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花園百科 » 蘭花洗浴

蘭花洗浴

發布時間: 2023-08-12 05:09:31

『壹』 可以用黃角蘭花給小孩洗澡嗎

黃角蘭除了可以花葉齊觀,作為一種香料植物,黃角蘭還可以兼做香料和葯用。黃角蘭含有芳香性揮發油、抗氧化劑和殺菌素等物質,可以美化環境、凈化空氣、香化居室;而且從中提取出的香精油與乾燥香料物質,還能夠用於美容、沐浴、飲食及醫療。不僅黃角蘭提取物能夠葯用,整個花也可以直接入葯,據說對於慢性支氣管炎、虛勞久咳、前列腺炎等效果極佳。除此之外,黃角蘭還可用於熏制花茶,據有關資料記載,純粹的黃角蘭茶「外形條索緊結重實,色澤墨綠尚潤,香氣鮮濃持久,滋味濃厚尚醇,湯色黃綠明亮,葉底嫩勻明亮」。

『貳』 端午節為什麽要用草葯洗澡

端午在古人心目中是毒日、惡日,在民間信仰中這個思想一直傳了下來,所以才有種種求平安、禳解災異的習俗。其實,這是由於夏季天氣燥熱,人易生病,瘟疫也易流行;加上蛇蟲繁殖,易咬傷人,所以要十分小心,這才形成此習慣。種種節俗,如采葯,以雄黃酒灑墻壁門窗,飲蒲酒等,看似迷信,但又是有益於身體健康的衛生活動。端午實在可算是傳統的醫葯衛生節,是人民群眾與疾病、毒蟲做斗爭的節日。今天這些衛生習俗仍然是應發展,並應弘揚傳承的。

端午的衛生習俗主要是:

�9�0采葯。這是最古老的端午節俗之一。《夏小正》載:「此日蓄葯,以蠲除毒氣。」《歲時廣記》卷二十二「采雜葯」引《荊楚歲時記》佚文:「五月五日,競采雜葯,可治百病。」後魏《齊民要術·雜記》中,有五月捉蛤蟆的記載,亦是制葯用。後來有不少地區均有端午捉蛤蟆之俗,如江蘇於端午日收蛤蟆,刺取其沫,製作中葯蟾酥;杭州人還給小孩子吃蛤蟆,說是可以消火清涼、夏無瘡癤。還有在五日於蛤蟆口中塞墨錠,懸掛起來晾乾,即成蛤蟆錠,塗於膿瘡上可使消散。這種捉蛤蟆制葯之俗,源於漢代「蟾蜍辟兵」之傳說。又如湖北監利於端午「采百草」,亦采葯草之俗。采葯是因端午前後草葯莖葉成熟,葯性好,才於此日形成此俗。

�9�1沐蘭湯。端午日洗浴蘭湯是《大戴禮》記載的古俗。當時的蘭不是現在的蘭花,而是菊科的佩蘭,有香氣,可煎水沐浴。《九歌·雲中君》亦有「浴蘭湯會沭芳」之句。《荊楚歲時記》:「五月五日,謂之浴蘭節。」《五雜俎》記明代人因為「蘭湯不可得,則以午時取五色草拂而浴之」。後來一般是煎蒲、艾等香草洗澡。在廣東,則用艾、蒲、鳳仙、白玉蘭等花草;在湖南、廣西等地,則用柏葉、大風根、艾、蒲、桃葉等煮成葯水洗浴。不論男女老幼,全家都洗,此俗至今尚存,據說可治皮膚病、去邪氣。

�9�2飲蒲酒、雄黃、硃砂酒,以酒灑噴。《荊楚歲時記》:「以菖蒲(多年生草本植物,生在水邊,地下有淡紅色根莖,葉子形狀像劍,肉穗花序。根莖可做香料,也可入葯)或鏤或屑,以冷酒。」蒲酒味芳香,有爽口之感,後來又在酒中加入雄黃、硃砂等。明謝肇淛《五雜咀》:「飲菖蒲酒也……而又以雄黃入酒飲之。」明馮應京《月令廣義》:「五日用硃砂酒,辟邪解毒,用酒染額胸手足心,無會虺(古書上說的一種毒蛇)蛇之患。又以灑墻壁門窗,以避毒蟲。」此俗流傳較廣。至今,如廣西賓陽,逢端午時便有一包包的葯料出售,包括雄黃、朱耒、柏子,桃仁、蒲片、艾葉等,人們浸入酒後再用菖蒲艾蓬蘸灑墻壁角落、門窗、床下等,再用酒塗小兒耳鼻、肚臍,以驅毒蟲,求小兒平安。另外有的地區還用雄黃酒末在小孩額上畫「王」字,使小孩帶有虎的印記,以用虎辟邪。這些活動,從衛生角度來看,還是有科學道理的。雄黃加水和酒灑於室內可消毒殺菌,飲蒲灑也頗有益。

�9�3採茶、制涼茶。北方一些地區,喜於端午采嫩樹葉、野菜葉蒸晾,製成茶葉。廣東潮州一帶,人們去郊外山野采草葯,熬涼茶喝。這對健康也有好處。

端午還有許多辟邪、滅疫活動,與上述的衛生習俗有密切的聯系。如以五色絲系臂,曾是很流行的節俗。漢代應助《風俗通義》有記:「五月五日,賜五色續命絲,俗說以益人命。」《荊楚歲時記》載:「以五彩絲系臂,名曰辟兵,令人不病瘟。」另外又有稱長命縷、續命縷、辟兵紹、五色縷、朱索等。據說也是因屈原而起,可以驅除災害。為什麼五彩絲線有這麼大的威力呢?在東晉葛洪的《抱朴子》中又記述有將五色紙掛於山中,召喚五方鬼神的巫術,大概是以五色象徵五方鬼神齊來護佑之意,源於我國古代的五行觀念。另外,可能源於古代南方人的文身之俗。《漢書·地理志》記越人「文身斷發,以辟餃龍之害」。晉人劉義慶《世說》等書,記以五色絲纏繞粽子,以投入江中,為蚊龍所憚。雖系傳說,卻透出了一絲值得玩味的資訊。五色絲系於臂上,或為文身遺俗,另外還有其他佩飾之物。比如,《太平御覽》引《風俗通))佚文:「又有條達等織組雜物,以相贈遺。」條達,即彩色織絲帶,亦與五色絲相行。又有佩贍賒以辟兵之俗(此俗久已失傳,僅《太平御覽》中有記載)。這些習俗傳到後世,即發展成許多種漂亮好玩的香囊等飾物。如《東京夢華錄))記北宋開封過端午要購,「百索、艾(多年生草木板物,葉子有香氣,可入葯,內服可做止血劑,又供灸法上用。也叫艾篙或蘄艾)花、銀樣鼓兒花」。是佩戴飾物。《武林舊事》記南宋杭州時賜予後妃諸臣:「翠葉、五色葵榴、金絲翠扇、真珠百索、釵符、經筒、香囊、軟香龍誕佩帶。」清《帝京歲時紀勝》:「幼女剪綵疊福,用軟帛緝縫老健人、角黍、蒜頭、五毒、老虎等式。」是在端午制小人形(由古代艾人發展而來)、粽子、蒜頭、五毒、巷虎等形的小香囊佩戴。《清嘉錄》中記有另一種健人:「市人以金銀絲制為繁纓(古代帽子上系在領下的帶子)、鍾鈴諸狀,騎人於虎,極精細,綴小釵為串,或有用銅絲、金箔為之者,供婦人插鬃,又互相獻賚,名曰健人。」婦女也於髻上戴艾,插石榴花朵,既可驅邪,又兼裝飾。

在端午設置種種可驅邪的花草,來源亦久。最早的如掛艾草於門,《荊楚歲時記》:「采艾以為人,懸門戶上,以禳毒氣。」這是由於艾為重要的葯用植物,又可制艾絨治病,灸穴,又可驅蟲。五月文含艾油最多,(此時正值文生長旺期)所以功效最好,人們也就爭相采艾了。除采艾扎作人外,也將艾扎作虎形,稱為艾虎,《荊楚歲時記》注文雲:「以艾為虎形,或剪綵為小虎,帖以艾葉內人爭取戴之。」同時也在門上掛蒲束及葛蒲削的蒲劍,蒲束扎的蒲龍。《帝京歲時紀勝》:「(端午)插蒲龍艾虎。」《清嘉錄》卷五:「戴蒲為劍,割蓬作鞭,副以桃梗蒜頭,懸於床戶,皆以卻鬼。」桃梗是辟邪之吉物,蒜頭被認為是象徵武器銅錘,與蒲劍、蓬鞭相配,以趕卻鬼祟。另外還焚燒艾蒿等以驅趕蚊蠅。在湖南、浙江等地則采葛藤掛於門相上,傳說葛藤是鎖鬼的鐵鏈子,可驅鬼辟邪。

與采葯、采艾蒲等相聯系的有蹋百草、鬥百草等游戲,是古人往野外游藝之遺俗。後來發展成為插花等裝飾藝術。

民間認為五月是五毒(蠍、蛇、蜈蚣、壁虎、蟾蜍)出沒之時,民間要用各種方法以預防五毒之害。一般在屋中貼五毒圖,以紅紙印畫五種毒物,再用五根針刺於五毒之上,即認為毒物被刺死,再不能橫行了。這是一種辟邪巫術遺俗。民間又在衣飾上綉制五毒,在餅上綴五毒圖案,均含驅除之意。

端午也以桃印為門飾。桃是民俗中驅鬼之物,源於神荼、郁壘之神話,以桃刻印,亦為祛攘之意。《續漢書·禮儀志》:「朱索、五色桃印為門戶飾,以止惡氣。」後世的昧符、吉祥葫蘆即源於此。《夢粱錄》卷三:「士官等家以生朱於午時書『五月五日天中節,赤口白舌盡消滅』之句」,這是宋代之俗。《燕京歲時記》又記:「端陽日用彩紙剪成各樣葫蘆,倒粘於門闌上,以泄毒氣。」這是清代之俗。有的還在紙葫蘆上垂絲穗、飄帶等,更為好看,或在葫蘆中剪出五毒形狀,掛貼於門,亦表示將五毒之氣泄盡之意,你為「倒災葫蘆」。

至今民間仍有懸鏡於門以避邪之俗。在唐代,專於五月五日午時於揚州揚子江心鑄銅鏡,以進貢皇帝,稱為「天子鏡」,這也是辟邪之意(見《唐國史補》)。所以後世多於門前掛鏡驅邪。(馬大勇《節令瑣談》)

『叄』 蘭花集團招井下工人好進嗎

好進。
井下工人屬於一線崗位,危險性很大,所以並不多,蘭花集團井下工人的招工標准為井下工人的招工標准很低,只要工人同意即可入崗工作。
蘭花集團創建於2006年6月,董事長王世平,公司地址位於葫蘆島市連山區中央大街1號,旗下企業有,葫蘆島市蘭花實業有限責任公司,葫蘆島市蘭花商務有限公司,葫蘆島市蘭花洗浴有限公司,葫蘆島市蘭花物業有限公司。主要從事當地產開發,房屋裝修及維護,產品生產等。

『肆』 蘭花科創與蘭花集團是什麼關系

Lanhua Group Co., Ltd)蘭花集團創建於2006年6月,董事長王世平,公司地址位於葫蘆島市連山區中央大街1號,旗下企業有:葫蘆島市蘭花實業有限責任公司、葫蘆島市蘭花商務有限公司、葫蘆島市蘭花洗浴有限公司、葫蘆島市蘭花物業有限公司。擁有注冊資本一千萬元人民幣。
山西蘭花科技創業股份有限公司是由山西蘭花煤炭實業集團有限公司作為獨家發起人,投入下屬六礦一廠主要生產經營性資產和部分輔助生產經營行資產以及相關負債,以募集設立方式設立的股份有限公司。集團公司是山西省大型的地方煤礦企業之一,截至重組生效日,集團公司擁有總資產94875萬元,凈資產38736萬元,負債56139萬元。1997年實現主營業務收入40181萬元,營業利潤5696萬元,稅後利潤3687萬元(按所得稅33%計算)。
山西蘭花煤炭實業集團有限公司(蘭花集團),山西蘭花科技創業股份有限公司1998年成立,是由山西蘭花煤炭實業集團有限公司獨家發起募集上市的山西省首家煤炭類上市公司。是一個集煤炭、化肥、精細化工、新型材料、生物制葯、機械製造、房地產、旅遊開發、現代服務業等多元產業於一體的國家大型一類企業。1998年以主要經營性資產獨家發起以募集方式設立山西蘭花科技創業股份有限公司,並於同年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公司煤炭年生產能力2000萬噸,尿素年生產能力120萬噸,甲醇年生產能力40萬噸,二甲醚年生產能力20萬噸。截止2010年底,總資產217億元,現有員工2.6萬名。公司股票於1998年12月17日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股票簡稱蘭花科創,股票代碼600123。

『伍』 蘭湯沐浴配方

戰國時期大詩人屈原在《雲中君》中雲:「浴蘭湯兮沐芳華」,記載了古戰國時人們就用中葯澤蘭煎湯沐浴潔身了。不過當時的中醫葯浴,是皇宮貴族自身驅邪、保健、養生、招待達官貴人的一種禮儀。
用作葯浴的中葯多為芳香的麝香、零陵香、檀香、丁香、澤蘭、藿香、紫蘇、菖蒲,以及名貴花類如桂花、珠蘭、蘭花、山梔花、白蘭花、玫瑰花、月季花等等。因此,人們又稱為「香湯浴」。秦漢以後,香湯浴便發展成為防病、保健、養生、療疾的中醫葯浴療法。
端午節,按照習俗,人們要舉行一系列醫葯保健活動,藉以預防疾病。「草葯浴」就是這種習俗的一個內容。屈原的「浴蘭湯兮沐芳華」曾在民間十分盛行。
芳香浴的劑料是用中草葯配以適量高級混合香料或香水精合制而成的。中草葯以芳香型植物為主,有當歸、川芎、白芷、霍香、丁香、佩蘭、玉竹、冰片、香料等。現代醫葯學研究證明,這些葯物中含有揮發油、生物鹼等抑菌、殺菌物質。
端午傳統的「草葯浴」除了用香草外,還用鮮艾草、菖蒲、銀花藤、野菊花、麻柳樹葉、九節楓、蕁麻、柳樹枝、野薄荷、桑葉等煎水沐浴。
中醫認為:具芳香開竅、溫氣血、散寒濕、消毒、防腐之功效,艾葉浴對毛囊炎、濕疹有一定療效。菖蒲葉及根芳香化濕可治惡瘡疥癬。水浸劑對皮膚真菌有抑製作用。外用能改善局部血液循環,對消除老年斑、汗斑有一定作用。新鮮的桑葉性味苦、甘、寒,具有疏風清熱、清肝明目等功能,用它煮水洗澡,可使皮膚變細嫩。薄荷揮發油有發汗、解熱及興奮中樞的作用,外感風熱、咽喉腫痛的病人洗浴特別有用,還能麻痹神經末梢,可消炎、止痛、止癢,並有清涼之感。夏季常用此沐浴,可防治濕疹、痱子等皮膚病。野菊花有散風、清熱、解毒、明目、醒腦的作用;黃菊花清熱解暑、美容肌膚,最宜腦力勞動者洗浴。銀花藤有清熱解毒、通經絡的作用,沐浴後,涼爽舒暢,可敗毒除燥,治痱效果最理想。用桉樹葉、麻柳葉、九節楓、柳葉、蕁麻等草葯沐浴時,具有祛風除濕、活血 消腫、殺蟲止痛,止癢嫩膚等功效
端午節前後天氣轉熱,空氣較為渾濁,蟲蚊等開始孳生,是流行疾病多發和傳播的季節,古時無法抵擋天災人禍的先民,便稱5月為「惡月」,寓有深惡痛絕之意。所以在民間流傳有「端午節,天氣熱;五毒醒,不安寧」的諺語。

古時人們為了避邪趨吉,防範瘟疫滋生,邪魔逞凶,便將蛇、蜈蚣、蠍子、蟾蜍、壁虎「五毒」剪紙圖像,貼在門上和房間的牆壁;有的是在紅紙上畫五種毒物,再用五根針刺於五毒之上,認為毒物已被刺死,再不能橫行了;有的是把五毒的形象系在兒童手臂上;民間還有在衣飾上綉制五毒,在餅上綴五毒圖案等風俗,以避諸毒;有的是在端午節前後燃「蒼術白芷」和衣櫥櫃里懸掛「衣香粉」,用以驅蟲辟邪、凈化空氣。到宋代又演化出「昧符」、「吉祥葫蘆」。清代,時興「倒災葫蘆」風俗,是把貼有五毒形狀的葫蘆倒掛於門楣,表示已將五毒之氣泄盡。《燕京歲時記》中說:「端陽日用彩紙剪成各樣葫蘆,倒粘於門闌上,以泄毒氣。」
附1:古方煙熏劑
配方:白芷、艾葉、蒼術等
友情提示
1 使用時請將煙熏劑放在耐火的盆器內,點燃後使之處於暗火狀態。
2 使用時先將門窗關好,並清楚周邊易燃物品,密切注意安全,切忌明火狀態燃燒,煙熏完畢,盆器移出屋內,防止暗火復燃。
3 本煙熏劑對人體無害。
附2:傳統「衣香粉」
配方:白芷、陳皮、木香、甘松等,研細粉備用。
作用:[去除異味、吸濕防霉、抗菌驅蟲。
替代樟腦丸,因樟腦丸[size=10.5pt]含對二氯笨、萘的樟腦丸,屬於農葯類產品,一般用於工業品或農業品的防蛀。不宜用於生活類用品。大量實踐證明,苯類物質對人體健康具有極大的危害性。因此,世界衛生組織已將其定為強烈的致癌物質。
端午也稱「浴蘭節」,端午時值仲夏,是皮膚病多發季節,古人以蘭草湯沐浴去污為俗。當時的蘭不是現在的蘭花,而是菊科的佩蘭,有香氣,可煎水沐浴。《大戴禮》記載有「沐蘭湯」的古俗,屈原的《九歌·雲中君》中有「浴蘭湯會沭芳」之句。 葯浴的應用在我國有悠久的歷史,葯浴可以減輕疲勞,改善血液循環,促進新陳代謝,去除污垢,使身心舒暢、精神爽快。加入中葯的葯浴不光具有沐浴的功能,還可通過皮膚在溫水作用下的強滲透能力,充分吸收中葯成分,疏通筋骨關節,改善體內的水分分布和血液循環,起到祛病、護膚、美容的作用。現在民間多用新採摘的艾葉、菖蒲等浸泡或煎煮後進行洗澡,可以預防和治療痱子、癤瘡。端午傳統的草葯浴一般採用新鮮的草葯煎水製成,如鮮艾草、菖蒲、銀花藤、野菊花、麻柳樹葉、桉樹葉、九節楓、野薄荷、桑葉等等。這樣的草葯浴,不但可以讓人放鬆精神、消除污垢,還可以解暑鎮痛、散風清熱、活血消腫、止痛止癢,防治濕疹、痱子等皮膚病。此外,如果用來洗頭,還具有清腦醒神、去頭皮屑的功效,用來洗臉,可消除臉上的暗瘡,防止青春痘的滋生。直至今天,在我國南方的大多數地區,也還保存著端午葯浴的傳統。

附:常用葯浴方:
瘦身浴
方一組成:荷葉100克、澤瀉75克、防己100克、柏子仁100克
方二組成:明礬6克,荷葉、薄荷、山楂葉、茶葉、霍香、冬瓜皮、海藻、白芷各10克,麻黃、車前子、荊芥各15克
適應症有潤滑皮膚、去油脂、除臭輕身的作用
白芷木香葯浴方
組成:白芷、桃皮、木香各等分
功能:香體、祛風行氣、通經活絡
用法:煎洗洗浴
適應症:各種皮膚病均可適用

五枝葯浴湯
組成:槐枝、桃枝、柳枝、桑枝各一把,麻葉250克
功能:調養血脈,疏導風氣
用法:煎湯洗浴
適應症:皮膚瘙癢、皮疹等,夏季使用效果最好

『陸』 端午節用草草葯 洗澡 有什麼用處呢

端午日洗草葯水可治皮膚病、去邪氣。端午期間,我國不少地方有采草葯煮草葯水沐浴的習俗,端午草葯的葯性在其中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在廣東,兒童用苦草麥葯或艾、蒲、鳳仙、白玉蘭等花草煮水洗,少年、成年男子則到江河、海邊沖涼,謂之洗龍舟水,洗去晦氣,帶來好運。在湖南、廣西等地,則用柏葉、大風根、艾草、菖蒲、桃葉等煮成葯水洗浴,不論男女老幼,全家都洗。

(6)蘭花洗浴擴展閱讀:

1、洗草葯水,端午習俗之一,端午這天是草木一年中葯性最強的一天,端午日遍地皆葯。

2、2關於洗草葯水習俗的現存文字記載最早見於西漢末的《大戴禮記·夏小正》中,但文中的蘭不是蘭花,而是菊科的佩蘭或草葯,有香氣,可煎水沐浴。

3、《歲時廣記》卷二十二「采雜葯」引《荊楚歲時記》佚文:「五月五日,競采雜葯,可治百病。」此俗至今尚存,且廣泛流行。

熱點內容
牡丹江職教 發布:2025-02-05 02:37:27 瀏覽:908
男孩子和茶花 發布:2025-02-05 02:33:15 瀏覽:476
成都花店微信 發布:2025-02-05 02:33:06 瀏覽:787
丁香怎麼吃 發布:2025-02-05 02:31:06 瀏覽:595
牡丹333真偽 發布:2025-02-05 02:29:52 瀏覽:866
路邊的綠植 發布:2025-02-05 02:28:33 瀏覽:551
石斛金蘭花 發布:2025-02-05 02:04:51 瀏覽:589
嘉嘉的花店 發布:2025-02-05 02:01:43 瀏覽:722
夢見偷花卉 發布:2025-02-05 01:30:38 瀏覽:150
荷花酒查真假 發布:2025-02-05 01:26:17 瀏覽:4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