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黑芽
A. 臭海棠花養殖方法_臭海棠怎麼養
臭海棠花性喜溫暖氣候及肥沃疏鬆土壤,耐旱怕澇,炎夏高溫期生長不良,處於半休眠狀態。對於新手而言,臭海棠在 種植 上需要注意什麼呢?下面就跟著我一起來看看關於臭海棠花養殖的相關知識,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臭海棠花養殖 方法
溫度控制:臭海棠花最適宜的溫度是10--20攝氏度,也就是春秋季節是最適宜的,冬天太冷夏天太熱。所以在夏天的時候一定要防止陽光暴曬,擦防曬霜肯定是沒用的,把它放在陰涼的地方就可以了。在冬季的時候室內溫都不要低於0°,否則就會凍傷,如果沒有保暖設備,在一個小房間開一個200°的大燈泡也有一定的防凍效果。
水分的控制:臭海棠花禁忌澆水過多,如果你發現臭海棠花的根部潰爛,那多半是因為澆水過度而天氣又比較悶熱造成的。澆水的頻率控制在三兩天澆一次水就可以了。每次澆水要水量大,澆透才可以。
土壤的選擇:臭海棠花適合在沙質土壤中生存,在花市買的土壤摻一些沙土效果會比較好。
注意蟲害的防治:葉斑病和枯萎病是臭海棠花容易滋生的,如果出現了葉緣枯黃,你應該找打專業的賣花人咨詢,切勿隨意處置。
防止壞天氣的影響:大風天氣會吹折臭海棠花,而下大雨的天氣會使得臭海棠花的根系被 雨水 浸泡,造成根部呼吸缺氧,從而潰爛。所以,為了養好臭海棠花,你得注意看天氣預報奧。
施肥的控制:一次性施肥過多會造成臭海棠花的脫水,但是到底施肥多少才是合適的筆者沒法告訴你,因為這和你的土壤的質量,花盆的大小,臭海棠花的大小都有關系,你最好是買花的時候問店家施肥的量和頻率。如果你施肥過多,比如施加氮肥過多會造成植株瘋長,不開花。這樣你的臭海棠花的價值就低了。施肥過多以後勤澆水可以緩解症狀。
陽光的要充足:充足的陽光有助於臭海棠花開花,但是溫度過高就不宜陽光直曬,這你得控制好度,在春秋季節多曬陽光,在夏天的時候,注意溫度過高就不要曬它了。
修剪:剪枝摘心為促使分枝較多的臭海棠花多開花,要對植株進行多次摘心,以促進其增加分枝和孕蕾。花謝後要適時剪去殘花,剪掉過密和細弱的枝條,以免過多消耗養分,但冬季天寒,不宜重剪。
臭海棠花的冬季養護
控溫保光臭海棠花喜溫怕寒,冬季應採取防寒 措施 ,室內溫度應保持在15℃-20℃,夜間不能低於10℃。在溫度過低的環境里,植株長勢弱,不利於花芽分化,導致開花少,甚至不開花。但溫度高於25℃的環境對其生長發育也不利。平時,要把盆株放在向陽的窗前,使其充分接受光照。若光照不足,植株易瘋長,影響花芽的形成,甚至會導致已形成的花蕾枯萎。
水肥適度臭海棠花怕濕耐旱,日常澆水要適量,一般5天-7天澆水一次,保持盆土偏幹略見濕即可。澆水過多會引起葉片發黃脫落,影響開花,甚至會造成爛根而死亡。平時要經常用清水噴灑葉面,保持葉面清潔,有利於光合作用的進行。要使臭海棠花入冬後連續開花,需要供給充足養分,應每隔10天左右追施稀薄液肥一次,可用豆餅、蹄片、魚腥水混合配製,待發酵後加水使用。
剪枝摘心為促使分枝較多的臭海棠花多開花,要對植株進行多次摘心,以促進其增加分枝和孕蕾。花謝後要適時剪去殘花,剪掉過密和細弱的枝條,以免過多消耗養分,但冬季天寒,不宜重剪。
臭海棠花養殖的病害防治
1、葉斑病。早期葉片上會出現針尖大小、圓形或不規則的褐色小斑點,以後逐漸擴大為暗褐色或赤褐色的病斑,嚴重時整張葉片布滿了病斑,直至乾枯脫落。其莖桿部和枝條也呈黑色、皺縮腐爛,甚至莖上的葉片枯萎壞死,只留頂部的幾片葉子。
預防措施:a.溫室栽培時密度不要太大,要注意經常通風透光。
b.澆水時避免澆到植株上以及避免水珠飛濺。
c.避免在病株上切取插穗,如發現病葉和病枝要及時剪除並燒毀。
d.在溫度高濕期間每2周噴1次200倍等量式的波爾多液,連續3次。
2、灰霉病。該病主要是由於澆水過多而引起的,如果遇到陰冷潮濕的時候發病更為嚴重。先危害花,使花瓣的邊緣顏色變暗枯萎,空氣濕度過大就會出現灰色的霉層,小花扭結在一起,受害花瓣落到葉片上,也會引起葉片的發病。葉面上出現水漬狀的褐色病斑,干後皺縮後上面覆有淺灰色的枚層。
防治措施:a.及時摘除病葉和病花,澆水時避免覺到植株上,及時清除葉片和花上的水分,經常注意通風透光。
B. 我的四季海棠花苞裡面都黑了怎麼回事阿
停止澆水,趕緊把花搬到有陽光的地方,注意以後水不要澆太多,它怕澇的。在少施些復合肥。花從溫室到普通室內會有一段適應的過程。在觀察下是否有蟲害。賣花的地方肥和葯都有。祝你的花早日恢復健康!
C. 海棠花的種植方法
1、海棠,性喜陽光,也能耐半陰,耐寒,對環境要求不嚴,適於疏鬆肥沃、土層深厚、排水良好的砂質土壤中生長。貼梗海棠適應性較強,栽培管理比較粗放。
2、生長期間,根據植株生長情況和氣溫變化情況澆水。萌芽期少澆水,保持盆土略乾燥,過濕會導致爛根。生長期每兩天澆水1次,並經常向植株周圍噴水,以增加空氣濕度。值得注意的是,澆水時不要將水自葉及莖頂澆下,要沿著花盆的邊沿澆,否則莖葉容易積水腐爛。
3、海棠花應該澆水和施肥結合著進行,秋季的時候在葉子落下後必須施一次大肥補充它所失去的養分,讓它可以保持健康。春芽萌發的時候則要施一次有機肥,並且澆一次透水。
4、敗梗海棠怕水澇,否則易爛根,所以,澆水必須適度,每年乾旱季節適當澆幾次水即可,10月至翌年春前應少澆水或不澆水。施肥可於花後進行,用腐熟的人畜肥、廄肥施1-2次,並將老枝枝梢剪去,促其萌發新梢;秋後再施一次有機肥,以利增加第二年的開花量。
冬季氣溫低於零下20℃時,戶外植株需注意防寒,盆栽貼梗海棠可移入室內越冬。
5、貼梗海棠的常見病害為梨檜銹痛,也叫梨錦痛。貼梗海棠管理較簡單,因其開花以短枝為主,故春季萌發前需將長枝適當短截,整剪成半球形,以刺激多萌發新梢。夏季生長期間,對生長枝還要進行摘心。
6、栽培管理過程中要注意旱季澆水,伏天最好施一次腐熟有機肥,或適量復合肥料(N、P、K元素)。盆栽催花,可在9月至10月間掘取合適植株上盆,先放在陰涼通處養護一段時間,待入冬後移入15℃-20℃溫室,經常在枝上噴水,約25天後即可開花,可用作元旦、春節觀賞。
D. 移栽的海棠花發芽之後枯萎,是怎麼回事
海棠花株形優美,葉色翠綠,花朵鮮艷奪目,而且花期很長,是中國特有的花卉之一,有著「國艷」的美譽,又被稱為「花中仙子」,是常見的家庭觀花植物。很多人都喜歡種植海棠來美化庭院,但是養護期間卻總會出現一些問題,比如題主問「新移栽的海棠發芽後枯萎了應該怎麼補救?」
總結:新移栽的海棠發芽後枯萎常見原因有植株還未服盆、光照過強、澆水多、施肥不當等,移栽後的海棠一定要合理養護,避開陽光直射,適當地控水,保持土壤潤而不濕即可,短期內無需施肥,以免發生肥害。
E. 一個月前移植的海棠盆景萌發了新芽,嫩芽怎麼又枯萎了
應該是根系未能正常吸水,導致嫩芽水分不夠,所以就枯萎了。建議把花盆放在陰涼處,不幹不澆,澆則澆透。不要反復澆太多水,以免爛根。
海棠的護理:
1,放置在陽光充足的地方。海棠喜陽光,不耐陰,需經常放置在陽光能照到的地方,在陰涼的地方容易生長不良。但是如果夏天正午陽光較毒時,應給予一些遮擋,以免灼傷花葉。
2,土質要疏鬆,偏鹼性。海棠花需要比較疏鬆的土壤,並需要含一些鹼性,大概土壤的ph值不低於7即可,可選用花圃或樹根底的土壤再加入三分之一河沙。
3,栽植深度不宜過深。海棠花栽入盆內的深度不宜太深,以便根系能比較好的伸展,最好載入深度距離盆底12厘米為宜,但是具體還是要看植株大小而定。
4,澆水以盆土保持濕潤為佳,具體澆水應視天氣而定。應保持盆土的濕潤,但不能積水,最好不要淋雨,以免水過多導致爛根,太寒冷時不要澆水。
5,適時施肥。在春芽萌動時要施點有機肥,以補充養分,並且配合澆一次透水。秋季落葉時施有機肥,也配合澆透水一次,花謝後要施磷鉀肥,日常可購買一些海棠專用的肥料,根據說明適當施肥。
6,要放置在通風的地方。可將海棠放置在院落中或陽台等通風的地方,海棠比較耐寒,所以冬天也是可以放在屋外的,但是如果特別特別嚴寒的話,還是要做一些防凍措施。
7,在早春修剪枝葉。為保證植株能開花旺盛,應在海棠落葉後至早春萌芽期間進行枝葉修剪,可減去弱枝、病蟲枝葉、個別較長枝葉、過密枝葉,還可對枝條稀疏部位進行垂剪,以促使其多發側枝。
8,病蟲害防治:
(1) 銹病。
貼梗海棠最易發生銹病危害,病株率高達100%,病葉率一般在20%~80%,每年均有發生,有些危害嚴重的植株在夏季7~8月份就出現了葉片大量脫落的現象,嚴重影響海棠的長勢。貼梗海棠銹病病原為擔子菌亞門膠銹菌屬真菌,病菌以菌絲角在檜柏枝條上越冬,並形成冬孢子角,3~4月冬孢子角遇雨破裂,膨大為橙黃色花朵狀或木耳狀,並產生擔孢子,隨風傳播到海棠上,於5~7月春夏季節危害海棠葉片。葉片背面長出堅硬的黃色須狀物,即病原菌的銹孢子器。發病後期,黃色須狀物的顏色變深,逐漸成熟粉化,葉片正面病斑擴大,形成黑褐色壞死斑,並可以脫落成穿孔狀。8~9月銹孢子成熟後隨風傳播到檜柏上,侵入嫩梢越冬。檜柏被害部位出現淺黃色斑點,後隆起呈灰褐色豆狀小瘤並中間膨大,表面粗糙,呈棕褐色。在海棠、蘋果與檜柏混栽情況下發病較為嚴重。
春季在海棠剛萌芽時向海棠噴25%敵力脫乳油或可濕性粉劑2 500倍液、70%甲基托布津可行保護,10天1次,連續噴2~3次。8~9月份,當銹孢子成熟時,向海棠上噴65%代森鋅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或25%粉銹寧可濕性粉劑1 500~2 000倍液,阻止銹孢子轉移。粉銹寧是防治海棠銹病的特效葯劑,為避免或延緩病原菌對該葯劑產生抗葯性,在防治過程中應注意將粉銹寧和其他葯劑進行交替使用或混合使用。
(2)網蝽和蚜蟲。
危害海堂的網蝽主要為梨冠網蝽。主要危害葉片,造成海棠葉片枯黃早落。梨冠網蝽對海棠的危害率可達100%,且連年危害,梨冠網蝽一般以成蟲和若蟲集中在葉片背面,以口針刺吸海棠汁液,危害較隱蔽,並可以誘發煤污病。被害葉片正面產生較多的褪綠斑點,葉片背面產生黃褐色粒點狀物質,手摸有黏性,並可見深褐色蟲體。1年可以發生4~5代,以6~9月危害較為普遍且嚴重。危害海棠的蚜蟲主要為桃蚜,危害主要集中在嫩梢、嫩芽和幼嫩的葉片上,以口針刺吸海棠汁液,並可以誘發煤污病,造成葉片向背面捲曲。蚜蟲對貼梗海棠的危害一般集中在4~6月海棠嫩枝梢和嫩葉片較多時節。
春季,在貼梗海棠萌芽前噴2-4波美度的石硫合劑,可有效地減輕網蝽的為害程度。蚜蟲遷飛期以及蚜蟲和網蝽發生危害期選用10%吡蟲啉可濕性粉劑1 500倍液噴霧,7天噴1次;50%抗蚜威或辟蚜霧4 000~5 000倍液噴霧,5~7天噴1次,噴2~3次進行噴霧防治。重點防治葉片背面、嫩葉、嫩枝、嫩梢等害蟲主要聚集的部位。優先選用吡蟲啉等高效低毒低殘留的葯劑,注意保護利用瓢蟲、草蛉、食蚜蠅等蚜蟲的天敵。
F. 海棠怎麼養
海棠,性喜陽光,也能耐半陰,耐寒,對環境要求不嚴,適於疏鬆肥沃、土層深厚、排水良好的砂質土壤中生長。貼梗海棠適應性較強,栽培管理比較粗放。
海棠怕水澇,否則易爛根,所以,澆水必須適度,每年乾旱季節適當澆幾次水即可,10月至翌年春前應少澆水或不澆水。施肥可於花後進行,用腐熟的人畜肥、廄肥施1-2次,並將老枝枝梢剪去,促其萌發新梢;秋後再施一次有機肥,以利增加第二年的開花量。冬季氣溫低於零下20℃時,戶外植株需注意防寒,盆栽貼梗海棠可移入室內越冬。
海棠的常見病害為梨檜銹痛,也叫梨錦痛。這種病要經兩個寄主侵染。第一寄主為柏類植物,如檜柏、龍柏、鹿角柏等;第二寄主為貼梗海棠、垂絲海棠、山褚等。病菌侵入檜柏等後,第一年會在葉腋或小枝上產生淡黃色斑點,然後腫大起來。至第二年2、3月間,即會產生咖啡色米粒狀物,突破表皮,即為冬孢子角。冬孢子角單生或聚生,使植株枝條膨大起來。
海棠作為第二寄主染上冬孢子角後,葉片正面在4-5月上旬會出現黃綠色的小斑點,再擴大成圓形黃病斑。病斑上早期會出現數個小黃點,後期變為黑色,使葉背相應處逐漸增厚,產生一些灰白色毛狀物,8-9月變成黃褐色粉末狀物。嚴重時,病葉滿株,葉片畸形,表面凹凸不平,導致葉片早枯早落,甚至使植株死亡。海棠管理較簡單,因其開花以短枝為主,故春季萌發前需將長枝適當短截,整剪成半球形,以刺激多萌發新梢。夏季生長期間,對生長枝還要進行摘心。栽培管理過程中要注意旱季澆水,伏天最好施一次腐熟有機肥,或適量復合肥料(N、P、K元素)。盆栽催花,可在9月至10月間掘取合適植株上盆,先放在陰涼通處養護一段時間,待入冬後移入15℃至20℃溫室,經常在枝上噴水,約25天後即可開花,可用作元旦、春節觀賞。
防治方法:①海棠附近不種植柏類植物等第一寄主。②發病期,用20%萎銹靈乳油400倍液噴灑。或用50%退茵特可濕性粉劑800倍液,半月噴灑一次。天氣乾旱時不噴或少噴。⑥當3月中、下旬冬飽子角將要膨大時,用0.3%五氯酚鈉稀釋液加石硫合劑配成波美1度的混合液,半月噴灑2-3次進行防治。
G. 海棠花如何剪枝該在什麼時候剪
題目已經給出
春季修剪,春天的時候海棠花開始抽新芽,這是海棠花需要大量的養分,要剪去海棠花的枯枝、弱枝、病蟲枝、交叉枝、堆疊枝、過度枝等以促進海棠花抽出新芽,促進新芽的生長。要注意根據海棠花造型的需要剪去一些過長的枝葉以促進分生側枝來增加花枝的數目,確保來年著花唯一。
花謝之後的修剪,不同品種的海棠花的生長期是不同的,要根據海棠花花期的不同,愛花謝之後的兩周修剪海棠花的枝葉。將擁擠的枝條和突出的的枝條剪去。可以將長枝截短從基部保留3到4個芽。這樣利於增加形成花芽的短枝。
落葉之後的修剪,海棠花落葉之後,為了來年海棠花更好的生長和冬季養分的保持,和春天一樣,要剪去海棠花的枯枝、弱枝、病蟲枝、交叉枝、堆疊枝、過度枝等。同時要注意保持海棠花的整體造型。
花後修剪,在海棠花花期過後,可以剪去帶葉的枝條,可以減少光合作用的面積,從而抑制海棠花的生長,減少養分的耗費。修剪的時候一定要輕哦。
拓展資料
海棠花修剪的注意事項,在修剪海棠花的過程中,在對花枝進行 截短是一定要輕,要逐一進行,避免重復修剪影響花季開花的數量。根據空間留枝不同的植株的外形所佔的空間是不一樣的,我們要根據空間的大小決定剪去多少枝條,流線多少枝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