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花的詞曲
⑴ 清代詩人曹寅寫的荷花是七言啥
1、清代詩人曹寅寫的荷花是七言絕句。
2、 《荷花》 清曹寅
一片秋雲一點霞,十分荷葉版五分花。
湖邊不權用關門睡,夜夜涼風香滿家。
3、該詩大意:荷葉像秋雲,荷花像晚霞,荷葉大,像一片秋雲,荷花小,像一點霞。荷塘的景色,有十分靠荷葉的鋪墊,有五分靠荷花的點綴。
4、曹寅(1658 - 1712),康熙名臣、文學家、藏書家,字子清,號荔軒,又號楝亭,滿洲正白旗內務府包衣,官至通政使司通政使、管理江寧織造、巡視兩淮鹽漕監察御史。善騎射,能詩及詞曲。曹寅十六歲時入宮為康熙鑾儀衛,康熙二十九年任蘇州織造,三年後移任江寧織造,康熙四十二年起與李煦隔年輪管兩淮鹽務,凡四次。康熙後六次南巡,其中五次皆住曹寅家。曹寅病危時康熙特賜奎寧,並派人星夜兼程由北京送到南京,可惜葯未到,曹寅已卒。曹寅為人風雅,喜交名士,通詩詞,曉音律,主編《全唐詩》,有《楝亭詩鈔》八卷、《詩鈔別集》四卷、《詞鈔》一卷、《詞鈔別集》一卷、《文鈔》一卷傳世。原配顧氏,早卒,後娶李煦父李士禎族弟李月桂之女李氏。
⑵ 七年級芙蕖文言文閱讀
1. 芙蕖文言文閱讀答案
原文
《芙蕖》(李漁)
芙蕖與草本諸花似覺稍異,然有根無樹,一歲一生,其性同也。譜雲:「產於水者曰草芙蓉,產於陸者曰旱蓮。」則謂非草本不得矣。予夏季倚此為命者,非故效顰於茂叔而襲成說於前人也,以芙蕖之可人,其事不一而足,請備敘之。 群葩當令時,只在花開之數日,前此後此皆屬過而不問之秋矣。芙蕖則不然:自荷錢出水之日,便為點綴綠波;及其莖葉既生,春睜則又日高日上,日上日妍。有風既作飄搖之態,無風亦呈裊娜之姿,是我於花之未開,先享無窮逸致矣。迨至菡萏成花,嬌姿欲滴,後先相繼,自夏徂秋,此則在花為分內之事,在人為應得之資者也。及花之既謝,亦可告無罪於主人矣;乃復蒂下生蓬,蓬中結實,亭亭獨立,猶似未開之花,與翠葉並擎,不至白露為霜而能事不已。此皆言其可目者也。 可鼻,則有荷葉之清香,荷花之異馥;避暑而暑為之退,納涼而涼逐之生。 至其可人之口者,則蓮實與藕皆並列盤餐而互芬齒頰者也。
只有霜中敗葉,零落難堪,似成棄物矣;乃摘而藏之,又備經年裹物之用。 是芙蕖也者,無一時一刻不適耳目之觀,無一物一絲不備家常之用者也。有五穀之實而不有其名,兼百花之長而各去其短,種植之利有大於此者乎?
予四命之中,此命為最。無如酷好一生。竟不得半畝方塘為安身立命之地,僅鑿斗大一池,植數莖以塞責,又時病其漏,望天乞水以救之,怠所謂不善養生而草菅其命者哉。 譯文
芙蕖和草本花卉好像稍有不同,然而它有根沒有木質的樹干,是一年生的植物,這些性質和草本是相同的。花譜書中說:"在水中生長的叫草芙蓉,在陸地生長的叫旱蓮。"那麼這就不能說芙蕖不是草本了。我愛芙蕖,在夏季靠這花才能活下去,不是故意效仿周敦頤重復前人早已說過的話,而是因為芙蕖適合人的心意,它的長處不是一兩點就可以講盡的,請容我一一說說它的好處。
在花的最佳觀賞時節,只在花開的那幾天,在此以前、以後都屬於人們經過它們而不過問的時候。芙蕖就不是這樣:自從荷錢出水那一天,便把水波點綴得一片碧綠;等到它的莖和葉長出,則又一天一天地高起來,一天比一天好看。有風時就作出飄動搖擺的神態,沒風時也呈現出輕盈柔美的風姿。因此,我們在花未開的時候,便先享受了無窮的逸致。等到花苞開花,姿態嬌嫩得簡直要滴水,(花兒)先後相繼開放,從夏天直開到秋天,這對於花來說是它的本性,對於人來說就是應當歷祥得到的享受了。等到花朵凋謝,也可以告訴主人說,沒有對不住您的地方;於是又在花蒂下生出蓮蓬,蓬中結了果實,一枝枝獨自挺立,還象未開的花一樣,和翠綠的葉子一起挺然屹立(在水面上),不到白露節下霜的時候,它所擅長的本領不會(呈獻)完畢。以上都是說它適於觀賞的方面。
適宜鼻子(的地方),那麼還有荷葉的清香和荷花特異的香氣;(以它來)避暑,暑氣就因它而減退;(以它來)納涼,涼氣就因它而產生。
至於它可口的地方,就是蓮籽與藕都可以放入盤中,一齊擺上餐桌,使人滿口香味芬芳。 只有霜打的枯萎的葉子,七零八落很不好看,好象成了被遺棄的廢物;但是把它摘下貯藏起來,又可以在明年用來裹東西。
這樣看來,芙蕖這種東西,沒有一時一刻不適於觀賞,沒有哪部分哪一點不供家常日用。(它)有五穀的實質而不佔有五穀的名義,集中百花的長處而除去它們的短處。種植的利益難道還有比它還大的嗎?
我視為生命的四種花草中,以芙蕖最為寶貴。可惜酷愛了它一生,卻不能得到半畝方塘作它容身立足賴以生存的地方。只是挖了個鑿斗大的小水池,栽幾株來安慰自己,又時常為小池漏水而憂慮,祈求上天降雨來拯救它,這大概是所說的不善於培養生靈而把它的生命當作野草一樣作賤吧。
2. 芙蕖文言文閱讀答案
問題是這個么?如果是下面的就是標准答案。
1.解釋下列句子中加粗詞的含義。
①請備述之 備:
②及花之既謝 謝:
③與翠葉並擎 擎:
④皆並列盤餐而互芬齒頰者也 芬:
2.下列每組中加粗詞的意義或用法不同的一項扒爛歲是( )
A.此皆言其可目者也 及其莖葉既生
B.只在花開之數日 此則在花為分內之事
C.前此後此皆屬過而不問之秋矣 不至白露為霜而能事不已
D.乃復蒂下生蓬 乃摘而藏之
3.翻譯下列句子。
①避暑而暑為之退,納涼而涼逐之生。
答:
②有五穀之實而不有其名,兼百花之長而各去其短
答:
4.作者是從哪些方面介紹芙蕖的?表現了它的什麼特點?
答:
5.第②段運用了什麼寫法?有什麼好處?
答:
6.「有風既作飄搖之態,無風亦呈裊娜之姿,是我於花之未開,先享無窮逸致矣」寫出了芙蕖的什麼特點?
7.聯系實際,談談你讀了本文後的感受。
答:
1.①詳盡 ②凋謝 ③挺立 ④使……感到芳香
2.C
3.①(用它來)避暑,暑氣就因它而減退;(用它來)納涼,涼氣就因它而產生。
②(它)有五穀的實用價值而沒有五穀的名義,兼有許多花的長處而除去了它們的短處。
4.從芙蕖的「可目」、「可鼻」、「可口」、可用四個方面介紹芙蕖的,表現了它「可人」的特點。
5.對比,通過拿群葩的爭艷之日短暫與芙蕖的「不至白露為霜而能事不已」進行比較,說明芙蕖可目的優點略勝一籌。
6.寫芙蕖的優美姿態,不但用詞准確,而且在動與靜的組合對列中傳達出搖曳、嫵媚的意態。
7.「略」。(開放性試題,可以表達對芙蕖的贊美喜愛之情,也可以表達仿效學習之意,言之有理即可。)
3. 芙蕖文言文閱讀,,答案
答: 1.①詳盡 ②凋謝 ③挺立 ④使……感到芳香 2.C 3.①(用它來)避暑,暑氣就因它而減退;(用它來)納涼,涼氣就因它而產生。
②(它)有五穀的實用價值而沒有五穀的名義,兼有許多花的長處而除去了它們的短處。4.從芙蕖的「可目」、「可鼻」、「可口」、可用四個方面介紹芙蕖的,表現了它「可人」的特點。
5.對比,通過拿群葩的爭艷之日短暫與芙蕖的「不至白露為霜而能事不已」進行比較,說明芙蕖可目的優點略勝一籌。 6.寫芙蕖的優美姿態,不但用詞准確,而且在動與靜的組合對列中傳達出搖曳、嫵媚的意態。
7.「略」。(開放性試題,可以表達對芙蕖的贊美喜愛之情,也可以表達仿效學習之意,言之有理即可。)
4. 芙蕖文言文
原文出自於 李漁《芙蕖》中的內容,即:
原文內容
群葩當令時,只在花開之數日,前此後此皆屬過而不問之秋矣。芙蕖則不然:自荷錢出水之日,便為點綴綠波;及其莖葉既生,則又日高日上,日上日妍。有風既作飄颻之態,無風亦呈裊娜之姿,是我於花之未開,先享無窮逸致矣。迨至菡萏成花,嬌姿欲滴,後先相繼,自夏徂秋,此則在花為分內之事,在人為應得之資者也。及花之既謝,亦可告無罪於主人矣;乃復蒂下生蓬,蓬中結實,亭亭獨立,猶似未開之花,與翠葉並擎,不至白露為霜而能事不已。此皆言其可目者也。
原文大意:
在花的最佳觀賞時節,只在花開的那幾天,在此以前、以後都屬於無人問津的時候。芙蕖就不是這樣:自從荷葉出水那一天,便把水波點綴得一片碧綠;等到它的莖和葉長出,則又一天一天地高起來,一天比一天美麗。有風時就作出飄動搖擺的神態,沒風時也呈現出輕盈柔美的風姿。這樣,我們在花未開的時候,便先享受它那無窮的逸致情趣了。等到花苞開花,姿態嬌嫩得簡直要滴水,(花兒)先後相繼開放,從夏天直開到秋天,這對於花來說是它的本性,對於人來說就是應該得到的享受了。等到花朵凋謝,也可以告訴主人說,沒有對不住您的地方;於是又在花蒂下生出蓮蓬,蓬中結了果實,一枝枝獨立,還像未開的花一樣,和翠綠的葉子一起挺然屹立(在水面上),不到白露節下霜的時候,它所擅長的本領不會停止。以上都是說它適於觀賞的方面。
由上可見,作者是從以下三個方面介紹「荷花」可目的:
一、在荷花未開的時候。作者曰:自荷錢出水之日,便為點綴綠波;及其莖葉既生,則又日高日上,日上日妍。有風既作飄颻之態,無風亦呈裊娜之姿,是我於花之未開,先享無窮逸致矣。
二、在荷花開花的時候。作者曰:迨至菡萏成花,嬌姿欲滴,後先相繼,自夏徂秋,此則在花為分內之事,在人為應得之資者也。
三、在荷花凋謝的時候。作者曰:及花之既謝,亦可告無罪於主人矣;乃復蒂下生蓬,蓬中結實,亭亭獨立,猶似未開之花,與翠葉並擎,不至白露為霜而能事不已。
5. 七年級下冊荷專題里有篇文章叫《芙蕖》有沒有人有它的賞析(要全面
《芙蕖》賞析 人教社中語室 熊江平 【作者介紹】李漁(1611——約1679),清代戲曲理論家、作家。
字笠鴻,又字滴凡,號笠翁,又號覺世稗官、別署笠道人、隨庵主人、新亭樵客、澹慧居士、湖上笠翁等,時有才子之譽,稱李十郎。原籍蘭溪(今浙江省蘭溪縣),生於雉皋(今江蘇省如皋縣)。
前半生家庭生活富裕,清人入關後,家道衰敗。他自幼聰明好學,曾參加過幾次鄉試,屢不及第,從此醉心於小說,戲劇的創作。
家設戲班,常往各地達官貴人門下演出。曾居杭州10年,後又居金陵(今江蘇省南京市)達20年,經營書鋪,名「芥子國」,以刊書聞於時。
所作傳奇《比目魚》、《風箏誤》等十種,全稱《笠翁十種曲》。另有短篇小說集《十二樓》(一名《覺世名言》),詩文雜著《李笠翁一家言》等。
【題解】本文選自《李笠翁一家言·笠翁偶集》的「種植部」「草本類打中的《芙(fú)蕖(qú)》一文。《李笠翁一家言》是李漁的詩文雜著總集,共十六卷。
其中的《笠翁偶集》原名《閑情偶集》或《閑情偶寄》,分「詞曲」、「演習」、「聲容」、「居室」、「器玩」、「飲饌」、「種植」、「頤養」八部,包括戲劇理論、飲食、營造、園藝等方面的內容,大都是作者多年實踐的心得,尤以戲曲部分,頗多獨到見解,對戲劇理論有所豐富發展。本文以說明為主,輔之以討論、慨嘆,和純粹的說明文有所不同。
芙蕖,亦作「芙渠」、「扶蓉」。鄭玄說:「未開日菡萏,已發目芙蕖。」
芙蕖即荷花,又稱芙蓉,藕花,蓮花等。【注評】芙蕖與草本諸花似覺稍異, 草本:即草本植物,有草質莖的植物。
諸:眾,各種。然有根無樹, 然:但是,可是。
連詞,表示轉折。樹:木本植物的總稱,此指木質莖,即木質部發達,質地比較堅硬的莖。
一歲一生, 一年完成一個生活周期(種子萌發、長出根莖、葉、開花、結實、植物體死亡)。歲,年。
其性同也。 其性:它的本性。
同:指與草本諸花相同。○提出說明對象,從莖質、生活周期說明芙蕖與草本諸花性質相同。
文章起筆從「稍異」宕開,收束於「性同」,曲折生動。 譜雲: 譜:作示範或供尋檢的圖書、樣本。
如明代王象晉撰有《群芳譜》,但無下面所引之文。 「產於水者曰草芙蓉, 產:出產,生長。
曰:叫做。草芙蓉:荷花的別名。
清代汪灝等編《廣群芳譜·花譜八》「荷為芙蕖花,一名水芙蓉」注引《杜詩》註:「產於陸者日木芙蓉,產於水者日草芙蓉。」 產於陸者日旱蓮。」
旱蓮:《辭海》釋為「喜樹」。按喜樹為落葉喬木,通常栽培為綠化樹、行道樹。
此處疑指「木芙蓉」,俗稱為芙蓉花的。 則謂非草本不得矣。
即「則不得謂非草本矣」,就不能說不是草本了。則:連詞,就。
○以引證帶出結論,並以雙重否定句式強調說明芙蕖應屬於草本花。 予夏季倚此為命者, 予:我,代詞。
倚此為命:意謂靠著有芙蕖才能活下去。倚,依賴。
為命:當作命。李漁在《笠翁偶集》「種植部刀「草本類」中的《水仙》一文中說:「予有四命,各司一時:春以水仙、蘭花為命,夏以蓮為命,秋以海棠為命,冬以蠟梅為命。
無此四花,是無命也。一季缺予一花,是奪予一季之命也。
○「為命」二字,見作者愛重芙蕖之情。 非故效顰(pín)於茂叔麗襲成說於前人也, 故:故意,有意。
副詞。效顰:《莊子·天運》:「西施病心而瞎其里(在她的村子裡作皺眉的樣子),其里之醜人見而美之,歸亦捧心而矉其里。」
西施,美女名矉。同「顰」,皺眉。
捧心,用手按在心口上。後人稱這個故事中的「醜人」為東施,把胡亂模仿,效果適得其反的行為稱為「東施效顰」,也說「效顰」。
效,模仿,師法。茂叔:北宋哲學家周敦頤(1017—1073)的字,名文《愛蓮說》的作者。
襲:相因、因襲。成說:已定的學說、著述。
此處意謂已經形成的說法,早已有的說法,即指《愛蓮說》中所說過的話。於:介詞,從。
前人:以前的人,古人。 以芙蕖之可人, 以:因為。
可人,猶言可人意,適合人的心意,即稱人心意。可,適合,動詞。
○「可人」二字,總括說明芙蕖之長處,統領全篇,為貫串全文的意脈。 其事不一而足, 不一而足:原指不是一事一物可以滿足,後來意為不止一種或一次,而是很多。
請備述之。 請:表敬副詞,請讓我。
備:全,盡。述:說。
之:指芙蕖可人的情況。代詞。
說明芙蕖應屬草本花,並揭露全文主旨,總述其可人之處不一面足。群葩(pā)當令時, 葩:花。
當令:正當(花開的)時令。○先宕開一筆,不直敘芙蕖而述群葩。
只在花開之數日,前此後此皆盾過而不問之秋矣。 前此後此:指前於此後於此之時。
此,指「花開之數日」。屬:系,是。
過而不問:經過它旁邊也不理睬,意即無人過問。秋:時候。
○群葩競放,雖然美麗,但爭艷之日甚短,只能贏得人們一時的觀賞。極言群葩之平常,為突寫芙蕖之不凡蓄勢運氣,陪墊一筆,跌宕有致。
芙蕖則不然: 則:卻,連詞。不然:不這樣。
然,代詞。○筆鋒一轉,並在句後著一冒號,總冒領起下文。
自荷錢出水之日, 自:從,介詞。荷錢:初生的小荷葉,其狀如銅錢。
便為點綴(zhuì)綠波; 為:介詞,為(人們),賓語省。點綴:。
6. 芙蕖文言文翻譯
芙蕖文言文翻譯 我來答有獎勵313傾國傾城 LV.20 2018-02-15聊聊 【原文】:《芙蕖》(李漁) 芙蕖與草本諸花似覺稍異,然有根無樹,一歲一生,其性同也。
譜雲:「產於水者曰草芙蓉,產於陸者曰旱蓮。」則謂非草本不得矣。
予夏季倚此為命者,非故效顰於茂叔而襲成說於前人也,以芙蕖之可人,其事不一而足,請備述之。群葩當令時,只在花開之數日,前此後此皆屬過而不問之秋矣。
芙蕖則不然:自荷錢出水之日,便為點綴綠波;及其莖葉既生,則又日高日上,日上日妍。有風既作飄颻之態,無風亦呈裊娜之姿,是我於花之未開,先享無窮逸致矣。
迨至菡萏成花,嬌姿欲滴,後先相繼,自夏徂秋,此則在花為分內之事,在人為應得之資者也。及花之既謝,亦可告無罪於主人矣;乃復蒂下生蓬,蓬中結實,亭亭獨立,猶似未開之花,與翠葉並擎,不至白露為霜而能事不已。
此皆言其可目者也。可鼻,則有荷葉之清香,荷花之異馥;避暑而暑為之退,納涼而涼逐之生。
至其可人之口者,則蓮實與藕皆並列盤餐而互芬齒頰者也。只有霜中敗葉,零落難堪,似成棄物矣;乃摘而藏之,又備經年裹物之用。
是芙蕖也者,無一時一刻不適耳目之觀,無一物一絲不備家常之用者也。有五穀之實而不有其名,兼百花之長而各去其短,種植之利有大於此者乎?予四命之中,此命為最。
無如酷好一生。竟不得半畝方塘為安身立命之地,僅鑿斗大一池,植數莖以塞責,又時病其漏,望天乞水以救之,怠所謂不善養生而草菅其命者哉。
【注釋】:1.荷錢:初生的小荷葉。2.逸致:情趣。
3.迨(dài):等到,到,及。4.目:看,這里有觀賞的意思。
5.數:幾6.逸致:情趣7.迨:及,等到8.菡萏(hàndàn):未開的荷花9.異馥(fù):異香10.裊娜:輕盈柔美11.零落難堪:七零八落很不好看12.嬌姿欲滴:姿態嬌嫩得簡直要滴水13.日上日:一天又一天 ;日,一天,一晝夜 【譯文】:芙蕖和草本花卉好像稍有不同,然而它有根沒有木質的樹干,是一年生的植物,這些性質和草本是相同的。花譜書中說:'在水中生長的叫草芙蓉,在陸地生長的叫旱蓮。
'那麼這就不能說芙蕖不是草本了。我愛芙蕖,在夏季靠這花才能活下去,不是故意效仿周敦頤重復前人早已說過的話,而是因為芙蕖適合人的心意,它的長處不是一兩點就可以講盡的,請容我一一說說它的好處。
在花的最佳觀賞時節,只在花開的那幾天,在此以前、以後都屬於無人問津的時候。芙蕖就不是這樣:自從荷葉出水那一天,便把水波點綴得一片碧綠;等到它的莖和葉長出,則又一天一天地高起來,一天比一天美麗。
有風時就作出飄動搖擺的神態,沒風時也呈現出輕盈柔美的風姿。這樣,我們在花未開的時候,便先享受它那無窮的逸致情趣了。
等到花苞開花,姿態嬌嫩得簡直要滴水,(花兒)先後相繼開放,從夏天直開到秋天,這對於花來說是它的本性,對於人來說就是應該得到的享受了。等到花朵凋謝,也可以告訴主人說,沒有對不住您的地方;於是又在花蒂下生出蓮蓬,蓬中結了果實,一枝枝獨立,還像未開的花一樣,和翠綠的葉子一起挺然屹立(在水面上),不到白露節下霜的時候,它所擅長的本領不會停止。
以上都是說它適於觀賞的方面。適宜鼻子(的地方),那麼還有荷葉的清香和荷花特異的香氣;(以它來)避暑,暑氣就因它而減退;(以它來)納涼,涼氣就因它而產生。
至於它可口的地方,就是蓮籽與藕都可以放入盤中,一齊擺上餐桌,使人滿口香味芬芳。只有霜打的枯萎的葉子,七零八落很不好看,好象成了被遺棄的廢物;但是把它摘下貯藏起來,又可以在明年用來裹東西。
這樣看來,芙蕖這種東西,沒有一時一刻不適於人們耳朵和眼睛觀賞的,沒有哪部分哪一點不供家常日用。(它)有五穀的實質而不佔有五穀的名義,集中百花的長處而除去它們的短處。
種植的利益難道還有比它還大的嗎?我視為生命的四種花草中,以芙蕖最為寶貴。可惜酷愛了它一生,卻不能得到半畝方塘作它容身立足賴以生存的地方。
只是挖了個鑿斗大的小水池,栽幾株來安慰自己,又時常為小池漏水而憂慮,祈求上天降雨來拯救它,這大概是所說的不善於培養生靈而把它的生命當作野草一樣作賤吧。【作者簡介】:李漁( 1611 ~ 1680 ),原名仙侶,字謫凡,號天徒,中年改名李漁,字笠鴻,號笠翁,明末清初著名著名劇作家和戲劇理論家。
江蘇如皋人,祖籍浙江蘭溪。李漁出生時,由於其祖輩在如皋創業已久,此時 「 家素饒,其園亭羅綺甲邑內 」 ,故他一出生就享受了富足生活。
其後由於在科舉中失利,使肩負以仕途騰達為家庭光耀門戶重任的李漁放棄了這一追求,毅然改走 「 人間大隱 」 之道。康熙五年( 1666 )和康熙六年( 1667 )先後獲得喬、王二姬,李漁在對其進行細心 *** 後組建了以二姬為台柱的家庭戲班,常年巡迴於各地為達官貴人作娛情之樂,收入頗豐,這也是李漁一生中生活得最得意的一個階段,同時也是李漁文學創作中最豐產的一個時期,《閑情偶寄》一書就是在這一段內完成並付梓的。
1672 、1673 年,隨著喬、王二姬的先後離世,支撐李漁富足生活的家庭戲班也土崩瓦解了,李漁的生活從此轉入了捉襟。
⑶ 惜紅衣吳興荷花詩詞
古詩原文
枕簟邀涼,琴書換日,睡余無力。細灑冰泉,並刀破甘碧。牆頭喚酒,誰問訊、城南詩客。岑寂,高柳晚蟬,說西風消息。
虹梁水陌,魚浪吹香,紅衣半狼藉。維舟試望,故國渺天北。可惜柳邊沙外,不共美人游歷。問甚時同賦,三十六陂秋色?
譯文翻譯
我每日在竹枕席上乘涼,撫琴讀書打發時光,即使睡醒了也覺疲憊無力量。用泉水細細地清洗,用利刀將鮮甜的瓜果切劈。我每天精心地安排著自己的生活,可我比杜甫寂寞,不能隔著牆頭把酒索,又有誰會來問候我,我不是那城南詩客。家中孤寂冷落,西風微寒,落葉的柳樹,哀鳴的老蟬,都在告訴我已經到了秋天。
眼前拱橋如月,湖堤漫長,魚兒隨波嬉遊,湖面飄著清香,荷花卻已半數凋零枯黃。系船登岸遙望故鄉,在那茫茫天際的北方。可惜在這水岸沙邊,不能與舊時的美人一同游覽。想問什麼時候才能同賞,眼前這水鄉湖塘秋日的風光?
注釋解釋
枕簟(diàn):枕席。邀涼:乘涼,納涼。
細灑:細心清洗。並刀:古時並州(今太原一帶)所產的刀,當時以利、快聞名。甘碧:香甜新鮮的瓜果。
牆頭喚酒:化用杜甫詩《夏日李公見訪》:「隔屋喚西家,借問有酒不?牆頭過濁醪,展席俯長流」。城南詩客:指杜甫在《夏日李公見訪》中杜甫借酒所居於「僻近城南樓」。作者在這里感嘆不如杜甫,無佳客來訪,無鄰家有酒可借,一喚能從牆頭遞過來。
西風消息:秋天的信息。
虹梁水陌:拱橋和湖堤。
維舟:系船。
同賦:這里作"同賞"。三十六陂(bēi):泛指湖塘多。
詩文賞析
姜白石詞素以深至之情為體,以清勁之筆為用。這首《惜紅衣》詞,頗能見其特色。
白石詞多有序居首,此詞亦然。小序述作詞的起源。公元1187年(淳熙十四年丁未),白石依蕭德藻寓居吳興(今浙江湖州)。吳興水鄉,北臨太湖,境內有苕、霅二溪,溪水清澈可鑒,屋宇的影子照入湖中,好像水中宮殿,故稱為水晶宮。但言上白石感觸最深的,還是吳興荷花茂盛清麗。故在序中強調引用陳與義居吳興青墩鎮時寫的《虞美人》詞句,對荷花加以贊美。
接著,記述丁未夏天,白石自己游吳興之弁山千岩。「數往來紅香中」一語,正印證著陳詞「一路荷花相送」之句,文情雋美。荷花給予白石之感觸極深,白石遂作此詞。調名《惜紅衣》,借取惜荷花凋零之意。
樂譜為白石自製,屬無射宮調。但此詞所寄予的深意,序中並未道出。白石之辭,極為含蓄雋永,道人之的未道,創人之未新,於欲言又止中見神奇,於奇偉而不怪誕之中見功力。實乃詞象一派,該序乃以拋磚引玉之意。
首句「簟枕邀涼,琴書換日,睡餘無力。」起筆用對偶句開頭,開篇就使人便覺筆力精健,氣勢動人。簟枕指涼席涼枕,下一邀字,盡傳暑天取涼之心切。琴書指姜夔自著關於古琴理論之書(見《大樂議》及琴曲《古怨》序),下一換字,翻出永晝難捱之意。在白石的煉字煉句之間,便覺意脈伸展。陸輔之《詞旨》,曾舉此聯為屬對之範例。第三句睡餘無力,寫夏日渴睡,無力二字已暗指主意,但含蓄而隱。在下邊二句,筆鋒卻又宕盪開。「細灑冰泉,並刀破甘碧。」冰,用以形容泉水之清冷。並刀,指快刀,古時並州(治今太原)素以出產快刀而著稱。甘碧,指香甜鮮碧的瓜果。曹丕《與朝歌令吳質書》:「浮甘瓜於清泉。」此二句寫夏日瓜果解暑之趣,趣在灑清水洗之,用快刀破之。句法略同清真《少年游》「並刀如水」,「纖手破新橙」。但寫出細灑冰泉之趣,及以甘碧之感覺代瓜果之名稱,則又顯出白石詞創新生趣的特色。體味上下文,言外時時有一種聊遣寂寞的意味。接著下一句「牆頭喚酒,誰問訊、城南詩客」,反用杜甫詩事,直接寫出自己客居的無限寂寞來。杜甫《夏日李公見訪》詩雲:「遠林暑氣薄,公子過我游。貧居類村塢,僻近城南樓。旁舍頗淳樸,所須亦易求。隔屋喚西家,借問有酒不?牆頭過濁醪,展席俯長流。清風左右至,客意已涼秋。巢多眾鳥斗,葉密鳴蟬稠。苦道此物聒,孰謂吾廬幽。……」「城南詩客」,就是借所居「僻近城南樓」的詩人杜甫來自指。縱是如杜甫那樣,當佳客來訪時,鄰家有酒可借,一喚即從牆頭遞來,但自己卻是索居無人過訪,縱然有這種想法也是徒然。言「誰問訊」,可見是沒有人來問訊。下即緊接「岑寂」二字,真可以說是冷清、寂寞啊。這一短韻,總挽以上所寫種種生活細節,無一處不是對孤寂無聊地表現,同時也引起以下所寫層層哀愁。「高柳晚蟬,說西風消息」,其意境也是順手借自杜詩後面幾句,但以情景恰當的交融,故不覺其有所借用之感。高柳晚蟬,聲聲訴說著時序將變、秋風將至的消息,其高邁蒼茫的`意象,透露著凄然以悲的心事。
「虹梁水陌。魚浪吹香,紅衣半狼藉。」換頭以素描之筆寫景,使人感覺筆力不懈怠。虹梁,摩狀水鄉拱橋之美。水陌,描繪湖心之堤如畫一樣。魚浪吹香之句,傳「魚戲蓮葉間」之神。二句的景象極其清美,似可用以忘憂。第三句紅衣半狼藉,卻將筆鋒硬轉,轉寫荷花已半凋零之凄涼景象,遂接起歇拍西風消息之意脈。鄒祇謨《遠志齋詞衷》稱道白石詞「有草蛇灰線之妙」,這正好說明了白石詞的這種風格。以上極寫寂寥之感,時序之悲,下邊,終於轉出此詞的本意——懷人。「維舟試望故國。眇天北。」維舟即系舟。原來,紅衣半狼藉,乃是水上所見所指,故感觸親切如此。舍舟登岸後,遙望天北故國,卻唯渺邈而已。「可惜渚邊沙外,不共美人游歷。」渚邊沙外是指水岸。吳興水鄉之美,正如東坡《將之湖州戲贈莘老》詩雲:「餘杭自是山水窟,仄聞吳興更清絕。」可惜,此水鄉盡管清絕之地,竟不得與故國之美人一起飽覽旖旎的風景。美人在天一涯,渺不可及呵。白石懷人情感至深,由此可見。這正是詞之內蘊所在。「問甚時同賦,三十六陂秋色?」「維舟」二句,「可惜」二句,此二句,皆挽合人我雙方語,具見深情。唯前二句是眇望,中二句是感喟,此二句卻是期待。曰「秋色」,似乎可期,但冠以「問甚時」三字,便覺無期,流露出心頭的沉沉失落感。別易相會難,思之傷心無極。結穴「三十六陂秋色」,極美,亦應細玩。三十六陂,言水鄉湖塘之多,也是荷花生長的環境。白石在吳興另有賦荷花的《念奴嬌》詞雲「三十六陂人未到,水佩風裳無數」,在此處用法相同。王安石《題西太—宮壁》詩:「柳葉鳴蜩綠暗,荷花落日紅酣。三十六陂煙水,白頭想見江南」,亦連結荷花而言。「秋色」二字連上「三十六陂」,並非泛指,乃是暗點秋荷。南朝梁昭明太子《芙蓉賦》雲:「初榮夏芬,晚花秋曜。興澤陂之徽章,結江南之流調。」足見江南陂塘的秋荷,也是很可愛的。「同賦」即是同賞,賞而有所詠,故雲「賦」。結句拈出賞荷,與詞中的序言直接在呼應並緊扣,而期於不可捉摸之「甚時」,亦可哀矣!詞已畢而情卻未了,正如劉熙載所謂:「幽韻冷香,令人挹之無盡。」(《藝概·詞曲概》)至此,詞人的未道出真意,以欲言又止,欲敘止的欲揚克抑的手法盡情渲染悲涼凄切之意,引人以揣度和深思,究竟為誰而愁,為何事而憂?
此詞所懷思之人指誰,已難確考。可能是指一位摯友,但更可能是指一位合肥女子。詞中,「維舟試望故國。眇天北」,可考證。按白石為饒州鄱陽(今江西波陽縣)人,幼隨父宦久居於漢陽(今屬湖北武漢市)。鄱陽、漢陽,俱在吳興之西方,不能說是望故國眇天北。從吳興遙望天北,實矚目於江淮一帶。
當白石二三十歲時,客游於江淮間,曾與合肥女子結下終身不解的情緣。而此情卻無法如願以償,鑄成白石一生之悲劇。白石詞集中有關懷念合肥女子之作,極多,極好(詳夏承燾《合肥詞事考》)。白石若以合肥為故國,應屬情理之中,就像今天所稱的第二故鄉。無論所懷之人為誰,此詞至深之情,都是能感動人肺腑的。
此詞藝術造詣頗能見出白石詞創作的特色。首先,是結構意脈之曲折精微。上片前三韻共七句,刻繪了種種生活細節,看似與懷人無關,但層層暗透寂寞之感,卻正是懷人之苦的鋪墊與烘托。歇拍與換頭三韻共六句,描寫時序變遷的消息,則是暗示離別已久之感,別易會難之悲,意脈已漸趨懷人之本意。但仍未點明此意。直至最後四韻六句,才一氣傾注出望遠懷人相思期盼之苦。末句又嘆何時能同賞荷花,與詞序所述自己「數往來紅香中」遙遙映射,既有照應,又有發展。縱觀全幅,結構曲折而意脈精微,層次分明,而意緒疏動,貫通全文。尤其千迴百折於現境之內,顯然有別於清真詞的時空錯綜之結構,可謂白戰不許持寸鐵,確實表現出白石自己的特色。其次,是風格之清新剛勁。這要從兩個角度分論。論其筆法,有清疏空靈之美,比如宕開筆墨去描摩生活細節、時序景物:「牆頭喚酒」以下五句,運用杜詩,有正有反,有明有暗,不粘不脫,稱意愜心,語同己出。又有剛勁峭拔之美,有如從暑日夏景之宜人硬轉至西風消息,從虹梁、水陌、魚浪之美景硬轉至荷花紅衣狼藉之凄景。論其字面句構,亦有生新精健之美。如邀涼、換日、吹香、眇天北等,無不字字新奇,句句生輝。而且全篇辭無虛設,筆無稍懈。(白石詞幾乎篇篇無敗筆,這只有清真詞可與媲美。)這樣獨特的筆法與字句整合,遂產生清剛之風格。第三,是聲情與詞情妙合一體。宋代精於音律的詞人,前有清真,後有白石。
此詞是白石創調,其聲律獨具匠心。全詞用入聲韻,其聲激越。不協韻的句腳字,又異乎尋常的多安排仄聲而少用平聲。仄聲高亢,與入聲韻相聯綴,遂構成一部激越的樂章。這對於表現深至高邁的懷人之情,不僅適得其宜,而且增添效果。尤其下片後六句為懷人重點段,前二句疊下韻腳,聲情愈急密。後四句連用兩個去聲字作句腳,聲情愈高亢。聲情與詞情,同時推向高潮。白石雖因詞作不多,在南宋未能稱為大家,但其詞少而精,在技巧上的細膩與風格上的清瘦,也顯示出獨特的成就地位。於此詞可見。
⑷ 帶"蓮"字的歌
水中蓮
歌手:林子祥 專輯:愛情故事
作詞:鄭國江
原曲:漁舟唱晚
編曲:chris babida
荷葉正翻動
翻起我的夢
誰令每朵花都笑著開
開於初夏中
花的心也露笑容
蓮是我的夢
胭脂初染的紅
蓮是我心中的一切幻想
不管它幻與空
清新花氣徐徐送
星光里覓我的夢
不分潔白與嫣紅
千朵鮮花笑著為我開
好比仙子降落俗世中
輕輕泛棹過水面
青青傘下想芳容
花香之中我看著晚空
朵朵鮮花似在佛法中
蓮入我的夢
好比水乳交融
沉溺愛海中今已驟醒
色即是空
不管花里白與紅
蓮美人
歌手:湯燦
愛也是蓮心
挽留多少英雄豪情
恨也是蓮心
難述紅塵萬古情
綠水青青青青美
照見白紗裙
荷葉飄飄飄飄美
想指尖那顆蓮心
還沒動情已動心
你悲歡喜憂
惹人聽
花一樣年華
水一樣流走
讓你的容顏常留在夢中
只願沒人來打斷……
憶蓮
歌手:梁詠琪 專輯:叱吒903
歌名:破曉
作曲:dick lee
作詞:周禮茂
遺棄的聲音
又響起了
遺棄的感覺偏剩下多少
不聽
不觸摸
不痛楚
懶看
懶記憶
懶問我
今天得到的叫甚黱
管不了
天亦天天的了
地天天的了
心也未能料
我已再不渺小
講昨天一朝了
或且某月某日某宵
我倦了
但是我的決心
沒有點滴動搖
或且某月某日某宵
歌曲:雪中蓮
歌手:王菲 專輯:菲賣品
詞:黃敏
曲:黃敏
雪花飄飄起了多少愛戀
雪花飛飛起了多少情緣
蓮花開在雪中間
多少的希望多少的心願
默默等待有情人
但願情意永不變
雪花片片飛飛滿天
雪花飄飄起了多少愛戀
雪花飛飛起了多少情緣
往事如夢似雲煙
多少的甜蜜多少的懷念
縱然相隔那麼遠
真情永駐在心田
雪花片片飛飛滿天
歌曲:采蓮曲
歌手:蔡幸娟 專輯:楊貴妃
若耶溪傍采蓮女,
笑隔荷花共人語,
日照新妝水底明,
飛飄香袂空中舉,
---
岸上誰家遊冶郎,
三三五五映垂楊,
紫馬嘶入落花去,
見此蜘躕空斷腸.
---
歌曲:雪中蓮
歌手:齊豫 專輯:九月的高跟鞋
詞:陳桂芬曲:虹
蔚藍精靈
雪中的蓮花中的仙
開在冷冷的雪線邊緣
縱然烈日炎風霜險積雪千年
也要等待也要等待那春到人間
雪中的蓮花中的仙
開在遙遠的天山上面
明知情絲牽情愁添情火難遣
也要堅持也要堅持這一身冷艷
一身冷艷
莫可奈何
你是那雪中最寂寞的蓮啊
懷抱著煩惱千萬瓣苦心一片
獨自在冰封的世界裡面
追尋那永恆的春天
雪中的蓮花中的仙
開在遙遠的天山上面
雪中的蓮花中的仙
開在冷冷的雪線邊緣
明知情絲牽情愁添情火難遣
縱然烈日炎風霜險積雪千年
也要等待也要等待
那春到人間春到人間春到人間
(過門)
歌曲:雪中蓮
歌手:鄧麗君
黃敏詞曲
鄧麗君演唱
雪花飄
飄起了多少愛戀
雪花飛
飛起了多少情緣
蓮花開在雪中間
多少的希望
多少的心願
默默等待有情人
但願情意永不變
雪花片片飛
飛滿天
雪花飄
飄起了多少愛戀
雪花飛
飛起了多少情緣
往事如夢似雲煙
多少的甜蜜
多少的懷念
縱然相隔那麼遠
真情永駐在心田
雪花片片飛
飛滿天
歌曲:瑪麗蓮夢露
歌手:胡彥斌 專輯:文武雙全
詞:妮南曲:劉彤
oh mariilyn monroe
oh my darling 如果樹上長滿了鑽戒
沒有什麼改變
先是開著空調的房間
而我討厭胡呼啦啦這么多表演
oh my darling 帶上我們所有的零錢
能走多遠聽心情的安排
我開始喜歡這個夏天組裝的粉紅系列
oh mariilyn monroe 的舊相片掛在周旋的旁邊
oh mariilyn monroe 你聽不見還有人為了愛呼喊
oh mariilyn monroe's crazy time
she just gone to the paradise
oh mariilyn monroe's love land
money money will drive me mad
oh mariilyn monroe 她在不在
這花花綠綠的大世界
oh mariilyn monroe 你看不見他的伊甸園輕輕搖擺
oh my darling 子彈穿過我們的藍天
沒什麼奇怪像是飄著香水的花園
而我討厭呼呼啦啦這么多表演
oh my darling 帶上我們所有的零錢
能走多遠聼心情的安排
我開始喜歡這個夏天組裝的粉紅系列
歌曲:又見秋蓮
歌手:韓寶儀 專輯:一個小微笑
早晨的太陽喲紅似火
又見秋蓮哪喲
輕輕快快走過小路
嗨~喲~
---
一路摘花朵唉喲
一路唱山歌唉喲
穿楊柳呀過小河呀
一前那一後來陪伴我喲
有許多許多話兒要說
嗨...喲
----
一路笑呵呵唉喲
一路唱山歌唉喲
穿楊柳呀過小河呀
一左那一右來陪伴我喲
唱呀唱這些歌詞快活
嗨...喲
歌曲:瑪莉蓮妒忌東方女生
歌手:葉宇澄 專輯:eugene
瑪莉蓮妒忌東方女生(粵)
作曲:edmond tsang 填詞:周耀輝
葉宇澄-瑪莉蓮妒忌東方女生(粵)
印象里瑪莉蓮美麗到沒缺點
片段里瑪莉蓮最妙有小黑痣
那動作那白裙誘惑到成經典
結局裡瑪莉蓮最後卻多麼失意
你是你再多也只得一個
不渴望會令你當女星
大銀幕太大了我的心細到更加骨子
就由別人愛占士甸我當你的平實男士
當偶像紅過千日
亦願最愛一吻
在雲上妒忌東方女生
在與我散步星光
路上兩個繑著去蓋掌印
偶像難以真實
未及最愛吸引
平凡但是完美
不必緊身也是性感
愛得有自信心
容或瑪莉蓮站近
比不起小女生
大銀幕太大了我的心全是細膩情節
別人為大場面我獨愛是你的臉
偶像紅過千日
留待瑪莉蓮問你
愛戀的秘密
當快樂時最真實
近望你最吸引
令你越來越美
叫你瑪莉蓮亦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