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畫蘭花
Ⅰ 近代國外名畫有哪些
劉海栗,原名盤,字季芳,號海翁。祖籍安徽鳳陽,1896年3月生於江蘇常州。早內期油畫代表作容《夕陽》、《河邊》、《湖光》、《塞納河橋》、《林間信步》、《北京前門》等
吳冠中(1919—2010),江蘇宜興人,當代著名畫家、油畫家、美術教育家。油畫代表作有《長江三峽》、《北國風光》、《小鳥天堂》、《黃山松》、《魯迅的故鄉》等。
趙無極,華裔法國畫家。生於中國北京。童年在江蘇南通讀書,並學習繪畫。1935年入杭州藝術專科學校,師從林風眠。1948年赴法國留學,並定居法國。畫作品《綠色花瓶》、《蓮花》、《11-12-70》
畢加索:《熨衣服的婦女》、《喝苦艾酒 者》、《雜技演員之家》;
梵谷:《食土豆者》、《塞納河濱》、《向日葵》、《郵遞 員魯蘭》、《 咖啡館夜市 》、《包紮著耳朵的自畫像》、 《星光燦爛》、《梵谷在阿爾勒卧室》、《歐韋的教堂》;
保羅·塞尚:《綁架》、《聖安托萬的企圖》(均為英國私人收藏)、《解剖》、《黑人西比翁》、《巴德萊娜》以及《痛苦》、《現代奧林匹亞》(後兩幅為盧浮宮收藏)
Ⅱ 中國最有名的名畫是那幾幅
晉.顧愷之 《洛神賦圖》
唐.閻立本 《步輦圖》
唐.韓滉 《五牛圖》
唐.張萱 周昉 《唐宮仕女圖》
五代.顧閎中 《韓熙載夜宴圖》
宋.王希孟 《千里江山圖》
宋.張擇瑞 《清明上河圖》
元.黃公望 《富春山居圖》
明.仇英 《漢宮春曉圖》
清.郎世寧 《百駿圖》
Ⅲ 氣若蘭兮長不改心若蘭兮終不移的意思是什麼
意思是:我的承諾和蘭花的芳香一樣長存不變,我的心和蘭花一樣忠貞不移。
蘭花,被譽為君子之花,在中國十大名花中,蘭花名列第四。
中國十大名花還有花中之魁梅花,花中之王牡丹,凌霜綻妍菊花,花中皇後月季,繁花似錦杜鵑,水中芙蓉荷花,花中嬌客山茶花,十里飄香桂花和凌波仙子水仙。
乍暖還寒,各地都在舉辦蘭花展,可以一飽蘭花眼福。
孔子說,「芷蘭生於深林,不以無人而不芳」。
蘭花自古以來被人們當作高潔、典雅的象徵,與梅、竹、菊並稱「四君子」,無數文人墨客養蘭、畫蘭、詠蘭,留下了大量膾炙人口的詩篇。
孔子還說,「不以無人而不芳,不因清寒而萎瑣;氣若蘭兮長不改,心若蘭兮終不移」,喻指堅貞純潔的愛情,若蘭,不改不移。
中國栽種蘭花的最早記載,始於春秋時期,越王勾踐在浙江紹興的渚山種蘭,種蘭之山,因此而名蘭渚山。
《紹興府志》記載:「蘭渚山,有草焉,長葉白花,花有國馨,其名曰蘭,勾踐所樹。」
三國時期,曹植曾在《公燕詩》詩中,借蘭寄情:
秋蘭被長坂,朱華冒綠池。
潛魚躍清波,好鳥鳴高枝。
神飈接丹轂,輕輦隨風移。
飄颻放志意,千秋長若斯。
晉朝的大隱者陶淵明,不僅愛菊,種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而且還愛蘭,寫有《飲酒·十七》詩:
幽蘭生前庭,含熏待清風。
清風脫然至,見別蕭艾中。
唐太宗李世民,對蘭花情有獨鍾,寫有《芳蘭》詩傳世:
春暉開紫苑,淑景媚蘭場。
映庭含淺色,凝露泫浮光。
日麗參差影,風傳輕重香。
會須君子折,佩里作芬芳。
唐代大詩人李白在《小幽山》詩中稱贊蘭花幽香流芳:
幽蘭香風遠,雅桂甜雨近。
蕙草流芳根,枯藤缺華葉。
欲尋千嶂壑,想知百思解。
直下水流深,突上人缺真。
杜牧則稱贊蘭花馨香比君子,《和令狐侍御賞蕙草》詩中寫道:
尋常詩思巧如春,又喜幽亭蕙草新。
本是馨香比君子,繞欄今更為何人。
南宋文學家楊萬里也寫有《詠蘭》詩:
健碧繽繽葉,斑紅淺淺芳。
幽香空自秘,風肯秘幽香?
南宋理學家朱熹,同樣對蘭花贊譽有加,寫有《蘭澗》一詩:
謾種秋蘭四五莖,疏簾底事太關情。
可能不作涼風計,護得幽香到晚清。
歷代文人墨客,對蘭花,寫之不絕,詠之不盡。
公元1233年,南宋趙時庚寫成的《金漳蘭譜》,不但是我國研究蘭花的最早著作,還是世界上第一部蘭花專著。
南宋畫家趙孟堅所繪的《墨蘭圖》,被認為是現存最早的蘭花名畫,畫上題有《題墨蘭》詩:
六月衡湘暑氣蒸,幽香壹噴冰人清。
曾將移入浙西種,壹歲才華壹兩莖。
國畫《題墨蘭》,現珍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價值連城。
近年來,蘭花種植技術不斷創新,新品種不斷誕生,競相爭艷。
若有蘭花展,莫錯過,大飽蘭花眼福。
Ⅳ 這是什麼蘭花
是大花蕙蘭
參照圖內:容http://image..com/i?ct=503316480&z=0&tn=imagedetail&word=%B4%F3%BB%A8%DE%A5%C0%BC&in=14252&cl=2&cm=1&sc=0&lm=-1&pn=1&rn=1&di=2374163892&ln=1017
Ⅳ 清風搖翠環,涼露滴蒼玉。美人胡不紉,幽香藹空谷。 誰能將 這首 唐彥謙《蘭》 賞析翻譯一下
賞析:
這首詩前兩句先寫葉後寫花。蘭葉細長,倒掛下來,形成圓環狀,故有「翠環」的說法。「翠」,既寫出蘭葉的顏色,又寫出蘭葉的柔嫩,這樣的蘭葉在春風的搖曳之下,自然體態裊娜,舞姿悠美。蘭葉翠,蘭花,如蒼玉。蒼者,深綠色也。
可見作者描寫中的蘭葉、蘭花,它們的色澤基本相似,因此形成色彩的和諧美,在落珠的滋潤下,碧玉般的蘭花晶瑩剔透,它們含嬌含羞地把美獻給了多情的太陽。
後兩句著重寫蘭花的芳香。「美人胡不紉?幽香有空谷」,這么美的芳蘭,美人理應把它連綴起來,佩戴在身上,讓它在身旁永遠散發著醉人的濃香,怎麼能讓它把幽香捧給空谷—— 那無邊的孤寂,毫無生命的花草樹木以及山石呢?這兩勻是托諷之詞。
「美人」代指君王,芳蘭象徵那些隱居山野的賢德之人。作者希望唐王朝能「唯才是舉,唯才是用」,不致讓那些有德有識之士老死山中而不得為國家發揮他們的聰明才智。作者的憂國憂民之情,從詩句中曲折地反映了出來。
唐代唐彥謙《蘭》原文:
清風搖翠環,涼露滴蒼玉。
美人胡不紉?幽香藹空谷。
譯文:
清爽的風搖動著翠環狀的蘭葉,清涼的露珠滴在碧玉般的花上。美人你為什麼不把它連綴在身?卻讓它的幽香彌漫在空谷之中。
(5)名畫蘭花擴展閱讀
宋代是中國藝蘭史的鼎盛時期,有關蘭藝的書籍及描述眾多。南宋的趙時庚於1233年寫成的《金漳蘭譜》可以說是我國保留至今最早一部研究蘭花的著作,也是世界上第一部蘭花專著。全書分三卷五部分,對紫蘭(主要是墨蘭)和白蘭(即素心建蘭)的30多個品種的形態特徵作了簡述,並論及了蘭花的品位。
繼《金漳蘭譜》之後,王貴學又於1247年寫成了《王氏蘭譜》一書,書中對30餘個蘭花品種作了詳細的描述。
此外,宋代還有《蘭譜奧法》一書,該書以栽培法描述為主,分為分種法、栽花法、安頓澆灌法、澆水法、種花肥泥法、去除蟻虱法和雜法等七個部分。至於吳攢所著的《種藝必用》一書,也對蘭花的栽培作了介紹。
1256年,陳景沂所著的《全芳備祖》對蘭花的記述較為詳細,此書全刻本被收藏於日本皇宮廳庫,1979年日本將影印本送還我國。在宋代,以蘭花為題材進入國畫的有如趙孟堅所繪之《春蘭圖》,已被認為是現存最早的蘭花名畫,現珍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內。
自宋代開始蘭則單指蘭科植物的地生蘭,蘭是一種氣味芬芳的香草。蘭之所以長久地成為君子愛重的品格之花,因為它被賦予了人性化的道德形象,使得蘭花具有了獨特的文化意義——蘭花不只是花,更成為一種人格魅力、道德模範、品格和崇高精神象徵。
自古以來,我國的文人墨客將人的品格賦予蘭,也從蘭的形態特徵和生長習性中富有詩意並且擬人化地觀照自己,以蘭為鑒,以蘭為鏡。在傳統文化精神中,蘭被賦予了各種美好的寓意。
在眾芳之中,唯蘭以君子為名,從古至今,賞蘭、養蘭、寫蘭、繪蘭,一直是人們陶冶情操、修身養性的重要途徑。
蘭,作為四君子之一,更是成為歷朝歷代文人墨客筆下書寫和繪畫的寵兒。坐久不知香在室,推窗時有蝶飛來。蘭花之香,無可比擬,無法替代,為花之香祖。
《孔子家語》中有這樣一段記載:孔子在拜見楚昭王的路上,經過陳蔡兩國,和弟子一起被困於荒野上,絕糧七日,弟子們困的困、病的病。子路對此感到不解,孔子便說:「芝蘭生於深林,不以無人而不芳;君子修道立德,不為窮困而改節」,以蘭的生長習性來表達自己不因貧富窮達而動搖志向,不因得失榮辱而改變信念。
Ⅵ 這是什麼花
是細莖石斛 別名石斛 銅皮石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