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花園百科 » 鰣魚有刺海棠無香原句

鰣魚有刺海棠無香原句

發布時間: 2023-08-07 10:20:49

㈠ 張愛玲說,人生的三大遺憾之二是海棠無香,那另外兩個是什麼呢

張愛玲說人生的三大遺憾之二是海棠無香,另外兩個是:鰣魚多刺和紅樓無尾。

出處:張愛玲《紅樓夢魘》

原文:有人說過「三大恨事」是「一恨鰣魚多刺,二恨海棠無香」,第三件不記得了,也許因為我下意識的覺得應當是「三恨紅樓夢未完」。

三大恨的意思是:

鰣魚縱然鮮嫩美味,卻無奈因多刺而無法盡興品嘗,此其一恨。

海棠花雖然嬌艷美麗,卻沒有迷人的芳香,此二恨也。

張愛玲用其後半生去陪伴《紅樓夢》,珍愛之至。而可嘆《紅樓夢》只是一篇殘稿,雪芹慘淡經營,無奈八十回後已「迷失無稿」。更怒者高鶚之流又狗尾續貂,無視雪芹之血淚!《紅樓夢》未完,豈不是人生之一大憾事!悵恨久之,此三恨也。

(1)鰣魚有刺海棠無香原句擴展閱讀:

張愛玲人生三大遺憾這典型的張愛玲式的語句道盡了人間世事滄桑,百般遺憾、萬事難料,而世上又豈有完美事物?

正如她自己所說:「生命就像一襲華美的袍子,上面爬滿了虱子。」人生悲歡離合錯綜復雜,最輝煌的生命往往暗藏著最悲涼的底色;「華美」是給別人看的,「虱子」只自知。

海棠花的美麗妖嬈,艷麗動人深得人們喜愛。古時,石崇非常喜愛海棠,只是海棠雖美卻無花香,讓他倍感遺憾,對盛開的海棠嘆道:「汝若能香,當以金屋貯汝」。張愛玲則感慨說「海棠無香」,一樣覺得遺憾。

文人們常用海棠寓意佳人,表達思念、珍惜、慰籍從容淡泊的情愫。

張愛玲的原生家庭,她沒法稱之為「家」,母親離婚後單身,父親又重娶。她自己的愛情也不完美,不能思念,無法珍惜。

她曾卑微地愛著胡蘭成,愛他愛到「愛上一個人,心會一直低,低到泥土裡,在土裡開出花來,可胡蘭成還是離開她、背叛了她。

大千世界,芸芸眾生,每天都在上演不完美的現實劇,正所謂人生不如意事常十有八九,遺憾、殘缺才是生活的常態,不完美的生活才是真實的生活。

㈡ 張愛玲說:「人生三恨:一恨海棠無香,二恨鰣魚多刺,三恨紅樓夢未完。」

「恨海棠無香」「恨鰣魚多刺」,前人已有所嘆。出自宋代惠洪所著《冷專齋夜話》。屬

海棠並非無香,五代詞人和凝就曾在《臨江仙》中寫道:「海棠香老春江晚,小樓霧縠空濛。」以此來寫海棠的香,所以彭淵材說「海棠無香」,只是用來說明自己的遺憾心情罷了。

鰣魚是「長江三絕」之一,有名的美味。烹制時不必不去鱗,鮮美肥嫩,令人回味不已。蘇東坡曾評價說「此中風味勝蒓鱸」。美中不足的,便是鰣魚多刺,讓人又愛又恨。

所以,古人所說「恨海棠無香」「恨鰣魚多刺」,都是在說美中不足之事,表達心中的遺憾之情。

(2)鰣魚有刺海棠無香原句擴展閱讀:

張愛玲生於上海,中國現代女作家,7歲開始寫小說,12歲開始在校刊和雜志上發表作品。

1943至1944年,創作和發表了《沉香屑·第一爐香》《沉香屑·第二爐香》《茉莉香片》《傾城之戀》《紅玫瑰與白玫瑰》等小說。

1955年,張愛玲赴美國定居,創作英文小說多部,但僅出版一部。1969年以後主要從事古典小說的研究,著有紅學論集《紅樓夢魘》。1995年9月在美國洛杉磯去世,終年75歲。有《張愛玲全集》行世。

㈢ 海棠無香,鰣魚多刺,紅樓未完。是張愛玲引用的,那麼,真正最初出自哪裡

清金聖嘆曾戲言人生三大遺憾:鰣魚多刺、海棠無香、紅樓未完。

㈣ 原來「一恨鰣魚多刺,二恨海棠無香,三恨紅樓夢未完」另有出處

一恨書蠹易蛀,二恨夏夜有蚊,

三恨月台易漏,四恨菊葉多焦,

五恨松多大蟻,六恨竹多落葉,

七恨桂荷易謝,八恨薜蘿藏虺,

九恨架花生刺,十恨河豚多毒。

▎《幽夢影》張潮 ▎   

如果非要用一個詞來形容爛喚這個張潮的《幽夢影》

「玄著」

很合適

張潮,字山來,號心齋、仲子,安徽歙縣人,清代文學家、小說家、刻書家,官至翰林院孔目。其著作等身,主要包括《幽夢影》《虞初新志》《花影詞》等,也曾刻印《檀幾叢書》飢胡凱《昭代叢書》等。

有趣的靈魂百里挑一。

怎麼才能稱之為有趣的靈魂呢?我想不外乎以下幾點:

首先,要懂生活,能把平淡的日子過成詩和遠方。即便認清生活的殘酷,依舊保持對它的熱愛,努力生活。

其次,獨立自由,不蔓不枝,不依附他人,不委屈求全。努力提升自己,做自己喜歡的事情。

再次,處於俗世,持以純真。不以物喜,不以己悲,面對外界的紛紛擾擾,始終能夠保持自己的純粹和博大。上善若水,利他無爭;出走半生,做瞎歸途少年。

然而繁文艷語,止才子余能;而卓識奇思,誠詞人本色。

人如其文,皆英華之發於外者。

有的人文學底蘊深厚,著文四平八穩,兼之閱歷深度,如梵室之鍾,清勁遒健,令人猛省深思;有的人文字自出機杼,下筆筆花繚繞,讀之墨沈淋漓,如珠玉之音,字字珠璣,令人手舞足蹈。

初讀張潮的《幽夢影》,不禁訝異,居然還有這樣的奇思。

春聽鳥聲,夏聽蟬聲,秋聽蟲聲,冬聽雷聲。白晝聽棋聲,月下聽簫聲,山中聽松聲,水際聽欸乃聲。方不虛生此耳。若惡少斥辱,悍妻詬誶,真不若耳聾也。

讀經宜冬,其神專也;讀史宜夏,其時久也;讀諸子宜秋,其致別也;讀諸集宜春,其機暢也。

聽聽看,凡事相機而行,此諸種聲,尋常易得,在於人能否領悟。

不僅如此,為了賞花賞月,他還天真得一本正經寫信給雨師,請求雨行雨止的時期。

吾欲致書雨師:春雨宜始於上元節後(觀燈已畢),至清明十日前之內(雨止桃開),及穀雨節中。夏雨宜於每月上弦之前,及下弦之後(免礙於月)。秋雨宜於孟秋、季秋之上,下二旬(八月為玩月勝境)。至若三棟,正可不必雨也。

別以為他只是對天氣有要求,對人亦如此。

賞花宜對佳人,醉月宜對韻人,映雪宜對高人。                                          

上元須酌豪友,端午須酌麗友,七夕須酌韻友,中秋須酌淡友,重九須酌逸友。

山不在高,水不在深,朋友不在多。

相識滿天下,知心能幾人。

對於朋友,張潮有話要說。

天下有一人知己,可以不恨。不獨人也,物亦有之。如菊以淵明為知己;梅以和靖為知己;竹以子猷為知己;蓮以濂溪為知己;桃以避秦人為知己;杏以董奉為知己;石以米顛為知己;荔枝以太真為知己;茶以盧仝、陸羽為知己;香草以靈均為知己;蒓鱸以季鷹為知己;瓜以邵平為知己;雞以宋宗為知己;鵝以右軍為知己;鼓以禰衡為知己;琵琶以明妃為知。一與之訂,千秋不移。若松之於秦始;鶴之於衛懿;正所謂不可與作緣者也。

對淵博友,如讀異書;對風雅友,如讀名人詩文;對謹飭友,如讀聖賢經傳;對滑稽友,如閱傳奇小說。

經傳宜獨坐讀,史鑒宜與友人共讀。                                                          

物有本末,事有終始。

如無朋友在旁,則獨善其身。。

入世須學東方曼倩,出世須學佛印了元。                                                    

少年人須有老成之識見,老成人須有少年之襟懷。                                       

願在木而為樗(不才,終其天年),願在草而為蓍(前知),願在鳥兒而為鷗(忘機),願在獸而為廌(觸邪),願在蟲而為蝶(花間栩栩),願在魚而為鯤(逍遙游)。

近來網上熱議一個話題:為什麼要讀書?

答案有很多,大家比較肯定的答案,大概不外乎,讀書不多時,見山是山,見水是水,而讀過書的人,見山未必是山,見水未必是水。

因雪想高士,因花想美人,因酒想俠客,因月想好友,因山水想得意詩文。     

聞鵝聲,如在白門;問櫓聲,如在三吳;聞灘聲,如在浙江;聞騾馬項下鈴鐸聲,如在長安道上。

少年讀書,如隙中窺月;中年讀書,如庭中望月;老年讀書,如台上玩月。皆以閱歷之淺深為所得之淺深耳。

好讀書,讀好書,卻也不能囫圇吞棗,因噎廢食。

一定是要講究方式方法,方對得起讀書人這個稱號。

藏書不難,能看為難;看書不難,能讀為難;讀書不難,能用為難;能用不難,能記為難。

高語山林者,輒不喜談市朝事,審若此,則當並廢《史》、《漢》諸書而不讀矣。蓋諸書所載者,皆古之市朝也。

大家之文,吾愛之慕之,吾願學之;名家之文,吾愛之慕之,吾不敢學之。學大家而不得,所謂刻鵠不成尚類騖也;學名家而不得,則事畫虎不成反類狗矣。

願大家都有書讀!!!

㈤ 一恨鯽魚多刺,二恨海棠無香,三恨紅樓夢未完什麼意思

「一恨鯽魚多刺,二恨海棠無香,三恨紅樓夢未完」意思是人生有三大憾事,一是鰣魚美味卻魚刺太多,二是海棠花美卻沒有香氣,三是《紅樓夢》精品卻沒有寫完。出自張愛玲《紅樓夢魘》,張愛玲通過對各個版本的比較和對照,考據作者的行文思路和情節可能會發生的變化和走向,甚至推敲八十回後可能發生的故事修改情形,如賈赦和賈敬兩位老爺是為了襯托對比賈政而寫。

㈥ 記得張愛玲說過她人生有三大恨,誰人告訴我

張愛玲說過的人生三大恨,分別為:一恨鰣魚多刺;二恨海棠無香;三恨紅樓夢未完。

出處:出自張愛玲《紅樓夢魘》,原文為:「有人說過『三大恨事』是『一恨鰣魚多刺,二恨海棠無輪鎮香』,第三件不記得了,也許因為我下意識的覺得應當是『三恨紅樓夢未完』。」

《紅樓夢魘》是張愛玲的一部重要作品。 1966年張愛玲定居美國,至1995年離世,期間以十年時間研究《紅樓夢》,此書正是其晚年多年研究的結晶。

書中共收入其七篇研究文章,包括《〈紅樓夢〉未完》,《〈紅樓夢〉插曲之一》,《初詳〈紅樓夢〉》,《二詳〈紅樓夢〉》,《三詳〈紅樓夢〉》,《四詳〈紅樓夢〉》,《五詳〈紅樓夢〉》。

(6)鰣魚有刺海棠無香原句擴展閱讀

張愛玲是復雜的、多側面的,是多棱鏡也是萬花筒。在張愛玲身上,小資看到時尚、少年看到愛情、作家看到文學、學者看到時代、百姓看到傳奇——那些年她紅得扒兆像把燃燒的火,眾人添柴,這把大火必定會一直燃燒,繼續燃燒……

張愛玲時代的老上海,像一輛在石板路上咿呀作響的獨輪車,一夜之間搖身一變,獨輪車化作1930式的雪鐵龍汽車,賓士在筆直寬闊的上海大馬路上。與汽車、洋行、電影、舞廳、咖啡、明星一同出現的。

還有傳奇女性張愛玲——在這里我要說:張愛玲是劃時代的,她的本身意義要大過她的作品。她是一個坐標,一座燈塔,或者說是一塊里程碑。作家石康這樣說:「張愛玲春桐租是一位偉大的女性。」

張愛玲是偉大的,或者說是傑出的,傑出之處可簡單歸結為四點:職業寫作、愛情至上、物質第一、自由萬歲——這四點現在看來也許微不足道,但它能在那個時代中國人身上出現難能可貴。

中國人,特別是中國文人,五千多年來一直在老宅院里寫著霉味撲鼻的八股文,熏死人的墨臭籠罩著伸手不見五指的東方古國,所以唐朝出武則天這樣的女人並不奇怪,所以清代出慈禧這樣的女人也不奇怪。

然而時代畢竟到了老上海時代,一個全新、另類的女人張愛玲如明月當空——當然,她的出現也不奇怪,是水到渠成,也是理所當然。

㈦ 海棠無香,鰣魚多刺,紅樓未完是誰說的

「海棠無香,鰣魚多刺,紅樓未完」岩腔意思是:海棠花雖美麗卻沒有香味,鰣魚味道鮮美卻骨頭太多,不好下咽;紅樓夢小說寫的好,卻沒有寫完。很有人生不如意事十有八九的意思,表示時間很少有完美的事物。

這是張愛玲在《紅樓夢魘》里的著名話頭:

「有人說過『三大恨事』是『一恨鰣魚多刺,二恨海棠無香』,第三件不記得了,也許因為我下意識的覺得應當是『三恨紅樓夢未完』。小時候看紅樓夢看到八十回後,一個個人物都語言無味,面目可憎起來,我只抱怨『怎麼後來不好看了?』……很久以後才聽見說後四十回是有一個高鶚續的。怪不得……」

(7)鰣魚有刺海棠無香原句擴展閱讀

海棠無香,鰣魚多刺,紅樓未完。出自張愛玲的《紅樓夢魘》。

張愛玲,中國現代作家,原籍河北省唐山市,原名張煐。1920年9月30日出生在上海公共租界西區一幢沒落貴族府邸。

1944年張愛玲結識胡蘭成與之交往。1973年,張愛玲定居洛杉磯,1995年9月8日,適逢中秋節,張愛玲的房東發現她逝世於加州韋斯特伍德市羅徹斯特大雀啟道的公寓,因動脈硬化心血管病而去世,終年75歲,被發現的時候她已經過世一個星期。9月30日,生前好友為她舉行了追頃棗如悼會,追悼會後,骨灰被撒入太平洋。

熱點內容
張植綠飾演龍兒 發布:2025-02-05 12:03:31 瀏覽:361
手工製作大全康乃馨 發布:2025-02-05 11:54:10 瀏覽:531
歌曲黃玫瑰原唱 發布:2025-02-05 11:53:35 瀏覽:246
芊葉鮮花 發布:2025-02-05 11:46:48 瀏覽:925
百合花的圖片大全大圖 發布:2025-02-05 11:43:48 瀏覽:315
鮮花朵朵香 發布:2025-02-05 11:34:37 瀏覽:621
封城的七夕 發布:2025-02-05 11:34:36 瀏覽:744
白百合收入 發布:2025-02-05 11:15:39 瀏覽:359
素描的花語 發布:2025-02-05 10:55:40 瀏覽:983
黃島的荷花 發布:2025-02-05 10:55:00 瀏覽: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