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花園百科 » 連城蘭花價格

連城蘭花價格

發布時間: 2023-09-13 10:00:57

蘭花「鬼蘭」:一朵花能換一套房子,是真的嗎

世界上確實有一種蘭花叫「鬼蘭」的。一朵花能換一套房子一點也不誇張呀,可是說鬼蘭花是價值連城,也無法給它估價,據網上有報道說價值1600萬,不過價值是不是真的那麼高呢?有待研究了,不過說一朵鬼蘭可以換一套房子,這個見仁見智吧,對於有些人來說確實覺得值得的。畢竟它是世界上比較稀有的花種。在某些人眼裡,一株「鬼蘭」能換一套房,一點都不誇張,不論在哪個城市都有這樣的群體存在。開篇先對鬼蘭做一個了解,本文簡單分享關於鬼蘭部分知識之餘,重點放在分析「據題意」體現處於不同階層的咱們,應該用什麼樣的價值觀,去看待一株鬼蘭能換到一套房現象?

鬼蘭開花的時候很像一朵幽靈,所以人們也叫它幽靈蘭,這花看起來確實很詭異的樣子。鬼蘭因為比較稀缺,被列入《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了。所以說採摘野生的鬼蘭是違法的事情。在國外,在鬼蘭生長地開放了給人們觀賞了。在國內的朋友就不能觀看到詭異的幽靈蘭了,確實有點遺憾了。

Ⅱ 喜馬拉雅最尊貴的花,為啥一株價值竟有1500萬

鬼蘭花由於一生開花不多,而且在世界上僅存的數量很少,因此出現一株高達1500萬元的情況。蘭花我們經常都會遇到,但鬼蘭則並不是了,根據資料顯示鬼蘭基本上只有在陰暗潮濕的沼澤中生存,而且還是鱷魚的最好夥伴,只有少部分能長到遠離鱷魚的地方,因此它的價值才會如此的高;最重要是鬼蘭是不能個人買賣的!屬於世界瀕危野生動植物種。


生長環境特別,世界上存在的數量也不多,直接導致鬼蘭價值千萬。

Ⅲ 關於「鬱金香泡沫」事件

簡言之,是社會集體投機賺錢的獲利心理造成,後果是遲早爆炸的炸彈傳來傳去,落到最後的人倒霉.並會造成社會經濟惡性動盪.損害了經濟本來的發展趨勢.
提起鬱金香,許多人立刻就會想到被譽為「鮮花之國」的荷蘭。的確,荷蘭人鍾愛鬱金香,將其奉為國花,並把它和風車、乳酪和木鞋一起,統稱為荷蘭的「四大國寶」。每到暮春時節,滿山遍野的鬱金香爭奇斗艷,晶瑩修長的葉片,像裝滿美酒的酒杯似的花朵,透明馨香,令人心醉。法國作家大仲馬在他的傳世名著《黑鬱金香》中,曾這樣贊美一種名叫「黑寡婦」的黑色鬱金香:「艷麗得讓人睜不開眼睛,完美得讓人透不過氣來」。小說家優美的筆調,更為鬱金香增添了一層傳奇而又浪漫的色彩。
然而,如今的大多數人可能並不了解,曾幾何時,鬱金香美麗的花朵,竟使無數荷蘭人為之瘋狂;一枚看起來與洋蔥頭別無二致的鬱金香球莖,竟然價值連城;甚至整個國家,都因鬱金香而陷入混亂之中,並為之付出了慘重的代價……

鬱金香的故事

眾所周知,荷蘭是名副其實的「鬱金香王國」,其出產的鬱金香暢銷120多個國家,出口量佔全世界總出口量的80%以上。但有趣的是,鬱金香的故鄉卻並非荷蘭,而是土耳其和小亞細亞一帶,甚至也有人認為鬱金香原產自中國的西藏。不論其原產地在哪裡,荷蘭鬱金香的歷史,無疑是從一位名叫克盧修斯的園藝家開始的。
1554年,奧地利駐君士坦丁堡的大使在奧斯曼帝國的宮廷花園里初識了高貴的鬱金香,驚艷之餘,他把一些鬱金香的種子帶回維也納,送給他的好友、在維也納皇家花園當園丁的克盧修斯。克盧修斯是知名的植物學家,經過他的悉心栽培,登陸歐洲的鬱金香種子終於發芽、生長、開花了。1593年,克盧修斯受聘擔任荷蘭萊頓大學植物園的主管,就隨身攜帶了一些鬱金香鱗莖來到荷蘭。第二年春天,荷蘭的第一朵鬱金香已經含苞待放了。
一時間,高雅脫俗的鬱金香成了萊頓上層社會談論的焦點。或許是物以稀為貴,也或許是愛美之心人皆有之,許多王公伯爵開始陸續登門拜訪,希望能得到一株鬱金香。但不知何故,他們的要求遭到了克盧修斯的一概拒絕,即便是出錢購買也不行。在此情況下,幾位想借機發財的荷蘭人就採用了一種冒險的方法:偷!克盧修斯一氣之下,把剩下的鬱金香鱗莖統統送給了朋友,從此不再培育鬱金香。而鬱金香卻藉此機緣,在荷蘭各地流傳開來。
與鬱金香同時在荷蘭流傳開來的,還有這樣一個浪漫的傳說。古時候,有位美麗的少女住在雄偉的城堡里,有三位勇士同時愛上了她。為表達愛意,他們一個送了頂皇冠,一個送了把寶劍,還有一個送了塊金塊。但少女對三人都不鍾情,只好向花神禱告。花神深感愛情不能勉強,遂把皇冠變成鮮花,寶劍變成綠葉,金塊變成球莖,美麗的鬱金香就這么誕生了。
據說這個故事是荷蘭的花商們為了推銷鬱金香編造出來的,但故事一經傳開,更加深了人們對它的鍾愛,不久以後,具有濃郁外國情調的鬱金香,就成為荷蘭花園里人見人愛的花卉品種。高貴、優美、鮮艷的鬱金香,深深地吸引了好奇的荷蘭人,尤其是那些帶有美麗雜色花紋的稀有品種的鬱金香,更令他們愛慕之至。很快,對鬱金香的熱愛和追逐就作為一種時尚,流傳到了德國、法國等其他歐洲國家。

流行的時尚

有人說,17世紀的歐洲屬於一個充滿炫耀、獵奇和好大喜功的時代。花園和鮮花是貴族和商人們奢華生活的一部分。實際上,無論任何時代,社會中的上等階層總是渴望得到地位的標志,現在可能是法拉利跑車、遊艇和私人飛機;而那時,豪宅、花園和鮮花,特別是異國情調的鬱金香,則是他們嚮往的目標。
由於鬱金香被引種到歐洲的時間很短,數量自然非常有限,因此價格也極其昂貴。一般少數富有的達官顯貴家裡都擺有鬱金香,作為觀賞品和奢侈品向外人炫耀。一塊豪華的鬱金香貼片、一次用鬱金香加以裝點的聚會、甚至奢侈地裝飾著鬱金香的窗框,都成為了一種昭示社會地位的手段。在當時,巴黎的時尚女子上街,如果能戴上一朵鬱金香作為裝飾,便會覺得身價倍增。另據記載,巴黎的一位富家小姐出嫁時,所有的嫁妝,竟然就是一枚稀有品種的鬱金香球莖。
在17世紀初的法國,人們就已經為品種稀有的鬱金香開出了離譜的高價。據說在1608年,一名磨房主賣掉了自己的磨房,為的就是一隻罕見的鬱金香球莖。更有甚者,有人竟然用價值3萬法郎的珠寶去換取一隻鬱金香球莖。
相比之下,朴實、認真的荷蘭人肯定沒有巴黎人那麼時尚、浪漫,但別忘了,經過歷史上第一次成功的資產階級革命——「尼德蘭革命」的洗禮後,17世紀的荷蘭堪稱當時最為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掌握著世界海上霸權,有「海上馬車夫」之稱。荷蘭人擁有當時世界上最強大的船隊,商船數量多達1.5萬艘,首都阿姆斯特丹也成為世界貿易和金融中心,1608年,世界上第一個具有現代意義的證券交易所即誕生於此。荷蘭人無與倫比的冒險和開拓精神幫助他們取得了這些偉大的成就,但也許正是這種冒險精神,竟成了培育投機者的溫床。
由於當時荷蘭人的投機慾望是如此強烈,美麗迷人而又稀有的鬱金香難免不成為他們獵取的對象,機敏的投機商開始大量囤積鬱金香球莖以待價格上漲。在輿論的鼓吹之下,荷蘭人對鬱金香的「傾慕之情」愈來愈濃,開始表現出一種近乎病態的傾慕與熱忱,以至於擁有和種植這種花卉逐漸成為享有極高聲譽的象徵。人們開始競相搶購鬱金香球莖,而那些花朵上帶有美麗的花瓣或條紋的稀有品種,更成為人們瘋狂追逐的目標。

鬱金香狂熱

從1634年開始,荷蘭百業荒廢,全國上下都開始為鬱金香瘋狂。與所有的投機泡沫一樣,參與的人們最初都實際賺到了錢。由於價錢節節上升,你只需低買高賣,買高賣更高。得了甜頭後,大家信心大增,傾家盪產地把更多的錢投入鬱金香的買賣,希望賺取更多的金錢。原本旁觀的人看到掙錢這么容易,也受不了誘惑,加入到瘋狂搶購的隊伍中來。與此同時,歐洲各國的投機商也紛紛雲集荷蘭,參與這一投機狂潮。為了方便鬱金香交易,人們乾脆在阿姆斯特丹的證券交易所內開設了固定的交易市場。隨後,在鹿特丹、萊頓等城市也開設了固定的鬱金香交易場所。
在1841年出版的《非同尋常的大眾幻想與群眾性癲狂》一書中,蘇格蘭歷史學家查爾斯·麥凱對這次鬱金香狂熱作了非常生動的描寫:
「誰都相信,鬱金香熱將永遠持續下去,世界各地的有錢人都會向荷蘭發出訂單,無論什麼樣的價格都會有人付帳。歐洲的財富正在向須得海岸集中,在受到如此恩惠的荷蘭,貧困將會一去不復返。無論是貴族、市民、農民,還是工匠、船夫、隨從、伙計,甚至是掃煙囪的工人和舊衣服店裡的老婦,都加入了鬱金香的投機。無論處在哪個階層,人們都將財產變換成現金,投資於這種花卉。……在沒有交易所的小鎮,大一點的酒吧就是進行鬱金香交易的『拍賣場』。酒吧既提供晚餐,同時也替客人確認交易。這樣的晚餐會,有時會有二三百人出席。為了增加顧客的滿足感,餐桌或者餐具櫃上往往整齊地擺放著一排排大花瓶,裡面插滿了盛開的鬱金香。」
一個真實的故事也許可以更加生動地說明那個時代的氛圍和人們的心情。據說海牙有一個鞋匠,在一小塊種植園上培育出了一株罕見的「黑色」鬱金香。消息傳開後,一夥來自哈勒姆的種植者拜訪了他,說服他把花賣給他們。最後,鞋匠以1500荷蘭盾的高價把自己的寶貝賣給了他們,沒想到,買家中有一個人立即把黑色鬱金香摔到地上,用腳將其踩成一灘爛泥。鞋匠驚呆了。買家們卻輕松地解釋說,他們也培育出了一隻黑色鬱金香,為了確保自己的花是獨一無二的,他們情願付出一切代價,若有必要,上萬荷蘭盾也在所不惜。
到1636年,鬱金香的價格已經漲到了駭人聽聞的水平。以一種稀有品種「永遠的奧古斯都」為例,這種鬱金香在1623年時的價格為1000荷蘭盾,到1636年便已漲到5500荷蘭盾。1637年2月,一枚「永遠的奧古斯都」的售價曾高達6700荷蘭盾。這一價錢,足以買下阿姆斯特丹運河邊的一幢豪宅,或者購買27噸乳酪!相對於這種頂級鬱金香來說,普通鬱金香的漲幅更是「瘋狂」。1637年1月,1.5磅重的普普通通的「維特克魯嫩」球莖,市價還僅為64荷蘭盾,但到2月5日就達了1668荷蘭盾!別忘了,當時荷蘭人的平均年收入只有150荷蘭盾。
在這股狂熱到達巔峰時,也就是1636至1637年的那個寒冬,人們不僅買賣已收獲的鬱金香球莖,而且還提前買賣1637年將要收獲的球莖。球莖的期貨市場就這樣誕生了。球莖在實際進行貨物交割之前不需要實際支付貨款,這又進一步加劇了鬱金香的投機。由於剛剛形成的期貨市場沒有明確的規則,對買賣雙方都沒有什麼具體約束,使得商人們有可能在期貨市場上翻雲覆雨,買空賣空,這更使得已經被「吹」得很大的鬱金香泡沫,在短時間內迅速膨脹。
沉浸在鬱金香狂熱中的人們誰也沒有意識到,一場驚天動地的大崩潰已經近在眼前了。

泡沫過後一場空

今天的經濟學家都把在這次鬱金香狂熱視為「博傻理論」的最佳案例。到1636年底,任何最後殘存的理性都早已遠離了荷蘭的鬱金香市場。雖然人們大都知道鬱金香球莖的價格早已遠離其正常的價值,但是他們寧願相信別人會比他們更「傻」,會心甘情願地付出更高的價錢。但無論如何,投機狂潮也不可能永遠持續下去,事實也的確如此。鬱金香狂熱的終結,終於在1637年2月4日不期而至,最大的「傻瓜」終於還是出現了。
盡管泡沫崩潰的日期被記錄得非常清楚,但誰也說不清投機泡沫到底是怎樣崩潰的。泡沫崩潰的理由,至今仍然是一個謎。人們清楚地記得,在此之前,交易都在非常順利地進行著,誰也不知為什麼,市場突然就這么崩潰了。也許除了說這是泡沫膨脹到極點後的必然結果之外,就再也找不到更好的理由了。
一時間,賣方的大量拋售,使得市場陷入了恐慌狀態。這時的鬱金香簡直成了燙手的山芋,無人再敢接手。球莖的價格也猶如斷崖上滾落的巨石,一瀉千里,暴跌不止。荷蘭政府發出聲明,認為鬱金香球莖價格無理由下跌,勸告市民停止拋售,並試圖以合同價格的10%來了結所有的合同,但這些努力毫無用處。一星期後,鬱金香的價格平均已經下跌了90%,那些普通品種的鬱金香更是幾乎一文不值,甚至不如一隻洋蔥的售價。
等到人們省悟過來,一切都為時已晚。於是,人們紛紛湧向法院,希望能夠藉助法律的力量,兌現合同,挽回損失。很快,法庭就淹沒在鬱金香的官司之中。幾乎是在一夜之間,不知有多少人成為不名分文的窮光蛋,富有的商人變成了乞丐,一些大貴族也陷入無法挽救的破產境地。受害者當中既有文化程度頗高的知識分子,也有大字不識一個的文盲,因為貪婪是
沒有任何階層界限的。
事態出現了失控的局面,政府不得不出面解決,但他們面對這樣棘手的問題也束手無策,最終所有的「苦果」只能由投機者自己咽下。1937年4月27日,荷蘭政府決定終止所有合同,禁止投機式的鬱金香交易。這一下,人們徹底絕望了!從前那些因一夜乍富喜極而泣之人,如今又在為突然降臨的一貧如洗仰天悲哭了。身心疲乏的荷蘭人每天用呆滯的目光盯著手裡的鬱金香球莖,反省著夢里的一切……
災難的結果導致了人們對鬱金香的無比痛恨,畫家們也得到了發揮才能的天地。在著名畫家揚·勃魯蓋爾創作的一幅諷刺畫中,一群愚蠢的猴子正在熱火朝天地進行著鬱金香交易。無論是種花人、花商,還是參與其中的投機者,都受到了畫家的無情嘲弄。
鬱金香事件不僅沉重打擊了舉世聞名的阿姆斯特丹交易所,更使荷蘭全國的經濟陷入一片混亂,加速了荷蘭由一個強盛的殖民帝國走向衰落的步伐。從17世紀中葉開始,荷蘭在歐洲的地位就受到了英國的有力挑戰,歐洲繁榮的中心也開始向英吉利海峽彼岸轉移。

泡沫之後還有泡沫

如今,這起發生在17世紀的鬱金香事件,已經作為人類歷史上第一起大規模投機泡沫事件,被記入了經濟發展史,成為教育後人的生動教材。而「鬱金香狂熱」也被當成一個專業術語,成了經濟泡沫的代名詞。
每當回過頭來審視這起「鬱金香狂熱」事件時,人們常會覺得非常好笑,畢竟鬱金香這種植物成為投機對象本身,就是一件不可思議的事情。許多人甚至認為,這起事件屬於歷史上極為特殊的偶發事件,以後不會再度發生,至少在荷蘭不可能再度發生。
但令人震驚的是,事實卻並非如此。
就在鬱金香狂熱事件過後不到100年,還是在荷蘭,人們又一次陷入到狂熱之中,只不過這一次的對象變成了另一種植物——洋水仙。從1720年左右開始,荷蘭洋水仙的價格迅速上漲。鑒於對鬱金香事件還記憶猶新,有人隨即發表了各種各樣的警世性文章。盡管如此,還是沒有壓住投機狂熱的進一步升溫。至於結果,在此就不用贅述了。歷史,總是那麼驚人的相似。
有人說,泡沫就像細菌一樣,只要有它存在的土壤,就會蔓延開來。歷史上,從荷蘭的「鬱金香泡沫」到20 世紀末美國納斯達克股市的「網路泡沫」無不如此。19世紀初美國過度投資形成泡沫,後來泡沫經濟大崩潰造成世界經濟危機,帝國列強間利益沖突加劇,成為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誘因.到20世紀90年代的日本泡沫經濟崩潰造成股票價格下跌7成,大量公司倒閉,銀行大量代款無法回收 ,許多銀行破產.歷史經驗也告訴我們,一個經濟泡沫在它膨脹的時候,公眾的追風心理才可能使其成為具有嚴重破壞力的投機浪潮。因貪婪而失去理智的、狂熱的人們,會為泡沫的吹起尋找各種「合理」的依據,不斷提升對價格的預期,引起資產價格不斷上漲。任何發出泡沫預警的觀點都被作為一個另類,就像那個指出皇帝什麼也沒穿的小男孩一樣。在泡沫面前,因為狂熱,每個人都可能犯錯誤,不論是經濟學家,還是普通老百姓。而真相,只有在泡沫破滅時才能大白於天下。
近年來,在東部沿海尤其是經濟發達的浙江,出現了另一種投資熱潮,那就是炒蘭,蘭花價格連連攀升,創造一個又一個天價。最近,一株蕙蘭居然叫價700萬元,這則新聞發生以蘭花為市花的浙江紹興。
「亂世存糧,盛世養花」。百姓熱衷養花,這是一件好事,但現在蘭花成為們炒做賺錢的工具。而且加入該行列的人越來越多,他們還專門組織蘭花協會,到現在為止,浙江各級蘭花組織有40多個,會員已達3000多人。據報載,將最近幾年新加入的眾多投資者和愛好者算在一起,浙江玩蘭的人數至少在30萬人以上。炒蘭在浙江已有十多年的歷史,蘭花早在1995年之前,一苗蘭花就已被炒到幾千元高價。如今,蘭花動輒上萬,並不稀奇。
今年2月,在雲南的蘭花博覽會上,舟山一名蘭農的3苗「神州奇蝶」以120萬元的價格成交,創下浙江蘭花成交價格的最高記錄。3月,在杭州的蘭花展覽會上,一株「虎蕊蝶」賣出了5萬元的高價,而在05年底,它的成交價僅為1.5萬元。「新昌花蝴蝶」前年每苗3萬元,今年已賣至25萬元。3月31日至4月2日,在浙江紹興縣第七屆蘭花節暨紹興市第22屆蘭花展覽會上,一株名為「明州梅」的蕙蘭叫價700萬元.

Ⅳ 帝王妃的一株花苗能賣到30萬,這種蘭花有什麼特點

帝王妃一株花苗能賣到30萬,這種蘭花可以說是蘭花的王者。這個花有一些特點的,比如說一朵花有兩種顏色,而且這個葉子上還有金邊,所以說就一眼能夠認出來。在這樣的一個情況之下,也會有一些特殊的名字就叫做帝王妃,而且帝王妃本身品種就很優質,所以說售賣的價格也很貴,也能夠體現出這個花的稀少。

總結

人們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學會辨別一些植物,這樣的話才能夠讓自己的生活變得更加美好,而且能夠發現一些好的品種。

Ⅳ 選購蘭花時要注意哪些事項

近年來,隨著養蘭熱的興起,越來越多的朋友加入到了蒔蘭者的行列,對蘭花的需求與日俱增,蘭花交易十分火爆,交易量持續攀升,交易金額迭創新高。

由於蘭花產地相對狹小,資源有限,而蘭花愛好者遍布全國各地並不斷增多,加之近年來野生蘭花資源遭到了嚴重破壞,下山蘭花價格一路上揚,大多數蘭友自己上山采蘭只能是一種奢望,因而通過購買獲得自己喜歡的蘭花品種就成了最主要的途徑。那麼,我們在選購蘭花時,應注意些什麼呢?

一、盡量選購當前熱門蘭種和銘品,根據經驗選些「賭草」

高檔精品蘭花,由於具有較高的欣賞價值和獨特的魅力,給人以神秘、美妙的感受,且種源相對較少,成為眾多蘭友爭相求購的對象,價格及風險較高,且能在一定時間內出手,成為蘭市中一道靚麗的風景,能夠較早投資這些蘭花者,大都掘到了真金白銀。如早些年投資大雪素,近些年投資蓮瓣蘭「五朵金花」、玉兔彩蝶、馨海蝶、桃源三結義、天彭牡丹等精品的蘭友,無不賺得盆滿缽滿。尤其當前極少數極品、絕品蘭花,如金沙樹菊、三羊開泰、大唐鳳羽、九州紅梅等,美侖美奐,魅力無窮,堪稱大自然的藝術傑作,而且數量極為稀少,價格屢創新高,以至形成「千金散盡難求一蘭」的局面。

高檔銘品蘭花雖然價格較高,但因其品位高,性狀穩定,具有明顯的辨識特徵,能夠得到廣大蘭友的認同,但對於抄作價格很高的蘭花名品投資要謹慎,投資時最好選用復合型投資,如春劍、蓮瓣蘭、春蘭、蕙蘭、四季蘭等相互搭配,奇花、蝶花、瓣型花、葉藝草互為補充,但也要有所側重,盡量選取較有代表性的主流蘭花品種。就目前來說,如果資金實力雄厚,且有較強的抗風險能力,可以考慮選擇投資一些價位較高的投資品種;如經濟能力有限,沒有較好的抗風險能力,那麼還是慎重為好,選擇投資一些價位適中,自己認為能接受的中低價位品種,待將來有了條件,再「更上一層樓」。

也許有的蘭友認為當前高檔銘品蘭花價格太高,嚴重偏離了它的價值,炒作成份太重,如再去購買高檔蘭花,有可能會接「最後一棒」,具有較大風險,也不劃算,故總喜歡到蘭市購買下山草,希望能從中「賭」出高品位蘭花,以求「空手拿魚賣現錢」,實現「一夜暴富」的夢想,待將來有了錢,再相機投資高檔蘭花。其實這種想法可能是片面的。不可否認,現在少數極品蘭花的價格確實非常高,如蓮瓣蘭三羊開泰株價高達六百多萬元,金沙樹菊高達五、六百萬元,大唐鳳羽高達三百多萬元……它們出現這樣的高價原因可能是多種因素的結果,但總體上來說,還是市場使然。

黑格爾曾經說過:「凡是存在的,都是合理的」,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這些高價蘭花也有它的必然性和合理性。君不見,達芬奇、梵高、畢加索、莫奈、范寬、徐悲鴻、黃賓虹等中外藝術大師的名畫,王曦之、顏真卿、米芾等書法大師的傳世之作,義大利著名小提琴製作大師斯特拉底瓦里製作的名琴,我國四大官窯燒制的青花瓷器,乃至明清時期的黃田石、和田玉雕刻精品,哪一樣不是價值連城?一些歌星、明星唱一首歌短短幾分鍾收入數萬甚至數十萬,幾乎是普通工人一輩子的收入,而不少體壇明星一年的收入更是數以千萬計,這樣的例子非常多。

雖然我國栽培蘭花的歷史已有2000多年,但千百年來,真正能夠經得起市場檢驗和蘭家認可的優秀蘭花銘品卻並不多,要想從下山蘭中選育出一株好蘭花,其概率是極低的,有人統計甚至不到幾百萬分之一,比中彩票的幾率還低,如有的蘭園購買蘭花生草動輒幾十箱、幾百袋,用車都要拉幾車,像排韭菜一樣洋洋灑灑幾十畝,但能夠選育出來的優秀品種卻廖廖無幾,甚至為零;而要想選育出一株極品、絕品蘭花,更是「可遇不可求」的事。一般中小蘭戶,因各方面條件限制,如把重點放在選購下山草栽培,很可能會浪費了有限的財力,耗費了大量的寶貴的時間和精力,而其回報卻是未知數,況且目前市場上一些所謂的「下山草」,其實都已是被經過了多次挑選,稍有一些特點和「姿色」的都已被挑走,即使有所驚喜也很有限,可以說投資回報較小。故與其過分痴迷於玩「賭草」,不如踏踏實實有選擇地投資一些高品位蘭花,通過「滾雪球」的方式慢慢發展壯大。

當然,筆者也並不是完全排斥玩「賭草」,畢竟所有的銘品蘭花,都是從「賭草」中選育出來的,如時間、精力充余,且有一定的識草、辨草的能力,「小賭」也無妨,可以直接到產蘭區向蘭農收購剛下山的生草或蘭農自己選育的有一定特點的潛力草,結合看葉型、看小芽、看花苞、看葉殼等方法進行選購,這樣價格相對要便宜一些;但除非你是此道中的高手,具有較高的辨識水平和豐富的實踐經驗,否則最好還是寧願多出一點錢見花購草。這里所謂「小賭」,一是購買的數量不要太多,二是投入的資金不宜太大。

下山草的穩定性較差,有的下山草初下山時開品極佳,幾乎可以與一些高檔銘品相媲美,蘭主叫價自然也不菲,但來年復花開品往往大打折扣,甚至成為一株普通行花。一般而言,下山色花穩定性最差,若非紅素、黑素等珍品,最好不要選購。下山奇花,穩定性也較差,如果僅僅是多少幾個瓣子,最好不要選購;若屬菊瓣、牡丹瓣、樹形奇花,則要仔細甄別,如果僅僅是某箭花、或某朵花出現奇化,其它花箭、花朵均正常,則其穩定的可能性也還是問號,為此一些蘭販往往將其它正常花箭、花朵剪除,故遇此種情況不宜選購;如果所有花箭、花朵都出現奇化,葉上也出現相應的奇化特性,如行龍、皺褶等,且花主叫價較為合理,可考慮選購。

蝶花、瓣型花的選購除遵循上面的原則外,還要注意它們各自的一些特點。就蝶花來說,要注意蝶化的面積,如蝶化面積較理想,色彩對比鮮明,甚至葉上也出現蝶化的特徵,那就要恭喜你了,你很有可能選育到一株高品位蝶花,但這種機會微乎其微;如蝶化面積太小,則往往難以穩定,即使穩定其欣賞價值也不大,也不宜選購;就瓣型花來說,荷瓣花在選購時除注意瓣子的長寬比例宜小,花瓣闊大,收尖放角明顯外,還要待花開過一段時間再選購,以防開到位後品相變差;梅瓣花要注意觀察捧瓣的雄化程度,雄化程度越高穩定性越好,價值也越高,但要兼顧外瓣的瓣形,宜短不宜長,宜圓不宜尖。高品位下山藝草雖然不必通過看花選購,但如果該藝向能夠在花上有很好的反映,那一般都較為穩定,或者有一定進化潛力。如果無花,那麼在選購時應注意觀察其進化程度如何,如新苗藝向較老苗好,藝向不通尖,可考慮選購,如僅僅新苗出藝,而老苗無藝,要提防是「先明後暗」藝,至於「幽靈草」,那就沒有選購的必要。

同時,選購蘭花也要兼顧地域的差別。由於歷史文化的差異和自然條件的不同,各個地方蘭友所喜歡的蘭種相對來說也是有所差別的,如雲南主要以蓮瓣蘭、春劍、本地春蘭、豆瓣蘭為主,注重蝶花、奇花,但近年來也開始注重江浙某些春蘭、蕙蘭品種的引進;四川主要以春劍、蓮瓣蘭、當地春蘭為主,較注重蝶花、奇花,亦注重瓣型花,對江浙一帶的春蘭也逐步有所重視和引進;江浙一帶是我國蘭文化的發祥地,主要以春蘭、蕙蘭為主,喜歡春劍的也為數不少,但喜歡蓮瓣蘭的還相對較少,比較注重瓣形花,目前大多數春蘭、惠蘭銘品都是從這里選育出來的,但亦注重奇花、蝶花;貴州主要以春蘭為主,追求新、奇、特,目前其蘭花市場的發展尚相對滯後;廣大北方地區雖不是蘭花主產區,但隨著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近年來蘭友數量與日俱增,是我國潛在的蘭花消費市場,主要以傳統春蘭、惠蘭銘品為主;而廣東、福建主要以墨蘭、四季蘭、寒蘭等為主,通過規模養植以供出口,是我國重要的蘭花消費地區,但部分蘭家也較注重對春劍、蓮瓣蘭、春蘭、蕙蘭、寒蘭的引進,包容性較大。因而在選購蘭花時,應盡量選擇本地蘭友喜愛的熱門蘭種,這樣便於將來交流和出售。

二、切勿貪圖便宜到蘭市地攤上購買所謂「名蘭」

現在不少蘭友喜歡到蘭花市場購蘭,一是圖方便,二是品種多,便於挑選,三是存在「撿漏」的可能。當然如果只是自己喜歡,想要選購一盆普通的蘭花養著玩,裝點居室,聞香賞花,這未嘗不是一個好的選擇,況且多看看,多聽聽,也有利於擴大自己的視野,增加自己的蘭花蒔養知識,提高自己的蘭花鑒賞水平。

由於我國蘭市管理尚不規范,蘭販素質良莠不齊,加之普通蘭花與高檔蘭花之間存在著巨大的價格差異,一些無良商販於是利用大家求購高檔蘭花急切的心理,不惜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欺騙購蘭者,牟取不義之財。

如早些年有的蘭販以綠蘭素充當大雪素高價兜售,有的蘭販把小雪素花芽經過遮光處理後以「白稈白花」之名進行銷售。之後,隨著大、小雪素價格不斷下滑,有的蘭販又以返銷草、組培苗充當原生草、葉藝草賣,這些蘭花抗逆性差,不易服盆,容易倒草,且往往攜帶有病毒,一旦傳染到其它蘭花上,就會造成不應有的損失。而近年來,隨著奇蝶花、葉藝草價格的不斷上漲,「人工藝草」、「人工假花」又大行其道,如有的蘭販在花期採用「障眼術」,把其它高檔蘭花的花箭「移植」到普通蘭花上進行拍照,待花期過後,在那盆蘭花旁邊擺上照片,以「急等錢用」等為由進行銷售,欺騙蘭友;有的採用「移花接木」之術,直接將高檔蘭花的花箭插入與之形態相似的普通蘭花的假鱗莖里,用膠水粘牢,或者將高檔蘭花的花瓣用膠巧妙地粘到普通蘭花的花桿上,冒充高檔蘭花銷售;有的「巧奪天工」,將普通蘭花通過「拼湊」的手法製造出「多瓣奇花」,或將普通蘭花通過葯物或物理手法處理成為「高檔葉藝」、「高檔花藝」、「高檔色花」、「矮種草」等進行銷售;還有的則「捨不得孩子打不著狼」,乾脆選購一苗帶花的高檔蘭花,混雜在一叢與之形態酷似的普通蘭花中上盆銷售,由於該苗真花被固定在其他假花中間,其造假手法逼真,即使倒掉盆土也很難辨別其真偽。

為使自己的假花銷售順利,有的蘭販與蘭市上的一些「托兒」唱雙簧,通過逼真的表演欺騙購蘭者;有的則假裝是在「銷贓」,裝得神神秘秘,鬼鬼祟祟,誘你上當。而不少蘭友因本身對這些高檔蘭花不甚了解,辨識水平有限,且抱有僥幸心理,往往成為這些「獵食者」捕捉的「目標」,上當受騙不在少數。這些蘭販一旦得手,往往便逃之夭夭,逃了「和尚」也讓你找不著「廟」。一些沒有信譽的蘭販雖然也租有門店,但你買假後他就死活不認賬,千般抵賴。尤其一些在街頭巷尾打「游擊」的蘭販,更不能向其購買。

三、通過廣告、網路郵購蘭花要慎重 一定要使用第三方支付平台

上世紀90年代雲南某些地方的「廣告蘭花郵購」曾讓全國各地的不少蘭友受騙上當。近年來,隨著網路技術的不斷發展進步,網路購物風行一時,網路購蘭也應運而生。網路或郵購蘭花由於輻射面,方便快捷,對蘭文化的發展、普及和蘭花的推廣、交流功不可沒。

目前大多數蘭花交易或拍賣網站管理相對較為規范,對售蘭者有一定的管理措施,一般來說其所出售的蘭花也大都貨真價實,因而得到了廣大蘭友的喜愛,尤其對於北方或中原的蘭友來說,由於當地不產或少產蘭花,通過網路郵購蘭花是這些地方的蘭花愛好者獲取蘭花的一條捷徑。

但不可否認,也存在個別人通過網路或郵寄欺騙購蘭者的現象。

由於網路或郵購蘭花大都通過幾張照片和少量文字說明進行選購,一是照片本身會存在失真(如色彩失真、比例失真),一株較低檔次的藝草、色花,加上適當的燈光效果,轉眼就成了高檔藝草、高檔色花;二是有的蘭販故意採用「特技」照相技術,如採用特殊的拍攝角度,就算是較一般的瓣型,照出來的相片怎麼看都是荷瓣、水仙瓣,使蘭花實物與相片存在較大差別;三是有的蘭販利用某些瓣型花,特別是荷瓣、水仙瓣,初開時開品不錯,但開了一段時間後瓣子會拉長扭曲的特點,以次充好;四是有的蘭販利用奇花不穩定的特性,用不穩定的奇花冒充穩定的奇花,或把一叢蘭花中正常花苞摘除,僅留下發生奇變的花苞進行欺騙性銷售;五是某些地方的個別蘭販常用本地產的無香或微香蘭花冒充香花銷售;六是有的蘭販乾脆採取「偷梁換柱」的辦法,照片照的是此蘭花,郵給蘭友的又是彼蘭花,以此進行欺騙性銷售。

因此通過網路或郵購買蘭花一定要慎重,要盡量與一些誠信好的網站、信譽好的蘭家進行交易。交易時一定要使用第三方支付平台,此外網路或郵購蘭花主要通過郵寄的方式,如賣主包裝處置不當、郵寄過程較長等還容易造成蘭花的損傷,服盆慢,不易蒔養等,故如系選購名貴蘭花,應盡量當面看花交易。

四、最好向本地信譽好、有口碑的蘭園或蘭家購買

應該說,這是最好的一種購蘭方式。由於這些蘭家一般在本地蘭界都有一定的聲望和地位,很少有人會為幾株蘭花損害自己的信譽,因而買假的可能性較小。這些蘭家一般都能緊跟蘭界潮流,蘭花鑒賞水平較高,眼光獨到,蘭花來源渠道明確,品種有保證,所蒔養的蘭花大都是當前的熱門品種或具有較大投資潛力的品種,加之其蒔養水平較高,蒔養條件較好,所提供的蘭花病蟲害較少,根好苗壯,容易蒔養,將來蒔養過程中發生什麼問題,也容易進行咨詢和溝通處理,故向其購買蘭花,即便價格稍高,從投資的角度來說也是非常劃算的,容易獲得較好的投資回報,並為以後的銷售以及投資更高檔的蘭花創造了條件。當然,所謂「林子大了,什麼鳥都有」,不可否認也確實存在極個別有名望的蘭家或蘭園欺騙購蘭者的現象,如有的知名蘭家在出售蘭花時故意出售老苗、弱苗、病苗,有的甚至故意通過葯物處理,使你買後易爛根倒苗,或不易發苗,或所發的新苗瘦小嬴弱,以此避免將來可能對其形成的競爭,故選購時應盡可能見花再買,現時倒盆現時分割,一手交錢一手交蘭,並盡量簽訂購蘭合同,規定雙方的權利和義務,以防不測。

五、利用各種蘭展的機會選購銘品蘭花

目前全國各地舉辦的各種蘭事活動較多,大的如一年一度的中國蘭博會,小的如各地方蘭協自己組織的小型蘭展。由於這些活動基本都是蘭協組織或參與組織的,管理相對較為正規,參與蘭花評審鑒定的也大都是行家裡手,故參展的蘭花基本沒有造假的可能,這些參展蘭花一般都代表了當前蘭花發展的方向,尤其是一些規格較高的大型蘭展更是如此。而且不少蘭家都喜歡將自己精心選育的新奇蘭花送展,一則藉以提高自己的聲望,二則也可使這些蘭花通過獲獎得到蘭友的認可,以求獲得更大的回報。故參加蘭展,不僅可以開闊自己的眼界,提高自己的蘭花鑒賞水平,廣交蘭界朋友,而且也是投資某些極具潛力的優秀蘭花品種的絕佳機會。當然,蘭家送來參展的蘭花,一般都是其精心培育的,品種純正,性狀優異,長勢較佳,基本無病蟲害,因而價格一般都偏高,故也可與參展蘭家進行商洽,到其蘭園選購相對較便宜一點的,但最好不要在蘭展周圍的地攤上選購。

六、盡可能的選購壯苗、龍頭苗,不要選購老苗、弱苗、病苗

一般而言,一株蘭花的生命周期大約有五年左右,隨著苗齡的增長,其生命活動逐漸衰退,發芽率漸次降低。一、二年苗齡的龍頭苗、壯苗,由於其生命力旺盛,抗逆性強,不但發苗能力高,小苗生長快,而且不容易侵染病蟲害,如栽培得法,發苗率能達到100%、200%甚至400%、500%,往往能得到較好的回報。那麼怎麼鑒別是否屬龍頭苗呢?除了現場購蘭時察看其所發下一代子苗的數量及代數外,還有一個較好的辦法,就是看甲殼,如果甲殼完整,顏色鮮綠,一般都是一、二年苗齡的龍頭苗;如果甲殼不完整、顏色枯黃,甚至完全乾枯,則很可能是老苗、甚至病苗;至於是否是壯苗,除了看其葉寬、葉長、葉的數量、葉的完整程度、假鱗莖的粗壯程度外,還要注意觀察根的數量、粗壯程度及完整性。而三齡以上的老苗、弱苗,由於其生命活動減弱,發苗力較低,小苗生長慢,容易受各種病害的侵擾而倒苗,復壯困難,且發出的新苗易退化,易僵苗,品相較次,賣價較低,回報自然會大打折扣。當然,如系一些有價有市的高品位蘭花,在無法獲得龍頭苗、壯苗的時候,能夠求購到老苗、弱苗,甚至「捂老頭」也是一種當然的選擇。而病苗不但難以治療,也難以蒔養,即便治好了也容易復發,弄不好還會成為傳染源傳染給其他健康蘭株,則堅決不買。

總之,廣大蘭友只要掌握好了以上幾點,是可以買到自己心儀的蘭花的,投資蘭花也就有了堅實的基礎。

Ⅵ 請問現在什麼花值錢!請問蘭花值錢嗎什麼品種的蘭花最值錢

我在網上搜的,你參考一下吧 現在很多花都值錢的,蘭花值錢,蘭花中的稀有品種價值連城,用苗數來算,凡屬於一苗超過100萬的都可以叫做天價蘭。最貴的是蓮瓣蘭中的大唐鳳羽。 養蘭選種,一定要考慮市場需求,一定要因地制宜,市場需求什麼蘭就養什麼蘭,哪樣蘭好養、好賣就養哪樣蘭。 第一、選種原則: 1、結合實際; 2、量力而行,按照個人的水平、條件、財力選品種和數量; 3、把握該蘭名氣大、市場大、好養、好識別、好出售。 第二、選種的重點: 1、傳統名品:小雪素、大雪素、蓮瓣素(碧龍玉素、大花蓮瓣素、荷型蓮瓣素、高品素、荷瓣素)、硃砂蘭等。 2、近幾年涌現的名蘭,如:劍陽蝶、奇花素、長腳梅、蒼山奇蝶、包草(滇梅、蓋世梅)、千禧梅、蓮瓣紅舌、翠晶紅輪等。 3、各類蘭中的線藝、奇花、蝶花、素花、色花、瓣子草都很有市場、很有價值。 4、省外的名蘭也可適當養點,如:四川的西蜀道光、春劍素、紅蝴蝶、五彩蝶、小紅梅、宋梅、余蝴蝶、綠雲和蕙蘭的名品(梅、荷、線藝類)。 第三、買蘭注意: 1、買真、買好、不輕意賭草、不圖便宜、不存僥幸心理,買壯苗,最好三苗以上。 2、大額投資一定慎之又慎,多考慮、多聽行家意見,多找內行參謀,最好找蘭德好的名人、名園買,瞧清望准;最好見著開花才買。 3、如能寫個購蘭協議更好。 三、蘭花栽培:「栽培管護科學化」 蘭花的栽培管理,至關重要,可以說栽培決定成敗,種好才是硬道理。做到「人有我優」,這樣竟爭力就強。發苗率高,回報就高,效益就好。 學無止境,藝無止境,德高為范,能者為師,不斷摸索,不斷提高,不斷發展,不斷前進! 根據已有的經驗總結,結合別人和自己的實踐,現對蘭花栽培管理歸納如下: 1、修剪:剪掉枯根、爛根、枯葉,使之整潔、美觀,防止病蟲害。 2、消毒:盆、蘭、料、器具的消毒必不可少。一般用高錳酸鉀、多菌靈、百菌清、甲基托津、撲海因兌水消毒殺菌。蘭根傷口也可用硫磺粉、草木灰、煙灰塗抹。 3、盆器:根據蘭花品種、蘭苗多少、大小和蘭根的長短選擇適宜的盆器。現普遍使用黑色膠木盆、黑砂盆、紫砂盆,效果好。 4、盆土:栽蘭基質要求疏鬆、透氣、保溫、保濕,以利蘭根生長。雲南養蘭普遍採用腐葉土加顆粒土。腐葉多用刺栗、麻栗、黃栗葉,顆粒則用火山石、塘基石、仙土、紅土、興宏牌土等,也還有用腐葉土加泡沫塑料塊或樹皮、蛇木等栽蘭的,效果也不錯。總之,因地制宜,因人而異,不斷摸索,實踐檢驗。 5、栽培:先墊層底,一般用泡沫塊,然後粗料,蘭苗入盆,理直蘭根,左手扶蘭,右手加料,按粗、中、細順序加料至盆滿,搖拍蘭盆,使蘭根和盆土緊密結合。將盆土堆成園饅頭狀,然後花土上鋪一層水苔,一是美觀,二是便於澆水;三是可保濕。 蘭花上盆栽好後噴霧澆水,放置陰涼通風處約一周,然後正常管理、逐漸見陽光。 6、水份管理:這一環節最重要,這一關也最難過,蘭花往往因水重而出事,輕則爛根、爛蕊,重則倒苗,甚至得病全盆死光。「干蘭濕菊」,蘭怕水不怕干,宜干不宜濕,偏干養蘭不會壞事。 7、養蘭環境:陰涼、濕潤、通風、稍見陽光。陽台養花主要解決遮、弊保溫、保濕,蘭花就可養好。現廣泛搞溫室養蘭,高溫高濕,有利有弊,要注意通風,溫濕適當。 8、施肥:蘭不喜肥,一般生長旺季每半月用花寶噴葉面就行了。施肥宜淡不宜濃。對珍稀名蘭打葯施肥一定要慎重,一定要先用一般蘭草試驗後再用。 9、防蟲防病:有病早治,無病早防,蘭室通風好,蘭草定會長好。蘭花常見蟲害有:介殼蟲、紅蜘蛛、芽蟲,可用花康、樂果兌水噴施防治。蘭花病害常見有黑斑病、褐斑病、白絛病等,採取通風、透光、切降打葯、隔離等辦法。 10、換盆分株:一般換盆分株一年一次。時間:除嚴寒盛署期間外,都可進行,但最適合的時間是四月或九月前後,選晴天,蘭盆土較干時進行。選這兩段時期內,植株容易恢復生長,對蘭花分株後沒多大影響。 當地的花市,還有蘭花網站就可以買到苗

Ⅶ 山上的野蘭花,值錢嗎

要看什麼品種的野蘭花,一些珍稀品種的野蘭花就很珍貴,值很大的價錢。

Ⅷ 連城富硒土地豐富嗎有什麼特產

連城紅心地瓜干:是著名的「閩西八大幹」之一,已有二、三百年歷史,清朝時,作為貢品進貢皇宮,是宮廷宴席上的珍貴小點,美名「金薯片」,連城也成為中外聞名的「紅心地瓜干之鄉」。連城鄉村土質松軟,酸鹼適中,氣候適宜,很適合這種紅心地瓜生長。這種地瓜干保留著自然的色澤和品質,顏色黃中透紅,味道清香甜美,質地松軟,營養豐富,遠銷東南亞和北美洲等國家和地區。連城的兩大特產紅心番薯乾和黑丫頭連城白鴨均馳名中外,有「土藏萌番薯,水游黑丫頭」的美譽。
在福建和江西等地,番薯因為憨厚大個的體態,老一輩還稱其為懵番薯,伴隨動漫文化的熱潮和賣萌搞怪元素的流行,現在大都改稱萌番薯。番薯高產,紅軍當年打游擊時物資匱乏,飢一頓飽一頓。後來從山區農民那得知種番薯可有效應對飢餓,便和山區農民朋友一起房前屋後種些番薯,軍民們還有口號「土藏萌番薯,吃飽不辛苦」。
連城白鴨:連城白鴨出產於福建省龍岩市連城縣,全身羽毛潔白,因為黑色的腳丫和頭部,當地又稱「黑丫頭」。「全國唯一葯用鴨」,「鴨中國粹」。清代《十葯神書》記載,連城白鴨治咯血、虛癆等病症,是多種疾病的輔助治療食品,中醫和民間對鴨均認為具有清熱解毒、滋陰降火、祛痰開竅、寧心安神、開胃健脾功效,廣泛用於治療小兒麻疹、肝火、無名低熱高燒和血痢,對癌症患者具有緩解病痛、輔助治療作用。清朝道光年間被列為"珍品、貢品"。經廈門大學生物系和省農科院中心室試驗測定:連城白鶩鴨含有17種氨基酸和10種人體必需的微量元素,膽固醇含量極低。連城的兩大特產紅心地瓜乾和黑丫頭連城白鴨均馳名中外,有「土藏萌番薯,水游黑丫頭」的美譽。

捆板:亦稱米粉板、卷板,是客家人祖先自北南遷後,因當地不種小麥,無麵粉可制春卷,而用大米磨粉制皮代替春卷的一大創造,北風南味,別具特色。連城南部地區,幾乎家家會做,人人愛吃,街頭小吃攤上也時有出售。
九門頭:連城傳統火鍋名菜,別名燜九品。源於連南朋口溪流域一帶,俗稱「涮九門頭」系選用牛身上最精華的九個部位的肉,即牛舌峰、百葉肚、牛心冠、牛肚尖、牛里瘠肉、牛峰肚、牛心血管、牛腰、牛肚壁,經過嚴格選料,精細刀功,輔以佐料、米酒和數味中草葯製成。此菜鮮嫩脆爽,湯味馨香,有健胃補腎、祛寒去濕的功效,是葯膳兼濟的佳餚。由於食用的是牛身上九個部位的肉,幾乎包括了牛身上主要精華,故又有「一餐吃了一頭牛」之說。
已列入全國名菜譜。
芋子餃:芋子餃皮呈玉色,形如半月,內包豬肉、香菇、大蔥等原料調制的餡心,食之皮嫩餡香,潤滑適口,是連城城鄉群眾逢年過節必制的傳統名食,在連城已有數百年歷史。據傳,早期製作的芋子形如「米桃」(壽桃),俗稱「桃子」,又因芋餃上席後須趁熱食用,放涼後則香味流散,故又有別名「趕燒」(趁熱之意)。
四堡漾豆腐:福建客家菜四堡漾豆腐,是福建閩西連城縣客家的特色佳餚。已有300餘年的歷史,與明清時期四堡的印刷業繁榮有著很大的關系。據說,當時印刷工場的工人日夜勞作十分辛苦,家人就專門烹調出一些清心潤胃、滋陰養元的菜餚給他們補身體,漾豆腐就是其中最著名的一個菜。以四堡當地特產的一種「五月黃」豆為原料製成的豆腐,嫩白滑爽,滋味香鮮。福建客家菜四堡漾豆腐就是以四堡產的豆腐為原料製作的。
雪花魚糕:連城群眾喜愛吃魚,不僅因為魚肉鮮嫩可口,營養豐富,且「有魚」象徵「富足有餘」的

好兆頭。連城菜中有多種多樣的淡水魚菜餚,其中尤以「雪花魚糕」製作精細、造型新穎、鮮嫩可口,成為宴席中的上等菜餚。「雪花魚糕」選用鮮凈魚肉,剝除皮、骨,配以肥豬肉、地瓜粉、蛋清及調味品製成,將魚肉搗成魚泥,肥豬肉剁成肉泥,投人地瓜粉、味精、胡椒粉、鹽、薑汁、蔥汁等攪拌均勻,裝人圓盤中,放鍋中蒸熟後出鍋劃成菱形片,再把蛋清抹在蒸後劃成片的魚糕上,回鍋蒸3分鍾即可上席。
「雪花魚糕」又稱雪花銀片、烊魚,裝盤後觀之如銀似雪,食之鮮香滑嫩。喜慶宴席中,人們常以出不出這道名菜作為宴席是否豐盛的標准,以至有「不出烊魚不成席」之說,在閩西首屆「山茶花節」評比中,此菜獲風味小吃第一名。[11]

特色文化
連城蘭花:連城植蘭自宋始,以朋口鎮桂花村最為有名,百餘戶人家幾乎家家種蘭,有100餘個品

種。20世紀80年代末朋口農民聯合成立了蘭花開發公司,在鎮所在地建起了近萬平方米的蘭花輔。1994年第四屆中國蘭花博覽會上,朋口農民栽培的建蘭新品種「三友梅蝶」「南斗素」「陽生素」,分獲銀獎和2項銅獎。全縣現有養蘭戶2000餘戶,栽培以素心建蘭為主的130多個品種,並曾出口韓國、日本、馬來西亞等地。
連史紙:連城宣紙具有紙質薄韌、顏色潔白、吸水力強等優點,所以是精裝印刷、復制描繪、書畫裝裱的好材料。連城在姑田鎮建立了皮宣紙生產基地,產品遠銷到日本和東南亞。許多社會名流和文人雅士,都把連城的宣紙當作饋贈親友的佳品。因此,連城宣紙不僅為連城創匯,也為國家爭了光。
連城根藝:連城根雕始於宋末元初,歷史悠久,藝人輩出。前人的作品大局限於神像或神案上擺設的吉祥動物。建國後,尤其是改革開放以來,連城的根藝業有了很大的發展,作品種類不僅有人物、花卉、動物,還有花插、幾、案等。涌現了一批技術精湛、造詣深厚的根雕藝術家,他們的作品有的以古樸渾厚見長,有的以飄逸典雅取勝,有的師從造化形神兼備,有的構思精妙匠心獨運。

熱點內容
情人節皮膚2016 發布:2025-02-01 19:55:00 瀏覽:833
柏香調花店 發布:2025-02-01 19:45:12 瀏覽:519
茶花女之墓 發布:2025-02-01 19:40:06 瀏覽:758
心底盛開的一朵花閱讀答案 發布:2025-02-01 19:35:03 瀏覽:105
沉默的玫瑰 發布:2025-02-01 19:15:34 瀏覽:76
干玫瑰孝素 發布:2025-02-01 19:02:16 瀏覽:82
武義杜鵑花 發布:2025-02-01 19:02:15 瀏覽:641
茶花編首詩 發布:2025-02-01 18:52:22 瀏覽:811
喝酒七夕 發布:2025-02-01 18:47:05 瀏覽:385
韓式鮮花包裝 發布:2025-02-01 18:38:24 瀏覽:3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