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花園百科 » 蘭花捐贈

蘭花捐贈

發布時間: 2023-08-14 04:57:55

① 王雪濤畫家年譜的介紹

1903 年——清光緒二十九年十一月十三日(公歷 12 月 31 日)出生於直隸省(今河北省)成安縣。原名庭鈞,字曉封,後更名雪濤,以齋館名遲園為號。 1907 年——清光緒三十三年七月二十七日(公歷 9 月 4 日)徐蘭貞生於今山東省膠州市。字瑞華,後更名佩蕸。 1911 年——辛亥革命。初入私塾,此年入成安縣立高小讀書。自幼習畫。 1918 年——國立北京藝術專科學校(後改稱國立藝專)建立,鄭錦任校長。王雪濤考入保定「直隸高等師范」手工圖畫專修科。從師姚壽昌、宋蔭梧習畫。與同學陳玄廠(名曉溪)、白壽章、田登五等人籌資出版《花鳥畫譜》刻本。 1919 年——徐蘭貞幼年遷居濟南。此年入濟南女子第一師范學堂。畢業後留校任教一年。 1921 年——畢業於直隸高等師范,在定州師范及省立十三中學任圖畫教員。1922 年——赴京考入北京國立藝專專門部(大學部)西畫科,後轉入國畫科。徐蘭貞赴京考入北京平民大學文學系。 1923 年——徐蘭貞考入國立藝專西畫科。並從師陳半丁學國畫。 1924 年——藝專同學九人成立《九友畫會》。其成員為袁仲忻、李苦禪、王夢白、王雪濤(庭鈞)、徐佩蕸(蘭貞)、孫功符、閻愛蘭、何吉祥(大吉)、王香之。 此期,王庭鈞、徐蘭貞同拜齊白石為師,白石先生為庭鈞更名雪濤,為蘭貞更名佩蕸。 1926 年——林風眠任藝專校長。聘柯羅多、齊白石為教授。徐佩蕸從師柯羅多習畫。 1926 年——3 月18 日京城五千餘人在李大釗領導下集會遊行,反對日本干涉我國內政,藝專學生也參加到運動中。請願隊伍赴鐵獅子胡同 段祺瑞執政府抗議,徐佩蕸亦是參加者之一。請願遭彈壓,是為「三·一八慘案」。藝專西畫系學生姚增賢被殺害。王雪濤畢業並受聘為藝專國畫系助教,兼儀器科(掌管模特兒、教具)主任。黎明中學國畫教員。 1927 年——徐佩蕸畢業,並留任西畫系助教(後與王雪濤均升為講師)。此後曾應西畫系主任閻世開之薦赴保定第一師范教學一年。 1928 年——3 月王雪濤、徐佩蕸成婚。齊白石特賜贈齋館名藕華樓。婚後受教務長王任之相邀,同住王任之香山別墅二個月,寫生、度假。 1929 年——《雪濤佩蕸中西畫聯合展》在四平、沈陽、大連舉行。並任京華美術專科學校教授(校長邱石冥),北京國畫會導師(會長周養庵)。 1930 年——徐佩蕸因生育第一女後需撫養,故辭去教職。同年,王雪濤受杭州美專校長林風眠之聘,亦因故未能成行。 1932 年 任國立藝專國畫系教授。北華美術專科學校教授(校長張恨水)。此間還兼任志成中學、鏡湖中學、四存中學等圖畫教員。 1933 年——作《自題花卉冊》 12 禎。翌年作《墨花合璧》。收近三年所作花鳥 24 幅,由懷英製版局出版《王雪濤花鳥畫集》,珂羅版精印本。 1934 年——臨摹白陽山人《墨花捲》。 1937 年——七七事變,毅然辭去教職,鬻畫度日。 1938 年——在天津、北京多次舉辦個展。 1944 年——在家課徒,教授郭西河、肖朗等 14 人。 1945 年——抗日戰爭勝利,自題畫冊。 1948 年——作《十二屬相圖》冊。 1950 年——參加「華北物資交流」展覽繪制工作。 1952 年——聯絡畫師畫友陳半丁等在京畫家,組織「新國畫研究會」(後改為「北京中國畫研究會」),任常務理事、福利部主任。 1953 年——參加第一屆國畫展覽會,展出作品《蘆塘鴛鴦》,為此時期代表之作。被聘為人民美術出版社編委。 1954 年——任中國美術研究所副研究員。與李苦禪等合作《天葩奇芬》,與何香凝等合作《梅花》。任北京市人民代表,參加中國畫院籌備工作。 1955 年——與齊白石、陳半丁、於非闇等 14 人創作《和平頌》,獻給在赫爾辛基召開的世界和平大會。與陳半丁、於非闇、汪慎生等人合作巨幅《五一頌》,郭沫若為其題詩。作《荷塘聚禽》等作品。 1956 年——被選為中國美術家協會理事。參加中國文化代表團赴西歐,訪問義大利、瑞士、法國。6 月15 日在法國會見老友張大千,潘張玉良亦在座。 7 月11 日會見法國藝術大師畢加索。作《萱花蝴蝶》、《桃花鸜鵒》、《松鷹》等多幅作品。 1957 年——5 月「北京中國畫院」成立,周恩來總理出席慶典。被選為院務委員,並任畫師。完成巨作《紫藤群雞》、《芙蓉鴛鴦》(已被毀)。 參加農工民主黨。 1958 年——參加畫院組織的下鄉「送畫」活動,與郊區農民「同吃同住」。創作《牽牛豆花》、《桃竹雙禽》、《藤蘿天牛》等 23 幅。 1959 年——作《萬年青》、《百合》等作品十餘幅。 1960 年——作蝶、蜂、螳螂、蜻蜓、蠶、蛙等草蟲冊頁 12 開。 為天津美院作教學范畫 40 余幅。 為滄州師范作教學畫 50 幅。 作《烏桕白頭》、《柚子》等作品多幅。 為畫院數十名研究生授課。 1961 年——參加全國美協西南寫生團,創作《鐵線蓮花》、《雲南山麓》、《灕江山花》等作品 20 余幅。 1962 年——與李苦禪等應邀赴青島寫生,作《鳶尾雙鶴》、《雉雞斑鳩》、《鸚鵡》等十數幅。 又作《四季花鳥》、《魚》、《白香山句牡丹芳》等作品 30 余幅。 為崔子范、顏地作冊頁 40 幅。 1963 年——作《雪景喜鵲》、《白鷳杜鵑》、《玉簪》等水墨冊頁 30 余幅。 作《花鳥》冊頁 12 開。 作《瓦壺齋雨後》等大批水墨畫,為筆墨純青之代表作。 1964 年——作《池塘雙鴨》、《紅梅綬帶》、《古松蒼鷹》等禽鳥花卉八條幅,為其藝術成熟之代表作。 1965 年——作《山茶寒鵲》、《藤蘿群雞》、《綠天蕉雨》等。 作《舒笑》(獲「八十年代」畫展作品一等獎)、《斗雞》等巨幅作品。 1972 年——中美兩國建交,為聯合國作巨幅中國畫《萬紫千紅》。 1973 年——以毛澤東詠梅詩意創作《松雪梅花圖》、《飛雪迎春圖》、《詠梅》等作品。 1975 年——作《花蝶》、《豆花》、《牡丹》等冊頁數幅。 作《荷花小鳥》、《蓮塘清趣》、《菊花黃時蟹正肥》等作品十數幅。 1976 年——粉碎「四人幫」,連作兩幅巨制《百花齊放》,以表心情。 作《梅花壽酒》、《芙蓉鴛鴦》等。 1977 年——作《牡丹蜂蝶》、《松樹綬帶》、《桃李滿園》、《雪梅鸜鵒》等大幅作品。人民美術出版社出版《王雪濤畫集》。 被選為北京市第五屆政協常務委員、北京花鳥畫會會長。 1978 年——任北京畫院院長。 1979 年——參加全國第四屆文化會,最後一次與老同學李苦禪、劉開渠合影,秋天,赴香港參加《中國畫展覽會》。 作《報喜圖》、《歲朝圖》、《清芬幽遠》等。 為夫人徐佩蕸作《柏壽圖》。 參加科影《中國花鳥畫》專題片的拍攝。 為人民大會堂北京廳作《紅松仙鶴》。榮寶齋出版《王雪濤畫譜》。 1980 年——任美協北京分會副主席。台灣出版《王雪濤畫集》。 北京科影拍攝完成紀錄片《王雪濤的畫》。 1981 年——參加北京畫院、南京畫院書畫展,展出作品《紫藤白鷳》;參加加拿大中華文化中心舉辦北京畫院作品展,展出作品《歲朝圖》、《紫藤鸜鵒》。會見日本南畫院院長河野秋邨先生。 參加北京畫院上海畫院聯展,展出作品《舒笑》;參加中國共產黨成立 60 周年畫展,及參加中國畫研究院成立展覽。 作《臨風索侶》、《雙雞》、《鸜鵒雙清》、《芭蕉草蟲》等作品。 1982 年——作《梅花喜鵲圖》、《絲瓜鸜鵒》、《石榴圖》參加北京畫院成立 25 周年畫展。7 月為中國兒童福利基金會捐贈作品《靈芝蘭花》。8 月作最後作品《桃花鸜鵒》、《牡丹清供圖》。11 月24 日因患癌症醫治無效病逝。河北美術出版社出版《王雪濤畫選》。 1983 年——人民美術出版社出版《王雪濤畫集》。 中國美術家協會、美協北京分會、北京畫院聯合主辦《王雪濤遺作展》在中國美術館展出。 1987 年——10 月《王雪濤紀念館》在山東濟南趵突泉滄園建立。

② 南京博物館的鎮館之寶是什麼

南京博物院是中國三大博物館之一,其前身是1933年蔡元培等倡建的國立中央博物院,是中國創建最早的博物館、中國第一座由國家投資興建的大型綜合類博物館,是大型綜合性的國家級博物館、全國綜合性歷史藝術博物館。

整幅磚畫長約4.8米,高約0.8米,出土於南京西善橋某南朝大墓中,是我國考古發現的最早且品相最為完好的大型人物畫像磚實物,南朝帝王陵墓裝飾壁畫,20世紀中國百項考古大發現之一。

磚畫由200 多塊古墓磚組成,分為兩幅,嵇康、阮籍、山濤、王戎4人佔一幅,向秀、劉伶、阮咸、榮啟期4人佔一幅。人物之間以銀杏、松槐、垂柳相隔。8人均席地而坐,但各呈現出一種最能體現個性的姿態,士族知識分子自由清高的理想人格在這塊畫像磚上得到了充分地表現。


③ 張學良寫的詠蘭詩寫的是君子蘭嗎

1946年深秋,張學良和趙四小姐被秘密解往台灣半押,有了固定的寓所,他便和趙四小姐在庭院中開辟了 兩個蘭園,一個專養洋蘭,一個專養國蘭,在國蘭園里,養植了名貴國蘭兩百多盆。蘭花的澆水、施肥、換盆、除蟲、滅菌等工作,夫婦倆親自為之。為了養好蘭花,他們買了許多有關蘭花栽培的書籍來研讀,還專門訂閱了《蘭花世界》月刊。隨著時光的推移,張學良夫婦的養蘭水平日臻完善,培植出不少蘭花珍品。張學良喜歡為這些蘭花珍品命名,如「寶島仙女」、「香天雪玉」、「綠荷」、「櫻姬」、「瑞玉」等,並親自書寫在一小塊白色的塑料片上,插於蘭盆之上。張學良夫婦的長壽,既得益於賞蘭時的心情愉悅,亦得益於養蘭時的適度勞作。
1997年2月,第七屆中國蘭花博覽會在廣西海濱旅遊城市北海舉行,張學良又委託黃秀球先生送來他親手栽培的三盆名貴蘭花「綠雲」「金嘴」「劍蘭」參展,還特意製作了30張鑲有純金獎牌的獎狀,捐贈給組委會,獎給博覽會的金獎蘭花得主。博覽會期間,張學良送展的三盆名貴蘭花吸引了眾多參觀者的眼球,人們紛紛在這三盆難得一見的奇蘭旁邊拍照留念。博覽會結束時,有30盆參展奇蘭被評為金獎蘭花,金獎蘭花的得主們,每人榮獲一張張學良捐贈的鑲有純金獎牌的獎狀,個個喜不自勝。前來參加此屆蘭花博覽會的香港台灣商人,願出一萬元的高價,向金獎得主們求購張學良捐贈的鑲有純金牌的獎狀,但無一人肯割愛。垂暮之年,張學良方獲得完全的自由。在離開台灣,前往美國夏威夷定居時,最放心不下的,是他蒔養了多年的三百多盆名貴蘭花。臨走前,他將這些蘭花慎重地託付給了黃秀球和劉明鑒兩位先生代養,並書贈自己寫的一首《詠蘭詩》:
芳名譽四海,落戶到萬家。
葉立含正氣,花妍不浮華。
常綠斗嚴寒,含笑度盛夏。
花中真君子,風姿寄高雅。
張學良以103歲的高齡去世,成為全世界最長壽的將軍。他親手蒔養過的蘭花,被台灣、香港、大陸的愛蘭人士譽為「少帥蘭」,成為愛蘭人士重金搜求的對象,張學良1997年2月送到廣西海濱旅遊城市北海市參加第七屆中國蘭花博覽會的三盆名貴蘭花,如今被安放在北海蘭花協會的蘭苑中,得到蘭花們的精心照料,長得鬱郁蔥蔥,年年春天抽出花苔,開出一串串香撲鼻的花朵。

熱點內容
七夕致知音 發布:2025-02-05 00:35:29 瀏覽:848
小盆栽櫻珠 發布:2025-02-05 00:35:25 瀏覽:671
鮮花動態祝福圖片 發布:2025-02-05 00:34:51 瀏覽:926
百子蓮盆栽 發布:2025-02-05 00:30:29 瀏覽:617
花卉市場烏魯木齊 發布:2025-02-05 00:30:23 瀏覽:68
伊芙月季盆栽 發布:2025-02-05 00:28:56 瀏覽:635
凍傷的花卉 發布:2025-02-05 00:28:20 瀏覽:718
鬱金香婚紗照 發布:2025-02-05 00:20:25 瀏覽:488
情人節出租自己廣告 發布:2025-02-05 00:19:36 瀏覽:99
茶花女香水 發布:2025-02-04 23:51:03 瀏覽: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