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花集圓
Ⅰ 春蘭集圓幾月份開花
花期1-3月。
集圓又名老十圓,為春蘭『四大天王』之一。
清光緒年(公元1850年),一雲流高僧掘得;到清咸豐二年(公元1852年),浙江餘姚張聖林選肓。
攜帶至許霽樓先生處命名「十圓」而得名。
後杭州高駿甫先生亦出同形梅瓣物,稱為「集圓」 。花型:梅瓣,外三瓣著根結圓,故名集圓。有時開梅型水仙,三瓣稍長圓。五瓣分窠,小劉海舌,花色微帶黃綠色,肩平,瓣肉厚。
花容端莊,硬挺,花期長。
葉型:老葉成斜垂型,葉尖鈍,葉脈較深,葉質厚,腳殼低,苞葉綠中帶微紅。
葉長25-30厘米。
此花是栽培品種,具有較高的園藝價值。
Ⅱ 江浙的春蘭「四大天王」分別是啥
萬字萬字:清同治年間(1862--1874)杭州萬家花園培養,故名萬字。又因發現於浙江嘉興鴛湖,又名鴛湖第一梅。中短葉,立葉姿,質厚,溝深,富光澤。三瓣圓頭、厚肉、緊邊、收根放角,花開平肩或飛肩,蠶蛾兜捧心,捧端有紅點,小如意舌,梗長,赤梗綠柄。為春蘭梅瓣極品,舊稱春蘭四大天王之一。龍字龍字:花外三瓣為大荷形水仙瓣,一字肩,色翠綠,觀音額捧心,大鋪舌,品字形紅點鮮明,花梗長,易起花,為春蘭水仙瓣極品,亦為四大天王之一 。集圓集圓,又稱十圓、老十圓、十圓梅,為春蘭「四大天王」之一。相傳是清朝威豐初年(1850年)由浙江餘姚縣藝蘭家張聖林發現,其後又有杭州高駿甫尋得。因其花萼片著根處為圓球形,故命名為集圓。集圓的葉與花均和宋梅相似,闊葉微垂,夾雜細垂葉,但花較小。花為梅瓣,萼片和花瓣分窠,花瓣鮮艷,花色略帶黃綠色,唇瓣小而圓,側萼片呈一字平伸;鞘低,與苞片綠中帶微紅;花草高20-25cm。花有時開梅形水仙花瓣,側萼片稍長圓。花容端正、碩挺,花期長。集圓生長勢強健,栽培較易,繁殖快,容易開花,故是春蘭中流傳最廣泛的品種之一。 集圓原產餘姚、紹興,現江、浙一帶的蘭圃及蘭花愛好者栽培較普遍。宋梅宋梅為200年前清朝乾隆年間(即1736至1795),出自浙江紹興縣平水鎮王化宋家店,由紹興人宋錦旋家栽培所發現,故稱「宋錦旋梅」,簡稱「宋梅」。據說,發現初期花型是一種荷形的水仙花瓣,後經過多人的栽培,才逐漸變為梅瓣,並成為春蘭類梅瓣型中傑出、典型的名種。日本人將宋梅、集圓、龍字、汪字列為春蘭之「四大天王」,而宋梅則被譽為「國蘭四天王第一」。 宋梅,葉片呈綠色,厚而細長,葉幅較寬,葉長15至27厘米,寬0.7至1厘米,有光澤,先端尖;老葉多呈弧形微下垂,極為優美,嫩葉濃綠色。花大、濃香,花直徑約4厘米,有絨毛般的光澤,顏色為稍帶藍色系的淡翠綠色;萼片輪廓十分清晰,圓厚,但四周較薄,稍向內卷,莖部緊縮,頂尖微突,淡綠色,兩側萼平伸或稍落肩;花瓣嫩白色,捲曲如蠶蛾,質厚而柔軟,合抱於蕊柱之上;唇瓣緊貼蕊柱,端正,不會下垂,通常有1至2個或多個紅點;新芽鞘鮮紫色,苞片淡紅色;花葶高出葉面或幾與葉面等高,淡紫紅色。 宋梅生長勢較強,雖是高貴品種,但栽培較易成功;容易開花,通常一葶一朵,若開梅瓣型時,三瓣萼片特別緊圓,有時也能開荷形水仙瓣或梅形水仙瓣,如植株健壯,生長旺盛時,也有偶開一葶並蒂的雙花。 宋梅原產浙江紹興,現紹興縣蘭花圃及*渚、棠棣、紹興城區一帶的蘭花專業戶中均有栽培,北京、上海、南京、杭州等地都有引種培育。
Ⅲ 蘭花的老八種是哪哪八種
「蘭花老八種」分別是:龍字、集園、宋梅、萬字、汪字、桂圓梅、小打梅、賀神梅。
1、龍字
清嘉慶年間(1796-1820年),龍字發現於浙江餘姚高廟山之"千岩龍脈";因花形大,為荷型水仙之冠,故命字為"龍字",又稱"姚一色"。其花色鮮嫩翠綠,花品端莊豐麗,與宋梅合稱"國蘭雙壁",為春蘭"四大天王"中花形最大,最艷麗者。
8、賀神梅
民國初年(1912年為民國元年),出產於浙江餘姚鸚哥山,故又名「鸚哥梅」。其苞衣呈玫瑰紅色,花莖呈淺紫色,頂上一節轉綠,外三瓣短腳圓頭,緊邊。收根細;主瓣姿態美,呈「遮陽狀」,兩側萼左右平伸,顯得精神抖擻,偶爾呈「飛肩」狀。
Ⅳ 春蘭老八種有哪些
春蘭老八種有宋梅、集圓、龍字、萬字、汪字、小打梅、賀神梅。
1、宋梅
賀神梅又名:「鸚哥梅」,原產地:浙江省餘姚市,出世時間:民國初年,賀神梅葉色翠綠,有光澤,大觀音捧心,劉海舌,整齊而緊縮,開品也是梅瓣。
Ⅳ 春蘭集圓開花香嗎
春蘭集圓的花非常香,開花後濃香撲鼻,據資料記載,它是發現的蘭花中最香的品種,它的葉比較堅挺,尤其是內葉,更是直立如劍,因為它植株豐滿,所以一盆不需要多苗也能顯示它充盈之美,尤其是上盆後,效果非常棒。
春蘭集圓外三瓣著根結圓,因此命名集圓,辨識度非常高,它花葶較高,花開出架,花色微黃帶綠,花型是梅瓣水仙型,開品變化多端,因為有十幾種開品,加上它花型很像一個十字,又名十圓。
春蘭集圓種植技巧
一:植料選擇:養殖春蘭集圓最好選擇疏鬆透氣,瀝水保濕的顆粒植料,如我們耀家蘭花專用土,採用進口腐熟透的紐西蘭樹皮,日本進口植金石,火燒土,珍珠岩配比而成,可以充分做到瀝水,保濕,不爛根。
二:種植要求:新手朋友種植春蘭集圓時,植料應該填充至蘆頭中間部位,不要完全埋住集圓的蘆頭,保持蘭花蘆頭的通風透氣,同時可以採用顆粒植料鋪面,以保證澆水時植料不被水沖走。
三:澆水管理:蘭花種植完以後,可以澆定根水,用花曬或是澆水器一直對著植料沖洗,沖干凈植料內部的粉塵等其他雜質,放置在不曬太陽的陰涼通風處一周左右。後期澆水最好在沒有太陽的時候進行,(夏季晚上為宜,冬季中午為宜)見盆內上半部三分之一處材料見干時繼續用花曬澆透,平常時期不要噴霧,不要管它,只要見到盆內上半部快乾時再澆水。
Ⅵ 春蘭集圓和汪字哪個花更香
看個人品味吧,感覺汪字更好一點,但我摘抄了一些網路知識供你參考,你自己酌情選擇吧:
集圓,又稱十圓、老十圓。原產於浙江省餘姚市附近,花型也是梅瓣,而且外三瓣著根結圓。也具有較高的園藝觀賞價值。
集圓的開花期比宋梅的要稍微晚幾天,而且花期比較長,花桿細長,有的還能出架。栽培品種健壯,容易生花,而且繁殖也特別快,所以在春蘭中,她也算是流傳比較廣泛的一個老品種。
汪字是「春蘭老八種」里,歷史最悠久的一個品種,也是春蘭中水仙瓣的代表。她原產於浙江省奉化市,也是以清朝的一個大人物(汪克明)的姓氏來命名的。
汪字的葉形好看,葉片堅挺,直立,葉色深綠,葉端銳尖。花為標準的水仙瓣,有外三瓣和二副瓣。外三瓣表腳圓頭,兩副瓣呈拱抱狀,一字肩。花可以開得很久,而且形狀不會改變。
Ⅶ 集圓的栽培技術
據清時寧波餘姚方升翁先生《蘭蕙手記》記載「集圓梅即十圓道光時出杭高姓家瓣圓觀音兜劉海舌色昏」。據20世紀五六十年代寧波餘波姚方家的宗叔公清時曾做過官。《蘭蕙手記》中的高姓指的是杭州高道仁「高」清時官位頗高。據說道光時雁盪觀音洞一個叫德明的雲游和尚雲游杭州附近發現梅瓣春蘭後被高道仁選人。後「高」根據花瓣形狀取名為集圓。高道仁清咸豐初故世集圓蘭花後歸其子高駿甫。後來寧波餘姚張聖林從高家分出栽種太祖父方鶴星是許霽樓先生的朋友龍字蘭花得主的集圓蘭花來自張家」。浙江嘉興秀水許霽樓先生的《蘭花同心錄》對集圓蘭花也有二處記載第一處記載了集圓蘭花的來歷和特徵「集圓梅即十圓。杭州高駿甫先生復其瓣較圓。或雲世所傳之種高家世傳的蘭花——引者皆葉梅瓜代第花有起發開落未敢遽定圖此以質方家鼎翁記。」
第二處是張聖林從高家分出集圓蘭花開花時到許霽樓處鑒別時許霽樓先生在《蘭蕙同心錄》中以作了下面一段記錄「十圓咸豐間出。餘姚張聖林花叟攜至我示常開荷形間有充頭貴者葉梅余未見也。常字下脫開字鼎翁記」。方升翁先生的《蘭蕙手記》和許霽樓先生的《蘭蕙同心錄》記載的內容與方鑫友先生介紹的完全一致。野生蘭花由於異花授粉種子繁殖等諸種因素產生廣泛的自然變異。從野生蘭花中鑒別、篩選、培育出來的蘭花名品由於引種馴化栽培環境土壤的變化等其自身潛藏著極大的變異性。
集圓蘭花從發現到現在雖然已有150多年的歷史但在栽培中時常發現有變異。經過細致觀賞和多方考證集圓蘭花的變異是屬於一種穩定的「回變型」不應將其分開其實也是無法分開的。 許霽樓:月樣團欒花樣嬌,金錢爭買暗魂銷。如何魚目珠同混,銅雀春深有二喬。
又題詞一首:質如翠集,影似鏡圓,春風二月斗芳妍,供向明窗凈幾一笑嫣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