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花園百科 » 蘭花葉子認識

蘭花葉子認識

發布時間: 2023-08-16 20:25:53

Ⅰ 什麼品種的蘭花最珍貴

三峽自然保復護區各種珍貴制蘭花品種,尤以春劍、惠蘭、寒蘭、四季蘭、墨蘭最為著名,以花朵奇特,香味濃郁,株形優美而贏得廣大蘭友和國外蘭商青睞。...
--------------------------------------------------------------------------------
蘭花的品種很多的,像大花蕙蘭,瓣蓮蘭花等都是相當名貴的.
--------------------------------------------------------------------------------
據說在雲南大理的蘭花最便宜的也得上萬元,其中有一株竟然賣到200萬元左右,而且這僅是參考價錢,後來蘭花的主人將這株蘭花以1300多萬元左右的價錢拍賣了出去。可見這里的蘭花是再名貴不過了。

Ⅱ 蘭花葉子焦尖開叉什麼原因

一、蘭葉焦尖的主要原因
引起蘭葉焦尖的原因很多,有的是自然因素引起的,有的是管理不當造成的,也有的是病害所致。其中病害引起的焦尖危害最嚴重。
1、自然因素引起的焦尖
(1)濕度太低:蘭葉焦尖與水分供應密切相關,尤其是蕙蘭葉片較長,如水分供應不上勢必引起蘭葉焦尖。蘭葉的水分供應一是靠根部輸送,二是從空氣中吸收。因此蘭花的焦尖的原因,除盆土過分乾燥外,與空氣濕度過低有很大關系。空氣中如果濕度太低,過於乾燥,而引起蘭株蒸騰作用加強,蘭葉水分供需失衡致使蘭葉焦尖。一般說來室內養蘭空氣濕度較大,蘭葉焦尖情況不嚴重,而室外養蘭由於空氣濕度難以控制,蘭葉焦尖的情況就要嚴重些。
(2)氣候驟變:以2007年為例,人們剛將蘭花從濕度較高的蘭房搬出,即遇到了數十年一遇的乾旱,河流乾涸見底,空氣濕度極底,因而蘭花焦尖情況較為嚴重。梅雨季節來得雖晚,但時間卻很長,達50天左右,久不見陽的蘭葉既薄又軟,剛出梅雨季節隨即遇上高溫烈日,於是焦尖情況愈加嚴重。
(3)空氣污染:臨近污水區、工業區,或有人在蘭苑附近焚燒有害物質,致使空氣中彌漫了有害氣體危害蘭葉而引起焦尖。
2、管理不當引起的焦尖
(1)光照過強:夏季疏於遮蔭或遮蔭力度不夠,致使光照太強,造成蘭葉焦尖。
(2)長期陰養:蘭花在生長過程中遮蔭過度,光照過弱,長期陰養,致使蘭葉質薄柔弱,如果驟然讓蘭花見強光,容易引起蘭花焦頭縮葉。
(3)水害傷苗:澆水太勤,引起爛根導致焦尖。陽光下噴水,水聚葉尖,經強光照射而焦尖。澆水的水質受污染,或者蘭花淋了酸雨也會引起焦葉。
(4)肥害傷葉:根系施肥時肥料濃度太大,次數太頻繁,致使蘭根焦黑,繼而造成蘭葉焦尖。
(5)施葯過濃:農葯配比有一定的比例,如果濃度超過標准,噴施量又太多,致使農葯積聚蘭花葉尖,使葉尖受害造成焦尖。
(6)植料太干:懶於澆水致使盆中植料太干,不能滿足蘭株對水分的需求,形成空根,蘭葉不能得到正常的水分供應,因失水致使蘭葉焦尖。
上述幾種由於自然因素或管理不當引起的蘭葉焦尖通常稱生理性焦尖,這種焦尖通常呈黑色,且病緣處沒有黑色橫紋,不會迅速向前推進,病程較為緩慢,危害程度並不大。

3、病菌引起的焦尖
(1)褐斑病:蘭花的褐斑病是由細菌侵染蘭葉所致,是蘭葉病害中最為凶惡的焦尖病,較易識別,它的病斑呈褐色,它在發病初期葉片有似開水燙過的呈水漬狀的褪色斑,且迅速連成一片向前推進,造成整段葉片枯死,它傳染性極強,迅速蔓延,危害極大。

(2)炭疽病:蘭花的炭疽病是由真菌引起的,是蘭花葉片最常見的焦尖病,比較容易識別,其顯著特點是葉尖受害乾枯後有若干呈波浪狀的橫向黑帶,焦尖葉片剪去後如不施葯,仍會繼續向前推進,是一種較嚴重的焦尖病害。

(3)黑斑病:蘭花的黑斑病是由真菌引起的,是蘭花葉片最常見的焦尖病之一,較易識別,其顯著特點是病斑呈圓形,散布於葉面和葉緣,嚴重時亦可連成一片,致使整片蘭葉失去觀賞價值。

(4)葉枯病:蘭花的葉枯病是由真菌引起的,是較凶惡的焦尖病之一,較易識別,其顯著特點是後期葉尖變灰白色整段枯死,病葉交界處呈深褐色,且不斷向前推進,甚至使整個葉片迅速乾枯,危害極大。

(5)枯尖病:蘭花的枯尖病是由真菌引起的,是最常見的焦尖病,較易識別,其顯著特點是枯死部分灰黃色,沒有帶狀痕跡(與炭疽病區別),交界處有黑褐色斑紋。

(6)葉枯黑斑復合病:上述幾種病害有時單一發生,有時幾種病害同時發生。如蘭花不僅患葉枯病同時又患黑斑病,葉片枯死後黑斑然存在。

(7)炭疽、黑斑復合病:又如蘭葉既患炭疽病又患黑斑病,葉片枯死後二種病症同時存在。

(8)病菌(細菌、真菌)引起的焦尖:病菌引起的蘭葉焦尖,危害情況一般都較為嚴重,病緣處通常有黑色橫紋,且這一黑色橫紋病斑不斷向前推進(圖9:病葉交界處的黑色橫紋),嚴重者整段葉片焦枯,即使剪除還會繼續焦枯,再剪再焦,直至禿頭。甚至對蘭株的生命構成威懾。

(二)蘭葉焦尖病的准確診斷
前面對各種焦尖病的症狀雖然作了較為明確的說明,但一般蘭友對焦尖是何種病因引起的,一時還難以分辨,其實只要留心觀察還是可以識別的。(圖10:生理性焦尖、褐斑病、炭疽病、枯尖病、葉枯病和黑斑病)從該圖片可以清楚地看出它們的顯著區別。
1、生理性焦尖:(水傷、肥傷、葯害等)受害處是全黑,交界處沒有黑色條紋;病理性焦尖葉枯後不是黑色,交界處都有黑色條紋病斑。
2、細菌引起的病斑:初期有開水燙過的水漬狀褐色斑塊;而真菌引起的枯尖沒有黃褐色的斑塊。
3、真菌引起的病症:一般在交界處都有黑色橫斑。炭疽病危害過的枯尖上,有幾條橫向波浪狀黑紋,其它病症都沒有這種波浪狀斑紋;葉枯病危害過的病葉呈灰白色;枯尖病危害過的葉片呈灰黃色。
總結起來,生理性焦尖受害部位全部為黑色,病葉交界處無黑色橫紋;細菌性褐斑病受害部位開始有褐色斑塊,後期病斑呈黑色,病葉交界處有黑色橫紋;炭疽病受害葉片上有幾條橫向波浪狀黑色橫紋,病葉交界處有黑色橫紋;葉枯病受害部位呈灰白色,病葉交界處有黑色橫紋;枯尖病受害部位呈灰黃色,病葉交界處有黑色橫紋。
只有準確把握各種焦尖病的病症,在治理焦尖病時才能心中有數、有的放矢,因此一定要下功夫去研究它,在治療時真正做到對症下葯。
(三)根治焦尖病的措施
從根本上消除由病害引起的蘭葉焦尖病,難度比較大,但只要積極對待,認真管理,綜合防治,一定會取得顯著效果的。
1、病葉要剪除:葉片既已焦尖,剪去亦不足惜,必須堅決剪掉,絲毫沒有留戀的必要。剪除病葉要徹底,剪口要離病斑處1厘米以上,如老株發病嚴重,可毫不留情地整株剪去。並用甲基托布津噴灑。病葉剪下後要燒毀或深埋,萬萬不可將剪下的病葉留在蘭苑中,修剪過程中掉在地上的病葉也要撿起,以防再次成為病源。

2、用葯要對症:蘭葉既已焦尖,要查明是什麼原因引起的?如果是因管理不當引起的生理性焦尖,那就對症加強管理。如果因是病害引起的焦尖,那就首先區分是細菌引起的還是真菌引起的,這一點是很好區分的,那就是細菌引起的褐斑病有一個明顯的症狀:發病初期病斑似開水燙過的呈水漬狀的痕跡。細菌引起的疾病用農用鏈黴素、葉枯寧、可殺得防治;而真菌引起的疾病用甲基托布津、百菌清、世高等葯劑防治。如一時難以區分是何種病害,則將殺細菌的葯劑和殺真菌的葯劑混合使用,亦可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治療要及時:一旦發現病情就要及時用葯治療,千萬不能有「蘭葉焦尖沒有關系」 的麻痹思想,更不能有「蘭葉焦尖是正常的」 錯誤思想,而延誤治療,致使病情加重,范圍擴大。要清楚地認識到蘭葉患病的傳染速度很快,雖不致死,但失去觀賞價值。
4、預防要常抓:「防重於治」 ,預防工作要常抓不懈,要定期噴灑葯液,預防用葯要從早春開始,殺細菌、滅真菌的葯要一起上,每隔10~15天一次,即使沒有發現病情也要用葯,防患於未然,要將病害消滅在萌芽狀態。
5、噴水要嚴禁:一旦蘭葉出現由病菌引起的焦尖,就必須嚴禁噴水。因噴水會使葉面濕潤而加速病菌繁殖,同時噴水會使病菌加速擴散,造成惡性傳播。如葉麵灰塵太多,影響蘭花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可在噴水後葉面乾爽時立即用可殺得和其它殺菌劑一同噴灑,以防病菌擴散傳播。
6、管理要加強:不僅蘭葉的生理性焦尖與管理有關,細菌引起的焦尖歸根結底也與管理有很大的關系,因此我們要在管理上多思考、多研究,把管理蘭花的工作做好,盡量杜絕因人為引起的蘭葉焦尖。
7、購草要慎重:返銷草和溫室苗由於長年在高溫高濕的環境下生長,幾乎是泡在葯水裡成長的,一旦移植到自然環境中種植,由於光照增強、濕度降低等原因,會迅速引起焦頭縮葉。
8、農葯要輪換:任何一種農葯時間用長了都會產生抗葯性,因此切不可長時間用一種農葯防治病害。農葯要經常輪換,一般說來每種農葯連續使用三次即可調換,這樣就可取得較好的防治效果。

Ⅲ 誰知道這是什麼蘭草,葉子很寬,葉子像棕葉

墨蘭,素心,傳統名品。1926年間發現於台灣,2006年引進國內。

墨蘭,又專稱報歲蘭屬,拜歲蘭,豐歲蘭。墨蘭葉闊,一般寬達2—4.2厘米,長約25—80厘米。2—5片葉著生於假球莖上。假球莖較大,直徑為1.5-2.5厘米。葉富光澤,橫斷面呈淺「y」字形或葉面平展,葉緣通常無鋸齒。花梗直立,一般都高出葉架。總狀花序,著花5-20餘朵,花朵展綻直徑約2.5—5厘米。萼片和花辦通常為狹披針形,唇辦下垂反卷。花色多呈淡紫褐色,綴有深紫褐色條紋。花期自晚秋至翌年2月,具甜香味香氣。

Ⅳ 怎樣識別蘭草

識別蘭草主要從蘭草的形態特徵上面進行辨別,具體如下:

1、根莖:根莖橫走,淡紅褐色。莖直立,綠色或紅紫色,基部莖達0.5厘米,分枝少或僅在莖頂有傘房花序分枝。全部莖枝被稀疏的短柔毛,花序分枝及花序梗上的毛較密。

2、莖葉:蘭草全部莖葉兩面光滑,無毛無腺點,羽狀脈,邊緣有粗齒或不規則的細齒。中部以下莖葉漸小,基部葉花期枯萎。

3、花朵:花白色或帶微紅色,花冠長約5毫米,外面無腺點。瘦果黑褐色,長橢圓形,5棱,長3-4毫米,無毛無腺點;冠毛白色,長約5毫米。

(4)蘭花葉子認識擴展閱讀:

蘭草是一種喜溫暖怕寒冷的植物,我國蘭花絕大多數分布於熱帶亞熱帶地區,只有少數品種(春蘭、蕙蘭)產於溫帶地區,緯度較高的黃河流域以北地區,很少見到蘭花的分布。由此可見,蘭草需要生活在一定的溫度范圍內,才能正常生長發育。

在夏季高溫酷暑時節,外界氣溫高於38℃的情況下,在蘭花生長的深林中,由於蔭蔽度較好,白天氣溫通常不會超過30℃;在冬季嚴寒時節氣溫低於0℃的情況下,由於蘭草被落葉和積雪覆蓋,地表溫度仍不會低於0℃,可見蘭草的適應性氣溫在0℃~30℃之間。通常說來,蘭草超過30℃生長緩慢,低於0℃蘭苗會遭受凍害。

Ⅳ 我有一棵 好像是春蘭 但是葉子都是柳著長的 具體也不知道啊 有認識蘭花的給我看看謝謝

春蘭有八種:宋梅,集圓,龍字,萬字,汪字,小打梅,賀神梅,桂圓梅,品種不一樣,葉子就會有變化。

春蘭性喜涼爽,忌酷熱,適宜的生長溫度在15度到25度之間,夏季溫度超過30度以上時候會進入半休眠狀態,這時候要減少水肥量,避免出現傷根,爛根的情況。冬季時候要將春蘭搬至室內種植,雖然春蘭能夠耐受短暫的零度以下的低溫,但是極易被凍傷。

一、光照

春蘭對光照要求不高,忌陽光直射,明亮的散射光就能滿足它們的生長需要,有種植蘭花的老花友總結出:蘭花耐陰程度以墨蘭為甚,建蘭次之,而春蘭及蕙蘭則需陽光較多。冬季時候可以將春蘭放置再南向的陽台上接受短暫直射,其餘三季只要有明亮散射光即可。

春蘭和其他品種的蘭花一樣,對盆土有要求,選土不對很容易造成春蘭生長遲滯甚至死亡的情況出現。一般我們建議大家使用腐葉土、腐殖土和粗砂或者是赤玉土等大顆粒的介質混合而成的盆土,以充分保證透氣和排水性,避免因為盆土過於潮濕造成爛根情況出現。

二、水分

春蘭澆水不宜過勤,這是因為蘭花葉片有較厚的角質層和下陷的氣孔,比較耐乾旱,因此需水分不多,以經常保持蘭土"七分干、三分濕"為好。生長期可以適當多澆水,夏季休眠期和冬季低溫生長緩慢的時候,一定要控制澆水量。室內種植環境過於乾燥時候可以採用向葉面噴水的方法來部分替代澆水,避免澆水過勤爛根。

三、養分

春蘭對肥料要求不高,新種植的春蘭當年不要施肥,等到經過一兩年培養之後,根系充分舒展發育了再施肥,施肥不能用速效的化肥,而應該施用稀釋過的采法特水溶肥。

Ⅵ 竹葉瓣蘭花都是普蘭嗎

竹葉瓣外三瓣狹長,形似竹葉。就是常見的普通蘭花。
【竹葉型瓣蘭花的鑒別】
竹葉型瓣是對蘭花花瓣形狀的鑒賞認定,常稱竹葉瓣。竹是廣為人識的一種空心節竿植物。在高山深谷中,耐寒、耐旱、耐寂寞的蘭花與心氣空靈的竹長在一起,古典畫家筆下,常見修竹與芳蘭臨石而生的剛勁身影,極有意境。蘭花花瓣的形狀,各有一格,其中有一些蘭花的花瓣酷似竹葉,前人以竹葉喻這些蘭花的瓣狀,定格為竹葉瓣型。
長在竹節上的葉,條形,中下部略寬,葉頭順尖,葉邊不卷不翻而平展。竹葉型瓣蘭花的花瓣情如竹葉,既有形似之處,也有神似之處。確定蘭花花瓣是否是竹葉瓣型,主要看一個主瓣、兩個副瓣的瓣形模樣,捧瓣不論。主瓣、副瓣像竹葉模樣的蘭花稱為竹葉瓣型蘭花。
竹葉瓣型蘭花,一個主瓣和兩個副瓣的寬窄長短幾乎一致,少有差別。如果兩個副瓣像竹葉而主瓣不像竹葉,或者主瓣像竹葉而兩個副瓣不像竹葉,對這兩種情況的蘭花均不列入竹葉瓣型。竹葉瓣型蘭花,主瓣、副瓣同如一匹竹葉。
在觀賞類蘭花中,開竹葉瓣型花朵的蘭花佔多數,約佔三成左右。這即是說,家養蘭花中,竹葉瓣型蘭花比比皆是,極易認識和鑒別。竹葉瓣型蘭花,在不同的生長環境,瓣型穩定,不易退坡變樣,花瓣對稱和諧,美感佳。

Ⅶ 葉子寬大圓實且葉子厚的是什麼蘭花

寒蘭的葉子最厚。
寒蘭因在冷清的寒冬開花而得名,俗稱冬蘭。雖然她開花姍姍來遲,但因其葉姿優雅偉岸、花葶直立出架、花形復雜多變、花色豐富多彩、花香清雅奇特而備受蘭友珍愛。筆者家鄉盛產寒蘭,涉足蘭界後就對寒蘭偏愛有加,經過數年來對寒蘭的採集、馴養及平日的細心觀察和體驗,發現寒蘭與其它國蘭相比有「六最」,現一一道來,供蘭友們共賞,希望引起共鳴,不妥之處,也請行家名師指正。
葉姿最優美。寒蘭葉質細膩,葉面油亮。按葉色有深綠和碧綠之分;按葉的大小有闊葉與細葉之別;按葉的彎垂程度分有直立剛勁的劍形葉、有鋒芒初露的斜立葉,也有形似鐮刀的半彎垂葉;按葉的高矮程度分有高大魁偉的「蘭中巨人」,葉寬似墨蘭,株高可達一米左右,號稱「寒大將軍」,也有「蘭界侏儒」之稱的寒蘭矮種,總高度不足10厘米的龍根線藝苗。但不管何種蘭葉,其基本特徵是高挑修長(矮種除外),文雅得體,矯健秀美。寒蘭葉中脈稍突,使葉子的剛性增強。葉片數較蕙蘭、春蘭要少,故無密而擁擠的感覺。因有以上這些特徵,所以寒蘭葉姿就顯得更加挺拔、偉岸、纖秀和疏朗。寒蘭的株型比春蘭更有氣度;比蕙蘭更加碧潤;比四季蘭更精神;比報歲蘭更清秀。總之,寒蘭的葉姿有其他國蘭無可比擬的優點和美感,而無其他國蘭葉姿的欠缺(蘭界名家丁永康先生語)。正如《中國蘭花》主編劉清涌教授總結的「寒蘭株型修長軒秀,可謂領盡蘭花秀美幽雅之風騷」、「其葉姿極為秀美、大度,極盡君子之風,山高水長之韻致」。
花形最多變。寒蘭雖不能按春蘭的標准選出梅、荷、水仙等瓣形花,但她有另一個重要特點是奇特多變。沒有那一種蘭花有像寒蘭那樣多的變化。除正常花外,一般的內蝶、外蝶、硬棒、多瓣、聚頂暫且不提。也不說她的各種開品,如三角開、朝天開、反卷開、綉球開、擁抱開、飛舉開等,僅寒蘭中出現的新瓣形花、像形花、奇態花、意形花就足讓你感到新奇。寒蘭中有一種花,主瓣尖自然彎折,形似尖長的鶴嘴,中部稍大反轉如鶴頸,雙棒自然交*,極似鳥的翅膀,巨大質白的唇瓣在雙棒下正好比仙鶴的身子。一箭寒蘭盛開就宛如一群美麗的仙鶴立於綠葉叢中,形象生動,栩栩如生。前人以花擬花創立了梅瓣、荷瓣、水仙瓣的瓣形學說,為何不能創新、發展、完善,將以象徵長壽意義仙鶴來擬花,稱其為鶴瓣花呢?(其實蘭界早有此說),另外,還有其他的象形花,象貓似烏如人若獸,奇者擬奇,怪者見怪。形形式式,層出不窮。有像魚跳龍門、金雞獨立、彩燕歸巢、雄鷹展翅;也有如長壽老人、白臉書生、含羞少女、轉世觀音;還有似星空月夜、碧波海浪、群山延綿、金鈴串串。寒蘭的奇態花有多種多樣,限於篇幅,僅以筆者選育的下山寒蘭新品「冰上芭蕾」為例。此花主萼片端正前彎,半扣於棒頂,宛若人首。側萼片自然卷合成圓柱狀並交*下掛,極像芭蕾舞演員起舞時的雙腿舞姿。兩棒呈半管狀環抱蕊柱,仿若舞者的雙臂胸前緊抱。大圓舌質白綠條黃苔綴鮮紅點,恰似穿艷麗超短裙的舞女身軀。整朵花猶如冰上芭蕾演員在翩翩起舞。面對如此奇態花,怎能不讓你領略到大自然藝術天成之神奇;又怎能不激發你對寒蘭這花中嬌子的鍾愛之情呢?
花色最豐富。一般國蘭花色以綠、白、紅、黃為主。寒蘭除暫未發現純藍的花外,其他只要你能想像或調配出來的顏色都能在寒蘭花中表現出來。如紅色就有紫紅、深紅、大紅、水紅、桃紅、赤紅、橘紅、胭脂紅、硃砂紅等。在復色花中,往往一朵花就存在有七、八種顏色,真可謂五顏六色,艷麗多彩。如寒蘭精品「復色紅荷」,紫紅色的花桿,橘紅色的花萼鑲嵌明顯的白覆輪,含深紅色的縞線,伴有水紅色的斑紋,萼瓣基部淺綠、深黃、朱紅相間,雙捧紅、黃、白三色搭配,大圓舌質白苔黃泛綠暈、上綴鮮紅斑點,色彩可謂夠豐富的了。再如「七彩虹」、 「五彩」、 「彩霞」等均由數種對比度明顯的顏色互相搭配組合,構成五彩繽紛、艷麗無比的斑斕世界。不管何種顏色的寒蘭花多數帶有白覆輪,質感好。且正反面色彩基本一致,色區過渡自然明朗,看上去晶瑩剔透,五彩斑斕。故寒蘭花色在所有國蘭中屬最豐富、最艷麗的一個種群。
花香最奇特。一般蘭界稱蘭香有幽香、清香、濃香、甜香、微香之別,各種蘭花因其種屬、栽培條件、溫度和光照等條件不同,使之產生不同的蘭香。寒蘭香除了具有其他國蘭共有的蘭香特徵外,另有「三香」值得一提。一是「冷香」。寒蘭在低溫時香味更佳,且有「越冷越香」的說法。筆者認為寒蘭的最低耐受極限溫度是O℃,據本人數年的觀察記錄和比較發現,5℃.10℃時寒蘭花香味最好,高於15℃時香味要淡,25℃以上溫度時開的寒蘭花多數聞不到香味或香味極淡(夏寒蘭原生種除外),這可能是寒蘭一般在寒冷的初冬開花,又要引誘昆蟲前來授粉這一特定因素所決定的吧。二是「遺香」。其他國蘭有的在花蕾初綻時就開始放香,有的開花數日後才放香,但授粉後及凋謝後是絕對無香的,惟獨寒蘭,子房膨大後清香猶存,未受精的在花謝乾枯後仍存香味。有的寒蘭花開一、二個月至完全凋謝,只要蕊柱和舌基完好便能天天放香,這就是寒蘭特有的「遺香」。另一種香叫「常香」。一般蘭花有的白天放香,有的夜間香味好,有的清晨或傍晚才香,有的在陽光下溫度高時香味佳,基本上不能終日放香。寒蘭則不然,只要符合上述的溫度條件,她不管白天黑夜,有光無光均能終日自然連續放香,這就是寒蘭的「常香」。寒蘭之香屬於幽香、清香之列,若有若無,縹緲久遠,時而香飄數十米,時而近在咫尺,正是「久坐不知香在室,推窗自有蝶飛來」。如此高雅奇特的香味,聞後讓人提神醒腦,益壽延年,這可能是大自然之神奇造化給愛蘭人特有的恩賜吧!
花開最長久。春蘭、春劍、蓮瓣1至3月開花,送春花期在春蘭之後,惠蘭3-4月吐芳,報歲在歲末獻瑞,四季蘭花期較長,6至11月均可見其芳容。寒蘭花期最長,春有春寒蘭,夏有夏寒蘭,秋末冬初有秋寒蘭和冬寒蘭,真可謂四季有花香,月月吐芬芳,日日可品賞,時時能聞香。除此之外,原生種冬寒蘭因花期在冬季,氣溫較低,植物新陳代謝相對較慢,再加上害蟲、細菌及真菌的危害少,故花開持續期特長,一般可持續三周至一月,個別厚瓣花,硬棒花可開一個半至二個月,另有一種花桿特細且硬,花瓣特厚,花色較深的小葉寒蘭,其花容端正,久開不變形,花開持續期可長達近三個月之久。如春夏秋冬寒蘭各種數盆,讓其四季開花,終年飄香,豈不美哉!
綜上所述,寒蘭葉姿優美、花形多變、色彩艷麗、花香清雅。寒蘭之美是神奇的,又是自然的。相信隨著人們對寒蘭的進一步認識和了解。 「栽培寒蘭,康樂常在,擁有寒蘭,美神相伴」即將成為人們的共識。寒蘭的鼎盛時代就要到來。
四川脈蘊含著豐富的蘭花資源。由於特殊的地理位置造就了這里蘭花的特殊品質,這里的野生寒蘭,由於主花期長,且混生於春蘭、春劍蘭、春蕙蘭、建蘭、台蘭等蘭種之中,花期重疊,經風媒、蟲媒的傳播,生產雜交品種較多。僅保留寒蘭特質的變種就有:春、夏、秋等三大寒蘭品系。
自筆者短文「四川寒蘭驚四方」在中國蘭花專刊上發表後,各地蘭花同好不斷來信、來電咨詢,想對四川蘭花有更細致的了解。筆者雖愛蘭至深,但終是學識有限;雖特別努力地探研四川蘭花,但也僅能一知半解。在此,筆者不揣冒昧,試將自己對四川蘭花的粗淺認識,作個粗淺的論述,僅供同好們參考。
四川寒蘭的基本特徵是假鱗莖明顯,葉質較厚硬、香氣濃郁、悠長。根據其生長環境的不同,葉淺黃綠至深綠色、3至7枚叢生、葉柄環高、葉柄細硬、葉緣有鋸齒、葉甲長大、矮葉及環垂葉種花多出架、高葉種花不出架或平架。花蔬生,有花3至18朵,最多曾見21朵。萼片長3至5厘米。花被有淡綠白或黃綠色、青綠色、紫紅色、紫筋脈紋覆色等,且多有粗細不等的白色覆輪邊。特別是近年顯出的花被呈透明或半透明的水晶花,質感晶瑩欲透,強光照下似流川冰河,扣人心魄。
四川寒蘭少有不香的品種,有些特殊品種甚至在-50C時,仍有冰雪般的寒香,其香氣可直透人的大腦中樞神經。嗅之,使人頓覺神清氣爽,精神倍增,其香氣絕非素馨寒蘭香氣可比。
然而,由於歷史的原因,至今尚無有關寒蘭的鑒賞標准。這對素有蘭中之王的寒蘭來說,不得不說是一大憾事。這里,筆者就自己對四川寒蘭的鑒賞認識,做一拋磚引玉的敘述,不思高屋建瓴,只望能廣泛引起同好們,特別是對寒蘭多有研究的、資深學者與專家共同探討,以期在不久的將來,能制訂一份寒蘭的鑒賞標准。

熱點內容
排比牡丹 發布:2025-02-04 20:43:43 瀏覽:430
萊蕪辛庄花卉 發布:2025-02-04 20:43:04 瀏覽:726
七夕微信花 發布:2025-02-04 20:35:12 瀏覽:236
西蘭花蒸多久能熟 發布:2025-02-04 20:26:22 瀏覽:704
色彩臨摹鮮花 發布:2025-02-04 20:04:36 瀏覽:968
建始網上鮮花 發布:2025-02-04 19:55:55 瀏覽:785
花卉素構 發布:2025-02-04 19:41:05 瀏覽:815
英語情人節笑話abcdef 發布:2025-02-04 19:41:03 瀏覽:32
鮮花水果店名 發布:2025-02-04 19:36:51 瀏覽:595
標準的蘭花指圖片 發布:2025-02-04 19:36:40 瀏覽:7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