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花味茶
❶ 蘭妃茶屬於什麼茶
蘭妃茶屬於花茶。
外形緊細挺秀,全身披白毫,香氣持久,回味甘醇。採用早春高山雪芽嫩芽為原料,與雅安名山早春蘭花混合,通過炒制窨花等復雜工序精製而成。傳統的蘭妃茶主要是用甘露茶作為茶坯,加入優質蘭花,經高溫殺青,四窖一炒,採用抖、撒、抓、壓、帶條等手法,做形乾燥,進行烘焙。
成茶外觀美觀、色澤嫩綠、香氣清香馥郁、湯色嫩綠明亮、滋味鮮嫩醇爽、有濃郁的蘭花香味,沖泡後稍加品茗,氣息中彷彿也帶有蘭香。其茶湯微黃綠明亮,注水後蘭香逐漸溢出、沁人心脾,品一口整個味蕾都被醇厚鮮爽的滋味浸潤、整個口腔都充滿了鮮靈的幽幽蘭香。
蘭妃茶的美稱:
蘭妃茶,即蘭花茶,屬於再加工茶類當中的花茶,採用新鮮蘭花與直條烘青綠茶反復多次窨制而成,茶葉吸附花香,最終剔除全部的鮮花,製成花茶。在水熱的作用下,快速釋放茶香花香。茶芽在杯中上下浮動,三起三落,根根林立,故有「踏雪蘭妃」之美稱。
踏雪蘭妃的精髓在於其本身獨特的香氣,醇而不淡,悠悠的蘭花香更是香能醉人,⾐青蔥傍⽯栽,孤根不與眾花開。酒闌展卷⼭窗下,習習⾹從紙上來。久處室不知⾹在室,推窗時覺有蝶聞香來。給夏季增加了頗多涼意。
❷ 蘭花茶怎麼製做
蘭花茶的正宗產地是安徽省涇縣里塢坑。這里峰巒起伏,清泉奔瀉,雲霧彌漫,土質肥沃;林木茂盛,蘭草叢生。每當初春,蘭花盛開,幽香四溢,芬芳襲人。茶樹與蘭草根脈相連,吸吮著蘭花之清香。
採摘
從穀雨前後開園,一芽二、三葉制小蘭花茶,一芽三、四葉制大蘭花茶。採回的鮮葉晾乾表面水後,及時付制,力求現采現制。
工藝
分殺青、初烘、足寬餘三道工序。
殺青
殺青用斜鍋,二口或三口一組,砌成一灶。炒茶的竹絲帚分大、中、小三種,大帚竹絲較粗硬,小帚竹絲較細軟,竹絲和把柄各長盡余,徑粗三、五寸,依鮮葉老嫩程度不同而選用。殺青溫度,第一口鍋底見微紅,其餘鍋溫依次下降。投葉量100-150克,不得超過250克。鮮葉下鍋後,用竹絲帚迴旋翻炒,抖散水汽,動作先慢後快。待葉質柔軟時,改用「緊把」將葉子旋入竹絲之間,起揉條作用。「緊把」和「松把」結合,葉子在竹絲帚內吞吐,即「緊把」揉、「松把」透。兩種炒法巧炒結合起來,使葉子既搓捲成條,又保持翠綠色澤,香味鮮爽。殺青用三口鍋,要求「一鍋炒癟、二鍋炒熟、三鍋炒細成條」。
初烘與足烘:初烘溫度高,投葉量少,足烘溫度低,而投葉量多。邊烘邊翻,輕翻勤翻,防止斷芽碎枝。初烘到七成干後,攤涼揀剔後,進行足烘。足干後即裝桶貯藏。
特點條索細卷呈彎勾狀,芽葉成朵,色澤翠綠勻潤,毫峰顯露,蘭花香型,鮮爽持久,滋味甘醇,湯色嫩綠明凈,泛淺金黃色光澤,葉底勻整,呈嫩黃綠色,梗嫩芽壯,葉質厚實,沖泡時形似蘭花綻開。
小蘭花是用一芽一葉初展至一芽三葉的正常芽梢經特殊工藝精製而成的烘青綠茶,其特徵是:外形芽葉相連成朵,自然舒展,色澤翠綠顯毫,沖泡後如蘭花初放,枝枝立於杯中,帶蘭花香,湯色黃綠明亮,滋味鮮醇爽口,葉底成朵,葉質厚實耐泡。人稱「頭開撲鼻香,二開剛來湯,三開才出汁,四開五開正好喝」。
蘭花茶色澤碧綠,銀毫顯露,湯色清明,滋味清醇,聞之蘭香怡人,飲之回味甘甜;可與黃山毛峰、太平猴魁等名茶並駕齊驅。
❸ 蘭花香味的綠茶有哪些
福建、台灣出的綠茶,如鐵觀音有蘭香味,不過我不喜歡那味,那香味更象蜘蛛花的香味,我還是喜歡真正的蘭香,好聞
❹ 什麼茶葉泡出來有蘭花香味
蘭花香在綠茶中十分常見,高等級的龍井、黃山毛峰、太平猴魁、舒城小蘭花等等吧,安徽茶有很多,在某種程度上講蘭花香是高級綠茶的代名詞,但是近些年不乏大量問題茶出現,在購買時確實需要擦亮眼睛。
❺ 入口帶點蘭花香,回味有些甘甜的是什麼紅茶
祁門工抄夫 祁門工夫紅茶,是我國傳統工夫紅茶的珍品,有百餘年的生產歷史。主產安徽省祁門縣,與其毗鄰的石台、東至、黟縣及貴池等縣也有少量生產。常年產量5萬擔左右。祁紅工夫以外形苗秀,色有「寶光」和香氣濃郁而著稱,在國內外享有盛譽。 祁紅工夫茶條索緊秀,鋒苗好,色澤烏黑泛灰光,俗稱「寶光」,內質香氣濃郁高長,似蜜糖香,又蘊藏有蘭花香,湯色紅艷,滋味醇厚,回味雋永,葉底嫩軟紅亮。祁門紅茶品質超群,被譽為「群芳最」,這與祁門地區的自然生態環境條件優越是分不開的。全縣茶園總面積的65%左右這些茶園,土地肥沃,腐殖質含量較高,早晚溫差大,常有雲霧繚繞,且日照時間較短,構成茶樹生長的天然佳境,釀成「祁紅」特殊的芳香厚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