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魚海棠最新官方壁紙
Ⅰ 大魚海棠高清壁紙
大魚海棠高清壁紙
《大魚海棠》是彼岸天文化有限公司、北京光線影業有限公司、霍爾果斯彩條屋影業有限公司聯合出品的奇幻動畫電影,由梁旋、張春執導,梁旋編劇,季冠霖、蘇尚卿、許魏洲、金士傑等配音。
大魚海棠高清壁紙1
大魚海棠高清壁紙2
大魚海棠高清壁紙3
大魚海棠高清壁紙4
精彩影評:
我叫春,你叫什麼?早在年初,我就在微博上看到了這部《大魚海棠》的宣傳,打著十二年磨一劍,中國動畫的扛鼎之作等等這些招牌在各大社交網上大行其道,頗有唯恐天下不亂之勢。自然,我是很反感這些等同於無中生有的各種噱頭,畢竟你口號喊得再響亮,也得騾子或是馬拿出來溜溜。於是,千呼萬喚始出來,《大魚海棠》終於於7月8日上映了。
影片開頭,就打出了莊子《逍遙游》中的開篇:北冥有魚,其名為鯤,鯤之大,不知其幾千里也。化而為鳥,其名而鵬,鵬之背,不知其幾千里也;怒而飛,其翼若垂天之雲。以此,來為本片定型,開宗明義,宣示電影的故事脫胎於《逍遙游》,是原原本本的國產貨。然後,圍廬、燈籠、紅色、磚瓦、木質階梯等等這一系列的古派建築裝飾也頗具中國風;神農主百草、祝融司火、鳳凰領百鳥、補天等這些自是出自《山海經》、《搜神記》等中國古典神話小說;玉肌紅衣、長髯白發的人物造型也頗為契合中國崇尚的仙風道骨印象。無需過多質疑,《大魚海棠》真的是很用心,每一幀畫面似乎都是在力爭還原最中國的一派。與之同時,這點也毋庸置疑,在還原的道路上模仿吉卜力動漫的痕跡也很嚴重,首先,整體畫風的設定很典型地就是日系風格,撐船的船夫、獨眼的靈婆、抬轎子的貓、雙頭蛇等怎麼看怎麼都能在日本動漫里找到原型;再者就是椿渡船那一幕像極了《千與千尋》中千尋坐車的橋段,路邊上一鬨而散的動物、鼠婆中那些歡騰的老鼠、會眨眼睛的植物等幾乎與《龍貓》里的如出一轍。
當然,吉卜力本身就代表著一種高度,《大魚海棠》的借鑒本身算不上什麼詬病,多少也只是無傷大雅的學習與模仿。並且,影片中中國元素的這一立足點還是較為扎實的。總之,電影的技術畫面真的無需挑剔,至少我是這么認為的,很大程度上,單單拎出《大魚海棠》的技術層面,真的可以說是中國動畫的里程碑式的作品。
那麼,問題來了,如此美輪美奐的畫面為什麼會,會,畫面太美我不敢看呢?
《大魚海棠》的故事真的是脫胎於《逍遙游》嗎?我看不然,除了電影中那條叫鯤的大魚與《逍遙游》有著半毛錢的關系,其餘的,無論我再怎麼滴血認親,也實在找不出二者有什麼血緣關系。我倒更覺得《大魚海棠》的故事原型像極了我以前看過的一則印度神話故事:印度教教徒摩奴因緣集合下救了一條小魚,在他的照料下,誰知小魚越長越大,於是摩奴無奈之下,將這條小魚的家從水缸搬遷到池塘,到恆河,直至最後將其歸入大海。一天,洪水降臨,那條魚為報恩,救下了大水中的摩奴。值得一提的是,摩奴養的那條魚與《大魚海棠》中的鯤一樣,也是額頭長著犄角。不同的是,摩奴的那條魚在救摩奴時,充分發揮了犄角的作用,那條魚讓摩奴將船隻系在它的犄角上;而《大魚海棠》中的鯤的犄角除了裝逼,宣示自己的身份,還有什麼作用呢?
也就是說,《大魚海棠》的故事似乎是與摩奴救魚一樣,講的無非是寵物養成記。只是《大魚海棠》的野心遠非止步於此,它非要將這個故事內核用愛情、生死輪回、報恩責任這些高高在上的元素進行包裝。同時,這些包裝中,最為濃妝艷抹的卻是,瑪麗蘇味道十足、我愛你你愛他的三角愛情,而偏偏這段愛情還勉勉強強地在懸崖上晃盪,晃盪時,身體里的漏洞還在一股腦地灌進風來。這TM就尷尬了,誠意十足地引經據典,跋山涉水、挖空心思地從《山海經》《搜神記》里找來了好故事,然後發現這些好故事全TM成了燉熟愛情這鍋雞湯的而下的作料,更過分的是事後才發現,這段愛情無論怎麼樣,都是燉不熟的。媽的智障,真的是瓊瑤小說看多了。湫酒醉後,在懸崖上怒吼:你拒絕的是一個天神的愛情!真TM是媽的智障,我一下子就想到了周星馳《美人魚》中張雨綺對劉軒說:追我的人排隊都排到法國了,你卻在泡一條魚。說穿了,二者的本質一樣的。原來,星爺在一定意義上早已經為《大魚海棠》下了定義啊。
當然,撇去《大魚海棠》中這段狗血的愛情,電影里宣傳的一些思想倒也是考究的。譬如說好人死後成了魚,壞人死後成了鼠,這倒是符合佛家的因果報應之說;電影旁白中說道,所有人類的靈魂都是海里一條巨大的魚,從此岸出發,一直游到彼岸,死後變成一條沉睡的小魚,生命往復不息。這一定角度上也與佛家的輪回說一拍即合。只是,這些極富創造力的思想卻偏偏一語帶過、一言了之,換做的卻是狗血的`愛情。我真不知《大魚海棠》的製作組怎麼想的,講真,《大魚海棠》只需削弱掉愛情這條引子,著力於上者,毫無疑問,電影的逼格絕對上了幾個檔次,至少完全配得上電影的畫面。稍稍看過吉卜力動畫的就知道,吉卜力動畫中的愛情完完全全是占不到任何主動地位的。一方面,《大魚海棠》在畫面的追求上真的可以說是喪心病狂了,絲毫不弱於吉卜力動畫,可另一方面,卻在劇情上重重地跌了個跟頭。大概吧,這十二年磨一劍,磨得這劍鋥光瓦亮,卻不料這把劍的內里早已生蠹腐朽。
——我叫春,你叫什麼?
Ⅱ 有哪些畫面優美的國產動漫
前言:
近幾年,我國的國產動漫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一部部高質量的國產動漫接連上映,並且得到了觀眾的一致好評。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有哪些畫面絕美的國產動漫。
結語:
以上三部動漫是我認為畫風絕美的國產動漫。其實畫風絕美的國產動漫遠遠不止這些,還有很多。希望我國的國漫能夠得到更好的發展,逐漸完善提高,不僅是在國內呈現,還要走向國外,讓世界看到國漫。
Ⅲ 有哪些畫面絕美的國產動漫
畫面絕美的國產動漫:
首先,我強烈推薦斗羅大陸,斗羅大陸講述的是唐三的故事,以斗魂為主,但是動漫製作非常精緻,不管是落日森林、星斗大森林等獵殺魂獸的地方都是非常美的,斗羅動畫在美景上從不吝嗇,可以說每一集都有唯美的場景。
Ⅳ 誰有大魚海棠百度雲資源
你好,我是大大大大魚兒01,用網路網盤分享給你,點開就可以保存,鏈接版永久有效^_^鏈接: https://pan..com/s/138cGW-NsqLt8WOSz0R0lyg 提取碼: bc46 復制這段內權容後打開網路網盤手機App,操作更方便哦
Ⅳ 各位動漫大神好,請問這張壁紙是什麼動漫的,還有這個小姐姐是誰
Pixiv 圖片ID:60467270——畫師:藤原(畫師ID :27517)
右鍵點擊圖片--新標簽頁中打開--然後保存到電腦。
很高興為你解答,滿意請採納,謝謝。~
Ⅵ 國漫電影《大魚海棠》的畫風有多美
《大魚海棠》的靈感來源於《莊子·逍遙游》“北冥有魚,其名為鯤,鯤之大,不知其幾千里也;化而為鳥,其名為鵬,鵬之背,不知其幾千里也;怒而飛,其翼若垂天之雲。是鳥也,海運則將徙於南冥。南冥者,天池也。 ”這樣的主題來源本就奠定了它古典文藝的基礎。是“靈”。故事講述了既不是神也不是人的“其他人”的少女椿為報救命之恩違背族規養育人類靈魂給族中帶來滅頂之災,後男主湫犧牲自己將椿與化成大魚的鯤送回人類世界。表達無私的愛與純潔靈魂的主題。
電影的音樂也同樣採用民樂配樂。質朴唯美,古樸典雅,大氣莊重。主題曲和插曲也是娓娓道來唯美質感。尤其是周深一曲《大魚》成為經典。為整個電影錦上添花。
《大魚海棠》的畫面極其唯美,隨手一截就是一張壁紙,畫面旖旎內容神秘。
Ⅶ 求大魚海棠高清壁紙
我這里有好多大魚海棠的圖片壁紙,也不知道你喜歡哪一種的,就多發幾個你看看自己選個,如果不行我就在給你發一些。
Ⅷ 當夢境照進現實,原來《大魚海棠》的幻景來自這里
文中照片均為「黑白的觸動」作者所攝,版權所有,未經允許,嚴禁盜用!
海浪無聲將夜幕深深淹沒
漫過天空盡頭的角落
大魚在夢境的縫隙里游過
凝望你沉睡的輪廓
看海天一色 聽風起雨落
執子手 吹散蒼茫茫煙波
大魚的翅膀 已經太遼闊
我松開時間的繩索
......
動畫《大魚海棠》講了一個「夢魚為鯤」的故事,劇情細節已記不清了,但如夢境的海天一色和深深夜幕仍歷歷在目,恍如昨日的還有椿和鯤在其中肆意奔跑、飄逸幻化的圓形屋廊。生活在北方的我沒有見過這種建築,以為和鯤鵬一樣,出自導演的想像......
(動畫中的土樓)
當然不久,看過一些動畫相關資料,得知這種建築現實中就有,電影中層層掛滿紅燈籠的園樓原型,就是南方的福建土樓。
幾年後,我也登上了土樓,站在動畫中少女少年相知相遇的地方,驚嘆:這哪裡是借鑒,簡直就是照搬啊!
(現實中的土樓)
這里就是福建漳州南靖縣的懷遠樓。福建土樓大都集中在漳州和龍岩,懷遠樓只是其中一座,你可能不知道,土樓不止有圓的,還有方的,不止有遺世孤立的,還有成群壯觀的......
今天的文章,就帶大家逛逛南靖和永定,除了《大魚海棠》里的土樓,還有《爸爸去哪兒》里的雲水謠。
「雲水謠」是一首歌,是一部電影,也是一條美麗的古街。這不是比喻,叫《雲水謠》的歌可不止一首,歌手譚晶演唱的《雲水謠》是北京密雲區的區歌,還有一首古風《雲水謠》在網上頗受年輕人歡迎,畢竟「雲」、「水」、「謠」這三個美好的字組合在一起,產生的美感遠遠大於三。電影《雲水謠》比較有名,2006年上映,是感動不少觀眾的愛情片,其取景地就是那條美麗的古街——位於漳州南靖的雲水謠古鎮。
雲水謠古鎮位於南靖縣梅林鎮,歷史悠久,包括璞山村、官洋村和坎下村,村中古道幽長,千年老榕和神奇土樓點綴靈山碧水,給人以超燃之感。古鎮坐擁包括世界文化遺產雙環圓土樓——懷遠樓和建在沼澤上的奇樓——和貴樓在內的53座土樓,有福建最高大最集中的千年古榕樹群,還有古道古街情人橋,自然和人文都引人入勝。
土樓有圓有方,進景區不久看到的和貴樓就是一座方樓。
和貴樓建於清雍正十年(1732年),據說花銀一萬五千兩,佔地1299平方米,可以算是土樓「大別墅」了。「和貴」寓意「以和為貴」,土樓大都是客家人的家族聚居地(客家人就是外來人),第一代客家人來到福建,人生地不熟,要御外也要凝內,土樓就是為了適應這樣的需求逐漸在客家人中發展出來的,一大家人生活在一棟樓內,和貴當然尤為重要。
在古鎮眾多土樓中,和貴樓是一座奇樓,它是以松木為樁基、筏基,運用懸浮原理,建在3000平方米的沼澤地上,宛若陸上諾亞方舟,歷經200多年仍堅固完好,具有突出的建築成就和研究價值。
樓內有140個房間,共五層,東西南北四角安有四部梯道通向各層,樓正中開一大門,門側有楹聯:和地獻奇山川人物星斗畫,貴宗垂訓衣冠禮樂聖賢書。
因著上文提到的「凝內御外」,樓內幾乎囊括了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甚至打水和信仰都不像古代其他地方一樣要去公共場合,與其說是一座土樓,不如說是一座城堡。
樓內空間必定有限,莊稼還是要在外面種的,樓外不遠辟有菜地,如此一大家人實現了自給自足。
客家人是古代因逃避戰亂遷往南方的中原漢人,那時閩南、廣東等嶺南地區不像現在是經濟發達地區,而是山窮水惡的化外之地,官員被貶、罪民流放的地方,如上一篇中介紹的廣東潮州,就是韓愈被貶之地。窮山惡水出刁民,那時土匪也多,舉家遷此的漢人要適應新的環境,就要改變一些原有的居住和生活習慣,但有一點客家人始終沒忘,就是讀書考科舉。
客家土樓外有時可見石旗桿,此為客家人特有的建築形式,如果族中有人考取功名,就會在土樓前豎立石質旗桿以示慶祝。根據功名的級別高低和文武區別,旗桿長度、底座樣式和桿身雕刻都有不同,如果一座土樓面前旗桿林立,說明這一族的子弟才俊輩出,家族也彰顯榮耀。和貴樓外就有一座石旗桿。
和貴樓出來往前穿過情人橋,眼前出現一條不見盡頭的鵝卵石古道,此為雲水謠古棧道,據考證是古代長汀府(今龍岩市)通往漳州府(今漳州市)的必經之路。
一路上溪水相伴,黑天鵝在水邊休憩,古戲台在等夜幕拉開,清秀靜謐,悠遠美好。
行不多遠,一株巨大的榕樹赫然眼前。一路走來,岸邊巨榕林立,已見怪不怪,但眼前的巨榕著實讓人驚嘆,看看下圖和人的對比,你就知道它有多大。
據說這株榕樹樹冠面積近兩千平方米,枝丫長達30多米,樹干底端要10多個大人才能合抱,是目前福建省已發現的最大榕樹,我不得不跑到對岸才能將整株樹裝進鏡頭。要知道,福建的榕樹隨處可見,省會福州都被叫作「榕城」,這么多的榕樹中能脫穎而出,那就跟河南的高考狀元一樣,是難得的一景!
巨榕之後來到了「小橋流水人家」,小溪兩側的「人家」是為旅遊開發的住宿、飯店,不過仿古的形象契合石橋古道的意境,並沒有破壞雲水謠的韻味。
碧溪的盡頭又看到一座方形土樓——鍾興樓,它始建於1933年,次年建成,坐東北朝西南,樓高四層,每層34間,設4部樓梯,一個大門,一口水井,佔地1386平方米。
樓內空地上一座塔狀建築引人注目,各層擺滿了貓塑。此為「瓦貓」,是土樓屋頂的神獸,當地人認為貓在屋頂上張大嘴可以嚇跑煞鬼,所以瓦貓是保家護院、鎮宅辟邪的神獸。瓦貓又名「鎮脊虎」,在海邊還有台風報警器的作用。
瓦貓最吸睛的在於它們的神態,咧著大嘴,尖牙外露,面目猙獰,活脫脫要把鬼給吞掉的樣子,雖然被冠以貓名,卻寓虎於貓,用來辟邪。瓦貓口尾相通,也有吸財之意,也被稱為「吉祥虎」。
鍾興樓各層展示有福建工藝品和民居擺設,有的表現古代中原漢地的家風家訓,有的是當地獨具特色的藝術信仰,很有意思。
(福州脫胎漆器、坐化缸、舍利塔、傢具場景等展覽)
鍾興樓外是土樓之光文化園,其中有土樓之光博物館,疫情原因沒有開放。穿過文化園,抵達懷遠樓。
懷遠樓建於清末(1905-1909年),是福建申報世界文化遺產的所有土樓中建築工藝最精美、保護最好的雙環圓土樓,採用了成熟的「傾壁造」技術,是中原版築技術經過幾千年積累發展的結晶,是夯土文明最高成就的代表。
懷遠樓外觀像鼓,樓內楹聯抱柱,雕梁畫棟,詮釋了「忠孝為本、耕讀傳家」的思想,是閩南建築風格與儒家文化完美結合的典範。
懷遠樓的最大特點是它是一座雙環圓樓,大環和其他土樓一樣為住宅,小環為懷遠樓特有的學堂,平時是簡氏子孫(簡氏是福建梅林主要姓氏,兩宋時從江西遷出,元末遷至此處,前面介紹的土樓都是簡氏家族出資修建)讀書的地方,也是祭祀祖先的祠堂和族人舉行重要活動的場所,名為「斯是室」,室內楹聯為:斯堂詎為游觀祈計敦書開耳目,是寶何嫌隘陋惟思尚德課兒孫。
懷遠樓是《大魚海棠》的取景地之一,看過電影的小夥伴們,是不是勾起了你的回憶?
懷遠樓旁有座懷遠別院,是懷遠樓主人簡士後代海外發展後回來建造的,距今100多年歷史,全屋運用榫卯工藝,以磚木式結構建造而成,與傳統土樓封閉式格局不同,懷遠別院受西方文化影響,打破嚴肅、含蓄和均衡,崇尚豪華和氣派,是雲水謠內唯一一幢具有開放式大露台的土樓,露台壁畫也是西洋的繪畫。
福建的土樓不止分布於漳州南靖,其西側的龍岩永定更是土樓聚集地,還獲得了「擁有最多福建土樓」的吉尼斯世界之最,接下來我們前往永定,探訪「傳說中」的土樓之王——承啟樓。
承啟樓位於龍岩市永定區的福建土樓王景區,這里背靠林海金山,一條小溪自西向東從土樓群前穿流而過,沿溪村落多為江氏族人,以農耕為主。除了承啟樓,景區還有五雲樓、世澤樓、僑福樓等土樓,最為有名的就是被譽為「土樓王」的承啟樓。
承啟樓始建於明崇禎年間,三代江氏族人經過八十三年的努力奮斗,於清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才建成這座巨大的家族之城。其外表高大雄偉,庭院秀麗端莊,1981年被收入中國名勝辭典,與天壇、莫高窟等中國名勝一起競放異彩,1986年中國郵電部發行「中國民居」郵票,其中福建民居代表就是承啟樓,它作為「國家的名片」名揚四海,2008年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漫步樓中,古色古香,可以感受到濃郁的鄉土氣息和書卷氣息,就像走進了一部懷念過去的老電影,「高四層,樓四圈,上上下下四百間;圓中圓,圈套圈,歷經滄桑三百年」,外觀一幢樓,入里一座城,城裡的「馬路」是一圈一圈的鵝卵石街道,又傳統,又奇幻。
承啟樓也是《大魚海棠》的取景地之一,出樓後一側有條窄窄的石路,這條路就是電影中椿在夜晚中跑出來救鯤的取景地。
小路右側是方形的世澤樓,一圓一方的兩座土樓寓意著天圓地方,兩樓成比鄰之勢,屋檐相碰,只留下一絲天空的光亮,表達著客家人對天地的敬畏和尊崇。
世澤樓始建於清嘉慶年間(1796-1820年),該樓像大多數土樓一樣坐北朝南,高四層,內院各有水井一口,大門地面有鵝卵石鋪成的古代錢幣模型,象徵著招財進寶。世澤樓也名列《世界遺產名錄》。
最後去參觀一下僑福樓。
僑福樓始建於1962年,每年建一層,三年建成,是樓主在海外的兄弟籌資興建,因此命名「僑福樓」。它是上世紀新型庄園和最新土樓的代表。僑福樓高三層,中為天井,是單圈圓樓,大門正對廳堂,樓外圍有圍牆,形成院落。
僑福樓因出了十一位博士而聞名於世,又稱「博士樓」,常被客家人用來激勵子女向事業有成的前輩學習。此樓也入選世界文化遺產。
看過了陸上的土樓,下一篇將去看看海邊的「洋房」。
是夜,我乘車,車乘船,船乘海,海乘風,從漳州抵達廈門,等待我們的是鼓浪嶼的海風琴韻和南普陀的暮鼓梵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