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花園百科 » 海棠花想起誰

海棠花想起誰

發布時間: 2023-07-28 03:37:52

1. 青未了|海棠依舊

文/柴翠香

彷彿一轉身的功夫,我窗外的西府海棠就潑潑辣辣地盛開了。那粉粉嫩嫩的笑靨宛若仙子下凡,微風中輕輕搖曳的淡淡疏影,秒殺了我所有的思緒。

我對花樹向來敏感,只要見過哪怕聽說過也便不會忘記,包括它們的名稱和習性以及花開的季節與時長。對於記性一般的我來說,不能不算一種異於常人的辨別能力。我喜歡玉蘭花的高潔;喜歡各種梅花凌寒獨開的品格;喜歡榆錢花的煙火味道;喜歡異域風味櫻花的爛漫……最喜歡的莫過於海棠花的灑脫與美麗。

我對海棠情有獨鍾已久,從喜歡「昨夜雨疏風驟,濃睡不消殘酒,試問卷簾人,卻道海棠依舊……」的微醉慵懶而纏綿的句子開始——盡管此海棠非彼海棠。海棠,自古以來就是雅俗共賞的名花,素有「花中神仙」、「花貴妃」、「國艷」之譽。

站在海棠樹下,細細打量這心頭的喜歡。正如蘇軾詩中所言:「東風裊裊泛崇光,香霧空濛月輪廊。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燒高燭照紅妝。」海棠樹形優美似亭亭少女,此刻它早已在不經意間繁花似錦,每個枝頭都被密密匝匝的花與骨朵填滿,簇擁在一起,十幾甚至二十朵。不負重負而低下頭去,平添了一份嬌羞與嫵媚。未開的花苞帶著迷人的玫瑰紅,若胭脂般鮮艷的有種不真實感;初開時是外紅內粉色,偶爾被風掀起裙擺,恰如猶抱琵琶半遮面的美人,嬌羞得很呢。全開時又變成了淡粉色,而那淡粉也不是均勻的塗抹,而是隨機暈染,像極了美術課上的地方扎染,帶著淺淺的詩意,黃色的花葯被淺綠的花絲頂在花芯中間,隨風微顫,生動而活潑,一棵海棠樹便有了深深淺淺的不同花與朵。它們開得那麼熱烈,開得那麼的超凡脫俗。就那樣一枝枝橫列在我的眼前,在春雨沐浴下帶著一份詩情畫意的韻味,不染一絲風塵般俏麗枝頭,帶著淡淡的芬芳,不由得讓人一見傾心。遠比櫻花更妖嬈,近比桃花更燦爛。

「明艷動人真姿色,胭脂點點奪人心。」這朵朵含羞低眉的海棠花,嫻淑而優雅,此刻在我的眼前明媚起來,不由想起中南海西花廳的海棠花,想起它的主人——周恩來總理。海棠依舊,那個賞花的人早已離開我們整整四十五年了,永遠的離開我們了。「海棠依舊」上演著一段段刻骨銘心的記憶,賞花人幾許再現?我一直以為西府海棠是以西花廳而命名的。通過查詢才知道不是這么回事。它是晉朝時候生長在西府(今陝西省寶雞市),因而得此名。即使現在知道它的來由,我依舊執拗我最初的認定,西花廳就是西府海棠的故鄉。

遙想春天的北京,此時已是陽光和煦,灑滿西花廳,灑滿海棠花,微風掠過,便有海棠雨飄落。這里就是我們敬愛的周總理和他的戰友伴侶鄧穎超的居所,這里有他們也是我所鍾愛的海棠,更因為它是周總理生前最喜歡的花,而讓更多的人喜歡上它!如今海棠花又開,那看花的人一定像花一樣濃密!來看花,更是來看敬愛的周總理!中南海西花廳的西府海棠,也是善解人意,有它的靈性的呀!每年春天都是來赴主人之約,風雨無阻。轟轟烈烈地盛開在主人誕辰的日子裡,把滿樹的繁華和芬芳彌漫整個西花廳,彌漫不染亭,彌漫我們走過的每一個角落,把對主人的懷念都賦予這紛飛的花瓣雨中。也給了人們一份緬懷總理的真實。海棠花陪伴了周總理無數個不眠之夜,也見證了周總理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兢兢業業為了國家和人民的偉大一生;在他欣賞海棠的花開花落間,花兒也見證了他們忠貞不渝的愛情。誰說海棠花的花語是「單戀」?他們用一生的恩愛、陪伴與比肩,彼此不求回報的付出,詮釋了愛情的真諦,為世人做出了榜樣。他們既是戰友,又是情侶,他們的人格魅力令人折服,是我們一生也到達不了的高度。海棠花,比我們長情,它用最美的姿容陪伴總理,也讓總理的浪漫情懷在花前月下得以抒發。年年相伴海棠下,歲歲常憶連理情。想必枝頭的並蒂海棠就是在這里共同生活了二十六年相愛的那兩個人吧!想著想著,一份感動湧上心頭。他們是比翼鳥、連理枝。西府海棠,它終究成了總理的代名詞。想起海棠,也便想起最是總理寫照的「不染亭」——一個出污泥而不染的正人君子,真正的共產黨人,大國脊樑。「幽姿淑態弄春晴,梅借風流柳借輕,幾經夜雨香猶在,染盡胭脂畫不成」,此詩句將海棠花嫻靜、雅的特質描寫得淋漓盡致,也對應了周總理溫暖、博大、謙遜的高貴品質。如若世間真有完美的人,那真非周公莫屬!

海棠樹下,周總理深情的話語猶在耳邊響起「海棠花好,溫暖,它古樸大方,不張揚,每朵花之間都很團結」。盡管總理早已不在,但海棠依舊,總理音容笑貌還有他的精神永存。忽然間頓悟:因為團結,才有了這一樹一樹的明媚與溫暖;中國人也如同這繁茂的海棠花,在疫情期間,因為團結,才有了十四億人的步調一致;因為團結,才有了千萬奔赴武漢的醫務人員、解放軍戰士、消防官兵和志願者……才有了我們盡賞海棠花的喜悅心情和無盡的機會。感恩這個時代,感恩老一輩為我們締造的中國共產黨,感恩偉大的祖國。

一窗海棠花,讓我一次一次穿越舊時光,欣賞舊時光里的花開花落,花雨紛飛里懷想那個我所敬仰的人。惟願歲月靜好,海棠依舊。

寫於2021年3月5日(紀念敬愛的周恩來總理誕辰123周年)

(圖片源自網路)

作者簡介 柴翠香,曾用筆名問斜陽、紫陌等。山東省作協會員,中國自然資源作協會員,中華詩詞、詩賦學會會員,中國散文學會會員,中國西部散文學會會員,山東省散文學會會員。出版散文集《舊夏的味道》《小窗盈香》《香飄塵外》,詩集《螢窗心語》、《穿過陽光的小巷》等。散文集《雲上時光》即將付梓。

《當代散文》由山東省散文學會主辦,散文雙月刊,主要發表山東省散文學會會員作品,歡迎山東籍散文作家申請加入山東省散文學會。山東省散文學會常年舉辦各種散文活動,為作家提供圖書出版服務,歡迎聯系。投稿郵箱: [email protected] [email protected]

電話:13210570289 (入會) 18765312921 (投稿)

壹點號當代散文

2. 南京莫愁湖海棠初開,這樣的美景讓你想到了什麼

3月9日,在南京莫愁湖公園,上萬株海棠己逐漸開放,紅色的花瓣在春日裡搖曳著身姿,分外美麗,也是因此引來許多的市民前來欣賞。海棠花花姿瀟灑,花開似錦,自古以來就是雅俗共賞的名花,從古至今有著“花中神仙”、“花貴妃”、“花尊貴”的稱號。

古人常用海棠作詩,以海棠為題材的名畫也不勝枚舉。比如陸游曾作詩:“雖艷無俗姿,太皇真富貴。”形容海棠美麗高雅,抑或是“猩紅鸚綠極天巧,疊萼重跗眩朝日。”形容海棠花鮮艷繁茂,朝日爭輝。南京的海棠花,綻放在春日裡,花未開時,花蕾紅艷,似胭脂點點,開後則漸變粉紅,有如曉天明霞,在人們的注目中,盡情而瀟灑。花開時香且麗,劉子翠有雲:“幽姿淑態弄春晴,梅借風流柳借輕,......幾經夜雨香猶在,染盡胭脂畫不成......",海棠似嫻靜的淑女,亦嫵媚動人,雨後清香猶存,花艷難以描繪。

3. 則去偷香竊玉上用心,又不曾得甚,自從海棠開,想到如今。 求愛情 怎麼解

我個來人的淺見:

這個簽的源意思是說,求簽之人意在「偷香竊玉」,卻又求之不得。於是,從海棠花開的時候就愛上了這個人,但這段戀情一直沒有成,求簽者思念對方到如今。【古時解簽說是求簽人動機不純,旨在偷香竊玉,批評求簽人不是真心愛人,而是攀附權貴或者是為了錢財。我個人覺得,如果是這樣,何必「自從海棠開,想到如今」?海棠花古稱「斷腸花」,花語是「苦戀」。所以我認為簽中專門用海棠來比,應該是側重於說求簽人,求而不得,苦苦思念著對方。但不管怎麼說,這個簽,求愛情,應該是不成的意思。求,卻不曾得。苦戀著對方。】

我個人覺得這個最多解出了你現在的狀態,預知未來,再求一個吧。。。。

4. 海棠花的散文

【關於海棠花的散文精選1】

那年,我們辦公室搬遷,該搬的東西基本上在新辦公室就位,最後只剩下一盆海棠,同科室的小李氣喘吁吁地搬著它,站在新辦公室門口說:“這盆海棠放哪?”科長急忙用手指著我的辦公桌,應聲道:“就放在窗下三惠辦公桌頭吧.”於是,這株海棠便經常出現在我的視野里。

我默默瞥一眼那株大葉海棠,又矮又小又瘦,盆中的黑土臟兮兮的,葉片皆是星星點點的麻臉,從未見它開過花,像一棵山澗里的野蒿,留它何用?扔掉算了,我不願經常在眼前看到它那猥瑣的形象,令人心裡不舒服,但領導喜愛,只好聽其擺布了。

我想起古代名士卻偏愛海棠,宋人蘇東坡描述:“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燒高燭照紅裝。”還有詩句贊道:“嫣然一笑竹籬間,桃李滿山總粗俗。”金人元好問也有詩句吟道:“枝間新綠一重重,小蕾深藏數點紅;愛惜芳心莫輕吐,且教桃李鬧春風。”他們把海棠描繪得如此高雅,讓我費解。

冬去春來,在我桌邊的那珠海棠瘋長起來,進入初夏竟超出辦公桌半米高。好像天天都在變,葉子又肥又大又嫩又綠,顏色由淺變深,生機勃勃,這使我對它有了好感。

某日,我心裡頗煩,默默坐於辦公桌旁,緊蹙眉頭,透過寬大的玻璃窗口,仰望窗外那藍天高空,飄盪著幾朵白雲,在緩緩變化著不規則的形狀。良久,收回目光,便不由自主地把視線落在面前那株大葉海棠上,細觀之,發現它的莖、葉、花都很奇特,心裡不禁一顫,原來海棠竟然這么美呀!

那株靜靜佇立的海棠,主莖有母指粗,像青竹節似的.。莖節處有小毛刺兒,並生發出許多幼嫩的枝叉,有長有短。主莖像一根支柱,支撐著那枝叉上寬大繁茂的葉子。這些葉子肥大而奇特,中間凹陷,勺子似的,正面呈深綠色,背面呈朱紅色,如同天上的紅雲。葉子邊緣有毛絨絨的如發絲細的小鋸齒。輕輕扒開葉子,葉下隱藏著一朵朵紅得像胭脂的小花,層層疊疊,簇擁在一起,似花環套花環,形成一個鮮艷的大花球。花瓣如同壓扁的小山桃,又像少女染紅的手指甲。嫩黃色的花蕊,包裹在花瓣中間,含而不露。朵朵盛開的鮮花,散發出淡淡的清香,沁人心脾。它默默地隱藏在海棠葉下,不願炫耀自己。由這些花點綴出的整株海棠,漂亮極了,這不由讓我想起詞人李清照的詞句:“試問卷簾人,卻道海棠依舊。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

我終於明白那些古人鍾愛海棠的情結,明白了科長為什麼不讓丟掉那盆海棠的原因。原來,它竟是如此之艷麗,如此之嬌媚,這不得不使我改變對海棠的看法了。從此,我精心養護這株海棠,使它枝繁葉茂、鮮花常開,使它為我們的辦公室增添一份生機和春意。

後來每當我細細觀賞這株海棠時,心裡就有一番感慨,假如當初很討厭它,把它扔掉,或挪走,或讓它乾枯而死,那我很難改變對海棠的看法,或永遠不會發現它的美;再如每人都像我這樣,老是帶著對事物最初的判斷眼光去審視一切,那我們的生活將會是怎樣呢?

【關於海棠花的散文精選2】

海棠花,艷麗、風流,歷代文人對之激賞,留下了許多有名的海棠詩篇。

唐末詩人劉謙稱它是“虢國夫人”:“煙輕虢國顰歌黛,露重長門斂淚袊。”宋崔晏乾脆把它當作楊貴妃來描寫:“渾是華清出浴初,碧綃斜掩見紅膚。”范成大形容它“曉鏡為誰妝未辦,沁痕猶有淚胭脂”。元好問詩賞:“枝間新綠一重重,小蕾深藏數點紅。”唐代有個詩人鄭谷,說“朝醉暮吟看不足,羨他蝴蝶宿深枝”,恨不得與花朝夕相伴。李清照,在雨疏風驟之夜醒來,濃睡不消殘酒,睜開眼第一件事就是對海棠殷勤相問。陸游,見海棠花在炎炎日光下,唯恐嬌容萎懵,居然寫了一道給天帝的奏章:“迄借春蔭”遮護海棠。蘇軾,見海棠如對紅顏知已,深恐其夜深睡去令已寂寞,寫出了“故燒高燭照紅妝”的妙句。明代王象晉《群芳譜》形容:“其花甚豐,其葉甚茂,其枝甚柔,望之綽綽如處女。”清人劉灝《廣群芳譜》則說:“悠然出塵,俯視眾芳,有超群絕類之勢。”吟詠海棠的詩文可以說不計其數,大約蘇軾謫居黃州之時所作的那首古風最是長篇。

海棠詩史上有一憾事,便是詩聖杜甫不詠海棠。

王安石說“少陵為爾牽詩興,可是無心賦海棠”。有人則認為杜甫不詠海棠,“不是為梅牽興,怕渠惱亂春心”。或者“定自格高難著句,不應工部總無心”。宋代初王禹偁考證說,杜母名海棠,故其不作吟誦,是因為避緯。

海棠還有一個遺憾,據說是沒有香氣香味。人稱海棠“有國色,無天香”。

據宋代陳思所撰《海棠譜》記載,宋代有個劉顏林與詩友說笑話時說:“生平有五恨,一恨鰣魚骨多,二恨金橘太酸,三恨蒓菜性冷,四恨海棠無香,五恨曾子固不能詩。”

張愛玲有著名的“人生三恨”:一恨鰣魚多骨,二恨海棠無香,三恨《紅樓》未完。

從海棠譜所記來看,張愛玲的“人生三恨”有“二恨”是從宋代劉淵材的“人生五恨”中“分享”過來的,只有“紅樓未完”是張加上去的,但是“恨紅樓未完”也不是張的“原創”。然而,世人皆以為“人生三恨”是張愛玲的著名品位品牌。我無意對張愛玲作評論,只是指出有關海棠之文史事實,以正視聽。

傳說,海棠原有天香,王母娘娘把她打下凡塵失去了香魂,因此只有有心人在幽靜中才能聞到她的清香。

其實海棠有香,只是薄香清淡些。袁枚有詩雲:“海棠自有香,只要靜中聞。”“暗中自有清香在,不是幽人不得知”。

我曾游四川潼川,專訪過海棠,昌州海棠就有香,昌州因而別稱“海棠香國”。下貼出海棠二首。

一、昌州海棠

宋劉淵材有言:“平生死無恨,所恨者五事耳,第一恨鰣魚多骨,二恨金橘太酸,三恨蒓菜性冷,四恨海棠無香,五恨曾子固不能詩。”張愛玲由是說,人生有三恨:“一恨鰣魚多骨,二恨海棠無香,三恨《紅樓》未完。”四川潼川昌州海棠恰好有香,因而別稱“海棠香國”。今我來,已過端陽。

道義常同骨氣違

興衰但與風雲合

豈是少陵無心賦

莫言無情恨喬繇

二、海棠

貪向春風舞蠻腰,半開時節最妖嬈

可憐蝶粉與蜂狂,蟾光一任薄香飄

鶯語依舊近老枝,褪盡東風女兒妝

何勞蘇子燒明燭,斗室攜來解語嬌

熱點內容
韶山鮮花快遞 發布:2025-02-06 06:56:38 瀏覽:41
前開的荷花 發布:2025-02-06 06:55:10 瀏覽:947
屋頂綠化盆栽 發布:2025-02-06 06:54:38 瀏覽:309
梔子花能放水裡養嗎 發布:2025-02-06 06:51:51 瀏覽:961
京都盆景園 發布:2025-02-06 06:45:04 瀏覽:959
褪色的玫瑰 發布:2025-02-06 06:44:07 瀏覽:745
毛峰蘭花香 發布:2025-02-06 06:42:30 瀏覽:792
貴港看荷花 發布:2025-02-06 06:33:15 瀏覽:106
野生金豆盆景 發布:2025-02-06 06:31:43 瀏覽:363
七夕情人節最後的說唱 發布:2025-02-06 06:31:04 瀏覽: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