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花與蜻蜓圖片
① 荷花蜻蜓圖的作品賞析
《荷花蜻蜓圖》筆墨簡約,意蘊豐厚。畫荷不要拘於窠臼、不要流於習氣。畫家畫荷葉以石綠色敷染,摻以藤黃色及墨色,鋪毫刷筆,讓墨色在干濕、虛實、濃淡中形成自然、和諧的塊面;再勾出葉脈紋絡,形成如蔭似蓋的綠葉。為讓綠葉有所依託,畫家飽蘸濃墨,摻以石綠色,順勢在綠葉下渲染出大片墨塊。綠葉用墨濃中有淡、實中帶虛,層次豐富,黑色和綠色相互映照。兩葉之間,用胭脂紅塗出荷花。花苞在田田荷葉之間,有一種「萬綠叢中一點紅」的感覺。畫家從畫右面的邊際畫出墨中帶綠的藤桿,讓其與荷葉相抵,如撐開的綠傘。三株藤桿粗細、長短不一,彼此交叉著。畫中的荷葉以厚重的塊面繪出,塘底的漣漪以細勁的線條繪出。下半部的橫向線條起伏變化,給人一種微風吹動、水波盪漾的感覺。振翅低飛的蜻蜓生動活潑,粗放筆法畫成的荷葉與工細筆法畫成的草蟲形成對比。此畫用筆或重拙、或輕靈、或粗獷、或纖美,力度與情趣兼具,饒有金石之氣;墨色酣暢淋漓,紅花與墨葉(及綠葉)相映,富有生機;荷葉團團,蜻蜓翩翩起舞;在構圖上,上部荷花實中帶虛,下部漣漪虛中有實,中間的蜻蜓連接了這兩部分,畫筆墨凝練、形象生動、格調清新、雅俗共賞,洋溢著濃郁的生活氣息,蘊涵著豐富的審美趣味 。
② 荷花蜻蜓圖的作品賞析
《荷花蜻蜓》形神俱備,筆墨典雅,格調清新。畫中,白蓮設色淡雅,勾勒精確,細蕊嫩黃,淡雅清香。微雨過後,落英繽紛,更顯嬌嗔。那亭亭凈植的兩朵白蓮,臨水迎風展現盛放之姿。其中一朵白蓮置於畫面最前端,另一朵從幾片鋪展開的碩大荷葉後探出。荷葉以石青加赭色調和、鋪陳,濃淡相宜,相互交疊,葉邊捲起的荷葉在最前方。同樣精工細致,卻不喧賓奪主,恰到好處的烘託了白蓮的聘婷裊娜。蜻蜓聞香而來,欲飛又止,只因雨後弱不禁風,有心無力,別有一番趣味。正如題款中所說:「白菡萏香初過雨,紅蜻蜓弱不禁風。」蜻蜓的描繪極其工緻細巧,尤其是翅膀呈薄紗般的半透明質感,栩栩如生。可見畫家觀察入微,往往在寫生中通過細節刻畫妙得荷花、草蟲之神韻。
③ 這張照片提什麼名字
1.它有點「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的意味,你可以直接引用這詩句來給它命名。
2.或者也可以直接通俗的引用,像荷花或者是蜻蜓那樣直白的名字,給人一種通俗易懂的感覺。就比如說「蜻蜓和荷花」或者是「蜻蜓」,「荷花」,「蜻與荷」。
3.如果要追求一種比較含蓄的美,你也可以用「才露」或者是「早立」為名,小荷才露,蜻蜓早立。
4.如果也可以根據荷花初露頭的時令來命名,比如說「夏至",「初夏」什麼的。
5.當然了,也可以根據你對這幅作品,自己的所聞所見所感來命名。
6.如果你要是追求生命與自然的美的話,通俗一點,就用和諧等詞命名。
7.如果是我的話,我會將這幅畫命名為「情柔」,諧音「晴柔」,出自《小池》宋·楊萬里
泉眼無聲惜細流,樹陰照水愛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
8.或者是命名為「青亭蓮華",蜻蜓也是取得諧音,青和亭,代表著女子青春永駐,亭亭玉立。荷花又稱菡萏、荷華(《詩經》),蓮華。
9.當然也可以看這圖片中的意象和呈現的形式來命名。
10.化用詞牌名「蝶戀花」什麼的也可以。
望採納
④ 荷花蜻蜓圖的畫家介紹
於非闇(1889-1959),中國畫家。1889年3月22日生於北京,1959年7月3日卒於同地。代表作有《專玉蘭黃鸝圖》、《紅屬杏山鷓圖》、《和平鴿圖》、《果實來禽圖》等。著《我怎樣畫工筆花鳥畫》、《中國畫顏色的研究》、《都門養鴿記》、《都門藝菊記》、 《於非闇工筆花鳥畫選》等。
⑤ 荷花蜻蜓圖的社會評價
《荷花蜻蜓圖》反映了齊白石的獨特畫風。這幅畫給人的感覺是風格清新淡雅,用筆精巧灑脫。畫中荷花鮮艷欲滴,蜻蜓翩翩起舞,水波盪漾,欣賞此畫,有如清涼之風陣陣吹過,給人無盡的藝術享受。齊白石主張藝術「妙在似與不似之間」,繪畫師法徐渭、朱耷、石濤、吳昌碩等,以瓜果菜蔬、花鳥蟲魚為工絕,並兼及人物、山水,與吳昌碩共享「南吳北齊」之美譽,以其純朴的民間藝術風格與傳統的文人畫風相融合,達到了中國現代花鳥畫最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