羨忘壓海棠
⑴ 為什麼有人說「一樹梨花壓海棠」是一句很有意境的詩該如何賞析
為什麼有人說「一樹梨花壓海棠」是一句很有意境的詩?該如何賞析?
⑵ 一朵梨花壓海棠出自哪首詩
一朵梨花壓海棠出自於蘇軾的《戲贈張先》,全詩為:
十八新娘八十郎,蒼蒼白發對紅妝。
鴛鴦被裡成雙夜,一樹梨花壓海棠。
翻譯的意思是新娘十八歲,新郎已經八十歲,一頭蒼白的頭發對著新娘艷麗的紅妝。鴛鴦被裡兩兩成雙,好像一樹梨花壓倒了海棠。
一朵梨花壓海棠對後世的影響。
《戲贈張先》這首詩為蘇軾祝賀他80歲的老友張先納妾而寫的。古代有錢的男人三妻四妾很正常,所以這個張先老先生就談了個忘年戀,娶了個18歲的美嬌娘當小妾。所以蘇軾送了一首這么頑皮的詩。
一朵梨花壓海棠因為是寫詩調侃老年丈夫娶妻,所以在流傳過程中,典雅的原詩被更通俗、更直白的民間段子所取代。
⑶ 名句「一樹梨花壓海棠」,這究竟有什麼深意
這是一首詩的最末一句,也是一個史上特別有名的典故。
故事的主人公是一個張姓老翁,已經年逾八旬,卻在如此風燭殘年娶了一位年芳十八的如意美嬌娘,顛鸞倒鳳的興奮之餘,忍不住詩興大發,竟然還賦詩一首,惹得周遭一片調侃、揶揄的罵聲。
而這句「一樹梨花壓海棠」,就是張翁的老熟人、大學士蘇東坡的詩句,對他的這種老夫少妻和得意忘形進行了無與倫比的調侃和諷刺,竟然千百年來愈傳愈廣,成為了蘇子信手拈來的一句名言。
惜乎我們只是讀到了它的表層,卻沒有領會詩人之於世事的控訴。
⑷ 花好月圓夜 是哪位詩人寫的我要完整的詩句
沒有花好月圓夜這首詩歌,但花好月圓在張先木蘭花/玉樓春有所體現。
木蘭花/玉樓春回
宋代:張先
人意共憐花月滿答。花好月圓人又散。歡情去逐遠雲空,往事過如幽夢斷。
草樹爭春紅影亂。一唱雞聲千萬怨。任教遲日更添長,能得幾時抬眼看。
張先(990-1078),字子野,烏程(今浙江湖州吳興)人。北宋時期著名的詞人,曾任安陸縣的知縣,因此人稱「張安陸」。天聖八年進士,官至尚書都官郎中。
晚年退居湖杭之間。曾與梅堯臣、歐陽修、蘇軾等游。善作慢詞,與柳永齊名,造語工巧,曾因三處善用「影」字,世稱張三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