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花三七和闊葉麥冬
『壹』 這是什麼植物,葉片像蘭草
我投蘭花一票。從根和葉子上看,可以排除麥冬,沿階草這些非蘭科植物。
應該是峨眉春惠。你可以對比一下。
望採納!
『貳』 杭州有哪些地被植物
杭州地區常用的地被如下:
灌木類地被植物:南天竺,金絲桃、金絲梅、內春鵑、夏鵑、八角金盤、容闊葉十大功勞、狹葉十大功勞、金邊黃楊、銀邊黃楊,小葉黃楊、小葉女貞、金森女貞、茶梅、紅花繼木、金鍾花、八仙花、紅王子錦帶、花葉錦帶、地被月季、水果蘭
藤本類:扶芳藤、絡石、雲南黃馨、爬山虎、凌霄、常春油麻藤、常春藤、花葉常春藤、花葉蔓長春等
草本類:麥冬、金邊闊葉麥冬、蘭花三七、沿階草、虎耳草、佛甲草、美人蕉、紅花石蒜、常夏石竹、鳶尾、白蝴蝶、白三葉、馬藺、金雞菊、大花萱草、常綠萱草、紅花酢漿草、玉簪、花葉玉簪、蔥蘭、波斯菊、二月蘭、刻葉紫堇、紫花地丁等
時花類:矮牽牛、百日草、雛菊、大花馬齒莧、美女櫻、月季類、銀葉菊、三色堇、角堇、石竹、歐石竹、四季秋海棠、天竺葵、萬壽菊、孔雀草、薰衣草、花毛茛、多花報春、一串紅、冰島虞美人等
觀賞草類:細葉芒、花葉芒、晨光芒、蒲葦、紫穗狼尾草、白穗狼尾草、小兔子狼尾草、粉黛亂子草等
『叄』 蘭花三七的學名
蘭花三七 【種名】:蘭花三七
【科屬】:百合科、山麥冬屬
【形態特徵】專:常綠多年生草本,根屬狀莖粗壯,葉線性,叢生,長10—40cm,總狀花序,花淡紫色,偶有白色。
【生長習性】:耐寒、耐熱性均好,可生長於微鹼性土壤,對光照適應性強,適宜作地被植物或盆栽觀賞。
【繁殖方法】:分株
【類別】:地被植物
『肆』 蘭花三七和麥冬是否同一種植物
蘭花三七是花卉,麥冬是中葯。
拉丁學名:Liriope cymbidiomorpha (ined),蘭花三七其形似蘭花根像三七,且味也像三七並可入葯故名蘭花三七。蘭花三七是近幾年培育的優秀新地被,耐寒耐蔭耐澇是其特點,且四季常青佳,春季開出一串串翠藍的花,景觀效果甚佳。
麥冬又名沿階草、書帶草、麥門冬,為百合科沿階草屬多年生常綠草本植物。須根較粗壯,根的頂端或中部常膨大成為紡錘狀肉質小塊。 為百合科沿階草屬植物麥冬(Ophitopogin japonicum (L.f)Ker.-Gawl.)以塊根入葯 。性味功能:甘、微苦、涼、滋陰生津、潤肺止咳、清心除煩。主治熱病傷津、心煩、口渴、咽干肺熱、咳嗽、肺結核。主產於四川、浙江。沿階草除東北外,大部分省區都有分布;麥冬分布於江西、安徽、浙江、福建、四川、貴州、雲南、廣西等地。 蘭花是多年生草本植物。根肉質肥大,無根毛,有共生菌。具有假鱗莖,俗稱蘆頭,外包有葉鞘,常常與多個假鱗莖連在一起,成排同時存在。葉線形或劍形,革質,直立或下垂,花單生或成總狀花序,花梗上著生多數苞片。花兩性,具芳香。花冠由3枚萼片與3枚花瓣及蕊柱組成。萼片中間1枚稱主瓣。
下2枚為副瓣,副瓣伸展情況稱戶。上2枚花瓣直立,肉質較厚,先端向內捲曲,俗稱捧。左右對稱、唇瓣、花粉塊和合蕊柱是蘭科植物的基本特徵:花粉成塊的特徵卻有些例外,除擬亞蘭科和杓蘭亞科沒有,其他大部分蘭科植物還有花粉塊柄。古人以「一莖一花者為蘭」,一莖多花者為蕙。
『伍』 終於知道這些都是啥草了!呼聲很高的「國草」:麥冬
文/宋雁樓
這種植盯沒物在公園,街邊及小區綠化中隨處可見。你肯定看到過。
綠色細長的葉子宛如絲帶,一叢一叢的。
位列百合科沿階草屬,又名麥門冬,書帶草、沿階草凱旁納等。
它在中國的文人雅士中受到特別的推崇。這事要從漢朝講起。
漢代有個經學大師鄭玄,字康成。黃巾起義時,他同其門徒避亂遷隱到青島淄川城北的黌(hóng)山,授徒著書之餘,常到山坡尋覓一種狹長柔韌的野草,編擰成繩,捆紮竹簡或布帛。後人遂名之「康成書帶」,也說書帶草,鄭公草。
李白贊它:「書帶留青草,琴堂慕素塵。」蘇軾為它賦詩:「庭下已生書帶草,使君疑是鄭康成。」
它適應力極強,幾乎沒有病蟲害,終年長青。有蘭花之飄逸秀挺,楚楚動人,卻樸素大方無其嬌貴,栽種極其廣泛。
它可以用來栽種在園林中的假山花徑旁,傍砌沿階,補白妝點。你可以取細葉一片把它夾在書中當書簽,是不是和筆記本中自帶的那種線繩很象?你可以把它栽在花器中裝點書房茶室,風姿不輸任何名貴花草。
堅韌,適應力強,風骨傲然,又具唐風漢韻的書香之氣,有人認為應該尊其為國草,我認為確實很有道理。
通常5-8月開花,8-9月結果。
葉子上有3-7條脈,邊緣有細鋸齒。花白色或淡紫色。總狀花序,花單生或成對著生於苞片腋內。
麥冬的果實。漿果,圓球形,成熟啟圓後為深綠色或黑藍色。
它的地底下有粗粗的根,根的中間或末端有膨大成橢圓形或紡錘形的小塊根,淡褐黃色。這就是鼎鼎大名的中葯「麥冬」。
有生津解渴、潤肺止咳之效,是歷史非常悠久的上品葯物哦,以浙麥冬為道地葯材。現代研究表明,它還能改善保護心肌,因此也是生脈散的主要成分。
這真是,明明可以靠臉吃飯,卻偏偏還很有才華。
麥冬種類很多,千姿百態,比如葉叢的密疏,葉的寬狹長短等有時有明顯的不同。
如今頗為流行的園藝植物「蘭花三七」,其實也是麥冬的一種。
它在古代被稱為禹韭。傳說大禹治水成功後,莊稼豐收,糧食吃不完,大禹命令把剩餘的糧食倒進河中,河中便長出了一種草,即麥冬,因此稱其為「禹余糧」。因為它葉窄而細長,形似韭菜,故叫做「禹韭」、「禹霞」,又稱「不死葯」。
《爾雅·釋草》「虋冬」 宋 邢昺 疏:「麥門冬, 秦名羊韭, 齊名愛韭, 楚名馬韭, 越名羊蓍,一名禹葭,一名禹餘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