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花課後筆記
㈠ 《荷花》讀書筆記
《荷花》讀書筆記 1
《荷花澱》是孫犁的短篇小說代表作,描寫抗日戰爭時期發生在白洋淀地區的一個令人喜悅的故事。作品充分體現了孫犁鮮明的三大創作特色:描寫的是冀中一帶尤其是白洋淀地區人民的生活和斗爭;善於用精練的筆墨,寫出人物的豐富的內心世界;小說帶有濃郁的抒情味道,用散文詩的語言來寫小說。作品選取白洋淀一隅,在抗日戰火硝煙彌漫的大背景下,主人公的夫妻之情、家國之愛、純美的人性、崇高的品格就像白洋淀盛開的荷花一樣,美麗燦爛。
《荷花澱》不只是一篇小說,由此發端,形成了現代文學史上的一個重要的創作流派。它的不事雕琢和語言的簡潔清麗,恰如湖面上亭亭玉立的一株荷花;《荷花澱》也不只是一篇課文,由此發端,給學生以清新的生活氣息、濃郁的語感和美感,讓語文課屬於學生,使他們有機會發表、有時間思考、有空間參與,在新課程標准下更注重培養學生對語言的感悟能力、辨析能力、表現能力。因此,我把本文確定為「文學鑒賞課」,採用「引疑——-議疑——-釋疑」的基本方式進行師生雙向交流。但因教學時間限制,僅就「夫妻話別」前的景物描寫和「夫妻話別」、「商量探夫」兩段對話描寫進行鑒賞討論,達到讓學生掌握學習小說一般方法(即根據小說的特點,從環境描寫、故事情節和典型人物三要素入手,進而理解小說的主題)的目的。
了解作家孫犁及「荷花澱」派的藝術風格;理解充滿詩情畫意的景物描寫和傳神的對話對刻畫人物性格和推動故事情節發展的作用,掌握學習小說一般方法。
這就是我對《荷花澱》這篇課文的看法!
人們永遠充斥著戰爭,因為他帶來的只有悲痛與淚水,憤怒與哀鳴。可是,當我們把侵略者趕走時,那種喜悅安撫了戰爭帶來的創傷。
故事講了一位叫水生的漢子,因為會上成立了一個地區隊,要各位踴躍參加,而水生又很積極,就第一個舉手報了名,回去與老婆一說,就匆匆走了。丈夫在外打仗,哪有媳婦不擔心?水生的老婆與其他戰士的老婆一商議,決定去看看水生他們。她們嘩嘩搖著船去了淀的對岸,才知道水生他們剛走。她們不得不失望的往回走。這時,一艘日本軍船,緊緊地跟上了她們。幸虧她們在白洋淀長大,不船搖得飛快,她們打算把鬼子引進荷花澱,因為那裡水淺,大船開不進,當她們駛進荷花堆中時,槍聲響起了,她們想,陷在敵人埋伏里了,准要死了,就一齊翻身跳入水中,當她們不得不上來換氣時,看到開槍的並不是鬼子,而是水生他們,最後,鬼子被逼無奈逃的逃,死的死,而水生老婆卻如願與水生見面了。
和平如大海般穩健,如藍天般深邃,如草原般令人嚮往,而戰爭永遠只能活在人們的唾沫腥子下。《荷花澱》寫出了人們多麼希望抗戰早日結束,因為,生命只有一次,要是因為戰爭而犧牲,那未來的美好年華豈不如被海嘯噬沒一般。我們只需要細膩精緻的人生,不需要污穢漫長的戰爭。我們只願趕走侵略者,永保和平。
《荷花》讀書筆記 2
她一出生,媽媽便喚她小定子。這個名字可不是瞎起,她有個姐姐叫小桃子,但是她姐姐不到兩歲就「逃」走了,被水淹了。那個時代的小孩都喜歡體驗「涼爽」的感覺。而小定子的母親為了不讓她像姐姐一樣「逃」走了,便撒了很多謊,讓他畏懼水。很小的時候,媽媽騙他說河裡有水鬼,單純可愛的小定子便相信了,從不敢和小孩們下河玩水,只是獃獃的看著他們玩水。慢慢的,小定子也長大了,他居然不怕水鬼了。在同伴們的慫恿下,小定子第一次體驗到了涼爽的感覺。這種感覺是他前所未有的,他感到飄飄欲仙。小定子的母親知道後,便和二嬸編了一段假對話,說有女孩下河游泳,肚子大了起來,大家嫌丑,把他給趕出家了。可愛的小定子便再一次的相信了。他整天摸著自己的肚子,生怕它會大起來。後來的日子,她每天一個人在荷花田上玩。直到有一天,小定子聽到了,母親和大娘的對話,就知道了原來母親騙他的。白天他看到同伴們在河裡面玩水,她非常想去,但她已經15歲了,不好意思再下去了。到了晚上,他翻來覆去的睡不著。看到天上有一粒星星閃耀著柔和悅目的光亮。他便生了個念頭:下河體驗那涼爽的感覺去。第二天他被淹死了。淹死在了那一田青青的荷葉中。
好句摘抄:
1、一抹晨曦驚醒了竹葉間棲息的鳥兒,一片嘰嘰喳喳。
2、微風吹過,露珠一串串滑落。
3、尖尖的荷花,圓圓的荷葉,陽光在荷葉上閃耀著,風從荷花上游過,好似染上了一股清香。
4、天上沒有一絲風,荷花一動不動,就連最愛搖曳的荷葉也靜止了。
5、燃燒的太陽漸漸西墜,愈加鮮紅了,淡青色的霧慢慢的涌來,遠遠近近的荷葉模糊成一片深綠,被斜陽一蒸,碧中泛金。
6、天上有一粒星星,閃耀著柔和悅目的光亮。
7、入秋了,荷葉經不得秋風吹,枯黃了,荷花的花瓣都落在了水田裡。
《荷花》讀書筆記 3
我最喜歡的.文章是著名作家和教育家葉聖陶的文章《荷花》。
這篇文章描寫了夏日公園里一池荷花盛開的情景,以及「我」沉浸在此景中與荷花融為一體的感受。葉聖陶爺爺以豐富的想像力,描寫了荷花的清新美麗,展現了一幅各具姿態,色彩明艷,活生生的水中荷花的畫面。讀來使人身臨其境,彷彿自己也是一朵荷花,隨著微風翩翩起舞,使人陶醉流連忘返。每一次讀都給我不同的感受和體會,使我愛不釋手!
一個星期六,我到外婆家去。她知道我喜歡荷花,我以為外婆會給我一個驚喜,外婆真的給我了一個驚喜。她買了荷花的種子蓮藕給我,外婆還幫我種了下去,我實在是太高興了。以後我每個周末都去外婆家觀察,荷桿已經長得有一米多高了,就是不見開花。過了幾個月,我放暑假時,已是夏天了。夏天是荷花盛開的日子,我到塘邊一看,它們全都開花了。有紅有白,花瓣白嫩嫩的,多漂亮!我興奮得無法形容!我站在池塘邊沉浸在荷花的芳芳里,一邊觀賞,一邊體會《荷花》。
荷花給人美的享受,《荷花》給我一種超凡脫俗的感覺,給我啟迪:人與自然完美和諧融為一體,這種境界多麼美好!
我愛荷花,更愛葉聖陶爺爺《荷花》這篇文章。
《荷花》讀書筆記 4
只聽「啪」一聲,我的發夾掉在了地上,my god!我覺得老師像一座橋,他彎下身子為我們連接了通往美好未來的路,我覺得老師像一棵大樹,他張開手臂,在我們脆弱的時候,為我們遮風擋雨,我覺得老師是一個指南針,他引導著我們在我們迷茫無助的時候,為我們指引前進的方向。
作品第三節,寫水生嫂深夜編席。「她坐在一片潔白的雪地上,也象坐在一片潔白的雲彩上」。兩個比喻,既寫出了夜的深遠,又表現了水生嫂勤勞、朴實的品質。作者讓畫面隨人物的視線推移:「她有時望望淀里,淀里也是一片銀白世界。水面籠起一層薄薄透明的霧,風吹過來,帶著新鮮的荷葉荷花香」。寫出了淀中的美好景物,使畫面淡雅,突出了水生嫂像雪白的淀一樣善良,而荷葉荷花香更使這寧靜優美的意境增添了色彩和質感,讓人看上去更加真實,更加樸素。不僅如此,作者還用畫來襯托出人物的感情,景色是平靜優美的,而水生嫂的心情卻不平靜。她在這么晚的時候編竹席其實是為了等他的丈夫回來。可見水生夫婦是多麼的恩愛,這與後面描寫夫妻話別場面相照應,突出了人物性格的形成和發展,表現了水生嫂對和平生活的嚮往。可是,日寇的侵略破壞了這美好的生活,這就襯託了了水生嫂最後決定參加抗日斗爭的堅決果斷。這一段的景物描寫把寫景、抒情、心理刻畫融合在一起,象一幅美麗的山水畫,又象一首用輕音樂奏出的完整的樂曲,以景襯情,情景交織在一起,還很和諧。
這夜景的描寫作者抓住了「靜」,文中對中午的描寫卻抓住了「動」。「這風從南面吹來,從稻秧上葦尖上吹過來,水面沒有一隻船,水象無邊跳盪的水銀。」廖廖幾筆勾勒出了中午的荷花澱動態中的靜美,襯托出荷花澱的美麗。景物描寫的明快節奏使我們從中看到了這群年輕婦女裝了一肚子的不快,那躍騰的浪花正暗暗反映出這群婦女樂觀的精神。
淀上風光的描寫,詞淺意深,意境優美。可以想像:一群婦女坐在小船上,身後是一望無際的荷花澱,近景遠景層次井然,線條分明。讓這群婦女處在這種特定環境中,從她們身上,我們可以看到根據地人民群眾的精神風貌;同時從稻秧、蘆葦、浪花的起伏跳躍,我們彷彿聽到這幅畫面外的風聲、水聲,那就是當時風起雲涌的抗日的時代潮流。一處景物的描寫,竟然能反映如此深刻的內容,可見作家筆底的功力的深厚。
如果我們對文中的幾段景物描寫再細細對比一下,會從中獲得無限美好的享受。它們的構圖不同、意境不同,那詩一樣生動而凝煉的語言,創造了畫一般美的充滿詩情的意境。孫犁「詩體小說」的風格,我們從中可見一般。
㈡ 小學三年級下冊語文第三課《荷花》原文、教案及教學反思
【 #三年級# 導語】《荷花》這篇課文主要扒散通過讓學生反復朗讀來感受作者對荷花的感情,從體味優美的語言中來感受荷花的美,來感悟對荷花的喜愛之情。以下是 整理的小學三年級下冊語文第三課《春爛氏荷花》原文、教案及教學反思相關資料,希望幫助到您。1.小學三年級下冊語文第三課《荷花》原文 篇一
清晨,我到公園去玩,一進門就聞到一陣清香。我趕緊往荷花池邊跑去。
荷花已經開了不少了。荷葉挨挨擠擠的,像一個個碧綠的大圓盤。白荷花在這些大圓盤之間冒出來。有的才展開兩三片花瓣兒。有的花瓣兒全都展開了,露出嫩黃色的小蓮蓬。有的還是花骨朵兒,看起來飽脹得馬上要破裂似的。
這么多的白荷花,一朵有一朵的`姿勢。看看這一朵,很美;看看那一朵,也很美。如果把眼前的這一池荷花看作一大幅活的畫,那畫家的本領可真了不起。
我忽然覺得自己彷彿就是一朵荷花,穿著雪白的衣裳,站在陽光里。一陣微風吹來,我就翩翩起舞,雪白的衣裳隨風飄動。不光是我一朵,一池的荷花都在舞蹈。風過了,我停止舞蹈,靜靜地站在那兒。蜻蜓飛過來,告訴我清早飛行的快樂。小魚在腳下游過,告訴我昨夜做的好夢……
過了好一會兒,我才記起我不是荷花,我是在看荷花呢。
2.小學三年級下歷漏冊語文第三課《荷花》教案 篇二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學會課文中的生字新詞。
3、能仿照課文用優美的語言描寫荷花。
4、通過對課文富有感染力的語言文字的反復朗讀感悟,激發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感情,培養審美能力。
教學時間:兩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初讀課文,讀准字音,讀通句子。
2、學會課文中的生字新詞。
3、初步體會荷花的美。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出示荷塘圖,說一說你所看到的景色。
2、我們來看看葉聖陶爺爺是怎麼寫荷花的。
二、初讀課文
1、自由讀課文,要求:讀准字音,讀通句子。
2、檢查生字新詞的掌握情況。
(1)出示生字新詞
(2)指名讀,正音
(3)說一說自己有哪些不理解的詞語
蓮蓬:圖示理解
翩翩起舞:形容輕快地跳舞。
3、指名讀課文。
三、再讀課文,初步讀出感情。
1、選擇自己最喜歡的一段,多讀幾遍,要求
讀出你所能體會到的美來。
2、自由讀
3、指名讀
四、作業
1、抄寫生字新詞
2、朗讀課文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細讀課文,體會荷花的美。
2、仿照課文用優美的語言描寫荷花。
3、通過對課文富有感染力的語言文字的反復朗讀感悟,激發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感情,培養審美能力。
教學過程
一、細讀課文第二、三自然段,體會荷花的美。
1、自由讀課文,想像荷花的樣子。認真朗讀課文,通過你的朗讀把荷花的美讀出來。
2、指名讀課文,你覺得怎麼讀能表現出荷花的美就怎麼讀,讀後說一說你為什麼要這樣讀。其他同學聽後說說你從他們的朗讀中覺得荷花美嗎?為什麼?
3、把你覺得看的一種記在自己的腦海里。說給同學們聽聽。
4、指名說
5、指名讀課文第三自然段,你還能想像出哪些樣子的荷花,描述一下。
6、老師這兒有一些荷花圖,看圖仿照書上的句子說說它們的姿勢。
7、看了這么多荷花你想說什麼?你有什麼感覺?
二、細讀課文第三自然段,體會溶入自然的感覺。
1、引讀課文
看著這么多的荷花,大家都覺得陶醉了。覺得自己彷彿就是——
2、說說看小魚、蜻蜓會告訴我什麼?
同坐討論,全班交流。
3、看課件,體會這種感覺。
4、說說自己看後的感覺。
四、指導背誦
1、選擇你最喜歡的一段練習有感情的朗讀,看誰讀得。
2、你能把它背出來嗎?看課件背誦。
3、指名背誦。
五、作業
1、背誦課文
2、仿照課文的寫法寫一種花。
3.小學三年級下冊語文第三課《荷花》教案 篇三
教材分析:
《荷花》是小學語文第六冊的一篇精讀課文,這篇課文用生動優美的語言,按看荷花的順序描述了公園里的一池美麗的荷花和「我」看荷花時的感受。全文不到400字,卻把一池的荷花寫活了,表達了作者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
教學目的:
一、讓學生通過學習感受文章准確、生動的語言表達,積累語言;
二、欣賞荷花的美麗,體會大自然的神奇美妙,激發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
教學重點:
一、理解白荷花開放的種種姿態,想像這一池荷花為什麼像「一大幅活的畫」;
二、體會「我」忽然覺得自己彷彿就是一朵荷花時眼前出現的景象。
教學過程:
一、設境激趣,觸發語感
1、交流資料,讓學生自由地交流對荷花的了解。
2、播放荷花錄象,並配上優美的音樂,形象感知。
3、談談感受:看完錄象,你能用自己的語言來形容一下你所看到的荷花嗎?(亭亭玉立的荷花、婀娜多姿的荷花、千姿白態的荷花……)
4、教師引入:荷花真美啊,美得同學們無法用語言來形容。作家葉聖陶爺爺也特別喜歡荷花,他還用優美的文字描述了公園里一池美麗的荷花,讓我們隨著作者到文中細細欣賞吧。
二、潛心品讀,領悟語感
1、請同學們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把課文讀准確、讀流利。
2、把你喜歡的段落繪聲繪色地讀給同桌聽,讓他和你一同分享作者優美的語言。
3、讀了這篇課文,你有什麼想說的嗎?你想說什麼就說什麼,可以是自己的感受、體會,也可以是自己的疑問。
4、學生自由發言,教師可以把學生的發言小結一下:瞧,同學們積極思考,主動發言,大家說得多好啊,老師把剛才同學們的發言總結以下有兩個方面,一方面是自己的感受,一方面是自己的疑難。現在,我們先來欣賞美麗的荷花。剛才好多同學都誇荷花很美,你們是從哪些地方體會到的?請同學們再讀課文,把你認為寫得特別美的句子劃出來,讀一讀,先獨立思考,再與小組同學說說你對這個句子的體會。
5、小組學習、交流,然後全班交流:你覺得哪個句子寫得特別美,說說你對這個句子的體會。
生:我覺得這個句子寫得特別美「荷葉挨挨擠擠的,像一個個碧綠的大圓盤。」這個句子寫出了荷葉的多、大、綠。(出示課件,體會荷葉的挨挨擠擠)
生:我覺得「有的才展開兩三片花瓣兒,有的花瓣兒全都展開了,露出嫩黃色的小蓮蓬,有的還是花骨朵,看起來飽脹得馬上要破裂似的。」這個句子寫出了荷花的不同姿態。(出示課件,體會荷花的三種不同姿態)
生:我覺得「白荷花在這些大圓盤之間冒出來。」這個句子寫得特別美,「冒」字用得特別好,它把白荷花寫活了。
指導學生進行個性化朗讀,想怎麼讀就怎麼讀,讀出自己的感受。
師:「這么多的白荷花,一朵有一朵的姿勢」除了課文中講到的,還有別的什麼不同的姿勢?你們可以比一比,也可以說一說。
(學生自由發言,比劃)
師:多麼千姿百態的白荷花啊,請同學們有滋有味地把二、三自然段讀一讀。
三、再創想像,拓展語感
師:同學們,這么美麗的荷花,真令人陶醉啊。現在,你們就是這滿池荷花中的一朵了,哪一朵最美你就是哪一朵。你們穿著雪白的衣裳,在微風中搖擺。現在,請同學們輕輕地閉上眼睛,聽老師讀課文。(教師配樂朗讀,學生用心傾聽)
師:啊,這么多的小動物都來了。剛才還有哪些小動物告訴你什麼悄悄話呢?
生自由表達:小鳥告訴我……蜜蜂告訴我……蝴蝶告訴我……青蛙告訴我……
師:同學們的想像真豐富。多麼美麗的荷花啊,連蜻蜓、小魚、小鳥都被吸引過來了。請同學們再美美地讀讀這一自然段,先在小組里讀,等一下各小組推選讀得比較好的同學來比賽讀,看誰讀得。
四、拓展延伸,抒情表達
教師引入:作者用生動的語言,將他聞到的、看到的、想到的寫了出來,把我們帶入一個美妙的世界,我們似乎聞到了那股清香,看到了亭亭玉立的荷花。讓我們再一次有滋有味、全神貫注地來看看這美麗、動人的荷花。邊看邊想,你打算用怎樣的語言來贊美這美麗的荷花。
用課件呈現多幅荷花照片並播放背景音樂,學生無拘無束、有滋有味地觀賞。
鼓勵學生自由發言,可讓學生用這樣的句式說話:荷花!……
師總結:同學們,荷花是美麗的,它不僅外表美,內在也很美,它能出污泥而不染,濯清蓮而不妖,依然那麼純潔,那麼努力向上,讓我們熱愛自然,熱愛荷花,熱愛生活吧。
作業:(任選一項完成)
1、畫一幅荷花圖
2、寫一首贊美荷花的小詩
3、辦一期有關荷花的手抄報
4、深情地頌讀課文
4.小學三年級下冊語文第三課《荷花》教學反思 篇四
《荷花》這篇課文主要通過讓學生反復朗讀來感受作者對荷花的感情,從體味優美的語言中來感受荷花的美,來感悟對荷花的喜愛之情。
在上課之初,我先以猜謎語來導入,這樣做事為了激發學生的興趣,然後通過多媒體展示荷花的圖片,讓學生自己欣賞,激發學生對荷花的喜愛。在學生情感調動起來以後,我先范讀課文,讓學生注意老師的朗讀語氣及停頓。然後,我再讓學生自己去讀課文,指導學生理清課文記敘的順序:聞荷花——看荷花——變荷花(想到的)。
課後我仔細回顧了這節課的過程,學生之所以能夠很快走進文本把自己的收獲展示出來,在這幾點上做得比較好:
1.豐富的想像必須以鮮明的表象為前提。我在「看荷花」一節的教學上花較多的精力,是為了讓學生對荷花的美有所感知,從而在他們的腦海里留下鮮明的表象。這樣,才能運用這些表象展開想像,創造出新的形象。
2.豐富的想像還必須以深切的感受為基礎。鮮明的表象為想像提供了材料,但光有材料還不能張開想像的翅膀。只有學生對這事物有了深切的感受,才能給這材料注入生命的活力,才能使鮮明的表象在強烈的感情催化下活躍起來,升騰起來。所以,在學生學習「看荷花」時我採用老師范讀學生表演的形式引導學生理解。這樣學生真正走進課文,了解課文。最後在「贊荷花」上下功夫,用贊美之情把美好的形象和豐富的想像聯系起來。這樣引導學生想像,便瓜熟蒂落,水到渠成。
3.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因為朗讀能把內部感受轉化為外部語言,是把學生引入情境,激起他們感情的共鳴,過渡到想像的重要手段。所以,只有在學生充分了解了課文內容後,才會把自己的情感通過朗讀表現出來。
不足之處在於,我在引導學生方面還要不斷加強,而且還出現很多細節問題,如把過多的時間花在第二自然段(看荷花)上,不斷地糾纏在這個問題上。今後在類似的教學中,要注意這個問題。該簡潔的環節就簡潔,該具體的就具體。
5.小學三年級下冊語文第三課《荷花》教學反思 篇五
《荷花》這篇課文以「我」的感受力為線索,寫出了荷花的美。怎樣引導學生通過課文的閱讀來欣賞這種美呢?在教學中我是這樣做的:先指導學生理清了課文記敘的順序,接著,指導學生理解「看荷花」這節課文是怎樣寫出荷花的美的。通過范讀,引導學生把在「看荷花」這節課文中感受到的荷花的姿勢美、顏色美、動態美,充實到「贊荷花」這節課文中去,再要學生有感情地朗讀這部分課文,這樣,學生在讀到「看看這一朵,很美;看看那一朵,也很美」的時候,那贊美之情就溢於言表,把這一池花讀「活」了。最後,我啟發學生想像,化為課文中的「我」,化為池中的一朵荷花,身歷其境,一陣風吹來怎麼樣,風停了又怎麼樣,蜻蜓飛過來告訴我清早飛行怎麼快樂,小魚告訴我昨夜做的是什麼好夢。
下課了,學生意猶未盡,還沉浸在課文中,我也真切地認識到豐富的想像必須以鮮明的表象為前提,必須以深切的感受為基礎,有感情地朗讀是把學生導入情境,引起感情共鳴,過渡到想像的重要手段。今後此類課文我還遵循這一模式。
㈢ 《荷花》的讀書筆記
1.《荷花》讀書筆記
《荷花》的作者是我國著名作家葉聖陶。
文章採用了第一人稱的敘述方法,通過「荷花、挨挨擠擠、蓮蓬、飽脹、彷彿、衣裳、翩翩起舞、舞蹈、蜻蜓、隨風舞動」等詞語,記敘了「我」去公園看荷花的情景,生動細致地描寫了荷花的各種優美姿態和對大自然美麗的體驗,為我們展示出了一幅美麗的荷花圖。
我彷彿也看到了荷花的美麗,聞到了荷花的清香……
我深深地陶醉在大自然的美麗之中!
2.優美詞句:清香 破裂 姿勢 碧綠 嫩黃色 花骨朵 挨挨擠擠 翩翩起舞 隨風飄動
精彩片斷:
這么多的百合花,一朵有一朵的姿勢。看看這一朵,很美;看看那一朵,也很美。如果把眼前的這一池荷花看作一大幅活的話,那畫家的本領可真了不起。
造句:
彷彿——麥蘭花開了彷彿是一排小喇叭在吹呢。
感想:荷花很純潔,很美麗,到夏天我一定去看荷花。
㈣ 《荷花》這本書的讀書筆記
木有
㈤ 三年級下冊語文第三課荷花
關於三年級下冊語文第三課荷花筆記如下:
第三課《荷花》是一篇精讀課文。作者葉聖陶,是我國現代著名作家、語文教育家、編輯家、出版家、政治活動家,我國第一位童話作家。
這篇課文描寫了夏日公園里一池荷花盛開時的情景,以及「我」沉浸在此景中,與荷花融為一體的感受。作者以豐富的想像力,描寫了荷花的清新美麗,展現了一幅各具姿態、色彩明艷,活生生的歲肆水中荷花的畫面,表達了作者對荷花的頑強的生命力及高潔的品格的贊美和熱愛大自然的感情。
今天替孩子們整理的第三課預習資料,希望可以幫助孩子們更好地預習。預習筆記下面還有一套本課的課後練習題,同學們預習完後一定要做一做與課堂學習內容相關的練習題,這樣幫助孩子們更好地鞏固知識纖雀辯點。
㈥ 小學二年級語文《荷花》原文、教案及教學反思
【 #二年級# 導語】《荷花》這篇課文主要通過讓學生反復朗讀來感受作者對荷花的感情,從體味優美的語言中來感受荷花的美,來感悟對荷花的喜愛之情。以下是 整理的小學二年級語文《荷花》原文、教案及教學反思相關資料,希望幫虛掘助到您。【篇一】小學二年級語文《荷花》原文
清早,我到公園去玩,一進門就聞到一陣清香。我趕緊往荷花池邊跑去。
荷花已經開了不少了。荷葉挨挨擠擠的,像一個個碧綠的大圓盤。白荷花在這些大圓盤之間冒出來。有的才展開兩三片花瓣兒。有的花瓣兒全展開了,露出嫩黃色的小蓮蓬。有的還是花骨朵兒,看起來飽脹得馬上要破裂似的。
這么多的白荷花,一朵有一朵的姿勢。看看這一朵,很美;看看那一朵,也很美。如果把眼前的一池荷花看作一大幅活的畫,那畫家的本領可真了不起。
我忽然覺得自己彷彿就是一朵荷花,穿著雪白的衣裳,站在陽光里。一陣微風吹來,我就翩翩起舞,雪白的衣裳隨風飄動。不光是我一朵,一池的荷花都在舞蹈。風過了,我停止了舞蹈,靜靜地站在那兒。蜻蜓飛過來,告訴我清早飛行的快樂。小魚在腳下游過,告訴我昨夜做的好夢……
過了一會兒,我才記起我不是荷花,我是在看荷花呢。
【篇二】小學二年級語文《荷花》教案
教學要求:
1、進一步培養學生有順序地觀察圖畫的能力,學習想像描寫。
2、學會本課的生字新詞,根據課後問題理解課文內容。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和背誦課文。
4、培養學生熱愛大自然、熱愛美好事物的思想感情。
重難點、關鍵:
1、重點理解對荷花靜態美的特點描寫部分。
2、體會想像部分中出現的景象及其動態美的敘述。
教具准備:放大的一張荷花圖或CAI課件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揭示課題。
同學們看過荷花嗎?荷花盛開時候是一幅怎樣的景象?
教師揭示課題:16、荷花
二、觀察掛圖、了解圖意。
1、先從整體上引導學生看圖。
圖上畫的是什麼?你覺得這池荷花怎麼樣?這池荷花在什麼地方?你是從什麼地方看出來的?
2、引導學生從局部觀察。
荷花的葉子和花朵是什麼樣子的?圖畫上除了荷花,還畫了哪些景物?看了這幅荷花圖後,你有什麼感想?
三、初讀課文,拼讀生字。
1、作者是怎樣描寫這幅圖上的荷花的呢?
2、學生自學,勾畫
3、檢查自學情況。
4、指名初讀課文。
四、圖文結合,講讀課文。
1、學生自由讀課文,找出課文中哪些內容是圖上有的,哪些是沒有的?作者是按怎樣的順序來寫荷花的?
2、綜合學生的回答,圍繞「聞——看——想」這一順序組織教學。
(1)學習1自然段。
A、指名朗讀。
B、「一……就……」這個詞說明什麼?(荷花散發出來的清香傳得很遠)
C、哪一個詞表達了「我」去荷花池看荷花的迫切心情?(趕緊)
(2)學習2、3自然段。
默讀課文並討論:
A、「我」跑到荷花池邊,看到了一幅什麼景象?
B、作者著重觀察描寫了荷花的哪部分?
C、作者是怎樣描寫荷花的葉子呢?他們的葉子有什麼特點?
D、作者描寫荷花時,抓住了哪三種不同的樣子來寫?請課文中找出相關詞語。
E、在2自然段中,哪些詞語用得好,把荷花寫「活」了?
F、面對滿池美麗的荷花,作者流露出了一種怎樣的感情?從哪些詞語看出?
G、為什麼說「把眼前的這一池荷花看作一答塌大幅活的畫,那畫家的本領可真了不起」呢?
講述:課文前三段描寫了荷花的香、多、美。
指導朗讀。
(3)學習4、5自然段。
A、從哪些詞看出是作者的想像?
B、當我忽然覺得自己彷彿就是一朵荷花的時候,面前起了什麼變化?
C、我彷彿變成了荷花以後,蜻蜓和小魚有什麼表示?
D、讓學生合理想像
E、默讀4自清譽圓然段,看共有幾句話,可分為幾層意思?
小結:這兩段寫作者被荷花的美景陶醉了,彷彿變成了一朵荷花,過了好一會兒,才回到現實中來。
(4)齊讀課文最後一段。
五、指名讀全文,其它同學看圖聽讀,展開想像。
六、回顧全文,理清思路。
【篇三】小學二年級語文《荷花》教學反思
《荷花》是蘇教版第六冊的一篇文質兼美的課文(人教版也選錄了該文)。文中有這樣一句話「如果把眼前的這一池荷花看作一大幅活的畫,那畫家的本領可真了不起。」我在引導學生理解時預設了這幾個問題:為什麼說這是一大幅活的畫?誰是畫家?為什麼說畫家的本領可真了不起?通過回顧前文內容、討論交流,學生不但體會到了作者想像的精妙,而且領悟到了作者對荷花、對大自然的由衷贊美和熱愛之情。
一、出現「意外」似乎令人疑慮
根據預設的教學流程,我正准備引導學生學習下文,小明忽然舉手發言:「老師,作者由美麗的荷花想到了畫。我也有自己的想法……」「說吧,想到什麼了?」「我想到了詩,想到了『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想得不錯!」我稱贊了一句,准備轉入下文的學習,這時又舉起了幾只小手,有的還一邊擺動著手一邊急切地說:「我也想到了詩……」我疑慮了,照這樣下去,這節課的教學任務豈不難以完成了?如果是在上公開課,這種「教學意外」不但會佔用不少時間,有時甚至會讓老師無法應對,非常尷尬。
二、接納「意外」其實讓人欣喜
然而,我又想到,「新課標」提出:語文教學應該「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應該「努力建設開放而有活力的語文課程」。學生如此強烈的參與意識和自主精神怎能視而不見呢?給時間讓他們自由言說吧。於是孩子們爭先恐後發言了,小麗說:「老師,我想到了『出淤泥而不染』。」小剛說:「我想到了『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小平說:「我想到了『江南可采蓮,蓮葉何田田,魚戲蓮葉間。魚戲蓮葉東,魚戲蓮葉西……』」孩子們各抒己見,眾說紛紜。其他學生有的說課後要去收集寫荷花的詩歌,有的說要用彩筆畫荷花,還有的說要查找其他作家寫荷花的美文……真是一石激起千層浪。說得多好啊!實在令人欣喜。
三、反思「意外」得到幾點啟發
課後,我反思了本節課的教學,得到了幾點啟發。
其一,如果說作者看到荷花感到的是「畫意」,而學生們感悟到的既有「畫意」,又有「詩情」。這一篇文質兼美的課文傳遞給我們的不正是詩情畫意嗎?學生的聯想彷彿偏離了教師的預設。簡直成了自由發言。其實,這自由發言正是學生獨特感受的流露;是學生自主學習的表現;是來自「童心世界」的值得百般珍視的課程資源……如果說這是一個「教學意外」,那也稱得上是個「喜出望外」,因為,這是學生「潛心會文本」的直接體現。
其二,語文教學的「預設」是必須的,但要有彈性和留白;「生成」則更為重要,它是語文課程的活力所在。教師應該接納和珍視教學中的「意外」,並從學生的興趣愛好和個性化選擇出發去拓深、拓寬語文課程的內涵和外延。這樣教學就不會局限在「認知維度」一隅了。在課堂教學中,把「教學意外」建構生成為「高效的教學環節」,語文教學就會出現「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喜出望外的意境。
㈦ 關於荷花的作文讀書筆記
我愛那美麗的荷花!
溫馨的夏日,陽光散落在池面上,泛起細碎的銀光。池面鋪滿了碧綠的荷葉,荷葉展綠疊翠,大大的綠手掌上滾動著晶瑩剔透的小水珠。朝著密生倒刺的圓柱形葉柄看上去,星羅棋布的荷花襲水踏月,拔雲推霧而來,在翡翠妝砌的舞台吐露絕卉芳華,它們披著粉色夢幻般的沙衣,看上去像小姑娘臉上的胭脂,又像織女遺落在人間的雲霧,它們姿態不一的斜坐在荷葉葉盤上,高貴、清雅,如一位千金小姐,有的蓓蕾微綻,像一個剛剛揉開睡眼的小女孩,有的露出嫩黃色的小蓮蓬。蜻蜓在荷花上飛旋,贊嘆著荷花的美。
微風拂過,荷花擺起了舞姿,小水珠在荷葉上不安分的跳動著,好象要比水跳的高,淡淡的清香迎風吹來,沁人心脾,似乎香氣也是淡粉色的,夢幻一般輕輕地籠罩著世界。
夏末,碧綠的荷葉變成了深綠色,往常抖擻的精神也消失了,垂頭喪氣的躺在池面上,粉色的荷花也黯然無光,花瓣都快落光了。當初荷花中嬌嫩的蓮蓬已經成熟了,倒圓錐形的小房子里擠的滿滿的,好象要將小房子擠破的樣子,蓮子寶寶已經迫不及待地想要看看這個大千世界了。順著蓮蓬往下摸,會發現有一肥胖的小子,長的一節節的,中間有許多管狀小孔,它是蓮的地下莖,名曰蓮藕,在夏日,荷花不僅為人們帶來了美麗與芳香,還留下價值連城的寶物給人們。
荷花是高潔的象徵,周墩頤曾贊美它「春淤泥而不染,濯清蓮而不妖。」是的,荷花的出生在淤泥里,可它的本質一直是純潔無暇的,不然,素裝百衣的觀音大世又怎會用蓮花來做蓮台!
啊,荷花,我愛你清幽的美,更愛你清高的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