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翼蘭花
① 有誰知道中國電信,深圳固定電話用的那個彩鈴叫什麼名字還有有些189號段默認的也是那個彩鈴,高人指點
您好,首先感謝您對中國電信的支持,固定電話經常使用的彩鈴的貝多芬的《致愛麗絲》不知道是不是你想要的。。。
您可以用本機直接撥打「七彩鈴音」業務語音接入碼118100根據語音提示,選擇彩鈴或者直接登錄「七彩鈴音」網站http:// hn.118100.cn,輸入電話號碼和密碼後,根據網頁內容,選擇彩鈴。
謝謝您對電信產品的關注和支持,祝您生活愉快!
天翼新機惠三星 Note2 mini
已在安徽電信網上營業廳首發(http://ah.189.cn/shop/mobile/htmls/3164.html),現在登陸
即可享 受全網最低價、 更有 300 元話費 相送!如有其他 問題請登陸電信 網廳(
http://ah.189.cn/)向在線客服咨詢。」
② 贊美蝴蝶蘭花的經典詩句
1.描寫「蝴蝶蘭」的詩句有哪些
描寫「蝴蝶蘭」的詩句
《詠蝴蝶蘭》
幽香疑是出瓊瑤,粉紫嫣紅擁綠蕉。
應是容妃沁汗舞,翩翩彩蝶競來朝。
《春詠蝴蝶蘭》
絳袖低垂舞意彷,羞煞白雲隱高唐。
何處佳人著縞袂,誰家碧玉上紅妝?
纖弱盈盈偏傲冷,風姿款款耐寒霜。
羽仙悄臨一室凈,豈須燃爐添沉香?
《七絕·詠蝴蝶蘭》
又看蝴蝶入蘭間,花蕊幽香雅室傳。
凝是千年梁祝夢,成雙成對舞翩躚。
2.描寫蝴蝶蘭的古詩
1,詠蝴蝶蘭
幽香疑是出瓊瑤,粉紫嫣紅擁綠蕉。
應是容妃沁汗舞,翩翩彩蝶競來朝。
注: 容妃,乾隆皇帝的妃子,因汗帶異香,後人稱之為香妃。
2,《蝴蝶蘭》
美艷濃彩舞翩遷,悄然斑斕春頭顏。
不以芳香博君悅,最喜絢麗作歌眠。
3,七絕《無題》
莊周入夢別君王,
笑傲塵俗萬古揚。
奼紫嫣紅雅緻婉,
蝴蝶盡舞吐清芳。
4,《蝴蝶蘭》
縱有梅花不畏寒,偏生傲骨百家羨。
庸人只愛枝頭媚,漫賞蝴蝶獨品蘭。
5,七律《蝴蝶蘭》
翩翩起舞弄清揚,
綽綽風姿伴暗香。
淡淡雅情勝紫燕,
婷婷玉莖向天長。
芳華漫漫時光好,
綠葉蔥蔥襯彩妝。
一闕花詞難訴意,
千麗美艷笑蒼茫。
3.贊美蝴蝶蘭的詩句
贊美蝴蝶蘭的詩句有以下幾篇:《詠蝴蝶蘭》、《詠蝴蝶蘭》、《春詠蝴蝶蘭》、《提蝴蝶蘭花》、《詠蝴蝶蘭》。
《詠蝴蝶蘭》
畫筆尖尖破綠紗,靛藍蝶翼舞朝霞。
牡丹華貴獨孤客,我自平凡撒滿窪。
《詠蝴蝶蘭》
枝頭裊裊總多情,梁祝翩翩月影中。
楚楚動人花爛漫,蝴蝶一夢夢成空。
《春詠蝴蝶蘭》
絳袖低垂舞意彷,羞煞白雲隱高唐。
何處佳人著縞袂,誰家碧玉上紅妝?
纖弱盈盈偏傲冷,風姿款款耐寒霜。羽仙悄臨一室凈,豈須燃爐添沉香?
《題蝴蝶蘭花》
搖曳枝頭蝴蝶蘭,千姿百態雅容含。
瓣張薄翼微風引,蕊吐觸絲飴蜜探。
良夜溫柔馨月下,清晨嫵媚靚江南。
如飛如附葉間舞,明艷教人醉再三。
《詠蝴蝶蘭》
又看蝴蝶入蘭間,花蕊幽香雅室傳。
凝是千年梁祝夢,成雙成對舞翩躚。
贊美蝴蝶的詩句有如下:
《玉蝴蝶·秋風凄切傷離》溫庭筠:秋風凄切傷離,行客未歸時。塞外草先衰,江南雁到遲。芙蓉凋嫩臉,楊柳墮新眉。搖落使人悲,斷腸誰得知。
《清明日對酒》:南北山頭多墓田,清明祭掃各紛然。紙灰飛作白蝴蝶,淚血染成紅杜鵑。日落狐狸眠冢上,夜歸兒女笑燈前。人生有酒須當醉,一滴何曾到九泉。
《菩薩蠻·綠蕪牆繞青苔院》:綠蕪牆繞青苔院,中庭日淡芭蕉卷。蝴蝶上階飛,烘簾自在垂。玉鉤雙語燕,寶甃楊花轉。幾處簸錢聲,綠窗春睡輕。
《錦瑟》李商隱:錦瑟無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華年。庄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鵑。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暖玉生煙。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
蝴蝶蘭是蘭科蝴蝶蘭屬,原產於亞熱帶雨林地區,為附生性蘭花。蝴蝶蘭白色粗大的氣根露在葉片周圍,除了具有吸收空氣中養分的作用外,還有生長和光合作用。新春時節,蝴蝶蘭植株從葉腋中抽出長長的花梗,並且開出形如蝴蝶飛舞般的花朵,深受花迷們的青睞,素有「洋蘭王後」之稱。分布在泰國、菲律賓、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及中國台灣。
蝴蝶蘭的花語是:我愛你,幸福向你飛來! 蝴蝶蘭於1750年發現,蝴蝶蘭的學名按希臘文的原意為「好似蝴蝶般的蘭花」。
4.描寫蝴蝶蘭花的句子
操場南邊是花壇。花壇里的花品種齊
全,顏色各異:有金黃的菊花,有紅艷艷
的玫瑰,還有黃燦燦的迎春花桃紅柳
綠的春天來到時,小草和小花露出了小嫩
芽,花壇里綠油油的一片,迎春花開出了
淡黃色的小花,給校園增添了無限生機。
夏天,百花齊放,花兒們跳起了歡快的舞
蹈,並且散發出淡淡的清香,讓人聞後感
覺心曠神怡,這些花不僅點綴了我們的校
園,而且綠化了我們的校園。秋天來臨
了,秋風颯颯,花兒們隨風擺動。這時最
美麗的是菊花,菊花有紅的、黃的、白
的,菊花不僅色彩各異,而且姿態萬千
——有的昂首怒放,有的一枝獨秀真
是惹人喜愛。為大自然增添景色使悲愁的
人們振作起精神。瑞雪紛飛的冬天,花壇
里白茫茫的一片,雪花落在枯枝上,遠遠
望去,像是一枝枝怒放的梅花。
5.贊美蝴蝶蘭花的句子
詩歌>蝴蝶蘭 文 / 帆且留住
不曾見過
這種綺麗的花
如一隻羞澀的鳥
銜著
一籠輕搖欲墜的夢
那淡蘭色的天翼
似乎馬上就要起飛
誰揚起一陣傳奇的風
誰舉起那兩柄佩劍
鐫刻著君子與淑女的入骨銘心
是一縷淡蘭的香
是一種淡蘭的傷
青衣拂袖
遮住那伸向你的
憂愁的目光
拈花微笑
天邊那片蘭色的雲
已不能成雨
6.贊美蝴蝶蘭的詩句,急用
蝴蝶飛
【唐】李賀
楊花撲帳春雲熱,龜甲屏風醉眼纈。
東家蝴蝶西家飛,白騎少年今日歸。
蝴蝶
【唐】齊己
何處背繁紅,迷芳到檻重。分飛還獨出,成隊偶相逢。
遠害終防雀,爭先不避蜂。桃蹊牽往復,蘭徑引相從。
翠裛丹心冷,香凝粉翅濃。可尋穿樹影,難覓宿花蹤。
日晚來仍急,春殘舞未慵。西風舊池館,猶得采芙蓉。
玉蝴蝶
【唐】溫庭筠
秋風凄切離,行客未歸時。
塞外草先衰,江南雁到遲。
芙蓉凋嫩臉,楊柳墮新眉。
搖落使人悲,斷腸誰得知。
蝴蝶二首
【唐】徐夤
縹緲青蟲脫殼微,不堪煙重雨霏霏。
一枝穠艷留教住,幾處春風借與飛。
防患每憂雞雀口,憐香偏繞綺羅衣。
無情豈解關魂夢,莫信莊周說是非。
拂綠穿紅麗日長,一生心事住春光。
最嫌神女來行雨,愛伴西施去采香。
風定只應攢蕊粉,夜寒長是宿花房。
鳴蟬性分殊迂闊,空解三秋噪夕陽。
蝴蝶三首
【唐】徐夤
不並難飛繭里蛾,有花芳處定經過。
天風相送輕飄去,卻笑蜘蛛謾織羅。
苒苒雙雙拂畫欄,佳人偷眼再三看。
莫欺翼短飛長近,試就花間撲已難。
栩栩無因系得他,野園荒徑一何多。
不聞絲竹誰教舞,應仗流鶯為唱歌。
寒蜂採菊蕊
【唐】耿湋
游颺下晴空,尋芳到菊叢。帶聲來蕊上,連影在香中。
去住沾餘霧,高低順過風。終慚異蝴蝶,不與夢魂通。
錦瑟
【唐】李商隱
錦瑟無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華年。
庄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鵑。
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暖玉生煙。
此情可待萬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
題槿花
【唐】戎昱
自用金錢買槿栽,二年方始得花開。
鮮紅未許佳人見,蝴蝶爭知早到來。
春日
【唐】韋庄
忽覺東風景漸遲,野梅山杏暗芳菲。
落星樓上吹殘角,偃月營中掛夕暉。
旅夢亂隨蝴蝶散,離魂漸逐杜鵑飛。
紅塵遮斷長安陌,芳草王孫暮不歸。
舟中見雨
【唐】戴叔倫
今夜初聽雨,江南杜若青。功名何鹵莽,兄弟總凋零。
夢遠愁蝴蝶,情深愧鶺鴒。撫孤終日意,身世尚流萍。
江行
【唐】魚玄機
大江橫抱武昌斜,鸚鵡洲前戶萬家。
畫舸春眠朝未足,夢為蝴蝶也尋花。
煙花已入鸕鶿港,畫舸猶沿鸚鵡洲。
醉卧醒吟都不覺,今朝驚在漢江頭。
題真娘墓
【唐】張祜
佛地葬羅衣,孤魂此是歸。舞為蝴蝶夢,歌謝伯勞飛。
翠發朝雲在,青蛾夜月微。傷心一花落,無復怨春輝。
牡丹
【唐】裴說
數朵欲傾城,安同桃李榮。
未嘗貧處見,不似地中生。
此物疑無價,當春獨有名。
游蜂與蝴蝶,來往自多情。
海棠
&nb
③ 張天翼的《華威先生》中華威先生的性格
.請說出張天翼所寫的<華威先生>中華威先生的人物性格.
作品是這樣勾勒華威先生的外形的:「他永遠挾著他的公文皮包。並且永遠帶著他那根老粗老粗的黑油油的手杖。左手無名指上帶著他的結婚戒指,拿著雪茄的時候就叫這根無名指微微地彎著,而小指翹得高高的,構成一朵蘭花的圖樣。」這段描寫,可以說是粗線條漫畫式的勾勒。由於作者在表現人物外形時,能緊緊抓住最能展示人物性格的典型特徵加以描寫,因此,使人物的本質真實、准確地凸現了出來。「他永遠挾著他的公文包」,這顯示出了華威先生是個包不離手的忙人;他的手杖「粗」且「黑油油」的,而且「永遠帶著」,這又寫出了人物官氣十足,總愛擺出一副不可一世的官老爺的樣子;無名指上的戒指和拿著雪茄煙的特有姿態,又進一步將人物虛偽做作的性格特徵表現了出來。
④ 對張天翼《華威先生》的評論,需最佳答案!
《華威先生》是張天翼於抗戰期間創作的一篇最傑出的諷刺短篇小說,發表於1938年4月16日《文藝陣地》第1卷第1期上,後收入《速寫三篇》。
小說以華威先生和抗日群眾之間的對立和矛盾為中心,塑造了華威先生這樣一個混跡於抗日文化陣營的虛偽、庸俗、淺薄、無賴、卑劣、媚上欺下的國民黨官僚形象,從而深刻揭露了民族矛盾掩蓋下的階級矛盾,鞭撻了國民黨竭力破壞抗日民族統一戰線、防範人民、敵視進步勢力的反動政策,並滿腔熱情地寫出了革命群眾的抗日要求和熱情。小說中的華威先生,以抗日之名行反人民之實,他的工作就是白天開會、講話,晚上喝酒,而且百般阻撓人民的抗日生活,並費盡心思,到處鑽營,以滿足自己的權力欲。華威先生這樣的人,不僅活躍於過去,在今天的現實中也常見到,他身上暴露出的劣根性,具有極大的社會現實性。小說語言干凈、暢達、俏皮幽默,細節描寫精微,尤其是漫畫式誇張手法的運用,使這篇小說具有較高的藝術含量。「華威先生」這一藝術形象,已被人們公認為一個文學典型。
論《華威先生》的諷刺藝術
2008-03-11 15:19, 一二, 8122 字, 0/23, 原創 | 引用
《華威先生》為我們塑造了一個可悲可笑的典型的藝術形象,這一形象的成功塑造,是與它的諷刺藝術分不開的,《華威先生》的諷刺藝術主要體現在:語言風格上的諷刺性,對比描寫上的諷刺性,人物刻畫上的諷刺性,「速寫」體結構上的諷刺性,「展演」技巧上的諷刺性,以靜寫動、平淡中寓變化手法上的諷刺性,諷刺藝術上的獨特性。
【內容摘要】《華威先生》為我們塑造了一個可悲可笑的典型的藝術形象,這一形象的成功塑造,是與它的諷刺藝術分不開的,《華威先生》的諷刺藝術主要體現在:語言風格上的諷刺性,對比描寫上的諷刺性,人物刻畫上的諷刺性,「速寫」體結構上的諷刺性,「展演」技巧上的諷刺性,以靜寫動、平淡中寓變化手法上的諷刺性,諷刺藝術上的獨特性。
【關鍵詞】 華威先生 諷刺藝術
《華威先生》是現代著名作家張天翼的代表作,作者繼承和發揚了英俄諷刺小說的優點,根植於中國文化的深厚土壤,塑造了一個混在抗日文化陣營中的國民黨官僚、黨棍的形象。這一藝術形象,不是某個時代所特有的畸形兒,任何時代都有他這種人的影子,「在廣大的中國的土地上,華威先生這多,猶如恆河沙數,而在日常生活之中,我們更不斷地得到……華威先生的時代還沒有死去。」①
《華威先生》成功地塑造了忠實推行片面抗戰路線、虛偽狂妄、庸俗淺薄、剛愎自用的文化官僚形象,體現了張天翼高超的諷刺藝術。
一、語言風格上的諷刺性。作者運用純熟通俗的高度個性化的語言,揭示人物的內心世界,達到了深刻辛辣的諷刺效果。
(一)運用反復的段落和語言加深了諷刺的效果。在婦女問題、文藝界問題等隔得很遠的領域,華威先生都有話說,因為他的話語「句式」幾乎是一樣的。而在一些細節描寫上多次出現:「挾著公文包」、「劃洋火」、「抽雪茄」、「翹蘭花指」等,對於三個會議,華威先生無一例外地在中途打斷,關於「加緊工作」、「認清一個領導中心」這兩條放之四海皆準的意見,更是三次以類似的句式和段落出現。這些語言和段落的運用,一方面加深了讀者的印象,而另一方面從這些反復機械的語言中我們體會到了主人公的可悲可笑。
(二)運用了「因人因地而異的語言」加深了諷刺的效果。華威先生對他周圍的人明顯地表現出了不同的語言:對太太稱密司黃,因為她既是太太,又是秘書,「有事可以問密司黃」;對文中的「我」,華威先生很謙恭,不讓叫先生,讓稱「威弟」或「阿威」;對官場上的同夥,語言平和;而對長頭發青年、出席日本問題座談會的兩個學生等人,而是「冷冷地瞅」、「把下巴掛了下來」,甚至於大發雷霆。在去參加文化界抗敵總會時「他臉上堆滿笑容,並且對每一個人不住地點頭。『對不住得很,對不住得很』」一副謙恭的嘴臉,而到別處開會卻隨意打斷別人講話,趾高氣揚地教訓別人:「如果你們的工作出了毛病,那你就要負責」,「如果我剛才說的你們辦不到,那不是就成了非法團體了嗎?」……從華威先生在不同的的場合對不同人物的截然不同的態度和語言,我們真切地感受到他的虛偽和作假,感到他的庸俗和卑劣,但作者寫來卻一本正經,這樣就更增加了諷刺的效果。小說中華威先生的講話,一般都是快節拍的,在大肆宣揚他的兩點意見時,話語是乾巴巴的公文腔:「第一點,就是每個工作人員不能夠怠工,而是相反,要加緊工作;這第二點呢,就是青年工作人員要認定一個領導中心。」而在小聲談起昨晚醉酒的趣事時,則「帶著很機密很很嚴重的臉色,小聲兒問……」流露出玩笑口吻。由此,我們不難看出「變色龍」的影子。
(三)運用了自相矛盾的語言加深了諷刺的效果。表面上,華威先生忙得「我恨不得取消晚上睡覺的制度。我還希望一天不止二十四小時,抗戰工作實在太多了。」而事實上,我們的華威先生在干什麼呢?他到處趕場子開會,扯一些閑話,發表一些無關緊要的意見;每天喝酒,喝醉後「一回家就睡倒了」;到處搶佔領導崗位,甚至不惜一切代價,打聽、調查、訓人,遭到頂撞又徒喚奈何、拚命喝酒、大罵青年,顯得色厲內荏。「今天劉主任起草了一個縣長公餘工作方案,硬叫我參加意見,叫我替他修改。三點鍾又還有一個集會。」「王委員又打了三個電報來」等等,故意提升浮誇,好像自己真的多麼有能力一樣。他很忙,卻不解決任何實際問題,當他們向他提出困難時,他卻推諉說:「唔,唔,唔。我知道我知道。我沒有多餘的時間來談這件事」,「不是別人請他吃飯,就是他請別人吃飯」。從他自己打自己耳光的語言,我們可以深深地感受到「他存在的意義,就是每天無用而有害的『忙碌』,如果沒有這樣的『忙碌』,他的存在就沒有任何意義,所以他更愛『忙碌』,以證明自己的『價值』」②
二、對比描寫上的諷刺性。作者將華威先生的虛偽、庸俗和無賴的嘴臉放在具體的事件中,進行對比揭露。華威先生表面上是謙謙君子,主動聲名自己不當主席,可卻蠻橫地指定主席,不容別人開口,稍不如意,就大發雷霆,罵別人「混蛋」、「媽的」,翻臉不認人。他「挾著公文包」,「帶著他那根老粗老粗的黑油油的手杖」,看上去像一個很有權威的人,卻「拿著雪茄的時候就叫這根無名指微微地彎著,而小指翹得高高的,構成一朵蘭花的圖樣」,做作得令人惡心。他媚上欺下,對著總會的主席笑著伸了伸舌頭,好像闖了禍怕挨罵似的「不停地為遲到道歉」,而對通俗文藝研究會的主席,遲到了不僅沒有任何錶示,反而「不高興地拍了三下手板」,粗魯地打斷別人的發言。在總會發言時「腰板微微地彎著,客氣無比」,而在其他會上卻「把帽子一戴,把皮包挾,瞧著天花板點點頭,挺著肚子走了出去」。他以自己時間寶貴為由,肆意打斷別人的發言,而他的「寶貴」的時間卻用來在各個地方講一樣的廢話。他稱太太「密司黃」,好像一個開明懂禮貌的紳士,而對婦女界保嬰會的負責人卻用「食指」去點她的胸脯。如此對比諷刺的例子還有很多,作者通過這些典型的形象和細節的對比刻畫,毫不留情地進行諷刺、鞭撻,發人深省。
三、人物刻畫上的諷刺性。作者在描寫人物的時候注意了儀表和風度上的細致入微的刻畫。他「立刻帶上帽子」,「永遠挾著公文包」,「永遠帶著那根老粗老粗黑油油的手杖」,同時還「戴著戒指」,十分注意儀表和形象;他經常「拍幾下手板」,「打斷一下」,顯得很有領導風度;可是當他因為沒有參加戰時保嬰會時,他開始打聽,調查,「把下巴掛了起來」,「食指點對方的胸脯」;當沒能參加日本問題座談會時,他「發脾氣」、「吼著」、「猛地跳起來了」、「瞪著眼」、「咬著牙,嘴唇在顫抖著」、「沒命地喝許多酒」、「嘴裡嘶啞地罵著」、「打碎了一隻茶杯」等等。原來他優雅的外表只是故作姿態來嚇唬人的,哪怕是一點點威脅到其領導地位的風吹草動,都令他丑態百出、歇斯底里,毫無風度可言,甚至喪失了最起碼的儀態和尊嚴。而在日常所謂的工作中,他坐的包車「『叮當,叮當——』一下子就搶到了前面」,「黃包車立刻就得往左邊躲開,小推車馬上打斜。擔子很快就讓到路邊。行人趕緊就避到兩旁的店鋪里去。」,「包車的踏鈴不斷地響著。鋼絲在閃著亮。還來不及看清楚——它就跑得老遠老遠的,象閃電一樣快。」總讓人覺得他有很要緊的事;他經常「掏出表來看一看」,「把表放在面前」,「一臉豐滿的肌肉立刻緊張起來、眉頭皺著、嘴唇使勁撮著」,「立刻就走」,讓人覺得他時間觀念非常強;但他每到一個會場,「下車的時候總得順便把踏鈴踏它一下」,「態度很庄嚴,用種從容的步子走進去,他先前那副忙勁兒好象被自己的庄嚴態度消解掉了」,「照例——會場的人全都到齊了坐在那天里等著他」「有幾位透了一口氣。有幾位可就拉長了臉瞧著會場門口。有一位甚至於要准備決斗似的——抓著拳頭瞪著眼」,對華威先生是敢怒不敢言,每次開會總是遲到早退;「他每天都那麼忙著」,「要到劉主任那裡去聯絡」,「要到各學校去演講」「要到各團體去開會」「這就戴起帽子去赴一個宴會」,「而且每天——不是他請別人吃飯,就是他請人吃飯」。原來他的忙不過是一個幌子,他其實是虛張聲勢,欺民擾民,忙於泡會、應酬、宴請,虛偽無聊又毫無時間觀念。作者還通過對華威先生參加三個會議三種態度的刻畫,勾勒出他驕妄、虛偽、庸俗的國民黨忠實走狗的奴才嘴臉。
四、細節描寫上的諷刺性。截取最能反映生活的橫斷面,進行藝術典型化,揭示重大歷史主題,以加強諷刺的力度。在《華威先生》中,沒有完整的故事,沒有一貫的情節,作者也沒有對華威先生的言行予以分析評論,甚至對他的愛好、脾氣等都沒有特別交代,只是描寫了他赴三個會和為兩個會沒有邀請他而大發其火的場面,總共五個小小的人生片斷,就寫出了華威先生在不同的場合中的不同嘴臉、不同態度,淋漓盡致地表現了他的性格特徵。他白天 「抗日」,晚上「赴宴」,這不正是一個政黨、黨棍加文化人的形象嗎?「這種描寫,色彩明凈,不駁雜,諷刺性格各個面的描述,流動迅速,就像一張張肖像攝影,很快疊印到讀者腦中去」③。這樣的描寫,也增強了諷刺人物的典型性。
五、「速寫」體結構上的諷刺性。《華威先生》曾被作者收入他在解放前出版的最後一個集子《速寫三篇》里,所謂速寫,是繪畫的一種方法,即一邊觀察對象一邊用簡單線條把它的主要特點迅速地畫出來,同時速寫也是一種文體,它扼要描寫事物的情況,及時地向讀者報道。《華威先生》沒有情節的連貫性,沒有故事發生、發展、高潮等等,也沒有華威先生的完整故事,只是通過五個小小的人生片斷,一個活生生的典型的「文化特務」便構成了。在敘事的節奏上,前三個片斷還算舒緩,後兩個片斷突然綳緊,直至「這晚他沒命地喝了許多酒,嘴裡嘶嘶地罵著那些小夥子,分打碎了一隻茶杯。密司黃扶著他上了床,他忽然打了個寒噤說:『明天十點鍾還有個會……』」。漫話似的加了最後一筆,「這種抓住人物性格中最觸目的特徵和外部的表現形態,不避不屑的細節,依靠迅速推進的性格『亮相』來『湊』成一個誇張的形象的方法,是特別適用於諷刺的。因為諷刺誇張的筆墨向來偏於粗大,如果過於精細,手法過於復雜,一旦寫出九曲柔腸,也便失去了笑意」 ④。
六、「展演」技巧上的諷刺性。「《華威先生》是一部諷刺性作品,諷刺意向的實現以可笑性的了發掘為前提。什麼樣的作品形態容易產生笑料?乖戾的舉止和惟妙惟肖的模仿,說可笑的事不如現身說法的表演」⑤。確實,在《華威先生》中,作者的任務似乎只在於用筆去臨摹,也就是讓作品人物自己去展演,作者幾乎不置一詞,這種技巧的運用,使華威先生可笑可悲的面目躍然紙上,達到了深刻的諷刺效果,且看下面一段:
我到他家的時候,他正在那裡對兩個學生樣的人發脾氣。他們都掛著文化界抗敵總會的徽章。
「你昨天為什麼不去,為什麼不去?」他吼著。「我叫你拖幾個人去的。但是我在台上一開始演講,一看——連你自己都沒有去聽!我真不懂你們幹了些什麼?」
「昨天——我去出席日本問題座談會的。」
華威先生猛地跳了起來:
「什麼!什麼!日本問題座談會?怎麼我不知道,怎麼不告訴我?」
「我們那天部務會議決議了的。我來找過華先生,華先生又是不在家——」
「好啊,你們秘密行動!」他瞪著眼。「你老實告訴我——這個座談會到底是什麼背景你老實告訴我!」
在這片斷里,「我」只是以一個旁觀者的身份,冷然審視,讓人物盡情去展演自己,就相當於讓人物自己置於被拍照的閃光燈下,毫發畢顯,活脫脫一個「跳樑小丑」。
七、以靜寫動,平淡中寓變化手法上的諷刺性。作者在文中似乎經意地安排了一個「我」,而「我」對華威先生的所作所為並沒有發表任何評論更沒有感情的渲瀉,只是冷冷地不容情面地釘視著華威先生,讓人感到內在的諷刺力量。作者以冷峻的客觀的筆從從容容地寫著華威先生:「華威先生點點頭站了起來。『主席!』微微地一彎。『各位先生!』腰板微微地一彎。『兄弟首先要請求各位原諒:我到會遲了點,而又要提前退席……』」。看似漫不經心地陳述,實則平淡中寓含深意,讓人在發笑之餘感到憤激、輕蔑,體會到作者良苦用心。
八、諷刺藝術上的獨特性。《華威先生》作為張天翼小說創作中的重要代表,為我們塑造了一位諷刺藝術畫廊中的典型形象,體現了張天翼諷刺藝術的獨特風貌。他繼承了魯迅、果戈里、契訶夫、莫泊桑等中外文學應描寫和反映現實與人生的傳統,學習了他們諷刺藝術的優秀成果,但他的諷刺藝術又有一些明顯的不同。他認為「笑是一把非常鋒利的刀子」,從《華威先生》中我們就不難看出,他常以漫畫式的誇張手法和輕快、諧謔的諷刺筆調去揭示華美外衣下的愚蠢和可笑,用笑聲揭穿社會的虛偽和丑惡,在笑聲中讓人警醒,讓人深思。華威先生讓我們感到虛偽狂妄可笑,而笑過之餘,難道不有所思所想有所感悟嗎?張天翼的小說始終直面人生,展示世態,貫穿著反暴虐、反虛偽、反庸俗的諷刺主題,而《華威先生》是其中最為典型的代表之一,《華威先生》的諷刺藝術以其獨特的魅力吸引著眾多的讀者。
張天翼,「他是一個手裡拿著顯微鏡,臉上帶著冷峻笑容去審視生活的富於內心激情的作家」,「他的諷刺藝術,立意嚴肅,又有分寸,絕非一律『殺將過去』;他的嘲笑,內蘊深厚,恰到好處,又不落於輕佻」⑥通過《華威先生》我們能很好地感到這一點,作為一個藝術典型形象,華威先生受到了廣泛好評和喜愛,為現代文學畫廊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但是生活中的華威先生也大有人在,官員泡會、教授走穴、明星練攤等等,不一而足,《華威先生》至今仍有廣泛的社會諷刺意義,《華威先生》的諷刺藝術永遠值得我們去探索。
注釋:
① 轉引自李秀清《試論〈華威先生〉的諷刺藝術》,http://www.ztj.com
② 楊芝明:《中國文學名作欣賞》,科學出版社,2000年版
③ 楊芝明:《中國文學名作欣賞》,科學出版社,2000年版
④ 袁國興:《〈華威先生的「速寫」藝術與「展演」技巧》,《福建論壇》,福建社會科學院出版社,2005年8月版
⑤ 袁國興:《〈華威先生的「速寫」藝術與「展演」技巧》,《福建論壇》,福建社會科學院出版社,2005年8月版
⑥《中國現代文學史》,全國高等教育自學考試指導委員會組編,武漢大學2000年3月第2版
參考文獻:
① 李秀清:《試論〈華威先生〉的諷刺藝術》http://www.ztj.com
② 楊芝明:《中國文學名作欣賞》,科學出版社2000年版
③ 袁國興:《〈華威先生的「速寫」藝術與「展演」技巧》,《福建論壇》,福建社會科學院出版社,2005年8月版
④《中國現代文學史》,全國高等教育自學考試指導委員會組編,武漢大學2000年3月第2版
⑤ 《中國現代文學作品選講》,高等教育出版社,1987年9月第1版
⑤ 張天翼:《華威先生》原文
張天翼:《華威先生》原文如下:
轉彎抹角算起來——他算是我的一個親戚。我叫他「華威先生」。他覺得這種稱呼不大好。
「噯,你真是!」他說。「為什麼一定要個『先生』呢。你應當叫我『威弟』。再不然叫『阿咸』。」
把這件事交涉過了之後,他立刻戴上了帽子:「我們改日再談好不好?我總想暢暢快快跟你談一談。唉,可總是沒有時間。今天劉主任起草了一個縣長公餘工作方案,便叫我參加意見,叫我替他修改。三點鍾又還有一個集會。」
這里他搖搖頭,沒奈何地苦笑了一下。他聲明他並不怕吃苦:在抗戰時期大家都應當苦一點。不過時間總要夠支配呀。「王委員又打了三個電報來,硬要請我到漢口去一趟。這里全省文化界抗敵總會又成立了,一切抗戰工作都要領導起來才行。我怎麼跑得開呢,我的天!」
於是匆匆忙忙跟我握了握手,跨上他的包車。他永遠挾著他的公文皮包。並且永遠帶著他那根老粗老粗的黑油油的手杖。左手無名指上帶著他的結婚戒指。拿著雪前的時候就叫這根無名指微微地彎著,而小指翹得高高的,構成一朵蘭花的圖樣。
這個城市裡的黃包車誰都不作興跑,一腳一腳挺踏實地踱著,好象飯後千步似的。可是包車例外:叮當,叮當,叮當,一下子就搶到了前面。
黃包車立刻就得往左邊躲開,小推車馬上打斜,擔子很快地就讓到路邊,行人趕緊就避到兩旁的店鋪里去。包車踏鈴不斷地響著,鋼絲在閃著亮。還來不及看清楚它就跑得老遠老遠的了,象閃電一樣快。
而據這里有幾位抗戰工作者的上層分子的統計跑得頂快的是那位華威先生的包車。他的時間很要緊。他說過「我恨不得取消晚上睡覺的制度,我還希望一天不止二十四小時,抗戰工作實在太多了。」
接著掏出表來看一看,他那一臉豐滿的肌肉立刻緊張了起來。眉毛皺著,嘴唇使勁撮著,好象他在把全身的精力都要收斂到臉上似的。他立刻就走:他要到難民救濟會去開會。
接著掏出表來看一看,他那一臉豐滿的肌肉立刻緊張了起來。眉毛皺著,嘴唇使勁撮著,好像他在把全身的精力都要收斂到臉上似的。他立刻就走:他要到難民救濟會去開會。
(5)天翼蘭花擴展閱讀:
內容簡介
華威先生是國民黨在文化界的卑鄙、腐朽、驕橫的反動人物,他擔任著難民救濟會、通俗文藝研究會、全省文化界抗敵總會等十來個委員的空銜。
一個戰時保嬰會沒有找他,使他大吃一驚,他用恫嚇威脅的手段,終於達到目的,又做了戰時保嬰會的委員,他不做抗日工作,卻整天忙於酒肉應酬,拉攏關系,進行著卑鄙無恥的反動活動。他去參加開會,總是遲到、早退。
在開會時,他借口還要去參加另外的會,隨時打斷主席的報告,自已站起來就講話,他的話都是:內容貧乏、重復羅嗦,叫人厭煩的空洞說教。
有一次,他講演沒有人聽,派了兩個青年去拖幾個人來聽,結果連被派去拖人的人也一去不復返了,使得華威先生大發雷霆。
後來,他質問那兩個青年,兩個青年毫不懼怕地頂撞了他。華威先生氣得渾身發抖,吹鬍子瞪眼睛地大罵「渾蛋」,並且恫嚇他們要小心。可是真正抗日的人民跨過他,象跨過絆腳石一樣,繼續去做抗日工作。
⑥ 張天翼創作於抗戰期間的短篇小說是
短篇小說《華威先生》是張天翼於抗戰期間創作的一篇最傑出的諷刺小說。
華威先生是作品主人公。作為「抗日工作者的上層分子」,在全國人民抗日熱情不斷高漲的時候,他忙著「順應時代的潮流」,把自己打扮成一個積極抗戰的愛國者、領導者。在作品中,華威先生貫穿始終的就是「忙」。他整日坐著跑得像「閃電一樣快」的黃包車,忙於出席各種會議,有時「一天要開幾個有關抗戰的會」。他忙於發言,忙於參加一切抗日組織。為此,他聲言:「恨不得取消晚上睡覺的制度」,「希望一天不止二十四小時」,因為「抗戰工作實在太多了」,而他都必須去「領導起來才行」。但實際上,這位「抗戰要人」整日蜻蜒點水式地參加每一個抗日團體的會議,發表幾句千篇一律、空洞無味的指示,什麼具體的抗日問題都解決不了。他整天忙的是什麼呢?是到處兜售「一個領導中心」,也就是千方百計伸手攫取一切抗日團體的領導權。他每到一個會議必定反復強調:「要是上面沒有一個領導中心,往往要弄得不可收拾」,事情就會變得「很危險,很危險」。他拚命攬權,就連「戰時保嬰會」這樣絕無「危險性」的團體,他也絕不放鬆,甚至連最為名正言順的「日本問題座談會」,也要被他追問「到底是什麼背景」。華威先生不但自己一點抗日實際工作都不幹,還要對群眾的抗日活動百般阻撓。當他發現有些抗日組織不容他插手,他非常氣憤,又是打聽,又是調整,並威脅說:「你能不能夠對我擔保你們會內沒有漢奸,沒有不良分子?」並大罵那些反對他控制的群眾搞「秘密行動」,是成立「非法團體」的「渾蛋」。作品通過塑造華威先生這樣一個打著抗日招牌卻不幹實事,到處鎮壓人民的官僚形象,有力地抨擊了國民黨統治者以抗戰之名行反人民之實的反動本質。
這篇小說沒有一般小說常有的貫穿始終的曲折動人的故事情節,也沒有詳盡的環境描寫和人物心理剖析,然而作品卻能將人物刻畫得惟妙惟肖。這主要是因為作者成功地運用了漫畫式的筆法,突出了人物的特徵。如作品是這樣勾勒華威先生的外形的:「他永遠挾著他的公文皮包。並且永遠帶著他那根老粗老粗的黑油油的手杖。左手無名指上帶著他的結婚戒指,拿著雪茄的時候就叫這根無名指微微地彎著,而小指翹得高高的,構成一朵蘭花的圖樣。」這段描寫,可以說是粗線條漫畫式的勾勒。由於作者在表現人物外形時,能緊緊抓住最能展示人物性格的典型特徵加以描寫,因此,使人物的本質真實、准確地凸現了出來。「他永遠挾著他的公文包」,這顯示出了華威先生是個包不離手的忙人;他的手杖「粗」且「黑油油」的,而且「永遠帶著」,這又寫出了人物官氣十足,總愛擺出一副不可一世的官老爺的樣子;無名指上的戒指和拿著雪茄煙的特有姿態,又進一步將人物虛偽做作的性格特徵表現了出來。
這篇作品不僅能用漫畫式的筆法勾勒出人物的主要特徵,而且還能通過誇張而不失真的細節描寫,來展示人物性格。如作品寫華威先生每會必到,而且常遲到並總是希望別人注意到他,於是,「他在門口下車的時候總是順便把踏鈴踏它一下:叮!」這一典型細節抓得很好,它准確地將華威先生那惟恐別人不知道他到場了,而且是忙得不能准時到場的特定心理,生動地表現了出來。另外,作品寫華威先生常愛「掏出表來看一看」,看時「他那一臉豐滿的肌肉立刻緊張了起來。眉頭皺著,嘴唇使勁撮著,好像他在把全身的精力都要收斂到臉上似的」。這些細節也抓得很准,它將人物整日煞有介事的樣子誇張地表現了出來。
利用人物舉止前後矛盾、言行不一來凸現人物性格,也是作品刻畫人物的重要手段。如作品寫華威先生開會常遲到,但是步入不同的會場,他的神情卻大不相同。如果是參加下級的「難民救濟會」,他的態度會是「很庄嚴」,而且是「用種從容的步子走進去」。不僅如此,他還要在門口稍停一下,「讓大家好把他看個清楚,彷彿要喚起同志們的一種信心,彷彿要給同志們一種擔保什麼困難的大事也都可以放下心來。他並且還點點頭,他眼睛並不對著誰,只看著天花板。他是在對整個集體打招呼」。如果是參加上級領導機關的「工人救亡協會指導部」的會議,他步入會場的表現則是另一番景象:「他臉上堆上笑容,並且對每一個點頭。對不住得很,對不住得很,遲到了三刻鍾。不僅如此,當「主席對他微笑一下」後,他會馬上「笑著伸了伸舌頭,好像闖了禍怕挨罵似的」。這里,作者運用對比的手法,將華威先生步入不同會場行為極不統一的特點顯現了出來,使人物對上奴顏屈膝,對下驕橫無理的本質鮮明地表現了出來。華威先生不僅在行為舉止上有前倨後恭、自相矛盾之處,在言與行上也有極矛盾之處。如他整日叫喊自己太忙,「抗戰工作實在太多了」,「恨不得取消晚上睡覺的制度」,「希望一天不止二十四小時」。他嘴上這樣說,可是行為舉止呢?他在「工人救亡協會指導部」召開的會議上,與小鬍子的一番對話,已經不打自招地供出了自己的本來面目。原來,這位忙得睡覺的時間都沒有的官員,卻有的是時間去赴宴會,並且喝得酩酊大醉,然後睡大覺,做美夢。這里,作者成功地運用了對比的表現手法,讓人物在對比中呈現出本質,收到了明顯的諷刺效果。
這篇小說僅余字,然而作者卻以高超的諷刺藝術筆墨活畫出了華威先生這樣一個虛偽、庸俗、淺薄、好賣弄、卑劣無恥的國民黨官僚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