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形盒
⑴ 宋代金銀器的器型是怎樣的
江蘇省南京幕府山宋墓發現的雞心形、蝌蚪形金飾,龍鳳、團龍、如意金簪和金絲櫛背,都以其小巧玲瓏的形制顯示出造型工藝技巧的高超。
這時,同一種金銀器皿的造型還往往具有多種不同的形制,如杯、盞就有五曲梅花形、六曲秋葵形、八曲方口四瓣花形、十二曲六角梔子花形、八角形及荷葉形、蕉葉形、重瓣菊花形、桃形、柿形、瓜棱形與柳斗形等。如江蘇省溧陽平橋發現的宋代鎏金覆瓣蓮花式銀盞,即分作單瓣、重瓣和復瓣型3種。該盞通高5.3厘米,口徑9厘米,重6.5克,鎏金。
直口平唇,弧圓腹,喇叭形圈足。口沿外鏨刻一周花蕊紋,盞體錘揲出外突的覆蓮瓣,圈足鏨刻重瓣覆蓮及聯珠紋。盞內底心錘出隱起蓮蓬,含蓮子13枚,周刻花蕊紋兩周。整盞紋飾猶如一朵怒放的蓮花,具有古樸清雅的風格。
盤除圓形外,還有海棠形、五瓣梅花形、六瓣菱花形、重瓣菊花形及八角形和四角如意雲頭形。盒也有圓形、八瓣花形、八棱菱花形、十二曲花瓣形與三十二曲花瓣形等多種。
宋代有大量仿古青銅禮器形制的銀器,如江蘇省溧陽平橋發現的雙獸首耳乳釘紋鎏金夾層銀盞和江西省樂安窖藏的乳釘紋凸花銀杯等,為使其外觀具有銅器的渾厚凝重感,而採用了前所未見的夾層合成法製作,表現出靈活多變的加工技巧。
雙獸首耳乳釘紋鎏金夾層銀盞口徑8.7厘米,底徑5厘米,通高7.1厘米,重178克。直頸,侈口,圓鼓腹,圈足,雙獸首耳,風格渾厚凝重,盞內外壁為夾層,盞內素麵,頸外飾兩周雷紋,腹部為雷紋地斜方格乳釘紋,獸首耳正面作雷紋地乳釘紋,圈足下部有一道雷紋。
宋代金銀器的裝飾工藝繼承和發揚了唐代的傳統。裝飾花紋多按照器物造型構圖,並採用新興的立體裝飾、浮雕形凸花工藝和鏤雕為主的裝飾技法,將器型與紋飾結合成完美和諧的整體,使器物具有鮮明的立體感和真實感。如河北省定州塔基發現的宋代纏龍銀瓶和銀塔,龍的形象栩栩如生。
江蘇省溧陽平橋窖藏的宋代蟠桃鎏金銀盞採用立體裝飾,於半桃體形的盞口沿上焊接出形態逼真的枝葉,既為裝飾又是把手,還在盞內底壓印有「壽比蟠桃」4字,將器型、紋飾、實用及寓意融為一體。
五曲梅花鎏金銀盞,是1981年在此出土。其口徑9.4厘米,底徑4.4厘米,高4.8厘米,重61.5克。銀盞敞口,呈五曲梅花形,深腹;五曲花口圈足,外侈。盞內壁每一花瓣區間刻有形態各異的折枝梅,底心凸飾梅花一朵;圈足邊飾幾何紋帶;凡文飾處均鎏金。
銀盞為酒具。使用貴重的銀質酒器,在宋代官府及民間上層社會中十分流行。宴席上擺上一套銀餐具,其豪華氣派更能增添宴會氣氛。這件五曲梅花鎏金銀盞造型別致,文飾精美,造型和裝飾圖案融為一體,恰似一朵盛開的梅花。
一同在此出土的還有六曲秋葵花鎏金銀盞、八曲菱花鎏金銀盞和十二曲六角梔子花鎏金銀盞。銀盞製作工藝採取了錘擊、刻、焊接等方法,表現了宋代工匠的高超技藝。六曲秋葵花鎏金銀盞,口徑9.8厘米,底徑4.2厘米,高5厘米,重62.5克。銀盞敞口,深腹,設圈足,腹壁作6片花瓣依次疊邊,圈足亦呈六曲花口,外侈。內壁花瓣區間皆刻測視的秋葵一枝,底心凸刻俯視的秋葵花一朵。圈足邊飾幾何形紋。文飾處鎏金。
此盞造型、圖案皆以秋葵為題材,形神兼備,儀態萬方,刀法細膩,堪稱宋代銀器的代表作品。八曲菱花鎏金銀盞,口徑10.2厘米,底徑4.5厘米,高4.6厘米,重61.6克。銀盞敞口,口作八曲四瓣花形,深腹,圈足亦作八曲方口四瓣形。盞內菱花壁每曲花瓣上皆刻一株菱花,底心凸刻一朵菱花,圈足邊刻幾何形紋帶。文飾出均鎏金。此盞造型,圖案皆以菱花為題材,製作精細,構思奇巧。
十二曲六角梔子花鎏金銀盞,口徑10厘米,底徑4.4厘米,高4.8厘米,重60.9克。銀盞敞口,口呈十二曲梔子花形,深腹,圈足亦作十二曲六角梔子花形。盞內壁每曲花瓣內各刻一枚梔子花,底心凸刻一朵梔子花,圈足邊刻幾何形紋帶。文飾出均鎏金。
產生於唐代浮雕形凸花工藝在宋元金銀器中已普遍用於器物的主體紋飾,並發展出新的淺、中、高3種凸花形式,多與模壓、鏨刻、焊接、圓雕等工藝相配合。如安徽六安縣嵩寮岩發現的宋代銀質鎏金童子花卉托杯,江蘇省溧陽平橋窖藏的宋代凸花獅子戲球圖及瑞果圖等鎏金銀盤等,就是同時採用3種凸花工藝與其他技法配合而成的代表作品。鏤雕工藝多用作金銀飾件和某些器蓋或熏爐、盒等的花紋裝飾。
在宋代金細工藝中常用龍作為裝飾的題材,龍是古代人們想像中的神物,是傳統的吉祥象徵,常常裝飾在人們的日用物品上。
⑵ 上海博物館鎮館之寶之越窯青釉海棠式碗
據說上海博物館是一座極具現代化的博物館,先進的消防設施,先進的自動化文物圖書與樓房的自動化管理。那麼,這座博物館的鎮館之寶又有哪些呢,接下來就讓我們跟著 城市文化 一起來了解下上海博物館鎮館之寶之越窯青釉海棠式碗。
越窯青釉海棠式碗
這是一件傳世瓷器中造型獨具一格的越窯青瓷碗。器形規整,豐滿碩大,碗口如一朵盛開的海棠花。青中唐越窯海棠式大碗閃黃,潤澤如玉,胎質細膩,釉色勻潤。早在唐代,以浙江慈溪上林湖為中心的越窯,燒造了許多專供帝王享用的貢瓷,這件海棠式碗即是其中的一件精品。
唐代瓷器的形式,有以浙江越窯為代表的青瓷和以河北邢窯為代表的白瓷兩大系統,而以越窯更為有名。越窯窯址主要分布在浙江上虞、慈溪上林湖、餘姚、諸暨等地,這一帶也是唐代的制瓷中心之一。
越窯有著十分悠久的歷史,早在商朝末年就已成功地燒製成原始青瓷。至晚唐,越窯進入繁榮期,窯場增多,產品的數量和質量都有明顯提高。當時的越窯瓷器不僅行銷國內,還遠銷海外。
越窯瓷器的釉色特徵是青中略微帶黃,人稱艾色(如針灸所用艾草的顏色)。後來逐漸變化,如清水般的湖綠色成為越窯瓷器中最美的顏色。至於秘色瓷的生產則更為越窯瓷增添了神秘的色彩。越瓷有著瑩潤的釉色和堅硬的胎質,故陸羽稱贊它是「類玉」、「類冰」,是「天下第一」;詩人徐夤則將越窯明凈青翠的釉色比作「嫩花涵露」。
唐代越瓷的種類主要有碗、盤、壺、瓶、盞托、粉盒等。晚唐時的碗有了更多的式樣,如荷花碗、荷葉碗、海棠碗、菱形花口碗等。海棠式碗,平底、淺腹、敞口,碗口做成海棠葉形,十分優雅別致。
唐代飲茶之風極為盛行,這直接導致了茶碗的流行。陸羽在《茶經》中認為飲茶的碗以越窯產品為最好。唐代茶碗中敞口、坦腹、玉璧形底的式樣在當時稱作茶甌,即《茶經》所記「口唇不卷,底卷而淺,受半升已下」的品種。
⑶ 嘉慶瓷器都有哪些品種
主要品種簡介如下:
青花
青花瓷是明清兩代瓷器生產的主流,嘉慶時期仍然燒造一定數量的青花瓷器。器物造型、裝飾與乾隆時期相比變化不大,有些器物與乾隆時期的完全一樣,只是款識不同,如官窯中的玉壺春瓶、賞瓶、蒜頭瓶、高足杯等不看款識很難區分。有些造型為仿明代的;青花器物中大件器物的比例減少,器物造型的氣勢也不如雍、乾盛世時的氣1魄宏大。
青花器物主要有綬帶耳葫蘆扁瓶、梅瓶、玉壺春瓶、蒜頭瓶、賞瓶、雙耳扁瓶、直口瓶、撇口瓶、戟耳瓶、貫耳瓶、洗口瓶、膽瓶、方瓶、葫蘆瓶、如意耳尊、燈籠尊、象耳尊、海棠式尊、蓮花尊、石榴尊、扁壺、盉壺、執壺、煙壺、茶壺、花澆、薰、燈台、爐、缸、渣斗、壯罐、筆筒、花盆、盒、水丞、色碟、海棠洗、茶托、碗、蓋碗、方斗杯、盤等。此外青花系列品種有青釉青花天球瓶、攢盤、盤;青花地白花碗、盤;黃釉青花天球瓶、椎把瓶、碗盤。青花紅彩杯盤、青花綠彩罐、青花黃彩碗、盤、青花胭脂彩觀音瓶等。
圖案紋飾:一、主要有龍紋、夔龍紋;二、花卉題材:有纏枝蓮、勾蓮八寶、靈芝、博古;三、人物紋:以嬰戲十六子居多;四、文字:梵文、詩句,瓷器上的御制詩裝飾仍有燒制,多見於茶壺、茶碗、茶托上。
還有些仿明初永宣時期的造型,如玉壺春瓶、梅瓶、貫耳瓶、執壺等,紋飾有海水蕉葉紋、竹石芭蕉紋、開光折枝桃等紋飾。
繪畫方法流行一種淡描雙勾不填色,民窯多見,有鳳尾尊、罐、粥罐、蓋缸、燭台等。紋飾多為纏枝花紋。有的纏枝花中飾喜字,有的為纏枝花蝶樣花卉。青花色調大多還保持穩定,但一些青花開始出現色調黯淡漂浮的現象。
釉里紅
釉里紅器物有各式瓶:葫蘆瓶、直頸瓶、天球瓶、碗、盒等;釉里紅色趨於黯淡。還有些青花釉里紅器物,兩種色彩對比也不如雍乾時期水平。
顏色釉
顏色釉瓷器除紅釉、藍釉、冬青釉、窯變釉、茶葉末釉、爐鈞釉與前朝大致相同外,其他釉色質量開始下降。主要器形線條不流暢,施釉不勻,釉中多見黑疵,器底波浪釉明顯。其中製作較好的有青釉月牙罐、燈籠尊等,與乾隆時期同類相似,有些粉彩中的黃釉的製作也保持了一定水平。
彩瓷
彩瓷大量製作,品種有粉彩、五彩、鬥彩、素三彩、黃地綠彩、綠地紫彩等;除上述彩瓷仍流行外,還盛行描金裝飾。紅彩瓷器嘉慶時期也比較流行,有茶壺、蓋杯、托盤、水丞紋飾有詩句、雲龍、桃蝠等。嘉慶時期還在廣州燒制廣彩瓷器。
粉彩
粉彩數量較多,造型有:梅瓶、雙耳瓶、雙耳扁瓶、撇口瓶、直頸瓶、蓋罐、茶壺、蓋杯、煙壺、帽筒、多穆壺、長方盒、葫蘆形壁瓶、香插碗、盆、碗、盤等;紋飾以山水、花草、瓜果居多。花卉紋飾有牡丹、蓮花、寶相花、纏枝花、花鳥;人物多嬰戲題材、嬰戲以開光圖案最多,動物中鹿紋常見,多與花卉組合為吉祥紋樣題材。如桃鹿、鹿蓮等;其他吉祥紋樣有蝠壽、桃蝠靈芝、三陽開泰、勾蓮壽字等;色地粉彩多開光式布局或局部為色地,主題紋飾為粉彩,色地上仍有軋道工藝,但總體上不如乾隆時期的精細。龍紋、夔龍仍有燒制,龍紋與寶相花、靈芝組合,也賦予了吉祥的含義。嘉道瓷器上常出現無雙普內容的詩句見於粉彩盤、碗、杯、瓶上,以民窯器物為多,構成了清代中葉瓷器紋樣中用文字作裝飾題材的新特點,無雙普內容廣泛,文人、名將、節婦、烈女,凡人們崇拜的對象都可以在文中得到表現。
鬥彩
鬥彩瓷器嘉慶時期仍有少量製作,器形有梅瓶、雙耳瓶、撇口瓶、蓋罐等。紋飾有飛鳳牡丹、花卉蝙蝠、纏枝瓜蝶、蓮蝠、折枝花等。梅瓶的形制、紋飾完全模仿乾隆時期的鬥彩造型,只是形體略小。總體風格與乾隆鬥彩相似。有的不書款,但大多為青花六字三行篆書款。
廣彩瓷器
廣彩為「廣州織金彩瓷」的簡稱,清代時主要用於外銷。廣彩瓷是將景德鎮燒好的白瓷運至廣州,根據需要和來樣施加彩繪,再經低溫烘烤而成,因大量使用金彩,故名。這種瓷器目前國外流傳較多,國內以廣東省博物館收藏最為豐富。廣彩瓷器創燒於康熙晚期,盛於雍正、乾隆時期,嘉、道以後延續燒造。其特點是:色彩豐富,大量使用金彩,形成華麗的藝術風格。與其他彩瓷相比較,借鑒同時代的五彩、粉彩等彩瓷的繪畫技法,原料有小部分是景德鎮的原料,大部分是本地配製的料彩。如水青(似青花)、西紅(似胭脂紅,淺而鮮)、大紅(似礬紅)、大綠(翠黃明亮)、麻色(繪西洋題材)、金彩、紫彩(水青、西紅配製,色較淡)等。從繪畫技法來說,五彩多用單線平塗、粉彩沒骨法、廣彩似工筆重彩。廣彩器物造型有傳統與外來風格兩種各式瓶、罐、缸、碗、盤、盆、奶杯、雙柄杯及動物形盒子。紋飾也有中國傳統圖案,花卉、山水、人物、動物題材;另外有外國風景、人物、紋章、徽章、文字、西洋花卉等。構圖上受五彩、粉彩影響,喜採用開光裝飾。
嘉慶廣彩瓷器造型主要有盤、碟、盆之類,器形種類比前朝減少,紋飾有西洋風景人物、人物、花鳥、花卉、嬰戲、山水、紋章等。從裝飾紋樣來看,有些還保持乾隆時期繁復的紋飾風格,如廣彩人物風景盤、廣彩人物風景花瓣式碟、廣彩山水風景盤等;有些紋飾如花鳥、花卉紋、紋章的繪制比較簡潔,如紋章花卉盤、廣彩花鳥紋花式碟、廣彩花卉紋花式盆。紋章花卉盤,口沿用黒、金彩繪邊飾,盤內壁及底周邊繪花卉兩周,中心為葡萄牙皇室貴族曼努帕斯·德·山德阿·卡斯特羅的紋章。
⑷ 老人愛種花草,家裡盆栽太多,如何安置既顯美觀又能騰出空間
既然老人喜歡在家裡種植花草作為兒女我們自然是應該鼎力支持的,但是有的時候現實條件又給我們設置了很多的不便,而在在這許多的不便中又以空間狹小最為有代表。所以在我們幫老人規劃種植盆栽的時候也應該充分地考慮到這一點,下面有幾種非常適合在家裡種植的盆栽介紹給你們。種植這些盆栽既美麗大方還一點兒也不佔空間。
同時秋海棠還是一種根淺的花,如果澆水過多,很容易腐爛,所以我們不應該過多去給球根海棠澆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