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花園百科 » 海棠果幼苗

海棠果幼苗

發布時間: 2023-07-31 23:16:08

Ⅰ 木瓜海棠果的食用方法

生吃就行了,像蘋果那樣吃。也可以做蜜餞、果醬、果醋、果酒、果丹皮。有一種老北京名小吃凍海棠。
木瓜海棠屬落葉灌木或小喬木,高達7米,無枝刺;小枝圓柱形,紫紅色,幼時被淡黃色絨毛;樹皮片狀脫落,落後痕跡顯著。葉片橢圓形或橢圓狀長圓形,長5-9厘米,寬3-6厘米,先端急尖,基部楔形或近圓形,邊緣具刺芒狀細鋸齒,齒端具腺體,表面無毛,幼時沿葉脈被稀疏柔毛,背面幼時密被黃白色絨毛;葉柄粗壯,長1-1.5厘米,被黃白色絨毛,上面兩側具棒狀腺體;托葉膜質,橢圓狀披針形,長7-15毫米,先端漸尖,邊緣具腺齒,沿葉脈被柔毛。花單生於短枝端,直徑2.5-3厘米;花梗粗短,長5-10毫米,無毛;萼筒外面無毛;萼裂片三角狀披針形,長約7毫米,先端長漸尖,邊緣具稀疏腺齒,外面無毛或被稀疏柔毛,內面密被淺褐色絨毛,較萼筒長,果時反折;花瓣倒卵形,淡紅色;雄蕊長約5毫米;花柱長約6毫米,被柔毛。梨果長橢圓體形,長10-15厘米,深黃色,具光澤,果肉木質,味微酸、澀,有芳香,具短果梗。花期4月,果期9-10月。
栽培技術
田間管理過程中,應施足腐熟的廄肥做基肥,花後施1-2次拉姆拉翠姆復合肥。適時適當澆水,及時除草,以減少雜草與幼苗爭養分,在澆水後應及時鬆土,增加土壤透氣性,以促使肥料分解和減弱土壤水分蒸發。雨季注意排水,以免因水大引起爛根。毛葉木瓜耐修剪,在每年秋季落葉後或春季萌芽前進行,1次修剪,剪除重疊枝、交叉枝、病蟲枝、弱枝、徒長枝,以增加樹冠內部的通風透光。

Ⅱ 這是什麼果子乾果實1厘米大小,酸甜,果肉質厚,籽很小很少,比芝麻略大。

但是無花果吧,無花果就像你描述的樣子

Ⅲ 水果介紹

一種水果:蘋果
【詞語】蘋果(蘋果)
【拼音】píngguǒ
【解釋】
1.落葉喬木,葉橢圓形,有鋸齒,花白微紅,果實圓形,味甜,是普通的水果。
2.這種植物的果實。
[編輯本段]1.概括介紹
①名字
中文名稱:蘋果
英文名稱:apple
英文復數:apples
日語名字:リンゴ
韓語名稱:사과(sa/gua)
②營養價值
吃蘋果既能減肥,又能幫助消化,老人吃了會很好的。蘋果含有多種維生素、礦物質、糖類、脂肪等,構成大腦所必須的營養成分。 蘋果中的纖維,對兒童的生長發育有益,能促進生長和發育。蘋果中的鋅對兒童的記憶有益,能增強兒童的記憶力。但蘋果中的酸能腐蝕牙齒,吃完蘋果後最好漱漱口。
[編輯本段]2.分類介紹
蘋果是薔薇科(Rosaceous)蘋果屬(pomaceous)植物的果實,該屬約25種,蘋果樹是栽培最廣泛的果樹。蘋果是梨果的一種,由子房和子房外圍的組織發育而成。蘋果樹多為異花授粉,有2∼4%的花座果較為理想。雖然成熟蘋果的大小、形狀、顏色和酸度因品種和環境條件的不同而差異很大,但通常圓形,直徑50∼100毫米(2∼4吋),帶紅色或黃色。
蘋果品種數以千計,分為酒用品種、烹調品種、尾食品種3大類。3類品種的顏色、大小、香味、光滑度(可能還有脆性、風味)等特點均有差別。不少品種含糖較高,中等酸度,丹寧含量很低。蘋果除生食外,烹食方法也很多,常用作點心餡,蘋果餡烤餅可能是最早的美國式甜尾食。炸蘋果常與香腸、豬排等菜餚同食,尤其在歐洲是如此。
蘋果屬原產於兩半球溫帶。最早期的歐洲人已食用蘋果,並對之進行了改良和選育,一些品種早見於2,000多年前,在向美洲殖民前,歐洲已知品種達數百個。以後隨著移民浪潮湧遍北美,實生苗蘋果品種也到處傳播,變成當地傳奇人物的巡迴使者,在蘋果的傳播中起了主要作用,其中最突出的是查浦曼(John Chapman,綽號「蘋果佬」〔Johnny Appleseed〕),他在俄亥俄及印第安納廣泛種植蘋果。印第安人和設陷阱捕獸者可能也傳播了蘋果。
蘋果樹需要一定時期的休眠期,在冬季明顯的地區(一般在南、北緯30°∼60°之間)生長良好。再向北由於冬季太冷以及生長季短,栽培受限。種植蘋果需選擇排水良好的土壤,肥力不足時需施肥。起伏不平的小丘頂部或山坡最適於種蘋果,在這種地形下,於嚴寒的春夜、較冷較重的空氣會向下流入山谷,否則蘋果花及嫩果會被凍壞。以選定品種作為接穗,砧木通常為約18個月的耐寒苗圃實生苗,嫁接後1∼2年移植果園。6∼8年後方有相當的產量;在此以前,管理工作多限於除草除蟲,也要修剪整枝(尤其是最初5年),以使主枝分布合理,較弱的分枝也不會在果實的重壓下折斷。對成年果樹須嚴格按規定噴灑農葯以防治害蟲,這樣做可能亦可延緩其春季旺長、疏幼果及減少秋季落果。晚夏成熟的品種一般不宜貯藏。晚秋成熟的品種精心保管可貯藏達一年之久。在溫度略高於蘋果的冰點的條件下可將其保存較長時間。亦可將蘋果置於惰性氣體或成分受控制的空氣中貯藏。 蘋果
世界蘋果年產量約為3,200萬公噸。美國所產的蘋果通常有一半鮮食;約1/5用以制醋、果汁、果凍、蘋果泥等;約1/6做成罐裝蘋果醬及用作餡餅原料。在歐洲,很大部分蘋果用制蘋果酒和白蘭地。用制蘋果酒的蘋果佔世界產量的1/4。美國、中國、法國、義大利和土耳其是最大的生產國,法國、義大利、匈牙利、阿根廷、智利、南非和美國是最大的輸出國。蘋果富含碳水化合物和維生素A、C,所含纖維量多,亦為身體所必需。
①形態習性
蘋果樹,落葉喬木.樹高可達15米,栽培條件下一般高3~5米左右。樹干灰褐色,老皮有不規則的縱裂或片狀剝落,小枝光滑。單葉互生,橢圓至卵圓形,葉緣有鋸齒。傘房花序,花瓣白色,含苞時帶粉紅色,雄蕊20枚,花柱5枚。果實為仁果,顏色及大小因品種而異。喜光,喜微酸性到中性土壤。最適於土層深厚、富含有機質、心土為通氣排水良好的沙質土壤。
繁殖栽培用嫁接繁殖。砧木有喬化砧和矮化砧。常用喬化砧有:楸子、西府海棠、山荊子,矮化砧主要引進英國品種。採用寬行密植,行向南北。偏南部地區秋冬土壤封凍前栽植,偏北部地區春季解凍時栽植。蘋果自花結實力差,栽植時必須配置授粉樹。蘋果(Pyrus malus)的花、果實及樹形
②蘋果的繁殖習性
一、花芽和花:
蘋果的花芽分化,多數品種都是從6月上旬開始至入冬前完成,整個過程分為生理分化、形態分化和性細胞成熟三個時期。花芽為混合芽,花序為傘房狀聚傘花序。每個花序開花5—8朵,多為5朵,中心花先開,邊花後開,以中心花的質量最好,坐果穩,結果大,疏花疏果時應留中心花和中心果,多疏邊花和邊花果。花芽先發葉後開花,並從果台上抽生副梢,果台副梢抽生的多少、長短隨品種和結果母枝的營養條件而異。果台副梢抽生的力強(二個)、枝條長而壯的品種,如祝光,果實小,產量不高,結果枝群鬆散。對這類品種,應用疏1留1和摘心扭梢等方法控制副梢生長。副梢生長力中(1個或2個)、枝條短(10厘米以下)而粗的品種,如金帥、喬納金等,果實大、豐產,結果枝群緊湊,更新容易,連續結果能力強。副梢生長力弱(1個)、枝條短(3厘米以下)的品種,如元帥系、恩派等,果實大,結果枝群緊湊,易形成雞爪枝群,更新容易,但果台多為隔年結果,應多留預備枝,以減少大小年結果。
二、果實:
蘋果的果實是由子房和花托發育而成的假果,其中子房發育成果心,花托發育成果肉,胚發育成種子。果實的體積膨大,前期靠細胞迅速分裂的細胞數目的增多,後期靠細胞體積的膨大。
果實體積的膨大,中期到成熟之前較快,初期和末期較慢,果實重量以成熟前一個月增長最快。果實發育期的長短,一般早熟品種為65—87天,中熟品種為90—133天,晚熟品種為137—168天。
果實色澤是商品的重要指標。蘋果著色的好和差與糖分的積累、礦質元素的協調、環境條件和激素種類、含量等關系很大。後期控施氮肥,增施鉀肥,減少果皮的中的葉綠素,改善通風透光條件,提高日光照射度,做好排水,降低空氣濕度,噴施萘乙酸和2.4—D等激素,都可促進蘋果上色。
蘋果從花蕾出現到果實採收,一般有四次落花落果。第一次在終花期,花梗隨花謝而一起脫落,通常稱為落花。第二次在落花後一周左右,子房略見增大,可持續5—20天,稱為前期落果。第三次在第二次落果後的7—14天,果實已達到拇指指甲大,對產量影響較大,稱為生理落果,雲南一般發生在5月份,北方的物候期比雲南晚,發生在6月份,故稱「6月落果」。第四次在果實採收前,落下成熟或接近成熟的果實,故稱采前落果。
第一、第二次落花落果,主要是營養不足和授粉受精不良引起。第三次落果,除果實之間爭奪養分、胚內生長素缺乏外,是梢果爭奪養分激烈所致。因葉片的滲透壓大於幼果,爭奪養分的力量比幼果強,所以除枝時做好摘心、剪梢等抑制新梢生長外,還應及時追施謝花花肥,補充養分。
③種子:
為胚囊中的受精卵發育而成。蘋果的正常果實,每果有5個心室,每心室有種子2粒。在果實發育過程中,種子分泌激素刺激果肉生長,所以授粉受精良好、種子充實飽滿的,果形端正,果肉豐腴;反之,種子發育不良或無種子的一方,果肉凹陷瘦削而成畸形果,因此一定要配置授粉樹和改善授粉。
④對外界環境條件的要求:
溫度:
蘋果樹是喜低溫乾燥的溫帶果樹,要求冬無嚴寒,夏無酷暑。適宜的溫度范圍是年平均氣溫9—14℃,冬季極端低溫不低於-12℃,夏季最高月均溫不高於20℃,≥10℃年積溫5000℃左右,生長季節(4—10月)平均氣溫12—18℃,冬季需7.2℃以下低溫1200—1500小時,才能順利通過自然休眠。低溫時間不足,發葉、開花推遲而不整齊,有的花芽甚至不萌動,到了5月鱗片松開脫落,成為枯樁,嚴重降低產量;絕對低溫低於-30—-32℃,又發生凍害。據調查,蘋果在雲南省不同海拔和溫度地區的表現如下表。
表 蘋果在雲南不同海拔和溫度地帶的表現
海拔高度(米) 年平均氣溫(℃) 豐產性 果實品質 病蟲害 生長規律 適宜性
1800以下 15以上 差 差 重 不正常 不適宜
1800—2000 14—15 中 中 較重 較正常 次適宜
2000—2200 13—14 較高 次優 輕 正常 適宜
營養分析:
1. 蘋果中的膠質和微量元素鉻能保持血糖的穩定,還能有效地降低膽固醇;
2. 在空氣污染的環境中,多吃蘋果可改善呼吸系統和肺功能,保護肺部免受污染和煙塵的影響;
3. 蘋果中含的多酚及黃酮類天然化學抗氧化物質,可以減少肺癌的危險,預防鉛中毒;
4. 蘋果特有的香味可以緩解壓力過大造成的不良情緒,還有提神醒腦的功效;
5. 蘋果中富含粗纖維,可促進腸胃蠕動,協助人體順利排出廢物,減少有害物質對皮膚的危害;
6. 蘋果中含有大量的鎂、硫、鐵,銅、碘、錳、鋅等微量元素,可使皮膚細膩、潤滑、紅潤有光澤。
相關性群:
一般人群均可食用
1. 慢性胃炎、消化不良、氣滯不通者,便秘、慢性腹瀉、神經性結腸炎,高血壓、高血脂和肥胖患者,癌症患者、貧血和維生素缺乏者尤其適合。准媽媽每天吃個蘋果可以減輕孕期反應;
2. 腎炎和糖尿病患者不宜多吃。
食療作用:
蘋果味甘、酸,性涼,歸脾、肺經;
具有生津、潤肺,除煩解暑,開胃、醒酒,止瀉的功效;
主治中氣不足,消化不良,氣壅不通,輕度腹瀉,便秘,煩熱口渴,飲酒過度,高血壓等。
蘋果治小兒腹瀉配方
【配方】蘋果若干個。
【製法】將蘋果用開水洗凈,削皮,隔水蒸熟,搗爛成泥,備用。
【服法】每日4次,每次約一百克,一歲以下嬰兒每次約五十克,日服3~4次,此時不食其他食物,待症狀好轉後可減少吃蘋果泥,而適當增加牛乳酪。
【功效】益脾健胃,厚腸止瀉。還適用於經常大便溏薄。
食物相剋:
蘋果忌與水產品同食,會導致便秘。
製作指導:
將削掉皮的蘋果浸於涼開水裡,可防止氧化使蘋果清脆香甜。
蘋果栽培史
中國蘋果即綿蘋果,古稱柰,從有文字記載起,至少已有2200多年的栽培歷史;沙果作為果樹栽培大致也有2000年左右的歷史;海棠栽培則較晚。
一、柰的栽培歷史
柰最早見於西漢司馬相如的《上林賦》(公元前125-前118)中:"梈柰厚朴"。其中"柰"多數學者認為就是後來的綿蘋果,即中國蘋果的古稱。據《西京雜記》(公元3-4世紀間)記載:當時"上林苑"中的各種果樹,都是"初修上林苑時,群臣遠方各獻(的)名果異樹……"其中有"柰三:白柰、紫柰、綠柰"。柰既然以名果貢獻,則在原產地的栽培就必然更早了。公元3世紀20年代,曹植有《請白柰表》和《謝賜柰表》,《史記·貨殖列傳》中曾記述當時內地已大面積生產的幾種果樹,但並沒有提及柰。總之,根據漢代以來柰的名稱與內涵的變化,反映了中國綿蘋果也存在一個發展的過程。
二、西洋蘋果栽培歷史
19世紀中葉後,海禁開放,西方文化大量輸入,果樹資源交流更加頻繁。蘋果屬果樹也隨之引入。
1、早期蘋果引進概述 早期引種蘋果的途徑是多方位的。其中以山東最早,據煙台的地方史志記載,1861年美國長老會成員約翰·倪維思(John L.Nevius)受長老會派遣,由上海來山東登州(今蓬萊市)。因倪妻患病,1864年返美。1871年倪氏夫婦重返煙台時,帶來西洋蘋果、洋梨、美洲葡萄、歐洲李及甜櫻桃等果樹品種,在煙台毓璜頂東南山麓建園栽植,取名"廣興果園"。
2、20世紀前半期蘋果引種及生產概況 20世紀初,遼寧、山東蘋果發展較快。1909年旅順最大一處蘋果園(後改為旅順農場)中有國光96株、倭錦550株。日俄戰爭後,旅順、大連的租借權轉歸日本後,1909年在熊岳建立苗圃(1913年改為農事試驗場),再從日本引進一些主栽品種,1910年引入紅魁、祝光、旭和國光等;1914-1921年間又引入玉霰等3個品種。
3、蘋果生產恢復時期 從1950-1952年,國家採取了一系列休養生息政策,扶持農業生產,對果樹生產發放無息貸款,減免果業稅收,同時還在重點果區建立果樹技術指導機構,通過供銷社組織果品運銷,提高果農收入,促進了果樹業的復甦。在老蘋果產區,殘存的蘋果老樹迅速恢復了樹勢,主要病蟲害得到有效防治,並開始組建第一批國營園藝場(其中北方以蘋果為主),因此,產量急速回升。
4、50-60年代蘋果業的興起 從l953年起,中國農村互助合作運動興起,大大地鼓舞了農民發展生產的積極性,l955年農業部提出了"以互助合作為中心,大力提高現有果樹的產量和質量,有計劃地積極向山區、荒山擴大墾辟新果園",新建果園一律免徵農業稅,並相應改善購銷工作。
5、商品基地的建立與發展 從1985年起,由於蘋果收回投資快,效益高,除廣東、廣西、湖南、海南及上海等五地不適於商品生產栽培外,其他地區都把發展蘋果生產作為開發山區、脫貧致富或積累資金支持農業生產的重要手段,其中陝西省發展尤為突出,在渭北地區建立25個優質蘋果基地縣,秦冠、富士等品種佔了絕對優勢,產量也迅速上升,有後來者居上的趨勢。從1992年達到年產8.429×105t,僅次子山東、遼寧。1993年超過了遼寧,居全國第2位。1995年全國各省的面積與產量。
病蟲害防治
蘋果水心病又名糖化病,這是一種果實生理病,渭北旱塬果區的富士系、嘎啦系和元帥系蘋果受害比較嚴重,果實品質變劣,不耐貯藏。
發生特徵,多在果心處及其果實表面發病,有時果面表現很明顯,病果果皮呈水漬狀,透明似蠟,病果內部組織的細胞間隙充滿糖液而呈現水漬狀,病果內的質地較堅硬而呈現半透明狀,或稱斑點,病果有特異甜味,靠近果頂部或萼窪附近病斑多。
水心病是由於糖積累、鈣、氮不平衡而打亂了果實正常習性所致,推遲了採收果實,初結果樹上的果實,樹冠外圍直接暴曬在陽光下,出現日灼症狀的果實,以及在近成熟期晝夜溫差較大的地區,果實易發病,大果比小果發病多,平常善用高氮低鈣肥的果農,會加重果實發病。品種不同,抗病能力不同。
防治技術:加強栽培管理,增施有機、無機、生物菌肥(龍飛大三元),實行配方施肥,避免單施銨態氮肥,注意耕作保墒,勤修剪,巧留果,調整好葉果比例。
樹上補充營養,方法是:斯得考普+乳酸鈣或鈣利施。
通過實踐,這是一個解決水心果病的有效方法。

Ⅳ 海棠果種植越來越多,海棠果種植生長環境是怎樣的

海棠的種植環境是基礎。首先要知道,海棠不喜歡積水的環境,耐旱。因此,種植海棠的地塊應選擇光照充足、土壤肥力大、易於灌溉和排水的土壤。種植海棠前,應做好整地工作,首先對土壤進行消毒,防止殘留農葯和病蟲害影響海棠的生長。接下來根據海棠果實的種植密度挖種植穴,然後施足底肥。基肥可以是腐熟的農家肥,並添加適量的復合肥。開花後應適當添加鉀肥,主要是防止海棠枝條老化。海棠果實可以連續收獲,每次收獲都需要追肥,為新果實提供養分。

根據預定的種植間距,挖種植孔,將表土和底土分開,將表土和農家肥回填至坑底和坑中,將坑上部的原底土填平並拌入農家肥,將樹苗拉直即可。通過適當的灌溉、施肥和修剪,海棠可以茁壯成長。種植時,海棠可以享受其精緻優雅的花朵外觀,收獲美味的海棠果實。

Ⅳ 冬紅果和海棠果樹區別

冬紅果和海棠果樹從品種上來說是有區別的,冬紅果是觀賞性的園藝品種,海棠果是薔薇科的喬木種類,果實像小蘋果,是可以食用的,冬紅果的果實主要是用於觀賞,並不適合食用。

冬紅果和海棠果樹有什麼不同

一、品種不同

冬紅果和海棠果樹在品種上是有區別的,冬紅果是園藝品種,屬於蘋果屬薔薇科的落葉常綠喬木或灌木。海棠果樹則是薔薇科的喬木種類,屬於紅厚殼屬。兩個在品種上就不是同一種植物。

二、葉子不同

海棠果樹和冬紅果樹的葉子也是有區別的,海棠果樹的葉子呈卵形和橢圓形,在葉子的邊緣有明顯的鋸齒,在樹木幼苗期,葉子表面有柔軟絨毛。冬紅果的葉子呈廣橢圓形,邊緣鋸齒比較圓鈍。

三、果實不同

兩種樹的果實也是不同的,冬紅果的果實呈橢圓球形,從綠色長成紅色,成熟後是鮮紅色的,果實期可從秋季持續到第二年2-3月份。海棠果的果實期比較短,只在8-9月份結果,果實卵形,像縮小的蘋果。

四、食用價值

冬紅果是觀賞性的園藝品種,並不適合人類食用。海棠果是可生吃、用來釀酒或做果醬的食用性水果,比較適合人類食用,口感微酸,含有多種維生素、有機酸等營養元素,提高人體免疫力。

Ⅵ 帶你回味46種野果子,小時候把它們當零食,現在你還記得多少種

很多在農村長大的人相信都有過上山砍柴或放牛的經歷,特別是70、80年代出生的朋友,基本每個禮拜或假期都是在放牛、拾柴的日子裡度過的。

呆在山上的時間長了,難免會有口渴或肚子餓的時候,如果周邊有成熟的野果子,便可以摘些野果子充飢或解渴,以下這些野果都是大眾比較熟知的,一起來看看你吃過多少種?

【野芭樂】

野芭樂學名番石榴,別稱雞屎果,多見於兩廣,其它南方地區也有分布,是農村很常見的1種野果子,味道香甜、口感爽脆。

【野李子】

野李子,又叫山李子,學名:李。多生長在山坡疏林、路旁或灌木叢中,成熟果實味道甘、酸,口感脆甜,可生吃,也可以腌制或泡酒後食用。

【野櫻桃】

野櫻桃也叫山櫻桃或毛櫻桃,果實紅彤彤的非常誘人,味道酸酸甜甜。

【野山楂】

野山楂別名黑褐梨、小葉山楂、紅果子、南山楂,成熟果實可以生食、釀酒,製作果醬、山楂干、山楂片等。

【野楊梅】

野楊梅可以生食、釀酒或製作成楊梅干、楊梅醬、楊梅蜜餞等,還能用作赤褐色的食品或紡織染料。

【水蒲桃】

水蒲桃又名水番桃、蒲桃、響鼓、水石榴、香果、風鼓,成熟果實能搖晃出聲音,味道脆甜中帶著玫瑰清香。

【野桑椹】

野桑椹又叫桑果、桑椹子、黑椹、烏椹、桑實、桑棗,成熟果實紫黑色,可以生食、釀酒,還可以入葯。

【板栗】

板栗又名魁栗、風栗、栗、錐栗、毛栗,是著名的堅果之一,味道香甜、肉質粉糯。

【九層皮】

九層皮學名蘋婆、別稱六旺子、鳳眼果、雞冠子,種子需煮熟或煨熟再吃,味道略似板栗。

【野葡萄】

野葡萄別名蛇葡萄、山葡萄,可生食或用於釀酒,不過,近年來已經很少見了。

【野藍莓】

野生藍莓別名都柿、篤斯、嘟嗜,學名叫歐洲越桔,成熟果實味道酸甜、風味獨特、營養豐富,可生食、釀酒、浸酒、還可以製作成果脯、果乾等加工食品。

【海棠果】

海棠果也叫胡桐、呀拉菩,成熟果實香氣馥郁、酸甜可口。

【山丁子】

山丁子學名山荊子,別稱山定子、林荊子、幼苗常用作海棠果、蘋果等樹苗的嫁接砧木,果實可生食、釀酒或製作成果脯。

【野柿子】

野柿子別名山柿、油柿,個頭較小,未成熟果實用來提取柿漆,成熟果實可食用,曬干後的野柿子美味甘甜,非常可口。

【茅莓】

茅莓又名虎姆、蛇泡簕、三月泡、國公、紅梅消、紅泡,成熟果實可以生食、釀酒或釀醋,味道酸甜多汁。

【毛冬瓜、貓卵子】

毛冬瓜別名山蒲桃、白洋桃、毛花羊桃、白毛桃、白藤梨,一般在暑假的時候成熟,是小孩子最喜歡的一種野果。

【秤砣子】

一串一串的紅彤彤的秤砣子,是農村小孩子眼中最美味的零食,也是城裡人羨慕的山珍野味,學名五味子。

【野桃子】

野桃子一般指沒有經過嫁接的毛桃,這種果實個子小,長相也不好看,但味道倒也酸甜可口。

【野枇杷】

野枇杷又叫山枇杷,相對於種植的枇杷來說,它會顯得更小個,但味道絕對不輸於種植的枇杷。

【野山桔】

比種植的桔子小很多的1種野生的山桔子,成熟果實味道微酸中帶些苦味 ,可以腌制後食用。

【馬泡兒】

馬泡兒又叫小野瓜、小馬泡、馬包、香瓜蛋兒,味苦微甜,小時候多數拿來玩。

【黃梔子】

黃梔子,又稱梔子、山梔子,可煮水或泡茶飲用,水煮後的汁液可用於食品染色,是1種天然的食品染色劑。

【麥冬子】

麥冬子即麥冬的果實,這種野果子應該比較少人吃,味道並不怎麼樣,但是吃了也並沒什麼壞處,是可以食用的。

【火棘】

火棘果被人稱作救軍糧,是飢荒年代的人們可以拿來充飢的食物,它還是1種觀賞性極高的植物,可以製作成盆景或用於園林綠化 。

【地枇杷】

地枇杷又叫野地瓜、地果、地膽紫、地石榴、地瓜子、地瓜榕等,味道香甜。

【地梢瓜】

地梢瓜別名山角、地瓜兒、小絲瓜、馬奶奶、老瓜瓢、沙奶、羊不奶果,食用未成熟的嫩果,口感清甜脆嫩。

【癩葡萄】

癩葡萄別名金癩瓜、紅娘瓜、金鈴子、金粒子,是1種與苦瓜長得非常相似的植物,主要是吃瓜內的紅瓤。

【海葚子】

海葚子是1種可食用的漿果,成熟果實紫黑色,美味多汁、口感酸甜略咸,可加糖做成特色美食(糖包)。

【貓兒屎】

貓兒屎別名貓屎筒、貓兒子、貓屎瓜、鬼指頭、矮杞樹,成熟果實紫藍色,可生食和釀酒,味道甜絲絲的。

【松子】

松子又叫松實、果松子、海松子,是1種常見堅果,東北、雲南的松子可以食用,而中原等一些地方的松子只用來入葯。

【酸角】

酸角又叫甜角、九層皮、印度棗、羅望子、酸子、酸梅樹,可生食或製作酸角糕、果脯等休閑食品。

【橄欖】

橄欖又叫青欖、紅欖、白欖、黑欖、山欖、青果、青子、諫果等,有青、黃、黑等多個品種,果實可腌制食用,果仁可生食。

【榛子】

棒子又叫尖栗、山板栗、棰子,是1種營養豐富、口味良好的乾果。

【毛荔枝】

毛荔枝又叫韶子、紅毛果、紅毛膽,學名紅毛丹,味道與荔枝很像,中國只有西雙版納有野生紅毛丹,其它地區的均是種植的。

【山刺玫】

山刺玫是野薔薇的果實,成熟果實可以生食或用於製作飲料、果汁、果醬及果酒。

【楊桃】

楊桃又稱五斂子、洋桃,農村常見的有甜、酸兩個品種,甜楊桃只是味道稍帶甜味,其實還是酸的,可生食或漬製成干品。

【霹靂子】

霹靂子又叫白涼粉果,是白涼粉的製作原料,根莖入葯,名叫石骨風。

【苦子果】

苦子果又叫山茄子,嫩苗可以作砧木用來嫁接茄瓜苗,果實用火燒熟後與米椒、蒜泥等食材製作成調味料,也可以將果子用油煎熟後直接食用。

【山蒲桃】

山蒲桃又名羊屎果、羊咩屎、野冬青,味道清甜可口。

【野檸檬】

野檸檬指的是沒有經過嫁接自然生長的野生檸檬,這種檸檬個頭較小,味道也比種植的檸檬還要酸。

【野木瓜】

野木瓜又叫烏藤、沙藤、拿藤、木蓮、七葉蓮,果實一般切片曬干入葯。

Ⅶ 本人想知道海棠的具體產地 有知道的,請指教一下

產於河北省懷來縣。八棱海棠樹既是經濟林,又是美化風景的上好首選觀賞樹,有極高的觀賞價值。是城市公園、道路綠化,園林置景,庭院觀賞,別墅美化典綴用樹極佳苗木。八棱海棠樹所產的海棠果呈扁平形,四周又有明顯的八個左右的棱凸起,因此得名「八棱海棠」。
八棱海棠樹體長勢快,壽命長。幼樹當年就開花、掛果,產量逐年倍增。八棱海棠樹的枝條細長、均勻且柔軟,樹型十分優美.它在4月份開花,剛出的花骨朵呈紅色,慢慢地開展由紅色變粉紅色,漸漸的再由粉紅色變為粉白色,花瓣中裹著金黃色的花蕊,海棠花開得最艷最展的時候則變為白里透著綠色的花朵。開花期間整個樹上花朵密密層層,和樹葉擠在一起不留一點兒縫隙,散發著濃甜的香氣,距離海棠樹100米處就可聞到濃厚的花香味,讓人心曠神怡!果實生育期120天左右。皮薄,單果重12克左右,果皮色澤「鮮紅奪目」,果肉黃白色品質好,果香馥郁,鮮食酸甜香脆。如果作為觀賞風景樹,果實沒有被栽掉,一直到冬季樹葉落光後還是滿樹的鮮紅海棠果,直到來年樹枝生葉開花時海棠果逐漸退掉。
八棱海棠樹一年可分為兩次採摘鮮果:上色前既可達到食用成熟度,這時採收稱為「白海棠」果,酸甜可口,口感脆實,耐冷藏貯,是做海棠果脯、海棠罐頭的最佳時期;第二次在果實充分成熟後採收,稱之為「紅海棠」果,色澤鮮紅奪目,紅里透紫,果形美觀,皮薄汁多,果肉品質上佳,鮮食酸甜可口。紅海棠果可以直接上市銷售,同時也是做果汁、果醬、果醋、果酒、果丹皮原料的上好果品;紅海棠果切開晾成含水分20%的「海棠干」,儲藏期可長達3年,以備深加工為休閑食品。海棠干即可直接食用,亦可加蔗糖泡水飲用,口味酸甜,不僅具有濃郁的海棠味,而且可以清熱、瀉火、健脾、開胃,是兒童和中老年人十分喜愛的飲品;還有一種更特殊的冷凍食用方法,就是吃完全凍實的海棠,其味道更鮮美爽口,這樣海棠通常叫做「凍海棠」。八棱海棠果經河北省食品發酵工業產品質量監督檢測站鑒定,每百克含對人體有益的成份:蛋白質0.2毫克,脂肪0.2毫克,碳水化合物22.4毫克,維生素0.2毫克,粗纖維1.7克,鈣66毫克,磷6毫克,鐵1.3毫克,胡蘿卜素0.46毫克,另外,還含有硒、銅等微量元素及人體不可缺少的海棠酸素。可軟化血管,對高血壓、冠心病有明顯的預防作用。
八棱海棠果實中的果籽是種植果樹最優良普遍常用的種子。具有發芽率高、幼苗根系發達、須根較多、苗體強健、均適宜各種土質、嫁接親合力強、生芽迅速、幼苗嫁接成活率高、移栽成品苗成活率高等優點。可作為出口國外的優良果樹種子。
八棱海棠樹體強健容易管理,具有根系發達、須根較多、抗寒、抗旱、抗澇、抗鹽鹼、抗病蟲、耐瘠暴、耐水濕、移栽苗木成活率高、生萇迅速、均適宜各種土質等優點,適應性廣,無論平地、山坡、丘陵、砂荒都能栽植八棱海棠樹。正常管理內,壽命長達300年以上。一次投資受益幾代人。

基地先後為北京、唐山、陝西、山東、江西等重點綠化工程提供各種規格海棠樹幾萬棵。成活率在98%以上,受到用戶的一致好評。
我基地八棱海棠樹大、中、小各種規格齊全,購買八棱海棠樹,我公司可負責挖樹、配車、裝車、送貨上門、栽植、護理、管理、技術指導等全程服務。
歡迎各位領導、各界朋友來我基地參觀洽談

熱點內容
丁香為分枝 發布:2025-02-06 00:37:56 瀏覽:347
鮮花網路店 發布:2025-02-06 00:36:37 瀏覽:784
鴨鵝荷花 發布:2025-02-06 00:32:57 瀏覽:927
西蘭花拌菜做法 發布:2025-02-06 00:23:17 瀏覽:381
橢圓形盆景盆 發布:2025-02-06 00:15:29 瀏覽:255
上海情人節餐廳排行 發布:2025-02-06 00:08:51 瀏覽:468
防城金茶花 發布:2025-02-06 00:01:31 瀏覽:678
蘭花料圖片 發布:2025-02-05 23:53:26 瀏覽:135
松樹盆景蟲害 發布:2025-02-05 23:45:59 瀏覽:771
茉莉花剪貼 發布:2025-02-05 23:44:19 瀏覽:5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