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花園百科 » 雙鳥荷花碗

雙鳥荷花碗

發布時間: 2023-07-27 19:44:57

⑴ 魚籽紋宣德青花荷口碗有哪些歷史呢

明代宣德(公元1426—1435年,明宣宗朱瞻基年號)年間景德鎮御窯廠燒造的青花瓷器,在中國陶瓷發展史上具有很重要的地位。它以其古樸,典雅的造型,晶瑩艷麗的釉色,多姿多彩的紋飾而聞名於世,與其他各朝的青花瓷器相比,其燒制技術達到了最高峰,成為我國瓷器名品之一,其成就被稱頌為“開一代未有之奇”。《景德鎮陶錄》評價宣德瓷器:“諸料悉精,青花最貴。”

藏品介紹

中文名稱:魚籽紋宣德青花荷口碗

英文名稱:Yuroe grain Xuande blue and white Lotus mouth bowl

類別:瓷器

規格:一件

品相:美品

整個碗以魚子紋為底。

魚籽紋瓷器開片碎如魚籽且有冰裂效果的一種,其紋路細密宛如魚籽而得名,是瓷器中極珍貴稀有的一種。魚籽紋.青瓷在宋高宗時期作為貢瓷,元朝民間稱之“百圾碎”,為哥窯代表性釉色。此碗龍紋為三爪龍,釉面光澤為漫反射光澤,火光盡褪,一眼看去就有一種年代感,整個魚籽紋開片十分精美,毫無外卷,且氧化成黃色開片,與哥窯的金絲紋理一致,十分的精美,青花畫面顏色深淺不一,青花暈散明顯,畫面極其生動自然,不管從任何角度欣賞都是古韻十足,青花瓷是能最好表現潑墨山水畫的瓷器,這是其它瓷器所做不到的,所以青花瓷最具中國風,最能體現中國山水畫藝術的最好載體,china這個單詞大家都知道是中國的意思,可是最早這個單詞的意思就是瓷器,

⑵ 我國唐朝形成了幾大瓷窯

唐代主要瓷窯
(1)河北邢窯 邢窯是唐代著名的瓷窯之一,在中國陶瓷發展史上佔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邢窯以燒制白瓷而聞名於世,歷經隋唐而發展成熟。唐朝李肇《國史補》中記載:「內丘白瓷甌,端溪紫石硯,天下無貴賤通用之」。充分說明邢窯窯址應在內丘,並且可以看出邢窯瓷器在當時質量之高,數量之大,影響之廣。邢窯瓷器一般給人的印象是「白如雪」,但從遺址發掘出土瓷片可以看出,釉色可分為白、黑和褐黃三種。1984年內丘縣開展文物大普查,在縣城周圍發現了28處古窯址,出土大量白瓷殘片,白瓷質地細膩,釉色光潔如雪,陸羽在《茶經》有過「類銀類雪」的描述。邢窯白瓷分為細瓷和粗瓷,細白瓷有碗、托子、皮囊壺、注子和罐、碗等多種器型,碗的特點為淺腹敞口,碗身呈45°角斜出,口緣外部凸起一周,底坦平中心凹入,施釉,形狀如玉璧;粗白瓷的各式碗較多,另外還有注子、枕等,粗白瓷碗均施化妝土,大碗較多平底,小碗玉璧底為多,外部施釉不到底,用疊燒法燒制,碗與碗之間墊以三角形支具,碗心留有支燒痕,大碗底多有白色三角形支具痕,支具痕外為火紅色。邢窯瓷器以白釉色見長,很少見附加裝飾。邢窯白瓷遠銷伊拉克、埃及、巴基斯坦、日本和伊朗等國家。
(2)浙江越窯 越窯燒瓷歷史悠久,可以追溯到商代末年,但唐代是越窯瓷器發展最快的階段,直至晚唐進入了它的繁榮時期,唐代越窯青瓷地域范圍更加廣大,除上虞、寧波等中心地帶,浙江東北、東南也發現燒造窯場。唐代越窯瓷器胎質細膩,釉層均勻,手感渾厚滋潤。主要器型有碗、盤、壺、罌、瓶、罐、耳杯、盞托、粉盒、水盂、唾壺等。這些器物既繼承了前期的造型又有新的創新與發展。雞頭壺被執壺取而代之。唐代晚期部分器物明顯仿效金銀器皿。唐代越窯瓷器雖然以釉色見長,但器物表面也時有少量裝飾。花紋以劃花為主,兼有印花、刻花和鏤雕等技法。劃花線條精煉流暢,寥寥幾筆即成一朵富有生氣的花朵。
(3)河北定窯 定窯窯址位於河北曲陽縣澗瓷村及東西燕川村,古時為定州所轄,故名。唐代後期,由於邢窯制瓷原料的匱乏等原因,日漸衰落,唐代河北定窯開始替代邢窯成為北方著名的白瓷窯。定窯的造型及釉色都可和邢窯匹敵。釉色有純白或者白中閃青,出土器物中發現器型模仿邢窯。唐代定窯白瓷的器型有碗、盤、盞托、壺等。凡帶有「官」、「新官」款的白瓷屬定窯白瓷中的精品,此類精品白瓷自唐、五代直到北宋都有燒造。一般認為「官」「新官」款字刻在細膩薄胎、製作精巧、釉色純白或者白中閃青的器物上的,屬於唐、五代時期的;刻在釉色白或者白中泛黃或部分微微閃青的,有時帶有刻劃花裝飾器物上的,屬於北宋早期;刻在用覆燒法燒成的,口沿釉並帶有刻劃花裝飾的器物上的,屬於北宋後期。
(4)河南鞏縣窯 鞏縣窯位於河南鞏縣小黃冶、鐵匠爐、白河鄉等地,以燒制白瓷為主,兼燒青花和三彩陶器。鞏縣窯燒制的白瓷器物主要有碗、壺、瓶、罐、枕等,以碗、盤器物為主,碗的數量最多。鞏縣窯的胎質比較細膩,色呈白色或白中泛黃多種。器物內外壁均施釉,器物內里施滿釉,部分器物近底處不施釉,碗底中心大部分不施釉,釉面均有細小開片。唐三彩的窯址主要集中在大、小黃冶村附近,生產的主要為日常生活用品,茶具居多。間有絞胎枕。
(5)湖南長沙窯 長沙窯位於今湖南長沙市郊的銅官鎮,1956年發現,因首次發現於銅官,又名銅官窯。長沙窯器物式樣繁多,這在唐代各窯址中是很少見的。燒制器物以日常生活用具為主,兼燒文房用品以及各式瓷塑玩具。早期長沙窯以碗、盤、壺、罐、盂為主,後期增加洗、枕、托盞、盒、鎮紙、硯滴、筆洗、筆掭、硯台等。唐代長沙窯瓷器前期胎質較酥鬆,胎色暗紅,後期胎質細密,色澤多為灰黃和灰青。釉色前期黃中帶青,黃的比例略大,胎釉結合不好,剝釉現象嚴重;後期釉色青而微黃,色調穩定,比較劃一,釉胎結合緊密,不剝釉。長沙窯紋飾豐富。以釉下彩繪和模印貼花最具特色。較多應用貼花、刻劃花、印花、鏤孔等工藝。紋飾主要有人物紋、雙鳥紋、雙魚紋、荷花紋、獅子紋和葵花紋等。
(6)山西渾源窯 古代的山西瓷業非常發達,渾源縣的瓷窯就是其中之一。渾源窯窯址出土器物非常豐富,瓷器燒制年代早,持續時間綿長,瓷器質量更是優良。主要器形以碗為主,兼有罐等器物。主要釉色有三種:白釉、黑褐釉和茶葉末釉。胎體比較厚重,胎呈淺灰白色,胎釉之間施白色化妝土。渾源窯主要的瓷器品種以黑釉瓷和白釉瓷為主。
(7)陝西銅川窯 銅川窯址居陝西銅川市黃堡鎮,黃堡鎮古代屬耀府,因此也稱「耀州窯」。遺址發掘的器物表明,耀州窯始於唐代,盛行於宋代,元代基本沒有燒造。器型主要有:生活用具碗、缽、壺、盤、盒、瓶、杯等;有部分瓷質動物如:馬、猴、狗、虎和瓷俑等。銅川窯的釉色主要是黑釉和白釉兩種,另有部分黃釉和綠釉。紋飾簡單,大部分光素無紋。造型為唐代標准特徵。
(8)安徽壽州窯 壽州窯位於安徽淮南市田家庵區的上窯鎮,因唐代屬壽州轄而得名。窯址分布長約4公里,地域較廣。唐代的壽州窯器物主要以黃釉為主,釉色包括:蠟黃、鱔魚黃、黃綠和鐵銹釉等,釉層薄厚及濃淡不勻。胎質分粗細兩種,胎的顏色有近白色、白中帶微紅和絳紅色等。壽州窯的最大特色是瓷黃,出土器物多以黃釉瓷為主,大部分器物的胎釉比較粗糙,普遍使用化妝土。器物器型主要有碗、缽、杯、注子等。遺址出土沒有發現晚於唐代的器物,一般認為壽州窯終止於唐代。
(9)四川邛窯 邛窯窯址主要分布在四川邛崍市的固驛、什方堂、瓦窯山、尖子山等地。創燒時間不詳。唐代四川地區的瓷窯以邛窯最為著名。生活用具包括:壺、罐、缽、碗、盤、杯、碟、盞、燈、爐、豆、盒、唾壺和罈等。邛窯的器物極具地區特徵。唐代小的瓷塑製品具有濃郁的地方特色。邛窯瓷器的胎質顏色以褐色、深褐色和紫紅色最多;釉色豐富,包括青色、青灰色、綠色、黃色、醬色等。從遺址出土器物來看,邛窯瓷器燒制年代的下限應該晚到北宋晚期。
(10)江西洪州窯 洪州窯位於今江西豐城市的曲江、羅湖一帶,唐時屬洪州,因而得名。洪州窯創燒於南朝初期,盛行於隋,衰落於唐。唐初時期的一大名窯。洪州窯以燒制碗和杯為主,瓷質粗糙;紋飾主要以蓮實紋為主,兼有其它紋飾,施釉不到底,底足露胎,釉色呈褐色或者深褐色,有部分青綠釉,器物質量不高。
(11) 絞胎瓷器 絞胎瓷器在唐代制瓷業中出現的一個新的工藝,唐代以前沒有出現。絞胎的製作非常復雜,首先用白色、褐色兩種瓷土相間揉合到一起,然和拉坯成型,這樣胎體出現白褐相間的如木紋狀的變化多端的紋理。施釉後入窯燒制即成絞胎瓷。目前考古發掘的器物除1972年陝西乾縣唐懿德太子墓出土的唯一一件絞胎瓷騎馬俑外(目前考古發現絕無僅有的一件絞胎瓷塑),其餘均為杯、三足小盤和枕,枕的數量很大。

⑶ 瓷碗外壁有簡單的荷花,而且外壁有小孔,請問這是什麼碗值錢不

您的問題,瓷碗外壁有簡單的荷花,而且外壁有小孔,這不是瓷碗,是典型的現代的80年代以後的「地方窯口陶瓷砂鍋蓋子」,值錢的;可以當一個品種收藏,一定要好好保存!

⑷ 瓷器表面的荷花圖案(圖)

圖1

圖2

圖3

荷花在文學和藝術作品中,往往被人們賦予吉純羨祥美好的寓意,它那出污泥而不染的性格一直為人們所崇尚。欣賞荷花,對於我們的心靈和視覺都是一種美的享受。在古代的陶瓷作品中,荷花也是常用的題材。南北朝以後,碗、盞、缽、盤等瓷器表面,很流行用荷花圖案來裝飾。明清以後,荷花的運用達到鼎盛時期,並常與動物紋樣組合在一起,表達人們不同的心境和願望。

圖1為一對清代鴛鴦貴子冬瓜罐,連蓋高29厘米,口徑9厘米、底徑12.5厘米,紋飾由鴛鴦和荷花組成。鴛鴦是一種水鳥,經常成對出入,舊時文藝作品中常用來比喻夫妻恩愛。《禽經》載:「鴛鴦,朝倚而暮偶,愛其類。」據說鴛鴦成對游弋,夜晚雌雄翼掩合頸相交,若其偶失,永不再配。蓮實、蓮子,喻連生貴子。「鴛鴦貴子」寓意夫妻恩愛、同偕到老。此對鴛鴦貴子冬瓜罐,姿態圓潤,腹部鼓起,做工精細,胎體潔白厚實。兩張碧綠的荷葉像撐開的兩把大傘,旁邊是盛開的荷花,紫色花瓣,清香四溢,還有一朵才露出尖尖的頭,依偎在一個綠色的蓮蓬身邊。荷葉下面,一對鴛鴦在悠然戲水,自由游弋。整個畫面給人以美麗溫馨的享受。

圖2為清乾隆青花釉里紅一路連科盤,直徑23厘米,由荷花、蘆葦和鷺組成。鷺,水鳥名,翼大尾短,頸、腿長,活動於江湖邊或水田沼澤,常見有白鷺、蒼鷺等。「鷺」與「路」同音,「蓮」與「連」同音,蘆葦之「蘆」與「路」諧音。蘆葦生長,常是棵棵連成一片,故諧音「連科」取意。舊時科舉考試,連續考中謂之「連科」,「一路連科」寓意應試求連捷,仕途順遂,是科舉時代對趕考學生的祝福,數褲沒清代瓷器上多見。此盤胎質細膩,手感光滑。畫面中,似有清風拂過,兩張寬大的荷葉和一叢細細的蘆葦在風中搖曳,一朵荷花也被吹彎了腰,一朵荷花藏在大荷葉後面,還有一朵半開,一朵剛從水中露出頭。一隻白鷺站在荷花下面,望著遠方在沉思。整個畫面在古色古香中給人以生動鮮活的感覺。

圖3所示荷花香爐,是清代乾隆時期的釉里紅產品,高9.5厘米、寬20.5厘米。圖中荷花開得非常燦爛,荷葉長勢茂盛,一隻小小的蝴蝶在花間飛舞,幾根蘆葦彷彿在一旁助興,讓人感受到一派生機勃勃、香遠益清的薯納景象。荷花又名蓮花,被奉為「佛門聖花」,它在佛教中的地位是聖潔而崇高的,在佛教藝術中被廣泛運用。它代表「凈土」,無量清凈塵經雲:「無量清凈佛,七寶地中生蓮花上;夫蓮花者,出塵離染,清凈無暇。」蓮花在佛教中被視為佛的象徵,代表了吉祥、平安、純凈,它是超越塵世的理想境界,也是不同流合污的清靜世界。

⑸ 為什麼說荷花雙鳥可稱為明代的白畫像

為什麼說《荷花雙鳥》可稱為明代畫家朱耷的自畫像?
答:作為明王朝的宗內系,朱耷感到明朝容的滅亡便是國亡家喪,他奇倔的個性不是一種天性,而是在坎坷的際遇中形成的偏執情結,仇恨、悲切、無奈、幻滅......各種復雜意緒使他每每在畫中宣洩或寄託情懷。畫作中扭曲但挺攢而上的荷干。
支離破碎的荷葉,上大下小而又幾分峻險之勢的頑石,都是桀驁不馴的性格象徵。
畫中的鳥是朱耷創作典型,它目光斜視,不屑於世,但處在不安之中。
這樣的花鳥向人們講述的是畫家的慘淡人生和困頓際遇。

⑹ 有荷花圖案的是什麼朝代的碗

荷花出現在瓷器來上,大致是南自北朝時期就有,這個時候一般是把尊啊盞啊什麼的,整個器形就一藝術加工的荷花樣式,立體的。當然了,現在教課書上一般說蓮花,其實嘛,蓮花就是荷花,一碼事。

宋代變了一下,荷花出現在紋飾上,不是畫的圖案,一般是有凹凸感的紋飾,與瓷器的主體顏色一樣,估計是考慮到素麵太單調,佐以花紋這樣有點意趣又不顯俗。

要說荷花圖案,元朝開始就有了,當然元代的瓷器一般追求大,個頭大,胎體厚,分量足,沒辦法蒙古人當權,人家喜歡大塊頭,所以帶動了主流的傾向,至少個人還沒見元代荷花圖案落在碗上的,也許孤陋寡聞吧,罐子上就很多了。

到明代,清代,民國,乃至現代,荷花圖案的碗就常見了,所以樓主這碗,不外乎是這四個朝代的。具體哪個年代,樓主不妨多拍幾張照,大家探討下。

熱點內容
櫻花妝的畫法簡單 發布:2025-02-06 08:40:50 瀏覽:418
星空櫻花頭像 發布:2025-02-06 08:31:22 瀏覽:121
木丁香價格 發布:2025-02-06 08:30:41 瀏覽:105
邵東楊梅盆景 發布:2025-02-06 08:27:54 瀏覽:380
蘭花的顏色怎麼描 發布:2025-02-06 08:27:22 瀏覽:306
綠植種類名稱及圖片 發布:2025-02-06 08:19:36 瀏覽:864
鯨魚花店 發布:2025-02-06 08:18:47 瀏覽:519
音速2櫻花 發布:2025-02-06 08:08:06 瀏覽:342
大興定鮮花 發布:2025-02-06 08:03:59 瀏覽:104
寫鬱金香的作文的結尾 發布:2025-02-06 08:01:26 瀏覽: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