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濾食養蘭花
1. 蘭花怎麼養殖方法和注意事項
蘭花怎麼養殖方法和注意事項
蘭花怎麼養殖方法和注意事項,蘭花是我國傳統名貴觀賞花卉,而我們養好蘭花土壤很關鍵,需要我們的小心照護,還需要擺放在散光陰涼的位置。以下詳細介紹蘭花怎麼養殖方法和注意事項
蘭花怎麼養殖方法和注意事項1
1、微酸土壤
選擇微酸性的土壤來養殖是蘭花最適宜的,家庭自製可以選用黃沙:鋸木屑:河沙比例為4:4:2的比例來進行配置,配成的應營養土最好是PH值在6.5~6.8之間,既疏鬆透氣,又營養全面。
2、適當遮陰
蘭花多半都屬於一種陰性植物,所以在養護的時候需要適當進行遮陰,蘭花在4月的上、中旬可以多接受陽光的照射,以促進其生長得更加旺盛。在4月下旬之後就要開始遮陰了,只在每天早晚接受散光照射即可。
3、澆水頻率
一般來說蘭花以八分干、二分濕為最好,若是過於濕潤則容易導致蘭花爛根而死。所以在春秋兩季4~5天澆一次水即可,在夏季則2~3天一次,冬季的時候一周一次甚至更少,由於蘭花的根系比較脆弱,最好使用溫水來澆灌。
4、施肥方法
初秋兩季是蘭花的生旺盛期,需要每周施加一次腐熟的礬肥水,陰雨天不施肥。除了這種方法之外,還有一種是葉面施肥法,可以補充蘭花所需要的微量元素,可以在花卉市場夠買專門的營養液,拿回來稀釋後就可以澆灌了,在其生長旺盛期每隔半個月一次即可。
5、注意事項
(1)及時修剪
蘭花若是出現老葉、黃葉以及徒長的無用枝條時,應該及時剪去病葉,注意不要用修剪過病葉的剪刀直接用來修剪無病的葉子,以免發生感染。
(2)避免淋雨
本身蘭花就比較嬌貴,要是在陽台上養護蘭花,在雷雨季節來臨的時候,一定要將其移至室內的通風處進行養護,不能讓蘭花淋雨,否則淋雨之後曬太陽,非常容易導致爛根死亡。
(3)乾旱噴水
在天氣十分乾旱,空氣濕度較低的時候,要對蘭花進行噴水工作,注意水分要噴灑得均勻,噴壺最好是往上噴,保持葉面的濕潤,這樣可以讓蘭花生長得更加旺盛。
蘭花怎麼養殖方法和注意事項2
1、翻盆換土
盆栽蘭花需每隔1~2年翻盆換土一次,每次換盆換土時千萬不要傷到根須,可用腐殖土做盆栽蘭花的基質,當中可適量添加珍珠岩、植金石等有機質,可使其在盆土裡更好的生長,還要每隔一個月疏鬆一下土壤。
2、適當光照
蘭花的耐陰性很強,可以將其擺放在室內養護,但如果蘭花長時間不接受光照,會使葉片逐漸失去色澤,所以平時最好將其擺放在散光處養護,冬季也需要避免在陽光下直曬,並將溫度控制在5℃以上最好。
3、水肥管理
其實盆栽蘭花養殖方法很簡單,它需要每隔2~3天澆一次水,夏季可每天早晚各澆一次水,每次澆水需將土壤澆透,在生長旺盛時需每隔15~20天施一次磷酸二氫鉀,這樣才能使其更好的生長,開出美麗的花朵。
4、病蟲防治
在盆栽蘭花時可能會遭受到介殼蟲、蚜蟲、爛根病等病蟲危害,需要改善其生長環境,加強澆水施肥管理,還要將盆栽蘭花的病枝病根全部剪掉,可用刷子人工處理一下,然後噴灑氧化樂果、亞胺硫磷等葯劑防治就好。
5、分株繁殖
每年在3~4月或9~10月時,可從盆土中挖出健壯的植株,將根部上的土壤清洗干凈,如果發現爛根需將其剪掉,然後等待傷口癒合後,按照3~5株種植到新的盆土裡,放在涼爽通風處養殖一周即可。
蘭花怎麼養殖方法和注意事項3
養好蘭花土壤很關鍵,要選擇松樹皮、花生殼為主的微酸性腐殖土。蘭花喜陰,忌強光,一般擺放在散光陰涼的位置。2天澆一次水,避免澆到葉片上形成黑色斑點,18天左右施一次液態肥,要經常修剪植株里的黃葉枯葉。
一、合適的土壤
蘭花主要以腐爛的葉片枯枝、松樹皮和花生殼為主的微酸性腐殖土來種植,可直接在市場上購買蘭花專用土,也可以自己製作,用腐爛的枯枝葉、陶粒、珍珠岩等搭配一些無雜質的園土,按2:1:1:2的比例進行混合,製作出來的土壤疏鬆透氣,十分適合種植。
二、適宜的光照
蘭花是喜陰的植物,忌強光,所以一般都放置在散光陰涼的位置。但是其生長還是需要接收陽光照耀的,一般在傍晚5點鍾以後接收散射光。除了冬季外,蘭花都要進行遮陰,冬季可進行散光照耀,但是也要控制時間,避免陽光直射,曬傷植株。適宜的光照可以促進花朵的增長和開放,通風透氣的環境利於植株的健康生長。
三、肥水的管理
水分的控制在蘭花的養殖方法中應該是最難把控的了。蘭花生長旺盛期是夏季,對水分的需求就稍大點,一天要澆1次,根據土壤情況1天2次也可;春秋季基本上3天澆一次水,也可在蘭花擺放位置周邊噴灑水以保證周邊空氣濕度,澆水時要注意不要對著葉片花朵噴灑,防止花心腐爛,葉片出現黑色斑點。
在種植蘭花前可以先在土壤裡面混入底肥,保證前期生長對養分的需求;在生長旺盛期要注意及時追肥,一般18天左右施一次1:2比例的尿素和磷酸二氫鉀肥搭配的`液肥,花期前後可以適量的向葉面噴灑葉面肥。
四、適當的修剪
在養殖蘭花的過程中,要時常的清理和修剪植株里的黃葉枯葉,一方面是起到通風的效果,一方面不影響觀賞效果。花朵出芽時應該修剪掉其餘的只留一株健壯的花枝,花謝之後要把花枝修剪掉,為來年開花做准備。
蘭花怎麼養殖方法和注意事項4
蘭花的養殖技巧
土壤
養殖蘭花用的土壤要有一定的肥沃性,良好的排水性以及一定的疏鬆性。一般在商店可以直接購買到專用蘭土,也可以自己配製,三分之一泥炭土、三分之一腐葉土,然後加一些植料和紅土,也能加一些蘭石或者珍珠岩。
澆水
在蘭花的養殖方法中澆水是尤其需要注意的。主要是因為蘭花的根特別怕乾旱和水澇,這種干不得、淹不得的植物還真的是有點難養,但是只要土壤配置好了,那麼澆水就不難了,尤其是紅土和植料,有較強的保水性,還不會淹到根系。
溫度
蘭花對溫度的要求是溫暖的環境,可以輕微耐熱,但溫度太高也不行,冬季不能放室外或者是打開的窗戶上,最好放在室內較為暖和的房間。蘭花較為適宜的生長溫度為10~28℃。
光照
蘭花性喜陰,也需要一定的日照,但是不能接受強光。一般春秋季節將蘭花放室外半遮蔭的地方半日照,夏季要全遮陰,冬季一般放室內,如果氣溫回升可以拿出去曬曬太陽,在降溫之前要記得搬回室內。
2. 蘭花的養護技巧
蘭花是中國傳統名花,是一種以香著稱的花卉,自古以來愛蘭養蘭者多不勝數。那蘭花的養殖方法如何呢?下面我們來學習下家庭栽培蘭花的十大養護技巧吧。
蘭花的養護技巧
1、盆土要求:
以含大量腐質、疏鬆、排水良好的中性偏酸性土壤為佳,ph值一般為5.5至6.5左右,四川多採用峨眉仙土及“興宏牌”精製蘭花植料,更普遍的是採用“竹根泥“及山區潤葉林下的`腐葉土栽培蘭花。
2、放置場所:
蘭花在春、夏、秋可在室外及陽台蒔養,要求選擇通風良好、空氣濕潤、又無環境污染處。靠近池塘、河濱當然好,至少要喬木或竹林及置遮陽網,減少陽光照射降低溫度。蘭盆最好放在木架(或鋼架)上,若放地面要墊以磚頭,居家陽台也可以用白鐵皮製小水壇貯水墊上磚頭蒔養,增加濕度。
3、適當遮蔭:
蘭花多屬於半蔭性植物,多數種類怕陽光直曬,需適當遮蔭。蘭花4月上中旬可去網開窗,多照陽光促其生長。5月份除中午陽光外,可照6個小時;從6月開始,全天候遮蔭,10月以後,除中陽外,可以全敞開養護。記住諺語:“蔭多葉好,陽多花好”。
4、合理施肥:
蘭花本吃“素”,施肥要看所選盆土及生長情況而定。凡是生長茂盛無病害的可以施肥,生長差的則不宜施肥或少量施肥。新植上盆根未發全的蘭花,需經1—2年後方可施肥。一般6—7月當蘭花葉芽伸長約1.5厘米時,每隔三周施一次腐熟的液肥(濃度以稀為宜約10%)。忌用化肥,如遇高溫季節不宜施肥,8—9月每隔二至三周施一次稀釋液肥。蘭花每次施肥宜在傍晚進行,早晨澆清水,叫“回水”。
5、適當澆水:
蘭花澆水以雨水和泉水為好,自來水或淘米水需隔夜使用。澆時從盆邊澆,不可澆入花苞內。澆水量應按照氣溫、盆土干濕程度及蘭草生長情況而定。葉大多澆,葉細少澆。4—5月新芽尚未生土,盆土宜干一些,過濕新芽易腐爛;6—9月為蘭花新芽生長期,澆水量要增加,晴天每日清晨或澆水一次,切忌中午烈日澆水。秋天的酌減少水量,可採用葉面噴霧水,保持盆土潤濕為好,冬季更應控制水量,保持“八成干,二成濕”為宜。
6、傍晚噴霧:
蘭花原生長在空氣濕潤的環境,所以乾旱季節里,除蔽蔭外,還必須傍晚噴霧,增加空氣濕度,降低溫度;也可向盆蘭地面(檯面)上澆水,“一冷一熱”更能激發蘭花生長。
7、防風防雨:
“二月鬼風”老葉黃退屬正常現象,可剪去枯枝敗葉。蘭花可淋小雨,但忌霉雨、暴雨或連續下雨,否則易爛心、爛葉。雨水多的季節,可適當撒少量草木灰。
8、修剪摘花:
在蘭花培養中要經常剪去枯黃斷葉和病葉。以利通風。名貴蘭花,如花芽太多,只留壯芽,每盆1—2朵花芽為宜。春蘭開花半月後摘除,名貴蘭花7天應摘除,春葉芽生長茁壯,創來年開好更好。夏蘭花序上最後一朵花開放一周時,離盆面3厘米處剪下。
9、防寒保暖:
蘭花因品種不同,原產地各異,抗寒性強弱也不一樣,所以冬天進房的時間及在室內放置的位置也不相同。寒蘭、秋蘭、報歲蘭生長在南方,宜在氣溫5℃時進室(或關窗圍網),並盡可能放在南面向陽處。而春、夏蘭抗寒能力強,可直至0℃時才進房,放在東北面即可。在晴天無風中午前後,朝南面或東南面要開窗,拉網通風。秋蘭在攝氏1—2℃的晴天,不可開窗。當然有溫室的,可用電光採暖。
10、防病治蟲:
盆土一般要進行殺菌處理(烈日曝曬也可),以防病害發生。蘭花在多雨高溫季節最易發生白絹病,少量可用濕布刷除,盆量多可用500 —800倍波爾多液或托布津,每隔7—10天噴灑一次。害蟲以介殼蟲(俗稱“蘭虱”)發生多,在孵化期間用1%氧化樂果和25%亞胺硫磷乳油1000倍液,每周噴灑一次。治標要治本,盆缽要稀密適當,高低擺放,增加透氣通風,減少發生病害為宜。
3. 蘭花的養殖方法
種植方法
蘭花盆景照片集錦(18張)分開的蘭叢,不要拆得太零星,每叢至少有3~5苗,最好是一年生植株、二年生植株和三年生植株保留在同一叢中。 墊盆 盆底用—塊瓦片蓋住排水孔,再用磚塊,瓦片或貝殼逐步填充,其中大隙縫填充以泥粒或豆石,一般約為盆內高度的1/2~1/3。上余的凈高約10~15厘米,留作培養土層。其具體高度應根據蘭花的種類及蘭根的長短和盆的高矮而定。鋪墊物不要填得太密太實,應保留一點孔隙。實踐證明,有的新根能在鋪墊層的孔隙中生長良好。 栽植 在鋪墊層上,先填上2~3厘米的培養土,用手稍壓實,即可將蘭花正立擺布其上,根據植株與花盆大小,可以幾個單株、2叢、3叢或更多叢種在一個盆里。3叢宜栽成鼎足之勢。4叢可栽成四方形,五叢宜列成梅花形。蘭根要自然舒展,葉片要四方披拂。要緩緩地將蘭根放入盆內,使蘭根自然舒展,盡量不與盆內壁碰擦。蘭株入盆後,就逐步固定蘭株姿勢。—盆栽一叢的,應使老假鱗莖偏居一側,使新芽有發展的餘地。一盆栽數叢的,每叢的老假鱗莖應相對地集於盆之中間,使新根新芽向外發展各有足夠的空間。 填土 栽植時,一手扶葉,一手添加營養土,執住蘭株基部稍往上提,以舒展根系,同時搖動蘭盆。讓培養土深入根際;繼續添土,並搖動蘭盆,調整蘭株的位置和高度。用手沿盆邊按壓,但切勿過重而傷根,繼續添土並擠壓,直至盆面土壤高出盆口2~3厘米,略呈饅頭形。培養土應將全都蘭根蓋住,掩至假鱗莖基部,填土的深淺,傳統認為:春蘭宜淺,惠蘭宜深,但一般以不埋及假鱗莖上的葉基為度。新發蘭花在山野里生長時,植株上留下了土表上下的明顯標志,可以此標志為准。花盆的大小也要和植株的大 大花蕙蘭
小、多少相稱,既不要盆大而株小又少,也不宜盆小而株大又多。一般植株的數量,以預計2~3年後剛好長滿盆為原則。植株大小與盆的高度相稱。既利於生長,又符合觀賞要求。 鋪面 栽植完畢後,可在盆土表面鋪上一層小石粒或青苔,最好是林下優質苔蘚,既美觀、又可調節水分,還可保護葉面不被泥水污染,新芽也不致感染泥土中病菌而爛心;此外,還可減緩雨水對盆土的沖刷,保持盆土疏鬆。 澆水 栽植完成後,即澆第一遍水,必須讓盆土濕透,水滴宜小,沖力忌大。若置於水盆中浸水、切不可浸泡太久。盆土一經浸濕,立即將蘭盆搬出,然後移置於蔭蔽之處養護。 試管栽培 隨著蘭花組織培養技術和無菌播種技術的不斷發展,蘭花在試管內開花的現象正日益受到重視。這一現象之所以能吸引育種學家的目光,主要原因是原來需要常規栽培許多年才能開花的人工雜交新品種,現在在試管里,通過1~2個培養周期就能人為地促使其開花,這樣就可以根據開花的情況有目的地選育具有優良性狀的個體,淘汰相對較差的個體,從而使整個育種的周期縮短,並大大減輕大量栽培未見花品種的工作量,使育種工作更富有針對性。 由於我們長期從事的是蘭屬植物中幾種常規栽培的地生蘭種的開發和研究,因此下面提及的蘭花,均是指這幾個蘭種而言,包括春蘭、建蘭、春劍、蓮瓣、蕙蘭、寒蘭等。 蘭花在試管內開花的方式,根據目前的觀察結果,大概可以分為三種類型。第一類是由蘭苗的腋芽發育成花芽,這種方式跟常規栽培中蘭花的開花方式是一樣的,只不過常規栽培是一叢苗起花,試管內是單苗起花而已,這種情況在建蘭中比較普遍,春蘭春劍等品種中比較少見。第二類是蘭苗的頂芽發育成花芽,類似通常所說的草中箭(草心箭),花由蘭苗最中心長出,這種情況在各個蘭種中都有出現,尤其是在春蘭中常見。第三類是由原球莖的頂端直接分化出花芽,這類方式完全由培養基內的激素水平控制,起花快而整齊,分化頻率高,是目前主要的誘導起花方式。 石斛蘭
蘭花在試管內開出的花朵,基本的品種特徵是不會改變的,例如素心品種開素花,絕不會開彩花。凡是有香味的品種,試管內的花也是有香味的,並且香味濃郁,不亞於盆栽蘭花的香味,這一點可能出乎很多人的意料。由於試管內的溫度等環境條件的原因,花期通常只有幾天時間,不如盆栽蘭花開花持久,在低溫條件下,花期則可以大大延長。蘭花在試管內開出畸形花的比例是比較高的,有些品種可以達到10~20%。一般來講,這些畸形花通常都是生理性的原因和外部培養條件的原因造成的,例如激素水平、無機鹽等理化因素,而不是遺傳上的相應改變,因此這些畸形花的出現,在遺傳和育種上毫無意義。我們曾追蹤觀察過很多的奇花品系,希望能從中選出新的優良品種,結果絕大多數以後又開出了正常花,真正能穩定的是極少的。 一個對蘭花培育者十分有用的現象是,試管內開出的花,多數情況下,合蕊柱都能正常發育,具有正常的授粉能力和結實能力,我們曾鏡檢過小孢子的發育過程,發現其減數分裂過程和花粉粒的形成過程基本是正常的。尤其是以腋芽的方式開出的花,授粉後結出的果實很容易正常發育至種子成熟,並且這些在試管內結出的種子,有一定的發芽能力,盡管發芽率比盆栽蘭花的種子的發芽率低,但對育種者來說,已經足夠了。 隨著技術水平的不斷進步,人們控制蘭花在試管內開花的能力越來越強,這無疑會對蘭花的雜交育種工作產生積極而深遠的影響。由於蘭花的主要欣賞點在花藝上,一個未知的品種,在開花前也基本無法從葉片上判斷其優劣,所以育種工作者不僅要選擇合適的優良親本做雜交並且培育出小苗,還不得不把這些小苗,不論好壞,一古腦地種進溫室,苦等數年至開花,才能從中篩選優秀單株。這一過程的工作量是很大的。即使獲得了優秀的單株,很不幸的是每一個單株的數量也是非常少的,通常只有幾苗,根本滿足不了市場需求
蘭花郵票照片集錦(12張),還必須以這一優秀單株為外植體,再從頭做一次組培。從開始作雜交工作,到最後有商品苗供應市場,這一過程要經歷兩次組培周期,兩次從瓶苗到開花的栽培周期,一般要十多年的時間。而試管內開花技術的完善,使我們不必經過栽培過程,就可以在試管內篩選優良株系,並且一旦選出,可以直接進行快繁,不必再經過原球莖的誘導過程,使整個育種周期縮短將近一倍的時間。 蘭花在試管內開花帶來的另一便利之處是使蘭花的瓶內雜交成為可能,這是一個全新的應用研究領域。有些育種工作,需要進行反復的雜交,回交和自交,才能實現育種目的,選育出優良的新品種。例如素心品種和梅瓣品種的雜交,子一代通常是梅瓣但肯定不是素心,這就需要子一代和素心親本回交一次,或者子一代自交一次,再從子二代中選擇素心梅瓣。採用常規辦法,這一過程肯定要用十幾年時間,現在有了促使蘭花試管內開花的方法,我們就可以在試管內讓子一代開花,並且在試管內進行自交授粉或子一代植株之間相互授粉,並培養出種子。這些種子無需消毒直接播種於培養基上,獲得子二代,再誘導出花,即可從子二代中間選擇想要的品種了。這一過程比常規方法,至少可以節省兩個從瓶苗到開花的栽培周期。 另外,由於試管內開花不受季節限制,可以隨時誘導,這就為不同季節開花的蘭花品種或者是花期不遇的蘭花品種之間的雜交提供了很大的便利。換句話來說,試管里開花的蘭花,為雜交育種工作提供了穩定的花粉源。依據這一思路,我們在很大程度上擺脫了開花季節的限制和種源數量的限制(有些數量很少的品種,要見一次花可能要等很多年的時間,並且開花時不一定有非常合適的其它親本材料同時開花),已經成功地實現了不同季節開花的蘭花品種之間的雜交。 目前而言,蘭花這一領域的研究工作,尚處在剛剛起步的階段,還有很多不盡人意之處,並不是每個品種都能誘導出花,也不是每個品種都能達到需要的成花率,更沒有一個現成的程序能讓所有的品種開出花來,每一個品種都需要進行大量的試驗和摸索。但這些基本都是技術性的問題,相信隨著技術的進步,隨著更多的有識之士加入到這一領域的研究和開發中來,這些問題會逐步得到解決。 繁殖方法: 蘭花常用分株、播種及組織培養繁殖。 分株:在春秋兩季均可進行,一般每隔三年分株一次。凡植株生長健壯,假球莖密集的都可分株,分株後每叢至少要保存5個連結在一起的假球莖。分株前要減少灌水,使盆土較於。分株後上盆時,先以碎瓦片覆在盆底孔上,再鋪上粗石子,占盆深度1/5至1/4,再放粗粒土及少量細土,然後用富含腐殖質的沙質壤土栽植。栽植深度以將假球莖剛剛埋入土中力度,盆邊緣留2厘米沿口,上鋪翠雲草或細石子,最後澆透水,置陰處10~15天,保持土壤潮濕,逐漸減少澆水,進行正常養護。 播種繁殖:蘭花種子極細,種子內僅有一個發育不完全的胚,發芽力很低,加之種皮不易吸收水分,用常規方法播種不能萌發,故需要用蘭菌或人工培養基來供給養分,才能萌發。播種最好選用尚未開裂的果實,表面用75%的酒精滅菌後,取出種子,用10%次氯酸鈉浸泡5~10分鍾,取出再用無菌水沖洗3次即可播於盛有培養基的培養瓶內,然後置暗培養室中,溫度保持25℃左右,萌動後再移至光下即能形成原球莖。從播種到移植,需時半年到一年。組織培養已獲成功,有條件的地方可用此法繁殖。 繁殖技術 場地選擇:要求四周空曠,通風良好,並靠近水面,空氣濕潤,無煤煙污染。場地的西南面,可種 蕙蘭
常綠闊葉樹,郁閉度應在0.7左右,這樣可減少午後陽光照射,調節濕度與溫度。 澆水:以雨水或泉水為宜,不宜用含鹽鹼的水,如用自來水,應將水擱置數天後使用。澆水要看氣溫情況而定,春季澆水量宜少,夏季宜多;梅雨季節正值蘭花抽生葉芽,盆土宜稍干;秋後天氣轉涼,澆水量酌減,保持濕潤即可。冬季在室內宜干,減少澆水次數,且宜於中午時澆。蘭花可淋小雨,但連續下雨或暴雨則易爛心、爛葉,故須注意防雨。 施肥:栽蘭宜用餅肥,以草木灰4份、豆餅10份、骨粉10份混合拌勻,放於缸內,分幾次加水,使豆餅浸漲為止,後加蓋密封,經一年腐熟,再製成干粒。使用時放於盆面即可。如用全糞,也應經一年腐熟,摻水沖淡濾渣使用。一般從5月開始施肥,至立秋停肥,掌握薄肥多施。施肥應在傍晚進行,第二天清晨再澆1次清水。 遮陽及防寒:除早春及冬季外,都要放在露天棚下。蔭棚要求通風良好,蘭花在3~4月間剛出房時,可以多曬太陽,以後蔽蔭時間漸增。冬季蘭花須搬入室內防寒,室溫保持1℃~2℃即可。另外,蘭花在春季出房後,秋季進房前,也要注意防霜。
4. 蘭花的種植問題
蘭花栽培(熱帶氣生蘭類) 蘭花一般為氣生根,喜愛濕度通風,但不耐水浸.只要了解其生活習性,要養好它並不難. 2.種植材料 < 回頁首 > 蘭石: 樹皮 : 水草 小顆粒樹皮 小顆粒蘭石 中顆粒蘭石: 優點:內具細孔
理化性佳
菌類不易繁殖,透氣性佳,控水容易. 缺點:不具備養份. 中顆粒樹皮: 優點:具備養份. 缺點:理化性稍差
菌類易繁殖
透氣性稍差. 粗水草: 優點:保濕性強
濕氣重. 缺點:菌類易繁殖,控水不易
透氣性稍差, 3.栽培環境篇 一般性最適溫為18-30度,普通溫度為7-35度,可忍受溫度為2-38度(無霜及壯苗狀態),薄葉種(如文心類)喜較涼溫度,較高濕度,厚葉種(如卡特蘭類)喜較高溫度及耐較低濕度. 栽培環境通風是最為重要的一個重點
通風環境可抑制菌類的繁殖. 4.細菌(真菌) 蘭花會爛會死,除了生理因素外,主要原因就是感染了細菌(真菌),只要了解菌類的習性,就可降低發病機率.菌類的生存要有下列幾種環境: 1.水份 2.高溫度 3.高濕度 4.適宜的酸鹼度 5.適宜的繁殖基質供給養份. 養蘭最重要的就是澆水工夫,水太多易發菌水太少蘭花又太乾,和細菌過招就在於控水功力.以細菌來說,細菌要繁殖就一定要細胞分裂,要細胞分裂就一定要有水分, 沒有了水菌類就繁殖不了,細菌一小時可繁殖三到四代,一天最少也72代,所以有時您的愛花二,三天沒見面就永別了.當您心愛的蘭花受病菌感染時,第一步就是放在陰涼通風有散光處,一個星期內不澆水,抑制菌類的繁殖.另外以基質來說,樹皮是菌類繁殖的溫床,盆內下層不通風的樹皮易長菌,所以盆植的話不宜完全用樹皮栽種花,保持通風的環境也是抑制菌類繁殖的好方法. 5.農葯篇 農葯分為保護性(大生,百菌清等)和內吸性(甲基托布津
多菌靈等),保護性於病發前用,不會滲透入植株體內,,較不易有抗葯性,內吸性可用於發病後使用,可滲透入植株體內, ,但較易有抗葯性,細菌類使用鏈黴素和銅制劑效果較好. 6.肥料篇 肥料分為有機肥料(油粕等)和化學肥料(尿素等)兩種,有機肥肥性較慢養分較齊全,但如未腐熟易燒苗,化學肥效較快,濃度太大時也易燒苗。小苗用氮:磷:鉀比例為30:10:10的肥料,大苗用氮:磷:鉀比例為20:20:20,開花株用氮:磷:鉀比例為10:30:20 氮:磷:鉀=7:6:19
氮肥用於長芽綠葉,氮肥不足苗矮小葉黃
氮肥過多苗徒長易染病
磷肥用於開花,促根,磷肥不足開花性不良
磷肥過多苗易提早老化,鉀肥用於球莖肥大,壯苗用穗畝冊. 鉀肥不足植株柔弱,鉀肥過多植株長不高,可依不同需要選擇各種肥料,新種植株施肥不宜過濃,以5000倍為宜(1000cc水加1g或1cc肥料為1000倍)
每5-7天施用一次,新種植株打濃肥易黃葉傷苗,尤其是石斛蘭類. 一般無機鹽肥料(有標示N:P:K)成份大多是硝酸銨
磷酸二氫鉀等多種無機鹽組成的
它們溶於水後形成
硝酸根 (氮肥)
鉀等離子
供植物吸收利用
但是每種離子有不同的鹽指數
硝酸和氯
鈉離子是鹽指數比耐禪較高的一種
鹽指數愈高愈容易對植株形成肥害(會倒吸植株的水
造成枯萎或黃葉)
大家知不知道氯+鈉是什麼東西
是食用鹽(氯化鈉)
只不過氯和鈉不是植物所必須的養份
所以沒有人會用食用鹽加水下去澆花
但它們都是兄弟姐妹
如果您嘗一下肥料
它也是鹹的
同是無機鹽類
所以您澆肥時要記著
您等於是在澆鹽
濃度剛好就好
澆愈多會咸死得愈快
這是一般初學者搞死蘭花的第一招
左噴右噴
覺得不夠
再上噴下噴
結果死掉了
就不用再噴了. 7.日照 春天約40-50%的遮陰,夏天60-80%,秋天40-50%,冬天30-40%。 8.澆水 2月初春時,天氣尚冷,選擇早上有陽光的時候淋水,陰天淋水植株易受凍害,3-4月可1-3天澆水一次,夏天晴天時每天下午淋一次水。秋天天燥少雨,每天澆一次水,早晚再噴一次葉面水,晚秋則天冷宜早上澆水。冬天天寒3-7天澆一次水。溫度7度以下要禁水,注意寒害,天晴時再補水,7-18度要小心控水,晴天時早上澆一次水,水不宜太多,晚上能幹為宜,18-30度為一般性蘭花生長最適猜宏時期,可每天正常澆水。30-38度時要注意澆水,要注意通風。高溫不通風淋水,植株易爛。38度以上,3度以下的地區,除了少數品種外(如國蘭春蘭
九華蘭耐寒),一般性蘭花是適應不了的,要人為降溫或加溫。 9.換盆 於春,秋兩季換盆,剛換盆的植株,3天內不可淋水,置於濕度70-80%的地方,葉面噴些葉面水即可,等約2-4星期新根長出後才可正常淋水。 早春換盆時,因天氣尚冷,細菌性病嚴重,常短時間內植株就染病死亡,要非常注意控水及傷口處理. 10.蘭花栽種法 兩份蘭石加一份樹皮(中粒)
用於中大苗 混合後 盆子內放一層泡沫做為透氣層 置入植株,老莖靠邊,空間留於新芽部份 放入材料,材料不可蓋過莖部
有時如濕度不夠可在表而加些水草保濕. 小植株用小顆粒植料
有時可混合些水草增加濕度. 材料蓋過莖部是錯誤種法
會造成爛莖 如用水草種植
材料不可蓋過莖部 如用水草種植
材料不可蓋過莖部 小顆粒植料
用於小苗 小顆粒植料混合
用於小苗 種植後2-4星期
會長出新根.
參考: me
約兩個星期前買左三棵蝴蝶蘭
已將蘭花放在窗邊,又有窗紗,一星期淋水一次,唔知點解d 好快就凋謝,未開的花苞都凋謝,請問問題出在那裡??
應該是根部不能吸收水分,或根部開始腐爛壞死,有人說栽花學一年,澆水學三年,可知澆水是一門大學問,並非如同一些養蘭書所寫,春天澆多少或夏天澆多少等等,應以養植環境之不同而不同。 一般栽種蘭花常見的錯誤大致有6種: 1 根窒息 大部分的蘭花屬於著生蘭,不論是用哪一種栽培介質種的蘭花,如果澆水太頻繁,讓介質吸滿水,根部就會一直處於浸濕的狀態,如此會讓根部不能呼吸,另一方面根部的共生菌也會無法呼吸而死亡。如此根部會開始腐爛壞死,沒有根可以吸水,植物就會缺水,所顯現的就是葉片就變得癟癟的,讓人誤以為是缺水,又澆更多的水,於是蘭花就活不成了。 可以用兩種方法來判斷是否需要澆水,一是目測法,看看栽培介質的干濕程度,如果都還是濕的,就別再澆水了,一是用手掂掂看蘭盆的重量,如果重重的,一樣是別再澆水了。通常在春末秋初的高溫期,蘭花生長旺盛,氣溫較高、水分蒸發快,需多加註意,只要介質幹了就澆水。然而在冬季低溫期,水分蒸散慢,蘭株生長也多半呈停滯狀態,生長所需要的水很少,因此可以將澆水間隔的時間拉長,尤其大部份的的蘭花都是熱帶植物,例如蝴蝶蘭、文心蘭,逢寒流又澆水,很容易使蘭花凍傷。 2 常換盆 蘭花的生長較慢,所以換盆的頻率不會太高。再者花盆中的環境,例如其中的共生菌需要時間培養,經常換盆清掉舊栽培介質,對於共生菌類的生長沒有幫助。除非發現蘭株容易傾倒,或是水分用得很快,再予以換盆。直接換盆只要換大一號的花盆即可;如果要進行分株,使用原本一樣尺寸的盆子即可,換盆的時候只要去除老朽的根部即可,不必清洗根部。 3 亂修剪 大部分的蘭花在花凋謝後,就要把花剪掉,只有少數的蘭花,因為花序有無限生長的特性,所以無需剪掉花梗。修剪枝葉是蘭花的大忌,除非是罹患傳染性的病害,必須將患部切除以免繼續蔓延,否則無論如何都不要修剪(有時蘭花葉片得到病害,會將受傷或老化的葉片自行脫落)。因為葉片、莖部與粗大的根都是蘭花儲藏水分、養分的地方,恣意的將這些部位剪除,將會耗損蘭花的養分,讓它生長勢越來越衰弱。 4 種太深 不要因為種不穩,就想把蘭花種深一些。尤其復莖蘭花會從莖的基部長出幼芽,如果把蘭株種得太深,新長出的幼芽悶在介質里很容易腐爛,所以栽種時介質的高度,只需到莖的基部就夠了。 5 施濃肥 因為蘭花的根部吸收能力很好,所以施濃肥很容易讓根部脫水,就像用鹽水腌菜的原理一樣,根部的共生菌也容易因為肥料死亡。所以施肥要遵照「少量多施」的原則,將肥料濃度調稀,加水1000﹣2000倍,不論化學性或有機性的肥料皆適用。 6 不通風 尤其氣生蘭雲本的根系就多 *** 在空氣中,葉片也是通風良好的樹上生長。所以氣生蘭花多是使用通氣的材料與盆壁開孔的專用蘭盆種植,然後吊掛在空氣流通的環境栽培,如此蘭株自然就會長得好。 圖片參考:i201.photobucket/albums/aa187/emage_pro/DSC00001
首先
要看你是那種蘭花
一般蘭花要在濕的溫度種才有好效果. 我吾知你盆花種咗幾耐
如巳無哂花
你要將所有水苔換過
蘭花不能日日淋水
一星期把它淋濕便可以
不可以太陽直接
我估你的葉系吾夠水
或者你的水苔有菌
一定要更換
我上星期去花壚問過
佢地會教你買合適的物品
花肥都要架 . 試下淋多些水
不過吾好日日淋
淋花時吾好淋到 d 葉
5. 蘭花養花技巧
蘭花養花技巧
蘭花養花技巧,很多人喜歡在家裡養一些盆栽,萬年青就是常見的的家居花卉,它的顏色漂亮有光澤,擺在家中帶來一種清新自然的感覺,但是很多人不知道蘭花要如何養殖才能長得好,下面具體來看看蘭花養花技巧。
蘭花養花技巧1
1、光照條件
養殖蘭花時,需要為其提供充足的光照,可以在春秋季節時將蘭花移到室外,讓其接受每日不少於4個小時的自然光照,使蘭花可以進行正常的光合作用,而在盛夏季節時,需要為蘭花做好遮陰措施,避免植株被曬傷。
2、提供養分
養殖蘭花時,需要根據植株的生長狀態進行施肥,在蘭花幼苗期間,需要每隔一個月施加一次氮磷鉀復合肥料,促進其旺盛生長,而在蘭花開花階段,需要為其提供磷肥和鉀肥的混合肥料,也需要向蘭花噴灑磷酸二氫鉀,使其花朵更為燦爛。
3、更換土壤
蘭花適宜生長在疏鬆肥沃的土壤中,養殖蘭花時,需要每隔三年更換一次土壤,可以使用排水性較為良好且富含多種營養物質的腐殖土,也需要在土壤中加入基肥,在使用前需要對土壤進行暴曬消毒,除盡土壤中的蟲卵和害蟲。
4、防治病蟲害
養護蘭花時,需要在每天早上的時候打開窗戶,在每天傍晚的時候關閉窗戶,使室內的空氣流通,避免空氣中滋生大量細菌,也需要定期向蘭花噴灑除菌葯劑,避免植株被病害感染,促進其旺盛生長,使蘭花的開花數量增多。
蘭花養花技巧2
必須把握以下「三個關鍵」。
1、光照要充足
蘭花雖然喜陰涼,但陽光是長葉孕蕾的能量因子,是花芽萌發的前提條件。這就是古蘭著中所說的「陽多則花佳」的道理。
蘭草要及時開花,得根據品種計算孕蕾期,適時增光促花。一般而言,夏秋之交是大多數蘭花的花芽萌發期,這一階段要讓蘭花盡可能地享受陽光的沐浴。
外陽台因光照充足,一般都比內陽台的蘭花先開花。當然新移植的蘭草,不要冒然曬太陽,得有個緩慢適應的過程。
2、適當控水
有人說,蘭花不是喜濕潤嗎,為什麼要控水?那你可能對它還不夠了解!蘭花的生長分兩個環節,即營養生長和生殖生長。
營養生長是指葉片數量增多,葉形伸長增寬的過程,這個過程需水量大;
生殖生長是指萌發花芽、開花結果的過程,這個過程需水量小些,特別是花芽孕育和花瓣綻放的時候,必須控水。
營養生長階段,蘭草成長得高大健壯,新株生長已基本定型,就達到花前成熟、花原基積累充分的條件,這時控制澆水,暫時切斷水份供給,營養生長略有停頓,它就會有危機感,趕緊開花,以繁衍後代;
不然它只會一直沉浸在營養生長的慣性中,這就是很多蘭草長得旺盛卻不開花的道理。
但是控水不能亂來,要結合天氣、土壤狀況和平時澆水頻次來定。一般而言,把平時澆水的時間間隔延長一倍,連續三次就好了。
眾所周知,建蘭有個品種「鐵骨銀針素」特別不容易開花,有的蘭友甚至養了10年也不見花,但只要蘭株健壯,用控水的辦法就很容易促其開花。
3、合理施肥
蘭草開花主要靠假鱗莖內儲存的磷、氫、氧和氮化物等營養物質,因此施用磷鉀肥就成了促花的必要手段。縱觀它整個生長過程,施肥可以分為三個階段。
一是蘭草上盆時在下層植料中混入少量過磷酸鈣作基肥,這是一個老蘭家促使素心建蘭年年開花的看家本領。
二是夏末初秋在大部分蘭草的孕蕾期澆施加入磷鉀肥漚制的礬肥水,偶爾澆點草木灰的浸出液(草木灰稀釋1000倍,既是肥也是葯)。
三是在孕蕾期葉面噴施0.1%的磷酸二氫鉀溶液,或者用花多多2號水溶肥促花。
需要提醒的是,促花肥料必須慎重選擇,有相當部分催花肥都含有激素類成分。
激素類花肥施用後促花效果非常明顯,但第二年蘭草的生長狀況極不理想,發根差,新苗少,苗情瘦弱。
蘭花用什麼植料比較好?
蘭花養得好不好,關鍵在於它的肉質根是否發達,而配好植料是養根成功的開始!
蘭花的肉質根對透氣性要求比較高,那配土時就應該以顆粒植料為主,煤渣、紅磚粒、火山岩都是常用的硬顆粒植料!
但是光有硬植料還不行,太透氣了,蘭苗容易乾枯,那就給它搭配點軟植料,木屑、松針、樹皮、花生殼、河沙等,保水保濕,還不影響透氣性。
軟硬植料都有了,最好再加一點腐殖土、山土,原生蘭就長在深山的腐殖土中,這種土松軟透氣,富含有機質,非常肥沃。
綜上,蘭花要按照粗植料+細植料+泥土「三合一」模式來配土,那花花給大家列2個適用於大部分蘭花的植料配方,僅供參考:
1、煤渣30%、河卵石或細石子30%、腐殖土30%、木屑10%
2、煤渣30%、紅磚粒30%、山泥粒30%、干牛糞10%
蘭花干尖、發黃怎麼辦?噴水保濕!
春秋季節,蘭花經常干尖枯黃、不長新芽,葉子稀疏,那很可能是太乾燥了,顆粒植料幹得快,澆水2~3天後,盆上部1~2寸植料就幹了。
而此時,正是蘭花發芽盛期,如果植料和蘆頭太乾燥,對發芽不利,搞不好還會出現空根。
那怎麼辦呢?正確澆水,再適時噴水,就能解決!
一、正確澆水
澆水原則是盆面見干就澆透,用自來水、蓮蓬頭直接大水沖洗,新老苗一起沖,不澆半截水,沖完後保持良好的通風。
冬季溫度不低於3°C,盆面干後可緩一兩天;春秋氣候比較乾燥,大約一兩天左右澆一次。
植料配好了,蘭花沒有澆水澆壞的,都是太乾枯死的!
二、適時噴水
噴水主要是指盆面噴水,給蘆頭保濕,但是要注意:
1、空氣乾燥盆面乾燥時才噴,空氣濕度大時不噴;夏季天熱不噴,冬季天冷不噴;只在春秋發苗季噴。
2、噴水後,蘆頭、幼芽一定要加強通風;
3、如果你的植料保濕性很強,比如草炭土和水苔比較多,就可以不噴,以免過濕導致軟腐、莖腐。
如果不想噴水,就要在植料上下功夫,比如說,盆里多用顆粒植料,盆面鋪點草炭、水苔等保濕材料;
又或者用盆里保濕植料多,盆面加些風化石等硬植料壓面,這樣不必噴水就可有效解決盆面干而中下部濕的問題。
蘭花養花技巧3
1、淘米水
淘米水中含有微量的碎米屑,它裡面含有的磷、氮物質和其他的營養元素,都有利於花卉的生長。淘米水有利於植物生長地更加旺盛,花朵可以更加香氣撲鼻,同時延長開花的時間。並且,還能夠預防疾病的發生,促進花骨朵的形成,可以讓植物多開花。但是在用淘米水進行澆花的過程中,其實還是有很多大家所不知道的小技巧的。
比如我們不能直接使用剛弄出來的淘米水澆花,應該先把淘米水放置一段時間,讓淘米水自我沉澱、自我發酵,然後再用它去澆花,這樣淘米水的營養元素才能充分發揮作用,才算沒有浪費淘米水。除此之外,使用淘米水澆花的次數也不能太勤,一般情況下每隔半個月使用一次就行。用它澆花太頻繁,也很容易讓花的根部腐爛。
2、食醋
一定程度上的酸性環境比較適合蘭花的生長。因此,在蘭花生長的過程中,添加一些食醋進行澆灌也是有道理的。但這並不意味著可以隨時隨地給蘭花澆灌食醋。
我們應該在蘭花生長的土壤處於鹼性大於酸性的時候澆灌適量的食醋,用來調節蘭花的生長環境。這也就應了那句「凡事要有度」,如果不顧蘭花生長土壤的酸鹼度而任意澆灌食醋,那就會出現相反的.結果。
與此同時,澆灌食醋的次數也不能太頻繁,一個月三次就是最好,保持三個月,便有利於蘭花的生長。所謂的澆灌食醋並不是直接把醋澆在蘭花上,而應該將食醋和水進行一比一百的稀釋,然後用灑水壺澆在蘭花上。
澆灌食醋不僅可以改變蘭花生長的土壤狀態,為蘭花提供良好的生長環境,提升蘭花的開花率。與此同時,由於食醋是由糧食發酵而得到的,蘊含多種營養物質,因此在澆灌蘭花的同時也可以帶去一些營養物質,有利於蘭花的生長。
在一定程度上,養花就像養孩子一樣。首先要了解花所需的營養物質,然後為花營造一個適宜生長的環境。最後還要多關注花朵的生長趨勢,恰當地去彌補花朵生長所需要的營養成分,並且了解、解決養花過程中所出現的問題。總而言之,我們要做的就是關注花朵的生長狀態,並及時運用所學技巧來改善和促進花朵的生長。
如果你和我一樣也對蘭花比較有興趣,我比較推薦你種植香妃蘭花。香妃蘭花可以說是蘭花中的上品,不僅香氣撲鼻,而且外觀美麗,非常適合種植在家中。所以走過路過不要錯過,快快點擊下方鏈接進行選購吧!
總結:
之前不明白養花技巧的朋友們,面臨養花難題時以為是花種的原因,現在都應該明白其實是自身養花技巧不足的問題。因此,我們可以多翻閱一下養花雜志,了解技巧,給予自己足夠的信心,相信最後一定可以收獲滿滿花香。
6. 蘭花的養殖方法(超詳細入門篇) 手把手教你養殖
很多新入坑花友相知道蘭花怎麼養,在他們眼裡蘭花真的很難養,總是養一段時間就死了。那麼,蘭花要怎樣養才不會這么容易死呢?為了讓更多的新手花友少走走彎路,本文特地准備了超詳細的養蘭的入門技巧。
蘭花的養殖方法(超詳細入門篇)
確實,相對於其他花卉而言,蘭花是比較難養些。難就難在蘭花的根對水比較敏感,不是被“淹死”就是被“渴死”。當植料過濕或過乾的狀態持續時間超過蘭根所能忍受的時間時(確切地說,是植料中缺氧或缺水狀態持續的時間超過蘭根所能忍受的時間),就會引起爛根或空根;持續的時間再長些,根部的問題就反映在葉片上,植株最後就會枯黃而死。
由於蘭花本身假鱗莖中含有水分,加之蘭根無論是爛根還是空根,其殘存部分還尚存一絲的吸收水分的功能,因此蘭花根部即使出問題,還可苟延殘喘一段時間,從植株地上部分不容易及時發現問題。
其實,蘭花更多的是被“淹死”的,即由於植料選配不當,保水性太強或澆水過頻,導致植料老是濕漉漉的。當這種過濕狀態持續時間超過蘭花所能的忍受限度時,蘭根就腐爛了,蘭株最終死亡。此外,也有人聽說蘭花“怕”水,就很少給它澆水,結果矯枉過正,蘭花被“渴死”了,這種情況也有的。由此可見,在蘭花的養殖方法中,能否掌控好植料中的含水量,是決定養蘭成敗的關鍵。
問題一、蘭花為什麼不能用普通的土壤養?
我們先來分析看,澆水後土壤中干濕狀態的變化情況: “濕”→“偏濕”→“潤”→“偏干”→“干”。其中,“濕”、“偏濕”或者“干” 、“偏干”,都不利於蘭根生長,只有“潤”最適於蘭花生長。普通的土壤因澆水後持續“濕”或者“偏濕”的時間過長,超過蘭花所能忍受的時間,於是悲劇自然發生了,因此普通土壤不適於養蘭。
由此可見,盡量縮短植料處於“濕”、“干”狀態的時間,延長其處於“潤”狀態的時間,這是蘭花栽培的根本目標。無論是植料選配、蘭盆選用(蘭盆大小及質地對植料含水量的變化影響也很大),還是蘭花澆水多久一次等,都是圍繞這一目標而展開的。
從這里也可以看出,植料本身的保水或疏水的特性,在很大很度上決定了植料含水量的變化情況,甚至決定了養蘭的成敗。可以這樣說,澆水是決定植料含水量變化的外因,而植料是決定植料含水量變化的內因。要想掌控好植料的含水量,先決條件是必須選配好植料。
問題二、怎麼判斷一種植料的養蘭效果?
所謂植料的養蘭效果,也就是植料的養根效果。蘭根養得好,地上部分(葉片、芽等)必定長得好;蘭根養不好,地上部分也不會好。因此,從地上部分的生長狀況,就可判斷出蘭根的生長情況。
如蘭花上盆後,過1~3周就恢復了生機(春秋恢復快,夏冬慢),葉片有光澤,新苗生長(明顯長高),新芽冒出(如在春季),用手拂葉片時感覺葉片有韌性,說明蘭根長得好,植料較理想,管理(主要指澆水)也到位。
如植料上盆後一段時間(1個月左右),葉片沒有光澤,新苗滯長(僵苗),新芽也不長出或長得少(春季),手拂葉片感覺軟塌塌的,氣溫稍高時葉片上就容易長黑斑,那麼說明蘭根肯定有問題,可能植料不理想。對此,就要倒盆。如果在平時將要澆水的時間時倒盆(如平時5天澆1次水,在第5天澆水前倒盆),發現植料濕漉漉的,根已全部或局部發黑,說明植料保水性太強,就要往植料中加些透氣瀝水的植料,如顆粒植料、蛇木、腐熟花生殼等。
當然,如果感覺植料的保水疏水特性已較理想,那麼不改良植料,只要適當延長澆水間隔的時間,也可解決問題。如果倒盆時發現根及植料呈乾燥狀態,甚至已出現空根,就要在植料中加些保潤性強的植料,如腐葉土、珍珠岩等;如果感覺植料較理想,那麼縮短澆水間隔時間也就可以了。
從蘭株地上部分的生長狀況,判斷地下部分(根)健康與否有一定難度,最簡單直觀的辦法還是倒盆看根。倒盆有表層倒盆和全倒盆兩種。表層倒盆即倒去盆面部分植料,深5~10厘米,觀察假鱗莖周邊及植料表層根的生長狀態。如長出新根或老根根尖上有晶瑩剔透的水晶頭,說明植料及管理措施均較理想;如果沒有新根,或老根根尖變黑,甚至腐爛了,說明植料或者澆水有問題。如要了解所有根的生長狀態,那隻能全倒盆了。不管表層倒盆還是全倒盆,注意盡量不要傷根,尤其是根尖。倒盆雖有點煩繁,但卻是了解植料養蘭效果最直觀准確的方法,也是初學者積累經驗必需的途徑。
問題三、自己怎樣搭配出好植料?
可用於養蘭的植料很多,各地可就地取材,但要配出理想的植料,必須遵循如下原則:
(1)植料物理結構理想,透氣疏水。用顆粒植料,顆粒間有一定縫隙,自然透氣性疏水性好。如用腐葉土等粉狀植料,要加入珍珠岩、蛇木,以及顆粒植料等,使其呈蓬鬆狀方可。
(2)植料化學成分可靠,沒有有害成分。一些有機植料,如花生殼、松樹皮等要腐熟;否則,使用後分解出危害蘭根的物質。
(3)植料保潤性良好,既瀝水又保水。理想的植料應該是 “濕”的時間短,而 “潤”的時間長。也就是說,澆水後由於植料物理結構良好(植料間有縫隙),很大一部分水漏掉了,之後由於植料本身吸收了一定量的水分,能夠較長時間保持“潤”的狀態,然後慢慢地由“潤”變到“干”(注意:植料不是驟然從“潤”變到“干”,而是慢慢地變,即植料處在從“潤”到“干”之間的“偏干”狀態的時間較長)。這樣有三大好處:
①是植料“濕”的時間短,避免了爛根;
②是植料保持“潤”的時間較長,為蘭根的生長創造了有利的環境條件;
③是植料“偏干”狀態持續的時間較長,而理想的澆水時間在植料處於“偏干”狀態時,顯然,這樣澆水就容易了,早一兩天或遲一兩天問題也不大。
如果植料保潤性不好,很快地從“干”變到“濕”,“偏干”持續的時間較短,澆水時間必須判斷較准確,才能保證澆水時間落在植料處於“偏干”狀態時間范圍內,這難度較大,澆水容易太早或太遲了,不利於蘭花生長。
總之,保潤性良好的植料,不但可以避免蘭花爛根現象,而且降低了澆水的難度。當然,要配出保潤性理想的植料,在選配前必須對每一種植料的保水疏水特性及在混合植料中所能起到的蓬鬆作用,有充分的了解。
只要蘭花的養殖方法中的這個原則,就可配出好植料。當然,一種植料好不好,還是要用了才知道。值得注意的是,配出一種自以為理想的植料後,不要急於將所有蘭花都換上新植料,必須先試用一兩盆,等效果得到驗證後再大面積使用。
問題四、有沒有取材或購買簡便、效果理想的養蘭配方?
(1) 經典配方: 植金石65{bf}+仙土35{bf}。 (體積比例,下同)
此配方廣被應用,得到蘭友較普遍的認可。用此配方,植料通氣瀝水,蘭根一般不會出問題,養蘭容易成功。注意:市售仙土質量差異大,要買質量可靠的;用前必須將兩者都泡透,即掰開顆粒中間已濕潤方可用。
採用此配方,因養分不足,盆面可放30餘粒好康多或10~30粒(因盆大小而異)魔肥。南方陽台燥風較大,蘭盆可稍大些,盆面可蓋一層水苔,起保濕作用。
(2) 簡易配方: 腐葉土50{bf}+珍珠岩50{bf}。
腐葉土(或山皮土),可取闊葉林下含枯枝敗葉的表土(也含土)。此種土疏鬆,用手捏時成團,手放開時土即散開。加上等量的珍珠岩,腐葉土更蓬鬆,不會板結。珍珠岩的蓬鬆效果十分強,保潤性也好,價格也低,是理想的植料。也可在此基礎上,摻加20{bf}-50{bf}的其他顆粒植料,可選用煤炭碴顆粒(煤炭灰篩去粉末後的顆粒)、腐熟的花生殼、腐熟松樹皮、黃豆粒大小的磚粒、小粒塘基石、小粒植金石等其中的一兩種或幾種,效果更好。
值得一提的是,由林聖洲研製的腐葉土配方,取材簡便,成本低廉,種植效果理想。其配方是:50{bf}腐葉土 50{bf}沙包土。沙包土是一種半分化為砂質的土壤,不容易黏結。
因腐葉土養分豐富且充足,不用施肥,養出的苗均較壯。特別需要注意的是,一些初學者總怕蘭花被“餓死”,喜歡給蘭花施用各種肥料,蘭花往往被肥“漚死”。
(3) 商品植料:
如果覺得自己配製植料麻煩,那麼可以選購已配製好的商品植料。花鳥市場上銷售的所謂蘭花培養土,配製不大合理,普遍反映使用效果不佳。福州本地蘭友可向林勇購買商品植料。林勇所售的植料是按鄭為信(蘭山四季)研製的傻瓜土配方配成。其組成成分有:
1份腐葉土 1份珍珠岩 1份蛇木屑 1份塘基石 1份仙土 半份椰糠(均指體積)。經花友多年試驗,用這種植料栽培出的蘭花,根好苗壯,效果不錯。
外地蘭友,可依此配方自己選配;也可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對鄭氏傻瓜土配方做適當改良或成分替代。筆者採用去除仙土的鄭氏傻瓜土配方,栽培效果也很好。
養蘭常見問題
一、蘭花總是半死不活的,怎麼辦?
如前所述,蘭花地上部分長不好,也一定是蘭根出問題了。地上部分半死不活,說明地下部分情況不妙——根大多長得不好,可能尚存一兩條根在維持植株的生命。對此,必須倒盆,換上理想的植料。
二、蘭花老長黑斑怎麼辦?
蘭花長黑斑,大多是得了炭疽病,其深層的原因主要有兩個:
(1)蘭苗長得不夠壯,蘭苗的抵抗力較弱。其根源還是植料不大理想,蘭根長得不好,還是要從植料上下功夫。
(2)蘭花在較高氣溫下暴曬或者環境較悶熱。在氣溫超過28℃後,蘭花要予以遮陰;同時,在高溫時節,環境要通風,切忌悶熱情況出現,關鍵還是要改進栽培條件,此為治本之策。必要時,可噴800倍液施寶功(脒鮮胺)或世高,以遏止病情的發展。
三、蘭花葉子黃了,什麼原因?
蘭花葉子黃了,主要有兩個原因:
(1)自然老化所致葉片黃化。春夏之季,蘭花新陳代謝旺,新芽不斷冒出,同時一些生長多年的老苗也會枯死。這種“老死”的黃葉,有三個特點,一是發生在老假鱗莖上,二是假鱗莖沒什麼異常(如變黑或腐化),三是葉片黃化一般是從蘭株的外圍的葉片開始再到里邊的葉片,從葉尖到葉基部。此外,黃葉上也不會有什麼黑斑點。
(2)病害所致的葉片黃化。除了正常的養護之外,如果蘭花的養殖方法的話,也會導致蘭花葉子發黃。蘭株發生莖腐病或細菌性軟腐病或白絹病。這種黃葉多發生在新苗上,葉片黃化從心葉開始向外圍葉、葉基部向葉尖發展,且假鱗莖上往往有異常情況發生(如變黑變腐等)。多對此,須掰去病株,餘下的健康株根及假鱗莖用廣譜性殺菌劑(如多菌靈、惡霉靈等)浸泡1小時後,重新用新植料上盆。
蘭花日常養護
1、配製植料
到周邊的山上,取些帶枯枝敗葉的疏鬆的腐葉土或表皮土(帶枯枝敗葉才更蓬鬆),按上述“簡易配方”所述的方法,摻上等量的珍珠岩;如一時沒有珍珠岩,可摻等量(體積)沙包土,或摻兩倍的碎磚粒或煤炭碴等(兩種或多種混合用更好)。配製出蓬鬆透氣瀝水的植料,是養好蘭花的關鍵所在,要用心做好。
2、合適的盆
蘭盆中等大小就好。太大了,植料不容易干,容易導致爛根;太小了植料太容易干,不好管理。
3、適宜光照
將蘭花置於朝南陽台或庭院(不要放朝北陽台或長期放室內)。春冬季節讓它多曬陽光,夏秋季節當人曬太陽感到不舒服時,就不讓蘭花直接下在陽光下暴曬。不用施肥。
4、適量澆水
植料干時就要澆水。把握不準時,可扒開盆面植料兩三厘米深,如此處幹了,就馬上澆水;如還沒干,再過一兩天澆。澆時,全盆澆透,多澆一會兒,讓所有植料都“吃”到水。
5、適宜溫度
北方冬季氣溫在接近3℃左右時注意將蘭花搬到室內,以免受凍害;福建以南,冬季蘭花在室外可安全越冬。
結語: 通過以上關於蘭花的養殖方法(超詳細入門篇)的總結,希望花友們可以抓住養蘭的關鍵之處,做到以上5點,完全可以輕輕鬆鬆地把蘭花養好!
7. 蘭花養殖的土壤可以全部用陶粒嗎
蘭花養殖的土壤可以全部用陶粒嗎?
單純的用陶粒來養蘭花,陶粒裡面不含有養分,只是疏鬆透水性好。蘭花的根系在裡面吸收不到充足的養分,短時間的養護話沒問題,但是如果長時間在這種沒有養分的介質中生長,就會容易造成營養失調的現象。
通常養蘭花是也多種植料搭配在一起,比如有營養的大顆粒草炭土、樹皮、松針土、腐葉土等等,再摻配漚制的花生殼。、珍珠岩、小石子兒等等,混合搭配而成。既有養分又疏鬆透氣性好,這樣有利於蘭花的生長。蘭花葉子油綠,開花才特別香,
當然蘭花配置的基質還有很多。很多養蘭花的朋友都是有自己搭配機制的方法,一般都是疏鬆透氣有營養。所以不要單獨的長期使用陶粒來養蘭花,蘭花會生長的狀態不太好。
養蘭花第一步,營養土「肥力」要足,土壤比例別「失調」,蘭花用對營養土,半年不用施肥,葉子長油亮亮,花開「十里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