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花園百科 » 荷花憂愁原文

荷花憂愁原文

發布時間: 2023-08-10 14:51:31

『壹』 朱自清荷花課文全文

這幾天心裡頗不寧靜。今晚在院子里坐著乘涼,忽然想起日日走過的荷塘,在這滿月的光里,總該另有一番樣子吧。月亮漸漸地升高了,牆外馬路上孩子們的歡笑,已經聽不見了;妻在屋裡拍著閏兒,迷迷糊糊地哼著眠歌。我悄悄地披了大衫,帶上門出去。

沿著荷塘,是一條曲折的小煤屑路。這是一條幽僻的路;白天也少人走,夜晚更加寂寞。荷塘四面,長著許多樹,蓊蓊鬱郁的。路的一旁,是些楊柳,和一些不知道名字的樹。沒有月光的晚上,這路上陰森森的,有些怕人。今晚卻很好,雖然月光也還是淡淡的。

路上只我一個人,背著手踱著。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世界裡。我愛熱鬧,也愛冷靜;愛群居,也愛獨處。

像今晚上,一個人在這蒼茫的月下,什麼都可以想,什麼都可以不想,便覺是個自由的人。白天里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說的話,現在都可不理。這是獨處的妙處,我且受用這無邊的荷香月色好了。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彌望的是田田的葉子。葉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層層的葉子中間,零星地點綴著些白花,有裊娜地開著的,有羞澀地打著朵兒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剛出浴的美人。

微風過處,送來縷縷清香,彷彿遠處高樓上渺茫的歌聲似的。這時候葉子與花也有一絲的顫動,像閃電般,霎時傳過荷塘的那邊去了。葉子本是肩並肩密密地挨著,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葉子底下是脈脈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見一些顏色;而葉子卻更見風致了。

月光如流水一般,靜靜地瀉在這一片葉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霧浮起在荷塘里。葉子和花彷彿在牛乳中洗過一樣;又像籠著輕紗的夢。雖然是滿月,天上卻有一層淡淡的雲,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為這恰是到了好處——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別有風味的。

月光是隔了樹照過來的,高處叢生的灌木,落下參差的斑駁的黑影,峭楞楞如鬼一般;彎彎的楊柳的稀疏的倩影,卻又像是畫在荷葉上。塘中的月色並不均勻;但光與影有著和諧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著的名曲。

荷塘的四面,遠遠近近,高高低低都是樹,而楊柳最多。這些樹將一片荷塘重重圍住;只在小路一旁,漏著幾段空隙,像是特為月光留下的。樹色一例是陰陰的,乍看像一團煙霧;但楊柳的豐姿,便在煙霧里也辨得出。

樹梢上隱隱約約的是一帶遠山,只有些大意罷了。樹縫里也漏著一兩點路燈光,沒精打採的,是渴睡人的眼。這時候最熱鬧的,要數樹上的蟬聲與水裡的蛙聲;但熱鬧是它們的,我什麼也沒有。

忽然想起采蓮的事情來了。采蓮是江南的舊俗,似乎很早就有,而六朝時為盛;從詩歌里可以約略知道。采蓮的是少年的女子,她們是盪著小船,唱著艷歌去的。采蓮人不用說很多,還有看采蓮的人。那是一個熱鬧的季節,也是一個風流的季節。梁元帝《采蓮賦》里說得好:

於是妖童媛女,盪舟心許;鷁首徐回,兼傳羽杯;欋將移而藻掛,船欲動而萍開。爾其纖腰束素,遷延顧步;夏始春余,葉嫩花初,恐沾裳而淺笑,畏傾船而斂裾。可見當時嬉遊的光景了。這真是有趣的事,可惜我們現在早已無福消受了。

於是又記起《西洲曲》里的句子:

采蓮南塘秋,蓮花過人頭;低頭弄蓮子,蓮子清如水。今晚若有采蓮人,這兒的蓮花也算得「過人頭」了;只不見一些流水的影子,是不行的。這令我到底惦著江南了。——這樣想著,猛一抬頭,不覺已是自己的門前;輕輕地推門進去,什麼聲息也沒有,妻已睡熟好久了。

(1)荷花憂愁原文擴展閱讀:

寫作背景:

《荷塘月色》作於1927年7月,正值大革命失敗,白色恐怖籠罩中國大地。

這時,蔣介石叛變革命,中國處於一片黑暗之中。朱自清作為「大時代中一名小卒」,一直在吶喊和斗爭,但是在四一二政變之後,卻從斗爭的「十字街頭」,鑽進古典文學的「象牙之塔」。

但是作者既做不到投筆從戎,拿起槍來革命,但又始終平息不了對黑暗現實產生的不滿與憎惡,作者對生活感到惶惑矛盾,內心是抑鬱的,是始終無法平靜的。

這篇散文通過對冷清的月夜下荷塘景色的描寫,流露出作者想尋找安寧但又不可得,幻想超脫現實但又無法超脫的復雜心情,這正是那個黑暗的時代在作者心靈上的折射。

參考資料:網路-荷塘月色

『貳』 《李商隱《贈荷花》》古詩原文及翻譯

作者:
原文
世間花葉不相倫,花入金盆葉作塵。
惟有綠荷紅菡萏,卷舒開合任天真。專
此花此葉長屬相映,翠減紅衰愁殺人!
譯文
人世間的花和葉是不能相比的,花被供入金盆,葉卻歸於塵土.
只有綠色的荷葉襯著紅色的荷花,不管是卷是舒都隨性自然.
這花和葉長久的互相映,等到翠色減少紅色凋零時,真讓人愁煞心肝.
世間的花和葉是不同等的,一般人總是重視花,不重視葉。
唯有碧綠的荷葉襯著未開的荷花,無論是開放還是合攏的都是天然本性。
荷花與荷葉長時間互相交映,一直到荷葉減少,荷花凋謝時令人愁苦至極。

『叄』 葉聖陶《荷花》全文

清早,我到公園去玩,一進門就聞到一陣清香。我趕緊往荷花池邊跑去。
荷花已經開了不少了。荷葉挨挨擠擠的,像一個個碧綠的大圓盤。白荷花在這些大圓盤之
間冒出來。有的才展開兩三片花瓣兒。有的花瓣兒全都展開了,露出嫩黃色的小蓮蓬。有的 還
是花骨朵兒,看起來飽脹得馬上要破裂似的。
這么多的白荷花,一朵有一朵的姿勢。看看這一朵,很美;看看那一朵,也很美。如果把
眼前的這一池荷花看作是一大幅活的畫,那畫家的本領可真了不起。
我忽然覺得自己彷彿就是一朵荷花,穿著雪白的衣裳,站在陽光里。一陣微風吹來,我就
翩翩起舞,雪白的衣裳隨風飄動。不光是我一朵,一池的荷花都在舞蹈。風過了,我停止舞蹈,
靜靜地站在那兒。蜻蜓飛過來,告訴我清早飛行的快樂。小魚在腳下游過,告訴我昨夜做的好
夢……
過了好一會兒,我才記起我不是荷花,我是在看荷花呢。
參考資料:http://www.zjgsyxx.com/ztwz/1/hehua/kw.htm

課本上改動了一點 給你原文
詩的材料
葉聖陶
今天清早進公園,聞到一陣清香,就往荷花池邊跑。荷花已經開了不少了。荷葉挨挨擠擠的,像一個個大圓盤,碧綠的面,淡綠的底。白荷花在這些大圓盤之間冒出來。有的才展開兩三片花瓣兒。有的花瓣兒全都展開了,露出嫩黃色的小蓮蓬。有的還是花骨朵兒,看起來飽脹得馬上要破裂似的。
這么多的白荷花,有姿勢完全相同的嗎?沒有,一朵有一朵的姿勢。看看這一朵,很美,看看那一朵,也很美,都可以畫寫生畫。我家隔壁張家掛著四條齊白石老先生的畫,全是荷花,墨筆畫的。我數過,四條總共畫了十五朵,朵朵不一樣,朵朵都好看,如果把眼前這一池的荷葉荷花看做一大幅活的畫,那畫家的本領比齊白石老先生更大了。那畫家是誰呢……
我忽然覺得自己彷彿就是一朵荷花。一身雪白的衣裳,透著清香。陽光照著我,我解開衣裳,敞著胸膛,舒坦極了。一陣風吹來,我就迎風舞蹈,雪白的衣裳隨風飄動。不光是我一朵,一池的荷花都在舞蹈呢,這不就像電影《天鵝湖》里許多天鵝齊舞蹈的場面嗎?風過了,我停止舞蹈,靜靜地站在那兒。蜻蜓飛過來,告訴我清早飛行的快樂。小魚在下邊游過,告訴我昨夜做的好夢……
周行、李平他們在池對岸喊我,我才記起我是我,我不是荷花。
忽然覺得自己彷彿是另外一種東西,這種情形以前也有過。有一天早上,在學校里看牽牛花,朵朵都有飯碗大,那紫色鮮明極了,鑲上一道白邊兒,更顯得好看。我看得出了神,覺得自己彷彿就是一朵牽牛花,朝著可愛的陽光,仰起圓圓的笑臉。還有一回,在公園里看金魚,看得出了神,覺得自己彷彿就是一條金魚。胸鰭像小扇子,輕輕地扇著,大尾巴比綢子還要柔軟,慢慢地擺動。水裡沒有一點兒聲音,靜極了,靜極了……
我覺得這種情形是詩的材料,可以拿來作詩。作詩,我要試試看——當然還要好好地想。
http://..com/question/27765169.html?fr=qrl

『肆』 荷花入暮猶愁熱,低面深藏碧傘中。楊萬里的哪一首詩

荷花入暮猶抄愁熱,低面深藏碧傘中出自南宋詩人楊萬里的《暮熱游荷池上(其三)》,原文如下:

細草搖頭忽報儂,披襟攔得一西風。

荷花入暮猶愁熱,低面深藏碧傘中。

譯文:

小草早已探出了尖尖的腦袋,在微風中搖曳著它那婀娜的身姿。

小小的荷花抬著它那張小巧的臉,感受溫暖的陽光,清風拂過它的臉龐,它好似一個害羞的女孩兒,躲藏在田田的葉子中。

(4)荷花憂愁原文擴展閱讀:

這是南宋詩人楊萬里著有的詩作,詩題名是《暮熱游荷池上 (其三)》。

詩的一、二兩句寫,在一個酷暑的傍晚,詩人來到荷池上渴望飽嘗一陣快風,用「細草搖頭」來襯托自己的心情。在移情於景時是使用了擬人的修辭手法,鮮活生動,富有情趣。

詩的三、四句寫,正因為自己深感余熱盈懷,所以覺得荷花也害怕熱氣,到了傍晚還深深躲在荷葉底下不願露面,表現了詩人的欣喜,喜悅之情。用小荷的情來表現詩人自己的情。

用荷花的「深藏」來寫出天氣之熱,化靜為動,富有動態美。整首詩充滿生活氣息,新鮮、輕松,寫的是熱,透露出的是「清爽」之情。表達了詩人對夏季傍晚美景的喜愛以及對大自然的喜愛之情。

『伍』 「荷花入暮猶愁熱,低面深藏碧傘中」這兩句詩的簡要賞析

「荷花入暮猶愁熱,低面深藏碧傘中」寫,正因為自己深感余熱盈懷,所以覺得荷花也害怕熱氣,到了傍晚還深深躲在荷葉底下不願露面,表現了詩人的欣喜,喜悅之情。

用小荷的情來表現詩人自己的情。用荷花的「深藏」來寫出天氣之熱,化靜為動,富有動態美。整首詩充滿生活氣息,新鮮、輕松,寫的是熱,透露出的是「清爽」之情。表達了詩人對夏季傍晚美景的喜愛以及對大自然的喜愛之情。

(5)荷花憂愁原文擴展閱讀:

「荷花入暮猶愁熱,低面深藏碧傘中」出處:

暮熱游荷池上

細草搖頭忽報儂,披襟攔得一西風。

荷花入暮猶愁熱,低面深藏碧傘中。

大意:

(1) 小草早已探出了尖尖的腦袋,在微風中搖曳著它那婀娜的身姿。頭,輕輕地搖擺著,帶著對生命的喜悅,彷彿在輕聲哼著小調。池塘里,碧綠的荷葉上滾動晶瑩的露珠。小小的荷花抬著它那張小巧的臉,感受溫暖的陽光。清風拂過它的臉龐,它好似一個害羞的女孩兒,躲藏在田田的葉子中。

層層的葉子中間,零星地點綴些白花,像一粒粒的明珠閃耀著光芒,也像天上眨眼的繁星,那麼美麗!空氣中彌漫著的是荷花散發出的陣陣馨香,讓人們為它駐足,為它迷醉。多美的一幅畫面啊!詩人不禁感嘆道。

(2)酷暑的傍晚,詩人來到荷池邊乘涼。池邊的小草搖頭晃腦,向詩人報告「風來了」。詩人急忙敞開衣襟,企圖把這陣西風全攔住,不讓它溜走一點,好盡情享受這難得的涼風。雖然已經到了傍晚,那些嬌嫩的荷花還是害怕天氣的炎熱,低著頭在碧綠的荷葉下躲躲藏藏,不敢抬起臉來呢!

『陸』 《荷花》唐詩原文及注釋

【作品介紹】

《荷花》的作者是李商隱,被選入《全唐詩》的第539卷第175首。

【原文】

荷花

作者:唐·李商隱

都無色可並,不奈此香何。

瑤席乘涼設,金羈落晚過。

回衾燈照綺,渡襪水沾羅。

預想前秋別,離居夢棹歌。

【注釋】

①瑤席:用玉作飾的席。此喻指白色的荷花花瓣。乘涼設:指晚上開放。

②金羈:喻指斜陽照耀下的`江蓮花瓣。落晚:薄暮。

③綺衾:形容荷花。

④曹植《洛神賦》:「凌波微步,羅襪生塵。」此似寫荷葉沾露。

⑤前秋:即秋前。

⑥《南史·羊侃傳》:侃善音律,自造《采蓮》、《棹歌》兩曲,甚有深致。夢棹歌:即夢棹歌而采蓮。

【作者介紹】

李商隱(約812年或813年~約858年),漢族,字義山,號玉溪生,又號樊南生、樊南子,晚唐著名詩人。他祖籍懷州河內(今河南沁陽市),祖輩遷至滎陽(今河南鄭州)。擅長駢文寫作,詩作文學價值也很高,他和杜牧合稱「小李杜」,與溫庭筠合稱為「溫李」,因詩文與同時期的段成式、溫庭筠風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裡排行第十六,故並稱為「三十六體」。其詩構思新奇,風格濃麗,尤其是一些愛情詩寫得纏綿悱惻,為人傳誦。但過於隱晦迷離,難於索解,至有「詩家總愛西昆好,獨恨無人作鄭箋」之說。因處於牛李黨爭的夾縫之中,一生很不得志。死後葬於家鄉沁陽(今沁陽與博愛縣交界之處)。

據《新唐書》有《樊南甲集》二十卷,《樊南乙集》二十卷,《玉溪生詩》三卷,《賦》一卷,《文》一卷,部分作品已佚。

『柒』 「荷花入暮猶愁熱,低面深藏碧傘中」的簡要賞析是什麼

作者因為自己深感余熱盈懷,所以覺得荷花也害怕熱氣。荷花到了傍晚還深深躲在荷葉底內下不願露面,用容荷花的「深藏」來寫出天氣之熱,化靜為動,富有動態美。

用了擬人的修辭手法,「憂愁熱」「低面」,賦予了荷花以靈氣和神氣,簡單卻不失形象的表現出夏的炎熱,另一方面,亦可以體現荷花的嬌羞。這其中,是不是還含著這樣的意蘊:高貴如芙蓉都要躲避熱日的炎熱,更何況詩人自己呢。

『捌』 荷花課文原文、賞析

原文:

風過了,我停止舞蹈,靜靜地站在那兒。蜻蜓飛過來,告訴我清早飛行的快樂。小魚在腳下游過,告訴我昨夜的好夢……

過了好一會兒,我才記起我不是荷花,我是在看荷花呢。

出處:三年級部編《荷花》。

全文共五個自然段。

第一自然段寫去公園看荷花。

第二、三自然段描寫荷花生長的各種優美的姿態。

第四、五自然段分別寫自己觀慎搜荷花時的想像和感受。

課文語言朴實簡潔,想像豐富,富於感染力,是這篇課文表達上的主要特點寬神歷。

課文中以「我」被一陣荷花的清香吸引,作為鋪墊,引入課文重點描述部分——一池美麗的荷花。荷花色彩鮮麗、形態各異,看似一大幅活的畫。接著作者展開想像,把自己比作池塘中的一朵荷瞎帶花,想像中的情節描寫得有聲有色、有動有靜,真的把一池荷花繪成了一幅活靈活現的荷花圖。

作者把自己的感情融入到文字描述中,感染了讀者,讓人們不僅看到了浮現在眼前的一池美麗的荷花,也得到了美的感受和體驗。

熱點內容
花藝設計logo 發布:2025-02-05 05:06:18 瀏覽:246
紫羅蘭琴譜 發布:2025-02-05 04:58:43 瀏覽:824
鬱金香牌晾衣架 發布:2025-02-05 04:29:07 瀏覽:563
農村梔子花怎麼養 發布:2025-02-05 04:29:05 瀏覽:870
空中拍櫻花 發布:2025-02-05 04:18:29 瀏覽:286
彩鉛手繪櫻花樹怎麼畫 發布:2025-02-05 04:18:27 瀏覽:838
梅花玉雕牌子 發布:2025-02-05 04:14:05 瀏覽:507
院子綠植圍欄 發布:2025-02-05 04:07:02 瀏覽:209
如何扎玫瑰花 發布:2025-02-05 04:06:56 瀏覽:641
吉大櫻花樹 發布:2025-02-05 04:06:15 瀏覽: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