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寫意蘭花圖片
Ⅰ 價值昂貴的蘭花都有哪些品種
施肥,每當新株生長到葉片分開後,要每半月施1次的薄淡肥。到了炎熱的夏季盛夏,氣溫超過35攝氏度以上時,還有冬季低於攝氏10度時,就不要施肥。平時施肥要注意不要讓液肥灌入到葉芯,若不小心灌入葉芯,用餐巾紙把葉心水珠吸幹了。
Ⅱ 蘭花素描圖片越簡單越好,要有花盆
蘭花素描帶盆,如下圖所示:
(2)名家寫意蘭花圖片擴展閱讀:
素描分類:
一、素描從目的和功能上說;一般可分為創作素描和習作素描兩大類。
二、寫生素描在表現內容上分為靜物、動物、風景、人像及人體素描等。
三、素描從繪畫傳統的角度說,素描又可分為中國寫意傳統的素描和西方寫實傳統的素描兩種。
四、素描從作畫時間概念上說,素描可分為長期素描、速寫、默寫等。
五、 素描從使用工具上分為鉛筆、炭筆、鋼筆、毛筆、水墨、粉筆、紙筆或兩種工具穿插使用的素描。
Ⅲ 國畫蘭花大師作品
鄭曉京老師寫意小品花鳥畫《君子之風》
借墨把蘭栽,香風筆底來。幽懷人不識,歸向野山開。——鄭曉京
在畫家筆下,蘭花顯得自由而又迅凱則淡雅,要比真正的蘭花更有靈動的藝術氣息,鄭曉京老師使用了寫意畫法,讓我們在觀畫時猶如身臨其境一般,始終感覺有一股幽幽的蘭香縈繞在我們的左右。鄭曉京老師通過國畫的形式,帶給我們的是其他方式都無法代替的心靈震撼,這畝棚種感覺也讓我們深深的沉浸在一片幽然的自然意境之中。
Ⅳ 蘭花品種及圖片大全
1、紋瓣蘭
附生植物,假鱗莖卵球形,通常包藏於葉基之內,葉4-5枚,厚革質,花葶從假鱗莖基部穿鞘而出,下垂,長20-60厘米,萼片與花瓣淡黃色至奶油黃色,萼片狹長圓形至狹橢圓形,花瓣略短於萼片,狹橢圓形,花期4-5月,偶見10月。
紋瓣蘭生疏林中或灌木叢中樹上或溪谷旁岩壁上,中國廣東、廣西、貴州和雲南東南部至南部等地區均有栽培。
Ⅳ 最貴的蘭花圖片
最貴的蘭花圖片:
世界上最貴的一株蘭花,叫做蓮瓣蘭「素冠荷鼎」。這是一種非常稀有的蓮瓣蘭,它的花姿清幽,如同高冷的仙女一樣樣讓人望而生畏,此種蘭花的數量很稀少。它的花有一荷、二素、三奇的特點,姿態優美,數量極其稀少,在市場上,一株的售價高達400萬。
「有人曾出1200萬購買該蘭花,但主人仍未捨得賣掉。」據展會工作人員介紹,蓮瓣蘭「素冠荷鼎」是雲南大理盪山州蘭園的鎮園之寶,估價1500萬人民幣。該蘭花獲得此次中國蘭花博覽會的特別金獎。
(5)名家寫意蘭花圖片擴展閱讀:
形態特徵:
葉長30-50厘米, 寬1-1.8厘米。植株偉岸,筋骨強健,葉片脫水感較重,葉面行龍,是典型荷瓣葉。每葶著花3-5朵,其花中宮緊湊,雍容大度,花色、花形均穩定,花守極好。栽培容易,發苗率高,勤花。蓮瓣蘭荷瓣精品。外瓣收根放角、拱抱,中宮緊湊。
荷之冠每年的一月二十日左右放花,花開二至五朵。小排鈴時花蕾短而圓,呈玫瑰紅色,就像早晨天邊溫柔而亮麗的霞光。開放後花朵碩大,瓣厚而質糯,白里透紅猶如嬰兒的肌膚,又如少女羞澀面龐上的紅暈媚而不艷。
花瓣長寬比例約一比一點二,外三瓣呈品字形排列,收根放角極為規范。捧為軟蠶蛾捧,合蓋蕊柱不開天窗。舌為大圓舌,端正短圓微下傾而不後卷,雪白的舌面上散落的紅色斑點如寶石般鮮艷奪目。泛紅色的花葶細圓而修長,花開葉上,好似蜻蜓點水婷婷玉立,微風過處清香四溢。
Ⅵ 如何畫國畫蘭花
一、畫鳳眼二、破鳳眼三、葉子、長短、濃淡、粗細的變化。但是根一定要匯集在一塊,成鯽頭形。第二種一、白描。勾花和莖要用淡墨,線條細而柔。重墨勾葉,蘭葉較長,勾線時要流暢,有弧度和轉折的地方也應保持中鋒用筆(見圖一)。二、上底色。用調稀的折色罩染花和莖,須染得薄而勻。用較重墨暈染正葉,淡墨染反葉。三、細部刻畫。芽綠色染花頭,由花瓣尖向根部暈染。花苞和莖都用芽綠色罩染。綠色罩染葉子正面,淡綠染反葉(見圖二)。四、調整。用白色提染花瓣根部,染得薄一些。白色和黃色分別染花蕊撇長葉、折葉難度更大些,主要在於要掌握好行筆的提按與腕力的靈活,要站著畫,以腕運指,力來自臂、肘、腕然後到指,充分運用好腕力,行筆才能靈活。每一葉片無論長短都要送出而不能甩出。筆斷意連這在撇長葉中是經常遇到的,折筆既要體現蘭葉的輕柔,又要折得有力度,要柔中有剛。在葉的組合上,長短、粗細與疏密要有變化,穿插交錯有致。對畫一叢蘭葉或分布在畫面上下的多株蘭葉,在墨色上要有濃淡層次變化,不可不分遠近地一律黑色。在葉子的分布上切忌雜亂無章,漫無秩序,要寧少勿多。畫法如下:花的畫法:蘭有梅瓣、荷瓣和尖瓣之分。梅瓣,是說它的花片形圓近似於梅,點法上起筆也同於點梅瓣,行筆至末端向里出鋒收筆;荷瓣,其形短肥而頭尖近似荷花瓣,點法是用露鋒筆尖朝上,先朝左點再向右折筆,後拖然後出鋒;尖瓣,其形瘦長而尖,點法是露鋒點入然後下按,再輕輕提筆至末端收筆出鋒。蘭的結構是花五瓣,當中的兩瓣較短朝內側抱芯,另外三大瓣伸向外側。花芯是由鼻和舌所構成,莖是由幾片●葉包裹而成連接花蒂,蘭的花芯實際是一個瓣。蘭花也有蘭開或全開的狀態,舌上有的有紅斑,有的沒有紅斑,沒有紅斑的稱「素心」。點花,一種是純墨色的濃淡點法,另一種是草綠蘸淡花青或草綠蘸淡胭脂的色瓣點法。先點內瓣兩筆,再點外側瓣三筆,行筆起伏較大,要點得飄逸瀟灑。要用行書的筆法,三筆間互有引帶。蘭花的美全在外側這三瓣筆法的變化。莖部的●以濃草綠蘸胭脂左、右兩筆下行,形成包裹的樣子。用勾、寫結合的方法畫亦可,筆法要簡潔。點斑用濃胭脂色,大的斑點一般兩點比較明顯,細碎的斑點有的露得不明顯,可酌情適當地點入。蕙一莖多花,五至十朵之間,花從下而上開。尖瓣居多,在一串花之中藏、露、含、放、俯、仰、●、側頗具姿致。花六瓣,分內、外層,外層三大瓣是主瓣,內層三瓣,兩瓣對稱,當中一瓣向外翻卷。傳統畫法一般把這三瓣概括成兩瓣,共五瓣,內層緊束,外層開張,先點內層瓣,再點外層瓣。花苞左右兩筆相包。行筆要筆筆銜接貫氣,筆斷意連。具體筆法和用色與蘭花相同,而在外側三七瓣的點法上更需注意一串花之間造型上的變化,筆意上更需靈活多變。花芯用濃墨點在花瓣的相合處,花苞點在瓣的合縫間,半干時點入。花的三點呈草書的「●」字型或兩點呈「●」字型,苞的兩點上下連接呈「●」型。葉的畫法:畫葉稱撇葉,意味其用筆同於楷書的「撇」法。撇葉一般用濃墨,與淡色花相互映襯,但有時考慮到層次也用淡墨。每株蘭葉在五筆至七八筆之間,先從簡單入手練習右撇式和左撇式。第一筆長,自下而上隨行筆的提按間粗間細;第二筆仍朝右撇,較短;第三筆朝左撇,與第一筆相交呈「鳳眼」狀。另一種形式是第一筆長,粗細變化自如,要粗若螳螂肚,細若鼠尾;第二筆朝相反方向撇,與第一筆相交,亦成所謂的「交鳳眼」;第三筆短,穿過第一、第二筆形成「破鳳眼」。從一株進而兩株、三株反復練習。撇長葉、折葉難度更大些,主要在於要掌握好行筆的提按與腕力的靈活,要站著畫,以腕運指,力來自臂、肘、腕然後到指,充分運用好腕力,行筆才能靈活。每一葉片無論長短都要送出而不能甩出。筆斷意連這在撇長葉中是經常遇到的,折筆既要體現蘭葉的輕柔,又要折得有力度,要柔中有剛。在葉的組合上,長短、粗細與疏密要有變化,穿插交錯有致。對畫一叢蘭葉或分布在畫面上下的多株蘭葉,在墨色上要有濃淡層次變化,不可不分遠近地一律黑色。在葉子的分布上切忌雜亂無章,漫無秩序,要寧少勿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