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飛燕海棠
❶ 趙飛燕是怎麼死的
趙飛燕是於元壽二年(公元前1年)6月因被貶而自殺身亡的。
元壽二年(前1年)六月,哀帝崩逝。與哀帝不睦的王氏外戚集團東山再起,哀帝寵臣和外戚遭到了嚴厲的打擊,傅太後丁太後被挖墳,趙太後被廢,獨尊王政君。王莽挾太皇太後王政君下詔曰「前皇太後與昭儀俱侍帷幄,姊弟專寵錮寢,執賊亂之謀,殘滅繼嗣以危宗廟,悖天犯祖,無為天下母之義。貶皇太後為孝成皇後,徙居北宮。」
一個月後又下詔將趙皇後和哀帝傅皇後一起貶為庶人,趕去看守自己丈夫的陵園,當天二人一同自殺。趙飛燕死後可能「就其園」,而葬於延陵附近。
(1)趙飛燕海棠擴展閱讀
「飛燕」的由來:趙飛燕舞蹈技藝高超,配上柔和的服飾,舞動起來,身體輕盈,姿容飄逸,如春燕般靈動輕巧,「飛燕」的藝名便聞名於世。趙飛燕能在一塊極小的面積上盡情跳舞,舞出多種舞蹈動作,漢成帝還特意為她建造了一水晶盤,兩位宮女雙手托盤,趙飛燕在盤中起舞,像仙女舞於空中。
趙飛燕盤中起舞,一是因為體態小巧,就是瘦;最重要的是其高超的舞蹈技藝,力量、速度、耐力、靈敏度方面都有著過人的技巧。
趙飛燕引領了古代減肥保持身體苗條的風潮,高超的舞蹈技能也為後來的戲曲文化做了鋪墊,比如最近比較火的《鬢邊不是海棠紅》里商細蕊跳的趙飛燕「玄女步法」,陳紉香的「仙人步法」
❷ 《鬢邊不是海棠紅》中你最喜歡哪個角色為什麼
在《鬢邊不是海棠紅》中,我最喜歡的就是商細蕊。
1.敢愛敢恨,性格鮮明
當初他和蔣夢萍約定好了要一起唱戲,但是蔣夢萍愛上了常之新,為了能和常之新在一起,她離開了水雲樓。因為蔣夢萍沒有信守承諾,所以就一直不喜歡她了,每次碰面都鬧得不愉快。六月紅懷孕了,還要嫁給別人做小妾,商細蕊勸她她不聽,就直接把她的賣身契撕了。
4.台上好看,台下霸氣
他在戲台上的扮相實在是太好看了,楊貴妃雍容華貴,趙飛燕絕色無雙,在台上把女子演得那麼嬌媚,在台下卻是一個頂天立地的男子漢。程鳳台的錢包被偷,他抓到小偷就是一頓胖揍。姜登寶帶著人打臘月紅,他就帶人過去,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把姜登寶打了一頓。
雖然這部電視劇里有那麼多性格鮮明的人物,但是商細蕊真的特別討人喜歡。
❸ 電視劇《鬢邊不是海棠紅》的人物和劇情哪些讓你印象深刻
我是亞述,愛看劇,也愛侃劇。
最近一直在追《鬢邊不是海棠紅》,難得的好劇。最難得的在於,從主角到配角,哪怕一個群演,每一個人物都很生動,演繹得很到位。除卻程商CP不說,我個人對其中的這幾個人物和發生在他們身上的劇情,印象還是很深刻。
姜榮壽
作為梨園行老一輩中的「四大天王」之一,和現在的北平梨園行會長,姜榮壽在劇中前期存在的主要意義,似乎就是跟商細蕊作對,給商細蕊添堵。甚至還因為看不慣商細蕊的新戲和他張狂的個性,而召開專場「批鬥會」。
這個人老舊的做派,加上金士傑老師陰陽怪氣的傳神演繹,讓姜榮壽成了劇迷們的頭號討厭對象。但人性是復雜的,善惡是非也都是相對的。後期日本入侵後,在國恨家仇面前,個人的榮辱得失和恩怨,都變得微不足道了。
姜登寶死後的姜榮壽,不過是一個白發人送黑發人的可憐老人。而此時的他,也表現出了一定的民族大義。最為關鍵的是,在他將獨門絕學「仙人步法」傳授給商細蕊這個劇情上,更表現出了一個梨園大家的匠人精神。
說到底,在愛戲在這件事兒上,他和商細蕊是一樣的,他們都不希望一項戲曲藝術成為絕學,只要能夠傳承,可以不在乎個人恩怨,不在乎門第偏見。
曹司令
雖然曹司令的戲份不多,彩頭也多在他的兒子曹貴修的身上,但這個出場不多的人物,依然讓人印象 深刻。
外人的嘴裡,他是一方手眼通天的軍閥;商細蕊的視角中,他是一個愛聽戲但獨愛挺陝北戲的霸道票友;曹貴修的視角中,他是搶了自己心愛女人的不靠譜的父親。
然而,真正的曹司令,又是粗中有細的程美心的丈夫,是表面蠻橫實則惜才的真君子,是重情重義的姐夫,更是有著民族氣節也有勇有謀的中國軍人。
特別是他和兒子一起洗澡合謀對付日本人的劇情,原來這個一直被誤解為親日的軍閥,實際上是堅定的反日派,他對兒子的囑托和給兒子出的計策,又看得出他識大體、有謀略,絕對不是一介草莽武夫。
這樣的曹司令,還是很有魅力的。
古大梨
黃聖依堪稱這部劇里最大的驚喜,這土匪頭子的扮相和演繹,終於為之前的「海娃車禍」扳回了一局,可見,於正這死丫頭調教演員,也還是有一套的,也不知道他從哪兒看出黃聖依的土匪氣質的。
古大梨這個人物,確實蠻出彩的。各種橋段都很難讓人不對她印象深刻,什麼「小腰那麼細,還挺有勁兒」,又是什麼當眾槍擊劉漢雲,這真的只有一個從小生長在土匪窩的女的能幹出來。
印象最深的,還是她生孩子的劇情。在那個沒有條件進行剖腹產的土匪窩,人家土匪頭子古大梨,說要今天生孩子就今天生孩子。
孩子生出來,人家也不坐月子,也不休養的,說下地就下地。在讓程鳳台把孩子抱走給曹貴修的時候,投在孩子身上那難舍的一眼,展現出了這個土匪身上屬於女性、屬於母親的天然的母性光輝和溫情;而看了一眼之後,又收回目光的決絕,又很好地表現出了一個大當家的的果敢堅毅,她始終沒忘記要為自己的兄弟報仇。
她誓死要殺人本人的決心,或許不是出於民族大義,而只是單純地想要給死去的兄弟們報仇。但本質上,這也是一種民族大義。她很清楚,自從日本人來了,都沒好日子了。所以,她想要把日本人趕走的心情,最終和曹貴修、程鳳台的民族大義,追求上是一致的。
這樣的古大梨,也是很有魅力的。
總體上,《鬢邊不是海棠紅》不僅塑造了有特點的個體人物形象,也塑造很出色的一個民國群像。生逢亂世,他們各有各的性格特點,卻最終在國難家愁上達成了共識。
看《鬢邊不是海棠紅》果然沒讓人失望,布景之美、道具之精、之深、國粹之韻,皆讓人痴醉其中。尤其一眾演員,主角配角均有獨特的辨識度。論人物形象,立體豐滿。論演員演技,個個上乘。合力之下,《鬢邊》如一幅藝術畫卷,每個更新日綣繾而來,意味深長。今日走出畫面的是馬上馳騁疆野,歸來深情有義的曹貴修。
這種人設最是有趣。說到底,男人是要活在家國情懷里。亂世苟活會被唾棄,拿得下放得下才是女人心裡的欽佩,那才是骨氣。
曹貴修的骨氣與別人不同,許是必須與父親曹司令暗中周旋,許是他需暗中招兵買馬壯大隊伍,以備國家不時之需。目前,曹貴修示好程鳳台,以求軍火鏈供應。
基礎線架設完畢,曹貴修便可以線上做文章,比如互動程美心,營救程鳳台,教訓姜榮壽等等,每個環節他都是最MAN的男人,吸引目光,好感倍增。
有一個積極態度,生命的狀態一定不會永遠干癟。用行動兌換機會,下一次或許好運。
唐曾曾接受采訪,稱演員與明星不同。演員要對得起職業,一定要用作品說話。
是的,理智認清,減少盲目性隨波逐流,總有一天觀眾會發現原來他的身上有光。
《鬢邊不是海棠紅》是一部會讓每位演員都發光的劇,曹貴修讓唐曾收獲一批人氣,唐曾讓曹貴修周身充滿魅力。
上世紀三十年代的北平,梨園百態與戰火動亂交相輝映。
好人物、好故事,反差里見「北平百態」,你想像中的梨園行眾生是何種姿態?曾在書中讀到過的民國商人又是哪般模樣?
想當年十幾歲的青澀年紀,學業未成突遭家庭變故,父母基業毀之殆盡,人間冷暖悉數歷知。唐曾知道這世間無常仿若戲劇人生,而金錢往往是萬惡之源。所以,從那以後他對財富少了許多青年人的瘋狂追求,反倒是對自身的錘煉更加態度堅決。
大家好,我是冬洲劇影。《鬢邊不是海棠紅》 開播之前,就憑借著 於正、黃曉明、尹正、餘思曼 等主創的熱度,成為了近期熱門的劇集之一。其質量內容獲得了不少觀眾的認可,除了 黃曉明 自評「去油成功」以及 尹正扮相 的話題性之外,劇集憑借著 主線劇情對吸取文化 的闡幽發微,以及 副線對於亂世之中家國大義 與 民族氣節 ,收獲了一批 忠粉 。
很多年輕人談及 京劇 的時候,多是想到了陳凱歌執導的影片 《霸王別姬》 ,放眼後續的影視圈,鮮有該題材的影視作品能觸及各種不同的年齡層。 兩位主角 給觀眾的初印象就變得格外立體,一個是 愛國熱血的商人 ,一個則是 對戲「不瘋魔,不成活」的京劇名伶 。
《鬢邊》 放慢了腳步,更注重對 人物性格的細致描述。 開集的初印象如同上妝一般,只是打了一層淺淺的底妝,後面隨著劇情的推進,才一點點地把 兩位角色 顯得有血有肉。大部分年輕的觀眾,就像是劇中的 程鳳台 ,跟隨著 劇情發展,慢慢地入戲,從零開始,體會到京劇的魅力。 從一個簡單的獵奇者,轉變成沉迷其中的 愛好者。
而 商細蕊就如同是一場戲的舞台 ,觀眾也通過他,以及他帶領的 水雲樓戲班 ,全方面的感受 梨園行業的眾生相。
商細蕊 在戲台上的 一顰一笑、台步、腔調、蘭花指 都是尹正反反復復較真兒練出來的,半夜在房頂思考 趙飛燕的舞姿 ,冰上的 三寸金蓮 功夫看得觀眾驚嘆,扮上相的 尹正 真的可以用 「驚艷」 來形容。
這 亂世 ,有土匪,有軍閥,有沒落王爺貴族,有無惡不作的日本人,有新政府,有同僚之間的相互暗算,一個 戲子 於這亂世想要立足何其難,他 程鳳台 地位顯赫,有軍閥司令的姐夫當靠山,自己又 深諳 社會 、生意之道 ,在這亂世混的風生水起。
可是, 當他遇到了他 ,忽然就想起了母親,童年就離開自己而去的母親!一路相處下去兩人性情竟十分 投緣 , 成了不離不棄的知己之交 !令人唏噓不已。 真是千古難覓一之音,鬢邊不是海棠紅!
劇中有這樣的一個 場景 :
真是戲如人生,人生如戲,我們每個人何嘗不是歲月里一場戲?
海棠紅,是一種及其嫵媚嬌艷的顏色。 小說里的 梨園名伶商細蕊 ,他是 京劇男旦,扮相嫵媚。 這是「鬢邊不是海棠紅」應是指商細蕊扮相上鬢邊插著的 海棠花 ,劇照上這花是粉色,不似海棠紅;或者因 京劇旦角化妝 會用 胭脂塗腮紅眼窩 ,那深深淺淺的一抹紅極具風流,也可以說是鬢邊海棠紅,也就是 胭脂紅。
「 鬢邊不是海棠紅」這抹紅亦是這位梨園名伶對京劇國粹的一片丹心,是他和程鳳台的相知相守,是他二人砥礪抗爭的愛國熱血。
用廖一梅的話總結就是:
很高興為你回答這個問題,《鬢邊不是海棠紅》可能想走群像劇路線,悲催的選擇年前辭職在家備考的我卻看出點職場劇的味道。其實這個電視劇我也在一直跟著看,以下是我的感受:
先說說十九,我猜很多人討厭她,仗著自己是前輩,說話辦事兩張面孔,天天做著白日夢,卻是個把不住嘴的,水雲樓幾次的小災難都和她嘴碎有關,所以後來她選擇陪商細蕊共渡難關出乎我的意料;從後面來看十九是有幾分真本事的,當商細蕊被姜榮壽侮辱,也是她果斷地去求程鳳台出頭,就像商細蕊說的:「十九師姐是我的左膀右臂。」小來算是商細蕊的切身侍女,事無巨細地照顧商細蕊,讓他安心唱戲,和主子一個鼻孔出氣,伶牙俐齒卻也會在關鍵時刻勸阻商細蕊。可以說在蔣夢萍走後,商細蕊只管戲不管事的情況下,水雲樓能平穩運轉也多虧這兩位女性,當然幕後可能還有其他人支撐著水雲樓,不過編劇寫到明面上的就只有這二位。剛踏入 社會 碰到十九這樣的前輩算是一種幸運,除了嘴損點,如果會說話,投其所好,說不定還會指點一二,碰見小來,能跟著多學點為人處世,換我真不知道怎樣才從程宅後廚要到大肘子,總比碰見幾位老油條師兄強。
臘月紅和六月紅,這一對師姐弟可能是商細蕊和蔣夢萍的對照,一樣是師弟依戀著師姐,一樣是師姐嫁人離開戲班,但這一對是肉眼可見的悲慘結局。只做師姐對比,蔣夢萍的天賦是戲痴商細蕊認可的,六月紅才出師;蔣夢萍的丈夫常之新願為她脫離家族,在得知蔣夢萍孕育困難時能安慰她說我不喜歡孩子,六月紅大著肚子以姨太太的身份嫁入薛家,還因戲子身份被婆家人看輕;如果臘月紅參軍後打出個一官半職,六月紅能活到解放後,那六月紅還會有個好結局,否則就是草席子包一包,埋在亂葬崗。我不喜歡臘月紅,感覺像在看剛踏入 社會 的自己,幼稚,疾世憤俗,認為全世界都欠我一個道歉,被 社會 毒打幾年後,現在心平氣和的打下這篇評論。
商細蕊,他算是職場人的一種理想狀態,才華橫溢,天賦異稟。雖說不通世故,卻引來「文曲星」下凡的杜七少當他的專職筆桿子,招來富甲一方的「人生知己」程鳳台,還認了個地位僅次於委員長的乾爹,有寧九郎等同行大拿站檯子,偶有姜榮壽之流的小人為難,也被逢凶化吉,變成鮮花與掌聲,人生最輝煌的時刻亦不過此;不過這一切也是建立在自己台上一分鍾,台下十年功的刻苦,就算疼的暈過去,上台卻不能讓人瞧出端倪的一股心氣,敢於推陳出新的勇敢。但這樣的人現實中少有,就算有,性格方面也是個問題,所以才會有老話說: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
其實從這些人物和片段來看,我們也能從中悟出不少哲理和人生的意義,所以看電視劇也不是光看熱鬧,其實對我們也是有所成長的。
要說人物那便是曹大公子和古大梨還有二爺與商細蕊幾個人物了,雖然主演的二爺和蕊蕊已經讓人很印象深刻了,但是曹貴修和古大犁這兩個角色著實也讓人印象深刻。為什麼呢?
主要是因為曹大公子能給人一種不一樣的感覺。就像古大梨開始看上的是二爺,但在看到了曹貴修後,眼睛一下就直了,覺得只有曹貴修那樣的人配當她孩子的爹。所以曹貴修就是屬於那種有一種軍人的男子氣概的男人。並且他一心為國,絕不和日本人合作的這一種愛國精神也讓人很敬佩他。
在這古大梨作為一山頭的土匪,第一眼看到他的時候,是真的覺得這個女人簡直是和男人一樣的操爺們兒!但是她那種耿直的性格和有情有義,為兄弟兩肋插刀的氣魄也挺讓人難以忘懷的。
剛開始曹貴修和古大梨在一起後,他知道古大梨懷孕後,從一個硬漢又變成了一個好丈夫的角色,甚至是想要當一個好爸爸的樣子,又讓人有了另一種不一樣的感覺。不得不說才曹貴修其實對古大梨真的還是挺好的。
當然二爺和商細蕊就更不用說了,這倆cp簡直是一個爸爸寵一個孩子的樣子。瑞瑞不僅是有唱的好,那小模樣,簡直是像二爺養的一個小倉鼠,也因此他得了一個小倉鼠的稱號。甚是可愛呀!
當然是二爺和小蕊蕊的愛恨情仇
倆人一會吵架,一會為了對方都可以豁出去
商細蕊的人物性格就是那種直來直去的,二爺還是比較感性理智一點的人物
一部關於民國劇情的電視劇有的最新的消息,據悉,由黃曉明,尹正等主演的民國梨園傳奇電視劇《鬢邊不是海棠花》曝出了新的劇照,也預示著新作的到來。據悉,該劇是以弘揚京劇文化為主題的電視劇,而劇中黃曉明與尹正的更是首次搭檔。那麼《鬢邊不是海棠紅》的原著是什麼呢?該劇講述的是一個什麼樣的故事呢?
《鬢邊不是海棠紅》的原著是什麼
據了解,電視劇《鬢邊不是海棠紅》改編自晉江作者水如天兒的同名小說,電視劇是由於正擔任的總製片。相信很多網友對於於正都是相當的熟悉,尤其在2018年憑借《延禧攻略》讓許多人對其刮目相看。自《皓鑭傳》收官之後,這部新的作品接二連三的曝出了劇照,也是讓許多網友有些坐不住了。
《鬢邊不是海棠紅》劇情簡介
據了解,該劇除了黃曉明,尹正之外,還邀請了許多大家熟悉的演員,像佘詩曼,黃聖依,白冰,遲帥等,相信大家對這些人的演技也是很認可的。
近日關於黃曉明的的一部采訪,黃曉明也說到自己的近況並不太好,以前是挑選劇本,現在是沒劇本拍,也讓許多網友對他表示同情,而關於尹正,相信很多網友都會想到《夏洛特煩惱》中的袁華,這位自帶BGM的男人這一次挑戰的是京戲,相信很多網友會很期待吧。
據悉該劇的背景是定於上個世界三十年代的北平,富商程鳳台(黃曉明 飾)與梨園魁首商細蕊(尹正 飾)在一場京吸後有幸認識。
由於商細蕊是外來人,在北平受到多方勢力的打壓,為了能在北平站住腳跟,也為了弘揚京戲,商細蕊花費了大量的時間在藝術上,而初識京戲的程鳳台在見過商細蕊表演後,也深深地喜歡上了京戲,也有意與商細蕊結交,在得知商細蕊的志向後,程鳳台幫助商細蕊在北平重建了水運樓,並培養了一大批京戲人才。
1937年,日本侵華佔領了北平,商細蕊也與程鳳台一起參加到革命的隊伍中,用血肉之軀保祖國,同時也為了京戲藝術的弘揚與傳承獻出了自己的力量。
我說個句子吧,不是人物。
讓人想睡的是風騷,讓人想愛的才是風情。
太現實了吧!!印象特別深刻,可以算得上是金句了吧,道破了許多事實!
❹ 電視劇《鬢邊不是海棠紅》中你最喜歡哪個角色為什麼
我最喜歡的角色還是主角商細蕊。雖然像程鳳台,小來,周香芸還有陳仞香,寧九郎這樣的其他角色也是各有各的人格魅力,值得欣賞和敬佩。但是因為商細蕊畢竟是主人公,整個電視劇圍繞他的劇情描寫與人物刻畫最為豐富詳細,所以我對這個角色的了解與認識最多。在劇中商細蕊是一個戲曲藝人,是戲班子水雲樓的班主。作為一個藝人,他的功夫出神入化,武生和花旦樣樣拿得出手。
他看到極具天賦,但因為被班主忌憚,所以一直被打壓的壽喜班的小徒弟小周子,絲毫不介意他的身份,對他真心相待,傾囊相授。並且花了很多心思把他從飽受打罵的壽喜班解救出來,收他為徒,大大方方的將他作為水雲樓的繼承人來培養。商細蕊這個人,不管是在台上台下,都是光明磊落,問心無愧。
❺ 一笑嫣然抵萬金——宋代詠海棠詩詞賞析(四)
蘇門四學士之一的北宋詞人晁補之,寫有多首詠海棠詞,其《洞仙歌·溫園賞海棠》,贊美初開海棠的美麗動人:
群芳老盡,海棠花時候。雨過寒輕好清晝。最妖饒一段,全是初開,雲鬟小,塗粉施朱未就。
全開還自好,駘盪春余, 百樣宮羅斗繁綉。縱無語也,心應恨我來遲,恰柳絮、將春歸後。醉猶倚柔柯,怯黃昏,這一點愁,須共花同瘦。
本詞所詠贊的是初開海棠花。詞人還有一首《喜朝天》詠盛開之海棠,又一首《感皇恩》詠半謝的海棠。可見詞人對海棠花情趣極濃。
海棠在暮春開花。詞開篇二句便點明:百花凋謝之日,正是海棠初開之時。在花事寂寥之際,海棠為人間帶來美色。正是「萬綠叢中一點紅,動人春色不須多」,可見此花珍貴可人。第三句點明在溫園賞花的時間。那是一個雨過天晴,清新宜人的白天。一個「好」字,傳達出詩人面對良辰美景的愉快心情。
上片後四句,寫初開海棠的美麗動人。在花園中最美麗動人的一段,全是初開的海棠花。那一片片翠綠的小葉和粉紅色的嬌嫩小花,恰是一位巧飾雲鬢、輕施粉脂、梳妝未畢的俏麗少女,十分可愛。以美女喻花,是古詩的老傳統,並不新奇。詞人在《喜朝天》中寫盛開海棠,也用了「綠鬢朱顏」,「濃妝淡抹」等詞形容花之美麗。但此處把初開海棠比擬為「雲鬟小,塗粉施朱未就」的少女,卻極有個性,恰切新穎,確是傳神筆墨。
過片三句寫盛開海棠之美。此處用的是虛筆,寫的是設想之景。「全開還自好」,設想海棠全部開放,花事極盛之時,自然也是美好的。海棠盛開之時,「駘盪春余,百樣宮羅斗繁綉」。在那令人快意的駘盪殘春,海棠花猶如宮中的綺羅錦緞,繁花艷彩,百樣爭新,令人眼花繚亂。這種富麗華貴之美,比起初開海棠清新淡雅之美來,詩人的選擇是顯而易見的。「縱無語也,心應恨我來遲,恰柳絮、將歸後」,此三句與「最妖饒」相照應,詩意為:如果等海棠盛開時來觀賞,花雖不語,但心裡會怨恨我遲到。因為此時柳絮已把春天帶走了,我將無緣再賞初開海棠之青春美了。到此我們才明白,詞人寫盛開海棠綺羅繁綉之美,目的是比襯初開海棠「最妖饒」。此種寫法極為婉曲,含蓄有味。
最後三句,進一步寫對初開海棠的迷戀之情。「醉猶倚柔柯」,已被海棠陶醉了的詩人,如醉如痴地倚偎在柔軟的海棠枝旁,寫盡花迷神態。寫人而旨在寫花。「怯黃昏,這一點愁,須共花同瘦」,詩人生怕黃昏降臨而發愁,因為那樣將無法賞花。與蘇東坡「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燒高燭照紅妝」(《海棠》)詩句有異曲同工之妙。這淡淡的憐花之愁如何排遣?還須寄託在嬌小的海棠之上。「瘦」字極為傳神。此句不但造語奇警,而情思亦極為婉妙,真是鬼斧神工。李易安的「人比黃花瘦」,世人稱頌,雖精妙絕倫,卻為此篇之後塵。
被譽為南宋中興四大詩人之人的尤袤,寫有一首《瑞鷓鴣·海棠》,盛贊了海棠花之美:
兩行芳蕊傍溪陰,一笑嫣然抵萬金。
火齊照林光灼灼,彤霞射水影沉沉。
曉妝無力胭脂重,春醉方酣酒暈深。
定自格高難著句,不應工部總無心。
「兩行芳蕊傍溪陰,一笑嫣然抵萬金」,詞人首先把海棠花擬人化,借用美人「一笑千金」的典故,寫出了海棠花芳蕊展姿,花瓣動容的嫵媚妖嬈之態。據史書記載,春秋戰國時周幽王之褒妃一日在樓上,憑欄觀見諸侯忙去忙回,並無一事,不覺撫掌大笑。幽王曰:「愛卿一笑,百媚俱生,此虢石父之力也。」遂以千金賞之。詞中化用這一典故寫海棠花,極其自然貼切,甚至說沒有使用典故也可以,達到了脫化無跡的要求。
「火齊照林光灼灼,彤霞射水影沉沉」,詞人又用兩個恰切的比喻,描摹出海棠花的色、光、態。「火齊」,是一種極為名貴的紅寶石。「彤霞」,即天空中紅霞。這兩句是說,海棠花茂美鮮艷,滋潤可愛,像紅寶石一樣灼灼閃光,又像紅霞映水一樣極盡嬌柔富貴之態。
「曉妝無力胭脂重,春醉方酣酒暈深」兩句,又將海棠花比擬為美女,說它含苞欲放之時,色澤濃重,盡態極妍,好像是美女早晨梳妝多抹了胭脂而又無力擦勻一般鮮紅;而當它花開之後,花瓣色澤稍淡,嬌美可愛,好像是美女春日醉酒後臉上留有紅暈一樣明艷。至此,詞人對海棠花的描寫,可以說是淋漓盡致,無以復加了。
最後兩句「定自格高難著句,不應工部總無心」,詞人又盪開筆墨,從詩不盡意、詞不達情的角度,進一步從反面贊頌海棠花的聖潔純美。「格高」,指海棠花格調高潔。「工部」,指唐代詩人杜甫,因他曾在嚴武幕府任檢校工部員外郎,世稱杜工部。這兩句是說,不是偉大詩人杜甫沒有用心寫詩歌頌海棠花,而是因為海棠花格調高雅,不同凡響,詩人們實在是難以遣詞造句呀!其實,杜甫也是愛花的,只是因為「花近高樓傷客心,萬方多難此登臨」(《登高》),在人間血淚、世上瘡痍的時代,憂國憂民的杜甫,哪有閑情逸致去詠花弄月呢?
南宋詞人曾覿[dí]的《柳梢青·詠海棠》,表現了雨後海棠花的風神韻致:
雨過風微,溫泉浴倦,妃子妝遲。翠袖牽雲,朱唇得酒,臉暈胭脂。
年年海燕新歸,怎奈向、黃昏恁時。倚遍瓊干,燒殘銀燭,花又爭知。
在爭奇斗艷的百花之中,海棠花向來以嬌美著稱。它花豐、葉茂、枝柔,風姿綽約,別有一番風韻。曾覿這首歌詠海棠之詞,頗能表現海棠花的風神韻致,值得一讀。
「雨過風微。溫泉浴倦,妃子妝遲。」詞人一落筆,並沒有直接描寫海棠花本身,先是描寫它所處的特定環境,再用楊貴妃這絕代佳人比況它。海棠所處的特定環境怎麼樣呢?是「雨過風微」的新晴之時,詞人把海棠放在這種環境下加以描繪是另具匠心的,因為經雨之後不久的海棠是最為明艷美麗的,唐代詩人鄭谷在他的《海棠》一詩中說「穠麗最宜新著雨,嬌嬈全在未開時。」你看:一場小雨剛剛過去,微風輕輕地吹來,那美麗的海棠花沾上晶瑩欲滴的水珠,洗凈了花瓣上的纖塵,那麼光潔、那麼鮮艷,那穠麗的豐姿神采,特別是那嫩紅的花色看上去多麼像少女含羞時臉上的紅暈,嫵媚嬌嬈。難怪詞人用貴妃出浴時嬌柔懶起的情態來比喻它:「溫泉浴倦,妃子妝遲。」多麼生動、多麼形象!楊玉環身體豐滿,國色天香,所以有「環肥燕瘦(燕,趙飛燕)之稱。她深得唐玄宗寵幸,常浴於華清池,出浴之時更千嬌百媚,美艷至極,所以白居易在《長恨歌》中寫道:「春寒賜浴華清池,溫泉水滑洗凝脂,侍兒扶起嬌無力,始是新承恩澤時。」這里曾覿把雨後微風中嫵媚妖嬈、鮮艷明麗的海棠花比為出浴後的楊貴妃,實在是再恰當不過了。
接下去三句詞與前幾句緊緊相承,明裡是繼續描寫楊貴妃,實際是在描繪海棠的形狀與顏色:「翠袖牽雲,朱唇得酒,臉暈胭脂。」前一句寫花葉,後兩句寫花朵本身的顏色。綠葉紅花,相映成趣。首句中的「翠袖」是寫海棠葉子的顏色為翠綠色,「牽雲」一詞則畫出它的形態,後二句「朱唇得酒,臉暈胭脂」則是以人寫花,極盡海棠之色。意思是那雨後的海棠花就像那酒醉後的楊貴妃一樣,那花朵上紅紅的色澤就如同貴妃那塗著胭脂的面頰上生出的酒暈,鮮艷明麗。詞人的這兩句描寫實在是惟妙惟肖,淋漓盡致地表現出雨後海棠花那嬌美色態。
詞的上片,詞人捕捉住「雨過風微」這特定的時刻,著意刻畫,生動形象地把海棠花的形態和神韻浮雕般地展現在人們面前。你看它花朵干凈明潔,綴著水珠,帶著胭脂般的紅暈,襯著翠綠的葉片,當風而立,盈盈欲語,簡直如活生生的美人,給人留下極為深刻的印象。
詞的下片由上片著重寫花轉而側重描寫自己惜花戀花之情。「年年海燕新歸」,點明海棠花開的季節。「海燕」是燕子的別稱。年年燕子新歸之時,也正是海棠開花之時,詞人留連花間,不忍離去,可是「怎奈向、黃昏恁時,」詞人最害怕、最難忍受的、又無可奈何的是黃昏之時。因為此時光線暗淡,四周迷茫,再賞海棠已經看不太清了。
一刻千金的海棠花期哪能虛擲呢?於是詞人又重演許多人的故技,在夜裡觀賞:「倚遍瓊干,燒殘銀燭。」這兩句詞著重時間描寫,以突出詞人的惜花之情。他倚欄觀賞,把欄干依遍,說明他是從不同角度、不同方向,仔仔細細地用心觀賞的,如果不是到了如醉如痴的程度是絕不會如此的,而且時間持續得太長了,不僅「倚遍欄干」,而且「燒殘銀燭」,這就可見時間之久了。蘇軾也極愛海棠,日里觀賞之後、他「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燒高燭照紅妝。」曾覿不僅燒燭,而且燒殘,可見其惜花之深、愛花之切!他夜裡賞花之久、用心之專、痴迷之深是超過前人的。
不過詞人轉念又一想:又有點感傷:自己這么多情於花,如此受憐與珍惜,但卉木本是無情之物,它們哪裡知道,又怎能理解自己的一番苦心、一片痴情呢?所以詞人在詞的最後寫上「花又爭知」一句便是這種心緒的表現。
這首詞雖然同許多文士一樣,表現的是惜花憐花的常見主題、但詞人表現的情懷比一般作者更為深沉。同時在藝術手法上本詞也有獨到之處,這一點突出表現在詞人善於捕捉時機,匠心獨運,抓住「雨過風微」這一特定時刻進行描寫,最宜於表現海棠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