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上的荷花
⑴ 各朝代瓷器的蓮花紋有什麼特點
蓮花紋是最早用來裝飾瓷器的花紋之一,具有強烈的民族藝術特色,從南朝至清代一直盛行不衰,表現了人們對自然生活的熱愛。1956年湖北武昌出土的青釉蓮花尊,高35.8cm,口徑11cm,足徑11.9cm,是南朝青瓷中的代表作品。蓋四周裝飾有雙覆蓮紋,蓮瓣尖端微微上卷。頸分上下兩部分,中間由兩道弦紋相隔,上部為單瓣仰蓮紋,下部為蔓草紋。肩與上腹之間用兩條弦紋隔為兩半,其中下半部為兩層覆蓮紋,蓮瓣尖端上卷呈半浮雕狀,給人以強烈的立體之感。腹部為蔓草紋,下腹為兩層單瓣仰蓮紋。全器製作精美新穎,紋飾明快多樣。南朝至唐的青瓷多在碗、盞、缶本的外壁和盤面劃重線仰蓮。隋代蓮瓣作圓狀或尖狀,常裝飾在器物的肩部和腹部。元明清時的蓮花紋多和纏枝結合,蓮心突出,蓮瓣細窄,瓣心下凹呈雞心狀。元青花有荷蓮和纏枝蓮兩種。荷蓮有蓮池水禽、蓮池魚藻花,花瓣尖俏飽滿,顏色上深下淺。纏枝蓮屬邊腳紋,多裝飾在壇、瓶肩部和大盤之內外壁,其花心呈石榴形,葉似葫蘆形,為元青花所獨有。蓮瓣紋是以蓮花瓣為裝飾紋樣,南北朝時出現,宋以後盛行,有浮雕、刻花、劃花、印花和繪畫等技法。把蓮紋是將蓮花、蓮蓬、荷葉以帶系成一束以組成畫面。北宋晚期的印花把蓮紋多出現在小碗的碗里,多飾以三束把蓮紋,還印有「三把蓮」三字。明代宣德時景德鎮窯多燒制青花把蓮紋瓷盤。
⑵ 瓷碗外壁有簡單的荷花,而且外壁有小孔,請問這是什麼碗值錢不
您的問題,瓷碗外壁有簡單的荷花,而且外壁有小孔,這不是瓷碗,是典型的現代的80年代以後的「地方窯口陶瓷砂鍋蓋子」,值錢的;可以當一個品種收藏,一定要好好保存!
⑶ 陶瓷作品上荷花的寓意
陶瓷作品上荷花的寓意
陶瓷作品上荷花的寓意,因為荷花有君子之意,所以有很多文人都喜歡荷花,特別是古代的文人墨客們,現在有很多陶瓷作品上也是畫滿了荷花。陶瓷作品上荷花的寓意是什麼?
陶瓷作品上荷花的寓意1
「荷花」寓意著純潔、堅貞、吉祥,中國古代民間就有春天折梅贈遠,秋天采蓮懷人的傳統,經常以荷花作為和平、和諧、合作、合力、團結、聯合等的象徵,它縱使是在污濁的環境中也能潔身自好,保持自己高尚的品德,這也是一種君子行為的象徵。
瓷器上蓮的寓意就表現在聖潔、吉祥、堅貞幾個意思方面,由於蓮花是種在水裡的,出污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所以這種紋飾的寓意更加的高雅。也成為古代文人雅士的一種代表。像這樣的紋飾所作用到的瓷器也不同,根據不同瓷器的使用在整體的效果上也會有很大的差距。當然瓷器的紋飾在做工上也是一大亮點。不同朝代的蓮花在做工上也會不同,所以在外形的特點上也會不同。
其實瓷器上蓮的寓意還有團結、合作、和諧、聯合等方面的寓意,使用到蓮的瓷器在外觀上都是很美觀的,而且由於釉色的不同在整體的效果上也會有很大的不同,所以在選擇這種紋飾的時候還是要看不同的造型。其實蓮的造型有很多種,盛放的、含苞待放的類型都有,不同的蓮花造型在效果上不同,所以也就決定了欣賞效果的不同。文人雅思在選擇這種瓷器的時候更偏向於個人的喜好。因此對於蓮的寓意也就體現在以上的內容方面,從中也可以看到不少的問題。
陶瓷作品上荷花的'寓意2
一、荷花的寓意
1、荷花的寓意:少女
荷花的花色格外美麗,有粉色、白色、粉白色,而且會散發出淡淡地清香,遠遠望去,荷花的花瓣似白卻又透著粉色,所以純真的少女是荷花的寓意和象徵,它像是一位害羞的姑娘藏在蔥郁的荷葉之中,讓人心中產生出莫名的盪漾之感。
2、荷花的寓意:典雅
荷花中的每一片花瓣都透露著淡淡的粉色,有著出淤泥而不染的美麗,讓人心中會產生一絲絲清爽的感覺,所以它還寓意著高潔,是沒有任何污點的美,代表著純潔,高尚,清純,也是用來要求自身學習借鑒的花卉。
3、荷花的寓意:謙虛
荷花不像玫瑰那樣絢麗奪人,也不似梅花通常傲骨風雪,但也有著自己的魅力意義,它有著謙虛的寓意,其在盛夏綻放時會垂下其花瓣,就像是一位謙遜的君子在低頭含笑一樣,所以荷花又代表了一種謙虛的含義。
二、荷花的象徵
荷花的荷與「合」諧音,民間常用「和合二仙」來表達對美好愛情的嚮往,所以它也是美好愛情的象徵,荷花的藕絲代表了愛情中的纏綿悱惻不可分離,是夫妻恩愛的象徵,也是對幸福愛情的嚮往,希望能與自己心愛的人長相廝守。
陶瓷作品上荷花的寓意3
荷花生長在淤泥中,但不會受到淤泥的污染,它寓意著高潔、典雅,荷花開花時就像嬌羞的姑娘站在水中央,因此純真的少女也是它的寓意。荷花是很低調的花朵,它的花語是清白、純潔、堅貞、清正,荷花是花中的正人君子。
荷花的寓意
荷花屬於夏季花卉,花朵具有較高的觀賞價值,每到荷花開放時期,很多人會前往植物園去觀賞。荷花不止花朵好看,荷花的寓意和花語也是很美好的,荷花生長在淤泥中,但不會受到淤泥的污染,它寓意著高潔、典雅。
荷花不像牡丹有著國色天香的美,也不像玫瑰有著鮮艷欲滴的美,它的花朵有一種淡淡的美,就像一位嬌羞的姑娘亭亭玉立的站在水中央,因此純真的少女也是荷花的寓意。荷花是清純的花朵,它的美是由內而外散發的。
荷花的花語
荷花有白色和粉色的花朵,它的花語是清白、純潔,平時可以將荷花送給心愛的姑娘來表達心中的情意。荷花是印度、越南的國花,恩愛關懷也是它的花語,平時也可以將荷花送給長輩、老師,感謝他們一直以來的關心。
荷花是很低調的花朵,它的花色很低調,花型很低調,生長地更低調,但在低調中也顯現出了荷花的美麗。荷花生命力很頑強,堅貞、清正也是它的花語,荷花是高尚的花朵,有著高風亮節的好品質,是花中的正人君子。
⑷ 帶荷花的青花瓷有什麼含義
荷花相傳是王母娘娘身邊的一個美貌侍女——玉姬的化身。
當初玉內姬看見人間雙雙對對容,男耕女織,十分羨慕,因此動了凡心,在河神女兒的陪伴下偷出天宮,來到杭州的西子湖畔。
西湖秀麗的風光使玉姬流連忘返,忘情的在湖中嬉戲,到天亮也捨不得離開。
⑸ 清代五彩瓷器荷花真假鑒別
是粉彩、五彩、顏色釉,還是青花?鑒定不是三言兩語能說清楚的
雍正青花瓷器主要有以下幾個特點:
一、胎釉。胎體精細,潔白堅致,重量較輕,修胎一絲不苟,看不見旋削痕,薄厚均勻。釉面光亮瑩潤,玻璃質感強,純凈無瑕,白中微閃青花,帶有明代風格。
二、青料。採用我國浙江產的上等青料,加以精煉。從顏色上看可分兩種:一種是色澤幽靜勻潤,發色較康熙青花柔和淡雅,沒有太多的深淺濃淡的色階,也有少部分是仿明成化的淡描青花,或仿明嘉靖青花的藍中泛紫,淡描青花經常出現在一些小件器皿上,用筆纖細,淡雅宜人。另一種是青花發色濃重艷麗,色調深藍,釉中有小氣泡,釉面有橘皮紋,系仿明代永樂、宣德青花蘇泥勃青料風格,由於是用國產料代替進口料加以描繪,只能採取人工濃色堆點的方法,來體現黑色斑點及暈散,比較而言,還是顯得死板一些,缺少永、宣青花自然流淌、深入胎骨的效果。
雍正時期除了傳統的白地青花外,還有青花胭脂紅、琺琅彩青花、豆青地青花加紫、外豆青里青花、青花釉里紅、藍地白花、青花紅彩、青花加紫、黃地青花、哥釉青花等品種。其中青花釉里紅燒制很多,尤為精美,以青花繪輔助紋飾,釉里紅繪主題紋飾,既保持了青花幽靜雅緻、沉靜安定的特點,又增添了釉里紅渾厚壯麗、鮮艷奪目的色調。如故宮博物館藏雍正青花釉里紅鳳穿花蓋罐、青花釉里紅三果紋雙耳扁瓶等,即為此類器的代表性作品。
三、造型。雍正青花在造型上既有繼承也有發展,結構精巧,陳設與實用保持完美的結合,形成高雅而朴實的藝術風格。雍正青花善於博採眾長,無論是仿古銅器式樣,還是對於自然界的花果形態,如瓜、石榴、海棠花等,不是單純機械的模仿,而是以簡潔、洗練的手法來增強其清秀的表現力。康熙青花中廣為流行的棒槌瓶、鳳尾尊、琵琶尊等器形很少出現,瓷器足部處理也沒有前期常見的台階痕、雙圈足,均為滾圓的「泥鰍背」,用手撫摸十分潤滑,俗稱「燈草根」。除了日常生活用的盤、碗、碟、杯、盅及各種小件文房用具外,還有許多大件琢器及創新式樣。
碗類:有撇口、斂口、花口、有馬蹄式、墩式、折腰式等,以折腰式最為流行。碗壁普遍較薄,口、足處理很精細,有圈足和卧足兩種,圈足切削整齊,比較大。民窯青花足內有砂底,帶旋坯痕。
茶壺類:壺形俊秀,既實用又美觀,有菊瓣式、桃式、瓜棱式、端把式、提梁式等,以提梁壺最多且最具代表性。
瓶類:有玉壺春瓶、象耳折角方瓶、桶式瓶、蒜頭瓶、葫蘆瓶、雙耳六方瓶、直口瓶、賞瓶(賞賜之用)、燈籠瓶(形似燈籠)、四連瓶、六連瓶、撇口瓶、橄欖瓶、梅瓶等。梅瓶口沿比前期要薄,既有清代的豐肩式和撇口大梅瓶,也有仿明永樂、宣德的溜肩式樣。天球瓶有細砂底和釉底兩種。
尊類:造型古樸,多是皇室的大型陳設器。一般高度在50-70厘米。有如意耳尊、雙螭耳尊、燈籠尊、蒜頭大尊、撇口圓腹大尊、侈口尊、象耳尊等。
雍正瓷器的造型與裝飾工藝,在仿古方面達到了空前的水平,體現了高超的制瓷技巧。景德鎮御窯廠受雍正皇帝的影響,仿燒前朝作品達到高潮,尤以仿燒宋代五大名窯的色釉及明代永樂、宣德、成化這三朝的青花最具水準。從仿燒的青花來看,有的不僅造型神似,尺寸大小一致,而且紋飾色彩描繪逼真,這是因為以宮中真品為摹本去仿燒,所以有時是真假難辨,達到了「仿古暗合,與真無二」的程度。
總體看,有清一代,雍正瓷器是最完美的,具有鮮明的時代特徵,構思別致,每尖器皿都有多種式樣。小件器皿線條柔和含蓄、輕巧俊秀,追求實用與美觀的統一。大件琢器端莊典雅,講究線條變化,質朴古拙,剛中帶柔,注重上下比例之間的協調、空間關系的適度、整體的統一,可以說厚重古拙與輕盈秀麗兼而有之,達到了「增一分則長,減一分則短」的程度。
四、紋飾。雍正青花非常注重紋飾布局與造型的完美結合,能夠按照器物的形體,配以適當的構圖。用筆精細纖柔,構圖疏朗、明快,紋飾簡潔清晰,強調主題突出。官窯青花以繪龍鳳及纏枝蓮花為代表,畫風工麗,花式一致。民窯青花不拘一格,運筆熟練,追求自然隨意的畫風,具有很強的民間風格。
雍正青花的裝飾題材十分豐富,有植物花紋、動物紋、人物紋、吉祥圖案等,總體上看,雍正青花繪畫技術法多樣化,紋飾中大量使用團花、皮球花、過枝花,非常新穎獨特。圖案整體感強,規矩中富於變化,達到很好的裝飾效果。
五、款識。雍正青花的款識主要是在器物底足內寫青花「大清雍正年制」六字楷書款。其次是六字篆書款和四字篆書款。四字楷書款少。從故宮博物院藏品看,大件琢器普遍是六字篆書款,中小件器物又多是寫楷書款,個別也寫篆書款。仿明代款識有「永樂年制」、「大明宣德年制」、「大明成化年制」、「成化年制」、「大明嘉靖年制」。但也有仿明代器物寫本朝官款,有的寫仿款,有的不寫款,對於這種不寫年款的仿品要仔細研究分析,如仿宣德青花海水白龍紋天球瓶就有這三種情況。另外比較特殊的是青花四連瓶,在每一個瓶底分寫一字,加在一起正好是「雍正年制」四字款。青花六連瓶是在中間小瓶的足內寫「大清雍正年制」六字篆書款。
雍正本朝官款一般字體清晰、秀麗、工整,是典型的宋體小楷,字與字之間排列要比康熙官款緊密得多。
⑹ 魚籽紋宣德青花荷口碗有哪些歷史呢
明代宣德(公元1426—1435年,明宣宗朱瞻基年號)年間景德鎮御窯廠燒造的青花瓷器,在中國陶瓷發展史上具有很重要的地位。它以其古樸,典雅的造型,晶瑩艷麗的釉色,多姿多彩的紋飾而聞名於世,與其他各朝的青花瓷器相比,其燒制技術達到了最高峰,成為我國瓷器名品之一,其成就被稱頌為“開一代未有之奇”。《景德鎮陶錄》評價宣德瓷器:“諸料悉精,青花最貴。”
藏品介紹
中文名稱:魚籽紋宣德青花荷口碗
英文名稱:Yuroe grain Xuande blue and white Lotus mouth bowl
類別:瓷器
規格:一件
品相:美品
整個碗以魚子紋為底。
魚籽紋瓷器開片碎如魚籽且有冰裂效果的一種,其紋路細密宛如魚籽而得名,是瓷器中極珍貴稀有的一種。魚籽紋.青瓷在宋高宗時期作為貢瓷,元朝民間稱之“百圾碎”,為哥窯代表性釉色。此碗龍紋為三爪龍,釉面光澤為漫反射光澤,火光盡褪,一眼看去就有一種年代感,整個魚籽紋開片十分精美,毫無外卷,且氧化成黃色開片,與哥窯的金絲紋理一致,十分的精美,青花畫面顏色深淺不一,青花暈散明顯,畫面極其生動自然,不管從任何角度欣賞都是古韻十足,青花瓷是能最好表現潑墨山水畫的瓷器,這是其它瓷器所做不到的,所以青花瓷最具中國風,最能體現中國山水畫藝術的最好載體,china這個單詞大家都知道是中國的意思,可是最早這個單詞的意思就是瓷器,
⑺ 瓷器表面的荷花圖案(圖)
圖1
圖2
圖3
荷花在文學和藝術作品中,往往被人們賦予吉純羨祥美好的寓意,它那出污泥而不染的性格一直為人們所崇尚。欣賞荷花,對於我們的心靈和視覺都是一種美的享受。在古代的陶瓷作品中,荷花也是常用的題材。南北朝以後,碗、盞、缽、盤等瓷器表面,很流行用荷花圖案來裝飾。明清以後,荷花的運用達到鼎盛時期,並常與動物紋樣組合在一起,表達人們不同的心境和願望。
圖1為一對清代鴛鴦貴子冬瓜罐,連蓋高29厘米,口徑9厘米、底徑12.5厘米,紋飾由鴛鴦和荷花組成。鴛鴦是一種水鳥,經常成對出入,舊時文藝作品中常用來比喻夫妻恩愛。《禽經》載:「鴛鴦,朝倚而暮偶,愛其類。」據說鴛鴦成對游弋,夜晚雌雄翼掩合頸相交,若其偶失,永不再配。蓮實、蓮子,喻連生貴子。「鴛鴦貴子」寓意夫妻恩愛、同偕到老。此對鴛鴦貴子冬瓜罐,姿態圓潤,腹部鼓起,做工精細,胎體潔白厚實。兩張碧綠的荷葉像撐開的兩把大傘,旁邊是盛開的荷花,紫色花瓣,清香四溢,還有一朵才露出尖尖的頭,依偎在一個綠色的蓮蓬身邊。荷葉下面,一對鴛鴦在悠然戲水,自由游弋。整個畫面給人以美麗溫馨的享受。
圖2為清乾隆青花釉里紅一路連科盤,直徑23厘米,由荷花、蘆葦和鷺組成。鷺,水鳥名,翼大尾短,頸、腿長,活動於江湖邊或水田沼澤,常見有白鷺、蒼鷺等。「鷺」與「路」同音,「蓮」與「連」同音,蘆葦之「蘆」與「路」諧音。蘆葦生長,常是棵棵連成一片,故諧音「連科」取意。舊時科舉考試,連續考中謂之「連科」,「一路連科」寓意應試求連捷,仕途順遂,是科舉時代對趕考學生的祝福,數褲沒清代瓷器上多見。此盤胎質細膩,手感光滑。畫面中,似有清風拂過,兩張寬大的荷葉和一叢細細的蘆葦在風中搖曳,一朵荷花也被吹彎了腰,一朵荷花藏在大荷葉後面,還有一朵半開,一朵剛從水中露出頭。一隻白鷺站在荷花下面,望著遠方在沉思。整個畫面在古色古香中給人以生動鮮活的感覺。
圖3所示荷花香爐,是清代乾隆時期的釉里紅產品,高9.5厘米、寬20.5厘米。圖中荷花開得非常燦爛,荷葉長勢茂盛,一隻小小的蝴蝶在花間飛舞,幾根蘆葦彷彿在一旁助興,讓人感受到一派生機勃勃、香遠益清的薯納景象。荷花又名蓮花,被奉為「佛門聖花」,它在佛教中的地位是聖潔而崇高的,在佛教藝術中被廣泛運用。它代表「凈土」,無量清凈塵經雲:「無量清凈佛,七寶地中生蓮花上;夫蓮花者,出塵離染,清凈無暇。」蓮花在佛教中被視為佛的象徵,代表了吉祥、平安、純凈,它是超越塵世的理想境界,也是不同流合污的清靜世界。
⑻ 有荷花圖案的是什麼朝代的碗
荷花出現在瓷器來上,大致是南自北朝時期就有,這個時候一般是把尊啊盞啊什麼的,整個器形就一藝術加工的荷花樣式,立體的。當然了,現在教課書上一般說蓮花,其實嘛,蓮花就是荷花,一碼事。
宋代變了一下,荷花出現在紋飾上,不是畫的圖案,一般是有凹凸感的紋飾,與瓷器的主體顏色一樣,估計是考慮到素麵太單調,佐以花紋這樣有點意趣又不顯俗。
要說荷花圖案,元朝開始就有了,當然元代的瓷器一般追求大,個頭大,胎體厚,分量足,沒辦法蒙古人當權,人家喜歡大塊頭,所以帶動了主流的傾向,至少個人還沒見元代荷花圖案落在碗上的,也許孤陋寡聞吧,罐子上就很多了。
到明代,清代,民國,乃至現代,荷花圖案的碗就常見了,所以樓主這碗,不外乎是這四個朝代的。具體哪個年代,樓主不妨多拍幾張照,大家探討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