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花園百科 » 荷花飛鶴圖

荷花飛鶴圖

發布時間: 2023-08-06 18:27:10

① 留園前身東園上奇峰異石雲集的美景有哪些

1794年,劉恕成為了東園的主人。劉恕成為園主後,開始了對東園的修復和擴建,經過5年時間的努力,在1798年,東園的修復和擴建終於完成。

重修完成後,因園內竹色清寒,波光澄碧,又以其中多植白皮鬆,故名寒碧庄。又因為屬於劉家所有,故又稱「劉園」。

劉恕一向愛石,有人形容其是「千金一石不為痴」。在劉恕治園的20多年裡,劉恕搜尋了玉女、箬帽、青芝等太湖石,稱為「十二峰太湖奇石」自號「一十二峰嘯客」並撰文多篇,記載尋石經過,抒發仰石之情。同時邀人繪畫、題字、作記,然後移入園內。

印月、青芝和雞冠三石位於濠濮亭曲溪樓前,三石都高不過3米。印月臨水,石中有一天然渦孔,其倒影落在池中如一輪明月,劉恕曾經作詩描述道:

凌虛忽倒影,恍若月臨川。

青芝的形狀形如劉恕詩稱「擬斷白木鑱」,只是顏色萬古長青,後來唯其頂上橫加了一塊湖石。

累黍石位於五峰仙館北面,還讀館西面,當窗而立,高3米有餘。累黍石上布滿黃色結晶顆粒,可謂「累處直疑從黍谷」,和還讀我書齋之名相得益彰。

獼猴和仙掌位於五峰仙館北面庭院花徑之上,仙掌居中,獼猴偏西,兩石高兩米左右。從五峰仙館內朝北望之,獼猴峰如一老猿,抓首弄耳蹲立於白皮鬆下,身上毛發也依稀可辨,真有點「似戒飛騰學靜觀」的味道。

一雲峰位於在明瑟樓南的假山中,石上鐫有「一梯雲」3字,其側隱約可見「一雲峰」3字,峰高丈余,屹立於假山石徑旁,如雲似帆。

篛帽倚立在冠雲峰旁東側,石高不過丈,石上部形如箬帽,故有此名。石背面鐫有劉恕所題「篛帽峰」字。

可惜此峰曾折裂,人們用鐵搭連之,暗合清代學者潘奕雋詩「不必低頭效苦吟」之句,真是恰如其狀,描繪得惟妙惟肖。

拂袖在東園一角,石上攀附凌霄一株,石高約一丈,其身拂出一角如古人袍袖,故有此名。清代學者潘奕雋有詩道:

介石心原不染塵,餐霞幾歲學修真。

浮邱把袂還招手,同調應呼澹盪人。

玉女在「綠蔭」西牆邊,青楓下,石高不滿丈,前臨荷池,霧鬢風鬟,素裳曳地,亭亭玉立,如一美人,故有此名。

奎宿在曲溪樓前濠濮亭旁,石高兩米余,貌不驚人。唯其形狀與天上二十八星宿中的奎宿形狀極為相似,故稱奎宿。在最早的天文著作《石氏星經》中有關於奎宿的描寫:

奎十六星,形如破鞋底,在紫垣後,傳舍下。

劉恕還喜好書法名畫,他將自己撰寫的文章和古人幾百方條石法帖,勒石嵌砌在園中廊壁。後來保存的書條石,基本是劉恕留下的。

劉恕還遍請當地名家,集各家之長,融會貫通,對東園故址改建,形成了獨特的風格。

經過劉恕的重修,劉園雖然比東園增加了建築,但仍不失深邃曲折幽靜之趣。當時園林有內園、外園之分,內園即劉恕住宅部分,外園即園林部分。

劉園中建有古木交柯、還讀館、卷石山房、明瑟樓、綠蔭、曲溪樓、掬月亭、含青樓、垂楊池館、個中亭和半野草堂皇等。

古木交柯位於園林的東南方,是一個幽僻的小庭院。此處雖無奇峰秀石,但高牆下用素磚砌築的花台上山茶怒放,柏枝凝翠,紅綠相間,一派生機盎然的景象。

粉牆上嵌有「古木交柯」磚匾一方,但後來由於歲月的洗刷,舊題已久摩滅。存留下來的是後來盛康為園主時補書的,在題名的左邊有跋文:

此為園中十八景之一,舊題已久摩滅,爰補書以彰其跡。丁巳嘉平月,道蓀鄭思照識。

鄭思照為盛康幕僚,在後來的1910年曾測繪《蘇州留園全圖》,補書時間為1917年。

在古木交柯的花台中原有古樹兩棵,一為古柏,一為耐冬,耐冬即為山茶一種。但是兩樹都已死亡,只是古柏雖死,但軀干還在。後來為正其名,又移栽了古柏和耐冬兩棵,形成景觀。兩樹交柯連理,紅綠相交。

古木交柯花台雖為磚砌,但造型古樸典雅,別有風味。此處僅植兩樹、置一匾,就構成了一幅充滿生趣、耐人尋味的圖畫。

這里運用了傳統國畫中最簡練的手法,以牆作紙,化有為無,化實為虛,使整個空間顯得干凈利落、疏朗淡雅。

還讀館即存留下來的還我讀書處,位於五峰仙館的北側。「還讀館」這個名稱來自於晉代陶淵明的《讀山海經》:「既耕亦已種,時還讀我書。」

還讀我書齋所在的地方從前是書齋,劉恕建築為樓,時稱「還讀館」,後來盛康為園主時稱「還讀我書齋」。

卷石山房即存留下來的涵碧山房,位於古木交柯的西北方,東面緊靠明瑟樓。劉恕為園主時稱「卷石山房」,後來盛康為園主時名「涵碧山房」。「涵碧山房」這個名稱來自於宋朱熹詩「一水方涵碧,千林已變紅」。

涵碧山房建築面池,水清如碧,「涵碧」兩字不僅指池水,同時也指周圍山巒林木在池中的倒影,故藉以為名。

涵碧山房建築三間,因建築前臨荷池,故通常又稱荷花廳,清代文學家俞樾《留園記》中的「涼台燠館」即是指此。

「明瑟樓」這個名稱來自於北魏時酈道元所著《水經注》中「目對魚鳥,水木明瑟」之句。此處環境雅潔清新,有水木明瑟之感,故有此名。

明瑟樓為兩層半間,卷棚單面歇山造,樓上三面置有明瓦和合窗,樓梯在外,用太湖石堆砌而成。梯邊一峰屹立,上鐫「一梯雲」3字。樓梯面東牆上,有明代著名書法家董其昌的「飽雲」兩字磚匾一塊。

綠蔭的建築臨水而築,取元末詩人高啟《葵花詩》中「艷發朱光里,叢依綠蔭邊」為名。軒南庭院牆上有石匾嵌於其上,有清代史學家錢大昕書「花步小築」。綠蔭建築的西側原有一株古楓,小軒籠罩在樹蔭下,故有此名。

曲溪樓也是臨水而建,緊挨著濠濮亭,為兩層單檐歇山式建築。樓只有前半部分,下為過道,狹長,進深僅3米左右,南北長10多米。

掬月亭即存留下來的濠濮亭。濠濮亭為方形四角單檐歇山式建築,其北挑出水面而築。劉恕時稱此亭為「掬月亭」。後來盛康為園主時名「濠濮想亭」,後易名濠濮亭。

含青樓即後來遠翠閣,位於還我讀書處的西邊。唐朝詩人方干有詩道:

前山含遠翠,羅列在窗中。

詩與景符,故有此名。劉恕時曾名「空翠」,後改名「含青樓」,後來盛康時名「遠翠閣」。遠翠閣實質上為樓,其上三面都置有明瓦和合窗,兩層,單檐歇山造。

從曲溪樓北行,有水榭名「清風池館」。清風池館的建築為水軒形式,單檐歇山造。劉恕時稱「垂楊池館」,後來盛康時改名為清風池館,昔署匾為「清風起兮池館涼」。

清風池館傍水池東側而築,開敞不設門窗,清風徐來,分外舒適。清風拂面,池水泛起粼粼碧波,池館變得清涼爽人。這里有一副楹聯為:

牆外春山橫黛色;

門前流水帶花香。

楹聯的落款是:「楊沂孫題留園清風池館」。此為舊聯借用,篆書。掛在清風池館內,聯語和環境相符。上聯詠遠借之景。黛色,就是深青色,是遠山的天然美色。

下聯詠近觀之景,似輕柔明透的流水,還有醉人的花香。山水本是自然界中富有魅力的基本景觀,聯語還賦予它們以豐富的感情。「橫」和「帶」兩字突現了山水之性格、神采,有妙造自然之趣。山水與人們的感情相交流,引起人們更美的遐思。

此處還有一幅清代書法家楊沂孫的楹聯。楹聯道:

松陰滿石閑飛鶴;

潭影通雲暗上龍。

楹聯的上聯詠景色之清幽。松枝虯干,濃陰瀉地,奇石蔽日,而清腥秀逸、體態翩翩的飛鶴悠閑地在池邊活動。由於仙人騎鶴的神話故事廣為流傳,人們往往將鶴與神仙隱士連在一起,因此尋常之景被寓超凡脫俗之趣。

下聯詠水潭倒影之奇妙。樓台亭閣、綠樹濃陰、白雲、艷陽、松影,全都倒映入清潭,微風乍起,隨波盪漾,美如神話中的水晶仙宮。這里「上龍」是指松影,將松樹比作龍蛇或龍影在古代詩作當中運用十分廣泛。

水光、樹陰、閑雲和飛鶴,虛實、靜動交相輝映,使人心靈愉悅,塵念煩憂盡去,富於佛家禪機悟趣。

個中亭即存留下來的可亭,位於涵碧山房的北邊。在亭中南望,「涵碧山房」與「明瑟樓」形如一艘航船,停泊在水邊。整組建築打破了整齊劃一的布局,給人既有變化而又美觀自然的感受,體現了中國山水畫法中主景偏右的傳統手法。

可亭為六角,飛檐攢尖,劉恕時稱「個中亭」,後來盛康時稱「可亭」。可亭楹聯可亭處有多幅楹聯,其一為:

園古逢秋好;

亭小得山多。

楹聯的落款是:「鄭文源題留園可亭」。鄭文源的題聯還有一處:

園林甲天下看吳下遊人載酒攜琴日涉總成彭澤趣;

瀟灑滿江南自濟南到此疏泉疊石風光合讀涪翁詩。

此聯的落款是:「鄭文源題留園半野草堂」。

此聯後來被懸掛於可亭。聯中的彭澤指的是東晉文學家陶淵明,陶淵明曾任彭澤令,故世稱「陶彭澤」。涪翁指的是北宋詩人黃庭堅,黃庭堅曾被謫涪州,自號「涪翁」。

此聯的上聯贊美蘇州園林之美、遊人之盛、情趣之雅。聯中所引用的陶淵明,表現出一種閑適高雅的生活情趣。下聯敘作者行跡,詠疏泉疊石之美景。聯語將園林山水之美和黃庭堅的寫景詩並稱,景美詩美,相得益彰,令人回味。

可亭處的楹聯其三為:

水轉桐溪約秋禊;

路尋花步賦春遊。

楹聯落款是:「佚名題留園可亭」。

對聯中的秋禊,是指古人於夏歷七月十四日臨水祓祭,以清除不詳,稱為「秋禊」。聯中的花步亦稱「花步小築」。

可亭處的楹聯其四為:

唯曰進德焉修學焉是在我爾;

從慈永安矣其樂矣蓋有天乎。

楹聯的落款是:「俞樾題留園可亭」。俞樾是晚清著名文學家、教育家和書法家。他一生著述不倦,主要著述有《春在堂全書》、《小浮梅閑話》、《右台仙館筆記》、《茶香室雜鈔》等。

俞樾曾經與留園主人盛康是好友,和盛康相比,俞樾在官場顯得不是很得意,而他離開官場專心於學卻取得了巨大的成績。在這副楹聯中,人們能夠看到一代國學大師修學、修德的崇高品質。

可亭處假山與「涵碧山房」中間僅一池相隔,形成南北對景。假山旁有古老銀杏兩棵,樹冠相連,濃蔭蔽日。

可亭處假山沿池呈東西走向,長36米,南北寬14米,高約4米。山間有石徑二條,一條往上至可亭,一條沿池高低曲折至小蓬萊曲橋。

從1789年清代舉人王學浩所繪園林圖中能夠看到,最初的假山為平岡小坡,上置茅亭一間,頗有山林風味。

後來,經劉恕修建,把其他廢圃中搜羅來的零星湖石夾雜黃石掇疊於此,以造就池對面「卷石山房」相適稱的景觀。

留園荷花池曲橋

熱點內容
億醬荷花酒 發布:2025-02-05 13:55:21 瀏覽:975
盆栽二丁花 發布:2025-02-05 13:50:06 瀏覽:731
插花在線培訓 發布:2025-02-05 13:49:26 瀏覽:628
玫瑰花切模 發布:2025-02-05 13:48:32 瀏覽:58
軟和綠咀荷花 發布:2025-02-05 13:35:10 瀏覽:395
如何挑選盆景 發布:2025-02-05 13:31:52 瀏覽:270
盆景溧水枝 發布:2025-02-05 13:30:15 瀏覽:218
鮮花的先 發布:2025-02-05 13:19:50 瀏覽:34
茶花小五保 發布:2025-02-05 13:19:40 瀏覽:11
可園盆景 發布:2025-02-05 13:11:02 瀏覽:5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