停努力, 不停付出一直探索的人, 他們才能真正的去學到, 或者是獲得他們想要的東西.
我們拿一個特別簡單的例子吧, 生活中你們都爬過山, 這點我們都知道, 根據山高度的不同, 我們爬到這個山的高度不同, 那麼我們看到的風景自然不同, 當你在山腳的時候, 你是仰望的, 我們仰望這個整座大輪畢山的時候, 我們會覺得山好高呀, 雲霧飄渺, 雲霧繚繞; 而當你在半山腰的時候呢? 你可能會有一點一覽眾山小的感覺; 但是你們知道嗎? 只有那些真正登頂爬到山頂, 他們才能有那些俯瞰大地的感覺. 好像一切盡收眼底, 而我想這些人必定也是毅力非凡的懂得堅持的人. 就好像是王臘辯芹安石在<<游褒禪山記>>當中寫的一樣:"人之所罕至焉, 故顧非有志者不能灶脊至也." 那些很少有人能夠到的地方, 一般來說沒有意志力的人是不能到達的. 我記得羅曼.羅蘭也曾經說過:"最可怕的敵人, 就是沒有堅強的信念." 其實我們在生活當中我們做很多事情, 不在於你的體力, 你能夠付出多少, 而在於我們能夠堅持多久.
Ⅳ 馬雲所說的「荷花定律」,是什麼意思
馬雲所說的“荷花定律”,主要是說成功不僅僅靠運氣,更重要的是要用恆心、信心和毅力。
許多名人都是通過不懈努力,才收獲成就。像曹雪芹傾盡一生寫的《紅樓夢》,雖然後面是別人續編的,但是《紅樓夢》也是經典名著之一。司馬遷也是花費了十三年的時間才寫出《史記》,《史記》也是一部經典作品。沒有努力耕耘,哪來地收獲滿滿。
Ⅵ 神奇的30天「荷花定律」
馬雲在一次演講中提到了「荷花定律」:
一個荷花池,第一天荷花開放的很少,第二天開放的數量是第一天的兩倍,之後的每一天,荷花都會以前一天兩倍的數量開放。
如果到第30天,荷花就開滿了整個池塘,那麽請問:在第幾天池塘中的荷花開了一半?
第15天?
錯!是第29天。
這就是荷花定律,也叫30天定律。
很多人的一生就像池塘里的荷花,一開始用力地開,玩命地開...... 但漸漸的,你開始感到枯燥甚至是厭煩,你可能在第9天、第19天甚至第29天的時候放棄了堅持。這時,往往離成功只有一步之遙。
荷花定律講了這樣一個道理逗蠢隱:拼到最後,拼的不是運氣和聰明,而是毅力。成功需要厚積薄發,需要積累沉澱。同時檔賀,最後一步的執行是最關鍵的!
國外有一個叫摩根的青年,每天很閑,有天突發奇想——連續吃三十天麥當勞會怎樣?
他說干就干,一日三餐都吃麥當勞,連吃三十天。
他還用攝像機記錄下了這一過程。
三十天後,摩根的體重增加了25磅(約23斤),而且還出現了輕度抑鬱和肝臟衰竭現象。
要知道,之前摩根可是非常健康的,30天下來這種頓頓吃垃圾食品的行為確實很不可取。
摩根連續三十天吃麥當勞的視頻引起了另一個人的關注。
他叫馬特·卡茨山廳,是著名的谷歌工程師。
他告訴自己,既然30天可以改變一個人,那為什麼不朝好的方向改變呢?
於是,他給自己列了一份30天挑戰計劃。
完成四個任務:
騎車上班;
每天步行10000步;
每天拍一張照片;
寫一本50000字的自傳。
克服四個習慣:
不看電視;
不吃糖;
不玩推特;
拒絕咖啡因。
除了那本五萬字的自傳,其他七項都是非常小的挑戰。
然而就是這本自傳,平均到每天也只有1667個字。
30天後,馬特·卡茨從一個肥胖的宅男工程師變成了一個擁有健康、樂觀、文采等多種美好品質的人。
他說:「做那些小的、持續性的挑戰,30天後你會感謝自己。」
失敗並不可怕,可怕的是在挫折面前低頭退縮,從此一蹶不振。成功貴在積累和堅持。人們都說,21天可以養成一個習慣。同樣,30天也能改變一個人。人的一生,說長不長,說短也不短。好好地利用人生中的每一個30天,合理地制定階段性計劃,持之以恆,相信成功一定會在某個轉角處與你相遇。
從現在開始,大家行動起來吧!
Ⅶ 荷花定律
先問一個問題:30天荷花定律,差游正怎麼用公式表達?一個荷花池,第一天荷花開放的很少,第二天開放的數量是第一天的兩倍,之後的每一天,荷花都會以前一天兩倍的數量開放。
假設到第30天,荷花就開滿了整個池塘,那麼請問:在第幾天池塘中的荷花開了一半?
請回答。
你的答案是什麼呢?其實很多人都會不假思索地回答說,是在第15天!
然而事實並非如此。
答案是第29天。
因為荷花都會以前一天兩倍的數量開放。到了第29天時,池塘里的荷花才開了一半。
直到最後一天,開花的數量等於前29天的總和,荷花方才開滿了整個荷花池。
滿塘風荷搖曳,一派生機昂然。
這就是荷花定律,也叫30天定律。最後一天的速度最快,是前29天的總和。
這其中蘊含著一個深刻的道理:成功需要厚積薄發,需要積累沉澱。同時,需要堅持到最後,執行到最後一步是最關鍵的!磨迅
這道謎題也被稱為「30天荷花定律」。
最早提到「荷花定律」的人是馬雲,在一次馬雲的演講中,他正式將「荷花定律」介紹給眾人,讓所有人都明白了他成功的原因——就是做好虛悔一件事靠的並不是運氣,而是堅持與毅力。
所以,堅持吧寶寶們!堅持就是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