鍾蘭花籌款
㈠ 朱德與蘭花背後隱藏的革命精神
蘭花,是中國久負盛名的傳統名花,它的品性高雅、純潔、倔犟,花朵端莊秀麗、清純大方,氣味清香淡雅、素樸幽遠,歷來被看作是一種堅貞、高潔的象徵。朱德一生鍾愛蘭花,幾十年如一日痴情不改。花如其人,花性與人品,互融一體,相映生輝。
喜歡蘭花由來已久
朱德喜歡蘭花,有著悠久的歷史。即便是在戰事頻發、軍情多變的戎馬倥傯間,率隊領軍作戰的總司令也要遣興培植、欣賞蘭花,對山中的野蘭小草施以熱情關愛。
在他20歲左右從軍雲南的時候,就非常喜歡一種開著白色花朵的野蘭花。每到春夏交季之時,這種野蘭花便會漫山遍野地燦爛怒放,煞是壯觀,美景如畫。當陣陣清風吹來時,蘭花的縷縷清香襲人,令人陶醉,心曠神怡,特別地招人喜愛。當時,由於經常四處作戰,流動性大,不能種花,朱德就找來瓶子養這些采來的野花。
再到後來,朱德的職位有了一定的升遷,他愛養蘭花的興趣依然不減。朱德征戰每到一地,總是一邊行軍作戰,一邊在山裡採集野生蘭花,然後再移植到他那些簡易而方便攜帶的「花盆」中。
時間一長,朱德認識了許多蘭花品種。在朱德留學德國的宿舍里,見到最多的還是蘭花。
1928年,朱德率領南昌起義部隊上井岡山和毛澤東率領的秋收起義部隊勝利會師。這個時候,朱德又一次在井岡山上驚喜地發現了久違的野生蘭花,並且記住了井岡山生長蘭花的主要地點。相隔30年後,朱德來到井岡山的某個地區視察工作,他依然記得當年井岡山的野生蘭花。在工作之餘,朱德興致盎然地爬山尋找記憶中的野蘭所在地。功夫不負有心人,朱德竟然找到了,高興地滿載而歸。他將蘭花移植到瓦盆里,帶下山來,千里迢迢地帶進了中南海的花圃。
情系北京中山公園「蘭室」
一向酷愛蘭花的朱德,革命勝利後,盡管身負重任,工作繁忙,仍然堅持種養和欣賞蘭花,這已成為他很少的業余閑暇生活中的重要內容。藝蘭、賞花,給朱德的生活增添了無窮的特殊情趣。
在朱德住處的陽台和花架上,到處都可以見到蘭花的倩影,聞到蘭花的清香。朱德清早醒來看,午覺起來看,晚上還要看,對蘭花是達到了痴愛的程度。他不僅愛蘭,而且精研《蘭譜》,說起蘭花,如數家珍。每當餘暇,朱德會惦記著心愛的蘭花,首要的事情就是給蘭花除草、培土、澆水和施肥。有時,還會面對蘭花,或駐足賞玩,或凝神沉思。他敬慕蘭花、贊美蘭花,一生還留下了許多賞愛蘭花的詩作,寄託了他一份濃濃的感情。
朱德是中南海有名的蘭花「先生」。他經常在工作之餘頻頻光顧中南海的大溫室,極有情致地去傾心養植和觀賞許多不同品種的蘭花。
誰要是來到朱德家裡,一進門首先就會被他滿屋子水靈鮮亮的大小蘭花所吸引。他在這個小天地里共種植有3000餘盆品種不同的蘭花,都是他長時間四處搜集來的,並且經常親自侍弄。他的客廳、辦公室、卧室,凡是能擱置花盆的地方,常有蘭香飄逸。這些賞心悅目的蘭花盆景,會令所有來客大為喜悅。
上世紀50年代後期,北京的中山公園開始養育蘭花,培植蘭花新品種。其時,公園從上海引進了一批品種優良的蘭花。朱德不知從哪兒知道了這條消息,一天,他乘車來到了中山公園,直奔蘭花圃。他細致地觀賞著每一個品種,足足兩個小時後,才帶著滿足的神情離去。
朱德一邊參觀蘭花,一邊和栽培蘭花的園丁們聊天。園丁們很快發現,已是古稀之年的朱德竟然對蘭花有著如此執著濃厚的興趣。他們深受感染,洗耳恭聽老人家的熱情指教。
朱德將自己多年養花的經驗滔滔不絕地介紹給大家。他說:「養蘭入門容易,但是,要精通它就難了。必須得窺天氣,測氣候,勤於護持,做到栽養有法、得法,蘭花才能生根發芽。」
他還語重心長地對園丁們道出了養蘭的目的:「蘭花是中國名貴品種的一種花卉,因栽養技術要求比較高,所以,以前只有有錢人家才能養得起它,只有少數人能觀賞到它。現在是新中國了,你們要養好蘭花,多養蘭花,讓老百姓都能看見蘭花的芳姿……以後還要總結栽養蘭花的經驗,逐步普及,讓蘭花進入尋常百姓家中。」
這是朱德第一次來中山公園看蘭花。此後,在周末或假日里,朱德常常來此觀賞蘭花,朱德若有什麼新品種的蘭花,也常帶去給中山公園養植。
大家見朱老總常送名貴的蘭花來,就想著哪一天能有幸進朱德的花圃去看看。可是,冷靜一想,中南海乃是黨和國家領導人居住的地方,不是什麼人能隨便進得去的。然而,出乎他們意料的是,他們的夢想竟然有一天真實現了。有一天,朱德興致勃勃地來到中山公園。他一邊觀賞蘭花,一邊與園藝工人親切地攀談起來。他從四川青城山的野生蘭談到西藏的「虎頭蘭」,從河南雞公山上的「蕙蘭」談到海南島的「海燕齊飛」,越談興趣越濃,最後索性要親自用他的蘇聯「大吉斯」轎車載上大家去他的花圃作一次參觀。未等大家反應過來,朱德已為大家打開了車門,然後又放下汽車裡面的加座……這是共和國第一元帥的專車呵!大家喜出望外,個個笑得都合不攏嘴。
不一會兒,車子在一個大溫室前停下。朱德笑呵呵地下車說,這就是中南海的花圃了。大家走進棚子一看,一陣激動和驚訝,慨嘆:這里簡直就是蘭花的海洋……
朱德如數家珍般地向大家一一介紹著這些心愛的蘭花:四川的「夏蕙」,廣東的「墨蘭」、「銀邊大貢」,貴州的野生蘭,無錫的「春蘭」……他微笑的面容與和緩的語音,連同身邊那潔凈雅緻的蘭花的海洋,無不讓人感到一種特別的意境,一種只有在大自然中才能見得到的寧靜和超脫。
中山公園初建蘭花室時,大家覺得門額上總該有個名字,大家不約而同地想到了朱德。有人向衛士長談了大家的願望,沒料想,幾天之後,就收到朱德手書的幾幅寫有「蘭室」的字幅,請中山公園從中選用。這散發筆墨濃香的筆跡厚重、朴實,真是字如其人。
中山公園按照朱德的要求,曾經多次派人到全國各地採集野生品種,交流養蘭經驗,先後共收集並養植了250餘個蘭花品種。每年都為群眾舉辦春秋兩次的蘭花展覽。
外出視察時尋蘭芳蹤、廣交蘭友
到外地視察工作,朱德有時也會在專列上帶上一些蘭花。而且,只要有條件有空閑,他總會到視察地長有蘭花的地方光顧一番,哪裡有濃郁蘭香飄溢,哪裡就留有朱德的足跡,朱德與蘭花簡直到了形影不離的地步。而且,朱德一向喜歡以蘭會友,不分身份、等級,只要蘭趣相投,一視同仁,結交了不少蘭友,其中有一些是蘭花專家、工程師、外國朋友,也有一些是技術工人、寺院和尚與業余愛蘭者。
解放後朱德來到四川視察工作期間,他總要在繁忙緊張的工作之中抽空到杜甫草堂、文殊院、人民公園等處參觀蘭花。1963年春天,朱德再次來四川考察時,還專程到青城山去採集過野生蘭花。他不顧70多歲的高齡,興味盎然地一直攀登到青城山上別致壯觀的一處景物「天然圖畫」上面,在遠離石階的一處山坡上終於發現了野生兔耳蘭。當時,朱德夫婦分外高興,對蘭花的喜愛之情溢於言表。
建國後不久的某一年國慶節前夕,朱德來到了久別數十年的南昌,在原任國民黨江西省主席的熊式輝公館、後為江西省領導同志楊尚奎夫婦居住處住了一段時間。在朱德下榻的院子里,有一片寬闊的草坪,長著幾株很大的桂花樹,芬芳四溢,這樣幽雅的一個地方,贏得了朱德的喜愛。他把幾十盆品種不同的蘭花從專列上搬了下來,擺放在桂花樹的四周。朱德便經常坐在石凳上,時而仰視金桂的挺拔和凝重,時而又俯看幽蘭的優雅和飄逸。老人家身處這種蘭香溫馨的懷抱中,怡然自得,恬靜安適,象一位在辛勤勞累之餘欣賞自己成功作品的慈祥可愛的老園丁。
有一回,楊尚奎和水靜去看朱德時,正碰上他和幾位衛士、秘書在桂花樹下擺弄蘭花。朱德一見他倆來訪,就喜得合不攏嘴。朱德夫人康克清聽到聲音,也從房子里走了出來。大家圍坐在石凳上談笑起來。水靜對朱德說:「我很喜歡蘭花的綽約風姿和淡雅清香,可是不管我怎麼細心侍弄,總也養不好。」
朱德一聽說水靜也是愛蘭的同道,便興致極濃地對水靜談起了蘭花經。朱德說:「蘭花是難侍候。蘭花生性高潔、倔犟,它討厭濃肥大水,討厭狎昵撥弄,討厭喧囂煙塵的糾纏。所以它的香味清雅幽遠,無與倫比,古人稱它為『香祖』,王者之香。」
1961年冬,朱德夫婦又一次來到了南昌,住在了濱江招待所的一幢平房裡邊。這次住的時間比較長,在南昌渡過了一個愉快的春節。3月間,正是春暖花開、草長鶯飛的美好季節。76歲高齡的朱老總不辭辛苦,又去臨川、大茅和井岡山視察。在井岡山期間,朱德興致勃勃地攀山越嶺,細致尋覓早年留有印象的野生蘭花所在地,親手挖了許多蘭花,高高興興地把它們帶回了北京。
1960年1月,朱德到貴州視察。當他在貴陽森林公園見到貴州的一些野生蘭花時,欣喜萬分。他分析情況,認為貴州的山川氣候適合蘭花生長,便向貴州園林部門提出應對這些野生蘭花進行系統的品種整理,把馴化培育和良種選育工作搞好,為祖國的大花園增色添香。朱德還即興欣然命筆,寫下了「馨同蕙蘭」4個大字贈送給貴陽森林公園。隨後又將自己親手培種的40餘盆「素心春蘭」、「送春蕙蘭」等優良品種的蘭花送給貴陽森林公園。
1961年3月3日,朱德來到廣州視察。忙完工作之後,他來到了廣州著名的越秀公園游覽風景。
在越秀公園內,一路緩緩觀賞下來,朱德對滿園的秀麗風光很感愜意。看到百花盛開,芳香四溢,鶯歌燕舞,尤其是看到了其中長有許多漂亮的蘭花,當即賦詩一首,直抒胸臆,表達了自己對蘭花的鍾愛之情:
越秀公園花木林,
百花齊放各爭春。
唯有蘭花香正好,
一時名貴五羊城。
廣州華南熱帶植物園的養蘭女工程師程式君回憶同朱德的交往時說,「朱總每次來,都很隨便,同我們以蘭友相交。他到蘭圃參觀時,也把我們帶去,藉以交流經驗。當他了解到我們植物園經費和人員都不足的情況後,便對我們說『我們交個朋友,我把北京的地址留給你,你在工作中遇到了什麼問題,隨時可以給我寫信,我盡力幫助解決。』他的和藹慈祥和親切關懷,使我終生難忘。」
每當朱德要離京外出視察時,他都要問一問中山公園,有沒有送給外省的蘭花品種。他總是走時帶去幾盆,返回時再另外帶回幾盆,為各地蘭圃穿針引線,傳遞交換,希望各地能夠廣泛交流,共同發展。
有一年,中山公園到廣東東北部山區去採集野生蘭花。他們沿著朱德指點的路徑去尋找,終於滿載而歸。當朱德看到這些熟悉的蘭花時,就向大家講述起幾十年前的崢嶸往事。大家從朱德身上發現了許多優如蘭花的高貴品格:質朴、堅韌、高潔、芬芳。用朱德的話來說,就是:「蘭花品質高潔,香氣純朴,歷來為人們崇尚,經濟價值也高。」當有人提到:宋代鄭恩肖畫蘭不畫土,以示蘭之高潔;魯迅也曾用「豈惜捐馨酬薪者,獨坐幽岩展素心」之句來比喻革命先烈的氣節時,朱德點頭稱是地說:「人們崇尚蘭的品格,所以稱陽春之時為『蘭時』,稱醇美之酒為『蘭觴』,稱親密摯友為『蘭友』。蘭花的這些品格和情操不正是代表著我們中華民族某些可貴的精神的嗎?」
愛蘭養蘭的坎坷遭遇
以前朱德喜愛養育蘭花,情理所致,能為常人所理解。但是,自從廬山會議之後回到北京,朱德愛蘭養蘭就變成了一種極其專注的嗜好,幾乎到了如醉如痴的地步。
朱德經常到中南海的花圃園里,一蹲就是半天。這時的朱德完全沉浸在萬花叢中,是他最為舒心的時刻。
女兒朱敏當時好長時間都不知廬山會議的內情,更不知朱德的內心活動。只是覺得父親從廬山回來後情緒始終低落,再也沒有了授銜時候的那種激情和喜悅。有時見他獨自一人孤坐在辦公室,什麼事也不做。有時母親康克清在旁邊話多了,他還顯得那麼厭煩,會用拐杖頭拚命跺地。朱敏明顯地感覺出父親很不對勁,肯定有什麼不愉快的隱情。
後來,她忍不住悄悄問媽媽,才明白在廬山會議上朱德作為受批評的領導人之一,處境變得微妙起來。朱德心情不好,變得更加沉默,更加痴迷種養蘭花。和蘭花為伴,他才能獲得些許的安慰,獲得心靈的釋放。
「文化大革命」開始後,國家的正常秩序被打亂了。人民代表大會制度也遭到嚴重破壞。從1966年7月7日第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舉行第33次會議之後,在長達8年零6個月的時間里,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委會再也沒有舉行過一次會議。連朱德種養蘭花,也有人在中南海貼大字報指責說這是「資產階級情調」。朱德看到後,只是很平靜地回到家裡對康克清說:「種蘭草還有這個事。」朱德沉默一會兒,輕嘆一聲,接著又補充說出自己的不同看法:「種蘭草一可以美化環境;二可以調劑老人的業餘生活;三可以出口為國掙外匯。」其實,客觀地講,朱德的這些見解非常深刻,言之有理。
為此,朱德在「文化大革命」一開始,便得了一頂大「帽子」——養蘭花是小資產階級情調!
朱德沉默地走進花圃,用手撫摸著一朵朵怒放的蘭花。這些來自祖國各地的蘭花,和他相伴度過了多少朝夕?給他緊張工作日程抹去多少疲憊?它們身上又留著他多少汗水?為養好它們,他在燈下查看了多少資料?……幾乎每一株蘭花,都有一段不平凡的來歷。嚴於克己的朱德,最後不得不忍痛割愛,把自己十多年收集來的6000餘盆蘭花,包括住宅里的蘭花,全部送給了中山公園。
中山公園的蘭花一下子多了,可是朱德的心卻空落落的了。離開蘭花的朱德開始整日沉默寡言,悄然無聲地孤坐在書房,打發沒有蘭花陪伴的寂寞日子。
賦閑的朱德眼前突然沒有了綠色,沒有了爭奇斗艷、芬芳四溢的蘭花,面對的是空寂無聲的房間,好像旺盛的枝葉被抽去了筋一樣,失去了生命的活力。在朱德眼裡,連陽光燦爛的日子彷彿都變得暗淡無光,毫無生機。朱德整天心煩意亂,度日如年。
然而,朱德畢竟是橫刀立馬賓士疆場久經考驗的元帥,決不會因失去蘭花就自暴自棄,意志消沉的。度過一段好似軟禁的生活後,朱德又堅強地站了起來,走出了家門,在門前空地來回地打量起來。心想:不能養花,我就種菜!
朱德像當年在延安參加大生產運動時那樣,揮動鋤頭,在自己門前開出一塊菜地。每天傍晚,也是從前放下手頭工作該去花圃的那個時間,他都要「下地」勞動一會兒,在地里擺弄一陣子才會比較滿足而輕松地踱步回家。到了家門口,他先站在門前,不斷地跺掉沾土。
家人每見他額頭上汗涔涔地淌著水珠兒,手裡捏著鋤頭把子,呼哧呼哧地喘氣時,都會擔心地問他累不累?
朱德總是笑呵呵地直搖頭,他那黝黑如農民的臉龐上浮現著收獲的喜悅。
也不知是與綠色有一種天然的緣分,還是有多年養花的經驗,朱德種的菜總比別人種的長得好,綠油油一片,特別引人注目。不多久,門前的菜地開始有了收成,先是青菜,後是萵筍,再後來是西紅柿、茄子、豆角,紛紛搬到了家中的餐桌上。每次收獲,朱德總是讓警衛員送些給他身邊的工作人員共同分享。
朱德在有了菜地後多少分擔了他對蘭花的思念。但是,朱德和蘭花結下了終身的不解之緣,他是無法割捨下這段情緣的。當1971年9月粉碎林彪反黨集團之後,老帥們的日子才有所好轉。朱德能夠自由行動後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去中南海看望他的蘭花。一進花圃,看見滿眼熟悉而神采奕奕的蘭花,好像看見了久別重逢的老友,朱德的眼眶都濕了,他心潮澎湃,感想萬千。他在花圃里,走走,停停,看看,久久地駐足在各種蘭花前,欣賞著,用心靈在與久違的蘭花進行著親昵、神聖的「對話」。
朱德離開花圃時,大家讓他再搬一些蘭花回去。朱德想了想,最後還是婉拒了。他覺得這些漂亮的蘭花養在公園里是他的心願,也是蘭花最好的歸宿。
從這個時候直到朱德離開人世,他再也未曾親手養植蘭花。
1976年春節來臨之際,同往年一樣,中山公園的蘭花又一次燦然開放。朱德這位與蘭花結下幾十年深厚友情的老人,手拄拐杖,同以往一樣再次來到蘭室賞花。在公園領導與技師的陪伴下,他圍著長長的展台,一盆一盆地仔細欣賞著,不時地提問,還說「今年素心的品種多了。」技師回答說「是的,但也有梅瓣的。」說著,技師舉起兩盆梅瓣蘭請朱德觀賞。轉完一圈後,他好象想起什麼,提出要去看看其他花室。來到唐花塢,他觀賞了溫室中的花卉。望著這些色彩繽紛、芳香四溢的美麗花卉,臉上露出滿意的笑容。不曾想,這次竟是朱德與中山公園蘭花的最後一面。
朱德這位與蘭花結下不解之緣的老前輩,他生前所養的蘭花,有好多至今還活著,年年芬芳吐艷,清香滿園。
「蘭花生於深谷,不以無人而不芳;君子修道之德,不因困窮而改節。」這是世傳《孔子家語》中用蘭花比喻做人應有氣節的話。顏師古賦蘭有:「惟奇卉之靈德,稟國香於自然。灑佳言而擅美,擬貞操以稱賢。」由此,在這些意形俱佳的蘭花身上,人們分明品賞到了朱德那可敬的人格魅力。
㈡ 新加坡植物園的中心游覽區
這是個有150多年歷史的植物園,園內有天然原始森林和特色花園。植物資源豐富,品種多樣,包括多種珍稀植物,尤其是新加坡國花「胡姬花」。植物園里處處都能看到它的姿態。胡姬花其實就是蘭花,但在東南亞地區,人們一直約定俗成地使用「胡姬花」這一叫法。 新加坡國家蘭花園位於植物園的中西部,包括3公頃的丘陵地,裡面種植著大量的蘭花稀有品種,包括有新加坡「國花」之稱的「卓錦·萬代蘭」。國家蘭花園園內有400多個純種和2000多個配種的胡姬花,總數達6萬多株。其中,以卓錦萬黛蘭(Vanda Miss Joaquim)號稱超級天後。1893年。卓錦小姐在當地意外發現這款原生鍾蘭花,罕見獨特,獲選為新加坡國花。
位於國家蘭花園西部的伯基爾館是一棟建於1886年殖民時期的木結構建築,面積約500平方米。該館取名自新加坡植物園的兩位前園長,艾傑·亨利·伯基爾(1912年–1925年) 以及他的兒子漢佛萊·摩里森·伯基爾(1957年–1969年)。這座建築在1969年以前是他們和植物園主管與園長的住所。在沒有空調的年代它寬大的屋檐和高挑的天花板為室內帶來陰涼。伯基爾館在2008年被市區重建局指定為受保護建築。其地面層可作為展覽和特別活動區。
從1962年開始,每當有貴賓來訪,新加坡都會用來訪貴賓的名字為培育出的新品種胡姬花進行命名,這項「胡姬花命名」儀式被視為對來賓的最高禮遇。
參加胡姬花命名儀式的名人既包括中國前總理朱鎔基的夫人勞安女士、南非前總統曼德拉、已故英國王妃黛安娜、前英國首相撒切爾夫人、美國第一夫人勞拉、日本皇室成員等政治人物,也包括成龍、裴勇俊等演藝界人士。至今,新加坡政府已為60多個「貴賓胡姬花」進行了正式注冊。由於新培育的胡姬花比較稀有許多名人之花還在實驗室里培植,並沒有公開展示,更不能大規模栽種。種植在名人胡姬花園中的有近20種,其餘的只能在照片中一睹芳容了。所有以名人名字命名的胡姬花都不能對外銷售。 嵐煙樓,也稱為低溫溫室,面積約500平方米,在國家蘭花園北部。這里試圖模仿熱帶高原雲霧森林環境以展示那些只存在於熱帶高原地區的蘭花。熱帶高山雲霧林有著涼爽的氣候和全年的高降雨量,在模擬涼爽的空氣狀態中,漂流霧和水流提供著高度真實感的熱帶地區高海拔環境。
自然主義風格的人造樹和石頭上掛滿了種植蘭花、 食蟲植物和植物。蘭花冷室內按它們的來源地分類,從舊世界 (主要在亞洲和非洲)到新世界 (主要中美洲和南美洲)。
陳溫祥是慈善家,植物學家,陳篤生醫院創始人陳篤生的曾孫。以他名字命名的陳溫祥霧室內種植許多顏色各異的配種蘭花。這里收集著許多稀有、 獨特和屢獲殊榮的蘭花品種。
這里還有一個特色是香草蘭,它具有攀援習性,香草是蘭花當中最知名的物種之一。香草蘭主要分布在熱帶和亞熱帶地區,從熱帶亞洲、 新幾內亞和西非到美洲熱帶約有 100 種。成熟在八至九個月的時間生產。 熱帶雨林位於植物園中心區的東部,面積大約有6公頃,其年代比植物園本身的歷史還要久遠。在這六公頃珍貴的原始熱帶森林中,由314種植物構成了一個多層次的生態空間,包括草本植物、蕨類植物、攀緣植物、灌木和樹木。一些樹木的高度達到50米,甚至早在1819年就已經在這里了。
在熱帶雨林中發現的豐富植物物種有重要的經濟性,如藤,果樹和高聳的南洋桐。這里有超過50%的新加坡稀有植物物種,熱帶雨林是新加坡自然遺產的一部分。
該雨林與蒂瑪山自然保護區都坐落於新加坡市內。新加坡武吉知馬自然保護區是世界上僅有的兩座市內存在熱帶雨林的城市之一,另一座城市為里約熱內盧的蒂茹卡。 姜園位於國家蘭花園入口南側,約1公頃的區域內匯集了超過 250 種姜科植物。各種各樣姜科植物有著許多驚人美麗的樹葉與非常有吸引力的花。該園的餐廳名為哈利亞餐廳。
2003年該園正式開放,由之前的蘭花園分出。 進化園位於植物園的中東部,這1.5公頃的花園提供了從地球的第一個生物開始的各個時期植物逐步進化過程。
這里有 「侏羅紀公園」華麗的樹蕨類和蘇鐵。 草葯園位於植物園的中部,面積有2.5公頃。這座花園展示了超過400種葯用植物。以南太平洋地區的葯用植物為重點設計為一個適宜安靜修養的地方。沉浸在寧靜的草葯園,發現植物的力量,可以治療和提高生活品質。
草葯園的植物信息僅用於教育目的。所有的信息和建議不用於診斷、治療任何疾病。在任何醫療用途前,必須咨詢醫生或有資格的醫療保健專業人員。部分植物可能具有毒性。 陸婉平鳳梨館得名於贊助者陸婉平女士。內部種植著大量鳳梨科植物,包括菠蘿等。1994年,從美國Shelldance苗圃購回一些獨特的鳳梨展品。
無憂花溪兩旁生長著黃花無憂樹和紅花無憂樹。其他的景點包括棕櫚谷、音樂廳、太陽花園和日晷花園。新加坡植物園內有三個湖泊,分別為交響樂湖、生態湖和天鵝湖。邵氏基金交響樂台位於交響樂湖上,植物園在每個周末會不定時的安排免費音樂會供遊客欣賞。其表演者包括新加坡交響樂團和新加坡華樂團。
2015年新加坡植物園將14公頃次生林納入自然區,同現有的6公頃雨林連為一體,使園內自然區總面積達到20公頃。重新發展後的自然區,將擴大森林棲息地,以更好地保育本地樹種。
㈢ 蘭花有了花苞才要春化嗎
蘭花春化大多是指春蘭和蕙蘭,以前的說法是春蘭與蕙蘭如果不經春化,就不會開花,或者開花低矮而沒有香味。好攝農夫以前也遇到過未經春化的蘭花,開出花朵是貼地花(如圖一)。花朵的大小與花葶的高度完全不成比例,這樣的蘭花在審美這一關就通過不了。
蘭花本是野山草,它在野外經過長期的進化,早已適應了四季的輪換。正所謂:春生、夏長、秋收、冬藏。植物不光每天有生物鍾,每個季節也有生物鍾。如果不春化,蘭株的生物鍾就會紊亂,最明顯的就是冬天蘭苗會一直長,但到了夏天蘭花的抗性卻不好,容易得病蟲害。
看到這里,應該明白為什麼很多蘭友常抱怨一件事了吧:溫室中的蘭苗不好養,反而野生蘭那些破葉子的更容易活。這就是因為有些溫室苗為了一年能發更多的苗,忽略了蘭株需要低溫刺激它的抵抗力。
㈣ 蘭花有什麼象徵意義有什麼精神內質
蘭花象徵了一個知識份子的氣質,以及一個民族的內斂風華,蘭花象徵高尚。內很多關於蘭容花的詩句如;蘭生幽谷無人識,客種東軒遺我香。
拓展資料
蘭花還有民族上的深沉意義。在中國傳統四君子梅、蘭、竹、菊中,和梅的孤絕、菊的風霜、竹的氣節不同,因此對於蘭花,中國人可以說有著根深蒂固的民族感情與性格認同。
對於中國人來說,,蘭花君子謙謙,溫和有禮,有才而不驕,得志而不傲,居於谷而不自卑。飄逸俊芳、綽約多姿的葉片;高潔淡雅、神韻兼備的花朵;純正幽遠、沁人肺腑的香味自古以來受人喜愛。所以,在中國傳統文化中,養蘭、賞蘭、繪蘭、寫蘭,一直是人們陶冶情操、修身養性的重要途徑,被譽為"國香"、"王者香"的中國蘭花成了高雅文化的代表。
自古以來人們就把蘭花視為高潔、典雅、愛國和堅貞不渝的象徵。。蘭花風姿素雅,花容端莊,幽香清遠,歷來作為高尚人格的象徵。 幽蘭生前庭,含薰待清風。 蘭花被譽為「花中君子」、「王者之香」。
㈤ 「一株蘭草千幅畫,一箭蘭花萬首詩」,中國人對蘭花情有獨鍾,這是為什麼呢
蘭花以抄它特有的葉、花、香襲獨具四清(氣清、色清、神清、韻清),給人以極高潔、清雅的優美形象。古今名人對它品價極高,被喻為花中君子。在古代文人中常把詩文之美喻為「蘭章」,把友誼之真喻為「蘭交」,把良友喻為「蘭客」。 早在春秋時代的二千四百年前,中國文化先師孔子曾說:「芷蘭生幽谷,不以無人而不芳,君子修道立德,不為窮困而改節」。蘭花的花語象徵代表了淡泊,高雅的含義。 人們養蘭,更多的是為了怡情,為了欣賞。人們賞蘭,不僅要欣賞外在的自然美,也追求蘭花的精神美,而追求蘭花的精神美時往往將感情寄託在蘭花的自然美之中,在自然美中尋覓其精神之所在。素花蘭花從外表上看,清新高雅、晶瑩碧透、一塵不染、純潔雅緻,不以無人而不芳,不以艷麗取龐,見之使人忘俗,心靈頓受凈化。素花蘭花更能寄情於斯,表現蘭如其人的氣節、高雅和純潔,這是人們崇尚國蘭素花的又一重要原因。
㈥ 為什麼很多人喜歡養蘭花,為什麼那麼多人喜歡蘭花
提起為什麼很多人喜歡養蘭花,大家都知道,有人問為什麼那麼多人喜歡蘭花,另外,還有人想問為什麼喜歡蘭花的人那麼多?蘭花的魅力何在?你知道這是怎麼回事?其實養殖蘭花那招員工我本人喜歡蘭花但又不董,想一邊學邊學點技術,但也的若慮經濟收入!∞,下面就一起來看看為什麼那麼多人喜歡蘭花,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為什麼很多人喜歡養蘭花
1、為什麼很多人喜歡養蘭花:為什麼那麼多人喜歡蘭花
蘭花是花中的君子;真可謂;葉是精神花是情,綠意楚楚撩人心.一縷縷清香,沁人心脾;一束束花朵,點綴絢麗的春天!蘭花是花中的君子;風姿素雅,花容端莊,玉面含嬌.一枝在室,幽香四溢,具有很高的觀賞價值!
2、為什麼很多人喜歡養蘭花:為什麼喜歡蘭花的人那麼多?蘭花的魅力何在?
我很喜歡養花,也養過很多花,其中,蘭花(洋蘭)是我的之一。洋蘭花艷,個人感覺,在北方洋蘭比國蘭更好打理。我主要說說為什麼喜歡洋蘭。
喜歡蘭花主要是因為它奇,美。美我就不說了。說它奇,是因為許多蘭花通過擬態來為自己繁衍生息,有些蘭花模仿雌蟲,還散發著特殊氣味吸引雄蟲;有些蘭花密布黑色斑點模擬蚜蟲,吸引其天敵為它傳粉等。蘭花的生長方式也很特殊,需要和細菌共生。最典型的就是天麻。另外蘭花的種子像煙塵一樣細小,只有被細菌侵染才能發芽。有些蘭花真的是很香,最常見的是小桃紅,幾朵小花滿屋飄香。您沒聞到可能是沒遇到有香味的品種,而且洋蘭大多無香。洋蘭的花期很長,單朵既能達到一個月以上。月季雖然持續的花期很長,但盆栽效果就不是很好。其實我也很喜歡月季玫瑰,很喜歡奧斯丁月季和其他歐月,鬱金香雖然漂亮可是每年都要買,自己樣不好,而且無香,花期也短。
洋蘭有很多種,最常見的就是蝴蝶蘭吧,還有洋蘭的卡特蘭。文心蘭像是在翩翩起舞,石斛蘭也很美,綠綠的枝條就能開花,蕙蘭感覺一般吧,兜蘭比較喜歡硬葉兜蘭,杏黃兜蘭,杓蘭也是很美的,像杓蘭,尤其是白花變種。如果這些都太艷了,獨蒜蘭,白芨,竹葉蘭還是挺不錯的。國蘭經過這么多年的炒作,蘭花儼然成了一般人難以企及的只有用錢衡量「君子」。相比洋蘭的價格就更平易近人。而且國蘭品玩的規則太多了,外人很難欣賞,沒意思。洋蘭就很簡單。
蘭花的魅力可能只有深入了解之後才會被發現吧。就算我在這里說的天花亂墜,不了解也不會感興趣。建議您先養養看。洋蘭大多是附生類,養殖方法也和其他的花很不一樣,可以種在盆里,也可以固定在大樹上任其生長作為點綴。
3、養殖蘭花那招員工我本人喜歡蘭花但又不董,想一邊學邊學點技術,但也的若慮經濟收入!∞
“三分栽,七分養”,這是古人的養蘭經驗。養護好壞關繫到蘭花是否繁茂和能否開花,所以前人對此十分重視是有道理的。下面具體介紹養護和管理蘭花的方法。什麼人喜歡蘭花。
一、場所
蘭花放置的場所很重要,它直接影響蘭花的生長發育。蘭花一般在春、夏、秋三季放在露地(夏季放在露地蔭蔽處),冬季則放在室內。室外要四周空曠,空氣濕潤。室內要有充足的,朝南。這樣,有利蘭花生長。蘭盆放在木架或桌子上,不要放在地面上。為什麼說富人養蘭花。
二、蔽蔭
蘭花多屬於半植物,多數種類怕陽光直曬,需適當遮蔭。蘭花在4月上、中旬,可多照陽光促進其生長。4月下旬以後要適當遮蔭。夏蘭、秋蘭中直立性葉的品種放在蔭蔽處的南面,使其適當多受陽光;垂葉性的秋蘭和春蘭,每天以受兩小時的光照為好。從6月開始到9月,每天要提早蔽蔭,如用蘆簾可以用密簾或兩層稀簾。10月以後天氣轉涼,陽光較弱,可推遲蔽菜,但中午前後仍需注意做好蔽蔭工作。
三、防雨
蘭花可淋小雨,但要避霉雨、陣雨或連續下雨。在霉雨季節,特別要做好防雨工作。自6月下旬至9月中旬,常有陣雨。如下雨時間短,而雨量又小,在傍晚應多澆水,使盆內熱氣,否則會使蘭花損傷,甚至爛根枯死。如果陣雨後接著又出太陽,需及時蔽蔭,以免地上熱氣上升影響蘭花生長。為什麼有錢人養蘭花。
雨的季節,正值蘭花抽生葉芽的階段,如盆土太溫會引起葉芽生長不好或招致病害。此時,可撒少量草木灰,以調節盆土濕度。
四、澆水
花諺說:”干蘭濕菊”,這話有一定道理。一般說,蘭花以八分干,二份濕為。如果過濕,容易使花爛根而死。澆水的原則應是:干則澆,濕則停,適當偏干。具體掌握時,一般應注意:在生長期(5-6月底)應適當多澆水,抽生葉芽期(約3-4月)和開花期(約3-4月)應適當少澆水,休眠期(冬季),則更應少澆水或不澆水。花盆大而蘭花植株小的應少澆水,盆小植株大的應多澆水。氣候炎熱乾旱時應適當多澆水,冷涼時(如霉雨季節等)應少澆或不澆水。新從山上挖來的蘭花,如果根系稀少或斷根較多,要少澆水,使盆土干一點,這樣不致爛根,有利於抽生新葉。
古人說的:”秋不幹,冬不濕”的經驗,是對春蘭、夏蘭怎樣澆水的很好總結。但在北方一些地區,由於冬季、春初氣候過於乾燥,也不有使蘭花過於乾燥。
澆水時間:夏秋兩季以在日落後澆水,使蘭花葉面在入夜前乾燥為宜,也可在清晨澆水;冬春兩季以在日出前後澆水為好。不可在太陽的灼曬後驟用冷水澆灌,以免土溫降低,影響根系吸水,干擾生理平衡。澆水量不可過大,以利抑制病害發生。
澆水方法:澆水要從盆籩澆入,不可澆入內,以免引起腐爛。
前人對蘭花澆水,有很好的經驗總結,例如於照在《都門藝蘭記》中根據一年內二十四個節氣分別提出了不同的澆水方法,茲節錄如下,供參考。但需注意兩點:一是《都門藝蘭記》是以的氣候為標準的;二是文中的月份是指農歷而不是公歷,如”正月”實際上是公歷的二月。蘭花不好看為什麼那麼多人玩。
1、立春、雨水,春蘭已著花,土不宜太干,沿盆籩微微潤濕;秋蘭盆如未乾至底,不澆。
2、驚蟄,春蘭盆干至半盆(上空下實)時,可以潤水,惟不宜多,秋蘭同前。
3、春分,春蘭已花謝,忌,盆半干時可潤水。
4、清明、穀雨,盆土勿使過干,每5天潤水。
5、立夏,蘭開始出房,宜澆透水一次。
6、小滿,盆土勿過乾和過濕,葉上生斑即為過濕,新芽枯尖即為過干,每4天澆水一升(約干茶杯),使盆土自下而上2/3濕潤為宜。能把蘭花養好的人。
7、芒種,氣候乾燥,更宜注意勿過干過濕。中國人為什麼對蘭花情有獨鍾。
8、夏至,盆土忌過干,若遇大雨,只能忍受一日,如連朝陰雨需將盆移置通風處。為什麼那麼多人喜歡養蘭花。
9、小暑,此時空氣過濕,盆土不可過濕,盆宜放於通風處,若燥熱少雨,每2天澆水一升,大雨或大濕一次,必須俟干至盆土2/3,否則不宜再澆。人們為什麼對蘭花情有獨鍾。
10、大暑,盆土易一底,需注意每天只宜大雨或大濕一次。
11、立秋,蘭於此時正需水分,每3天需澆水2升,並宜秒為避風。
12、處署,每5天澆水一次,除連朝霾雨外,可令其受雨露。
13、白露,秋蘭較春蘭尤需勤澆水,但水濕之後必須大幹,始可再濕。人們喜歡蘭花的原因。
14、秋分,秋蘭若已出花,澆水宜稍少;若未出花,澆水宜稍增加。
15、寒露,秋蘭宜澆透水,春蘭則不宜透宜潤。
16、霜降,蘭宜入房,澆水時間改為日中,澆後需置日中曝1-2小時。
17、立冬,只宜潤水,每5天約半升。
18、小雪,花房忌暖,不宜過濕,若過可引起爛根、瘢葉以至枯萎,若盆不幹至底,只需稍潤土皮。家裡千萬不能養蘭花。
19、大雪,秋蘭不需水,春蘭宜微潤
20、冬至,均不宜灌溉。蘭花讓我們想到什麼人。
21、小寒,均忌澆水。
22、大寒,秋蘭仍不需水,春蘭可微潤以水。男人為什麼喜歡養蘭花。
五、施肥
蘭花施肥要看蘭花生長情況來決定。凡是生長而無病害的可以施肥,生長差的,則不可施肥或少量施肥。新從山上挖來的蘭花新根未發前切忌用肥,需經1-2年的培養,待新根旺盛時才可施肥,否則易遭枯死。
一般說,在6-7月當蘭花葉芽伸長約1.5厘米時,可施用1-2次稀薄腐熟的液肥(不宜用化肥),但在高溫季節不宜施肥。到8-9月再施1-2次腐熟稀薄的液肥。素心種的蘭花,可施用1-2次草木灰浸出液,效果甚好。施肥時間在傍晚進行,第二天清晨再澆一次清水。
區別蘭花是否需要施肥,較簡便的方法是看葉色的深淺。葉現黃而薄是缺肥,應追肥;葉呈黑而葉尖發焦是施肥過多,應停止施肥。
肥料,可用上面介紹過的各種辦法肥料。施用這些肥料時,需加水8-9倍稀釋,切不可過濃。施肥時,要施入植株的根際,切不可施到葉面上。蘭花主要施肥次數及日期
次數日期類別次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備注
春蘭類六月下旬七月中旬八月中旬九月上旬第四次要特別稀薄
夏蘭類六月下旬七月中旬八月中旬九月上旬第四次要特別稀薄
秋蘭類六月上旬六月下旬七月下旬八月中旬第四次要特別稀薄我喜歡蘭花的原因是什麼。
六、修剪
在蘭花培養中要不斷進行修剪。在老葉枯黃時應及時剪去,以利通風,有些葉子的葉尖乾枯也應剪除。尤其是有病蟲為害的葉片需及時清除,以免傳染。在剪病的葉子時,用的剪刀不要再來剪無病的葉子,以防傳染。如用同一把剪刀,則需進行消。
名貴蘭花花芽出土之後,如花芽太多,應留壯芽,將其餘瘦小的花芽除去,每盆以留1-2朵花芽為宜。如花芽太多,既會使年當的花開不好,又要過多消耗母本養分影響下年開花。一般蘭花可不剪除花芽。
春蘭的花,約開半月,即需將花剪除;夏蘭的花,到花序上一朵後一周時,也應將花序剪除。名貴的品種不應使其受粉結實,否則影響翌年開花。如果作為雜交育種的,則另需加意培養,使其果實飽滿成熟。
七、防寒
秋蘭宜提早做好防寒工作,如氣溫在2-3℃時,即可搬入室內。寒蘭生長在南方更需提早防寒。春、夏蘭耐寒性較強,如有冰凍出現也要及時搬入室內。室溫能1-2℃即可越冬。萬一有嚴重寒流侵襲,室溫降到零度以下時,需及時進行加溫,一般能室內不結冰就好。為什麼喜歡蘭草。
在室內,秋蘭需放在向南的一面,春、夏蘭放另一面。在中午前後,朝南和東南面要開窗通風(秋蘭在攝氏1-2℃的陰天,不可開窗,以防冷風吹襲凍傷葉子)。秋蘭冬季喜干一些,其餘蘭花盆土宜濕潤。
八、摘花
對生長差的蘭花,每叢葉子不多,或根部不好的,應進行摘花。對較好的品種,春蘭可適當地摘去1-2個,夏蘭待伸長時留1-2個,其餘的可摘掉,這樣花可開久些,又可使新葉多抽,老葉也不易枯死。
名貴春蘭花開3-5天應摘掉,使葉芽生長茁壯;夏蘭的花開到頂上一朵時也可離盆面厘米處剪下。
九、防汛為什麼中國人喜歡蘭花。
栽培場所如四周空曠,地勢較高,夏季遇有大風或台風過境時,需做好防風工作,以免夏蘭或寒蘭的葉子被折傷。為什麼男人喜歡蘭花。
十、噴霧喜愛蘭花的人的品性。
養殖蘭花那招員工我本人喜歡蘭花但又不董,想一邊學邊學點技術,但也的若慮經濟收入!∞
乾旱季節,每天傍晚在放置盆花的陽台上進行噴霧,主要使地面,增加空氣濕度。蘭花的盆面也要進行噴霧。噴霧時要向上噴,使霧點落下細勻,葉面濕潤,這樣可蘭花生長良好,葉面富有光澤。為什麼有錢人家裡都養蘭花。
十二、病蟲害防治
要進行殺菌處理(在烈日下曝曬即可),以防病害發生。蘭花在多雨高溫的季節最容易發生白絹病,可用托布津倍液或波爾多液噴施預防。如發病嚴重可用托布津-倍釋,每隔7-10天噴一次。蟲害中以介殼蟲發生最多,此蟲附著在葉的基部,如發現介殼蟲,應及時剔除。如要避免介殼蟲侵襲,從4月份開始,可用””倍液防治。養蘭的人多不多。
為了抑制蘭花病害的發生,除平時對盆土的干濕度應作適當的控制外,還應在花盆的選上盡可能多用泥盆,少用釉盆。特別對生長差的新從山上挖來的蘭花必須用泥盆栽種。這樣做使盆土容易干,可促進蘭花生長,減少發病
關於蘭花該怎麼養好?
1、盆土要求:以含大量腐質、疏鬆、排水良好的中性偏酸性土壤為佳,PH值一般為5.5至6.5左右,四川多採用峨嵋土及「興宏牌」精製蘭花植料,更普遍的是採用「竹根泥」及山區闊葉林下的腐葉土栽培蘭花。
2、放置場所:蘭花在春、夏、秋可在室外及陽台蒔養,要求選擇通風良好、空氣濕潤、又無環境污染處。靠近池塘、河濱當然好,至少要喬木或竹林及置遮陽網,減少陽光照射降低溫度。蘭盆放在木架(或鋼架)上,若放地面要墊以磚頭,居家陽台也可以用白鐵皮製小水壇貯水墊上磚頭蒔養,增加濕度。養蘭花的人什麼心態。
3、適當遮蔭:蘭花多屬於半蔭性植物,多數種類怕陽光直曬,需適當遮蔭。蘭花4月上中旬可去網開窗,多照陽光促其生長。5月份除中午陽光外,可照6個小時;從6月開始,全天候遮蔭,10月以後,除中午外,可以全敞開養護。記住諺語:「蔭多葉好,陽多花好」。
4、合理施肥:蘭花本吃「素」,施肥要看所選盆土及生長情況而定。凡是生長無病害的可以施肥,生長差的則不宜施肥或少量施肥。新植上盆根未發全的蘭花,需經1—2年後方可施肥。一般6—7月當蘭花葉芽伸長約1.5厘米時,每隔三周施一次腐熟的液肥(濃度以稀為宜約10%)。忌用化肥,如遇高溫季節不宜施肥,8—9月每隔二至三周施一次稀釋液肥。蘭花每次施肥宜在傍晚進行,早晨澆清水,叫「回水」。
5、適當澆水:蘭花澆水以雨水和泉水為好,自來水或淘米水需隔夜使用。澆時從盆邊澆,不可澆入內。澆水量應按照氣溫、盆土干濕程度及蘭草生長情況而定。葉大多澆,葉細少澆。4—5月新芽尚未生土,盆土宜干一些,過濕新芽易腐爛;6—9月為蘭花新芽生長期,澆水量要增加,晴天每日清晨或澆水一次,切忌中午烈日澆水。秋天的酌情減少水量,可採用葉面噴霧水,盆土潤濕為好,冬季更應控制水量,「八成干,二成濕」為宜。
6、傍晚噴霧:蘭花原生長在空氣濕潤的環境,所以乾旱季節里,除蔽蔭外,還必須傍晚噴霧,增加空氣濕度,降低溫度;也可向盆蘭地面(檯面)上澆水,「一冷一熱」更能激發蘭花生長。
7、防風防雨:「二月風」老葉黃退屬正常現象,可剪去枯枝敗葉。蘭花可淋小雨,但忌霉雨、暴雨或連續下雨,否則易爛心、爛葉。雨的季節,可適當撒少量草木灰。古代為什麼喜歡養蘭花。
8、修剪摘花:在蘭花培養中要經常剪去枯黃斷葉和病葉。以利通風。名貴蘭花,如花芽太多,只留壯芽,每盆1—2朵花芽為宜。春蘭開花半月後摘除,名貴蘭花7天應摘除,春蘭葉芽生長茁壯,來年開花更好。夏蘭花序上一朵花一周時,離盆面3厘米處剪下。
9、防寒保暖:蘭花因品種不同,原產地各異,抗寒性強弱也不一樣,所以冬天進房的時間及在室內放置的位置也不相同。寒蘭、秋蘭、報歲蘭生長在南方,宜在氣溫5℃時進室(或關窗圍網),並盡可能放在南面向陽處。而春、夏蘭抗寒能力強,可直至0℃時才進房,放在東北面即可。在晴天無風中午前後,朝南面或東南面要開窗,拉風。秋蘭在攝氏1—2℃的晴天,不可開窗。當然有溫室的,可用電光採暖。
10、防病治蟲:盆土一般要進行殺菌處理(烈日曝曬也可),以防病害發生。蘭花在多雨高溫季節最易發生白絹病,少量可用濕布刷除,盆量多可用—倍波爾多液或托布津,每隔7—10天噴灑一次。害蟲以介殼蟲(俗稱「蘭虱」)發生多,在孵化期間用1%和25%乳油倍液,每周噴灑一次。治標要治本,盆缽要稀密適當,高低擺放,增加透風,減少發生病害為宜。喜歡蘭花理由。
(二)蘭花養殖的生態習性
蘭花原產於我國。喜溫暖濕潤,特別以冬暖夏涼最為理想,切忌高溫乾燥。冬季要求以不結冰為好,3C~7C最宜,夏季以~為合適。在自然分布中,蘭花產地傍有溪澗,常年承受雨露,且年降雨量要求在毫米以上。要求上層深厚、腐殖質豐富,呈黑褐色的疏鬆肥沃、透水保水性能良好的微酸性土壤,PH5~PH6·5,忌積水。
蘭花喜陰,要求日照時間短,在自然分布中表明,春蘭要求樹蔭郁閉度在0.7~0.95;惠蘭要求0.5~0.8,光照時間較春蘭稍長;建蘭、墨蘭、寒蘭也要求大的郁閉度庇蔭。
蘭屬植物在原產地區有休眠的習性,這取決於雨季和旱季。通常旱季在冬天,是蘭花的休眠期,雨季在春夏季,是蘭花的生長期,能不斷綻蕾開花。
(三)蘭花養殖的繁殖方法
蘭花常用分株、播種及培養繁殖。卧室最適合放什麼植物。
l.分株在春秋兩季均可進行,一般每隔三年分株一次。凡植株生長健壯,假球密集的都可分株,分株後每叢至少要保存5個在一起的假球。分株前要減少灌水,使盆土較於。分株後上盆時,先以碎瓦片覆在盆底孔上,再鋪上粗石子,占盆深度1/5至1/4,再放粗粒土及少量細土,然後用富含腐殖質的沙質壤土栽植。栽植深度以將假球剛剛埋入土中力度,盆邊緣留2厘米沿口,上鋪翠雲草或細石子,澆透水,置陰處10~15天,土壤,逐漸減少澆水,進行正常養護。
2.播種繁殖蘭花種子極細,種子內僅有一個發育不完全的胚,發芽力很低,加之種皮不易吸收水分,用常規方法播種不能萌發,故需要用蘭菌或人工培養基來供給養分,才能萌發。播種選用尚未開裂的果實,表面用75%的酒精後,取出種子,用10%次浸泡5~10分鍾,取出再用無菌水沖洗3次即可播於盛有培養基的培養瓶內,然後置暗培養室中,溫度左右,萌動後再移至光下即能形成原球。從播種到移植,需時半年到一年。培養已獲成功,有條件的地方可用繁殖。
(四)蘭花的栽培技術外國人喜歡養蘭花嗎。
1.場地選擇要求四周空曠,通風良好,並靠近水面,空氣濕潤,無煤煙污染。場地的西南面,可種常綠闊葉樹,郁閉度應在0.7左右,這樣可減少午後陽光照射,調節濕度與溫度。
2.澆水以雨水或泉水為宜,不宜用含鹽鹼的水,如用自來水,應將水擱置數天後使用。澆水要看氣溫情況而定,春季澆水量直少,夏季宜多;梅雨季節正值蘭花抽生葉芽,盆土宜稍干;秋後天氣轉涼,澆水量酌減,濕潤即可。冬季在室內宜干,減少澆水次數,且宜於中午時澆。蘭花可淋小雨,但連續下雨或暴雨則易爛心、爛葉,故須注意防雨。
3.施肥栽蘭宜用餅肥,以草木灰4份、豆餅10份、骨粉10份混合拌勻,放於缸內,分幾次加水,使豆餅浸漲為止,後加蓋密封,經一年腐熟,再製成干粒。使用時放於盆面即可。如用全糞,也應經一年腐熟,摻水沖淡濾渣使用。一般從5月開始施肥,至立秋停肥,掌握薄肥多施。施肥應在傍晚進行,第二天清晨再澆1次清水。
4.遮陽及防寒除早春及冬季外,都要放在露天棚下。蔭棚要求通風良好,蘭花在3~4月間剛出房時,可以多曬太陽,以後蔽蔭時間漸增。冬季蘭花須搬入室內防寒,室溫1C~2C即可。另外,蘭花在春季出房後,秋季進房前,也要注意防霜。
5.病蟲害防治蘭花的主要病蟲害有:
(1)白絹病:多發生於梅雨季節。應注意通風透光,盆土排水良好予以預防,發病後可去掉帶菌盆土,撒上五氯粉劑或石灰即可。
(2)炭疽病:終年都有,高溫多雨季節更為猖極。防治方法除改善環境條件外,發病期可先用50%托布津可濕性粉劑~倍液噴治,7~10天互次,然後再輔以l%等量式波爾多液,每半月1次。
(3)蚧殼蟲:在高溫多濕、空氣流動不暢的情況下,繁殖最快。用常規治。
綜上所述,要養好蘭花,必須掌握其自然生長環境條件,採取合理措施,加強養護管理。據《養蘭訣》載:「春不出,夏不日,秋不於,冬不濕」,這便是我國養蘭經驗之概括。
小議蘭花的合理用葯
殺菌劑是防治農作物病害的葯劑,我們平時在防治蘭花病害時要根據不同類別的殺菌劑的不同性質、和作用方式選擇。一類是保護性殺菌劑,作用是在病原菌侵入之前用來處理植物或植物所處環境。需要在植物沒有接觸到病菌或病害發生之前使用,才能收到效果,如波爾多液、石硫合劑、鋅、代森鋅、等。
還有一類是性殺菌劑,這種殺菌劑我們經常接觸,它的特點就是具有內吸性,使用這類殺菌劑是在病原物已侵入植物體內或植物已經感病,此時施用用來減輕或消滅植物病害。在植物發病初期用葯,效果會更好。
各同病原菌的發病初、盛期也趨異,受外界環境的影響,尤其是被侵染作物的生長發育狀況和溫濕度影響較大,(因此,我們要養壯蘭苗)。大家在防治病害時,要能熟悉致病病原菌的生活習性及流行規律更好,可根據不同的季節和氣溫環境做好病害防治,這對葯效的有效發揮起巨大作用。各類病原菌所引起的作物病害不一樣,發病症狀也有明顯不同,因此在選擇殺菌劑時要求對症下葯。而且葯效應顯著、持久,不應盲目的追求葯劑的、廣譜,甚至「」,任它萬種病害,我只一種待之。這樣肯定是不行的。用葯時應該注意防止病菌抗葯性發展,就是不能連續用同一種殺菌劑,也不能一個生長期連續數次用同一類殺菌劑,尤其對內吸劑更應限制其使用次數,如生產中內吸劑可與百菌清、鋅等配合或輪換應用。
我們日常用葯應按照病菌侵染規律,採取相應的防治措施。在利用殺菌劑對蘭株直接噴灑時,應注意自然條件的影響,防止葯效失效或造成葯害。溫濕度較高時,所用葯劑濃度可適當減少些;對強光下易分解或揮發的葯劑,則應在陰天或傍晚時進行。
不同都具有一定的使用范圍,只有對它們深入了解,掌握其使用特點,才能正確選用,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多菌靈是大家普遍採用的內吸性殺菌劑,能防治幾十種真菌病害,子囊菌、半知菌對此葯尤為,但對細菌以及真菌中的卵菌引起的病害,所以,在確診斷植物感染真菌病害,反復使用多菌靈的情況下,應考慮換苯基醯胺類(如甲霜靈),此類葯主要用於由卵菌引起的霜霉病、疫霉病、腐霉病,而對其它真菌和細菌所導致的病害效果很差。
百菌清是一種非內吸性廣譜殺菌劑,對多種植物真菌病害有預防作用,它能阻止病菌孢子發芽,阻礙菌絲發育及孢子形成,並能防治對多菌靈產生抗葯性的病害,但對土傳腐黴菌引起的病害防治效果不佳。
所以,常換換殺菌劑,(花康據稱能殺一切病害,不知真假,我使用時不敢輕心,仍和其他殺菌葯混用)爭取限度的保護蘭株,使之免受病害折磨。蘭長的健康,蘭友們心也高興。
以上就是與為什麼那麼多人喜歡蘭花相關內容,是關於為什麼那麼多人喜歡蘭花的分享。看完為什麼很多人喜歡養蘭花後,希望這對大家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