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法海棠詩
『壹』 36首書法必寫古詩詞有哪些
一、《登幽州台歌》
唐·陳子昂
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
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
譯文:往前不見古代禮賢下士的聖君,向後不見後世求才的明君。想到只有那蒼茫天地悠悠無限,自己止不住滿懷悲傷熱淚紛紛。
二、《春望》
唐·杜甫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
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
譯文:長安淪陷,國家破碎,只有山河依舊;春天來了,人煙稀少的長安城裡草木茂密。感於戰敗的時局,看到花開而潸然淚下,內心惆悵怨恨,聽到鳥鳴而心驚膽戰。連綿的戰火已經延續了一個春天,家書難得,一封抵得上萬兩黃金。愁緒纏繞,搔頭思考,白發越搔越短,簡直要不能插簪了。
三、《如夢令·昨夜雨疏風驟》
宋·李清照
昨夜雨疏風驟,濃睡不消殘酒。試問卷簾人,卻道海棠依舊。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
譯文:昨夜雨雖然下得稀疏,但是風卻勁吹不停,酣睡一夜仍有餘醉未消。問那正在卷簾的侍女,外面的情況如何,她卻說海棠花依然和昨天一樣。知道嗎?知道嗎?這個時節應該是綠葉繁茂,紅花凋零了。
四、《龜雖壽》
兩漢·曹操
神龜雖壽,猶有竟時。
騰蛇乘霧,終為土灰。
老驥伏櫪,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壯心不已。
盈縮之期,不但在天;
養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詠志。
譯文:神龜雖能長壽,但也有死亡的時候。騰蛇盡管能乘霧飛行,終究也會死亡化為土灰。年老的千里馬雖然伏在馬槽旁,它的雄心壯志仍然是能夠馳騁千里。有遠大抱負的人士到了晚年,奮發思進的雄心不會止息。人的壽命長短,不只是由上天所決定的。只要自己調養好身心,也可以益壽延年。啊,慶幸得很!就用詩歌來表達內心的志向吧!
五、《江城子·密州出獵》
宋·蘇軾
老夫聊發少年狂,左牽黃,右擎蒼,錦帽貂裘,千騎卷平岡。為報傾城隨太守,親射虎,看孫郎。
酒酣胸膽尚開張。鬢微霜,又何妨!持節雲中,何日遣馮唐?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
譯文:我姑且抒發一下少年的豪情壯志,左手牽著黃犬,右臂托起蒼鷹,頭戴華美鮮艷的帽子,身穿貂鼠皮衣,帶著浩浩盪盪的大部隊像疾風一樣,席捲平坦的山岡。為我報知全城百姓,使隨我出獵,我要像孫權一樣,親自射殺猛虎。
我痛飲美酒,心胸開闊,膽氣更為豪壯,兩鬢微微發白,這又有何妨?什麼時候皇帝會派人下來,就像漢文帝派遣馮唐去雲中赦免魏尚一樣信任我呢?那時我將使盡力氣拉滿雕弓就像滿月一樣,瞄準西北,射向西夏軍隊。
『貳』 求:元代書法家 鮮於樞 作品名
1、杜工部行次昭陵詩卷:這是鮮於樞以行書大字錄寫的杜甫五言《行次昭陵詩》。此帖結體疏朗,筆勢雄渾,與鮮於樞個人性情正相吻合。如柳貫所評:「公毅然美大夫,面帶河朔偉氣,每酒酣驁放,揮毫結字,奇態橫生,勢有不可遏者。」此卷是鮮於樞大字行書的代表作品。
2、老子道德經卷:此卷書法節錄老子《道德經》卷,從「天長地久」寫起,末書「老子道經卷上」,因缺下半部分,所以未署款。此卷書法學虞世南,體態修長,筆法精美,清爽勁利,是鮮於樞僅見的存世楷書長篇。從其成熟俊健的書風來看,當是他中年時期的佳作。
3、秋興詩冊:這是鮮於樞為和仇遠詩而作並書的三首五言律詩,詩中充滿濃郁的思鄉之情。從「北望空思汴,南遊未厭吳」一句可知作者此時正身處江浙一帶。此帖書法俊爽勁健,略顯蒼疏,是鮮氏中晚年眾多作品中較具代表性的一件。
4、臨神仙起居帖:這是他臨寫的楊凝式《神仙起居帖》手跡。對照原帖,我們可以發現鮮於樞此帖臨得如何形神兼備。
5、唐詩卷:此卷筆法縱肆,欹態橫發。他自己說過,寫草書要把筆離紙三寸,取其指實掌平虛腕法圓轉,寫出的字則飄逸飛縱,體態自能絕出,觀其草書,確有懸腕回鋒之妙。
6、韓愈送李願歸盤谷序卷:行句系自「夫前呵從者塞途」起(據《韓昌黎集》),其前尚缺一百零八字。有「清森峭勁、風骨稜稜」之評。 傳世的鮮於樞墨跡有40多件,分楷書、行書、草書三大類,藝術成就以草書為最。代表作有《老子道德經卷上》、《蘇軾海棠詩卷》、《韓愈進學解卷》、《論草書帖》等。
『叄』 蘇軾《海棠詩卷》的釋文是什麼
譯文如下:
裊裊的東風吹動了淡淡的雲彩,露出了月亮,月光也是淡淡的。花朵的香專氣融在朦朧屬的霧里,而月亮已經移過了院中的迴廊。
由於只是害怕在這深夜時分,花兒就會睡去,因此燃著高高的蠟燭,不肯錯過欣賞這海棠盛開的時機。
『肆』 「海棠春睡早,楊柳晝眠遲」是什麼意思
意思是:海棠在春天的早晨醉眼迷離,還未睡醒,楊柳在陽光下婀娜多姿,似乎人人在白天睡覺。
出自清代車萬育的《聲律啟蒙·上卷》中的<四支之三>。
原文:
戈對甲,鼓對旗,紫燕對黃鸝。梅酸對李苦,青眼對白眉。三弄笛,一圍棋,雨打對風吹。海棠春睡早,楊柳晝眠遲。張駿曾為槐樹賦,杜陵不作海棠詩。晉士特奇,可比一斑之豹;唐儒博識,堪為五總之龜。
譯文:兵器和鎧甲相對,戰鼓和旗幟相對,紫燕和黃鸝相對。酸的梅子和苦的李子相對,阮籍的青眼和馬良的白眉相對。吹三次笛子,下一局圍棋,雨打和風吹相對。海棠在春天的早晨醉眼迷離,還未睡醒,楊柳在陽光下婀娜多姿,似乎人人在白天睡覺。
西晉張駿曾往涼州移植柳樹,但都沒能成活,只有酒泉宮生有槐樹,因此作《槐樹賦》。在眾多的杜甫詩中,唯獨沒有寫海棠的詩篇,是因為杜甫的母親名海棠。晉人王獻之小時候看人玩擲色子,便知勝負,父親王羲之稱贊他為「管中窺豹,時見一斑」;唐朝學者殷踐猷,學識淵博,詩人賀知章稱之為「五總之龜」。
(4)書法海棠詩擴展閱讀
典故
1、梅酸:《世說新語·假譎》里記載了這樣一個故事:一次,曹操率部行軍,找不到取水的地方,士兵都很口渴,難以支持。曹操於是便傳令說:「前面有大片的梅樹林子,梅子很多,味道甜酸,可以解渴。」士兵聽了這番話,口水都流出來了,大軍憑借這個辦法得以趕到了前面的水源。成語「望梅止渴」即由此來。
2、李苦:《世說新語·雅量》里講了一個聰慧神童的故事:西晉「竹林七賢」之一王戎,自幼聰慧。一次,他與一群兒童在玩耍時,看到路旁李樹上結了很多果子,大家都搶著去摘,唯獨王戎不動。有人問他為什麼不摘,王戎說:「李樹長在人來人往的道旁,還能留有這么多李子,這李子味道一定是苦澀的。」眾人取來一嘗,果然如此。
3、青眼:與白眼相對,即黑色的眼珠在眼眶中間,青眼看人則是表示對人的喜愛或重視、尊重。
《晉書·阮籍傳》記載:三國魏文學家、思想家阮籍,藐視禮俗,善待賢達,以白眼斜視「禮俗之士」,以青眼善待喜交之友。籍母喪,刺史嵇喜來吊,籍作白眼,喜不悅而歸。當「竹林七賢」之首嵇康(嵇喜之弟)來祭時,阮籍大悅,以青眼相迎。成語「青眼有加」即是由此而來。
4、白眉:白色的眉毛。
三國時,蜀國侍中馬良(馬謖之長兄),有兄弟五人,均才幹出眾,尤以馬良為最。馬良因眉毛中有白毛,故稱其為「白眉」。民間有贊曰:馬字五常,白眉最良。
5、三弄笛:東晉桓伊,善於吹笛,時稱「江左第一」。一次,他駕車外出,黃門侍郎王徽之(字子猷,書法家王羲之第五子)請他奏笛。他不認識子猷,但久聞子猷的名望。於是下車,「據胡床,奏三調。弄畢,上車而去」。顯示了桓伊既有禮貌,又不巴結權貴的姿態。
據《神奇秘譜》說法,流傳後世的「梅花三弄」名曲,即是據此三調改編而成。此曲被改編成古琴調後,因為要在琴的不同徽位的泛音上彈奏三次,故稱「三弄」。即為:「梅花一弄、弄清風;梅花二弄、弄飛雪;梅花三弄、弄光影」。
6、一圍棋:《述異記》里講述了一個「觀棋爛柯」的傳奇:晉朝時,信安郡石室山有個名叫王質的樵夫,一次進山去砍柴,在山中看到兩個童子在下棋,王質在一旁看得津津有味。其間,一童子給了王質一枚像棗核的東西,王質吃了渾不覺飢,於是乾脆坐在一旁專注觀棋。
棋局還沒下完,一童子突然指著王質的斧頭說:「你的斧頭柄都已經朽爛啦!」王質這才大驚歸去,回家一看,自己所認識的人都已不在人世,原來他已經在山中度過了一百年。
《聲律啟蒙》是訓練兒童應對,掌握聲韻格律的啟蒙讀物。
按韻分編,包羅天文、地理、花木、鳥獸、人物、器物等的虛實應對。從單字對到雙字對,三字對、五字對、七字對到十一字對,聲韻協調,琅琅上口,從中得到語音、詞彙、修辭的訓練。從單字到多字的層層屬對,讀起來,如唱歌般。
在古代,自私塾的幼童起,就開始這種文學修養的訓練,對聲調、音律、格律等都有嚴格的要求。因此,一些聲律方面的著作也應運而生,而其中清朝康熙年間車萬育所作的《聲律啟蒙》,則是其中較有代表性的一種。
『伍』 蘇軾海棠詩卷的評論
玉局翁海棠詩長句漁陽縱觀書法史,緣於對宋人「尚意」書風的「反撥」,元代書壇重現復古尊法趨勢,鮮於樞和趙孟頫一樣,成為「元初回歸傳統的古典主義書法潮流的先導者」(黃敦語)。
據《鮮於府君墓誌銘》記載,鮮於家族累世均為讀書之人,鮮於樞幼時從祖母墨跡中得到沾溉,後又向金代書家張天賜請教。元人劉致述其書學經歷:「鮮於困學(鮮於樞號「困學山民」)之書,始學奧敦周卿竹軒,後學姚魯公雪齋,為湖南憲司經歷,見李北海《嶽麓寺碑》,乃有所得。至江浙與承旨趙公子昂游處,其書乃大進,以之名世,行草第一。」在與時彥請益與交流的同時,鮮於樞又直逼唐宋,上溯魏晉,「刻意學古書,池水欲盡黑」(趙孟頫詩)。他藏有名帖多種,特別是對顏真卿《祭侄稿》更為寶愛,稱為「天下行書第二,吾家法書第一」。《石渠寶笈》、《大觀錄》等書著錄了他臨摹王羲之《十七帖》、王獻之《群鵝帖》、顏真卿《鹿脯帖》和懷素《自敘帖》等多種墨跡。許多法帖還有他的精彩題跋,如「書家之有鍾王,猶儒家之有周孔,今之學者出口推雲『二王』,而不言鍾,猶稱孔子、孟子,而不言周公也」。據明豐坊《書訣》載,鮮於樞小楷即取法鍾繇。同時,他還善於師法自然,據記載,他「早歲學書,愧未能若古人,偶適野見二人挽車行淖泥中,遂悟筆法……」這與張旭觀劍舞、黃庭堅見盪槳悟出筆法同出一理。
鮮於樞性格直率,同時代書家陳繹曾雲:「今代惟鮮於郎中(指鮮於樞)善懸腕書,余問之,嗔目伸臂曰:『膽!膽!膽!』」這種傲視世俗的奇崛個性尤其表現在行、草創作上——雄渾恣肆,灑脫不羈。趙孟頫對此極為推重,他曾說:「余與伯機(鮮於樞字伯機)同學草書,伯機過余遠甚,極力追之而不能及……」
在鮮於樞存世墨跡中,所書《蘇軾海棠詩卷》堪稱代表作之一。這一行草紙本縱34.5厘米,橫584厘米,系書錄蘇軾詠海棠七言長古,卷後有元、明以來諸多書家題跋和收藏印記。元秋桂跋曰:「鮮於翁草書修『六義』(筆者註:「六藝」即指《易》、《書》、《詩》、《禮》、《樂》、《春秋》「六經」),無一筆苟置。人皆知其豪健遒勁,而不知其備六義於中也。」明董其昌雲:「蓋東坡先生屢書《海棠詩》,不下十本,伯機意欲附名賢之詩以傳其書,故當全力付之也。」
此卷系鮮於樞運用極富彈性的硬毫寫成,以行書為主,兼用草法。其用筆多取法唐人,正如元人袁袖所言:「善回腕,故書圓勁,或者議其多用唐法。」而清人阮元亦謂鮮於樞「字跡活潑而有力,在孫過庭、李北海(邕)之間」。細察此卷,與顏氏《祭侄稿》、《劉中使帖》及《爭坐位帖》多有契合之處,筆法縱肆,欹態橫生。通篇約二百餘字,「全力以付」,「無一筆苟置」。從用筆力上看,鋒斂墨聚,圓勁有力,每一筆畫的起收、頓挫、使轉……均從容不迫,卻又變化萬千。比如聚墨成「點」,有正點、側點、挑點、連勢排點等,或大或小,或輕或重,結體妥帖,渾然無間。舉凡橫、豎、撇、捺各種構字「元素」,均能曲盡其妙,如「瘴」、「薦」、「華」、「長」諸字,橫畫雖多,卻「燕不雙飛」,因勢生形;「瘴」、「草」、「華」、「暈」、「中」字中的豎畫,多取「懸針」狀,行筆勁利,挺拔有力……結體略呈右上取勢,寬博宏肆,縱斂有度;行書中間雜草書,規整中有變化,益增活潑生動之趣。此卷章法近乎上下齊平,行距均勻,不激不厲,自然暢達。而字與字之間起承轉合偶以「牽絲」相屬,更多是以內在筆勢使上下呼應自如、左右揖讓相得。通觀全卷,正如劉欣耕先生所言:「結字嚴謹而縱肆,點線爽健而富有立體感,揮運之中意氣雄豪而出入規矩。他以深厚的功力表現出了對書法形式美的追求和創造力,從而也表現了自己的氣質、人格。」
盡管同儕稱譽鮮於樞「筆筆皆有古法,足為至寶」(趙孟頫語),但因其泥守唐法,排斥宋人,明潘之淙《書法離鉤》批評道:「元人自趙吳興(孟頫)外,鮮於伯機聲價幾與之齊,極圓健而不能去俗。」明人方遜志亦直指其「姿體充偉而少韻度」。以「回歸」傳統為主流的元代書壇之所以在書史上較為「寂寞」,就是因為繼承多而創新少。鮮於樞也未能免「俗」,這是他的書法為後人所詬病的主要原因。
鮮於樞於書法「用工極深,時人鮮有知者」(元人鄧文原語),晚年更是閉門謝客,不問世事,以調琴作書為樂。1989年在杭州發現鮮於樞墓,隨葬品還有印章、端硯和筆端飾件及其他鮮於氏生前把玩之物。 困學民書。