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文荷花朗讀
❶ 小學三年級語文《荷花》原文及說課稿
【 #三年級# 導語】《荷花》是省編義務教材第6冊第6單元的第2篇課文。它是一篇寫景記敘文,寫了「我」在公園的荷花池邊觀賞荷花並展開想像的事。贊美了荷花婀娜多姿、生機盎然的美。表達了作者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以下是 考 網整理的小學三年級語文《荷花》原文及說課稿相關資料,希望幫助到您。1.小學三年級語文《荷花》原文
清早,我到公園去玩,一進門就聞到一陣清香。我趕緊往荷花池邊跑去。
荷花已經開了不少了。荷葉挨挨擠擠的,像一個個碧綠的大圓盤。白荷花在這些大圓盤之間冒出來。有的才展開兩三片花瓣兒。有的花瓣兒全展開了,露出嫩黃色的小蓮蓬。有的還是花骨朵兒,看起來飽脹得馬上要破裂似的。
這么灶裂多的白荷花,一朵有一朵的姿勢。看看這一朵,很美;看看那一朵,也很美。如果把眼前的一池荷花看作一大幅活的畫,那畫家的本領可真了不起。
我忽然覺得自己彷彿就是一朵荷花,穿著雪白的衣裳,站在陽光里。一陣微風吹來,我就翩翩起舞,雪白的衣裳隨風飄動。不光是我一朵,一池的荷花都在舞蹈。風過了,我停止了舞蹈,靜靜地站在那答兆兒。蜻蜓飛過來,告訴我清早飛行的快樂。小魚在腳下游過,告訴我昨夜做的好夢……
2.小學三年級語文《荷花》說課稿
一、說教材
《荷花》是一篇寫景抒情的文章。這篇精讀課文描寫了夏日公園里一池荷花盛開時的情景,以及「我」沉清辯租浸在此景中,與荷花融為一體的感受。作者以豐富的想像力,描寫了荷花的清新美麗,展現了一幅各具姿態、色彩明艷,活生生的水中荷花的畫面。文章的字數不多,卻把滿池荷花的美景表現得淋漓盡致,同時也表達了作者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這是一篇對學生進行審美教育的好題材,也是指導學生朗讀和培養學生感悟能力、想像能力的好教材。這節課我力圖運用多種方式引導學生欣賞荷花那不同尋常的美。
二、說教學目標
本組課文以感受大自然的美好為專題。根據本課以上特點,我制訂了以下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積累優美語言;
2.圖文結合,理解課文,欣賞荷花的美麗,培養審美情趣和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3.體會作者豐富的想像,學習邊閱讀邊想像畫面的讀書方法。
根據擬定的學習目標及學生的認知規律,我確定本課的教學重點是:感受荷花美麗的姿態,體會作者豐富的想像,培養對大自然美的體驗。教學難點是:理解「把眼前的一池荷花看作一大幅活的畫……」等語句。
三、說教學方法
「教學有法,但無定法,貴在得法。」為了突破重點,解決難點,達到目標,我主要採用了以下幾種教法:
1、圖文對照法;本文利用課文插圖和《荷花》的課件幫助學生理解、想像。
2、情境教學法,使學生感覺如臨其境,易於理解。
3、以讀代講 法。通過不同形式、不同要求的讀,引導學生感受課文的語言美和荷花美。
四、說教學過程
我是緊扣「美」字進行設計的':
(一)創設情境,感知美
俗話說的好,「良好的開頭,等於成功的一半」,我在設計《荷花》一課導入時,選用了猜迷這種學生喜聞樂見的方式,來激發學生的興趣。接著,出示荷花圖,讓學生欣賞後用詞語描繪看到的荷花。如此激情導入新課,學生的聽覺、視覺、思維、想像被激發,情緒一下子被調動起來,形成「未成曲調先有情」的良好的課堂基調。師生交流後揭題板書。
(二)自主探究,尋找美
本文語言優美,在學生有所感悟的基礎上初讀課文,談讀後的感受,使學生整體感知荷花的美。然後再讀課文,找出具體描寫荷花美的句子畫下來,反復誦讀,並讓學生在小組內交流讀後的感受。
(三)匯報交流,體驗美
學生通過上述兩個環節,對文章的內容已經有了一定的了解,同時也定會產生一些疑惑。在學生匯報交流具體描寫荷花美的句子時,教師可隨機出示圖片或視頻,圖文結合,引導學生抓住重點詞體會句子,在讀中理解、感悟。通過此環節,學生更進一步體會到了荷花的美,然後有滋有味地讀出美,使教學達到異曲同工的效果。
如在教學描寫荷葉的句子時,教師可引導學生抓住描寫荷葉特點的詞語「挨挨擠擠」,通過看圖理解,有感情朗讀,想像一池荷葉長勢之美,並教給學生圖文結合理解課文這一學習方法。而「白荷花在這些大圓盤之間冒出來」這一句緊緊抓住「冒」字進行引導。讓學生想像:「白荷花在這些大圓盤之間冒出來」是什麼樣子呢?誰來演一演?「冒」字用得好在哪裡?緊接著又抓住「冒」字,通過多種形式練習有感情朗讀。又如,教學描寫荷花三種姿態的句子時可分三步走:
(1)讓學生抓住重點詞體會。
(2)圖文對照,讓學生感受荷花的美。
(3)以「荷花是那樣美,誰能讀出它的美?」激發讀的興趣,讓學生練讀、比讀、評讀、表演讀。最後,讓學生配樂朗讀第二段,邊讀邊想像畫面。在感受了、體會了、讀出了荷花的美後,教師還准備了貼畫,要求他們在黑板上貼出荷花的美。
(四)含情誦讀,釋放美
在第二段體驗美的基礎上,第三、四段使美感進一步深化。教師深情引讀:這么多的白荷花,一朵有一朵的姿勢。學生飽含激情,接讀第三段。然後,讓學生想像,除了文中寫到的三種姿勢,荷花還會有哪些姿態?在理解「一大幅活的畫」時,我讓學生結合生活實際想像一下,活的畫是什麼樣的?學生在想像的過程中,體會了一池荷花的動態美,並在表達中抒發了美,釋放了美。
以此為契機,教師配樂范讀第四段,學生閉上眼睛邊聽邊想像彷彿看到的畫面,接下來課件展示動畫,讓學生想像說一說,似乎聽見蜻蜓和小魚對「我」說了什麼話,還有哪些動物會來和「我」交談,可能告訴「我」一些什麼?一石激起千層浪,孩子的思維將又一次被激活。這時,再讓學生身臨其境地朗讀這部分,學生感覺自己彷彿真的成了荷花,並為自己的美所陶醉。
(五)整體回顧,欣賞美
在學生熟讀的基礎上,再次讓學生欣賞優美的畫面,嘗試自己介紹荷花的美。
(六)拓展延伸,深化美
在這一環節,教師告訴學生,從古至今,許多文人墨客寫下了贊美荷花的詩篇,接著,伴隨一首優美的民族音樂,教師出示宋代詩人楊萬里的配圖古詩《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並深情朗誦。之後,教師用課件展示滿池荷花,讓學生面對大自然描繪的美麗畫卷,說出此時最想說的話。通過這一環節的設計讓學生從欣賞、感受荷花的美,延伸到對大自然的熱愛,讓學生的感情進一步得到升華。
五、課外練習
1、看課外書或上網查找有關荷花的古詩。
2、作者把荷花寫得多美啊!我也要寫寫自己喜歡的花。
六、板書設計
板書是微型的教案,我的板書緊密結合教學內容,以直觀形象的貼畫和一個「美」字組成,讓荷花的美再現在學生面前。
七、總結陳詞。
3.小學三年級語文《荷花》說課稿
一、說教材分析
《荷花》一課,是省編義務教育五年制第六冊第六單元的第二篇課文。是一篇寫景抒情的文章。課文寫「我」在公園的荷花池邊觀賞荷花並展開想像,贊美了荷花的美麗。再現了如詩如畫的大自然美景。全文共五個自然段。作者以觀察的程序為線索敘寫。課文內容可分為兩大部分:第一部分(1—3節),寫的是作者從看荷花的角度,對荷花進行直接記敘描寫。作者由『「聞」到「清香」,來到荷花池邊。乍看荷花,有的「初放」,有的「盛開」,有的「含苞欲放。」再細看,那亭亭玉立的荷花姿勢各不相同。接著通過假設「一大幅活的畫」,圍繞一個「活」字,展開想像,轉入對荷花動態的描繪,這是課文的第二部分(4—5節)。作者從想像的角度,對荷花進行比喻性描寫。進一步描繪了荷花的美麗。課文作者因景入情,以情觀景,情景變融。不僅寫出了荷花的豐姿,而且寫出了荷花的神韻,佼讀者既賞心悅目,又有身臨其境的感覺。因此,這篇課文的教學,根據三年級學生形象思維較發達的特點,要充分發展學生的形象思維能力,進行美的教育。同時也要緊扣教材第六單元的訓練重點,練說自然段的大意,學寫總分段式的一段話。
二、說教學目標
根據大綱要求,三年級階段著重進行段的訓練。第六單元的閱讀訓練重點是用「誰」、「怎麼樣」的句式概括自然段大意。學會用總分的方法寫一段話。課文第二自然段就是用總分方法寫的一段話,教學時可作學法遷移,安排學生練筆。圍繞教材和單元的特點《荷花》第一教時可設定如下教學目標和重、難點。
教學目標:
1.自學為主學會本課的8個生字,理解6個新詞的意思。
2.按提示分析指定的句子。
3.理解並概括1、3自然段的大意。
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並背誦第二自然段。
5.初步了解荷花的美麗、感受作者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概括1、3自然段的大意。
教學難點:理解荷花開放時的種種姿態,體會荷花的美。
三、說教程設計及指導思想
(一)激趣導入
如此激趣導入新課,學生的聽覺、思維、想像,「多頻道」運作,情緒一下於被調動起來了。形成了「未成曲調先有情」的良好的課堂基調。
(二)初讀課文,理情思路
初讀課文,除了掃清文字障礙,還要對課文內容建立「框架結構」的認識,訓練學生的整體思維能力。從全局出發了解全貌,把握文章的脈絡,體現「摯領一頓,百毛皆順」的教學思想。
1.自讀課文,自學生字新詞。教師檢查:
a.哪些字容易讀錯,該怎麼讀?
b.哪些字容易寫錯,怎麼記?
c.「蓬」、「骨」的結構。
2.課文寫了荷花的哪幾方面?
幻燈題檢查:作者寫了荷花()、()、()和自己的()。
(現今社會知識繁多,書籍如海。速讀課文留下整體的感知,為今後瀏覽式閱讀習慣的養成打基礎。)
(三)深讀悟情,學法遷移
當前課堂教學的最顯著的特徵之一,便是信息量的傳輸吞吐非常活躍。如果說「講述」是信息的單向傳遞,那麼「談話」也不過是信息的雙向傳輸,而「討論」卻是信息多向、立體的傳輸。教師在確定教學方法後,組織討論的藝術,起著十分重要的主導作用。因為通過討論,可讓學生在自主的情況下學懂課文寫了什麼,怎麼寫的,為什麼這樣寫。進而從讀學寫,水到渠成,訓練技能,形成學力。
1.第一段課文。
a.思考:哪些詞語可以看出荷花的清香吸引人?
b.這些詞語的朗讀語調該怎麼處理?請你讀讀。
c.放手讓學生評價,指名再讀、學讀、齊讀。
d.做作業本第5題。
e.為什麼選這一句?
深讀課文與初讀課文相互照應,訓練學生注意學習的前後聯系,抓住主要內容概括大意,學練結合,鞏固學習成果。避免學生像小猴於下山,「那樣撿了芝麻丟了西瓜」。
2.第二段課文。
a.過渡:荷花的清香誘人,它的形態也的確引人入勝,同學們請看掛圖。教師以圖激情,讓鮮明的圖畫,激起學生思維活動的又一次高 潮。
b.圖文對照,自由默讀。用~~~標出這一段的總起句。用()標出荷花的各種形態。
c.學習寫荷花的句子。
(a)學習寫花骨朵的句子。
①讀這句話,感覺怎樣?
②通過哪些詞表現的?
③請你讀讀這一句,評一評,再讀,師讀,生讀。
④總結學法:整體感知——抓重點詞——品讀悟情。
(b)學法遷移,半扶半放學習寫荷花「才展開」和「全展開」的句子。
d.學法遷移,放手學習寫荷葉的句子。
e.討論寫荷花為什麼先寫荷葉?討論的目的是啟發學生懂得花如此嬌艷動人,離不開綠葉的襯托,正因為有荷葉的「挨挨擠擠」、「碧綠」、「大」、「圓」,才有千姿百態,生機蓬勃的荷花。作者寫花前對荷葉的描述,埋著伏筆,這正是作者布局謀篇的匠心所在。
f.師,男、女生,分讀總起句,及寫花、葉的句子。
g.指導背誦第二段課文。
在反復品讀欣賞後,荷花的美躍然紙上,呼之欲出。圖文對照,學生不禁由衷地感嘆,「真是景如圖,畫如景啊!」學生的情感達到了高 潮,教師對於句序略加指點,自然能熟讀成誦。由讀到背,水到渠成,順理成章。這一背誦環節,不僅加深了學生對課文語言文字美的品味,而且促進了學生對優美語匯的積累、內化。
3.第三段課文。
a.過渡:荷花的形態引人入勝,值得觀賞,荷花的美姿更有迷人的魅力。這一段課文的學習,老師要讓同學們運用剛才學到的學習方法自學,再在四人小組里展開討論,然後選代表匯報。此項自學安排,意在鞏固學法。
b.著重討論「如果把眼前的這一池荷花看作一大幅活的畫,那畫家的本領可真了不起。」
因為作者被眼前這池荷花陶醉了,覺得荷花有的像……,有的像……,有的像……,所以當它是一幅活的畫。
c.以陶醉的語氣感情朗讀這一段。
d.用「白荷花」概括這段大意。
e.用書上這段的開頭句作總起,用上「有的……,有的……,有的……」的句式,學寫荷花的姿勢。根據單元訓練重點,變式進行學寫遷移。豐富學生的想像,積累語言,掌握段的寫法,使教學融為一體,做到教練結合,有利於促進學生各種感觀的調配使用,達到教學化。
4.總結課文。
今天這堂課,你們學到了什麼?俗話說:「編筐編簍,全在收口」。課文總結,在課堂教學中地位不可低估。通過總結,能促進學生對一堂課的教學進行梳理,提綱挈領,抓住重點,儲存信息,鞏固記憶知識。有利於兒童抽象思維能力的培養,為高一年級的學習打下基礎。
5.課外練習。
用總分法寫一種花。
四、說課堂設計的特色
1.教學從整體到具體,再回到整體,思路清晰,脈絡分明。
2.抓住作者寫荷花荷葉的精妙之筆,咬字嚼句,反復品味,不僅讓學生欣賞作者遣詞造句落筆的生動准確,而且通過遷移學習,訓練了學生的文字表達能力。
3.多法品讀,內化語言。對於文質兼美的文章,抓好讀的訓練是的教學手段。因為文章的「美」是學生通過多種讀法品味出來的。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能使學生陶醉,產生共鳴,也只有熟讀才能成誦,把課文里一個個句式,一種種規范的語言內化為自己的語言。
4.教學中學路分明:從撫——領——放。全體學生在課堂上始終保持自主、積極、主動的活動。耳聽、眼看、口讀、腦想、手寫,「全頻道」運作,「多功能」協調,「立體式」展開。
❷ 荷花課文原文、賞析
原文:
風過了,我停止舞蹈,靜靜地站在那兒。蜻蜓飛過來,告訴我清早飛行的快樂。小魚在腳下游過,告訴我昨夜的好夢……
過了好一會兒,我才記起我不是荷花,我是在看荷花呢。
出處:三年級部編《荷花》。
全文共五個自然段。
第一自然段寫去公園看荷花。
第二、三自然段描寫荷花生長的各種優美的姿態。
第四、五自然段分別寫自己觀慎搜荷花時的想像和感受。
課文語言朴實簡潔,想像豐富,富於感染力,是這篇課文表達上的主要特點寬神歷。
課文中以「我」被一陣荷花的清香吸引,作為鋪墊,引入課文重點描述部分——一池美麗的荷花。荷花色彩鮮麗、形態各異,看似一大幅活的畫。接著作者展開想像,把自己比作池塘中的一朵荷瞎帶花,想像中的情節描寫得有聲有色、有動有靜,真的把一池荷花繪成了一幅活靈活現的荷花圖。
作者把自己的感情融入到文字描述中,感染了讀者,讓人們不僅看到了浮現在眼前的一池美麗的荷花,也得到了美的感受和體驗。
❸ 荷花課文原文
清晨,我到公園去玩,一進門就聞到一陣清香。我趕緊往荷花池邊跑去。荷花已經開了不少了。荷葉挨挨擠擠的,像一個個碧綠的大圓盤。白荷花在這些大圓盤之間冒出來。
荷花課文原文
清晨,我到公園去玩,一進門就聞到一陣清香。我趕緊往荷花池邊跑去。
荷花已經開了不少了。荷葉挨挨擠擠的,像一個個碧綠的大圓盤。白荷花在這些大圓盤之間冒出來。有的才展開兩三片花瓣兒。有的花瓣兒全都展開了,露出嫩黃色的小蓮蓬。有的還是花骨朵兒,看起來飽脹得馬上要破裂似的。
這么多的白荷花,一朵有一朵的姿勢。看看這一朵,很美;看看那一朵,也很美。如果把眼前的這一池荷花看做一大幅活的畫,那畫家的本領可真了不起。
我忽然覺得自己彷彿就是一朵荷花,穿著雪白的衣裳,站在陽光里。一陣微風吹來,我就翩翩起舞,雪白的衣裳隨風飄動。不光是我一朵,一池的荷花都在舞蹈。風過了,我停止舞蹈,靜靜地站在那兒。蜻蜓飛過來,告訴我清早飛行的快樂。小魚在腳下游過,告訴我昨夜做的好夢……
過了好一會兒,我才記起我不是荷花,我是在看荷花呢。
賞析
荷花課文寫「我」在公園的荷花池邊觀賞荷花並展開想像,贊美了荷花的美麗。再現了如詩如畫的大自然美景。全文共五個自然段。作者以觀察的程序為線索敘寫。荷花課文內容可分為兩大部分:第一部分(1—3節),寫的是作者從看荷花的角度,對荷花進行直接記敘描寫。作者由「聞」到「清香」,來到荷花池邊。乍看荷花,有的「初放」,有的「盛開」,有的「含苞欲放。」再細看,那亭亭玉立的荷花姿勢各不相同。接著通過假設「一大幅活的畫」,圍繞一個「活」字,展開想像,轉入對荷花動態的描繪,這是荷花課文的第二部分(4—5節)。作者從想像的角度,對荷花進行比喻性描寫。進一步描繪了荷花的美麗。荷花課文作者因景入情,以情觀景,情景變融。不僅寫出了荷花的豐姿,而且寫出了荷花的神韻,佼讀者既賞心悅目,又有身臨其境的感覺。
❹ 朱自清荷花課文全文
這幾天心裡頗不寧靜。今晚在院子里坐著乘涼,忽然想起日日走過的荷塘,在這滿月的光里,總該另有一番樣子吧。月亮漸漸地升高了,牆外馬路上孩子們的歡笑,已經聽不見了;妻在屋裡拍著閏兒,迷迷糊糊地哼著眠歌。我悄悄地披了大衫,帶上門出去。
沿著荷塘,是一條曲折的小煤屑路。這是一條幽僻的路;白天也少人走,夜晚更加寂寞。荷塘四面,長著許多樹,蓊蓊鬱郁的。路的一旁,是些楊柳,和一些不知道名字的樹。沒有月光的晚上,這路上陰森森的,有些怕人。今晚卻很好,雖然月光也還是淡淡的。
路上只我一個人,背著手踱著。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世界裡。我愛熱鬧,也愛冷靜;愛群居,也愛獨處。
像今晚上,一個人在這蒼茫的月下,什麼都可以想,什麼都可以不想,便覺是個自由的人。白天里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說的話,現在都可不理。這是獨處的妙處,我且受用這無邊的荷香月色好了。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彌望的是田田的葉子。葉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層層的葉子中間,零星地點綴著些白花,有裊娜地開著的,有羞澀地打著朵兒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剛出浴的美人。
微風過處,送來縷縷清香,彷彿遠處高樓上渺茫的歌聲似的。這時候葉子與花也有一絲的顫動,像閃電般,霎時傳過荷塘的那邊去了。葉子本是肩並肩密密地挨著,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葉子底下是脈脈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見一些顏色;而葉子卻更見風致了。
月光如流水一般,靜靜地瀉在這一片葉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霧浮起在荷塘里。葉子和花彷彿在牛乳中洗過一樣;又像籠著輕紗的夢。雖然是滿月,天上卻有一層淡淡的雲,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為這恰是到了好處——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別有風味的。
月光是隔了樹照過來的,高處叢生的灌木,落下參差的斑駁的黑影,峭楞楞如鬼一般;彎彎的楊柳的稀疏的倩影,卻又像是畫在荷葉上。塘中的月色並不均勻;但光與影有著和諧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著的名曲。
荷塘的四面,遠遠近近,高高低低都是樹,而楊柳最多。這些樹將一片荷塘重重圍住;只在小路一旁,漏著幾段空隙,像是特為月光留下的。樹色一例是陰陰的,乍看像一團煙霧;但楊柳的豐姿,便在煙霧里也辨得出。
樹梢上隱隱約約的是一帶遠山,只有些大意罷了。樹縫里也漏著一兩點路燈光,沒精打採的,是渴睡人的眼。這時候最熱鬧的,要數樹上的蟬聲與水裡的蛙聲;但熱鬧是它們的,我什麼也沒有。
忽然想起采蓮的事情來了。采蓮是江南的舊俗,似乎很早就有,而六朝時為盛;從詩歌里可以約略知道。采蓮的是少年的女子,她們是盪著小船,唱著艷歌去的。采蓮人不用說很多,還有看采蓮的人。那是一個熱鬧的季節,也是一個風流的季節。梁元帝《采蓮賦》里說得好:
於是妖童媛女,盪舟心許;鷁首徐回,兼傳羽杯;欋將移而藻掛,船欲動而萍開。爾其纖腰束素,遷延顧步;夏始春余,葉嫩花初,恐沾裳而淺笑,畏傾船而斂裾。可見當時嬉遊的光景了。這真是有趣的事,可惜我們現在早已無福消受了。
於是又記起《西洲曲》里的句子:
采蓮南塘秋,蓮花過人頭;低頭弄蓮子,蓮子清如水。今晚若有采蓮人,這兒的蓮花也算得「過人頭」了;只不見一些流水的影子,是不行的。這令我到底惦著江南了。——這樣想著,猛一抬頭,不覺已是自己的門前;輕輕地推門進去,什麼聲息也沒有,妻已睡熟好久了。
(4)課文荷花朗讀擴展閱讀:
寫作背景:
《荷塘月色》作於1927年7月,正值大革命失敗,白色恐怖籠罩中國大地。
這時,蔣介石叛變革命,中國處於一片黑暗之中。朱自清作為「大時代中一名小卒」,一直在吶喊和斗爭,但是在四一二政變之後,卻從斗爭的「十字街頭」,鑽進古典文學的「象牙之塔」。
但是作者既做不到投筆從戎,拿起槍來革命,但又始終平息不了對黑暗現實產生的不滿與憎惡,作者對生活感到惶惑矛盾,內心是抑鬱的,是始終無法平靜的。
這篇散文通過對冷清的月夜下荷塘景色的描寫,流露出作者想尋找安寧但又不可得,幻想超脫現實但又無法超脫的復雜心情,這正是那個黑暗的時代在作者心靈上的折射。
參考資料:網路-荷塘月色
❺ 《荷花》課文朗讀時配什麼音樂
夜的鋼琴曲,啊 。雨的印記啊。。。百搭啊有沒有
❻ 李老師什麼的朗誦荷花這篇課文
三,是氣吞山河的誓言,是波瀾壯闊的大海,是呼嘯不知的狂風。初三,我想對你說,我將許下堅定的誓言,充斥滿懷的激情,一步一步的走完全程!
如今,夏季的燥熱被秋天的涼爽所替代,緊湊的節奏代替了緩慢的步伐,時光如白駒過隙,二周已過,我已踏上征程,初三,我想對你說,我將化為雄鷹,在初三這片藍天下展翅,蛻變。開始一段新的旅程!
當新學期開始時,我懷著不安忐忑,好奇的心理,去探索接下來的學習生涯,最終卻發現,初三的學習生活只是比往常緊湊了點兒。這也使我明白:在初三,拼的是耐心,細心,認真和努力。退去初三那層神秘的面紗,留下的便是拼搏,以及腳踏實地的奮斗
如今,我已然明白自己進入了初三,誰不想做匹駿馬,在初三這片原野上抖擻精神,馳騁千里?我們只能用點滴行動改變自己。人能改變一切,能獲得成功,只要你對學習抱有熱情和執著,一切都將成為現實。
初三,你是美好的,是短暫的,是人生的轉折點,在這將來的一年裡,我將會過得多姿多彩。初三,你是一條沒有回程的單行線,激勵著我們向前,讓我們用自己的行動去書寫這本者的珍藏的書卷。
此時回想近期以來,老師對我們的苦心教導,告訴我們應該用怎樣的態度面對初三,這是因為,在初三剩下的只有努力,拼搏以及腳踏實地的向前。沒有想像中的轟轟烈烈,只是平淡如水水平如鏡又略帶的學習生活。
初三,你如大樹般負勢向上,高聳入雲,展現你蓬勃的生機,你如雄鷹搏風擊雨,翱翔天際展現你高遠的志氣,你如星河,光彩璀璨,流光溢彩,展現你美麗的容顏。
初三,我想對你說,我將把我的意志,夢想,努力拚搏,全身心的奉獻,我將在此起誓,我將化為雄鷹,化為駿馬,在初三這片廣闊的天地里遨遊馳騁,活出自我,散發光芒!
❼ 《荷花》課文朗讀配樂虹雲的怎麼下載
1、先打開瀏覽器,並搜索《荷花》課文朗讀的配樂虹雲。
2、找到合適的配樂之後點擊下載,並選擇下載路徑,即可完成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